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川口油田川72区块长6储层特征及评价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研究黄智涵;喻意;王小龙;彭述兴;朱旭;平赵勇
【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
【年(卷),期】2024(43)2
【摘要】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储层岩石孔隙结构对油气井采收量、产能以及油气储量均能产生影响,特别是孔隙结构参数可以用来表征储层孔隙质量,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长6储层为研究对象,对其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进行详细剖析,认为研究区长6储层岩性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隙度在9%~15%,渗透率在0.3~1.5 mD。
同时,根据沉积旋回原理将研究区长6储层分为长6_(1)、长6_(2)、长6_(3)三个小层,各小层之间的物性差别较大,其中长61小层的储层物性最好,长63小层的储层物性较差。
根据以上结论,得出长6储层属于低孔、低渗透储层。
【总页数】6页(P76-81)
【作者】黄智涵;喻意;王小龙;彭述兴;朱旭;平赵勇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2
【相关文献】
1.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研究
2.鄂尔多斯盆地油沟油区长4+5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3.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永宁油田顺宁—洛河北区长6储层为例
4.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大路沟区长2储层微观特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长6致密储层特征及主导因素

目前,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延长组勘探开发获得了较大的成就,鄂尔多斯盆地在东南边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位的正宁地区,位于盆地生中心部位,在此处,含油层系为三叠统长8、长6等层系。
然而,长6油层组是产油的中间位置。
在正宁地区长6油层组埋藏较浅,且储层空间分布繁琐,沉积多样,所以,勘探以及开发受到限制。
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长6致密储层岩石特点,并以正宁地区为例,研究了储层集性能主要控制因素。
1 鄂尔多斯盆地概述我国的中部便是鄂尔多斯盆地,地处于中西部,从整体看如同从南向北延伸的矩形盆地,从东部看是有吕梁上至西部抵达贺兰山。
由于鄂尔多斯盆地多年受到构造的运动影响,西部地区相对陡峭,东部地形较为宽缓,在盆地油气中,资源较为丰富,我国不可多得的能源基地。
形容三叠系一般是盆地最为主要的含油层系,都是以岩性油藏以后岩性油藏为主,研究与经济价值不可估量[1]。
2 致密砂岩储层特点2.1 储层岩石学特征从分析岩心和岩屑以及薄片可以了解到,位于正宁地区长6致密砂岩岩石中的类型都是以长石岩屑砂岩以及岩屑长石砂岩为主。
在如上砂岩中,石英的含量相对来讲较低,岩屑以及长石等含量高,一些石英、长石和岩屑平均质量值在37.1%,20.11%,23.99%等百分比。
然而,变质岩屑与沉积岩屑的主要材质为岩屑。
含有的火山岩屑相对来讲较少,填隙物质含有量大约在15%左右,物质中有黏土矿物、碳酸盐、硅质等构成。
在研究区域内长6储层碎屑一般颗粒较为小且相对粒度细,颗粒沙度一般是是细砂岩为主要材料,磨圆度是的形状为棱角性状,一些沉积物多半是颗粒作为支撑,能有效看出层积背景下,存在的源垮塌岩石学。
2.2 储层物质存在的特征从正宁区域长6储层12531致密堆积的砂岩样品中可以看出,长6储层物性不高,在平面上储层的非均质性能强。
如果从纵面看去,3个小层物性整体相差不大[2]。
2.3 储层孔隙结果特点储集空间发育程度与配置能看出储层能力的大小。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储层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储层特征研究【摘要】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上古生界本溪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储层砂岩沉积体系、岩性特征、物性特征的分析,认识到研究区气藏储层主要为障壁岛、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岩性主要为中粒-粗粒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和晶间孔为主;物性较差,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
【关键词】延长气田上古生界储层特征岩性特征储集空间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
目前,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已陆续发现苏里格、乌审旗、靖边、榆林、大牛地、神木、米脂、子洲等多个探明储量超1000亿方大型气田,形成了“南油北气”分布格局,其中苏里格气田探明和基本探明天然气储量已达到2.85×108m3[1]。
本文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上古生界天然气储层及成藏特征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盆地东南部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的认识,对相邻区域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储层沉积特征根据岩心观察及相标志的分析研究发现,本溪-太原沉积期,气候温暖潮湿,主要发育浅海障壁海岸-潮坪沉积;本溪组以障壁海岸-泻湖沉积为主,可进一步划分为障壁岛、泻湖、灰坪、泥沼等4种微相;太原组以浅海陆棚潮坪沉积为主,可进一步划分为砂坪、泥(碳)坪及灰(泥)坪3种微相。
障壁岛是障壁海岸的沉积主体,砂岩含量可达50%,是研究区油气富集的主要相带。
山西-盒8沉积期,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是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沉积主体,砂岩含量高达70%,是该区油气富集的主要相带。
2 储层岩石学特征通过对延长气田100余口探井1700余个薄片的观察分析,认为研究区本溪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储层砂岩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岩石学类型、碎屑颗粒组成、结构构造等多个方面。
2.1 储层岩石学类型镜下岩石薄片观察与统计表明,研究区盒8段-本溪组主要发育3种砂岩类型: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
本溪组以石英砂岩为主;山2段以岩屑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石英砂岩与石英砂岩;山1段以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盒8段以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少数石英砂岩。
鄂尔多斯盆地某气田区块储层分类评价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某气田区块储层分类评价研究【摘要】本文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某区块的地质特征、测井解释资料和岩心测试资料,评价了储层的岩性及物性;从存储系数、地层系数和流动带指数三个方面,对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得出各类储层的平面分布情况。
【关键词】岩性物性综合分类评价1 区域概况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天然气勘探发现的重点地区。
有资料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天然气总资源量为111200亿方,超过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20%,主要分布于伊陕斜坡。
截至2003年底,鄂尔多斯盆地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2329亿方,资源探明程度11.09%,表明该盆地北部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
2 储层评价2.1 岩性特征根据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盒1段储层中石英含量在39%~85%,平均67.05%,岩屑含量在15%~58%,平均29.04%,长石含量在0%~10%,平均含量为3.87%。
盒1段岩石以岩屑砂岩为主,占90.20%,其次为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分别占7.84%和1.96%。
薄片资料显示,储层的碎屑组分主要为石英,其次为岩屑组分,偶见少量长石颗粒,长石颗粒平均含量不超过4%。
从岩石结构特征的统计上看,碎屑胶结类型有孔隙式、再生-孔隙式、接触式和薄膜-孔隙式胶结,接触式胶结与薄膜-孔隙式胶结所占比例很小,岩石的磨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粒间多以点-线式接触为主。
2.2 物性特征根据岩心物性分析资料统计可得:孔隙度分布范围为0.20~16.50%,平均值为7.61%,主要分布在2.60~11.60%之间。
渗透率分布范围为0.00~4.14×10-3μm2,平均值为0.37×10-3μm2;主要分布在0.02~0.65×10-3μm2之间。
2.3 单因素评价单因素评价方法为,按累计频率在25%与75%位置的存储系数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三类。
2.3.1?存储系数评价法存储系数(hφ)是定量评价储层储集能力的常用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古环境分析

区长 6油层 组 发 育 浅 水 三 角 洲 前 缘 沉 积 , 其 中水 下分 流 河道 砂 体 特 征 反 映 油 层 组 为 浅 水 型 三 角 洲 。 关键词 : 沉积 相 ; 三角洲前缘 ; 延长地 区 中 图分 类 号 : TE l 2 2 .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me nt a r y mi e r of a e i e s c h ar a c t e r i s t i c s, we wi l 1 c l e a r a nd d e f i n i t e t he s e d i me n t a r y p al e o e nv i r on me nt of Cha n g一 6 m e m—
鄂尔多斯盆地部分油区长6地层划分及特点

127研究区域属于鄂尔多斯盆地构造,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地史过程中长期稳定发育起来的大型盆地。
该盆地中生界发育有大量的石油资源;在不同地质时代中发育有石油、煤及其它矿产资源,它的地形构造比较复杂。
在地质分层上也是在不同区块有其各自的特点,在有些区域出现了地层缺失。
研究区钻遇的地层中最多的地层从上到下是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
为了能明确的区分不同的地层,对于不同地层的特点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在我们所钻遇的地层中部分油区的主力层位在长6地层,如何很更好的把握长6地层的特点、精细的划分地层,在资料解释中显得特别重要。
测井资料解释中,在进行地质分层时,依据的是测井成果图中的曲线,测井曲线直观的反映地层的岩性、电性、物性、含油性。
测井曲线基本上都会显示出自己明显的特征。
在解释时依据这些特征来进行地质分层。
研究区域地层一般都比较浅,大多都是到长6底就结束了,由于这些井一般地层比较浅,曲线的特性反映的明显,所以也就比较好分层,在解释这些井时基本上能够很准确地把握主力油层。
1 长6油层组研究区域长6油层组可划分为长61、长62、长63、长64共4个亚组,一般长110~160m。
各组之间在伽玛曲线上一般都会有明显的尖子,可以用之作为分层的标志。
只要能准确的把握长6的特点基本上就能够进行正确的分层,然后依据测井曲线反映的特性进行测井解释,把相应的测井资料解释得比较合理,有效。
该油层组含多套薄的斑脱岩,它们不仅沉积稳定,分布广泛,而且测井曲线特征明显,易于识别,是本区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标志层。
长6电性特征及各亚组划分标志如图1所示。
1.1 长61油层组长61与长62分界是以长62顶部一层不太稳定的斑脱岩组成,对应的电性特征为高伽玛,自然电位为泥岩基线,中-低电阻率。
分界放在其顶部或上部砂岩的底界。
长61一般长30~40m。
1.2 长62油层组长62与长63的分界是以长63顶部一套薄的斑脱岩为标志层,测井曲线上显示为明显的高自然伽玛,自然电位为泥岩基线,中-低电阻率,声速曲线呈高尖单峰。
鄂尔多斯盆地坪桥油区长6储层特征及测井解释评价

维普资讯
第 1期
李 新 胜 等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坪 桥 油 区 长 e 层 特 征 及 测 井 解 释 评 价 储
7 7
含 油层组 , 目前 资料 及试 油结 果显 示 ,本 油 区 油气 主要 集 中在 延长 组 的长 油 层 段 。长 油 层组 又进 一步 可划 分 为 长 卜 、长 卜 、长 及 长 。四个 小 层 。其 中长 、长 是 构成 本 卜 区长 油层 的主体பைடு நூலகம்,砂体 发 育 ,厚 度大 ,长 、长 在 该 区不 甚 发育 ,局部 含 油 , 目前 只 卜。 。 是 二个辅 助层位 。
又取决 于泥 质含 量 的多少 和岩石 的致密 程度 。
2 2 岩 性 及 物 性 特 征 .
长 油层组 岩性 以灰绿 色细 粒长石 砂岩 为 主 ,次 为含 浊 沸石 细粒 长 石砂 岩及 少 量含 浊 沸
石细粒 岩屑 长石砂 岩 ,长石 含量 为 5 . 2 2 5 %,石英 平 均 含 量 为 1 . 6 ,胶结 物 中以浊 沸石 9 3
维普资讯
磋 他鹭
第2卷 6 第1 期
GEOL OG Y OF S HAANXI 2o 年 6 08 月
文章 编号 :1 0 — 6 9 (0 8 1 o 7 一 O o 1 9 6 2 0 )O 一 0 6 6
鄂 尔 多斯 盆 地 坪桥 油 区 长6 储层 特 征及 测 井 解释 评 价
域 的解释评价 是科 学有效 的。
关
键
词 :鄂 尔多斯盆地 ;陕北斜坡 ;储层特 征 ;解释评价 ;解释 标准 文献标识 码 :B
中图分 类号 :P 1 . 3 . 1 6 8 10 2
1 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刘高红;师清高;龚建涛;秦志成;苏占德;蔺广东【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岩性主要是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主要是残余粒间孔及长石溶蚀孔隙,孔喉组合主要是细孔细喉型与细孔微细喉型,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主要受岩石成分、沉积相带、孔隙结构及成岩作用共同影响.长6油层组储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综合评价其储层主要属于Ⅰ、Ⅱ类储层.【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年(卷),期】2014(028)005【总页数】4页(P40-43)【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储层特征;孔隙结构;分类评价【作者】刘高红;师清高;龚建涛;秦志成;苏占德;蔺广东【作者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旬邑勘探开发项目指挥部,陕西咸阳711300;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旬邑勘探开发项目指挥部,陕西咸阳711300;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旬邑勘探开发项目指挥部,陕西咸阳711300;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旬邑勘探开发项目指挥部,陕西咸阳711300;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旬邑勘探开发项目指挥部,陕西咸阳711300;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旬邑勘探开发项目指挥部,陕西咸阳71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旬邑地区位于陕西省咸阳地区西北部,构造上处于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与陕北斜坡南部的过渡带,沉积上处于旬邑-宜君三角洲的前端[1-3]。
该区地处盆地边缘,勘探程度低,研究基础薄弱,因此开展储层特征研究及分类评价,对该区油气勘探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储层特征1.1 岩石学特征研究区碎屑颗粒主要是石英、长石和岩屑,分别占颗粒总体11.0%~59.6%、9%~67%、6.2%~58.25%,平均含量分别为33.12%、40.89%、25.99%。
整体上石英含量相对较少,成分成熟度低。
岩石类型主要是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以及之间的过渡岩性(图1)。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长6储层裂缝特征及主控因素

第11卷第2期复杂油气藏Com plex Hydrocarbon R eservoirs2018年6月doi:10.16181/ki.fzyqc.2018. 02.005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长6储层裂缝特征及主控因素张玉银\赵向原\焦军2(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摘要:以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长6储层为例,利用岩心、露头、测井及分析测试等资料,在明确天然裂缝成因类型及裂缝参数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
安塞地区长6储层发育构造裂缝、泥岩滑脱缝及成岩裂缝等,裂缝的方位以北东向+北东东向为主,少量近东西向及北西向。
大部分构造裂缝的纵向延伸高度小于1.2 m,平面上单条裂缝延伸长度不超过21 m,地下围压条件下裂缝开度大多小于100 !m&裂缝有效性较好,仅10%左右的裂缝被矿物充填。
长6储层中裂缝发育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主要受岩性、层厚、沉积微相、岩层岩石力学性质等因素综合控制。
钙质砂岩和粉砂岩中裂缝最为发育,泥岩中裂缝最不发育。
裂缝规模随着层厚增大而增大,但裂缝密度逐渐减小。
席状砂内裂缝最为发育,水下分流间湾裂缝最不发育。
脆性较大的岩层裂缝发育程度高,且多以高角度缝为主,而脆性较小的岩层裂缝发育程度差,且多为低角缝。
关键词:低渗透天然裂缝致密储层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中图分类号:TE122 文献标志码:ACharacteristics andmaj o r control factors of natural fracturesin Chang 6 Formation in Ansai area, Ordos BasinZHANG Yu y i n1,ZHAO X i a n g y u a n1,J I j A O J un2(1. Petroleum Exploration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SINOPEC,Beijing 100083, China;2.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Development,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X i’an710018 ,China)Abstract : Based on genetic types and parameters of natural fractures, the main control lustrated in this paper by using core, outcrop, well logging and experimental test in the Chang 6 area, Ordos Basin. There developed structural fracture, mud detachment fractures and diagenetic fractures, and their m ain orientations are N E - NEE. Vertical extension heights in most structural fractures are less than 1.2 m, while single fracture in lateral is less than 21 m. F ractiure opening is generally less than 100 ^m under confining pressur tiveness is good w ith only about 10% of fractures filled by minerals. F ractiure heterogeneity in Chang 6 fairly strong and mainly controlled by litliolog, thicknes, micro - facies and rock mechani oped commonly in calcareous sandstones and siltstones, while merely in mudstones. Witii the ture scale increases while fracture density decreases. Sheet sands developed most fractures while tar embayments not. Higher angle fractures developed in layers with higher brittleness and vice versa.Key words : low - permeability; natural fracture; tight reservoir;Yanchang Formation;Ordos Basin低渗透油藏均不同程度地发育天然裂缝[14 #而国内大部分油田对这类油藏多采用注水开发,普 遍认为裂缝系统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具有双重 性[6]$随着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裂缝系统对开发影响的双重性表现出新的特征,即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注水压力不断提高,当 超过裂缝的开启压力时,在现今应力场等因素的作用下,会使储层中某一组天然裂缝张开、扩展并相互 连通,形成注水诱导裂缝,严重影响水驱效果[7-11]$为此,研究天然裂缝特征,弄清裂缝发育的主控因收稿日期:2018 -05 -20;改回日期:2018 -05 -29$第一作者简介:张玉银(1982—),工程师,储层地质与沉积学专业。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长6油组储层特征分析

2019年12月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长6油组储层特征分析周宇蕙(大庆油田第六采油厂第三油矿,黑龙江大庆163114)摘要:文章利用已有资料,在充分调研、系统总结和消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沉积相知识,以及岩石学特征对地层进行调研,将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长6油组进行分层进行储层物性参数进行研究对该地区的总的储层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储层特征;储层评价;沉积相研究;岩石学特征1绪论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延长组的储层工作目前研究的很少,因此开展麻黄山西区块长6油组油藏特征描述研究,对于解决研究区油藏特征研究中需要解决且尚未完全解决很多问题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区域地质背景鄂尔多斯盆地是华北板块中一个大型的中生代内陆盆地,也是我国第二大含油气沉积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的地层发育基底为前震旦亚界的一套老变质岩系,其上是晚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寒武系和下中奥陶系,为一套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
3沉积相研究3.1沉积特征从上到下,按照油气层纵向分布规律可以将其划分为10个油层,盆地在晚三叠系世末整体呈现抬升趋势,形成侵蚀面古地貌,在侏罗纪-白垩纪,沉积演化从充填式河流相到湖沼相到河流相,沉积岩厚约2200m 。
麻黄山西区块长6油层组主要沉积体系为三角洲相沉积3.2构造特征麻黄山西区块西侧发育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带,平缓稳定的地区位于中东部。
构造复杂地区则位于西侧和西南部。
研究区位于麻黄山西区块的东北方向的圈湾子凸起带上,是一个构造较为稳定的地区,地层较为平缓。
4储层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4.1碎屑成分研究区碎屑成分主要由石英、长石及岩屑和少量的云母组成。
研究区长6油组含量高-低为:石英,长石,岩屑,少量其他矿物。
按照碎屑组成来研究,该研究油组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偏低。
长6油组碎屑成分中,石英、长石的含量较高,总的岩屑含量不是很高。
研究区砂岩大多以细砂岩及砂岩为主,分选中等-好;以次棱角状的磨圆度居多,孔隙式胶结为主,孔隙式-再生相连式胶结、接触式胶结为辅,基底式胶结也存在不过含量比较少。
鄂尔多斯盆地寺湾地区延长组长6段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根 据 室 内图像 粒 度分 析 结 果 , 区长 6油 层 组 本 储 集层 中细砂岩 约 占储 集 总量 的 7 . , 3 1 其次 为 中 砂质 细 砂岩 , 占储 集 总量 的 1. 左 右 , 约 74 粉砂 质 细砂岩 和含 粉砂 细砂岩 较少 。砂 岩平 均粒 度一 般为 33 ~2 2 , .7 .8 标准 偏 差 (). 3- . 1粒 径 00 ~ dO 4 "0 6 , ' .1 0 5mm。砂岩 结 构致 密 , .0 以细 粒为 主 , 次 为 中~ 其
16 0
内蒙 古石 油4 r L- -
2 1 年第 1 期 00 1
鄂 尔 多斯 盆 地 寺 湾 地 区延 长 组长 6段 储 层
特 征及 其 影 响 因素
王 永 东 , 彦ຫໍສະໝຸດ 王( 长 油 田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延
摘 要: 目的 : 通过研 究储 层特 征及 其 影响 因素 , 一 步提 高油 田勘 探 开发水 平 。方法 : 进 以研 究区 内 大 量的分 析 资料 为 基础 , 对储 层 的沉积特 征 、 岩石 学特 征、 隙类 型与微 观 结构特 征 、 性分 布特 征进 行 孔 物 了详 细研 究 , 分析 了影响储 层储 集性 能 的主要 因素。 结果 : 湾地 区长 6储层 属三 角洲 前缘 亚相 沉积 , 寺 储 层分 布 广泛 , 厚度 稳 定 , 主要储 集砂 体 为三 角洲前缘 水 下分流 河道砂 体 。储层 岩石 类型主要 为细粒长 石 砂岩 , 主要储 集 空 间有 残余 原 生粒 间孔 和次 生 溶蚀孔 , 特低 孔 、 低 渗储 层 , 属 特 结论 储 层物 性 受 岩相 、 沉 积 相 、 岩作 用的 多重 影响 。 成 关 键词 : 湾地 区 ; 石 学特 征 ; 隙结构特 征 ; 寺 岩 孔 影响 因素 中图分类 号 : 6 8 1 O 1 P 1 . 3 .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O 6 7 8 (0 0 l 一O 0 一 O 10— 912 1 )1 16 3 寺 湾 区位于 陕西 省子 长县 内, 安塞 油 田相邻 。 与 其所 在 的陕 北斜 坡 总 体 为一 平 缓 西倾 单 斜构 造 , 地 层 平 缓 , 上 分 布有 因差 异 压实 而 形 成 的低 缓 鼻状 其 隆起[ 本 区延长组 长 6储 层平均 孔 隙度 77 ~9 川。 . .
川口油田延长组沉积古地理研究

川口油田延长组沉积古地理研究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中生代内陆盆地,厚逾千米的上三叠统延长组是区内主要的含油岩系,其岩性特征表现为河流~湖泊相的陆相沉积。
根据岩性特点以及含油性本文将川口油田延长组分成5个岩性段和10油层组,其中根据岩性标志将长6油层组进一步划分为长6-1、长6-2、长6-3与长6-4,并根据时间岩性标志在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了地层对比。
关键词:陕北上三叠统延长组陆相古地理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油气富集主要受有利储集相带的控制,而沉积相的平面展布规律又控制了储集层的分布特征。
因此,进行沉积相的研究,对于勘探有利油气储层及提高油气采收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井下地层划分与对比以及层序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
川口油田延长组油藏勘探尽管从80年代开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沉积相方面的一直没有做较深入的研究,对储层砂体空间展布规律的认识也不是十分的清楚。
本文就从这方面的研究入手,通过长6相标志识别出其沉积相,清晰地反映出地层中沉积相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在理论与实践上对于指导油气勘探与开发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
二、区域地层划分1.延长组地层剖面露头剖面上,延长组按岩性特征分成5段,自下而上依次为:长石砂岩段T3Y1、油页岩段T3Y2、含油砂岩段T3y3、块状砂岩段T3Y4与瓦窑堡煤系T3Y5。
随着石油勘探工作的不断扩展和钻井资料的增多,逐渐将此分法对比于井下,并再按岩性、电性标志层和含油性特征自上而下细分成10个油层组,地层时代归属于晚三叠世,与下伏的中三叠统纸坊组呈整合过渡,与上覆的下侏罗统富县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2.长6油层组划分对长6油层的详细划分也存在着多种划分方案,长庆油田研究院依据标志层K2、K3、K4与沉积旋回同时考虑沉积厚度,将其划分为三个油层亚组(1984)。
川口油田根据岩性和标志层B2,B3、B4、B5、B6将长6油层组划分为四个油层亚组。
梅志超(1993)在对陕北地区的工作中,从长4+5的底部识别出一套厚约20m的分布稳定的砂体,并依据B2标志层将其定为长61油层亚组,长62~长65则相当于川口油田的长61~长64。
川口东南区长6储层及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1 2 % 之间。 非均质 性很 强 , 属 非均 质储 层 类型。
较 深刻 了解 。
2 . 6 由于 长 6储 层 裂 缝 的 多 向性 ,在 后 期 开 采 过 程
川 口东南 区主力 砂 体微相 是 以河 道 测缘砂 为辅 , 水下
的分 流河 道 为主 , 属三 角 洲前缘 的沉积特 征 。沉 积微 相 的 类型 不 同直接 控制 着砂 体 大小和 薄厚 程 度 , 北 东 方位 到 西
储层 开采
布局 思路 。 术都 有 不 同程 度 的提 高 , 那 么 在 本 次研 究 中 , 所 选 择 的 区 2 _ 2 通过 对 比分析 过 去 的资 料和 数 据 , 并按 照 川 口东 域是 所 处鄂 尔多 斯盆 地三 叠 系构造 的川 口东南 区 , 该 区域 南 区 的地 质 构造 背 景 情 况 , 依 次进 行 测 井、 粒度 、 构造 、 特 位 于 陕北 延安 市 川 口乡最 东端 , 地理 位 置 处于 西北 内陆 的 征 等等 全 方位 的研 究 与 分析 , 可 以认 为川 口东 南 区 , 是 河 黄 土高 原 腹地 , 地 形地 貌 呈; k - j - 壑 丘 陵状 , 因 为属 于 鄂 尔 多 流 测缘 , 发 育水 下 的分流 河道 以及 分流 的沉积 微相 类型 。 斯盆 地 的边缘 , 因此构 造 活 动较 为微 弱 ,地 层 也相 对平 2 . 3 在 过 去勘 探研 究 的基 础上 , 通 过 结 合川 口东南 区 缓 。 川 口东南 区的 构造 基 本 继承 了鄂 尔 多斯 盆 地 区 域 构 区域 的地 质背 景 , 以及 岩石 类 型及 其组 合 、 沉积 构造 特征 、 造 。 经历 了不 同时期 不 同阶段 的勘 探研 究 , 该 区域 发现 丰 粒 度 分析 、 测 井相 分析 等 , 认 为川 口东南 区属 于 湖 泊 河 控 富 的油气 资 源。 同 时 , 在地 质 资料 的 收集和 油藏 构造 的认 三角 洲前 缘沉 积 , 主要 发育 水 下 分流河 道 、 河道 侧缘 、 分流 识 上 取 得 了很 大 的 进展 。 鄂 尔 多斯盆 地 在 经 过 漫 长 的 形 的沉积 微相 类 型。 成后 第一 套 的含油 岩层 就 是三 叠 系延长 组 , 在 收集 了大 量 2 . 4 长 6的 化 学 物 质 主 要 由 填 隙 物 、 泥石、 高 岭 石 等 的资 料 以及 对于 川 口东南 区 的化学 资料 、 测 井数 据 以及 结 等矿 物质 碳酸 盐组 成 , 岩 石较 为成 熟。 研 究区域 层 位储 层 合 野 外研 究等 资 料 , 并 应 用石油 地质 等 方面 的书 籍 系统 而 以 中度 孔 隙 为主 , 也包 含数 量 可观 的较 大孔 隙度 。 喉道 类 全面 的对研 究 区域 的沉 寂微 相特 征 , 油 气藏 的 分布 以及储 型 分为 : 层 研 究。 1研 究成 果 状。 缩颈 型和 片状 喉道 较 多。 长 6是 细喉较 为普遍 , 少量 的 川 口东 南 区共有 2 9 0口井 , 我们 的研 究 主要 针对 此 区 粗喉。 川 口东南 区 的储层 发展和 分布 受沉 积微 控制 和成 岩 域, 通 过研 究确 定 延 长 组 的主 力 油层 为长 6组 , 具 体 划 分 作 用 的影 响。 成 四个 小层 , 及长 6 1 、 长 6 2 、 长 6 3和 长 6 4 。 在 此基 础 之 2 . 5 川 口东南 区属于 低 渗 透储 层 ,其 孔 隙度在 1 1 % 上, 经 过 大量 的资 料整理 和 小层 对 比 区分 的结论 绘制 层面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A区长6储层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A区长6储层特征研究作者:刘鹏王涛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12期刘鹏1 王涛2(1.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西安 710065; 2.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油田地质研究所新疆克拉玛依 834008)摘要:通过分析统计研究区内大量的薄片和物性分析资料,对研究区长6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孔隙的类型、大小、及结构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进行了储层分类评价。
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中长61最好、其次是长62、长63较差、长64最差。
关键词:长6 储层特征影响因素分类评价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c)-0076-01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县南部,区域构造背景属于陕北斜坡,对研究区进行精细地层划分,自上而下依次分为长61、长62、长63、长64四个亚组,分析了各亚组的顶面构造,整体上符合陕北斜坡的特征:平缓西倾单斜,局部发育微幅的典型鼻状构造。
1 岩石学特征分析了研究区的薄片资料结合岩芯观察的结果,研究区长6储层岩性以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
(1)碎屑成分。
研究区储层的碎屑成分主要有长石、石英、各种岩屑和云母。
其中长石含量最高:32%~58%,平均48.80%;石英含量18%~27%,平均22.94%;岩屑基本都是沉积岩屑,含量3%~4%,平均3.21%;黑云母含量2%~10%,平均6.32%;都表现了研究区长6砂岩低成分成熟度的特征。
(2)填隙物成分。
研究区长6砂岩中填隙物占19.7%,杂基中泥质占9.50%、绿泥石3.12%、黑云母2.13%,胶结物中方解石占2.73%、石英加大1.07%、长石加大1.15%。
大量泥质杂基的存在表明:沉积时分选作用弱,没有经历再次改造,使得粒度不同的泥、砂能够混杂堆积,这正是不成熟砂岩的特征。
(3)结构特征。
砂岩结构致密,颗粒分选性好~中等,以粉~细粒和细粒为主,其次为粉粒和细~中粒,主要粒径0.063mm~0.25mm,最大粒径1.22mm。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

摘 要 : 尔 多 斯盆 地 富县 地 区 长 6油层 组 主要 发 育 三 角 洲 沉积 , 中 分 流 河 道 和 水 下 分 流 河 道 是 主 要 的 油 气 储 集 层 。长 6油 层 鄂 其
组 储 集 层 砂 岩 为 主 , 粒 问 多 为 线 、 颗 点
线 接 触 , 隙 和 薄 膜 式 胶 结 , 体 具 有 成 分 成 熟 度 孔 总
低 、 构 成 熟 度 高 的特 征 。粒 间 孔 和 长石 溶 孔 是 主 要 的 储 集 空 间 , 中 以小 孔 和 微 孔 为 主 , 透 率 小 于 3 0 ” 为特 低 渗储 结 其 渗 ×1 _ m ,
中 图分 类 号 : 1 2 2 TE 2 .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CHARACTERl TI S CS oF TH E CHANG 6 RES ERVoI R oF THE FUXI AN AREA N I THE RDoS BAS N o I
Zh n i .M e g Xin z e 。,Gu n i 。 a g Hu n aghn o Ya qn ,Zh n a q a 。 a g Xio u n ,Ya g H u 。 n a ,U u Ya ,Fe g H u。 n i
( . p rme t f oo 1 De a t n Ge lgy,No t zetUnv riy,Xi o rhv s ie st hn,S a n i7 0 6 h a x 1 0 9,Chn ia 2 Colge f la d Ga s u cs . le Oi n s o Reo re ,Xi n S io ie st a ' hy u Un v riy,Xin,S a n i7 0 6 ' a h a x 1 0 5,C ia; hn 3 Y n h n lil o L d . a c a g Oi ed C . t .,Y n f a  ̄n,S a n 1 1 1 h a xi 7 1 ,Chn ) 7 ia Ab ta t Det e i n s a e t e m an d p st n t a g 6 o be fY a c a sr c : la s d me t r h i e o isi he Ch n 订 ds o n h ng For a i n Fux a m ton i in
川口油田北区长6储层特征及含油性控制因素分析

42物 性 特 征 .
角洲 建设 的 高潮期 。
间 , 粒磨 圆 以次 棱 状 为 主 , 线 状 接 触 , 颗 点 胶结 类 型为 薄
膜一 孔 隙型 。
3储 集 空 间 类 型
根 据常 规 薄片 、 体 薄 片 、 铸 扫描 电镜 及 岩 心观 察 等分
析 表 明 .川 口油 田北 区延 长组 长 6油层 组 的 面孔 率 主要
1 % ,重 矿 物 含 量 小 于 2 . 2 %。 胶 结 物 含 量 平 均 为 58 。 .% 胶
川 口油 田主要 含油 层 位 为上 三叠 统 延 长组 长 6油层
组 . 要 为三 角洲 及 湖泊 沉 积 , 层呈 东 高 西低 的 单斜 构 主 地
造 , 角小 于 1 . 小 范围 内 由于差 异 压实 作用 形 成 了一 倾 o在
资料 、 井资料 、 体 薄片 、 测 铸 扫描 电镜 、 细管压 汞 等 多种分 析测 试 资料 进 行 综合分 析 。 毛
【 关键词】 J 口油 田 ; 6 储层 特征 ; 1 1 长 ; 含油 性 [ 中图 分类 号] 3 9 H 1 [ 文献标 识 码】 A [ 章 ̄ - 6 4 6 9 {0 I 0 - 0 3 0 文 ] 7 — 18 2 1 )4 0 9 - 3 1
据岩 心 观察 及 铸体 薄 片分 析 .川 口油 田长 6油层 组
[ 稿 日期】 0 1 0 — 8 收 2 1- 90
鄂尔多斯盆地B井区长6储层测井评价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B井区长6储层测井评价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位于中国大陆中西部,是一个多旋回沉积型克拉通类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油气分布广、含油层位多、油层厚度大、孔隙度和渗透率低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B井区位于盆地陕北斜坡的中西部,其延长组长6储层为岩性圈闭油气藏,具有岩性复杂、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孔隙结构复杂,常规测井曲线上油气层响应特征不明显等特点,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层测井评价难度大。
本文在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收集的地质资料、钻井资料、试油资料、化验分析资料、岩心、测井资料对长6储层的岩性和孔隙结构类型、沉积微相、“四性”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选孔隙度,渗透力,排驱压力、中值压力、最大孔喉半径、中值半径、均值、分选系数、孔隙组合类型划分四个评价等级对长6储层进行分类评价。
对岩心和测井曲线的特征分析,可将长6亚组划分为3个小组,分别为:61、长62、长63。
通过岩心观察和岩心化验实验,确定本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孔隙类型统计得出:本储层的储集空间以粒间孔隙和次生溶孔为主;在岩石学和测井微相共同进行分析之后,确定B井区沉积相为:浊积扇中扇亚相沉积。
微相为:浊积水道微相、浊积叶状体微相、漫溢微相以及半深湖泥微相。
综合应用钻井、完井资料、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和测井资料,建立储层“四性”关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实际应用表明所建立的解释模型适用于研究区地质特征,精度符合要求,可用于储层评价。
综合研究地质、录井、测井资料,确定研究区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下限标准,划分储层有效厚度,并与其它相邻区长6储层相比较,均接近,符合该区储量计算的实际地质和生产情况。
最后,依据该油田砂岩储层综合评级标准,将长6储层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四类储层。
川72区注水开发评价

1151 区域地质概况1.1 油田地理特征川口油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距市区约10~15km,属陕北黄土塬区,地形起伏不平,为沟、梁、峁地貌;地面海拔950~1350m;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冬春少雨雪,年降水量565mm左右,交通便利。
1.2 地质背景川口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部[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形态总体为一东翼宽缓、西翼陡窄的不对称的大向斜矩形盆地,盆地分晋西挠褶带、陕北斜坡、天环坳陷、西部断褶带、北部伊蒙隆起和南部渭北隆起六个一级构造单元。
区域构造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地层倾角小于1°,宽约350km,千米坡降为7~10m。
三叠系延长组长6和长4+5储层是川口油田的主要含油层段,属典型的弹性-溶解气驱岩性油藏。
2 地质与油藏特征2.1 地层及沉积特征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是形成于晚三叠世时期河流三角洲沉积环境下的一套含油层系。
根据沉积旋回和岩性组合特征,一般将延长组自下而上划分为五段十个油层组。
延长组长7沉积期是湖盆最盛时期,沉积了巨厚的生油岩,到长6期三角洲建设达到高峰,长3~长2时期为河道十分发育的三角洲平原相,长1期湖盆消亡。
长2、长3和长6等是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最重要的有工业开采价值的低渗透低产油层[2]。
2.2 川72区构造特征川口油田川72区地质构造简单,没有明显的断裂和褶皱构造,在西倾单斜的背景上,发育有一些近东西向低缓鼻褶,长4+5顶面构造和长61顶面构造特征相似,说明本区构造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一般认为小型鼻状构造与差异性压实作用有一定的成因联系,其幅度和面积都相对较小,但是对油气的聚集和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
2.3 储层特征川口油田长4+5、长6储层以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受北东向物源影响,砂体呈北东向展布,总的岩石学特征是低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度。
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浊沸石溶孔、长石溶孔为主,储层物性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征。
川72区长4+5油层组总体物性较好,长61和长62储层物性相对较差,是典型的低渗、特低渗透储层,但局部存在相对高孔、高渗区,这是本区长4+5、长61和长62油藏富集的关键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及聚油因素探讨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及聚油因素探讨季志强
【期刊名称】《石化技术》
【年(卷),期】2016(023)011
【摘要】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及成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储层物性差,储层孔隙空间以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隙为主,喉道类型为微喉道;包裹体测温表明烃类多形成于早白垩世,距今105~125Ma之间;烃类主要在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隙等处聚集成藏,后期的胶结及破裂作用对油气的二次运移起到关键作用.
【总页数】2页(P174-175)
【作者】季志强
【作者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内蒙古勘探开发指挥部陕西延安7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储层特征及其综合评价 [J], 孙兵;刘立峰;丁江辉
2.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页岩气储层特征研究 [J], 孙建博;张丽霞;姜呈馥;高潮;吴海燕
3.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 [J], 何浩男;赵卫卫;
王汇智;韩筱丹
4.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段致密砂岩油分布的相控作用及其模式——以陕北斜坡东南部D地区为例 [J], 王辉; 张凤奇; 吴少波; 李旦; 钟红利; 柳伟明
5.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 [J], 何浩男; 赵卫卫; 王汇智; 韩筱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 方案 、 提 高开 发效 果具 有重 要 的意义 。 笔 者 利用 丰 富的岩 心薄片 、 物性 等资 料 , 分 析 了研究 区储 层的 沉 积学 、 岩 石学 、 物 性 等特 征 和 孔 隙类 型 , 并 对储 层 进行 了分类 评价 。
1 储 层 沉积特征
长6 属三 角洲 前缘 沉 积 , 区内主要 发育 两条 南 西 向延伸 的水下分 流河 道 , 砂岩厚 度一 般 大于 1 5 m, 砂地 比大于4 0 9 , 5 , 最 高达 5 5 %。 分 流间湾 以泥质沉 积
1 1 6
内蒙 古石 油 化 工
2 0 1 3 年第 1 5 期
鄂尔多斯盆地川口油田川7 2 区块长6 储层特征及评价研究
杜 明h , 高新 奎 , 张 昂 昂
( 1 . 西安石油大学 , 陕西 西安 7 1 0 0 0 0 ; 2 . 延 长 油 田股 份 有 限公 司 , 陕西 延安 7 1 6 0 0 0 )
关键词 : 鄂 尔多斯 ; 川 口油 田; 长6 储 层特征 ; 储层评 价
中 图分 类号 : P 6 1 8 . 1 3 0 . 2
文献标 识码 பைடு நூலகம் A
文 章编号 : 1 0 0 6 -7 9 8 1 ( 2 O 1 3 ) 1 5 —0 l l 6 一O 4
川 口油 田位 于 陕 西 省 延 安 市 宝 塔 区 川 日乡境 内, 属 于陕北 斜坡 二级构 造 带 , 为 一东 高西低 的大单 斜, 地层 倾角小 于 1 o [ 。 川7 2区块位 于 川 口油 田西南 部, 面积 为 2 6 . 3 1 k m 。区 内构造相 对 简单 , 未 发生过 明显 的褶 皱 与变形 , 仅在 小 范 围 内 由于 差 异压 实作
摘 要 : 通过 岩 心 薄 片、 铸 体 薄 片、 扫描 电镜及 压汞 资料 分析 , 研 究 了鄂 尔多斯盆 地 川 口油 田川 7 2 区块 长 6油层组 的储层 岩石 学特征 、 成岩 作用及 孔 隙结 构等微观 特征 , 并进 行 了储层 评价 。 结果 表明 , 川 7 2区块 长 6 储 层 以 长石粉 细砂 岩 和 长石 岩屑粉 细砂 岩 为主 , 常见压 实、 硅 质胶 结、 碳 酸盐胶 结和 次 生溶 蚀及 交代 作 用 , 粘 土矿 物 的转 化作 用也 较普 遍 ; 储 层主要 发 育原 生粒 间孔 、 粒 间溶孔 、 浊沸石 溶孔 、 长石 溶孔 等4种 孔 隙类型 , 孔 隙度 平均值 为 8 . 5 3 %, 平 均渗透 率 为1 . 4 8 X 1 0 / _ t m。 , 属具 有 中一细喉道 的 小孔 隙、 低渗、 特低 渗 储层 。 长 6 0 为较好 储层 , 长6 为较 差储 层 。
4 0 。
用形 成 了一 系列 幅 度较 小 的 鼻状 构 造 , 对 油气 富集 起 一定 的控 制作用 。本 次研 究 目的层 为上 三叠统延 长 组长 6油层组 为 三角洲 沉 积 , 埋深4 5 0 ~6 0 0 m, 主 要发育 岩性油 藏 。 川7 2区块 自2 0 0 4 年 开始 正式 投入 开发 以来 , 新 增石 油探 明储 量呈快 速增 长趋 势 。 但由 于长 6油层 组储 层 受 沉 积和 成 岩 作用 的影 响 , 具 有 非均 质性强 、 分布 规律 复杂 、 低渗、 特低 渗 的特点 [ 1 ] 。 由于针对不 同特 征 的储 层 的油 田开发 方案 与开 发效 果存 在 明显 差异 , 研 究 区致密 砂 岩储 层 的复 杂性 给 油 田的增储 上产 造成 一定 的 困难 。 因此 , 针 对性 的开 展储 层 特征 研究 , 进 行 储层 评 价 工 作对 于 合 理制 定
为主 , 砂岩厚 度小 , 一般 小 于 5 m, 分 流间湾 的砂地 比 不足 2 O %。水下 分流河 道 微相与 分流 问湾微相 之 间 的过 渡 带 为水 下 分 流 河 道 侧 翼 微 相 , 砂层 厚 度 5 ~
1 5 m, 砂地 比 2 O ~4 O 。
长6 a 一长 6 ‘ 层 段为 三 角 洲前缘 沉 积 , 下 部为 粉
5 5 ~5 7 . 6 1 之 间, 石英含 量为 2 6 . O 8 ~ 2 6 .
1 . 1 沉 积相 类型及 特征
鄂尔 多斯盆 地陕北 地 区 三叠 系延 长组 长 6 段 属 大 型 内陆淡 水湖 泊 河 控建 设 性 三 角洲 沉 积 , 具有 浅 水、 缓坡 的特征[ 1 ] 。长 6 属 三角 洲平 原沉 积 , 包 括分
原 分 流河 道 的侧 向迁移 、 摆动 , 河道 砂体 的带状特 征 已 不 典 型 。砂 岩 厚 度 一 般 大 于 1 5 m, 砂 地 比 大 于 4 O , 最 高达 6 O 9 / 5 ; 三角 洲平原 分流河 道 问发 育分 流 间洼 地微 相 , 以 泥质 沉 积 为 主 , 砂 岩厚 度 小 , 一 般小 于5 m, 分 流 间洼 地 的砂 地 比不 足 2 O 9 / 6 ; 三角洲 平原 分流河 道微相 与分 流 间洼地微 相 之间 的过渡带 为分 流河 道侧 翼微 相 , 砂 层厚 度 5 ~1 5 m, 砂地 比 2 O %~
细砂 岩与粉 砂质 泥岩组 成 , 上部 为厚层块 状细砂 岩 , 即 由反 旋 回沉积 而 成 , 自然 伽 玛 和 自然 电位 曲线 形 态多 为倒 三角形 , 由河 口坝 、 水下 分流河 道及分 流 间 湾等 沉积微 相构 成[ 2 ] 。 1 . 2 岩石 学特征 研究 区长 6 储 层 主要 为长 石砂 岩 和岩屑长 石砂 岩 。碎屑成 份 主要 以长石 为主 , 百分含 量变化 在 5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