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精品学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嗜.(shì) 稍逾.约(yú) 叱咄.
(duō) 俟.(sì) 衾.(qīn ) 媵.
人(yìng ) 负箧.(qiè) 曳屣.(xǐ) 皲.
裂(jūn ) 烨.(yè) 缊.(yùn ) 冻馁.
(něi ) 裘.(qiú) 撰.(zhuàn ) 贽.
(zhì) 2.找出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意思: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 意思:穿着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理解
(1)嗜学:爱好学习。
(2)弗之怠:不懈怠,不放松。
(3)德隆望尊: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于称年长而名位高的人。
(4)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5)叱咄:大声斥责。
(6)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箧:小箱子。屣,鞋。
(7)逆旅:旅馆。
(8)天质:天然资质。
(9)冻馁之患: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
(10)博士为之师:博士做他们的老师。
(11)非天质之卑:不是(他的)智力低下。卑:低下。
(12)撰长书以为贽:写了一篇长信做见面礼。
(13)言和而色夷:语言委婉、神色平和。夷,平和。
(14)故道为学之难:特意告诉了他求学的艰难。故,特意。
2.一词多义辨析
(1)诸⎩⎪⎨⎪⎧
今诸.生学于太学(许多,众多)假诸.人而后见也(兼词,“之于”的和音) (2)若⎩⎪⎨⎪⎧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如,比得上)盖余之勤且艰若.
此(像) (3)至⎩⎪⎨⎪⎧ 色愈恭,礼愈至.(周到)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4)书⎩⎪⎨⎪⎧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书籍)撰长书.
以为贽(信) (5)和⎩⎪⎨⎪⎧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暖和)言和.
而色夷(温和) (6)道⎩⎪⎨⎪⎧ 益慕圣贤之道.(学说)余故道.
为学之难以告之(说) (7)质⎩⎪⎨⎪⎧
援疑质.理(询问)非天质.之卑(资质)
(8)谓⎩⎪⎨⎪⎧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说)是可谓.
善学者矣(称作,叫做) (9)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动词,担心)无冻馁之患.矣(名词,担心) 3.词类活用解释
(1)手自笔录 活用词语:手、笔 解释:用手、用笔。
(2)余朝京师 活用词语:朝 解释:名词活用作动词,朝见。
(3)腰白玉之环 活用词语:腰 解释:名词用作动词,腰挂。
(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活用词语:缊袍敝衣
解释:名词性短语活用作动词性短语,穿着旧棉袄,穿着破衣。(5)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活用词语:日 解释:名词作状语,每天。
(6)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活用词语:岁 解释:名词作状语,每年。
4.古今异义区分
(1)走.
送之 古义:跑。今义:行走。
(2)以是人多以书假.
余 古义:借。今义:假期。
(3)尝趋.
百里 古义:快步走。今义:趋势。
(4)或.
遇其叱咄 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5)卒.
获有所闻 古义:最终。今义:士兵。
(6)媵人持汤.
沃灌 古义:热水。今义:菜汤。
三、知识储备
1.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浙江义乌)人。明代文学家。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志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现四川省汶羌族自治县一带)中途病死于夔州(现在四川奉节)。宋濂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文集》。
2.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1.认真揣摩“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稍”的深刻含义。
点拨:“稍”有“稍稍”之意,这里强调他坚守信约,决不耽误,即使困难再大也是这样。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点拨: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
3.核心图解
1.选出下面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A.嗜.学(shì)砚.冰(yàn)
逾.约(yú)
B.既加冠.(guān)硕.师(shuò)
叱咄
..(chìduō)
C.俟.其欣悦(sì)负箧.曳屣.(qièxǐ)
皲.裂(jūn)
D.媵.人(yǐng)以衾.拥覆(qīn)
容臭.(chòu)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走.送之(跑)
B.未尝稍降辞色.(神色)
C.尝.趋百里外(曾经)
D.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俯身/倾耳/以请。
4.下面“以”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A.无从致书以观
B.计日以还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俯身倾耳以请
5.根据要求默写。
(1)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
6.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全面叙述了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活,这与他的功成名就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