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DOC)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doc 世界大学城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一、课程性质:《社会学概论》课程是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
为了便于复习,现对期末复习考试有关问题作一简单说明。
二、教材。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材采用韩明谟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概论》(修订本)(1997年2月第二版)作为主教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刘臣编写的《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修订本)(1997年4月第二版)作为辅教材。
教材是本课程考核的命题依据。
三、期末复习的基本要求第一,全面、认真阅读教材,请同学们以教材前言中分析的本书的结构为指南,经人的需要的产生、满足、提高为线索,统领全书内容。
这样,对全书的逻辑结构才能有深刻的掌握和理解。
在此基础上注意重点内容、重点概念(内容在本指导后面列出)。
同时,要充分利用和认真阅读指导书、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积极参加各教学班组织的辅导课,更好地对教材的重点问题加以理解和掌握。
第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社会学本身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在学习时,学生可能也意识到一些重要理论、概念均来自现实生活,这些理论是否适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能否对工作和学习有指导意义,这正是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来回答现实中的问题。
四、考核考核是检查教与学的效果的重要形式,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
考核主要检验学员对课程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学员运用社会学基本原理对现实社会发展的分析能力。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主要通过四次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定,其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核就是期末的考试,其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80%。
期末考试由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统一组织、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和统一评分标准。
本课程期末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
五、考试题型及答题要求本课程考试的形式为开卷。
社会学概论(第三版)复习提纲
第三章一、社会的特点:1、是由人群组成的。
2、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3、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主体是人)二、社会的功能:整合的功能;交流的功能;导向的功能;继承和发展的功能三、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A综合性原则1、对社会运行评价的全面性2、对社会运行评价的整体性(整体效益)B协调性原则1、结构性协调(良性、中性、恶性)2、功能性协调——是社会运行状态的直接标志3、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二者间的关系)C满足需要的原则四、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1、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3、血缘、地缘和业缘的角度第四章一、文化含义:它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
“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二、文化的特征1、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2、复合性3、象征性4、传递性(横向与纵向)5、文化的变迁(自然条件的变化;不同文化的接触;发明与发现)与文化堕距三、文化的区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亚文化——职业亚文化、民族亚文化、越轨亚文化四、文化结构1、文化结构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特质与文化丛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内容2、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亦称种族中心主义,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行为规范、信仰)看成最好的。
文化相对主义: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否定事物的绝对的一面。
3、文化震惊与文化边际文化震惊: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乱和心理上的压力。
文化边际: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五、文化的功能1、文化是社会或民族的分野的标志2、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3、文化是社会团结有了重要基础4、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第五章一、社会化的含义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的独特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1、社会学产生的标志和条件:(1)标志:“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2)条件:A 经济、政治条件:18世纪、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使得社会发生转型,西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B 思想理论条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孟德斯鸠、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给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示和影响。
C 自然科学条件: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促进了孔德、斯宾塞等人为代表的用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
D 社会调查条件: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即为社会学积累了有关人口、商业、男女性比例等经验观察材料,也为形成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特别是为社会学成为一门不同于过去思辨的社会哲学的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
2、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学习社会学的意义(社会学的功能):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
(1)社会学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A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么变化(预测)。
B 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2)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A,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B、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二)2024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二)引言概述: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对于理解社会结构、社会行为和社会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是社会学概论的复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系统地回顾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加深对社会学的理解。
本文将分为五个大点来覆盖主要内容。
一、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1.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学派3.社会学方法论的演进与发展4.社会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5.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和交叉研究二、社会结构与社会组织1.社会结构的概念和要素2.家庭与家庭结构的变化3.社会阶层和社会流动性4.组织与组织理论5.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三、社会行为与社会交互1.社会行为的概念和分类2.社会化与个体发展3.社会角色与社会认同4.社会互动与社会规范5.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行为的关系四、社会变革与社会问题1.社会变革的概念和类型2.社会变革的理论解释3.全球化与社会变革4.社会问题的概念和分类5.社会问题的解决与社会改革五、社会学的应用与实践1.社会学研究的应用领域2.社会学在社会政策中的应用3.社会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4.社会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5.社会学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和价值总结: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通过五个大点的详细阐述,涵盖了社会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社会结构与社会组织、社会行为与社会交互、社会变革与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学的应用与实践等方面的综合理解,读者能够加深对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和应用价值的把握。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复习社会学概论,巩固基础知识,并为进一步学习社会学提供参考。
《社会学概论》大纲复习资料整理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代表人物1.创立时期代表人物:(1)奥古斯特.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称为“社会学之父”。
学说:①科学的序列。
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三阶段法则(人类理性发展:神学、哲学、实证;人类社会:军事、过渡、工业)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③研究方法。
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2)赫伯特·斯宾塞:《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
①社会有机体论;②社会进化论(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2.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1)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
创办《社会学年鉴》。
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
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
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②个人与社会③功能分析(2)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①理解社会学②社会行动类型③理想类型④科层制(官僚制)第二节社会学的发展1.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的美国,首先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学科。
(1)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
后期的主帅布鲁斯主要学术成就:第一,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
第三,创建符号互动论。
(2)现代结构功能学派2.二战后欧洲社会学的发展特点:(1)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2)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3)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已趋向多元化(4)欧洲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3.苏俄社会学:米海洛夫斯基创立了主观社会学,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对他们的主观社会学进行了有力的批评。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第一篇: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2、名词解释社会整合社会分化p213社会舆论 p279社会分层p220社会组织结构p148社会失范p286镜中自我p56角色模式 p356群体意识 p282应用社会学p17家长制 p166种姓制度 p230制度化逃避3、问答题(1)社区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p178(2)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什么? P33(3)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什么? P330(4)时尚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时尚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P85-86 (5)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是什么p364(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是什么?p43(7)集体行为的成因是什么?p82(8)简述社会组织的特征是什么?p144(9)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p124(10)家庭的社会功能是什么?p131(11)社会控制的功能是什么? P2704、论述题(1)试比较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的异同.并就你个人观点说明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怎样更好地实施社会保障。
p335(2)试述科层制在结构与运行机制上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
P170(3)请说明社会舆论的特点,并结合实际论述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
P280第二篇:社会学概论复习填空、名解、简答、论述论述题要掌握的内容点(看书):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及学术背景2.社会化3.大众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中具有最重要意义的环境因素。
4.社会分层5.违规行为社会学的定义简言之,社会学是对社会和社会行为的系统的、客观的研究。
社会学(Sociology)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对社会和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对象和方法的学科。
现代社会学的研究主题一、西方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流派1、秩序学派(结构-功能主义)基本假设:社会是在协同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着有秩序的运作。
发展趋势:如果没有外来事物的介入,社会发展有向着秩序与平衡发展的趋势。
【精品】社会学概论复习指导.doc
VV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I. 社会: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2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包括观点,方法,原理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结论),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如对家庭,教育,犯罪,宗教,社会工作等方面的研究。
4、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5、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6、社会组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社会上存在的一切人类活动的共同体,如家庭、工厂、机关等;狭义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社会学是指狭义而言的。
7、社区: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
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8、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
9、社会制度: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10、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
II、社会舆论是社会上众人关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议论和意见,它包含了对于此一事件或现象的是非曲直之评价。
12、社会问题:是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人与环境关系失调两个方面。
13、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
社会保障主要是指经济上、物质上和保障或帮助,是当社会成员遇有困难时的一种援救措施。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重点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社会学的功能: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人口与社会运行人口规模直接因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人口的自然构成主要包括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人口发展过程:原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老龄化:老龄化,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环境与社会运行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供应站、居住地和废物库环境的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变化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第一时期是采集狩猎时期;第二时期是农业时期;第三时期是工业时期环境保护经历的主要阶段: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两种生产,即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一、什么是社会与社会系统(一)社会主要有两大派别:1、社会维实派:也叫社会实体派。
他们认为,社会不仅是个人之集合,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2、社会维名派: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社会做过多方面的论述:第一: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为根本的关系第三:社会系统思想。
社会系统是由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即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生活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二)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以人与人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三)社会的功能: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和发展功能二、社会运行(一)什么是社会运行: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他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00034社会学概论 复习资料(全)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一).社会变革的需要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三).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四).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二).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二..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一).奥古斯特·孔德孔德是实证主义的权威代表. 法国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社会学之父”孔德的把握: 1.科学的分类. 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 是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是对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 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前者是研究社会协调问题;后者是人类,是进步.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3.研究方法. ,是两大主题.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B.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C.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D. 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E.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实证一词的涵义: A.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二)..卡尔·马克思1.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 是社会学发展的思想宝库.2. 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3. .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三).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主要代表: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1. 社会有机体论.2. 社会进化论. 主要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展开.三.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法国社会学家. 是欧洲,(一). 埃米尔·涂尔干. 法国第一个在大学里讲授社会学的人代表作有三论: 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是社会事实.2. 社会团结理论. 团结分为机械团结(相同性与相似性) 和有机团结(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3. 失范理论. 失范理论是涂尔干提出的. 失范是指: 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失范的原因: A.个人欲望的急剧滋长. B.现代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 C.社会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约束,出现动乱危机. 主要是”经济危机”4. 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A.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B.放弃抽象以具体的社会内容为研究对象. C.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的途径. D.注意正常现象与病理现象的区分. E.比较方法是社会学最根本的方法.5. 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二). 马克斯·韦伯. 德国1. 理解社会学. 认为研究对象就是社会行动. 对社会行动的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理解.2.社会行动类型. 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3.理想类型.4. 科层制理论.. 四种类型: A.目的—手段合理性行动. B.价值合理性行动. C.情感性行动. D.传统性行动.第二节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一.芝加哥学派. 社会学起源二欧洲,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美国成立的. 斯莫尔1892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创办了社会学系. .学术成就有: 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2.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芝加哥师生为主形成的社会学流派. 4.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3.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二.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 关注的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结构功能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若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一般条件: 1.适应。
社会学概论(复习提纲)
社会学概论(复习提纲)社会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本土化 21页2、社会学二、简答题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2页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 31页2、实地研究41页、3、个案研究42页二、问答题1、社会学的功能主要有那些?35页2、社会学实政研究的一般程序是什么?40页3、社会学的特征 34页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45页5、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观点46-51页第三章社会一、名词解1、社会2、社会关系3、可持续发展72页二、问答题1.初级社会关系的特点有那些?64页2.社会的基本要素3.可持续发展的意义?76页第四章文化一、名词解释1、文化广义80页2、文化儒化(文化融合)4、文化交流96页 5.、文化采借97页6、文化传播96页7、文化冲突98页三、问答题1、文化的特征82页2、文化的功能有那些85页3、简单分析文化共性与文化特殊性的关系82页4、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情况,阐述新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特性第五章社会化一、名词解释1、再社会化114页2、正向社会化115页3、角色(二类)4、角色社会化111页5、反向社会化115页 6继续社会化二、问答题1、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09页2、社会化有那些主要类型?113页3、为什么说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要素?118页4、大众传媒对社会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120页5、成年人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113页6、人的社会化的主要功能108页第六章社会互动一、名词解释1、社会互动129页2、竞争139页、3、个人空间145页4、社会网络147页5、合作139页 6、符号互动论 129页三、问答题1、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128页2、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3常人方法学的基本观点第七章群体一、名词解释1、参照群体158页2、家庭161页3、初级群体4、家庭结构6.家庭生命周期166页7、既得利益集团173页8、利益群体169页二、问答题1、初级群体有什么特征?159页2、家庭的特征161页3、联系实际阐述家庭的功能变化及家庭建设的意义167页第八章组织二、名词解释1、组织(二类)、177页4、公共部门188页5、第三部门189页6、私人部门188页三、问答题1、组织的特征有那些?177页2、私人部门组织有那些基本特征?190页3、公共部门组织有那些基本特征?193页4、第三部门组织的基本特征196页5、私人部门的优势和缺陷192页6、试述层制的优点和弊病?182-183页(二类)7、公共部门的优势和缺陷?194页第九章社会制度问答题1、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那些205页2、教育制度的功能有那些?212页3、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具有那些特征?219页第十章社区一、名词解释2、社区发展239页i. 问答题1、农村社区的特征有那些?231页2、社区的功能226页(二类)3社区的定义及内涵4、我国集镇社区有什么特点?237页第十一章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一、名词解释2、阶层251页3、社会分层251页3竞争式流动4结构性流动ii. 问答题1、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是什么?273页2、社会流动的制约因素有那些?274页第十二章社会控制和偏差行为一、名词解释1、社会控制广义291页、2、偏差行为279页3、标签理论二、问答题1、社会控制的必要性293页2、联系实际分析个人自由和社会控制的关系第十三章社会问题一、名词解释2、家庭暴力314页二、问答题1、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二类)303页2、目前我国的家庭暴力出现那些新特点?315页3、社会问题防治的意义?319页第十四章社会变迁一、名词解释1、社会变迁328页2、社会分险3、社会安全阀这题课本没有答案:表示将敌对情绪引向替代对象的制度,而不是指这种制度可以使冲突表现出来。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人口、环境、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文化)第一节人口(定义: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一、人口规模(数量)与人口结构1、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2、人口性别结构性别比:表示人口中的男性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是女性人口中男性人口数的百分比(人口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人口性别比根据统计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出生人口性别比、婴儿性别比、结婚年龄性别比男女两性的平衡发展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二、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世界人口分布受到三条气候线的决定性影响,即寒冷线、干燥线和湿热线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2、人口迁移(动态的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理论主要研究:迁移者、迁移动机、迁移过程和迁移结果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环境容量;人口经济容量“迁移利益差异比较选择原理”:从迁移中获得的利益是否会大于将损失的利益三、人口转变与老龄化1、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论/人口转变)是关于人口发展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之过程的一种理论2、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1)、老年抚养系数提高,影响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2)、由此影想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3)、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4)、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由此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倡导健康老龄化,挖掘人力资本潜力四、人口健康1、人口预期寿命:是综合反应人口健康水平的平均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2、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联合国在1990年提出了健康老龄化:(1)、老年人个体健康,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2)、老年人口群体的整体健康,健康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与社会整体相协调(3)、人文环境健康,营造老年友好的社会环境积极老龄化: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是指老年人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第二节环境一、环境及其社会功能1、环境的定义: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2、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曾经试图用模型呈现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运行何发展的功能,他认为:环境服务于人类的功能包括:供应站、居住地、废物库ps: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二、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1、关于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理论:邓肯POET(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模型(生态复合体)该模型中:(1)、每个要素都与其他三个要素相互关联(2)、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三个要素产生影响人口(P)的增加可以创造技术(T)变迁的压力以及扩大城市化(O)的需要,由此导致更多污染(E)的产生从人口、技术、文化、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及相互作用角度来分析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开启了环境社会学中的人类生态学派2、关于人类社会对环境系统的影响的理论:IPAT(环境影响-人口-富裕程度-技术)模型I=PAT该模型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增长或资源消费增加,制造污染的技术使用增加,都将导致环境影响和破坏的扩大同时表明,富裕的生活方式比不富裕的生活方式消费了更多的资源,制造了更多的污染。
《社会学概论》考试大纲
《社会学概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社会学概论》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社会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社会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
(2)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
(3)社会学研究的伦理原则。
2、社会与文化(1)社会的含义、类型和构成要素。
(2)文化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3)文化的功能和变迁。
3、人的社会化(1)社会化的概念、意义和过程。
(2)社会化的机构和影响因素。
(3)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
4、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1)社会角色的概念、类型和扮演。
(2)社会互动的含义、形式和意义。
(3)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5、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1)社会群体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2)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3)社会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管理。
6、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社会分层的概念、标准和类型。
(2)社会流动的含义、类型和影响因素。
(3)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的现状和趋势。
7、社区与城市化(1)社区的概念、类型和功能。
(2)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
(3)城市化的进程、问题和对策。
8、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1)社会变迁的概念、类型和原因。
(2)社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发展模式。
(3)全球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9、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1)社会问题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2)当代社会主要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贫困问题等。
(3)社会控制的概念、类型和手段。
10、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1)社会政策的概念、类型和制定过程。
(2)社会保障的概念、体系和功能。
三、考试形式1、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_____分钟。
3、试卷总分:_____分。
四、试卷结构1、题型分布(1)名词解释:_____题,每题_____分,共_____分。
(2)简答题:_____题,每题_____分,共_____分。
《社会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doc
《社会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填空式可以把社会学看成是对(人类社会)的系统研究,尤其注重现代工业化体系。
4个字社会学的实践包括进行(想象性思考)的能力,以及摆脱有关社会生活的固有成见的能力。
5个字社会学通过提出独特的问题以考察社会生活,而且试图通过系统研究解答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事实性的)、(比较性的)、(发展性的)或者(理论性的)。
4个字,4个字,4个字,4个字。
可以区分出儿种前现代社会的类型。
在(狩猎)和(采集社会), 人们不种庄稼也不养家畜,而是靠采集植物和截杀动物为主。
(游牧社会)以饲养驯化的动物为主要的谋生手段。
(农耕社会)依赖固定地块上得种植。
更大、更发达的城市社会则形成传统国家或文明。
2个字,2个字,4个字,4 个字。
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和西方世界的扩张,通过(殖民主义)征服了世界上其他许多地区,彻底改变了相袭已久的社会体制和文化。
4个字(社会变迁)可以界定为一个社会的各项制度和文化历吋而发生的转型。
现代吋期尽管只是人类历史的一小段,但已经发现出迅猛而重大的变迁,并且变迁的步伐愈益加快。
4个字对于现代社会变迁最重要的经济影响就是(工业资本主义)。
它有赖于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变革,并反过来促进后者。
6个字所有的研究都始于令调查者感兴趣或困扰的一个(研究问题)。
4个字两个事件或情景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是一个事件或情景会导致另一个事件或情景。
这一点比它乍看起來要麻烦得多。
(因果)必须和(相关)区分开来,相关指的是两个(变量)Z间存在着规律性的关系。
4个字,2个字,2个字,2个字各种研究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
有鉴于此,研究者在研究工作屮常常综合两种或更多种的方法,分别用来检验或补充用其他方法所获得的资料。
这个过程就叫做(三角测量法)。
5个字在实地研究或(参与观察)中,研究者耗费很长吋间与所研究的群体或社区共处。
第二种方法即(问卷调查研究),它包括把问卷寄发或分发给从较大(总体)中抽取出来的样本。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DOC)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DOC)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1.社会学的定义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安东尼·吉登斯提出)社会学是一门对人的社会生活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②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条件:A、社会变革的需要。
B、思想渊源,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C、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推力。
D、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2.社会学产生的主要阶段①初创阶段(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A、奥古斯特·孔德:(1)最初使用“社会物理学”创造社会学。
(2)倡导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学。
(3)提出“三阶段法则”。
(4)晚年提出“人道教”。
B、哈利亚特·玛蒂诺:(1)翻译家。
(2)研究社会的风俗和习惯。
(3)提倡女权,主张消灭奴隶制。
C、赫伯特·斯宾塞:(1)提出社会进化论。
(2)提出社会有机论。
D、卡尔·马克思:(1)研究资本主义和阶级斗争。
(2)提出社会变迁、唯物史观。
②形成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A、埃米尔·涂尔干:(1)将实证方法运用到社会学研究中。
(2)提出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
(3)提出宗教和知识社会学。
B、马克思·韦帕:(1)提出社会行动论。
(2)提出政治社会学。
3.社会学的三大理论流派及观点①功能论:社会的每个部门都是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而构建起来的。
假如社会生活的某一个面向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存在并没有贡献——假如它没有特别的功能,或是无法促进社会价值观的共识,这个社会面向很快就会被淘汰。
②冲突论:社会行为必须用竞争团体间冲突与紧张的角度来分析。
该理论认为社会的特征就是竞争团体间永无休止的争斗。
③互动论:符号是人类沟通最重要的手段,是一个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共享符号与象征的意涵。
4.社会学研究的步骤方法①定义问题②回顾文献③建立假设④选定研究设计⑤收集与分析资料(资料收集方法:调查、观察、实验、现存资料)⑥形成结论⑦未来的研究构想5.文化的定义①广义: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文化是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1.社会学的定义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安东尼·吉登斯提出)社会学是一门对人的社会生活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②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条件:A、社会变革的需要。
B、思想渊源,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C、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推力。
D、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2.社会学产生的主要阶段①初创阶段(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A、奥古斯特·孔德:(1)最初使用“社会物理学”创造社会学。
(2)倡导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学。
(3)提出“三阶段法则”。
(4)晚年提出“人道教”。
B、哈利亚特·玛蒂诺:(1)翻译家。
(2)研究社会的风俗和习惯。
(3)提倡女权,主张消灭奴隶制。
C、赫伯特·斯宾塞:(1)提出社会进化论。
(2)提出社会有机论。
D、卡尔·马克思:(1)研究资本主义和阶级斗争。
(2)提出社会变迁、唯物史观。
②形成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A、埃米尔·涂尔干:(1)将实证方法运用到社会学研究中。
(2)提出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
(3)提出宗教和知识社会学。
B、马克思·韦帕:(1)提出社会行动论。
(2)提出政治社会学。
3.社会学的三大理论流派及观点①功能论:社会的每个部门都是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而构建起来的。
假如社会生活的某一个面向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存在并没有贡献——假如它没有特别的功能,或是无法促进社会价值观的共识,这个社会面向很快就会被淘汰。
②冲突论:社会行为必须用竞争团体间冲突与紧张的角度来分析。
该理论认为社会的特征就是竞争团体间永无休止的争斗。
③互动论:符号是人类沟通最重要的手段,是一个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共享符号与象征的意涵。
4.社会学研究的步骤方法①定义问题②回顾文献③建立假设④选定研究设计⑤收集与分析资料(资料收集方法:调查、观察、实验、现存资料)⑥形成结论⑦未来的研究构想5.文化的定义①广义: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文化是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行为。
②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6.普世文化的定义全球各个社会产生的一些共同的习惯与信仰。
7.文化的特性①是人类创造的②是后天习得的③具有共享性④具有复合性或整合性⑤具有象征性⑥具有传递性⑦具有变迁性8.文化的要素①语言和符号②价值观③规范(习俗和道德)④物质产品9.文化的结构①文化特质。
也称文化元素,它是文化里最小的基本单位。
②文化丛。
又称文化特质丛或文化集丛,是许多文化特质的一种聚合。
③文化模式。
通常指的是一个社会中各文化特质或文化丛彼此交错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系统的文化结构。
10.文化的区分①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②主文化、次文化、反文化11.文化的功能①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②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
(文化的导向功能)③文化具有整合功能。
④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⑤文化的反功能。
⑥文化震撼。
(当人们处于一种陌生的文化中时,假如他感到失去方向、不知所措、不适应、甚至害怕,那他可能就是在经历文化震撼)12.文化的差异与共性①文化的差异:一个人只要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就会发现许多令人费解的文化现象和难以适应的生活习惯,这些存在于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以不同的价值观为基础的社会生活习惯和文化现象就是文化差异。
②文化的共性:尽管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世界上各种文化之间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共性。
这种文化共性表现为抽象的文化共性,几乎找不到具体的文化共性。
13.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性的优点①文化中心主义的优点:A、可以提高社会或团体的士气、效忠、团结,有助于国家社会之整合与认同。
B、可用来反抗社会的变迁,维持政治的稳定。
C、减少团体内的冲突,促进文化社会的整合。
D、避免个人产生脱序感或无根之失落感。
②文化相对性的优点:A、有助于获得对他文化的“同情了解”和客观认识。
B、通过对其他文化的了解来反思自身的文化、增进“自知之明”。
C、有助于各民族之间和平共处与平等相待,促进各文化间的沟通和理解。
14.文化交流①文化传播:是文化的基本特性,指文化一经产生,就会被模仿、传播。
②文化冲突:指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和影响的过程中,各种文化特质之间相互矛盾且不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
③文化融合: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特质相互接触,其中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特质,并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称这个文化变迁过程为文化融合,亦称文化涵化。
15.社会化的概念个人通过与他人或群体的互动,学习社会规范及文化,内化社会价值观,从而获得人格并参与到社会的过程。
16.社会化的条件①人类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
②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③人类具有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
④人类文化环境的存在。
17.社会化的基本途径①社会教化②个体内化:A、模仿学习B、主观认同C、角色扮演D、自我强化18.社会化的内容①基本内容:A、学习基本的生活知识B、内化社会的行为规范C、掌握劳动技能D、确立生活目标②主要内容:A、性别角色社会化B、道德社会化C、政治社会化D、法律社会化E、民族社会化19.社会化理论①库利“镜中我”: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无非是他意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反应,通过想象他人是如何评价自我形象和所作所为的产物。
②米德“角色扮演”:自我发展包含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系列连续交流,主我不断对变化着的客我做出反应,个人把别人的态度内化,并按照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判断自己行为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包括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和群体游戏三个阶段,即社会化。
社会化的实质就是角色扮演。
③弗洛伊德“无意识”:即在某一时间内存在着,但我们对其一无所知的一种活动历程。
建立起人格学说,即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④埃里克森“认同危机”:A、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B、童年早期(1.5-3岁):自主对羞愧和疑虑C、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D、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E、青春期(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F、成人前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G、成人中期(25-65岁):繁殖对停滞H、老年期(65岁以上):自我完整对失望⑤皮亚杰“认知发展”:将儿童思想过程的发展划分为感觉运动阶段、前思维阶段、具体思维阶段、形式运思四个阶段。
20.同辈群体的特点①同辈群体具有非强制性,因此成员在心理上具有较高的认同感。
②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这些特殊的价值标准作为一种亚文化在群体中存在。
③同辈群体可以满足个人的社会需要,主要包括社交、安全和地位。
21.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①积极作用:A、提供大量信息,推动社会化的发展。
B、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C、规范了社会规章。
②消极作用:A、麻醉负功能。
(只的是媒体提供大量的信息,而导致观众的麻木及对信息无反应)B、“守门人”的存在。
(守门人里的大众传媒,倾向于传播主导意识形态,即一套能够维持优势社团社会、经济及政治利益的文化信仰和惯例)。
C、可能创造出错误或者刻板的影响。
22.再社会化和逆向社会化①再社会化:指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个体改变原有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建新的以代之的适应过程。
生活因素的显著变化是再社会化的前提。
再社会化可分为强制社会化和非强制社会化两类。
②逆向社会化:也叫反向社会化,是晚辈对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也称“文化反哺”。
23.社会互动理论①米德“符号互动论”:也称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流派,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
②戈夫曼“拟剧论”:把社会比作舞台,把社会成员比作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加芬克尔“本土方法论”:又称常人方法学或俗民方法学,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方法的理论。
④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社会交换是人们交换报酬和惩罚的互动过程。
24.角色扮演与角色失调①角色扮演:A、角色期待B、角色领悟C、角色实践②角色失调:A、角色紧张B、角色冲突C、角色不清D、角色失败25.社会互动的类型①合作与竞争A、社会竞争的根源:资源的稀缺性。
B、社会竞争的基本条件:(1)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2)双方必须争夺同一个对象。
(3)双方中一方获得成功,即足以剥夺另一方成功的机会。
②互助与冲突A、互助行为的分类:(1)助人行为(2)利他行为B、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异同:(1)相同点:它们都是以救助他人为目的而不带有通过救助他人来获取某种酬赏的有意识的企图,都是自觉自愿做出的。
(2)不同点:利他行为极有可能带来不利自己的后果,使个体自身蒙受损失或伤害,因此往往要付出较大代价;助人行为则极少可能带来不利自己的后果。
C、冲突的结果:(1)妥协(2)和解(3)新的不平等分配格局的形成③交换与掠夺26.越轨行为的定义指违反重要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又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
27.越轨行为的特点①具有相对性。
②必是违反重要的规范。
③是多数人不赞同的行为。
④不完全等同于社会问题。
⑤越轨的程度以及受到惩罚的程度取决于触犯规范的严重性。
28.越轨行为的社会功能①积极功能:A、促进社会的发展创新。
B、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
C、可以从反面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
D、可以成为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的预警器。
②消极功能:A、破坏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稳定。
B、破坏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性。
C、降低群体和社会的凝聚力。
29.越轨行为的理论解释①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失范理论”(莫顿提出了对社会失范的困境做出的五大反应:遵从、革新、仪式主义、隐退主义、反叛)②道格拉斯“亚文化理论”③埃德文·雷梅特“标签理论”④萨瑟兰“差异交往理论”30.社会控制的定义社会依靠自身的力量,运用社会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31.社会控制的类型与手段①类型:A、制度控制与非制度控制B、积极控制与消极控制C、硬控制与软控制D、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②手段:A、舆论B、道德C、法律D、纪律E、宗教F、习俗32.防止越轨行为的有效途径①改变社会规范。
②消除产生越轨行为的社会条件和形成原因。
③加大越轨行为的成本。
33.社会群体的定义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34.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①有一定的分工和相互依赖关系。
②有共同的归属感。
③形成特定的结构,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④群体成员的交往活动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
35.社会群体的分类①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②内群体和外群体③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④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⑤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36.社会惰化的定义及影响①定义:只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