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家乡的古建筑》湘美版2012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家乡的古建筑》湘美版2012](https://img.taocdn.com/s3/m/7e7627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7.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 《2.家乡的古建筑》湘美版2012一、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家乡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鉴赏能力和自豪感。
2.练习绘画技巧,提高儿童对色彩、形、线和质感的把握能力。
3.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家乡的古建筑2.颜色和形状的创造:使用色彩和形状表现建筑的特点3.质感的营造:利用线条和质感表现建筑的材质特点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观看图片、视频或实地考察,让学生感性认识家乡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了解建筑的特点、形状、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2. 图像创造环节让学生依据自己对家乡古建筑的感性认识,进行色彩和形状的创造。
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或个人创作,自由发挥学生的创意,使学生对家乡古建筑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3. 质感表现环节让学生在学会表现颜色和形状的基础上,尝试利用线条和质感表现建筑的材质特点。
这一环节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通过对线条、形状、质感等方面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表现建筑质感的技巧和方法。
4. 作品展示环节在完成绘画作品后,让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
通过学生之间的展示和讨论,让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交流、分享并从中获得更多收获。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绘画进行全面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重点1.让学生感受到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对家乡文化的鉴赏能力和自豪感。
2.通过绘画实践,提高儿童对色彩、形、线和质感的把握能力。
3.培养学生成为融入生活的文化创造者。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作品评选、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评估,对学生的创作成果、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在这一次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既可以通过图像创造环节实现学生的自由发挥,也可以通过质感表现环节培养学生对线条和质感的认识。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86d73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6.png)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
《家乡的古建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古建筑的建筑风格;
技能目标:能用线描的方式描绘一些古建筑;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进行线描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古建筑吗?你能把你见过的古建筑,用线描的方式描绘下来吗?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家乡的古建筑》;一、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6页的几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古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三、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用线描的方式,画一处你记忆中的古建筑;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
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
师:巡视指导;
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
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
四、课后作业:收集家乡古建筑的传说故事;。
家乡的古建筑美术教案
![家乡的古建筑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1c5ee50c22590102029d46.png)
家乡的古建筑美术教案【篇一: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家乡古建筑一、教材分析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古建筑作为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到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
尽管有的已经破败或只留遗迹,也是熠熠生辉,珍贵无比。
在我们居住生活的家乡,或多或少,总有值得我们珍视的古建筑:亭台、楼阁、寺庙、民居??无一不在见证着文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已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些古代建筑虽历经沧桑而魅力依旧,受人景仰,得到保护。
更重要的是古建筑物上所承载的人文价值,让一代又一代新人不断去追寻、学习、传承,获得有利于人类社会更好发展的东西。
在世人越来越重视开发利用文化与自然遗产价值的情形下,把《家乡古建筑》编入新教材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安排在小学高年级,与初中阶段的《门》、《远古的呼唤》等课有着密切联系并与之呼应。
属于综合探索的单元课。
在教材编排的呈现上,分为紧密相连的三部分,也是有机的三个学习活动内容:观察描绘(画古建筑),制作体验(泥做小亭子),想象创作(画故事画),有一定的层次性。
1.观察与描绘,是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家乡某处古建筑作有意图的考察,并作简单的记录,比如材质(砖制、木制、石制等)、造型(亭、台、楼、民居等)、建造年代以及建筑物结构等作较深入的观察,以加深对建筑物的了解(历史、科技、艺术的),继而进行描绘(或线描或彩画均可)。
通过写生或记忆画古建筑,既训练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又使得学生更进一步对古建筑物的理解与猜想(尤其是残败的),体验、感悟古代建筑师和工匠是怎样想象构思、怎样画草图、怎样施工建造该古建筑的。
2.制作体验。
是让学生通过就地取材(泥、石、木等)制作一幢仿古建筑物,并有所创意。
通过体验陶泥捻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也是一次摸拟建筑师工匠的学习活动,获得传承的意义。
3.在对古建筑较了解的前提下,将古建筑的有关故事用想象画形式创作表现出来,画一幅故事画,表达自己的悠思。
因此《家乡古建筑》课目的内涵是很丰富的。
五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古建筑》优秀教学案例
![五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古建筑》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a4e513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d.png)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我国古建筑的基本类型、历史演变和地域特色,掌握家乡古建筑的基本知识,如构造、风格、寓意等。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美术语言,表现古建筑的艺术特点,提高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古建筑,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பைடு நூலகம்(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在每个环节结束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绘画作品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不足之处,不断调整和改进。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此外,我还将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反思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3.作业评价:在下次课上,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五、案例亮点
1.融合多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本教学案例将美术学科与历史、文化等学科相融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了解家乡古建筑。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还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2)-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2)-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bc325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4.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2)-湘美版
1. 教学目标
•了解家乡的古建筑特点
•学习绘画线条的技巧
•能够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建筑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如何以线条方式表现建筑物
•练习线条的使用和技巧
教学难点:
•活学活用线条绘画技巧
•合理运用线条表现建筑特色
3.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画板、画纸、铅笔、橡皮、色彩笔等
•学生准备:笔、笔记本、绘画工具等
4. 教学过程
4.1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家乡的古建筑,但是我们学习的时候,除了要了解家乡古建筑的特色,我们还要学会一些绘画技巧,以便更好的表现我们所画的建筑。
4.2 学习教材
•分组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所涉及的建筑物特点和独特之处,并记录下来。
4.3 讲解画线条技巧
•运用讲解PPT呈现画线条技巧,让学生理解如何绘制建筑物线条。
4.4 讲解色彩运用
•运用讲解PPT呈现如何运用色彩表现建筑物的特性和特点。
4.5 绘画实践
•让学生分组完成各自绘画作品,老师在侧边指导。
鼓励学生注重线条和色彩运用。
4.6 展示和反思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思想,并以学习笔记和老师的点评为基础展开反思讨论。
5. 作业
•继续练习家乡古建筑的绘画,加深对画线条技巧和色彩运用的理解。
6.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家乡的古建筑和其特点,并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的方法。
同时,通过绘画实践,学生们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和创作能力。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4-湘美版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4-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28df0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7.png)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4-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湖南的古建筑文化。
2.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对古建筑进行感性的描述。
3.锻炼学生的视觉、想象和表现能力。
4.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建筑的源远流长,增强文化自信心。
2.尝试用语言对古建筑进行感性的描述。
三、教学难点1.如何将古建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古建筑的美。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美术教育中找到自己的风格。
四、教学过程(一)学情分析本节课针对五年级学生。
对于湘美人来说,古建筑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家乡文化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想象力。
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观察和绘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著名的湖南古建筑。
(二)教学准备有关湖南古建筑的图片和材料;绘画、颜料和画笔等。
(三)教学活动1.开篇热身通过照片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湖南古建筑的特点和历史文化。
2.示范引导老师可以自己画一幅湖南古建筑的图像,并请同学进行评价和描述,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感受和思考。
3.观察发现老师可以将有关湖南古建筑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并分析其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古建筑在外观和功能上的区别,不同区域不同文化古建筑的差异。
4.绘画创作在了解湖南古建筑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进行绘画创作,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图片或自行选取其他有关古建筑的素材,让学生在绘画创作中自由发挥,体现个性。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深入了解到了湖南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特点,也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同时,本节课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对家乡文化的认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反思教学中,让学生感性地了解和认识湖南古建筑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好体验感受其中的美感,从而在绘画创作中自由发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但是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注意湖南古建筑的习惯用语供给学生参考,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师需要更好地针对学生特点,准备更符合学生水平和学校教学要求的素材,并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湘美版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2922b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8.png)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湘美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家乡古建筑的基本特征和风格,对家乡的文化遗产有更深入的理解。
2.学生具备绘制古建筑的基本技能和手法,能够表现出自己对家乡古建筑的艺术感悟。
3.学生能够发掘自己在绘画方面的潜力,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教学内容1.导入(5分钟)–老师介绍家乡的古建筑,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起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2.知识讲解(10分钟)–在PPT上展示家乡古建筑的照片,并讲解其特征、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3.技法讲解(10分钟)–引导学生学习绘制古建筑的基本技法,如鸟瞰图、透视、明暗、构图等。
4.练习环节(50分钟)–学生开始绘制自己喜欢的家乡古建筑,老师和同学进行互相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高技能。
5.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要积极探索和绘制更多的家乡古建筑。
导入(5分钟)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家乡的古建筑”,并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对家乡古建筑的了解和感受,如有哪些著名的古建筑,古建筑有哪些特征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也方便老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有所把握。
知识讲解(10分钟)老师通过多媒体PPT向学生介绍家乡古建筑的基本情况,展示不同类型古建筑的照片,并进行介绍,同时讲述古建筑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
技法讲解(10分钟)老师介绍绘画古建筑的基本技法,如鸟瞰图、透视、明暗和构图等,并且示范绘画方法。
老师鼓励学生灵活使用技法,以营造自己独特的视觉效果。
练习环节(50分钟)学生开始在XPS画板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家乡古建筑,老师和同学互相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改进技能。
老师在绘画过程中做好练习指导,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自由创作。
总结(5分钟)老师挑选几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点评作品的亮点和问题。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绘画情况进行总结,并表扬优秀的学生。
最后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绘制更多的家乡古建筑,发掘自己的艺术潜力。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4-湘美版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4-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85803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2.png)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4-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课《家乡的古建筑》。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家乡古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掌握其建筑风格和特点,并通过实践操作,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技巧,描绘出家乡古建筑的美。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家乡古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掌握其建筑风格和特点,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把握家乡古建筑的特点。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古建筑的美。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示范作品。
2. 学具:绘画纸张、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家乡的古建筑,引导学生关注并产生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家乡古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其建筑风格和特点。
3. 示范讲解:演示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古建筑的美。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其他古建筑,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板书设计1. 家乡的古建筑2. 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课3. 内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绘画技巧、作品展示等。
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运用所学技巧,描绘家乡的古建筑。
2. 研究性学习:收集家乡其他古建筑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学习家乡古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绘画技巧,培养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个性化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家乡的古建筑美术教案
![家乡的古建筑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4b8a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e.png)
家乡的古建筑美术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家乡的古建筑的特点和美术价值;2. 掌握描述和表达家乡古建筑的词汇和句式;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家乡古建筑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1. 图片或投影幻灯片展示家乡的古建筑;2. 与家乡古建筑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 展示家乡的古建筑图片或投影幻灯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对家乡古建筑的了解和印象,并引导他们表达出来。
讲解:(15分钟)1. 介绍家乡的古建筑特点和美术价值,让学生了解家乡古建筑的独特之处;2. 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练习:(15分钟)1. 配发素材资料,要求学生以写作形式描述家乡古建筑的特点和美术价值;2.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写作,提供必要的词汇和句式指导。
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评互鉴;2. 学生可以相互分享对家乡古建筑的感受和思考,促进彼此的交流与学习。
创作:(2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家乡古建筑的理解和感受,自由发挥,创作一幅关于家乡古建筑的美术作品;2.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手工、摄影等形式进行创作,鼓励展示个性和创造力;3.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加入他们了解到的相关文化元素,以增加作品的独特性。
总结和展望:(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对各自的作品进行介绍;2. 结合学生的创作和表达,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拓展活动:1.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家乡古建筑,加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2. 学生可以通过写信或口头分享课堂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体会给家人或朋友。
家乡的古建筑美术教案
![家乡的古建筑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c6854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e.png)
家乡的古建筑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古建筑并欣赏其特色美。
2.学习描绘古建筑的技巧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水平。
4.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了解家乡的古建筑的历史和特点。
2.学习绘画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传达古建筑的特点和美感。
2.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准备1.投影仪、电脑和平板。
2.名胜古迹的图片和资料。
3.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利用投影仪和电脑播放家乡古建筑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家乡的古建筑,并请他们描述古建筑的外貌特点和历史背景。
着重强调古建筑的美。
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展示家乡古建筑的图片,介绍古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建筑风格。
如中轴对称、建筑尺度和材料的选用等。
同时,向学生解释古建筑的保护和维修工作的重要性。
3.技巧指导(20分钟)介绍绘画古建筑的技巧和方法。
从整体到局部,由简到繁,学生可以先学习基本构图和线条的绘制,然后逐渐增加细节,最后加上阴影和色彩,使画作更加生动和立体。
4.示范演练(25分钟)老师利用白纸板和黑板,为学生展示如何绘制一幅古建筑的画作。
首先,老师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勾勒出整个建筑的轮廓,在此基础上添加窗户、门和屋顶等细节。
接着,老师演示如何运用阴影和色彩进行填充和渲染,增加画作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5.学生练习(30分钟)让学生利用上课所学的技巧和方法进行练习。
学生可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古建筑进行绘制,并在画作上注明建筑的名称和特点。
六、展示与评价(10分钟)让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古建筑的理解和感受,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七、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古建筑,让他们亲自感受和观察。
2.让学生了解其他地区的古建筑,比较不同建筑风格和特点。
3.组织学生参加绘画比赛,以激发他们更深层次地探索古建筑美的可能。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对家乡的古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3-湘美版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3-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08bc4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0.png)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3-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以家乡的古建筑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古建筑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察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结构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民间故事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学会从艺术的角度欣赏古建筑。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古建筑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难点1. 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的讲解,需要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
2. 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欣赏古建筑,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3. 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古建筑的特点,注意光影、线条、色彩等方面的处理。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介绍家乡古建筑的图片、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等。
2. 绘画工具: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等。
3. 实物模型:古建筑的模型或图片,以便学生观察和模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古建筑,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结构特点等,让学生对古建筑有更深入的了解。
3. 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古建筑的特点,如屋顶、门窗、柱子等,并分析其艺术价值。
4. 绘画: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古建筑的特点,注意光影、线条、色彩等方面的处理。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建筑的艺术价值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家乡的古建筑2. 副湘美版3. 教学内容: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结构特点等4. 教学目标:了解古建筑、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艺术创造力、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5. 教学难点:古建筑的讲解、审美能力的培养、绘画技巧的指导6. 教具学具:课件、绘画工具、实物模型7.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观察、绘画、展示与评价、总结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选择一座家乡的古建筑进行绘画创作。
小学美术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 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 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05887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6c.png)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掌握线描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和观察能力,但需要老师的指导。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线描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
教学过程: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一、导入课题1.通过XXX的诗句引出黄鹤楼的介绍,引出“家乡古建筑”。
2.学生回答黄鹤楼。
3.介绍黄鹤楼的历史和地位。
4.揭示本节课题“家乡的古建筑”。
二、欣赏发现1.播放课件,欣赏各种古建筑。
2.强调古建筑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3.整理古建筑的分类。
4.小结各种古建筑的类型和特点。
5.介绍滁州的醉翁亭。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建筑的分类、特点和历史典故。
2.掌握线描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热爱。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和观察能力,但需要老师的指导。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线描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使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
教学过程: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一、导入课题1.通过XXX的诗句引出黄鹤楼的介绍,引出“家乡古建筑”。
2.学生回答黄鹤楼。
3.介绍黄鹤楼的历史和地位。
4.揭示本节课题“家乡的古建筑”。
二、欣赏发现1.播放课件,欣赏各种古建筑。
2.强调古建筑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3.整理古建筑的分类。
4.小结各种古建筑的类型和特点。
5.介绍滁州的醉翁亭。
醉翁亭是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的四大名亭之一,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
它的名字由XXX之一的XXX所命名,并写了《醉翁亭记》一文,因此闻名遐迩。
醉翁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脍炙人口的佳句更是家喻户晓。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05f0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b.png)
课 题
《家乡的古建筑》
艺术实践类 型
综合探索
学 段
5年级
学 时
1
课标相
关陈述
感受中外美术的魅力,本学习任务主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造型元素、形式原理和欣赏方法,欣赏、评述艺术家的作艺术家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摄影、设计、建筑、媒体艺术等,了解不同美术门类的特点。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皮影、年画、泥塑、刺绣、蜡染等,了解作品的材料、用途和特点。学会用感悟、讨论、比较等方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以及对称、重复、对比、变化等形式原理,欣赏、评述中外美术作品。
学业要求:知道中外著名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及美术的不同门类。知道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及其不同种类。能运用美术语言及1~2钟方法,评述中外美术作品,与同学分享和交流自己的体会。
学业质量:(审美感知、文化理解、创意实践)能运用感悟、讨论和比较的方法,描述、分析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知道3~4钟美术门类(如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摄影、设计、建筑、媒体艺术等)。能口头或书面表述对“中国美术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多样的艺术魅力”的体会。能根据教师提出的主题或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创作2~3件富有创意的平面、立体或动态的美术作品,运用造型的手段表达美。能口头或书面表述对“传统工艺师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体会。在参与综合探索活动中,能主动学习和探究;在交流、合作时,能尊重、理解他人的看法。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要有纵向(不同年级)联系,横向(本册书相关知识点)对比。
学情分析
前备知识积累分析,预测本课学困点(难点)。
学 习
目 标
标注重难点及核心素养
评 价
任 务
标注对应学习目标1、2、3……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古建筑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古建筑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f540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3.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古建筑湘美版一、教材依据及教学目标1. 教材依据本教案所依据的教材为《五年级美术上册》。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家乡的古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2.学习绘画的基本技能,如线条、色彩等;3.通过创作美术作品,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1.家乡古建筑的特点和文化内涵;2.画线条的基本技能;3.使用不同色彩表现建筑物的不同特征;4.创作一幅表现家乡古建筑的画作。
2. 教学步骤步骤一:课前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古建筑有哪些,以及这些建筑物的文化内涵和地位。
步骤二:学习画线条(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讲解线条的种类和画法,并演示如何画出有质感的线条。
步骤三:学习使用色彩(3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特征,向学生介绍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如何使用色彩表现建筑物的不同特征和风格。
步骤四:创作画作(4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创作一幅表现家乡古建筑的画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选择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物进行创作。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有关家乡古建筑的图片和资料,供学生参考。
步骤五:课堂展示和点评(10分钟)学生在课堂上交换作品,互相欣赏和点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绘画的基本技能;2.熟悉家乡古建筑的特点和文化内涵;3.创作一幅表现家乡古建筑的画作。
2.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使用色彩表现建筑物的不同特征和风格,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需要教师在讲解时做好案例演示和引导。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以案例为基础,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主要采用教师点评和同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关注学生画作中对古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的表现,并鼓励学生在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上的提高。
六、板书设计课程名称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古建筑湘美版课程目标1.了解家乡的古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2.学习绘画的基本技能,如线条、色彩等;3.通过创作美术作品,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家乡的古建筑》湘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家乡的古建筑》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d2086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c.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家乡的古建筑》湘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感受古建筑的美,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古建筑,培养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家乡古建筑的特点和美感。
2. 观察和绘画古建筑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古建筑的结构和细节表现。
2. 绘画技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家乡的古建筑。
2. 绘画工具: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古建筑的印象和感受。
2. 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欣赏家乡的古建筑。
二、观察和分析1. 让学生观察古建筑的特点,如结构、装饰、材料等。
2. 分析古建筑的美感,如古朴、典雅、庄重等。
三、绘画指导1. 讲解绘画古建筑的方法和技巧,如透视、比例、光影等。
2. 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绘画练习。
四、学生练习1. 学生根据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进行绘画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建议和鼓励。
五、作品展示和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总结和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古建筑,培养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和绘画家乡的古建筑,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分析家乡的古建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古建筑的特点和美感,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保护古建筑的意识,让学生了解和热爱家乡的文化。
在教学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古建筑的结构和细节表现详细补充和说明:古建筑的结构和细节表现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绘画古建筑的难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古建筑的细节,并通过绘画练习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2.家乡的古建筑》 湘美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2.家乡的古建筑》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4ddb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7.png)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2.家乡的古建筑》湘美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掌握其特点、历史、文化内涵等。
2.学会用简单线条勾画家乡古建筑的外形。
3.锻炼观察能力和创造力,培养艺术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古建筑,勾画其外形。
2.教学难点:学会用艺术语言描述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
1.图画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图画的形式了解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
2.直观教学法:带领学生去实地观察家乡的古建筑,让学生亲身感受其风貌。
四、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幻灯片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等绘图用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幻灯片、图片等形式展示家乡的古建筑,激发学生对古建筑的兴趣。
2. 授课(20分钟)
讲解家乡的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等。
3. 实践(50分钟)
让学生实地观察家乡的古建筑,勾画其外形,并用艺术语言描述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
4.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让学生口头表述。
六、作业
1.在家完成古建筑的勾画,并以艺术语言描述该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
2.为下节课展示自己的作品。
七、教学评估
1.学生艺术作品的评价。
2.学生口头表述的评价。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古建筑,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对于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描述还不够详细,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
五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古建筑》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古建筑》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2c0e1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b.png)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前几年的美术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他们对家乡的古建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对古建筑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认识不足。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善于观察、发现身边的美。因此,本节课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究家乡古建筑的艺术魅力。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能力,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和人文情怀。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古建筑的研究心得和绘画技巧。
4.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古建筑的绘画方法。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古建筑进行绘画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绘画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能。
3.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注意线条、比例、光影、透视等技巧的运用,表现古建筑的美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家乡古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建筑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家乡的古建筑》。
3.教师简要介绍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古建筑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古建筑的风格特点、结构形式、装饰艺术等方面知识。
2.引导探究,深入理解: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或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搜集古建筑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探究古建筑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家乡古建筑》教案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家乡古建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062e8ca98271fe910ef9f4.png)
二、引导分 1.欣赏建筑陶艺小工艺品。
打出连线题:
析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陶制小玩意,有小亭、小塔、小屋、瓦纹(刻画)
小桥。这些小玩意一般用来制作假山盆景和园艺造型装饰用品。 它可以单独摆放,也可以组合运用。同学们从前面往后面互相传 亭柱(搓条)
递着摸摸看看。看完了的同学请思考屏幕上的连线题。陶艺作品 上这些局部用了哪种我们学习过的制陶方法:瓦纹(刻画)亭柱 塔窗(镂空)
五、布置学生作 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
在室内用多媒体设备或幻灯演
业
示。
六、作业相互观 在室内画古建筑照片时,所画作业可以放在投影仪下打出,能更便于
摩
指出优点改进不足。
七、评价总 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
1.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
2.学习态度表现;表扬与批评。
3.学习效果的评价;知识获得怎样。
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 快。
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
四、教师演示学 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b.从屋 可用大屏幕打出一清晰古建筑
生观摩
顶处开始下笔;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d.画出些细 图片进行线描。
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
第 9 课 家乡古建筑
教学目标
◆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 ◆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古建筑及环境。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古建筑图片
课目
家乡古建筑(活动一)
家乡的古建筑(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家乡的古建筑(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39019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1.png)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背景本节课教学时间为2节课,主要针对2012版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家乡的古建筑”单元进行讲解。
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古建筑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接触到过古建筑。
通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们了解自己家乡的古建筑文化,提高他们对古建筑文化的认识和体验。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古建筑,提高对古建筑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2.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
3.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增强对美术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知识点讲解:什么是古建筑,古建筑的种类、历史和文化背景等。
2.实践环节:学生可以组成小组,选择自己家乡的古建筑进行考察、拍照、绘图等。
3.文化体验:通过游览古建筑,学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1.打开家乡古建筑的图片,在屏幕上展示。
2.引导学生从眼前的图像中了解古建筑,对古建筑做出简单的评价。
2.新知输入1.讲解古建筑的种类、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了解古建筑的特点、构造和风格等。
2.介绍学生家乡著名的古建筑,并引导学生谈论该建筑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等相关话题。
3.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选择自己家乡的古建筑进行考察。
组员们可以自由分工,包括测量建筑物的尺寸、拍摄建筑物的照片等。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讲解部分学到的知识,利用绘图工具将自己家乡的古建筑画出来,并分享给其他组员。
4.总结反思1.小组分享:每个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绘图作品,分享考察古建筑的亲身经历和认识体会。
2.总结本节课的所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古建筑的美和价值,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课时1. 背景1.将上节课普及的古建筑知识,进一步拓宽至国内外著名古建筑的概念,提升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
2.继续开展实践环节,让学生参观邻近或大城市的著名古建筑,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受。
2.新知输入1.讲解国内外著名的古建筑,包括其历史文化背景、建筑特征和文化意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古建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特点、类型,能够运用白描等手法创作家乡的古建筑。
2.通过观察、实践,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法方,提高创作、构图能力。
3.养成对古文化遗产的美好情感,培养对家乡古建筑的持久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古建筑构造形式,掌握白描的创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创作过程中的用线及观察方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建筑范例、建筑构造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诗人王之涣一首:“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以他的笔墨道出了抒怀励志,瞩目高远的心境。
大家还记的诗中所提及的楼阁是哪一个吗?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它是位于山
西的著名楼阁建筑——鹳雀楼。
一起走进——《家乡的古建筑》。
(二)直观感知
1.播放课件欣赏不同种类的古建筑(如:故宫、应县木塔、钟楼)。
并思考按照材质、造型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按材质可分为:砖制、木制、石制。
按造型可分为:亭、台、楼阁、寺庙、塔、民居。
继续观察图片,并说说这些建筑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总结:古建筑一般以柱子、樑、枋、檀、斗拱和重檐合理构建,或巍峨壮丽,或精巧别致,极尽形式之美。
(三)形式分析
1.出示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陕西窑洞、福建土楼)并提问:我国居民建筑样式多种多样,你能说出哪些样式?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古建筑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建筑样式,大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集聚而居,以土木结构的庭院式,最为普遍,另有干栏式,窑洞式和碉楼等样式。
2.继续观看各地古建筑图片。
提问:看看这些建筑它们有什么不同?各具有什么样的特色?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窑洞依山而建,施工简便、冬暖夏凉。
福建土楼,就地取材,风格古朴粗犷。
傣族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
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楼上隔为大小若干间屋,四周有走廊。
3.出示简易的古建筑构架。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
并提问:它们各自都由什么型组成?学生回答。
师: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
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
(四)直观教学
1.教师进行古建筑结构的示范创作,学生认真观看。
第一步构图,整体布局。
第二步,深入刻画细部。
主要白描线条疏密的运用可以使建筑呈现块面感。
第三步调整,根据画面及建筑细部,进行相应调整。
(五)实践创作
1.教室布置练习任务并明确创作要素。
以“我的家乡”为题,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乡有哪些古建筑,并将它们创作出来。
创作手法不限。
学生活动与创作。
学生动手实践期间,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纠错,积极与学生互动。
创作完成,展示评价
开展“家乡的古建筑”展览会,评选“小小家乡解说员”的活动。
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笔下的家乡古建筑,学生相互展开讨论评价,教师总结学生作品亮点。
(六)小结作业
总结升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气候孕育了祖国多元的物质文化资源,都说“建筑是石头的史诗”,同样我国的古建筑也诉说着中华渊源的古老文明史。
课下收集中外相关的古建筑和同学欣赏。
板书设计
家乡的古建筑
按材质可分为:砖制、木制、石制。
按造型可分为:亭、台、楼阁、寺庙、塔、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