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最新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莱花无处寻。

注释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②[疏疏]稀疏。

③[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①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 x 1 ng② [蛱蝶]蝴蝶的一种。

清平乐•村居[ 宋 ]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 [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 e o② [村居]词题。

③ [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

饶州,古代属于 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④ [翁媪]老翁、老妇。

⑤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1 我会写: 宿: 住宿寄宿 宿舍 宿敌 风餐露宿 徐: 徐徐徐缓 徐步 清风徐 来 不疾不徐 篱: 丙. 篱笆 竹篱茅舍 寄人篱 下W Uo疏:稀疏疏忽疏远疏导志大才疏杂:杂色杂事杂技夹杂人多手杂稀:稀疏稀客稀少稀有稀粥稀饭蜻:蜻蜓蜻蜓点水蜓:蜻蜓蜻蜓点水茅:茅草茅屋茅庐茅厕茅舍茅棚檐:屋檐房檐帽檐廊檐飞檐走璧翁:老翁渔翁翁婿主人翁塞翁失马锄:锄草锄田铁锄锄头锄奸赖:依赖抵赖诬赖赖账百无聊赖剥:剥削剥夺剥离盘剥生吞活剥多音字:宿:S U宿舍xi口一宿xi u星宿剥:b o剥削b ao剥皮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疏(疏远)蔬(蔬菜)茅(茅屋)矛(矛盾)篱(篱笆)离(离开)蜻(蜻蜓)晴(晴朗)赖(依赖)懒(懒散)课外扩展: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基础教育】四年级第一课古诗三首下册

【基础教育】四年级第一课古诗三首下册

四年级第一课古诗三首下册1️⃣ 引言:走进古诗的殿堂在四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第一课便以《古诗三首》拉开了我们与古代文学对话的序幕。

这三首古诗不仅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更是孩子们接触和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窗口。

它们以精炼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展现了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与生活哲思,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古诗解析:领略诗词之美第一首:《绝句》(杜甫)内容概述:这首诗以春日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草堂周围明媚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关键词解析:“迟日江山丽”中的“迟日”指春日,以时间的悠长映衬出景物的美好;“春风花草香”则通过嗅觉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花香四溢的春日之中。

意境营造:全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第二首:《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内容概述:此诗为苏轼题画之作,根据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进行创作,展现了早春时节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关键词解析:“竹外桃花三两枝”以桃花初绽暗示春天的到来;“春江水暖鸭先知”则通过鸭子的活动,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气息。

意境营造: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又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第三首:《三衢道中》(曾几)内容概述: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所见的初夏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愉悦和对自然的赞美。

关键词解析:“梅子黄时日日晴”点明时令,同时以“日日晴”烘托出旅途的愉快心情;“小溪泛尽却山行”则通过行程的变化,展现了旅途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意境营造:全诗以轻松愉悦的语气,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初夏山行图。

3️⃣ 教学建议:激发学习兴趣情境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春天的景色、江南水乡的风光等,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情境之中。

诵读品味:鼓励学生反复诵读古诗,体会其中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可以组织小组朗读、个人展示等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创意表达: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画笔或文字等形式表达对古诗的感悟。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整理及诗歌赏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整理及诗歌赏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整理及诗歌赏析我会写:宿:住宿寄宿宿舍宿敌风餐露宿徐:徐徐徐步清风徐来不疾不徐篱: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疏:稀疏疏忽疏远疏导志大才疏杂:杂色杂事杂技夹杂人多手杂稀:稀疏稀客稀少稀有稀粥稀饭蜻:蜻蜓蜻蜓点水蜓:蜻蜓蜻蜓点水茅:茅草茅屋茅庐茅厕茅舍茅棚檐:屋檐房檐帽檐廊檐飞檐走璧翁:老翁渔翁翁婿主人翁塞翁失马锄:锄草锄田铁锄锄头锄奸赖:依赖抵赖诬赖赖账百无聊赖剥:剥削剥夺剥离盘剥生吞活剥多音字: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剥:bō剥削bāo剥皮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篱(篱笆)离(离开)疏(疏远)蔬(蔬菜)蜻(蜻蜓)晴(晴朗)茅(茅屋)矛(矛盾)赖(依赖)懒(懒散)预习必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整理及诗歌赏析课后习题答案: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

1、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意:儿童们奔跑着,追寻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

可是黄色蝴蝶飞入一片金灿灿的黄色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急”“追”这两个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无处寻”三个字让我们仿佛看见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形象。

场景:一个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眼看就要追上蝴蝶了,他不由得露出了开心的微笑,可是蝴蝶扑闪着翅膀就飞进了黄灿灿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意: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蜒飞蝶舞,以动衬静。

场景:夏天白天变长了,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农民们早出晚归,在田间辛勤地播种、锄草……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短,路上没有人经过。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精选2021版课件
12
独坐敬亭山
——世间万物似乎都在讨厌我, 不愿意和我待在一起。四周静悄悄的, 只有我和敬亭山两两相望了。我凝视 着秀丽的敬亭山,而它也一动也不动, 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我。只有它不厌烦 我,在我失意的时候愿意陪伴着 我……
精选2021版课件
13
精选2021版课件
14
刘禹锡,(772--
精选2021版课件
7
到安慰的情景。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精选2021版课件
8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鸟儿们; 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孤云:孤独的白云; 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李白很孤单、孤独)
11
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用
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 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 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 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 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 流。“两不厌”,表现了诗人与敬亭山感情 上的投契。“只有”,并不意味着太少,而 是一种“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骄傲与满足。
精选2021版课件
6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
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在
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淡凉
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
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
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
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
心情感的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
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
1、《天净沙·秋思》
张九龄
夜来幽梦好,觉得庭院深。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锁南园。

月斜西山头,芳草迢迢。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春江花月夜》
王之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3、《江南春》
吴文英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最新 精选1篇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最新 精选1篇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最新内容是什么?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诗文选读,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本课选编了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塘》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三首古诗。

1.《春望》《春望》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

全文如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中提到“国破山河在”,意味着国家虽然遭受战争破坏,但自然风光依然美丽。

接下来,诗人通过“城春草木深”一句,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然而,在这美好的景色中,诗人却感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战乱中离别的痛苦。

最后,诗人通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揭示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整首诗以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了杜甫崇高的文学才华。

2.《小池塘》《小池塘》是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描绘小池塘美景的诗。

全文如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通过对小池塘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诗中“泉眼无声惜细流”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流动的场景。

接着,“树阴照水爱晴柔”一句,表现了树木为水面提供遮荫的画面。

在此基础上,诗人通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两句,描绘了小荷初露尖尖角和蜻蜓停在荷叶上的景象。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杨万里优美的诗风。

3.《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全文如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通过对古原草的生命历程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

诗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句,揭示了草木生长的规律和生命的无常。

【基础教育】四年级第一课古诗三首下册

【基础教育】四年级第一课古诗三首下册

四年级第一课古诗三首下册1️⃣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在四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第一课以“古诗三首”拉开了新学期的序幕,这三首古诗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首先,让我们简要了解一下每首诗的创作背景及作者。

《绝句》(杜甫):此诗为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所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时局的忧虑与无奈。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宋代大文豪苏轼以画家惠崇的画作为灵感,创作了这首描绘早春江景的诗,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生活情趣的抒发。

《三衢道中》(曾几):南宋诗人曾几的这首诗,通过描述自己游历三衢山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对旅途生活的愉悦。

2️⃣ 古诗内容解析《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黄鹂与白鹭的对比,不仅色彩鲜明,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则通过远眺雪山与近观江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与历史的沉思。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诗人以桃花初绽、鸭子戏水为引子,生动展现了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则通过蒌蒿、芦芽的生长与河豚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诗人以梅子黄熟时的晴朗天气为背景,描述了自己乘舟至小溪尽头后步行上山的情景。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则通过绿荫的浓密与黄鹂的啼鸣,展现了山间的清幽与生机。

3️⃣ 古诗教育意义与启示这三首古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诗人情感与哲思的寄托。

它们教会我们:珍惜自然:通过诗人的笔触,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细腻,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保护环境。

乐观向上:尽管杜甫的诗中不乏对时局的忧虑,但整体上仍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

探索未知:曾几的《三衢道中》鼓励我们勇于探索未知,不断前行,在旅途中发现生活的美好与乐趣。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 第一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翻译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 第一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翻译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翻译这是一节关于古诗的课堂,我们学习了四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第一课,其中包括了三首古诗。

下面是我对这三首古诗的课堂笔记和简单翻译。

课堂笔记:1. 第一首古诗:《静夜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一。

诗中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

翻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第二首古诗:《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在诗中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兴盛和人民幸福的期望。

翻译: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第三首古诗:《悯农》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他通过描绘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生活困境,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爱。

翻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三首古诗各有其独特之处,让我们感悟到古人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我们能够了解古代文化的底蕴,培养审美情趣,并提高语文水平。

翻译:1. 第一首古诗《静夜思》的翻译: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的霜。

抬头望明月,低头忆故乡。

2. 第二首古诗《登鹳雀楼》的翻译:白日依山尽,黄河流入海。

欲穷千里目,上一层楼。

3. 第三首古诗《悯农》的翻译:春天种下一粒粟,秋天收获万颗子。

四海无富余的土地,农夫还是挨饿。

这些古诗虽然简短,但是饱含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学习和欣赏古诗,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感悟,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古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出更多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

四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

四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

四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
1.《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解释:这是一首描写登高远眺的诗。

诗人站在高楼上,眺望山水,感慨自己虽然已经观尽了千里风光,但仍然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2.《悯农》-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解释:这是一首描写农民生活的诗。

诗人感慨农民辛勤劳作却仍然生活困苦,没有闲暇之地,不免要饿死。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同情和关爱。

3.《夜泊牛渚怀古》-杜甫。

牛渚西江夜。

青天无片云。

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尽。

江上明月共潮生。

解释:这是一首描写夜游江南名胜的诗。

诗人在牛渚观江登高,看到江面上闪烁着明月,大江之水奔腾不息,让人感叹自己的渺小。

诗人通过描写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宿新市徐公店[宋] 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

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过安仁》等。

主题:《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清新美丽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

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译文: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

儿童们飞快地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寻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

可是黄色蝴蝶飞入一片金灿灿的黄色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注解: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②疏疏(shū):稀疏。

③阴:树荫。

④走:这里是跑的意思。

鉴赏:①前两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

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的清新与宁静。

路旁,树叶刚刚长出,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②后两句描绘了儿童捕蝶时的欢乐场面。

“急走”和“追”这两个动词,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极富童趣。

而黄蝶更加顽皮,它置身于黄色的菜花之中,让人无法找到。

全诗至此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 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

南宋诗人。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著有《石湖集》《吴船录》等。

主要作品:《夏日田园杂兴》《喜晴》《卖痴呆词》等。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古诗三首《古诗三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的第1课,本课主要介绍了三首古代诗歌的内容和写作手法等知识点。

本文将分别对课文原文进行详细说明并解释相关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些古诗。

一、《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

这首诗是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远眺的壮丽景色以及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示了作者所见所感。

该诗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七言绝句:这是一种七个字一句的诗歌形式,每句都要求五言绝句相同的平仄。

2. 描写手法:诗中利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描述了壮丽的景色。

二、《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诗。

这首诗以作者在静夜中对故乡的思念为主线,通过描写月色和周围环境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诗歌简洁有力,耐人寻味。

该诗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五言绝句:这是一种五个字一句的诗歌形式,每句都要求五言绝句相同的平仄。

2. 描写手法:诗中运用了自然描写和比喻,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对床前明月光的描绘,表达了心中的思念之情。

三、《登高》《登高》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诗。

这首诗是描绘了作者登山的经历以及他在山巅上所感受到的壮丽景色和豪情壮志。

诗人通过登高一事,表达了个人的抱负和对理想的追求。

该诗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七言绝句:这是一种七个字一句的诗歌形式,每句都要求五言绝句相同的平仄。

2. 描写手法: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运用比喻手法,如“川流不息,万类霜天竞自由”,表现出作者豪情壮志和对自由的向往。

以上是《古诗三首》这篇课文的原文及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古诗的内容和创作手法,提高我们的语文功底和鉴赏能力。

阅读古诗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陶冶情操,还可以启迪智慧,提升我们的文学修养。

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第一课

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第一课

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第一课一、生字组词杂复杂杂货稀稀少稀疏篱篱笆竹篱蜻蜻蜓点水蜓蜻蜓蜻蜓蝶蝴蝶粉蝶宿宿舍寄宿徐徐徐徐步疏稀疏生疏茅茅屋茅草檐屋檐房檐翁老翁渔翁赖依赖信赖剥剥夺剥削二、多音字。

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剥:bō(剥削)bāo(剥皮)三、形近字。

徐(徐缓) 途(路途)篱(篱笆) 离(离开)疏(疏远) 蔬(蔬菜)蜻(蜻蜓) 晴(晴朗)茅(茅屋) 矛(矛盾)赖(依赖) 懒(懒散)四、课文内容解析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

儿童们飞快地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寻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

可是黄色蝴蝶飞入一片金灿灿的黄色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主题:《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清新美丽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

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主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等描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及农人紧张的劳动气氛,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店铺为四年级师生整理了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文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原文1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①[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③厌:满足。

望洞庭①[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②,潭面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忆江南①[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

是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注释①忆江南:词牌名。

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材解读独坐敬亭山1.课文简说。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 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

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2.词句解析。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课文原文】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莱花无处寻。

注释__________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②[疏疏]稀疏。

③[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__________①[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xìng。

②[蛱蝶]蝴蝶的一种。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__________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②[村居]词题。

③[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

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④[翁媪]老翁、老妇。

⑤[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知识点1】我会写:宿:住宿寄宿宿舍宿敌风餐露宿徐:徐徐徐缓徐步清风徐来不疾不徐篱: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疏:稀疏疏忽疏远疏导志大才疏杂:杂色杂事杂技夹杂人多手杂稀:稀疏稀客稀少稀有稀粥稀饭蜻:蜻蜓蜻蜓点水蜓:蜻蜓蜻蜓点水茅:茅草茅屋茅庐茅厕茅舍茅棚檐:屋檐房檐帽檐廊檐飞檐走璧翁:老翁渔翁翁婿主人翁塞翁失马锄:锄草锄田铁锄锄头锄奸赖:依赖抵赖诬赖赖账百无聊赖剥:剥削剥夺剥离盘剥生吞活剥多音字:宿: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剥:bō剥削 bāo剥皮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篱(篱笆)离(离开)疏(疏远)蔬(蔬菜)蜻(蜻蜓)晴(晴朗)茅(茅屋)矛(矛盾)赖(依赖)懒(懒散)课外扩展: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

【基础教育】四年级第一课古诗三首下册

【基础教育】四年级第一课古诗三首下册

四年级第一课古诗三首下册1️⃣ 引言与背景介绍在四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第一课便以“古诗三首”拉开了新学期学习的序幕。

这三首古诗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是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审美培养的重要载体。

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引领学生们走进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与意境之深。

2️⃣ 古诗内容及赏析第一首:《绝句》(杜甫)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成都草堂附近春天的景色。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色彩鲜明,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春日图景。

后两句则通过窗含远山的雪景和门前停泊的东吴船只,寓含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广阔世界的向往。

第二首:《春晓》(孟浩然)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此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

诗人醒来时,窗外鸟鸣声声,春意盎然。

而回忆起昨夜的风雨,不禁让人遐想花瓣凋零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

第三首:《江雪》(柳宗元)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寂的冬日雪景图。

千山万径,空无一人,只有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

诗人通过极端的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在政治失意中的孤独与坚韧,以及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3️⃣ 学习方法与建议朗读与背诵:古诗的学习离不开反复的朗读与背诵。

通过朗读,可以感受古诗的韵律与节奏;通过背诵,可以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意境想象:引导学生根据古诗的描述,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与情感。

文化拓展:在学习古诗的同时,可以适时地介绍诗人的生平事迹、创作背景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模仿古诗的风格,创作自己的小诗或短文,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

研读课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这句话描绘了茅舍、小溪、青青草这些农 村中司空见惯的景物,将它们组合成一幅画面。 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富有田园特色。
研读课文
读上阕的三四句,思考:作者 知道“白发翁媪”是谁吗?
研读课文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诗意: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 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拓展延伸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四时田园杂兴》中描写了秋、冬 两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生活的诗歌,抄写下来 试着背诵。
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了 解了三首古诗的大体内容,我想大多数同 学可能都有一种冲动,就是想马上知道这 三首古诗是怎样具体描写乡村生活的。下 一节课我们接着讲。
课堂练习
1.选字填空。




( 请 )帖 ( 猜 )谜 ( 蜻)蜓 眼( 睛 )




路( 途 ) ( 徒 )步 ( 除 )法 ( 斜 )阳
课堂练习
2.给加点的字注音。 茅屋( máo ) 剥夺( bō ) 渔翁( wēng ) 房檐( yán ) 锄头( chú ) 蜻蜓( tíng )
1 古诗三首
(篱笆 )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路旁,树枝上的(桃花 )、( 梨花)已经落了, 新叶长出还尚未形成(树荫 )。
研读课文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奔跑
再也找不到了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 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 花就再也找不到了。

【基础教育】四年级第一课古诗三首下册

【基础教育】四年级第一课古诗三首下册

四年级第一课古诗三首下册1️⃣ 引言:走进古诗的殿堂在四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第一课便以《古诗三首》拉开了新学期的序幕。

这三首古诗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蕴含着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思,是引导学生领略古代文学魅力的绝佳起点。

本文将逐一解析这三首古诗,带领同学们走进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世界。

2️⃣ 第一首:《静夜思》作者与背景:《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诗人客居他乡之时。

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意解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月光洒在床前,如同地上铺了一层白霜,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抬头仰望明月,心中涌起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低头沉思,情感深沉而复杂。

学习要点:通过这首诗,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体会李白诗歌中特有的豪放与浪漫。

3️⃣ 第二首:《春晓》作者与背景:《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的美丽画卷,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诗意解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天的早晨,诗人沉睡在梦中,不知天已大亮,醒来后只听见四周鸟鸣声声,热闹非凡。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诗人不禁担心那些娇嫩的花朵是否已被风吹雨打,散落一地。

学习要点:这首诗教会学生如何捕捉并描绘自然景象中的细微变化,以及如何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

4️⃣ 第三首:《绝句》作者与背景:此处以杜甫的《绝句》为例(注:四年级下册课本中的具体绝句可能有所不同,此处以杜甫的某首绝句为例进行说明)。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意解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展翅高飞的景象,画面清新而生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远处西岭上的千年积雪,门前则停泊着来自东吴的万里航船,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视野与深邃的思考。

语文书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三首古诗词翻译

语文书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三首古诗词翻译

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翻译:床前的月光照得明亮。

似乎地上落了霜。

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

低头思念故乡。

2.《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翻译:白天山势尽头。

黄河水源汇入海洋。

欲要看遍千里景。

就要再登高一层楼。

3.《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翻译:你没有看到黄河的水是从天而降。

奔流到海洋就再也回不来了。

你没有看到那高大的宅院里明镜前悲叹白发。

早晨还如黑发,到了晚上变成雪花色。

快乐的时光要好好享受。

不要让酒杯空空对着月亮。

人生的天赋总有用处。

即便千万财富打水漂,也会再次回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的心境?
这是一种怎样的看?
相看 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表达了诗人对敬 亭山的喜爱。
结合注释:逐句说说诗意。 众鸟: 尽: 孤云: 独去闲:
结合注释:逐句说说诗意。 众鸟:鸟儿们 尽:消失 孤云:孤独的白云 独去闲:悠闲自在独自飘远
诗句大意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 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 慢地越飘越远。 我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 一动不动地看着我,好像在相互交流,彼此 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这空空的敬亭 山了。
做一做: 潭面无风镜未磨 1、“ , 。” 湖光秋月两相和 两句诗总写洞庭湖的秋色。 遥望洞庭山水翠 , 白银盘里一青螺 2、“ 。” 两句诗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 比喻,描写洞庭湖的山水。
3、三、四句诗人运用比喻, 把 洞庭湖的水色 比作“ 白银盘 ”, 洞庭湖中的君山 青螺 把“ ”比作“ ”
忆江南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其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一般五言诗歌格式: AA/AAA
一般七言诗歌格式: AA/AA/AAA
望洞庭
唐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湖光秋月两相和,
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色相 互辉映,显得宁静和谐。
潭面无风镜未磨。
没有一丝风,洞庭湖面平静得就像一面没有打磨过 的镜子。
做一做
哪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翻译: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群鸟高飞远去直到不见,连天空的云也悠然的飘走了。
李白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 _ _ ,他被 诗仙 人们称作“_ _ _”。这首诗作者对_ 敬亭山孤寂景象 _ _ _ _ _ _ _的描写,抒发了_ 作者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感情。
单元内容:江山如画
学习要求: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 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 词句表达情意的。
1、古诗词三首
我们来赛一赛李白的诗?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忆江南》
把诗题对比来看,你发 现了什么?
tí ng
tíng
tán
lúo
ān
亭 庭 潭 螺 谙
吾乃诗仙也!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纵 情诗酒,以诗著称于世。 与诗人杜甫合称“李杜”, 后人言其书得自张旭,飘 然有仙气。传世之作有 《上阳台帖》等。著有 《李太白集》。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 州时,距他于天宝元年(742)被迫辞 官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 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 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 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 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 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 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 活写照。
用白银盘比喻洞庭湖的水色
用青螺比喻洞庭湖中的君山
这 是 怎 样 的 江 南 ?
这 是 怎 样 的 江 南 ?
这 是 怎 样 的 江 南 ?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在杭州、苏州做刺史三 年,为官非常清廉。他带领百姓修筑 白堤,治理西湖;疏通河道,整修山 塘,短短几年,和老百姓结下了深厚 的友谊。55岁那年,白居易因病回到 洛阳,时隔十二年,江南百姓的勤劳、 淳朴和善良仍然令他深切怀念。
导入
风景


日出
江花




资料
二三


忆江南
(唐)白居易
哪好?
江南 好, 熟悉 风景旧曾 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
火?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 蓝 。
能不 忆 江南?
现在你“忆”江南的什么?
忆江南
(唐)白居易
你能准确读出来吗?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 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 两不厌, 只有/ 敬亭山。

亭子 凉亭 亭台楼阁 亭亭玉立
没有了,完 了。
众鸟高飞 尽 , 孤云独去闲 。
表达了诗人的 孤独和寂寞。
形容云彩飘来 飘去悠闲自在 的样子。
遥望洞庭山水翠,
远看那月下洞庭里苍翠的君山,
白银盘里一青螺。
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古诗中有三个比喻句,你能找到吗?
古诗中有三个比喻句,你能找到吗? 没有一丝风吹过,静静的湖面 像 镜子 .
洞庭湖的水色 像白色银盘. 洞庭湖中的君山 像湖中的一颗青螺.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 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 出了洞庭湖美妙的秋月 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洞 庭湖的喜爱之情。
众鸟高飞尽 , 孤云独去闲 。”两 1、“ 句诗烘托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2、“ ,
”两句 诗运用拟人,写诗人与敬亭山的惜 惜相怜的感情。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辛弃疾诗
刘禹锡(772-842),字 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 易称作“诗豪”。他的许 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 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 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 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江南好 ,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诗句大意
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 经是多么的熟悉。 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 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由于红 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 火焰,春回大地,春天的江水如蓝 草一样碧绿、清澈。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 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