(完整版)重力坝开题报告
重力坝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格式

重力坝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表课题名称***水库实体重力坝设计课题来源自选课题类型AX 导师***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一、调研资料的准备根据指导老师提供的资料为蓝本并通过网络等查询有关水文、地质、气象、规范等资料。
二、设计目的通过设计,培养我们运用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我们在计算、绘图及编写设计说明书等方面得到初步锻炼。
三、设计要求1、必须发挥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的完成设计任务,在设计中应遵循技术规范,尽量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
2、对待设计计算绘图等工作,应具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使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
3、必须充分重视和熟悉原始资料,明确设计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要求的设计内容,成果包括: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设计图纸3张(3#)。
四、设计思路1、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和枢纽建筑物的作用进行坝线、坝型的选择,枢纽布置方案比较通过初步分析确定。
绘制枢纽平面布置及下游立视图。
2、进行非溢流坝(挡水坝)的剖面设计,内容包括:拟定挡水坝剖面,稳定、应力分析等,并绘制设计图。
(采用单一安全系数法和可靠度理论法)3、进行细部构造设计和地基处理设计,包括:混凝土标号分区、分缝、止水、廓道、排水以及开挖、清理、灌浆、断层处理等,并绘制有关设计图。
4、设计绘图要求结构合理、布局合理、表达完整清晰,符合GB规定,体现CAD绘图能力。
五、预期成果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计算书、设计图纸。
(一)说明书(说明书要按下述原则编写)1、按章节叙述,要先拟好提纲,然后编写。
2、包括基本资料和基本数据。
3、说明设计标准、设计情况及依据。
4、阐述设计思想、原则及方法(包括所采用基本理论及公式说明,采用条件及原因,以及考虑问题的条件及因素)。
5、对具体设计要说明设计的前提,设计原理、方法、主要步骤以及主要过程和阶段成果,最后成果(不必把详细的计算内容过程写入,成果尽量能以表格形式给出)。
ST混凝土重力坝开题报告

ST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学生:XXX指导老师:XXXXX大学XX学院1工程概况1.1地形地貌乌江是典型的山区河流,全长1037公里(其中贵州境内为874公里),干流天然落差2124米,平均比降2.05‰。
乌江流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东西向高差大,流域面积87900平方公里,在贵州境内有67500平方公里。
自河源到乌江渡,定为乌江上游,长448公里,这段河道河谷深切,纵坡陡峻,伏流众多,洪枯水位变幅特大。
从乌江渡到沿河县城为乌江中游,长346公里,河道穿行于深山谷之中,礁石林立,滩险密布,有名的璇塘天生桥镇天洞、一子三滩号称“四大天险”,均在此段。
从沿河县城到重庆市的涪陵河口为乌江的下游,长243公里,此段河道河谷宽窄相间,两岸多有田地分布,农田和居民点较为集中。
1.2水文气象特征本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冬季主要受西伯利亚冷气流的影响,夏季受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和西太平洋的海洋性气侯影响。
流域内雨量丰沛,ST坝址以上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91.0mm。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753.8mm,年际之间相差较大,年内各月也相差很大。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一般在76%以上。
多年平均风速为0.7m/s,实测最大风速为25m/s,相应风向为E。
多年平均远近雷暴日为46.5日,七月份最多为9.0日。
根据沿河站1957年至1993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7.5℃,实测极端最高气温42.0℃(1981年8月8日),实测极端最低气温-5.4℃(1977年1月30日)。
1.3工程效益乌江ST水电站的水电开发条件,优于全国其他许多江河,规划兴建的大中型水电站,特点是地理位置适中,距离城市近,接近负荷区,淹没占地损失小,移民搬迁少,同时可以多目标开发。
ST水电站是乌江干流水电站开发的骨干工程之一,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防洪。
ST水电站大坝位于贵州省沿河县城上游约7km处,坝址控制流域面积54508km²,多年平均流量966m³/s,水库正常蓄水位365m,相应库容7.70亿m³,装机容量1120MW,保证出力322.1MW,多年平均发电量45.89亿kW·h;电站航运规模为船舶过坝等级500t。
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草溪水利工程(重力坝)设计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四、研究方案
(一)、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案:
通过参阅各类期刊、文献等,结合自身研究特点兴趣,确定研究目标。
并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可操控性,进一步聚焦研究问题,确定所研究的实际工程,初步确定研究方案。
(二)、工程设计:
通过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所学习专业知识,综合分析比较各方案的优缺点,选择最优设计方案,制定课题的总体方案,分析数据,计算建筑物分别处于不同典型工况(设计洪水
2. 课题来源: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横向合作项目、校级项目、自选项目;。
混凝土重力坝及坝后式厂房整体静动力分析的开题报告

混凝土重力坝及坝后式厂房整体静动力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重力坝是一种常见的大型水利工程,其由混凝土等材料构筑而成,具有抗洪、筑坝等重要作用。
同时,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坝后式厂房也逐渐成为企业建设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重力坝及坝后式厂房的安全稳定,对其静动力分析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开展混凝土重力坝及坝后式厂房整体静动力分析,研究其在各种荷载情况下的响应变化情况,为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1. 深入研究重力坝结构形式及坝后式厂房布置方式,了解其结构特点和荷载情况等。
2. 建立混凝土重力坝及坝后式厂房的模型,在ANSYS等软件中进行模拟分析,考虑各种荷载情况下的响应变化规律。
3. 进行动态分析,分析地震、风荷载对结构的影响,并探究结构在各种荷载情况下的动态响应特点和变化规律。
4. 探究混凝土重力坝及坝后式厂房的损伤及破坏机理,提高其安全稳定性。
四、研究方法及步骤1. 文献调研,收集各种相关资料,并分析其结构形式、荷载情况和应用范围等。
2. 建立混凝土重力坝及坝后式厂房的有限元模型,并在ANSYS等软件中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考虑各种荷载情况下的响应变化规律。
3. 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地震、风荷载等对结构的影响进行模拟,探究结构在各种荷载情况下的动态响应特点和变化规律。
4. 进行损伤及破坏机理分析,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探究结构损伤及破坏机理,提高其安全稳定性。
五、预期成果通过深入研究混凝土重力坝及坝后式厂房整体静动力分析,预计可以得到以下几点成果:1. 探究混凝土重力坝及坝后式厂房的结构形式和荷载情况等,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建立混凝土重力坝及坝后式厂房的有限元模型,为后续的数值模拟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3. 分析结构在各种荷载情况下的响应变化规律和动态响应特点,为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4. 探究结构的损伤及破坏机理,提高其安全稳定性,为相关工程提供可靠的保证。
春河章谷水利枢纽——重力坝设计开题报告

我此次设计的坝体类型为分段坝段,包括溢流坝和非溢流坝。
2、基本资料
春河属于山区河道,流域内多高山峡谷,平原范围甚小,章谷以上河床平均坡度为1/600,以下平均坡度为1/1000,坡陡流急,暴雨急流时间甚短,每逢暴雨,山洪暴发,易泛滥成灾,下游农田受到洪水威胁,流域内山区占70%,垦地占30%。本论文以春河章谷水利枢纽为背景进行水工建筑物设计。春河滩多流急,航行不便,故暂可不考虑航运问题。春河左岸有公路干线通过,交通较便,右岸则仅有山区小道。本枢纽位于春河上游山区,坝址选定在章谷,主要任务是防洪发电。发电尾水可供下游农田灌溉,规划中仅在章谷以下120公里处兴建壅水枢纽引水灌。
②反弧半径、挑射角及鼻坎高程的确定(同第一阶段的比较和分析)
③消能验算:挑距,冲坑深度。
3.3闸门、闸墩及导墙设计
①闸门:平板闸门或弧行闸门(优缺点、适用条件)
②闸墩:溢流坝段分缝方式(墩中分缝、跨中分缝),闸墩形状、厚度(墩中分缝:中墩3m,边墩2m;跨中分缝:中墩2m,边墩2m)
③导墙:导墙长度(一般延伸到鼻坎;对分隔溢流坝段与电站坝段水流时,应延伸至挑距外)、高度(由计算出校核洪水泄流时溢流面水面曲线来确定)、厚度(约1.0m)
根据枢纽等别和建筑物级别,对照规范确定设计洪水标准(100~500年一遇,可取100年一遇)与校核洪水标准(1000年一遇)。
2、重力坝挡水坝段剖面设计
2.1重力坝挡水坝段剖面尺寸初拟
①坝顶高程的确定。
②坝顶宽度的确定(有无交通要求)。
③上、下游边坡的确定(n1=0~0.3,n2=0.6~0.8);上、下游折坡点的确定(上游折坡点一般取为泥砂淤积高程,下游折坡点一般根据校核水位确定)。
基于坝基岩体结构的重力坝建基面选择的开题报告

基于坝基岩体结构的重力坝建基面选择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重力坝是以混凝土等坚实材料为主体,利用自身重量和堵水作用承
受水压力的水力工程结构,在各类水库、水电站、灌溉工程等建设中得
到了广泛应用。
而重力坝的稳定性、安全性等关键技术问题受到了广泛
关注,其中坝基岩体结构是重力坝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重力坝建基面的选择与坝基岩体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
完善重力坝设计理论,提高重力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我国大型水
电工程建设及水资源开发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本文将重点研究坝基岩体结构与重力坝建基面选择的关系。
首先,
将对重力坝的建设背景和发展历程,以及坝基岩体结构分类和特点进行
综述,介绍坝基岩体结构在重力坝稳定性和安全性中的作用和影响。
其次,将以典型重力坝为例,通过现场调查、野外地质勘查、岩质试验、
有限元分析等手段,探究坝基岩体结构与重力坝建基面选择之间的联系,分析建基面选定的原则、方法和影响因素。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结合
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对重力坝建设的优化方案。
三、预期结果及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借助岩土力学知识对坝基岩体结构与重力坝建基面选择的
关系进行了探究,对于完善重力坝设计理论,提高重力坝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该研究可为水力工程领域的决策者
和设计师提供一定的指导,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与我国水
资源开发及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混凝土重力坝监测资料分析与评价的开题报告

混凝土重力坝监测资料分析与评价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混凝土重力坝是指利用混凝土等重质材料在坝基上固定而自重起支撑作用的堤坝。
由于其坝体结构单一、稳定性好、施工方便、可控性强等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重力坝被建造。
然而,由于坝体结构的原因,混凝土重力坝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坝体的裂缝、渗漏、变形等,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坝体的安全性能。
因此,对混凝土重力坝的监测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坝体是否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从而保障坝体的安全性能。
本研究旨在对混凝土重力坝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与评价,为坝体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混凝土重力坝的现状和安全问题分析。
(2)混凝土重力坝监测资料的分析方法。
(3)实际案例分析,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与评价。
2. 研究方法(1)系统整理混凝土重力坝有关资料,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现状与安全问题分析。
(2)探讨混凝土重力坝监测资料的分析方法,确定适用的方法。
(3)选取实际案例,运用所学方法,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与评价。
三、预期成果和研究意义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混凝土重力坝现状和安全问题的分析报告。
(2)混凝土重力坝监测资料的分析方法探讨。
(3)对实际案例进行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本研究的研究意义在于:(1)深入探讨混凝土重力坝监测资料的分析方法,为混凝土重力坝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能够及时、精准地发现混凝土重力坝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修复和加固建议,从而保障坝体的安全性能和正常使用。
(3)提高了我们对混凝土重力坝结构安全管理的认识,为今后混凝土重力坝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FRP材料加固混凝土重力坝数值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

FRP材料加固混凝土重力坝数值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混凝土重力坝作为水利基础设施中重要的一种形式,经历了长时间的安全使用和改造加固工程。
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构成混凝土重力坝破坏和事故的概率升高,因此需要进行更有效的加固和维修。
而FRP材料由于其高强度、轻质、防腐蚀和易于制造等特性,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材料来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因此,对于使用FRP材料加固混凝土重力坝的数值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FRP材料加固混凝土重力坝的效果,并探索其破坏机理和优化加固方案。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混凝土重力坝和加固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2. 设计不同加固方案,比较其强度、刚度以及破坏形式等技术指标,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
3. 分析FRP材料增强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机理,包括层间剪切破坏、胶养结合破坏等,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验证。
三、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预期将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验证FRP材料加固混凝土重力坝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研究成果将包括:1. 建立混凝土重力坝和加固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加固方案进行比较、优化,并实现破坏形式的预测和分析。
2. 揭示FRP材料增强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机理,并为混凝土重力坛建议更为可靠和安全的修复和加固方案。
3. 提高了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技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为水利工程安全提供更加可靠保障。
四、研究进度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研究文献资料搜集和整理,学习有关软件和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知识。
2. 建立混凝土重力坝和加固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拟计算。
3. 分析模拟计算结果,比较各种加固方案的技术指标,并根据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
4. 撰写论文,总结研究成果。
五、参考文献[1]D.P.Sarlis and D.E.Beskidou,et al。
(完整版)重力坝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榆林王圪堵水库枢纽布置及重力坝设计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班级学生指导教师2013 年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本设计题目来源于王圪堵水库工程实际,属设计类课题。
王圪堵水库坝址位于榆林市横山县城关镇西北12km,榆靖高速公路无定河大桥以上2.5km、芦河入无定河口以上5.5km处的无定河干流上,距榆林市区60km。
按照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要求及治黄大局的拦沙要求,确定水库任务是供水、拦沙和灌溉等综合利用。
在本次设计中所用到的主要工程相关资料都来源于实际工程的设计资料。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 选题目的本次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总结和运用,通过对王圪堵水库的了解和个人知识的掌握,本次毕业设计选择《榆林王圪堵水库枢纽布置及重力坝设计》作为题目。
本课题主要解决a.水库的枢纽布置,包括坝址选择,电站厂房的选址,各种水工建筑物的选型等一系列布置问题。
b.混凝土重力坝的专题设计,包括坝型的选择比较,大坝尺寸的设计,抗滑稳定的计算,大坝结构图的绘制等。
通过本次设计,运用几年来所学的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结合毕业设计的任务进行思考、分析应用,提高我们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计算、绘图、编写设计文件、使用规范、手册能力的培养,使我们成为合格的水利人才。
2. 选题意义(1).王圪堵水利枢纽主要由大坝、泄洪洞、溢洪道、放水洞、坝后电站等建筑物组成。
它是无定河中游的一项水沙控制工程,按照《陕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陕西省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供水水源规划》和《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对无定河开发治理的要求,项目开发的目标是在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基础上,河流生态基流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调蓄无定河水资源,并经优化配置,以供定需就近向榆横煤化学工业区、鱼米绥盐化学工业区供水,缓解工业区近中期用水矛盾,向14.6万亩农田灌溉补水,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支撑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发展,拦蓄泥沙、减少入黄泥沙,为治黄大业作贡献。
高地震烈度下混凝土重力坝动力特性与抗震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地震烈度下混凝土重力坝动力特性与抗震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意义和背景混凝土重力坝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中的大型水库坝体,其抗震性能的研究对工程的安全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地震烈度下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特性是影响其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混凝土重力坝在高地震烈度下的动力特性及其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可以为相关工程的地震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推进水利工程的科学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是高地震烈度下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特性及其抗震性能。
该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混凝土重力坝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参数介绍混凝土重力坝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参数,包括坝体的高度、截面形状、坝体厚度等。
同时,还会对坝体抗震设防强度等设计要求进行介绍。
2. 混凝土重力坝在地震荷载下的动力特性分析通过对混凝土重力坝在地震荷载下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包括谐振频率、振型等参数的计算,得到混凝土重力坝在地震中可能出现的动力响应情况。
3. 混凝土重力坝的抗震性能评估通过对混凝土重力坝抗震性能的评估,包括最大加速度、变形等参数的计算和分析,得到混凝土重力坝在地震中的破坏概率和破坏模式。
4. 抗震加固措施设计根据对混凝土重力坝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为提高其抗震性能进行抗震加固措施设计,包括加强坝体结构、改进坝体固结体系等措施。
三、预期研究结果1. 深入了解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通过对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可以更深入了解其在高地震烈度下的受力情况和破坏规律。
2. 提出可行的抗震加固措施通过对混凝土重力坝抗震性能评估及加固措施设计,可以为工程实践提出可行的抗震加固措施,提高工程的整体安全稳定性。
四、研究方法1.数值分析法通过数值分析软件进行相应的参数计算,以此得到混凝土重力坝在地震荷载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和抗震性能评估结果。
2. 理论分析法参考经验公式和理论分析,对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响应和抗震性能进行理论分析。
高气温地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防裂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气温地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防裂方法研究的
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与意义: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高气温地区的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表温度较高,混凝土的凝固和硬化速度较快,易导致混凝土温度
过高、收缩过大、产生开裂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重力坝的使用
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寻求有效地温控防裂方法,对于保障工程质量
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高气温地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温度控制和开裂防止,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 混合料配合的优化研究。
通过分析现有混合料的成分和比例,结
合高温环境下混凝土材料的特性,优化配合比,制定适合高气温环境下
的混合料。
2. 温度监测和控制方法研究。
利用温度传感器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实
时监测,并结合通风、喷淋等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冷却,有效控制混凝土
温度。
3. 衬砌与填充物的选择与优化研究。
衬砌作为混凝土膨胀时的缓冲
材料,填充物则作为混凝土内部收缩的补偿材料,选择适合高温环境的
衬砌和填充物,并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
4. 疏松层构造及施工工艺研究。
采用疏松层构造,提高混凝土内部
的渗透性和密实性,有效地降低混凝土收缩开裂的风险。
三、预期效果:
通过本研究,可以有效解决高气温地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防裂
问题,提高重力坝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同时,优化混合料、温度控
制方法、衬砌与填充物的选择与优化,以及引入疏松层构造及施工工艺,可为混凝土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动力响应研究的开题报告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动力响应研究的开题报告研究背景与意义混凝土重力坝是大型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受的水压和其它荷载使得坝体受到动力响应。
然而,目前对于坝体动态响应的研究还不够充分,特别是对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动力响应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相关研究。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其是将混凝土通过滚筒碾压成型形成坝体,其比传统砼重力坝具有更加均匀的密实度、更高的强度和更小的温度控制要求等优点。
但是其由碾压混凝土坝体所组成,与传统混凝土重力坝相比,其结构性能方面有所不同。
因此采用传统方法研究混凝土重力坝的动态响应和耐久性,有时无法精确预测其结构变形和损伤程度,可能产生安全隐患,尤其对于新型结构,其安全性更是难以保证。
因此,本文将从动力学理论入手,探究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响应特性,旨在提高坝体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动力响应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结构和特点进行分析,掌握其基本性质及结构特点。
(2)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动力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针对其典型特征,分析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3)建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动力响应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常见的数值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坝体的受力、变形和位移等参数。
(4)通过现场实验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模型的可应用性,为相关水利工程提供科学设计和安全运行的保障。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研究流程如下:(1)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结构和特点进行分析,掌握其基本性质及结构特点。
(2)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动力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包括水压荷载、地震荷载、水波荷载等方面,分析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3)建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动力响应的数学模型,包括连续介质力学方程、附加阻尼方程和边界条件等,利用数值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分析。
重力坝设计开题报告

山东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清水河水利枢纽工程设计
学院名称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时间: 2012年 4 月 15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及应力控制标准研究的开题报告

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及应力控制标准研究的开题
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混凝土重力坝的规模和数量不
断增加。
如何更好地控制混凝土重力坝的抗滑稳定和应力分布,已成为
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混凝土重
力坝抗滑稳定及应力控制标准的制定方法,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技
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
1. 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分析及安全评估
2. 混凝土重力坝应力分析及优化设计
3. 混凝土重力坝抗震研究
4. 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及监测技术研究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 根据混凝土重力坝的特点和受力情况,确定抗滑稳定及应力控制
设计方法
2. 统计分析大量混凝土重力坝工程实例和监测数据,建立数学模型
和可靠性评价方法
3. 利用有限元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混凝土重力坝的抗滑稳定、应力分布和动态响应进行计算分析,并进行优化设计
四、预期成果及应用价值
1. 深入探究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及应力分布规律,提出科学合理
的设计标准,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2. 实现混凝土重力坝的优化设计,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3. 开发应用于混凝土重力坝监测和预警的技术方法,为工程管理和维护提供重要支持。
(完整版)重力坝开题报告

LT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学生:丁少超校内指导老师:曾媛校外指导老师:丁兵勇学校名称:河海大学文天学院1课题来源龙滩水电工程位于红水河上游的广西天峨县境内,距天峨县城15公里。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98500平方公里,占红水河流域面积的71%,其装机容量占红水河可开发容量的35—40%,是国内在建的仅次于长江三峡的特大型水电工程.龙滩水电工程规划总装机容量630万千瓦,安装9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年均发电量187亿千瓦时,相应水库正常蓄水位400米,总库容27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70亿立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装机容量490万千瓦,安装7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年均发电量156.7亿千瓦时,相应水库正常蓄水位378米,总库容162亿立方米,防洪库容50亿立方米。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个坝址的坝型选择,主要取决于地形、地质、水文和气候条件.本次设计的基本资料取于我国西南部地区的已建工程。
经过对几种可建造坝型的经济比较估算,我们选择建造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它比实体重力坝所用混凝土方量少,总体造价低.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可以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水利工程水电设计专业所涉及的知识;也可以很好的训练个人的计算机制图、设计报告编写的能力,提高我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次设计中,我们运用水工专业的知识,以施工导流、主体工程施工、设计概算等为设计重点。
设计时力求做到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意义在于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创新精神;是自己初步掌握设计工作的步骤和方法。
3国内外研究现状用碾压混凝土(RCC)筑坝始于80年代。
至1986年,国外共建成高15m以上的碾压混凝土坝15座.我国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建成于1986年(福建坑口)。
80年代末,碾压混凝土坝向高坝方向发展。
1987年,美国Upper Stillwater 碾压混凝土坝建成,坝高97m。
严寒地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防裂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严寒地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控防裂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是一种主要用于水利、发电等行业的重要工程类型。
在严寒地区,由于环境温度低、气候干燥、气压低等因素的影响,施工难度相对较大。
因此,在重力坝的温控防裂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严寒地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解决温度过低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益。
二、研究内容1. 严寒地区气候特点及其对工程材料的影响研究;2.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工艺及其特点;3. 温控防裂技术的相关研究,包括内部降温技术、外部保温技术等;4.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温控防裂技术的效果;5.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相应的施工建议和技术措施。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过程中的温控防裂技术进行研究。
实验研究将通过在实际工程中进行的方法进行,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实时监测各项指标,以验证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数值模拟研究将采用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分析不同温控防裂技术在环境温度不同情况下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四、拟解决的科学问题1. 在严寒地区如何有效地解决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内部温度过低的问题;2. 如何选择最适合严寒地区的温控防裂工艺,并进行实验验证;3. 如何优化温控防裂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五、预期成果及应用价值本研究预计能够解决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温度过低问题,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益。
同时,该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其他在严寒地区进行的大型水利、发电等工程提供参考和指导,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毕业设计重力坝开题报告

水利枢纽工程重力坝设计学生:指导教师:1工程概况1.1流域概况辽河是某地区较大的河流之一。
发源于X县,自东向西流,在C县附近于B河集合,于I市西入海。
全长418公里,流域面积13880平方公里。
其中山区占总数的66%,丘陵占4%,平原占30%,流域面积内有耕地430万亩,人口约400万人,是该地主要的产粮区之一,并且是极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交通兴旺,铁路、公路运输方便。
辽河多年平均径流量40多亿立方米,是本地区水利资源最丰富的河流,辽河干、支流上都没有控制性工程,每年有几十亿立方米的水白白流向大海。
该水库位于该地区L县境内,为辽河的控制性工程,水库控制面积为6175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44.5%,选定S水库为开发辽河的第一期工程是适宜的。
水库任务以防洪、灌溉为主,并改善农田除涝条件,扩大灌溉面积,供应灌溉及工业用水发电。
1.2工程地质在水库回水内部范围渗漏区〔长6.4公里〕由寒武纪奥陶系的灰岩、泥灰岩、页岩、砂岩等组成。
根据勘测结果,渗漏量不大。
不致影响水库蓄水,坝址区河谷为侵蚀堆积,坝址处河谷底宽300米~500米,两岸山顶高250米左右,河床高程60米,右岸山坡300~400,左岸山坡坡度较缓,约150~200,逐渐变陡。
地貌形态较为单一,坝址区为前震旦系大弧山统变质岩。
岩性单一,层理不明,它是含团块黑云母变粒岩,石英变粒岩,粗度细,致密。
坝址区断裂构造的发育时期,相互切割关系及变化规律比拟复杂。
节理裂隙也很发育。
F8,F10是较大断层,断层面在坝基内最大的出露宽度不超过50厘米,一般在30厘米左右,根据压水试验断层属于不透水的。
覆盖层厚度,右岸厚度不大,一般1-2米为碎石块及砂琅土组成。
河床局部砂卵石厚度一般为3米到4米,最大厚度7.9米。
左岸山坡为坡积土其中夹有石英岩滚石厚1~2米,弱风化岩3~5米。
2本工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课程设计包括重力坝设计的主要理论与计算问题,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到达综合训练的目的。
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模型破坏试验及可靠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模型破坏试验及可靠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混凝土重力坝是一种大型水利工程,具有防洪、发电、灌溉和水源供应等多种功能。
其基础和坝体都主要由混凝土构成,在长期的使用和自然环境的作用下,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病害和损伤。
此外,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也会对混凝土重力坝的安全性造成威胁,因此,混凝土重力坝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估一直是工程师们关注的重点。
针对混凝土重力坝的可靠性评估,需要建立科学的动力模型,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坝体行为,并进行验证和实际工程数据的比对,以提供重力坝的设计、改进和管理方面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将采用破坏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模型破坏试验及可靠性评估。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破坏试验采用中等规模的混凝土重力坝进行破坏试验,测量坝体的变形、应力、应变等参数,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
2. 动力模拟基于破坏试验结果,建立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模型。
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情况下坝体的动态响应,包括地震、洪水等不同载荷下坝体的应力、应变分布等。
3. 可靠性评估通过对破坏试验和动力模拟结果的比对和分析,评估混凝土重力坝在不同载荷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考虑不同参数的影响,如材料参数、地质条件、水文情况等,为重力坝的设计、改进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三、预期成果与意义本研究将建立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模型,以破坏试验和数值模拟为手段,探究不同情况下坝体的动态响应和应力分布规律等问题。
通过对破坏试验和动力模拟结果的比对和分析,评估重力坝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其设计、改进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此外,本研究将为其他类似的水利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完整设计混凝土重力坝开题报告

(完整word)#设计混凝土重力坝开题报告编辑整理:张這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word并设计混凝土重力坝开题报告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 ) #设计混凝土重力坝开题报告〉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开题报告⑴坝址区自然条件简况设计资料本枢纽处于大陆腹地,气候干燥,年降水东沟工程位于某市航河干流上,其上量为328.5mm,蒸发量为1468. 5mm,平均湿度为58。
,全年平均气温为9.3°C,气温日变差大。
汛期(7〜9月)最大风速的多年平均值为11。
7ir /s,水库吹程约1,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大黑山工程位于某市航河干流上,其上游100公里处己建成另一个水电站,坝区流道顺直,水面宽130-140m,两岸为不对称河谷,岸坡陡峭。
hiw=2 0。
坝壳料指标比重列二2。
4&干密度凶二1・84G/CI A水容重列二9。
81KX/m3,含水&w=13o⑤水库特征表1 •水库水位1•正常蓄水位480o 00m2•设计洪水位(P二1。
)475o 50m3•校核洪水位(P二0. 1.)481o 00m混凝土重力坝是指用混凝土浇筑的,主要依靠坝体自重来抵抗上游水压力及其它外荷载并保持稳定的坝。
世界各国修建于宽阔河谷处的高坝, 多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一般为直线,断而型式较简单,便于机械化快速施工,混凝土方量较多,施工中需要严格的温度控制措施;坝顶可以溢流泄洪,坝体中可以布置泄流孔洞。
我国的丹江口电站、丰满工程的大坝,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一巴西伊泰普工程的大坝,均采用了混凝土重力坝。
长服役期重力坝整体安全性研究与加固施工数值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

长服役期重力坝整体安全性研究与加固施工数值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重力坝作为一种常见的大型水利工程,承载着水利、发电等重要功能。
长期服役的重力坝,在经历了多次水文冲击、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存在着结构安全性的隐患。
因此,对于长期服役的重力坝进行整体安全性研究与加固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的方式,对长期服役的重力坝的整体安全性进行全面研究,探究其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等问题,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适当的加固措施,提高重力坝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研究内容1.重力坝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的介绍;2.长期服役的重力坝结构现状的调查和分析;3.重力坝结构的有限元数值模型的建立;4.基于数值模型的各种情况的受力分析和结构安全性评估;5.加固方案的制定和结构加固施工的数值仿真分析。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通过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对重力坝的结构、设计原理等方面进行了解;2.采用现代软件等技术手段,建立数值模型,对结构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3.结合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进行优化和验证;4.结合加固方案制定施工方案,进行实际加固过程的数值仿真模拟分析,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本研究在深入了解重力坝结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的方式全面探究重力坝的整体安全性,为提高重力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预期结果是通过数值仿真模拟的方法,提出加固措施,降低重力坝受力情况的危害,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T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学生:丁少超
校内指导老师:曾媛
校外指导老师:丁兵勇
学校名称: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1课题来源
龙滩水电工程位于红水河上游的广西天峨县境内,距天峨县城15公里。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98500平方公里,占红水河流域面积的71%,其装机容量占红水河可开发容量的35—40%,是国内在建的仅次于长江三峡的特大型水电工程.龙滩水电工程规划总装机容量630万千瓦,安装9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年均发电量187亿千瓦时,相应水库正常蓄水位400米,总库容27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70亿立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装机容量490万千瓦,安装7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年均发电量156.7亿千瓦时,相应水库正常蓄水位378米,总库容162亿立方米,防洪库容50亿立方米。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个坝址的坝型选择,主要取决于地形、地质、水文和气候条件.本次设计的基本资料取于我国西南部地区的已建工程。
经过对几种可建造坝型的经济比较估算,我们选择建造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它比实体重力坝所用混凝土方量少,总体造价低.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可以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水利工程水电设计专业所涉及的知识;也可以很好的训练个人的计算机制图、设计报告编写的能力,提高我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次设计中,我们运用水工专业的知识,以施工导流、主体工程施工、设计概算等为设计重点。
设计时力求做到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意义在于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创新精神;是自己初步掌握设计工作的步骤和方法。
3国内外研究现状
用碾压混凝土(RCC)筑坝始于80年代。
至1986年,国外共建成高15m以上的碾压混凝土坝15座.我国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建成于1986年(福建坑口)。
80年代末,碾压混凝土坝向高坝方向发展。
1987年,美国Upper Stillwater 碾压混凝土坝建成,坝高97m。
到目前,世界上已建成高100m以上的碾压混凝土坝有:墨西哥的Trigomil坝,坝高107m;尼日利亚Zungeru坝,坝高130m;日本的宫濑坝,坝高155m;西班牙的Rialp,坝高100m;我国的岩滩,高111m。
在建的还有一系列高坝,其中有我国的江垭重力坝,坝高128m,及132m高的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
龙滩水电站枢纽建筑物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泄洪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及引水发电系统组成。
水电站分两期建设,初期建设正常蓄水位375。
00m,最大坝高192。
00m,装机7台,总容量4200MW;后期正常蓄水位400。
00m,最大坝高216.50m,增加两台机组,总容量达到6300MW。
河床坝段布置7孔溢洪道,两侧对称布置放空底孔,底孔还用于大坝后期施工导流.表孔出气最大泄量达27690m3/s,泄水孔出口均采用鼻坎挑流、天然水垫塘消能。
引水发电系统布置在左岸山体内,采用坝式进水口,全部机组安装在地下厂房内。
右岸布置通航建筑物,采用两级垂直升船机.工程于2003年11月截留,2007年5月首批机组发电,2009年竣工。
它的建设将创造三项世界之最:最高的辗压混凝土大坝(最大坝高216.5米,坝顶长836。
5米,坝体混凝土方量736万立方米);规模最大的地下厂房(长388.5米,宽28。
5米,高74.4米);提升高度最高的升船机(全长1650多米,最大提升高度179米;分两级提升,其高度分别为88.5米和90。
5米)。
光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是以发电为主,结合航运,兼顾其他综合效益的水电工程,采用堤坝式开发。
水库正常蓄水位745。
00m时,相应库容31。
35亿m3,为不完全多年调节水库。
电站装机四台,总装机容量1040MW,保证出力180.2MW,年发电量27.54亿kW•h。
电站在电力系统中主要承担调峰、调频、事故及负荷备用.光照枢纽为Ⅰ等大型工程,拦河大坝及泄水建筑物均为1级建筑物。
光照水电站是贵州省“西电东送”第二批建设项目的又一大型水电工程。
工程于2003年5月开始筹建,2004年10月22日实现大江截流,2006
年12月8日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
总工期五年零六个月,2008年6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与常规混凝土不同,碾压混凝土水泥用量少、水灰比小,采用类似土坝那样薄层铺筑,逐层碾压的施工方法,施工速度快,节约原材料,有重大的经济效益。
但碾压混凝土坝也存在自身的问题:沿层面低抗剪强度和强透水性。
对于低坝,这些问题尚不突出,但对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层面的抗滑稳定是大坝剖面设计的制约因素。
本文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各种措施进行讨论,在这个基础上指出减小作用于层面上的扬压力至关重要,并进行了深入的,但还是初步的研究。
4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形式
⑴进行坝线、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方案的论证;
⑵进行剖面设计;
⑶进行消能工设计;
⑷验算孔内压力余幅安全度;
⑸验算坝体稳定及应力;
⑹细部构造设计;
⑺两岸连接设计与地基处理;
⑻整理设计说明书;
⑼绘制设计图纸,包括:
①枢纽平而布置图1 张;
②坝体上下游立视图1 张;
③中孔坝段最大剖面图1 张;
④排沙孔坝段最大剖面图1 张;
⑤右岸挡水坝段最大剖面及细部构造图1 张。
5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根据已学的专业知识,同时查阅并参考相应的工程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该课题的设计.
6研究进度与步骤
1-2周——完成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
3-4周——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
5-10周——坝剖面设计与计算
11周—-评阅及毕业答辩
12周—-整理资料
7参考文献
【1】《水利水电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索丽生胡明任旭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水工建筑物》(第四版). 王世夏等编.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5.
【3】《水工建筑物》教材林益才主编。
【4】《水工建筑物》沈长松,王世夏,林益才,刘晓青,2008。
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5】《水力学》赵振兴,何建京,2005.。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6】《水电站》河海大学刘启钊,2007。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7】《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河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2007。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8】《水利水能规划》河海大学周之豪,沈曾源,清华大学施熙灿,天津大学李惕先,2008。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9】《水利工程地基处理》刘川顺编著,2003.。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0】《地基处理》张志铁编著,2003..南京:河海大学。
【11】《结构静力学》。
蔡新,孙文俊编著,2001。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12】《重力坝设计》(潘家铮编)
【13】《水工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王世夏编)
【14】《水工设计手册》(混凝土坝,卷五)
【15】《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Sl314-2004.
【16】《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199—94.
【17】《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281—2003.
【1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_t 191-96.
【19】《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DL5141—2001.
【20】《水工建筑物抗震规范》(DL 5073-1997)
【21】《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
【22】《抗剪断参数计算方法的探讨》涂传林,水利学报,1998年增刊。
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建议
该学生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
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完成任务。
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同时,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公司同事和睦相处,与其一同工作的员工都对该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