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报告市场空间驱动因素商业模式竞争格局
新能源电池回收创业计划书
新能源电池回收创业计划书一、创业项目背景及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突出,新能源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新能源电池回收再利用的需求日益迫切。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许多用过的电池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收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因此,建立一家专门从事新能源电池回收的企业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当前,我国新能源电池的使用量日益增加,尤其是电动汽车的销量不断攀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000万辆,而在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有望达到5000万辆以上。
而这些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一旦达到使用寿命,就会成为废弃电池。
这些废旧电池中含有大量有价值的金属和稀有土元素,如果得到有效的回收,将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项目描述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家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企业,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和先进的设备,从事废旧新能源电池的回收、分拣、拆解、再生和再利用等业务。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回收:与各大电动汽车生产厂商、储能系统生产厂商签订长期回收合同,建立合作关系。
与各地废旧电池回收站点合作,实现全国回收网络的覆盖。
2. 分拣:对回收的废旧电池进行分类、分拣,按照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牌进行整理并做好标识。
3. 拆解:采用自动化拆解设备,对电池进行外壳、电芯等部件的拆解,确保拆解过程高效、安全。
4. 再生:对拆解后的电池部件进行回收再生处理,提取有价值的金属和稀有土元素,进行资源综合利用。
5. 再利用:对再生处理后的电池部件进行检测、测试,筛选出可再次使用的部件,进行再利用,为新一轮电池生产提供原材料。
三、市场分析及竞争优势目前,国内新能源电池回收再利用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新能源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和政府对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大力度,新能源电池回收再利用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随之而来的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有以下几点:1. 政策支持: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电池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相关政策和财政激励措施将为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德勤锂电白皮书系列之三:锂电回收,未来可期(中)
2020
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 收利用体系建设,培育动力蓄电 池回收利用骨干企业《202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
七部委
2018
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 确电池回收主体责任承担者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 理暂行办法》
2018
工信部
建立“溯源综合管理平台”, 对动力电池生产到再生利用全 过程进行信息采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 源管理暂行规定》
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测1
来源:安信证券,Wind,公开信息,分析备注:1.基于理论可回收的镍钻锂锰金属量及金属价格进行测算
6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驱动因素——宏观政策引导
海外发达国家经过多年发展电池回收相关政策及立法配套较完备;国内在过去十年间电池回收政策出台密度显著 提升,旨在推动回收利用体系的建设,引导行业的规范化、一体化发展
全球锂资源供需平衡预测(万吨,碳酸锂当量)
— 全球锂供应量一全球锂需求量
需求侧:下游市场爆发
®终端需求旺盛作为锂资源的主要应用场景,新能源汽 车市场已进入快速增长期,2021年中国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50%
O电池化学体系迭代慢动力电池的研发难度大,化学体系迭代 周期长,中长期内仍将以锂电池为主,
♦正极材料锂、钻、镍、锰等 金属氧化物,通过 物理法、化学法、 生物法回收
电解液
通过萃取法回收
可用 电池包可用模块可用单体
外观识别分选
动力电池回收方式
性能特性分析
内部结构检测
优 势
+提升价值:提高电池的利用价值,实现价值最大化+降低成本:降低储能、低速电动车等相关行业的成本,促进行业发展+减少污染:有效地减少废旧锂离子电池污染,减少资源浪费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动力电池的性能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整车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以期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指导。
文章将首先概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产业规模、市场结构、主要技术路线等;然后重点分析动力电池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特点;结合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大背景,探讨动力电池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动力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特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几个显著的发展特点。
首先是技术创新的加速。
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和电池制造技术的突破,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高,充电速度不断加快,同时成本也在逐渐下降。
这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得到大幅提升,充电便利性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极大地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是产业链的日趋完善。
从原材料提取到电池制造,再到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动力电池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
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日益紧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也为动力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三是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的共识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扩大。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市场需求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这推动了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是政策支持的持续加强。
各国政府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这些政策不仅为动力电池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还为产业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电池回收报告
电池回收报告一、电池回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汽车、手机、电视、电脑等。
然而,废旧电池的处理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
废旧电池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电池回收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和社会价值。
二、电池回收的市场现状目前,全球电池回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一方面,各国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推进电池回收工作;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开展电池回收业务。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回收率不高、技术不成熟等。
三、电池回收的技术方法和流程目前,电池回收的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是指通过机械手段将电池破碎、分离、筛选等步骤,得到有价值的金属和物质。
化学处理方法则是利用化学反应将电池中的有价金属提取出来。
四、电池回收的环境影响电池回收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但在处理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如废气、废水的排放等。
因此,在推进电池回收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回收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五、电池回收的经济效益电池回收不仅具有环保意义,同时也具有经济效益。
一方面,回收废旧电池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另一方面,回收废旧电池也可以减少对新的自然资源的需求,节约生产成本。
六、电池回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目前,各国政府正在加大对电池回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力度。
例如,一些国家已经实施了强制性电池回收制度,要求电池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承担相应的回收责任。
此外,政府还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开展电池回收业务。
七、电池回收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未来电池回收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回收率将逐年提高;二是技术将不断升级和完善;三是产业链将逐渐形成;四是国际化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八、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电池回收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和社会价值,同时也具有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于新能源车市场调研报告
关于新能源车市场调研报告在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以及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市场的现状、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一、市场现状近年来,新能源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逐年攀升,尤其在中国、欧洲和美国等主要市场,增长速度更为显著。
从车型来看,纯电动汽车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其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等问题仍然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混合动力汽车作为过渡产品,也在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
而氢燃料电池汽车虽然具有零排放、加注时间短等优势,但由于技术和基础设施的限制,目前尚未大规模普及。
在品牌方面,传统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大对新能源车的研发和生产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车型。
同时,一些新兴的造车势力如特斯拉、蔚来、小鹏等也凭借创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二、市场增长的驱动因素1、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车发展的政策,如购车补贴、税收优惠、免费停车等。
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提高了新能源车的市场竞争力。
2、技术进步电池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得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大幅增加,充电时间缩短,同时成本也在逐渐降低。
此外,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等技术的应用,也为新能源车增添了更多的吸引力。
3、环保意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选择更加环保的新能源车,以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4、基础设施改善各地加快了充电桩、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新能源车的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三、市场面临的挑战1、成本较高目前,新能源车的生产成本仍然高于传统燃油汽车,特别是电池成本占据了较大比例。
这使得新能源车的价格相对较高,限制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2、续航里程焦虑虽然续航里程有所提升,但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车在长途行驶时仍存在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这使得消费者在出行时存在一定的担忧。
刻不容缓!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亟待规范
刻不容缓!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亟待规范够减少全球碳排放的新能源汽车真的环保吗?有关“动力电池可能是最大污染源”的讨论从未消停过,尤其是随着“第一批”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退役期”,海量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面临回收问题,然而,乱象丛生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却更多让人倍感焦虑。
能即将大规模退役的新能源汽车从2009年,我国推出“十城千辆”工程开始算起,到目前为止,推广新能源汽车已经超过十年。
尤其是在2014年,动力电池量产、新能源汽车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之后,到2018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61万辆。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当电池衰减高于20%时,将不能用于新能源汽车,所以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寿命一般是5-8年或者10万公里。
而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规模化量产开始于2014年左右,因此,最早一批动力电池已经处于退役的临界点。
数据统计,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24GWh ,相当于80万辆电动车需要的电池。
在新能源汽车4S店里,动力电池仍然是选车顾客与销售之间的对话重点。
与前些年不同,随着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大幅提升,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已经逐渐淡化,已经有部分人开始关注电池损耗、退役移交去向、回收换新等问题。
但“整车卖掉”“哪里收车价格高就卖到哪”仍是多数人处置旧新能源车的方式,没有单独考虑过旧电池回收问题。
而动力电池损耗往往是影响新能源汽车驾驶体验、使用周期和二手残值的重要因素。
目前,行业标准认为动力电池容量衰减到80%以下就已达到退役标准。
但如果直接报废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规模庞大的废旧动力电池回购也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规模庞大的废旧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退役的核心问题就是动力电池回收,在全球范围内,根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中华环保联合会于2020年10月29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为资源续航——2030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潜力研究报告》(下文简称《报告》),研究团队指出,2030年全球将有超过2.1TWh (太瓦时) 动力电池随乘用电动汽车售出,这些电池的电量充满一次就可满足新加坡全国半个月的用电需求。
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的机遇与挑战研究
—363—《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1期前言:梯次利用是动力电池回收的一个环节,在新能源汽车即将淘汰第一批动力电池的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梯次利用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分析当今梯次利用的现状,然后进一步分析得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是指将电动汽车淘汰的电池用于其它领域进行再次使用,就像南孚电池的广告语所说,电动车用完遥控器收音机接着用。
一般来说从电动汽车上淘汰的电池还有60%~80%的电量,虽然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的使用但是在其他许多领域是可以继续使用的。
梯次使用的理念是正面的,是具有环保意义的,梯次利用可以充分地发挥电池的价值。
2.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的现状我国在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方面处于起步阶段,政府为鼓励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充分发挥电池的余热减少环境污染而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
不过尽管梯次利用的想法和前景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很残酷的。
事实上梯次利用的效果没有预期的好,电池回收方面有很多不足,从事相关工作的企业数目并不是很多,很多企业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并不愿意对电池进行回收而且在安全性方面也无法得到保障。
3.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的机遇梯次利用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梯次利用未来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主要的场景有通信备用电池、储能集装箱、低速车等。
而且我国储能领域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在以后梯次利用的发展中储能领域应是主要方向。
但我国目前梯次利用的规模还很小不过随着能源政策的调节以及环保政策的落实我国梯次利用的规模也在逐步发展,从2011年开始,我国就对能源方面的梯次利用项目进行建设,作为世界上三大风光储能之一的张北项目也已经开始了第一期的建设。
4.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的难点与挑战4.1.安全方面在我国由于梯次利用正处于技术验视和项目示范阶段,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技术还不成熟,还无法确保其安全性与稳定性,在2018年我国至少发生了40多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在2019年更是出现了四天三次起火事。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模式探究
74AUTO TIMENEW ENERGY AUTOMOBILE |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模式探究1 引言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总成,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续驶里程寿命与充电方便性等。
动力电池的发展仍以保证电池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电池比能量、比功率,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
实现动力电池的性能升级,提升动力电池智能制造水平,研发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是目前动力电池主要的发展方向。
2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重点2.1 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开展锂硫电池、全固态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研究。
研究开发具有良好导电性和稳定性的正极材料。
制备高安全性、高稳定性、循环性能好的金属合金负极。
开发高电导、宽电化学窗口和高热稳定性的新型液态电解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和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
降低电池的内阻,提高充放电效率,研究新体系电池设计及制备工艺。
2.2 动力电池安全性及长寿命技术探究电池热失控机理、热失控诱因和电池最大产热来源,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显著提高电池单体安全性。
研究高比能量电池寿命失效机制。
研究抑制正、负极材料及电极结构劣化技术。
研究新型正、负极材料体系电池的长寿命电化学匹配技术等。
2.3 动力电池设计及仿真技术研究电池单体设计开发技术。
基于电化学模型,研究电池单体电、热耦合仿真技术及寿命、安全性仿真技术。
开展电池单体及电池系统在全寿命周期下的整车等效使用仿真技术研究。
2.4 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产业化技术研究开发新型高比能量动力电池关键正、负极材料制备技术,开展新型动力电池产业化技术研究、智能制造技术研究。
2.5 动力电池系统及控制技术研究电池成组和电池控制等技术。
研究动力电池不一致性演化机理和控制方法。
从电池单体、电池模组、电池包几个层面开展机、电、热安全设计研究,构建电池管理系统的安全策略。
基于系统安全思想,对热失控原理、过程和防控方法开展系统性研究。
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行业现状及对策
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行业现状及对策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意义 (3)二、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现状分析 (4)2.1 动力电池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5)2.2 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发展现状 (6)2.3 回收网络建设与运营情况 (8)2.4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9)三、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的对策探讨 (10)3.1 技术创新与研发 (11)3.1.1 提高回收率的技术方法 (13)3.1.2 提升资源化产品附加值的技术途径 (14)3.2 政策支持与法规建设 (15)3.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16)3.2.2 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17)3.3 市场机制与商业模式创新 (18)3.3.1 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 (19)3.3.2 创新商业模式与产业链协同 (20)3.4 公众意识与教育普及 (21)3.4.1 提高公众对电池回收的认知度 (22)3.4.2 加强电池回收利用的教育培训 (23)四、案例分析 (24)4.1 国内外典型企业回收利用实践 (25)4.2 经验借鉴与启示 (26)五、结论与展望 (28)5.1 研究成果总结 (29)5.2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30)5.3 发展建议与政策建议 (31)一、内容概览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动力电池的退役问题日益凸显。
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不仅关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更对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全面深入了解行业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市场规模迅速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退役动力电池数量急剧上升,带动回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技术瓶颈待突破:退役电池的筛选、重组与再利用技术仍是行业发展的难点,高效、环保的回收处理技术亟待研发。
政策引导与支持:国家政策对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的建设给予支持,但具体实施细节和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行业报告模板
行业报告模板以下是一个行业报告的模板,供您参考和使用:标题:行业报告 - [行业名称]1. 概述1.1 行业定义1.2 行业发展历史1.3 行业规模和趋势2. 市场分析2.1 市场规模及预测2.2 市场份额和竞争格局2.3 市场驱动因素和限制因素2.4 市场趋势和前景3. 供应链分析3.1 主要原材料供应商3.2 制造商和生产过程3.3 分销渠道和销售策略3.4 售后服务和产品回收4. 竞争分析4.1 主要竞争对手及其市场地位4.2 产品和服务比较4.3 市场进入壁垒和替代品威胁4.4 公司战略和竞争战略5. 消费者行为5.1 目标客户群体5.2 消费者需求和偏好5.3 购买决策因素5.4 品牌忠诚度和口碑影响6. 技术创新6.1 重要技术趋势6.2 新产品开发和研究进展 6.3 专利和知识产权7. 法律和政策环境7.1 行业相关法律法规7.2 政府政策和监管措施7.3 政府补贴和支持政策8. 社会和环境影响8.1 行业对社会的影响8.2 环境可持续性和绿色发展 8.3 社会责任和企业道德9. 市场机会和挑战9.1 新兴市场和增长机会9.2 持续挑战和风险9.3 市场发展趋势和机遇10. 总结和建议根据以上分析,总结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注意事项:1. 尽量使用最新的数据和信息来支持分析和预测。
2. 对关键信息进行归纳和图表化展示,以提高可读性。
3. 结合实地调研和市场情况,提出具体的分析和建议。
4. 根据需要可以增加或删除适用于您行业的部分。
动力电池回收创业计划书
动力电池回收创业计划书一、创业项目概述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已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领域。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家专门从事动力电池回收与再生利用的公司,通过研究和开发先进的回收技术,提供高效、环保的电池回收方案,并构建完整的循环利用体系,实现动力电池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目前,全球动力电池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主要驱动因素有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膨胀和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广泛应用。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对其回收和再生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动力电池的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和维护,因此动力电池的回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市场竞争分析目前,国内外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行业内竞争程度较低,但随着电动汽车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研发和资金实力将成为关键竞争因素。
3.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未来5年内,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领域。
因此,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公司,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具有长期的发展前景。
三、创业项目优势1.技术优势本项目将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建立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致力于提高动力电池回收的效率和环保性。
2.资源优势本项目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包括技术人才、资金支持和市场渠道等,能够为公司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市场优势随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持续增长,本项目将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形成自己独特的市场优势。
四、商业模式本项目主要采用B2B商业模式,与电动汽车生产厂商、电池生产厂商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专业的动力电池回收服务。
公司将建立完善的回收网络,采用统一管理和控制系统,实现动力电池资源的高效回收和再生利用。
五、运营计划1.研发创新公司将加大对动力电池回收技术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回收效率和环保性。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策略研究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策略研究作者:韦方艳来源:《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24年第07期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中图分类号:TM912.9 文献标识码:A0引言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报告,2020年首批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已进入报废期,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电池总量约达78万吨[1]。
退役电池若未经妥善处理,将对公共安全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同时也会浪费宝贵的资源。
因此,对电动汽车电池的综合利用显得至关重要。
有效的电池回收、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新能源电动汽车生命周期成本,同时还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现状分析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的综合利用是指对其进行多层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过程,这个过程涵盖了电池回收、梯次利用、资源再生利用以及原材料回收利用等多个方面,旨在充分利用电池的资源和价值[2]。
回收再生和梯次利用是退役动力电池常见的处理方式。
回收再生可分为湿法回收、火法回收和直接再生回收技术等。
与梯次利用相比,回收再生无法对电池进行多层次利用。
目前,梯次应用的领域主要包括:充电站储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和家庭储能等,目的是对电池的剩余价值进行挖掘和多次利用。
动力电池回收主要涉及到电池的拆卸、分类、检测和再利用等关键步骤。
在拆卸过程中,需要确保电池安全地从车辆中移除,并对电池进行分类。
随后,通过专业设备对电池的性能进行检测,评估其剩余容量和健康状况,从而确定最佳的再利用途径。
梯次利用是一种高效的方式,特别是在动力电池容量衰减到一定程度后。
通常情况下,当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80%以下时,虽然无法满足汽车的动力需求,但仍然可以在备电、储能等领域进行梯次利用[3]。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增长,废旧动力电池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企业正在不断探索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和梯次利用途径,包括回收再制造、二次利用和能量回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报告市场空间驱动因素商业模式竞争格局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行业空间预测:2020 年回收量接近 40 Gwh,2022 年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
受益新能源车行业确定性高增长,国内出货自 2014 年起进入爆发期,2014/2015/2016 年分别为,2017 年实现出货 GWh,预计未来三年 CAGR 仍有望保持 30%以上。
一般而言,当电池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 60%-80%,便达到设计的有效使用寿命,需进行替换。
乘用车电池的有效寿命一般为 4-6 年,而电动商用车由于日行驶里程长、充电频次多,电池有效寿命仅约 3 年。
我们预测 2020 年量将接近 40 Gwh,预计2022 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将接近70Gwh(以含金属价值量计,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元)。
动力电池回收必要性日益凸显,体现在环保要求、经济效益、资源稀缺、政策规范四方面。
动力电池回收的必要性体现在三方面:1.环保角度,废旧锂离子电池含有的重金属化合物、LiPF6、苯类等难以降解,可能造成严重污染。
2.经济效益角度,下游需求的持续高速增长导致钴供需格局转为短缺,钴价将高位运行并具备进一步上行空间。
另外参考家电回收的补贴模式,动力电池回收未来也有可能引入基金补贴,一旦落实对行业是重大利好。
3.资源角度,我国钴镍储量仅占全球 1%、%,全球的钴矿上游资源主要被嘉能可、洛阳钼业、欧亚资源等跨国矿企控制,仅极少数国内企业收购刚果优质钴矿,钴资源成为动力电池及上游正极材料厂家的“必争之地”。
4.政策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规格尺寸》《编码规则》,四大规范出台建立国家标准体系,有助行业集中化、规范化发展。
商业模式:先后再生利用,以电池材料厂为核心构建包括整车厂、电池厂在内的合作生态。
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废旧动力电池的利用应遵循先梯级利用后再生利用的原则。
目前我国废旧电池梯级利用主要为示范工程形式,典型的三个项目围绕储能领域。
我们认为,回收渠道是电池回收行业的核心竞争要素之一,而整车厂掌握与消费者联系密切的 4S 店,在建立回收渠道网络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2016 年 12 月,工信部发布《电池回收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亦从政策层面明确了整车厂在回收渠道上的主导地位。
我们看好具备回收技术和先发布局优势的大型正极材料厂商,通过建立与整车厂、电池厂的合作网络,整车厂负责构建回收渠道,正极材料厂商负责拆解、提取金属后再造电池材料,然后供应给电池厂,形成多方合作的循环生态。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推广不达预期;相关政策出台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预计到 2020 年回收市场将进入大规模放量阶段,回收量将超过20Gwh,2022 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将达到 53Gwh(以含金属价值量计,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随着回收需求的爆发,政策的规范以及行业龙头的不断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即将打开,看好具备先发布局优势以及回收渠道优势的电池材料厂商,通过与整车厂、电池厂合作,打造电池材料再生利用的循环产业链。
市场空间预测:2020 年回收量接近 40 Gwh,2022 年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动力电池装机增长迅速,即将步入大量报废期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行业持续高增长。
伴随电动汽车于 2011 年在我国起步,动力电池行业步入发展初期,年出货量低于 1GWh 且仅维持小幅增长;随着 2014年补贴政策推出,行业进入爆发式发展期,动力电池出货量从 2014年的攀升至 2015年的,同比增长接近 2 倍。
2016 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同比上年增80%。
总体而言,作为新能源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动力电池行业将长期受益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渗透率增长。
根据高工锂电,2017 年动力电池累计出货,同增30%以上。
结合新能源车产销预测,我们判断 2018~2020 年动力电池将延续高增长,CAGR 约 30%。
自 2014 年之后,动力电池装机进入爆发增长期,动力电池的回收问题也逐渐提上日程。
一般家用乘用车以及电动客车电池会在 5 年左右退役,出租车和物流车动力电池一般 2 年就会退役。
据此判断,从 2018 年开始,我国将会有大量的动力电池进入报废期。
2020 年回收量接近 40 Gwh,2022 年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动力电池的回收量不仅与每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密切相关,还与电动汽车的类型、占比,电池的类型、占比、技术进步以及不同类型电池的使用寿命等相关。
目前行业内的平均标准和经验数值如下,可作为预测动力电池使用寿命及回收量的假设:1)根据经验估计,各类车型年均行驶公里数为家用车 2 万 km、出租车 10 万km、客车万 km、物流车 15 万 km;家用车与出租车比例为 100:1。
2)我国电动汽车的 NEDC 工况距离在 200km-350km 范围内。
3)三元锂电池以及磷酸铁锂电池使用情况为:预计 80%的乘用车及物流车使用三元锂电池,而 70%的客车使用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的极限循环充电次数为 500 次,磷酸铁锂电池的极限循环充电次数为 2000 次。
根据上述假设,乘用车电池平均寿命 5 年,出租车和物流车平均 2 年,电动客车电池寿命平均 5 年。
根据我们的测算,2018 年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会进入大规模退役阶段,退役动力锂电池达到,其中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
2020 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将接近 Gwh(折合成万吨),2022 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将接近 (折合成吨),2018~2022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以上,以含金属价值量计,2022 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从铅蓄电池回收经验来看,资源再生循环回收率高铅酸电池出货稳定增长,回收市场规模高达 400 亿元。
近年来我国铅酸电池产销量维持稳定增长态势。
根据全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协会,2016 年我国废铅蓄电池产生量高达 400 万吨,其中铅含量约 280 万吨;按照 2016 年我国现货铅的平均价格万元/吨计算,2016年废铅蓄电池中铅的价值量高达 406 亿。
回收利用铅蓄电池含铅量高于铅矿,环保风险和生产成本均低于原生铅。
铅蓄电池主要包括电解槽、电解液、隔板、正负极板等,其中正、负极板由栅板和活性物质构成,栅板一般为铅锑合金或其他铅基合金材料,活性物质为 PbO2、Pb 和 PbSO4。
其中铅部件的重量约占电池总重量的 70% 左右。
原生铅矿从开采提炼到金属,含铅量很低,矿里铅的比例仅30%左右,剩余的 70%都是废弃物,而铅酸蓄电池的含铅量高达 62%,绝大部分是可用的金属,且环保的风险比原生的小。
与此同时,相比原生铅,再生铅的能耗仅为其 %~%,且生产成本低 38%,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也更容易控制。
国内铅酸电池回收体系不断规范,望在技术和渠道两方面形成真正闭环。
从技术层面,我国铅蓄电池的回收率最高可达 98%,几乎可以实现完全闭环利用;从渠道层面,我国铅蓄电池有组织的回收率达到 30%左右。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我国再生铅占比总消费从2002 年的不到 20%达到 2015 年的接近 %,再生铅逐步取代原生铅成为我国铅的主要来源。
而目前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再生铅消费比例均超过80%。
随着政策监管的持续加码以及铅蓄电池生产者责任回收制度的实施推行,我国铅蓄电池的回收利用体系将不断规范,正规渠道的回收率预计大幅提升,有望在技术和渠道两方面形成真正的回收闭环。
驱动因素:环保要求+经济效益+资源稀缺+政策规范,回收必要性和可行性日益凸显环保角度:动力电池含大量重金属化合物,严重威胁环境废旧动力电池含大量重金属和有机物,严重威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虽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不包含干电池和铅酸电池中的汞、镉、铅等毒害性较大的重金属元素,但是其含有重金属化合物、六氟磷酸锂(LiPF6)、苯类、酯类化合物,难以被微生物降解。
废旧锂离子电池一旦进入环境中,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碳粉尘、氟化物等将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其中正极材料中的重金属镍、钴、锰污染使环境的 pH 升高,污染水体和土壤;负极材料中的碳材和石墨会引发粉尘污染,嵌锂也会使环境的 pH 升高;电解质及其转化物,如 LiPF6、LiBF4、LiAsF6、HF、P2O5、B2O3 等,引发氟污染改变环境酸碱度,产生的有毒气体污染空气并经由皮肤、呼吸对人体造成刺激;电解质溶剂及其分解和水解产物会引发醛、酮、甲醇等有机物污染;隔膜材料会造成有机物污染;粘结剂受热分解产生 HF 和氟污染。
这些都会严重威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资源角度:国内镍钴储量和需求不匹配,钴循环再造电池材料动力电池尤其是三元电池中镍、钴、锂等贵金属含量高,资源稀缺且价格不断上涨。
三元材料一般分为两类:NCM(镍钴锰)和 NCA(镍钴铝),以最常见的 NCM111 为例,镍、钴、锰的含量分别占 12%、3%及 5%,,具有较高的回收再利用价值。
磷酸铁锂电池虽然不包含钴、镍等稀有金属,但锂含量达到 %,显着高于我国开发利用的锂矿(锂矿山中Li2O 平均品位为 %~%,对应到锂含量仅 %%)。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电池材料需求增长,在供给紧张的共同作用下对应金属材料的价格也经历了暴涨。
电池级碳酸锂经历 2015-2016 年的暴涨,目前出厂价格接近 16 万元/吨,仍然处于高位;四氧化三钴价格从 2016 年的不到 150 元/千克涨至近 400 元/千克;硫酸镍价格也从 2016 年 7 月份的万元/吨上涨至万元/吨。
我国钴镍储量仅占全球 1%、%,资源储量和需求不匹配。
镍钴原料供应保障是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厂商的关键竞争力,而我国钴镍储量仅占全球 1%、%,与日益增长的需求严重不匹配。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2016 年全球钴矿储量约700 万吨,其中刚果(金)储量高达 340 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 %。
此外,澳大利亚(100 万吨,%)、古巴(50 万吨,%)、赞比亚(27 万吨,%)、加拿大(27 万吨,%)等国储量也较丰富。
2016 年中国钴矿储量仅为 8 万吨,占比为 %。
相对钴而言,全球镍矿储量分布广泛,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2016 年全球镍矿储量共约7800 万吨。
全球镍矿供给来源较为集中,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占据储量前三,占比分别达 %、%、%。
中国镍矿储量达 250 万吨,占比 %,全球排名第十。
全球的钴矿上游资源主要被嘉能可、洛阳钼业、欧亚资源等跨国矿企控制。
嘉能可、洛阳钼业、欧亚资源三家矿业公司 2016 年钴矿产量占全球比例超过 40%。
其中嘉能可旗下2016 年合计产量万吨,占比达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