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大乐》精编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东海之大乐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高中语文东海之大乐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第三课《东海之大乐》教课目:掌握本章的、虚及特别句式方法目:掌握、析古文的方法,提高水平感情目: 1、领会庄子散文想像奇异的特色2、追求崇高境地,不停提高个人的涵养安排:一内容与步一、入:人的展,常常会遇到多要素的影响而生化,种要素,有些是极的,有些是悲观的,擅长学的人会及自己的不足,而且及去正它,进而获得更大的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个更高的增添境地,在《海之大》篇文中,河伯就是一个人,正是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自己的不足,因此河伯懂得了好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地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整体感知:(一)朗文(分朗)(二)梳理内容:要求:合注自,不懂的字句内沟通,一位同学解第1::按灌:流入尽:全旋:,少、:形容做意,⋯⋯ 极少,⋯⋯ 很:以尽以莫己若者:前置句吾笑于大方之家:被句,介短后置句,⋯⋯于:被⋯⋯第2:拘:限制于:被虚:所境盈:溢出虚:减少:超:用数:算自多:自夸不似:不就像⋯⋯卒:齐集又奚以自多:前置句(三)研究1、河伯和海神假如一个什么的人?明确:河伯:知能改,擅长正自己不足的人。

海神若:虚不自的人。

2、海神若的明一个什么道理?明确: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在生活中人不自,而是要不断地取,不停地去未知的域,去未知的世界,才能达到人生新的境地,才能跟上代展的步伐。

3、活用:(1)秋水至(名用作状,“按季”)(2)流而行(方向名用作状。

“向”)(3)面而(方向名用作状。

“面向面”)(4)我常少仲尼之(形容的意用法,“以之少”—小“看”)(5)而伯夷之者(形容的意用法,“以之”—把⋯看—“ ”)第一段作者写得很有次,将一段区分次,领会庄子行文清楚的思路。

第一:从“秋水至”至“以天下之美尽在己”:黄河的壮。

第二:从“ 流而行”至“不水端”:海洋的广。

第三:从“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至段末:河伯的悟。

望洋笑大方自知之明4、合我的学生活,寓言故事的理解第一、学上不停研究,求新的知域去提高自己,展自己。

高中语文_东海之大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东海之大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东海之大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重点的文言基础知识。

2、感悟哲理,体会庄子散文说理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知识和感悟哲理是本文的重点。

2、通过诵读体会庄子说理的艺术是个难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荀子有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在世要追求一种大的境界,才能突破诸多局限,从而取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有更大的进步,今天就让我们来跟随最有智慧的庄子,学习他的《秋水·东海之大乐》去省察自己,突破自我。

二、初读文本朗读课文(找一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纠正错误):要求:1.读准字音。

2.读清句读。

三、再读文本1.齐读,学生圈画重点文言现象,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提出来交流探讨。

2.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课件展示题目,学生回答。

A.通假字:1.不辩牛马 : 辩通“辨”,分辨2.拘于虚也: 虚通“墟”,所居之处3.豪末之在于马体: 豪通“毫”,动物身上的细毛4.人卒九州:卒通“萃”,聚集。

B.古今异义:1.百川灌河2.至于北海3.始旋其面目4.子之难穷也5.计中国之在海内古义,特指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至于: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北海:古义,指东海的北部;今义,常指我国一部分海域。

古义,脸,面部。

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穷:古义,尽;今义,贫穷。

古义:中原。

今义:我国。

C.词类活用:1.秋水时至2.东面而视3.我常闻少仲尼之闻4.而轻伯夷之义名词用作状语,“按季节”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面向东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少”—“小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轻”—把…看轻—“轻视”D.翻译句子:(注意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

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4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4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此外,在巩固练习方面,我为学生提供了随堂练习题,但部分学生在完成练习时出现了错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练习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在拓展与延伸方面,我为学生推荐了一些与《逍遥游》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网络资源,但部分学生对这些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今后,我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充分利用拓展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在课堂导入方面,我通过展示与《逍遥游》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在提出问题和设置悬念时,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导致部分学生对问题感到困惑。今后,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问题的难度,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
再次,在新课呈现方面,我对《逍遥游》的知识点进行了清晰的讲解,并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但在互动探究环节,我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今后,我需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互动和讨论。
2.辅助材料:收集整理与《逍遥游》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庄子的生平介绍、古代对《逍遥游》的插图等,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的学习材料,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但如果有实验环节,需提前准备实验器材,并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指导和注意事项。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逍遥游》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逍遥游》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逍遥游》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6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6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东海之大乐》中先秦诸子的思想内涵,掌握文章的核心观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先秦诸子思想与现代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详细解读,辅以实例分析,帮助学生逐步揭示先秦诸子思想的内涵,确保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2.设计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引导学生运用先秦诸子思想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反思,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东海之大乐》中先秦诸子的思想内涵,掌握文章的核心观点。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实践,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描述先秦诸子主要思想,如道家、儒家等,并举例说明。
-分析《东海之大乐》中的关键论点,理解其哲学意义。
-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相应的拓展内容进行学习,如阅读经典篇章、观看纪录片、阅读相关书籍等。
-在拓展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思考先秦诸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3.创设情境,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突破难点。
4.结合课本内容,适时引入相关史料和案例,加深学生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理解,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东海之大乐》的先秦诸子思想。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以下当堂检测内容:
(1)选择题:
1)以下哪个选项是《东海之大乐》中所体现的道家思想?
A.天人合一
B.仁者爱人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5.3 东海之大乐1-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5.3 东海之大乐1-人教版

《东海之大乐》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3、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巧用寓言,善用比喻,生动活泼的特点。

4、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内容。

2、参考注释疏通文意,概括文段主旨,能对作者的思想观点加以评述。

3、体会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导学案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王安石“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苏东坡苏东坡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

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苏东坡觉得很得意。

后来被贬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

”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

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

又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

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

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很羞愧。

二、关于庄子及《庄子》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东海之大乐优秀教案41页文档

东海之大乐优秀教案41页文档
。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东海之大乐优秀教案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3课《东海之大乐》优质教案(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3课《东海之大乐》优质教案(3页)

《东海之大乐》教案长武县中学孟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文段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

过程与方法: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庄子散文运用寓言说理的特点||。

2、追求大境界||,谦虚谨慎||,不断提升自我||。

一、导入:指导学生阅读本课引入话题||,找出关键词(大境界、小境界、局限性)||。

人人都想达到大境界||,但过程并不容易||,因为人生有种种局限||。

超越局限||,完善自我||,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看庄子通过河伯与海神的故事怎么说||。

二、整体感知文章第一段||。

1、学生齐读全文||,熟悉内容||。

2、指定学生接译第一段||,检查预习效果||。

教师指导补充||。

—秋水时至: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东面||,名词作状语||,向东||。

—少、轻:形容词作动词||,都可译为“轻视”||。

—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见……于”表被动||。

三、深入研习文段||。

1、河伯为什么欣然自喜?“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

他视野受到局限||,没认清自己||,也没认清世界||。

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的局限性被打破||。

他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

3、我们该怎么评价河伯?刚开始骄傲自满||,可后来有了清醒的认识||,通过对比||,知道了自己的渺小||。

四、整体感知文章第二段||。

1、学生齐读第二段||,熟悉内容||。

2、指定学生接译第二段||,检查预习效果||。

教师指导补充||。

东海之大乐 教案

东海之大乐 教案

东海之大乐教案教案标题:东海之大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东海之大乐;2. 学习东海之大乐的起源、演奏形式和乐器;3. 培养学生欣赏和表演东海之大乐的能力;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东海之大乐的起源和历史背景;2. 东海之大乐的演奏形式和乐器;3. 东海之大乐的音乐特点和表演技巧;4. 学生欣赏和表演东海之大乐的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引入:1. 通过播放一段东海之大乐的音乐录音,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思考东海之大乐的起源和历史背景,激发他们对东海之大乐的探索欲望。

知识讲解:1.讲解东海之大乐的起源和历史背景,介绍东海之大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2.向学生介绍东海之大乐的演奏形式和乐器,包括乐器的名称、特点和演奏方法;3.讲解东海之大乐的音乐特点和表演技巧,包括节奏、音色和演奏技法等。

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欣赏东海之大乐的实践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段东海之大乐进行欣赏和分析;2. 学生学习演奏东海之大乐的乐器,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3. 学生进行小组合奏,通过合作演奏一段东海之大乐,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4.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分享彼此的表演经验和感受。

总结:1. 回顾学习内容,强调东海之大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热爱;3. 提供相关资源和参考资料,供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 评价学生对于东海之大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收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结果,了解他们对学习过程和成果的感受。

教学资源:1. 东海之大乐的音乐录音;2. 东海之大乐的乐器实物或图片;3. 相关的书籍、文章和视频资料;4. 乐器演奏指导视频或教材。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演出或音乐展览,拓宽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2. 组织学生参与音乐比赛或表演活动,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和自信心;3.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研究,深入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的其他方面。

《东海之大乐》精品教学设计

《东海之大乐》精品教学设计

《东海之大乐》精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东海之大乐》这首古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特点和表现主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提升音乐欣赏水平;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代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东海之大乐》的背景和内涵,理解其音乐特点;2.难点:帮助学生分析并表达对音乐作品的个人感受和体会。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东海之大乐》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缘起,引导学生了解该曲的重要性和意义。

2.学习主体(30分钟)a.播放《东海之大乐》音乐片段,让学生聆听音乐,并观察音乐中的编曲手法和乐器运用。

学生可以跟着音乐旋律摆动身体,感受乐曲的节奏和韵律。

b.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讨论曲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生可以描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c.学生分组讨论音乐作品的曲式特点和表现手法,展开讨论并汇总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3.拓展延伸(30分钟)a.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一首古代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并用类似的方式分析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尝试发掘音乐作品中的内涵和情感。

b.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或演奏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其音乐表达能力。

4.总结(10分钟)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学习《东海之大乐》这首音乐作品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东海之大乐》这首古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涵,理解其音乐特点和表现主题。

同时,学生也能够提升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古代音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古代音乐作品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来感受文化的厚重和价值。

2022年 《东海之大乐》优秀教案1

2022年 《东海之大乐》优秀教案1

?东海之大乐?【教学目标】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

2、根据故事内容探讨寓意。

3、理解庄子的思想并联系现实体会庄子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理清文意是本文的重点。

2、联系现实理解庄子的思想意义是本文的难点【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人的开展,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因素,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善于学习的人会及时发现自己的缺乏,并且及时去纠正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个更高的增加境界,在?东海之大乐?这篇选文中,河伯就是这样一个人,正是发现了自己的缺乏,并勇于自己的缺乏,所以河伯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整体感知:〔一〕朗读课文〔分组朗读〕〔二〕梳理内容:要求: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组内交流,请一位同学讲解,教师强调重点字词两涘〔〕渚〔〕崖之间不似礨〔空三、阅读研讨小结1、实词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辩,通"辨",分辨。

东面而视。

东面,向东面。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旋,变化。

面目,脸色。

望洋向假设而叹曰。

望洋,仰视的样子。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少/轻,认为少/轻。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虚,"墟",处所。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多,赞许。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受气,禀受自然之气。

之:野语有之曰。

说法,代词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标志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取消句子独立性吾非至于子之门那么殆矣。

的,助词2、虚词:于: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于,被。

拘于虚也。

于,被。

今尔出于崖涘。

于,从。

莫大于海。

于,比。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于,在。

3、句式莫己假设者。

宾语前置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又奚以自多。

宾语前置四、探究五、1、河伯和海神假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六、明确:河伯:知错能改,善于纠正自身缺乏的人。

东海之大乐教案

东海之大乐教案

东海之大乐教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东海之大乐【教学目的】1、掌握本课的实词(含源于本课的成语)、虚词及特殊句式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3、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的发展,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这种因素,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

善于学习的人会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去纠正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个更高的增加境界。

在《东海之大乐》这篇选文中,河伯就是这样一个人。

正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自己的不足,所以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讲读第1则(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 梳理内容: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相互交流。

(三)课文解读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这里“河”指黄河。

时,按时节,名词作状语。

“泾流”即水流,“泾”借作“巠”,指水脉。

“涘”指水边。

“渚”为水中陆地。

古人或云:水生于春,壮于秋。

秋天多有霖雨。

那时候,众多河流都向黄河里面灌注,黄河水流暴涨,河面变宽,以至于两岸之间、水中陆地和河岸之间,互相望过去,连牛马都分辨不清楚。

以“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来写水流之大,简洁有力,朴实生动。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河伯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据说姓冯名夷,一作冰夷、冯迟,因渡河时淹死,天帝封他为水神。

古人多以大为美,所以庄子写道,河伯见黄河水流如此之大,就以为天下之盛美都在自己这里了,甚是自得。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北海”就是渤海,而不是《逍遥游》里面的“北冥”。

当时,黄河就注入渤海。

“旋其面目”指改变了他的脸色。

“望洋”正字当作“望阳”,仰视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形容视觉不分明或迷茫、茫然)。

“若”,为海神。

百川灌注进黄河,可见出黄河之大,百川之小;现在黄河灌注进渤海,已经可以见出黄河之小,渤海之大了。

东海之大乐教案定稿版

东海之大乐教案定稿版

东海之大乐教案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东海之大乐【教学目的】1、掌握本课的实词(含源于本课的成语)、虚词及特殊句式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3、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的发展,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这种因素,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

善于学习的人会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去纠正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个更高的增加境界。

在《东海之大乐》这篇选文中,河伯就是这样一个人。

正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自己的不足,所以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讲读第1则(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 梳理内容: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相互交流。

(三)课文解读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这里“河”指黄河。

时,按时节,名词作状语。

“泾流”即水流,“泾”借作“巠”,指水脉。

“涘”指水边。

“渚”为水中陆地。

古人或云:水生于春,壮于秋。

秋天多有霖雨。

那时候,众多河流都向黄河里面灌注,黄河水流暴涨,河面变宽,以至于两岸之间、水中陆地和河岸之间,互相望过去,连牛马都分辨不清楚。

以“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来写水流之大,简洁有力,朴实生动。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河伯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据说姓冯名夷,一作冰夷、冯迟,因渡河时淹死,天帝封他为水神。

古人多以大为美,所以庄子写道,河伯见黄河水流如此之大,就以为天下之盛美都在自己这里了,甚是自得。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北海”就是渤海,而不是《逍遥游》里面的“北冥”。

当时,黄河就注入渤海。

“旋其面目”指改变了他的脸色。

“望洋”正字当作“望阳”,仰视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形容视觉不分明或迷茫、茫然)。

东海之大乐教案

东海之大乐教案

东海之大乐教案教案标题:东海之大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东海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和乐器。

2. 学习东海地区的传统音乐曲调和节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教学内容:1. 介绍东海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和乐器,如二胡、琵琶、笛子等。

2. 学习一首东海地区的传统音乐曲目,如《东海渔船唱晚》。

3. 练习演奏乐器和合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音频材料引入东海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和乐器,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2. 介绍东海地区的传统音乐乐器,如二胡、琵琶、笛子等,包括其特点和演奏方法。

3. 分享东海地区的传统音乐曲调和节奏,让学生了解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乐曲学习:4. 学习一首东海地区的传统音乐曲目,如《东海渔船唱晚》。

教授曲目的曲调、节奏和歌词。

5. 分组练习演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同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

6. 教授歌曲的合唱部分,培养学生的合唱技巧和团队合作意识。

表演与欣赏:7. 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演奏《东海渔船唱晚》并合唱歌曲。

8. 学生互相欣赏表演,评价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巩固与拓展:9. 鼓励学生尝试其他东海地区的传统音乐曲目,或自行创作音乐作品,展示个人才艺。

10. 提供相关音乐资源和学习材料,供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探索。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乐器演奏和歌曲合唱。

2.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了解他们对于东海地区传统音乐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音频材料,介绍东海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和乐器。

2. 乐器,如二胡、琵琶、笛子等,供学生练习演奏。

3. 乐谱和歌词,以及相关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音乐曲目。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文化展览,进一步了解东海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

2. 邀请专业音乐家或音乐团体来学校进行音乐表演和讲座,与学生互动交流。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学生将能够了解东海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乐器和曲目,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精编】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3

【精编】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教案3

《庄子.东海之大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作品风格。

2.积累实词:时、泾流、望洋、少、轻、殆、穷等。

3.积累虚词:之、以、则、见、于等。

4.掌握文言句式:被动句与宾语前置句。

5.学习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写作特点。

二、能力训练目标1.训练结合语境、借助工具书推断文言词语的含义与用法的能力。

2.培养把握作品思路,熟读成诵的能力。

3.训练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使学生认识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探究河伯对海神的感叹中引用两则材料的作用并感悟寓意。

【解决办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指导学生做文言知识卡片,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两则材料的作用,引导学生鉴赏庄子运用形象说理的艺术风格,把握文章观点。

【教学步骤】一、导语:第一步导入: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千百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庄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价过他:“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其文章魅力。

(板书课题)第二步以望洋兴叹成语导入。

二、教学过程:先展示教学思路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展一展理一理谁望洋兴叹为什么读一读:1、教师范读(带感情)、正音:泾jìng sì渚zhǔ殆 dài2、学生齐读,初步感知(教师利用这段时间在黑板上文言知识点)3、参照注释,疏通文章的大意。

(3-5分钟)做一做:知识积累(完成学习卡片内容整理)1、古今异义:百川灌河至于北海始旋其面目大方之家2、词类活用:秋水时至顺流而东行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3、通假字: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4、特殊句式: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判断句。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三、东海之大乐》24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三、东海之大乐》24

《东海之大乐秋水》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作品,学习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清思路,领会文章主旨,使学生认识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泾流、涘、望洋向若、少、轻、殆、大方之家”等词语。

教学难点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理解河伯对海神若的那番感叹。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这样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烙印。

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

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千百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庄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价过他:“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其文章魅力。

二、介绍庄子师生共同完成1、庄子,名周,战国时代思想家、文学家。

宋国蒙人,与孟子同时或稍后。

曾任蒙漆园小吏,但不久辞去。

他一生贫困,身居陋巷,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服,甘愿闲居独处。

他继承并发扬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思想:1、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2、生活态度上主张“顺其自然”3、精神上追求绝对的自由2、《庄子》——道家经典之一。

共三十三篇,其中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

《庄子》多采用寓言形式,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夸张大胆,比喻生动,讽刺辛辣,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3、后人对庄子及《庄子》的评价其为文汪洋辟阖,仪态万千,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庄子的思想是东方神秘国度中国最有价值的思想。

—————海德格尔(德国)读庄子像是读一本伟大的神秘主义的书。

《东海之大乐》(精美实用)讲课教案

《东海之大乐》(精美实用)讲课教案

人要不断突破自我局限
(人们认识的有限性、无限性) 追求更高更博大的境界
齐物论
虚心自处 完善自我 不囿于己见 不自以为是
顺应自然 “逍遥游”
在提升自我方面,作者渗透了怎样的思想?
(1)制约因素:地域,时间,受教育程度。
努力摆脱这些蒙蔽,才能使境界不断得到提升。 寓言启示我们必须时时省察是否遭受了类似的蒙 蔽,激励我们超越这些蒙蔽,向理想的境界靠近。
③至.于.北海 今义:达到某种程度 古义:__到__达________________ ④百川灌河. 今义:河流 古义:__黄__河________________ ⑤见笑于大.方.之家 今义:a.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b.(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 古义:_懂__得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__道__理___________________
第1则选文是怎样运用对比的?
思 (1)两次所见情景之比。 (2)两次所见后的感受之比。
考 (3)两次所见后的动作和神态之比。
三 (4)两种做法所产生的结果之比。
品读第二则
课堂讨论
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人贵有自知之明 谦受益,满招损 自大由于无知
克服主观主义, 防止片面性
有比较才有鉴别
这两则选文各是从什么方面来阐明“学无 止境,境界无限”的?
《东海之大乐》(精美实用)
本文通过河伯东行前后所见所感,
思 揭示了一个怎样的哲理? • 一个人的见识总是有限的,在
考 比较中就会显出自己的不足。

如果盲目自满、狂妄自大,只 会使自己无所长进并贻笑大方。
应如何认识河伯这一人物形象?
河伯是一个不拘泥于自己的境界,能随境界 而不断提升自我认识的人,他既没有认清 自己,也没有认清世界。进入大海意味着 其视野的原有格局被打破了,他对自己、 对世界有了更准确的认识,他仰视着海神 若叹息,表明他对大海心悦诚服。意识到 自己如果不是到了海神若这里就危险了, 就会永远摆脱不了夜郎自大的心态,成为 那些懂得大道理的人的笑柄,这种知错能 改的谦虚态度,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海之大乐》教案
教学参考
0727 1858
《东海之大乐》教案
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2、追求高尚境界,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
课时安排:一课时
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人的发展,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因素,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善于学习的人会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去纠正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个更高的增加境界,在《东海之大乐》这篇选文中,河伯就是这样一个人,正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自己的不足,所以河伯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分组朗读)
(二)梳理内容:
要求:结合注释自读,不懂的字词句组内交流,请一位同学讲解
第1节:
时:按时灌:流入尽:全旋:转过,调转
少、轻:形容词做意动,认为……很少,认为……很轻难穷:难以穷尽
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介宾短语后置句,见……于:被……
第2节:
拘:局限于:被虚:所处环境盈:溢出虚:减少
过:超过
为:用数:计算自多:自夸不似:不就像……卒:聚集
又奚以自多:宾语前置句
(三)探究
1、河伯和海神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河伯:知错能改,善于纠正自身不足的人。

海神若:谦虚不自满的人。

2、海神若的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在生活中人不应该自满,而是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去认识未知的领域,去见识未知的世界,这样才能够达到人生新的
境界,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结合我们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则寓言故事含义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1、学习上不断探索,寻求新的知识领域去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2、不自满,不自傲,虚心接受,不断提高个人的人生境界,实现更大的理想。

三、总结:
生活中、学习上有许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现,只有不自满的人,只有虚心的人才能够有的收获,取得新成功。

要做到这样,首先就是我打消自满自傲的念头,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添补自己的无知,提高自己的素养,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迈入一个新的境界。

四、作业:
1、课本上完成练习二
2、完成《导学》本课练习
3、预习《尊生》第2则,思考:匠石与栎社树议论的出发点是什么?
板书设计:
河伯:自以为是旋面自责(知错,不应自满)
虚心自处
完善自我
海神若:谦虚循循善诱(语大理,不自多)
教后感:
∙ (0727 185106)
∙ (0727 184932)
∙ (0727 184743)
∙ (0727 133530)
∙ (0727 130952)
∙ (0727 130521)
∙ (0727 072304)
∙ (0727 071959)
∙ (0727 071652)
∙ (0727 0713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