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章绪论

电子计算机是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技术发明之一,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晶。第一台计算机于1946 年诞生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目前计算机及其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力的推动了整个信息社会的发展。在21 世纪,掌握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

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是现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1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1.1.1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1946 年2 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取名为“电子数值积分器和计算器(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简称埃尼亚克

( ENIAC ),如图1-1 所示。这台计算机占地167m2,重达30 余吨,运算速度只有5000 次/秒。这台计算机从1946 年2 月开始投入使用,到1955 年10 月最后切断电源,服役9 年多。虽然它每秒只能进行5000 次加减运算,但它预示了科学家将从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至今人们公认,ENIAC 机的问世,表明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具有划时代意义。

图1-1 ENIAC 机

ENIAC 机本身存在两大缺点:一是没有存储器;二是用布线接板进行控制,计算速度也就被

这一工作抵消了。在ENIAC 尚未投入运行前,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的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图1-2)就已开始准备对这台电子计算机进行脱胎换的改造。在短短10 个月里,冯·诺依曼迅速把概念变成了方案。他和他的同事研制了人类第二台计算机,新机器方案命名为“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 ,英文缩写EDVAC 。1945年6月,冯·诺依曼与戈德斯坦等人,联名发表了一篇长达101 页纸洋洋万言的报告,即计算机史上著名的“ 101 页报告”。这份报告奠定了现代电脑体系结构坚实的根基,直到今天,仍然被认为是现代电脑科学发展里程碑式的文献。

在EDVAC 报告中,冯·诺依曼明确规定出计算机的五大部件:运算器CA 、逻辑控制

器CC、存储器M 、输入装置I 和输出装置O,并描述了五大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与ENIAC 相比,EDVAC 的改进首先在于冯·诺依曼巧妙地想出“存储程序”的办法,程序也被他当作数据存进了机器内部,以便电脑能自动一条接着一条地依次执行指令,再也不必去接通什么线路。其次,他明确提出这种机器必须采用二进制数制,以充分发挥电子器件的工作特点,使结构紧凑且更通用化。人们后来把按这一方案思想设计的机器统称为“诺依曼机” 。

自冯·诺依曼设计的EDVAC 计算机始,直到今天我们用“奔腾”芯片制作的多媒体计算机为止,电脑一代又一代的“传人” ,大大小小千千万万台计算机,都没能够跳出“诺依曼机”的掌心。冯·诺依曼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当之无愧的“电子计算机之父” 。当然,随着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计算机的发展,“诺依曼机”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被打破,但冯·诺依曼对于发展电脑做出的巨大功绩,永远也不会因此而泯灭其光辉。

世界上第一款商用计算机是1951 年开始生产的UNIV AC 计算机。1947 年,ENIAC 的两个发明人莫奇莱和埃克特创立了自己的计算机公司,生产UNIV AC 计算机。计算机开始作为商品出售。莫奇莱和埃克特以及他们的UNIV AC 计算机奠定了计算机工业的基础。

1.1.2计算机的发展

近60 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根据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一般将计算机的发展分为4 个阶段。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1946 年~1957 年)第一代计算机的基本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数据表示主要是定点数;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限制,第一代计算机每秒运算速度仅为几千次,内存容量仅几KB 。这个时期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庞大,运算速度慢,可靠性差,耗电量大且维修困难。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工作。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1958 年~1964 年)第二代计算机的基本特征是

其逻辑元件逐步由电子管改为半导体晶体管,内存所使用的器件大多使用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十万次,内存容量扩大到几十KB 。与此同时,计算机软件也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

FORTRAN 、COBOL 、ALGOL 等高级编程语言。相对于

第一代计算机而言,第二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减少,重量减轻,耗电量减少,运算速度加快,可靠性增强。第二代计算机除了用于科学计算外,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

3.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 年~1970 年)随着固体物理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工艺已可以在几mm2的单晶硅片上集成十几甚至上

百个电子元件组成的逻辑电路。第三代计算机的基本特征是其逻辑元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SSI (Small Scale Integration )和中规模集成电路MSI (Middle Scale

Integration )。第三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存储器进一步发

展,体积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低,而软件越来越完善。其特点是:体积更小,耗电量、价格等

方面进一步下降,运算速度、可靠性等进一步增加。这一时期,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

个领域。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 年至今)进入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器件,其特点是:体积、重量、耗电量、价格等方面比上一代计算机进一步下降,运算速度和可靠性等方面大幅度提高,并不断地

向大存储容量、高速度方面发展。目前,计算机的速度最高可以达到每秒几十万亿次浮点运算。

操作系统不断完善,应用软件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的一部分。

1.2计算机的分类

1.2.1 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由于计算机是由高速电子器件构成,加之能自动连续工作,因而具有很高的运算速度。现代巨型计算机的速度已达每秒万亿次,其一秒钟完成的计算量,相当于一个人用手工计算几十年的

工作量。计算机的快速运算为人们赢得了时间。

2.计算精度高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其有效位数越多,精度也就越高,因

此计算精度可用增加位数(字长)来获得;另外还可通过算法来提高精度。

3.具有很强的“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计算机的存储器使计算机具有“记忆”的功能,它

能够存储大量信息。计算机除了能进行算术运算外,还能进行逻辑运算,做出逻辑判断,并根据

判断的结果自动选择以后应执行什么操作。

4.程序控制下自动操作

计算机与以前所有计算工具的本质区别在于它能够摆脱人的干预,自动、连续地进行各种操作。计算机从正式操作开始,到输出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进行的。

5.存储容量大目前的计算机配备了大容量的内存和外存,如目前标准配置的微型机内存容量已达512MB ;硬盘容量已达80G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