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真性认识的标准,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因此马克思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批判精神。
马克思注意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将之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实践结合起来,成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鲜明旗帜。
(3)马克思主义既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也具有高度的革命性,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伟大旗帜。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这个定义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把远大目标和实干精神联系起来?(1)量变和质变是辨证统一的。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结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事物的发展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换的过程。
(2)个人的成长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课程名称】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计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2.能力目标: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运用课本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进行思考,进行人生选择。
【教学重难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与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4.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为主【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讲述寒假同学聚会经历。
某同学与2011年开始创业,在安海投资开办一家影楼,半年赚了10万,于是2012年扩大规模(原因:龙年结婚的人多),在水头和泉州失去有连续开了两家影楼。
结果事不遂人愿,安海和水头的影楼虽没有亏损但效益不高,泉州的影楼亏损了20万。
请同学分析一下原因可能有哪些?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评:急于扩大规模,没有研究清楚市场;对自身能力估计不足;泉州市场大,品牌多,消费能力较高等。
总的来说就是没有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师活动: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来得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对于每个同学来说,接下来可能会面临很多的选择,比如就业还是升学,就业的话要选择哪个工作,事实上在做选择之前,我们都会考虑到很多的情况。
上星期我们请同学回去考虑了一下你对未来工作的5个要求,现在请几位同学上来说说看你对工作的要求是什么,如果让你对这5个要求进行排序的话,你会怎么排?学生活动:回答并排序。
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很快,楚军排列完毕,严阵以待,宋襄公这时候才下 令对楚军发动全线进攻。他自己亲自驾着兵车,车上飘 扬着“尊王攘夷”的大旗,杀向楚国的中军。一场大战 下来,宋军惨 败,宋襄公精锐的中军全军覆没。宋襄公 本人也在乱军中被砍伤了屁股,亏得公子目夷和公孙固 等人拼死搭救才逃回商丘。
宋国在泓水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就 连齐孝公也趁火打劫,借口宋国没有参加由陈国发起的 颂扬齐桓公的盟会,起兵伐宋。宋国开始沦为大国的附 庸,在楚国、晋国等大国之间艰难摇摆以求生存。
案发后,李启铭家属对受害者家属积极赔偿,赔偿死者陈晓 凤46万元,伤者张晶晶9.1万元,取得对方谅解。法庭鉴于李启 铭认罪态度较好,其亲属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酌情从轻处罚。
此案于2011年1月26日在河北省望都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 理。望都县人民检察院以交通肇事罪起诉李启铭,列举了相关 犯罪事实。李启铭当庭认罪,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 “可是,您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呢?”先哲问道。 ▪ “现在……”门神哑然了。 ▪ “要知道,”先哲说道:“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
继续。您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者即使了如指掌,对未来者 纵然明察秋毫,又意义何在?” ▪ “呜呜……”门神听到此,忍不住抽泣起来。 ▪ 原来,正是由于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没有看守住罗马的城池, 被敌人攻陷了,于是,人们遗弃了它……
▪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 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 仇!”
▪ 思考:秃鹰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你得出什么结论。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 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不自量力
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 自身条件的实际。
▪ 阅读书本5页案例,并回答问题。
实践活动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实践活动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阳谷县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李恒柱《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实践活动指南》中明确指出:实践活动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因地制宜是指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一党的思想路线的要求。
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这个思想路线,我们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就顺利发展,否则,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
开展实践活动也要坚持这一原则。
我认为实践活动一定要与当地的实际及实践基地的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当地和本校资源。
比如临清市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京剧欣赏就是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开展实践活动的生动例证。
临清市是全国有名的京剧之乡,当地人学京剧听京剧的氛围深厚,热情很高,他们基地的两名活动教师也都有京剧艺术方面的特长,一位教师擅长唱,一位教师擅长乐器演奏。
由于学生对京剧不陌生,加上两位教师的表演,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效果较好。
再比如东昌府区有种植葫芦和葫芦雕刻的习惯,东昌府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就利用这一优势开发了葫芦雕刻这一活动项目,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先根据葫芦的具体形状的大小进行内容设计,根据自己的喜好把相应的内容画在葫芦上,然后用烙铁在葫芦上作画,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活动。
通过活动,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其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并且把本地民俗艺术得到很好地发扬,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而我们阳谷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开设的戏曲欣赏活动由于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两位活动教师都欠缺戏曲方面的专业才能,活动起来只能让学生学习一些戏曲方面的知识,比如戏曲的行当、脸谱、服装,京剧的乐器,唱、念、做、打四功等,采取的活动方式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缺少学生活动,即便基地买了一些乐器,比如京胡、月琴、阮、板鼓等,由于教师自己不会演奏,也只能让学生认识一下这些乐器的名称,或让他们随便敲打或拉一下而已。
34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公共卫生学院 司菡菡

34 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公共卫生学院司菡菡经过在第九期马克思主义研修班的学习,我的思想理论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在暑假中翻阅了一些马克思主义著作,现就自己的体会展开一些思考。
哲学的根据问题就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它是哲学研究的最根本问题。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就是关于万事万物本原的问题。
无限的物质世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事物和现象,仔细考虑就会发现,他们之中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和现象。
就像一棵树上有成千上万片树叶,但我们却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那样。
在如此千姿百态的世界上,在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背后,有没有共同的本原?如果有,这个本原是什么?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世界统一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物质是世界的真正本原。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
”恩格斯的话说明,不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精神意识,尽管它们表现各异,特点不同,但都根源于物质,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或机能。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别的什么都不存在。
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根基,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原理都是以此为理论依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因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也就成了指导我们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提供了哲学依据。
无论做什么工作,研究或解决什么问题,都有个从什么出发,从何处入手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独立于意识之外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是先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产生的最终根源都在于物质世界之中。
因此,我们认识事物,研究问题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即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既不能从原则,本本出发,也不能从主观现象出发。
这就叫做:“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五个方法论

七个方法论;1.唯物主义方法论;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利用和改造规律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反对夸大意识能动性的唯意识主义和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⒉联系的方法论;⑴整体和部分的方法论;①树立全局观念②重视局部作用,有时关键部分的功能能决定整体的功能⑵系统和要素的方法论;①把握整体性,有序性,优化结构原则,②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⒊发展的方法论;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①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②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⑵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要抓住时机,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③避免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的激变论和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的庸俗进化论⒋矛盾方法论:⑴两点论和重点论①坚持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②坚持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③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反均衡论;重点论时看到两点中的重点,反一点论⒌实践方法论:⑴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⑵⒍创新方法论: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⑵研究新情况,确立新观念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⑴党的群众观点:①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⑵党的群众路线:①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②基本内容:从群众来,到群众去⑶实践意义:①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②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十五个辩证关系;⒈物质与意识⒉整体与部分⒊系统与要素⒋量变与质变⒌前途光明与道路曲折⒍运动与静止⒎物质与运动 8.同一性和斗争性9.普遍性和特殊性 10.两点论和重点论 11.主次矛 12.矛主次13.扬弃 14.实践与认识 15.存在与意识十个转化⒈整体与部分⒉系统与要素⒊量变与质变⒋运动与静止5.主次矛6.矛主次7.斗争的两个面8.普遍性和斗争性9.扬弃 10.真理与谬误。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理论特征,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特征。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特征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
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会突破我们。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长期的艰巨过程。
儒学范围内的实事求是主要指治学态度和方法,但当时也没有得到大多数学者的共识。
因为客观事物,包括自然和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实事求是,不断地解决新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
道理上承认实事求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在实际行动中也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全党要坚持,党的领导机关要坚持,每个党员也应该坚持。
选择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我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9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为什么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答: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2、实事求是,就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3、我们之所以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因为:首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其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一句话,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决定意识这一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4、我们之所以必须实事求是,是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具有不可抗拒性。
所以,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马克思 论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论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反过来指导实践。
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
我们应该做到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以至五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
于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以下是我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这一基本原理的认识。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基本涵义:从客观事物出发;具体要求:按照世界本来面目认识世界根本;实质:根据事物发展规律出发。
从实际出发之关键在从事实出发,实事求是乃一切从实际出发之理论归宿。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邓小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在正确认识指导下实践能顺利进行。
中国无产阶级的在中国实现无产阶级的正确思想带领中国人赶走了列强,把中国带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天地。
错误的认识指导,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
由于中国领导者的错误认识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中国无产阶级的发展产生消极的作用。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如果割裂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
说明在人生发展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说明在人生发展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一、实际出发是最重要的1、实事求是。
当今世界正处于快速变革之中,我们日益面临诸多新问题,理智判断和实事求是,特别是深入探究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应对。
2、实际出发提高个人认知。
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中,若想改善自身的状况,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发现、实践、感知,只有这样,才能在物质世界中拓展出更多的认知与见解。
3、实际出发有助于个人成长。
在实践中,人们才能够更好、更快地提升个人能力,在所遇到的每一个困难中,只有实际出发,才能够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给自己增长智慧与成长见识。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的优势1、清晰的思路。
坚持从实际出发,可以让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而不是被主观思维混乱所牵制,能否从实际出发看待问题,也成为今后判断任何事情的重要准则。
2、决策灵活。
坚持从实际出发,能够更好地体会形势发展,决策时就可以适当放宽,对局势采取更积极的态度,不受现实约束,让自己的决策变得更加灵活。
3、见识更全面。
坚持从实际出发,也有助于拓展自己的见识,让自己更加游刃有余的应对实际,这可以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思路,让见识变得更为全面,更有凝聚力。
三、体会坚持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1、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体现在时间的宽裕程度。
实际上,要把事情做到最好,时间上的宽裕程度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从实际入手,才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研究,才能做到最完美。
2、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体现在可靠度的提升。
实际出发也可提升可靠性,当遇到许多变数时,从实际入手,这样可以掌握最多的材料,做出最有可靠性的决定。
3、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体现在依据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从实际出发,更有可能去实现目标,了解真实状况,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实现效果。
对于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足够的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果。
总之,人生发展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十分重要。
实际能够更有助于提升思维和理解能力,改善决策能力,有助于实现更多的目标,只有把事情做到更完美,才能取得更好的人生经历和发展。
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绪论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 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原理与基精神实质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第三、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其现代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在批判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并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的科学理论成果,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不但为以往的实践检验所证实, 且随着未来的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而深化。
第二,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列宁的物质概念与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它被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所证实和丰富, 并提供了理论思维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一、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 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第二、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 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客观规律性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世界是相互联系的,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作用的关系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事物的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5.矛盾的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第一、任何事物的矛盾既具有普遍性, 又具有特殊性, 普遍寓于特殊性之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材料题

材料题材料: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观点中的一些对一般客观实际的阐述还任然符合实际,不过一些理论已经过时了。
问题:综合上诉材料,探讨对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看,与时俱进就是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要根据时代发展而变化,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这一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要突破亲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人类有益成果,做出新概括的过程。
材料:在17世纪牛顿曾坚信光是由微粒组成的。
这一学说得到了几何光学学家的质疑,后来到了费更斯时代,光的波动学说被认可,认为光是由微粒组成的,但是它具有光波动的方向和能量。
显然,量子学说所说的光量子是具有波动性的微粒。
它和牛顿所假设的微粒学说有着本质的区别。
问题:结合马克思基本原理,辨析这段文字。
答:1)辨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与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这种辨证的否定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至否然量子力学中提到的微粒与牛顿提到的微粒有了本质的区别,但是这标志着人们已经对光有定,否定至否定的过程。
事物这种否定至否定的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曲折迂回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马哲部分多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2013年哈尔滨新东方政治试卷1. 恩格斯在晚年告诫人们不要生搬硬套马克思和他的话,“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者’这个词才有存在的理由。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
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2. 唯物辩证法认为,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
解决矛盾的形式也不尽相同。
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有A.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B.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矛盾双方所代替C.矛盾双方的调合,达到绝对同一D.矛盾双方通过斗争达到对立面的融合【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不同矛盾不同解决方式的理解和确认。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补:重要哲学理论(原理和方法论)第一个: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举一反三:请列举生活中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的事例(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其中,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注:①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②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促进/阻碍作用③意识并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事物例:弘扬奥运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题例1:2009年7月6日,天涯论坛上出现一帖:“中国最牛门面房,绝对雷到你!”发帖人“爱在栾川”在图片说明中说:“上级领导来视察,就是坐在车里看看,他们哪里知道华丽的墙体后边是破旧的土坯房。
”这件事说明()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B.意识有时决定物质C.脱离实际,主观不符合客观,是做不好工作的D.只有正确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题例2:材料一:xx年4月15—5月7日,在第105届广交会上,乳制品行业的展位里客商稀稀落落。
三聚氰胺事件尽管已经告一段落,但其负面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
外界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依然是套在中国食品出口企业头上的一个“紧箍咒”。
很多公司负责人说:“现在最担心的事情,并不是经济不景气,而是如何才能恢复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信誉。
”材料二: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被认为是中国食品安全制度建设的重要一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把深入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作为贯彻食品安全法的重要任务和举措,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马原论一切从实际出发

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
从根本上说,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应该贯穿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之中,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是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原理都以此为理论根据的。
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是指导我们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研究或解决什么问题,都有个从什么出发、从何处入手的问题。
统一的物质世界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产生的最终根源都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
因此,我们认识事物、研究问题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既不能从原则、本本出发,也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
这就叫做“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找出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以先入为主的思想去对待事物,也不是用幻想的或臆造的联系去取代事物的联系。
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这是在对待事物的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由于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时间和空间之中,一切事物都是不停地发展变化的,因此,从实际出发要有强烈的时空观念,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及其变化为转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要反对思想僵化,因循守旧。
坚持用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处理问题,这就是坚持了辩证法。
总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在对待事物时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和统一起来。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必须从实际出发,脱离实际盲目追求快速发展而不顾社会实际,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哲学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点难点:我国的国情是什么为什么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教学策略和方法(1)理清逻辑思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顺序展开。
(2)选取典型案例,案例选取建议遵循“从近到远、从小到大、从自然到社会”的逻辑顺序,即先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事例,然后选取生产领域中的典型事例,最后再选一个社会历史领域的事例。
(3)本节内容知识性不强,实践性强,因此有了典型案例之后,要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在活动中感悟、思考、探究,老师的工作主要是设计好问题,掌握好节奏,搞好课堂上的宏观调控,最后,老师要切实做好归纳、总结、提炼、升华的工作。
(4)开展国情教育。
对国情的理解和把握,要历史地看,更要发展地看,要全面地看,还要具体地看。
既要尊重历史,以要着眼发展,特别要及时把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情的变化进行新的概括,如,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最基本的国情;进入新世纪,我国人民生活从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但是,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不全面的,我国人民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我国南北之间、东西之间、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比较发达,个别大城市甚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有的地方欠发达,个别地方甚至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经济结构亟待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有待提高、环境保护有待加强、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等等……而这些东西,也可以放手让学生来完成,教师指导好即可。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傅铭的苦恼》故事梗概:傅铭自小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摹仿能力和操作能力特强,但学习吃力,成绩平平,今年中考遭遇重创,普通高中已经无缘。
这几天,他心里老是着急上火。
他的事牵动着父母的心,也牵动着亲朋的心。
爸爸想给他找个工作,到工地上打小工,一天挣个十块八块的;妈妈说孩子还小,说什么也要再上几年学。
可上什么学呢?姑妈当老师,主张去读职业中专,“铭铭喜欢动手,还是学点技术好,省钱,就业门路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
摘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对于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的,同样的,在我们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它同样有着不可磨灭的指导作用,它要求我们,在做一切事情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在学习理论知识是要联系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和检验,不浮夸,不虚荣真真正正地从思想品德和个人能力上进行有利于将来的提高。
关键字: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大学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己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也是中国发展的指导性思想。
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则构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这其中,实事求是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可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对于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的。
它保证了我国在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能够脚踏实地,解放思想,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真真正正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而同样的道理,我们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中同样也离不开实事求是这一优秀的思想品质。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只有时间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主席则告诉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因此,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或者做出什么样的结论,都需要进行实践活动对其进行验证,而不能一味凭感觉。
因为感觉是一种臆想,是一种主观的观念,它的存在受到意识主体的影响,很多情况下并不能非常准确地去反映事物的本质问题,而如果我们仅仅是“凭着感觉走”,则很容易偏离实事求是这一思想,形成唯心主义观念,从而不能使我们正确地进行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第一,大学生活
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的人和事,包括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室友,我们的老师,以及通过其他途径认识的朋友。
在于他人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具备实事求是这一优良的思想品质,不夸夸其谈,无中生有,真正做到诚实和守信。
别人在我们相关问题的时候,我们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要糊弄别人。
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如果感觉自己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时间去做,那么就实事求是的告诉别人我做不到,这样也可以得到别人的谅解而不失信于他人。
在生活中,大家平时交流的事情应该集中于学习或个人品质的提高上,而不要一味的进行物质上的攀比,因为这种行为,是一种浮夸的表现,并没有实质上的意义,对于自身的提高也没有任何有益的帮助,它只会让人变得爱不虚荣,只注重物质生活上的享受,而没有思想境界上的提高,不思进取,无法真正地认清自己,从而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无法真正地做到实事求是。
第二,大学学习
自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认真的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因为这些都是前人积累的结晶,它能够使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受益颇多。
然而,在认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我们一定要联系实际去验证这些知识并正确的应用他们。
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标准。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应该如何应用在实践中,因为任何知识都源于实践,归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和应用,我们才能正确的接受和认识知识本身,能够真正的做到实事求是,所以要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来检验。
实践,就是一面明亮的镜子,能够通过它看出我们自身的缺点,能够通过它查找出自身缺乏的知识。
很多事情看起来是很简单的问题,但实际做起来去会发现有许多奥妙!这是因为其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的问题。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联系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
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
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现人的意志。
作为高等学府出来的我们,要想毕业以后能能够有一份优秀的工作,就必须有令人折服的实践能力,能够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地去做一些事情。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实事求是并不只是要求我们能构诚实地对待任何事,还要求我们要具备实践活动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动手能力。
一次,在大学的生活中,我们要经常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为毕业以后的工作做好铺垫。
第三,实事求是还要求我们正确地认识自己。
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就要从学校毕业了,大家都会面临找工作的问题,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由于条件优秀,可以成为一名职业的模特,甚至是名模,但是很多人却并不能够从事这份工作。
大家可能会觉得十分委屈,同是一个学校毕业的,为什么别人可以找到优秀的工作,我却要从事一份十分艰难却工资颇少的职业。
这种时候买我们就要做到实事求是地看清自己。
别人能够作一名优秀的模特,那是因为别人有着优秀的天赋条件或者后天的气质,而“我们同样是从一个学校出来的”这一观点其实是在主观上将大家拉倒的同一起跑线,但是其实从物质的角度上看,大家的差异还是挺大的,如果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别人能做到的我肯定也能做到,但是凭什么别人的工作要比我好。
那么就会掉入主观思想的怪圈,从而产生的是一种嫉妒心理而不是使人奋发向上的动力,这就是不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多导致的。
因此,为了我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途,我们所需要做的并不是一味的羡慕嫉妒恨,而是认认真真实事求是地考虑一下,我们自己到底有什么优势,每个人必然有自己所擅长的地方,只有把这些我们所擅长的地方无限扩大加强,我们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总结
综上所述,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同事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我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上一定要做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
注释及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0年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