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技术在脑血管病手术中的应用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光子 发射计 算 机 断层 扫 描 ( S P E C T ) 、 正 电子 发射 计
算机断层扫描( P E T ) 、 脑磁 图( M E G ) 这些现代新技 术可以大大提高致痫 区的认识能力 】 , 同时侵袭性 监测 技术在 精确 性 和安 全 性 方 面 的许 多改 善 , 必 将 对致痫灶定位更加完善和准确。
参考文献
1 韩仲谋. 癫痫致痫灶、 病理灶 的定位研究进展 [ J ] . 国际神经病学
神经外科学杂志 , 2 0 1 0 , 3 7( 5 ) : 4 6 1— 4 6 4 .
分发作。术后 Ⅲ级病例痫灶 位于皮质运动 区, 并且 双侧多灶性, D E E G也监测棘慢波发放 , 手术行胼胝 体切开 + 软脑膜下横切术 , 术后仅能减少临床发作 。 所 以对 于位 于功 能 区 的致 痫 灶 , 软脑 膜 下 横 切 术 虽 然能保护神经功能 , 但手术 仅处理显露 的大脑凸面 部分 的癫痫 灶 , 对 脑 沟深 部 的 癫 痫 灶 难 以处 理 J , 是术后效果不好的主要 因素 , 也是今后值得进一步
研 究 和探讨 的问题 。 3 . 4 外科手术 干预 已经成 为难治 陛癫痫治疗 的主要
2 成
强, 翟国德 , 庞 琦, 等. 颞 叶癫痫致痫灶 定位方法准确性 临 梅, 吴 南, 等. V E E G在难 治性 癫痫术 前致痫灶定
床研究[ J ] .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2 0 1 0 , 9 ( 5 ) : 3 9 3 — 3 9 6 . 3 李 明荣 , 李
3 D . C T A检查动脉瘤夹闭完全 , 载瘤 动脉通 畅 , 与术 中 I C G造影 显像一致 。结 论 瘤 动脉是否狭窄 , 远端分支 是否 通畅有重要参考价值 , 增加 了手术安全性 。 [ 关键词 ] 吲哚菁 绿 ; 荧光造影 ; 前交通动脉瘤
脑动静脉畸形的外科治疗进展
所有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 , 以利于在术 中脑 A M V
破 裂大 出血 时能 处 于 主动 地 位 。赵继 宗 等 报 道 , 采 用 显 微 手 术 切 除 脑 A M 患 者 20 6例 , 中 V 8 其 Sez rMai pre— tn I级预后 良好 率 达 9 % 一10 , l 2 0% Ⅱ
成 , 可 清 除 血 肿 后 沿 血 肿 壁 寻 找 病 灶 。深 部 脑 则 A M 一般 由深 部动 脉供 血 , 根据 术前 影 像定 位 畸 V 可 形血 管 团 , 经皮 质最 薄处 切开皮 层 , 并 寻找病灶 。术 中应用 D A、 S 神经 导航 、 B超或 吲哚菁 绿血 管造影 技 术 (C A) 助 手术 切 除脑 A M, 有 助 于鉴 别 血 IG 辅 V 均 管性质 和判 断病 灶 边 界 , 其 优 势 各 异 。D A 除可 但 S 判断病 灶位 置 、 小 以及 供血 动脉 和引流 静脉外 , 大 尚 可清楚 显示 是否 存在 微 小 残 留病 灶 , 加 一 次手 术 增
目 , 前 大多数观点仍然认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切 除是 治疗 脑 A M 的主 要 方 法 。根 据 病 情 , 分 V 可 为择 期 脑 A M 手 术 和 脑 A M 破 裂 出血 的显 微 手 V V
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静脉 , 并将引流静脉从皮层组织里分离下来 , 逆向寻 找畸形 血 管 团。若脑 A M 并 发 出血及 颅 内血肿 形 V
山东 医药 2 1 0 2年第 5 第 2期 2卷
脑 动静 脉 畸 形 的外 科 治疗 进 展
黄 常坚 ( 州市人 民 医院 , 西梧 州 5 3 0 ) 梧 广 400
关键词 : 外科 手术 ; 血管栓塞术 ; 放射疗法 ; 血管 畸形 ; 脑动静脉畸形
吲哚菁绿术中脑血管造影的药物管理和护理
IG为暗绿色疏松状固体 , C 遇热和光易变质 ,
需 避 光 、 闭保 存 。 由于 它用 途 的特殊性 , 品需 密 药
杨 惠清 , 徐
摘
玲, 马
静, 唐静静
( 南京军区南京总 医院 神经外科 ,江苏 南京 , 1 0 2 200 )
要 :目的 总结吲哚菁绿绿术 中荧光 造影护理配合 的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2例吲哚菁绿术 中荧 光血管造影的
护理 。结果 1 2例患者术中 1 吲哚菁绿术 中荧光造影经过顺 利 , 6次 护理措施 正确 , 无不 良反应 。结论 吲哚菁绿药 物特殊 ,
d u h tn e spo eso a n g me t r g t a e d r fsin l ma a e n .Caeu q i nalr y hso y n e st ed n eo e rf ln ur o l g i r e d b o eb fr i y e t o
M e i i e m a a e e nd nu sng i nt a p r tV d cn n g m nta r i n i r 0 e a i e
i o y ni r e e e r la g o r m nd c a ne g e n c r b a n i g a
ita p rtv C a go r p ywa n lz d r top ciey n ro eaieI G n ig a h sa ay e er s e t l .Reu t I ta p rtv C a go — v sl s n ro eaieI G n ig rp y wa efr df r1 i si 2 p te t .Al p t n sweep rom e u c sfl .Nu sn a h sp ro me 6tme 1 ain s o n l a i t r efr ds ce sul e y rig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术中的护理
嘱给予升压药、 强心剂、 地塞米松、 肾上腺索、 皮质激素等。由 于过敏症状可有迟发性反应 , 术后 仍应注意有无全身红斑 、 瘙
术前 随访 , 根 据患 者 的情况进 行心 理疏 痒、 皮疹 】 。注 意与病房 护士或者 麻醉恢 复室 的护 士做好交
江广 学
潘艳芳
颅内动脉瘤夹 闭术 中通 过利用吲 哚菁 绿 ( I C G) 血管造影 剂进行荧光血管造影 , 以确 认动 脉瘤是 否完全 被排 除于血流 之外 , 载瘤动 脉有无 血 流缺 失 , 小血 管 是否 血流 良好 … 。我 院2 0 1 2年 1— 7月对 开颅颅 内动脉瘤夹闭 的手术患者 2 4例 , 应用吲哚菁绿进行 荧光血管造影 , 均取 得 良好的手术效果 , 现 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荧光造影 时, 医师首先清理术 野 , 将希望 观 焦距和放大倍率 , 将显微镜切 的冰箱冷藏柜内, 并与其他药物严格区分放置 】 。使用前一定 换到荧光造影 模式。也可 由巡 回护士利 用触 摸屏进 行调整 。 要用 附带的灭菌注射用 水溶解 I C G, 使其完全溶解 , 不得使用
3 . 1 . 1 患 者准备
导, 嘱患者充分休息 , 避 免情 绪激动 ; 多 吃水果 、 蔬菜 , 多饮水 ,
接班 , 并做好病 情记 录。 保持大便通畅 , 预防感 冒, 严防动脉瘤破裂 出血 。特别询 问患 4 小 结 者有无 I C C过敏史 , 有无 碘 、 贝壳类 食 物及其 他严 重 的过敏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剂进行 荧光 血管造影 操作简便 , 术者 能根据造影影像迅速确 认 和调整动 脉瘤夹 子的位置 , 有效减 史, 是否 已签术 中进行 I C G荧光血管造影 的知情同意书。 从而改 善颅 内动 脉瘤夹 闭的 3 . 1 . 2 仪器准备及药品准备 整合 I C G技术的手术显微镜 , 少血管狭 窄导致 的脑缺血 时间 , I C G造影剂 , 专用的灭菌注射用水 , 地塞米松, 罂粟碱, 抢救 手术质量 和预后 。手术 室护士应具备熟练的显微镜操作 配合 掌握 I C G荧光 造影 过 程 的配合技 巧 , 以便 为 患者及 医 物品( 两套吸引器) 。检查手术显微镜, 确保手术显微镜的功 能力 ,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标签: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血管造影技术有理想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清晰观察手术野区的血管血流情况,且操作方便、价廉,近年来逐渐被临床广泛使用[1~7]。
现就其在神经外科手术的应用价值综述如下。
1 ICG造影技术的发展史吲哚菁绿是一种近红外线荧光三碳氰绿染料,最大吸收波长为805 nm,最大荧光波长为835 nm(可见光波长范围为390~780 nm)。
1966年,Loop和Foltz 首先使用术中造影技术,但由于缺乏通透射线的头架和可移动的数字减影机等原因,应用并不广泛,又因操作复杂、费时、设备条件要求高、术后并发症多等原因,多数学者只有在复杂动脉瘤治疗中才使用造影技术[1]。
ICG血管造影最初应用于心血管血流研究方面,1967年,荧光血管造影首次应用于神经外科,使用荧光摄影机记录影像学资料,近年来将近红外光源及荧光摄影机整合于显微镜内形成荧光显微镜。
ICG血管造影装置是经过改装的荧光数码摄相机,在荧光造影时中断手术,需移走手术显微镜。
2005年产生了整合ICG荧光造影的手术显微镜,显微手术操作和荧光造影可以同时进行。
由于其操作简单、便捷,现已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中,此后荧光血管造影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得到迅速推广。
2 相关技术及基础理论ICG在体内不能被代谢,经静脉注射后,迅速与α1蛋白结合,然后被肝细胞摄取,通过肠道排出。
其半衰期为3~4 min。
ICG的推荐用量为0.2~0.5 mg/kg,每日极量为5.0 mg/kg。
少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出现过敏反应后,可立刻给予甲强龙40.0 mg,静脉注射。
因此,术前必须确认患者无碘、贝壳类食物及其他严重过敏史,无妊娠[2]。
使用时应用无菌注射用蒸馏水溶解,在静注ICG 15~20 s后,血管即开始显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动脉期、毛细血管期、静脉期血管影像,能显示管径小于1.0 mm的细小血管。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前交通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 摘 要 】在对前交通动脉瘤进行 治疗 时, 开颅动脉 瘤夹闭术是最主要 的一种手术方式 , 是在保证载瘤动脉和分 支血 管血流通 畅的情
况对动脉瘤进行完全夹闭。术后动脉 瘤残 留的发生率大约为2 %一 8 %, 动脉意外 闭塞的发生率大约为4 %一 1 2 %, 很 多学者认为术 中采用 血管检 测技术能够让手术成功率得到有效提升 , 术 ̄ e D S A 被 看成是一项最理想的血管评估技术 , 但是 因为一定的限制让其不能成为一 项常规 术中检查。 吲哚菁绿 荧光血管造影能够对术野 区的血管进行清晰的显示 , 而且具有无放射性、 安全性 高、 可重复、 运费低 、 简便 等 特点 , 让其 在 前 交 通动 脉 瘤 术 中的应 用越 来越 广 泛 。
绿荧光造影的临床研 究Ⅱ ] . 临床神 经外科杂志, 2 0 1 1 , 0 5 : 2 6 1 - 2 6 3 .
【 3 ] 任保 刚, 杨卫忠, 石松生, 梁 日生 , 倪天瑞, 宋施 委 , 张 国 良, 王锐, 陈
于术中脑血管造影临床试 验。 [ 2 ] 在2 0 0 3 年时第一次报到了该技术 2 01 4, 05: 31 4-31 6. 对 脑血 管病患者行吲哚菁绿造影检查 , 结果部分患者 的手术过程 [ 4 】 郭 少雷, 梁丰, 江楠, 李雪松 , 黄正松, 齐铁 伟, 何科 君, 罗莉娟, 洪奕 得到了改变 。 2 0 0 5 年又有学者报到 了术中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 珊 术中荧光造影在前循环动脉瘤 夹闭手术 中应 用的有效性研究 在脑动脉手术 中的应用 , 并 比较分析了吲哚菁绿荧光 血管造影和 Ⅱ ] _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 0 1 4 , ( O 2 ) . 术 中、 术后 D S A 造影。结果发现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术 中能 [ 5 】 步啸, 孙正辉, 武琛, 许 百男, 薛哲, 彭定伟. 颅 内动脉瘤 夹闭术 中荧 为术中提供 比较重要 的信息 , 从而促进夹闭成功。 光造 影 ” 假 阴性 ” 原 因探 讨 卟 中 国现 代 神 经疾 病 杂 志 , 2 0 1 2 . 1 2 2 吲 哚 菁 绿 荧光 血 管 造 影 在 前 交通 动 脉 瘤 手术 中的 应 用 o 1 ) . 吲哚菁绿是一种近红外线荧 光三碳氰绿染料 , 吸收波长最大 ( 6 陈 四 方 ,王 占 祥 ,谭 国 伟 ,郭 剑 峰 ,陈 东 汉 , Y o k o K a t o , 能达 到8 0 5 i r m, 最 大荧光波长 能达到8 3 5 n m, 在 体 内不会被代谢 , 『 Hi r o t o s h i S a n o .吲 哚 菁 绿 荧 光 强 度 分析 在 颅 内动脉 瘤 术 中的 应 用 在经过静脉 注射后 , 能够 和 l 脂 蛋白快速结合 , 之后被肝细胞摄 ] . 中华神 经外科杂志, 2 0 1 1 , 2 7 ( 1 2 ) . 取, 再 经过肠道排除 。 吲哚菁绿的半衰期为3 — 4 分钟 。 静脉注射后 Ⅱ 【 7 】 宋志俊, 史继新, 杭春华, 田蕾, 谢 ( 辑) , 孙康健 , 潘云曦, 马驰原, 王汉 大部分患者都不会 出现过敏反应 , 所以在术前需要对 患者有无妊 东. 荧光造影和脑电监 测在 术中闭塞载瘤动脉 时的作 用U 】 . 中华神 娠和相关过敏史进行确认 。 在使用 时需要利用无菌注射用蒸馏水 对其进行溶解 , 在外周静脉注射 1 5 — 2 0 s 后, 目标血管就可 以显影 , 经外 科 杂 志 , 2 0 0 9 . 2 5 ( 1 0 ) . 能对毛细血管期 、 动脉期 、 静脉期血管显影进行清楚 的观察。 吲哚 [ 8 ] 刘文彬, 宋来君, 孙红卫 , 郭付有. 吲哚 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颅 内 菁绿荧光造影 的空问分辨率很好 , 管径 <1 . 0 mm的细小血管都 能 动脉 瘤手术 中的临床研 究Ⅱ 】 . 中国实用 医刊 , 2 0 1 1 , 3 8 ( 1 5 0 ) . 有效显示。 动脉期持续的时间大约为6 — 9 s , 之后开始缩减, 毛细血 【 9 ] Ra a b e A, Na k a j i P , B e c k J . P r o s p e c i t v e e v a l u a i t o n o f 管期在 动脉期后 开始移行 , 之后是静脉显影 、 吲哚菁绿造影 的有 s u r g i c a l mi c r o s c o pe — — i n t e g r a t e d i nt r a o pe r a t i ve R e a l " — — i r r  ̄a r e d 效时间大约为2 分钟 , 然后开始衰退 , 这样时 间足够对动脉瘤夹进 i n d o c y a n i n e g r e e n v i d e o a n g i o g r a p h y d u i r n g a n e u r y s m 行调整 , 而且还可 以通过对造影 录像进行反复观察来调整动脉瘤 s u r g e r y .J o u na r l o f Ne u r o s u r g e r y , 2 0 0 5 . 1 0 3 ( 0 6 ) . 夹, 在 问隔1 5 分钟后可以进行再次造影。 [ 1 O 】文峰.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术及其 临床 应用 卟 眼科研 究 , 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时需要对术野进行 清理 , 让载瘤血管和动 2 0 0 6 . 2 4 ( 0 2 ] . 脉瘤得到充分暴 露 , 如果患者瘤体较大 , 不能有效显示瘤体全貌 , 【 1 1 ] G mb e r A, Do f e r C, S t a n d h a r d t H . P r o s p e c i t v e 但是需要显露出部分瘤体 和瘤颈 , 从而才能准确判断 。吲哚菁 绿 c om p a is r on o f i nt r a o pe r a i t ve va s c u l a r m on i t or in g 荧光造 影是术 中血管造影新 技术 , 造 影的方法 比较简便 , 所需要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d u i r n g c e r e b r a l a n e u r y s m s u r g e r y . 的时 间也不 长 , 不会对 术者的显微操作造成影 响, 具有较高 的准 Ne ur os ur g e r y , 2 01 1. 确性 , 应用前景非常广 。但是吲哚菁绿荧光造影 的准确性却不如 1 2 ] Ma c d o n e J R . Ro l e o f D S A , 而且 因为吲哚菁 绿荧光造影对 组织的穿透作 用不强 , 不 能 [ a n i g o r g a p h y f o l l o w i n g a n e u r y s m s u r g e r y . J o u n r l a o f ��
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在神经外科血管性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在神经外科血管性疾病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背景: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是一种近红外线荧光三碳菁绿染料,其最大吸收波长为805nm,最大荧光波长为835nm。
ICG经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后,与血液中的球蛋白等结合并存在于血管内,在近红外光源及荧光摄影机下,可发出荧光使含有ICG的血管显影,并最终在肝脏的帮助下被排出体外。
1967年,荧光血管造影首次应用于神经外科。
此后,随着显示吲哚菁绿荧光造影(Indocyanine green video angiography, ICG VA)的手术显微镜的出现,ICG VA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神经外科血管性疾病手术中。
目的:探讨术中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神经外科血管性疾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颅内动脉瘤患者41例,烟雾病患者16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5例),在所有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均行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
对41例动脉瘤患者行术后CT明确有无缺血梗死,并行CTA或DSA评价动脉瘤夹闭效果,并与ICG荧光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对比。
对16例烟雾病患者行术后CT明确有无缺血梗死,行CTA或DSA评价血管搭桥的效果,并与ICG荧光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对比。
对5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行术后DSA评价手术切除效果,并与ICG荧光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41例患者的动脉瘤夹闭手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颈残留4例,手术者均根据造影结果调整动脉瘤夹位置。
41例患者术后复查CT无缺血梗死。
36例患者复查CTA或DSA(5例患者未行复查),其中34例患者提示动脉瘤夹闭完全,载瘤动脉通畅,与ICG荧光血管造影结果一致,相符率94.4%(34/36)。
2例患者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提示动脉瘤夹闭完全,载瘤动脉通畅,但术后DSA示微小动脉瘤颈残留。
吲哚菁绿在生物成像与医学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Imaging Science and Photochemistry
Vol. 39 No. 4 July, 2021
http: //www. yxkxyghx. org
!"菁绿在生物成像与医学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周巧雨,许佳佳,刘 敏,马 鑫,黄雨柔, 吴彦东,陈琼",尹军"
子的癌细
' 胞靶向性(图5B) 2(o除了封装ICG,合成性能更
强的衍生物也有利于光声成像。有研究显示!CG
的衍生物IR820含有两个磺酸基团,拥有更强的蛋
白质结合能力,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后JR820单键
' 旋转被限制,荧光迅速增强 3(0因此!亥络合物被
用于监测血管系统、淋巴引流系统及肿瘤血管,并可
光散射 突破光学成像深度的光声成像,该团
队首次将ICG的J聚集体封装在丙交酯-乙交酯-b-
聚(乙二醇XPLGA-b-PEG)中合成 ICGJ@PEI0 在
该设计中!聚集体展现出比单ICG更强的光稳定 性和更远的发射,同时脂质体的静电力吸附可以防
止ICG降解,此外,分子还可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
Key Laboratory of Pesticide and Chemical Biology , Ministry of Education , College of Chemistry ,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 Wuhan 430079 , Hubei, P. R. China
成了新型光触发抗
纳米 。一 ,该粒
子 了光热、光 和 学治疗,为转移性肿瘤
吲哚菁绿应用原理
吲哚菁绿应用原理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荧光染料,具有许多重要的临床应用。
本文将介绍吲哚菁绿的应用原理,并探讨其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
吲哚菁绿是一种具有强烈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吲哚环和菁环。
吲哚菁绿的荧光特性使其成为生物成像和药物传输的理想候选物质。
在生物成像方面,吲哚菁绿可通过吸收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而发射荧光。
这种荧光可以被用来实现生物组织的实时成像。
通过将吲哚菁绿注射到患者体内,医生可以利用荧光成像技术来观察和诊断疾病。
例如,吲哚菁绿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观察眼底血管和视网膜,从而指导手术操作。
此外,吲哚菁绿还可以用于肿瘤标记,通过荧光成像技术可以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定位。
吲哚菁绿在药物传输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吲哚菁绿可以与药物分子结合并稳定药物分子的结构。
这使得吲哚菁绿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被运输到靶细胞中。
通过将药物与吲哚菁绿结合,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此外,吲哚菁绿还可以通过特定的刺激(如光照)来释放药物,从而实现对靶细胞的精确治疗。
除了医学领域,吲哚菁绿还在环境监测和化学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吲哚菁绿对环境中的污染物和化学物质具有选择性的结合能力,可以通过荧光信号来检测和测量目标物质的浓度。
这种基于吲哚菁绿的化学传感器可以应用于水质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总结起来,吲哚菁绿作为一种重要的荧光染料,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荧光特性使其成为生物组织成像和药物传输的理想选择。
吲哚菁绿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医学诊断和治疗的精确性,还可以在环境监测和化学分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吲哚菁绿研究的深入,相信吲哚菁绿的应用将会变得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技术在脑血管病手术中的应用
术 室护 理
32 5 血管造 影为 2 .. 5mg吲哚 菁绿用 灭 菌注 射用
水 l 溶解 。 0ml
3 2 6 在夹 闭动 脉瘤 前 后 、 除 畸形 前 后 、 .. 切 搭桥 手
护 理
中图分类号 :423 R 7.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 6 7 ( 0 8 2 — 1 6 0 1 0 —9 5 2 0 ) 32 5 ~ 2
吲哚菁 绿 (C 是一 种 近 红外 ( I 荧 光 三碳 I G) N R)
合 。造影 时照 明强度 自动设 成 5 , 0 红外 线 波长 为
2 仪器设 备及 I G血管 造影 方法 C 将 C ARI E S IS显 微 镜 与 I G 血 管 造 影 结 合 Z C 起来 。术野 的照明灯 光源 覆 盖 了 I G 吸 收 的波段 。 C
3 2 手术 配合 .
3 2 1 静 脉穿刺 选择肘 部 为佳 , 肢静脉 血流缓 慢 . . 下
护 士 进 修 杂 志 20 0 8年 1 第 2 卷 第 2 2月 3 3期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技术在脑血管病手术中的应用
彭 士 荣 张 立 萍
( 首都 医科 大学 附属 北 京 天 坛 医院 手 术 室 . 京 1 0 5 ) 北 0 0 0 关键词 造 影 剂 脑 血 管病 手 术
3 1 术 前准备 . 3 1 1 术前 一 日到病房访 视患 者 , .I 了解术前 病人血
管及心 理等情 况 。嘱病人 安静 休息 , 免情 绪激动 , 避
保 持大 便通 畅 , 以防血压 升高造 成动 脉瘤破 裂 出血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
2 1 1 病 人 准 备 手 术 前 1d 回护 士 到 病 房 术 前 访 视 , .. 巡 了解 病 人 的 病 情 及 心 理状 况 , 向病 人 宣 教 手 术 相 关 知 识 、 G 血 管 造 I C 影 原 理 和 手 术 配 合 注 意事 项 , 了解 病 人 心 理 状 态 , 答 病 人 的疑 解
度 反 应 : 人 出 现 恶 心 、 吐 , 做 特 殊 处 理 可 自行 消 失 ; 病 呕 不 中度 反
选方法 , 是 D A属侵袭性检查 , 但 S 技术 要 求 高 , 病 人 和 术 者 均 对 有 放 射 性 , 医疗 费 用 较 高 , 其 应 用 受 到 限制 。 因 此 , 多 学 且 使 很 者 推 荐 术 中 行 IG 血 管 造 影 】以提 高手 术 成 功 率 。 C , 1 临 床 资 料 北 京 天 坛 医 院神 经 外 科 住 院 的 1 例 颅 内动 脉 瘤 的病 人 , 6 6 1 例 直接 夹 闭 动脉 瘤 前 后 均 行 I G 造 影 。 C 2 护 理
用 , 术 室 护 士 加 以 训 练 即 可 熟 练 掌 握 , 士 必 须 掌 握 I G 造 手 护 C 影 病 人 术 前 准 备 、 中护 理 配 合 、 后 不 良反 应 的 观 察 及 护 理 , 术 术 医护 之 间相 互 沟通 , 互 了 解 , 合 默 契 , 相 配 对缩 短 手 术 时 间 、 少 减
证 实术 中 I G造 影 结 果 。[ 论3C 术 中造 影 能 够 提 供 血 管 通 畅 程 度 和 动 脉 瘤 的 实 时 信 息 结 果 , 高 了 手 术 成 功 率 。熟 练 掌 握 C 结 IG 提
吲哚菁绿的临床应用进展
吲哚菁绿的临床应用进展吲哚菁绿是一种具有荧光特性的有机化合物,常被应用于临床诊断及治疗领域。
近年来,吲哚菁绿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迅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吲哚菁绿在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进行探讨。
吲哚菁绿作为一种优秀的荧光探针,在生物医学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其分子结构稳定,荧光持久,荧光强度高,能够在体内精准地标记目标组织或细胞,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同时,吲哚菁绿还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体内稳定性,不易引起细胞毒性或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标记、器官显影、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外科手术等方面。
吲哚菁绿在肿瘤标记方面的应用是其在临床上的重要突破之一。
吲哚菁绿可以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通过荧光显影技术在手术过程中实时显示肿瘤组织的位置和范围,帮助外科医生实现精准切除肿瘤的目的,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存活率。
此外,吲哚菁绿还可以通过与肿瘤相关的分子信号途径相互作用,实现肿瘤诊断、治疗和监测的多功能一体化。
在器官显影领域,吲哚菁绿的应用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通过将吲哚菁绿靶向性地注射到特定器官或组织中,结合荧光显微镜等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器官的微观结构和功能活动,帮助医生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疾病诊断和药物疗效评估等工作。
吲哚菁绿的高度荧光性和生物相容性为器官显影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外,吲哚菁绿在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神经外科手术对神经组织的精细操作要求极高,而吲哚菁绿的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可以帮助神经外科医生准确定位神经组织,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免受损伤。
心血管外科手术则需要对心脏和血管进行精准显影,吲哚菁绿作为一种理想的心血管显影探针,可以快速、准确地显示心脏和血管的解剖结构,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吲哚菁绿作为一种具有广泛临床应用前景的荧光探针,在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需求的不断提高,相信吲哚菁绿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拓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更多的福祉。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cmt t ea c a r ln r i u net n -r u o e J . o in hp t e a i u f e c h l g e ot m [ ] a ia i j n y l eo tm c
术 , 未 治 愈 , 后 选 择 肝 移 植 , 训 深 刻 。⑦ 王 炳 仍 最 教 煌 报 道 胆管 修复 术 2年 之后发 生再 狭窄 的 可能性 较
[ ] Nuz 2 zoG,Gi i t F, es n u a e P ri i ln a R.T erko iayd c ijr h s f l r ut nuy i b i N dr glprso i coeytc my J .JC i,20 ui a cpc h l s t [ ] hr 04,1 1 6): n a o c eo 4(
3 3 3 3. 4 .5
高。因此随诊时间尽量延长 , 随诊时间愈久 , 修复效果 可能有所下降。⑧对于术后胆道狭窄较轻、 时间较短
的患 者可择 期 行 E C R P球 囊 扩 张 , 内置 可 取 出 引 流 支
架 治疗 。
[ ] S h i C L nr r M, em c e U u i l r t et f i 3 e md S , ag h St ahr .S r c e m n o b e t e J t g a ta l
术 中荧光 血管造影发 现动脉 瘤残颈 2
显微镜
内动脉瘤 。术中采用吲哚 箐绿 荧光血管造影 , 评估动脉 瘤 夹闭情 况以及载瘤 动脉 的血供情 况 , 据造 影结果 必要 根
1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术及其临床应用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术及其临床应用自20世纪60年代初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 raphy, FFA)用于眼科临床以来, FFA已成为眼底病检查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FFA技术的应用,使我们可动态地观察视网膜血管结构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
由于脉络膜血管被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p igmental ep ithelium, RPE)色素及脉络膜本身的色素阻挡,很难像视网膜血管样容易被观察到。
因此,人们对脉络膜血管构筑的了解远不如像对视网膜血管那样清楚。
对脉络膜血管结构了解较少,并不意味着脉络膜血管的病理生理作用不重要,因为约90%的眼部循环流经脉络膜血管,许多致病因子都易聚积于脉络膜而发生多种脉络膜疾患。
为了能在活体上更好地观察到脉络膜血管构筑,早在1969年国外就有学者采用吲哚青绿( in docyanine green, ICG)及红外光对狗和猴子进行脉络膜血管造影的研究,随后又在人身上进行了系列研究。
但由于脉络膜血管构筑的复杂性及ICG的荧光效率较低(比荧光素弱25倍) ,很难采用像FFA那样的记录方法来清晰有效地记录到脉络膜的循环状况。
直到20 世纪80 年代,随着录像技术和激光扫描眼底镜( scanning laserophthalmoscope, SLO ) 引入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 ,增加了图像的时间分辨率或空间分辨率,并与数字化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图像的处理及分析。
这些技术的进展大大提高了ICGA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 ICGA作为FFA的一种补充技术,已在世界各地较普遍开展起来。
下面就ICGA的基本原理与特性、设备及技术、临床释义注意要点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作简单介绍。
1ICGA的基本原理与特性ICGA是用ICG为染料,近红外光或红外激光为激发光源,通过高速摄影或实时摄像并经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记录眼底尤其是脉络膜循环动态图像的一种技术。
吲哚菁绿(ICG)临床应用
吲哚菁绿(ICG)临床应用背景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唯一批准的菁染料药,安全无毒,因其具有两方面的特性,在临床上被多科室广泛应用。
第一,根据ICG的药理特性,静注后与血清蛋白结合,被肝细胞摄取,以游离形式由肝细胞分泌至胆汁,不参与体内化学反应,无肠肝循环、无淋巴逆流、不从肾等其他肝外脏器排泄,半衰期为3~4min。
因此,通过监测ICG体内动态代谢过程可量化评估肝储备功能有效状态,即为临床开展的ICG清除试验,主要以15min血液中ICG滞留率(ICG-R15) 、血浆ICG清除率(ICG-K值) 、有效肝血流量(ICG-EHBF)等作为衡量指标。
ICG清除试验是目前唯一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的实时动态肝脏储备功能定量检测方法,采用脉动式ICG 分光光度仪分析法具有微创、简便、快速、可床边实时监测并短时间重复的明显优势[1]。
第二,根据ICG的荧光特性,可发射波长840 nm左右的近红外光,其增强荧光的组织穿透深度范围在0.5~1.0 cm之间,作为成像介质已经在临床使用超过50年,如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通过动态记录脉络膜血流动力学改变用于诊断脉络膜疾病;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通过观察不同组织荧光程度可用于组织血供评估、肿瘤定位、前哨淋巴结示踪导航等[2]。
以下根据ICG不同特性进行各科室的具体应用情况介绍。
一、ICG在肝胆外科临床应用精准肝脏外科在追求彻底清除目标病灶的同时,确保剩余肝脏解剖结构完整和功能性体积最大化,并最大限度控制手术出血和全身性创伤侵袭,最终使手术患者获得最佳康复效果。
术前精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对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把握安全的肝切除范围,从而降低患者术后肝脏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3]。
肝脏储备功能指受检者健存的所有肝实质细胞的功能总和,依赖于活性细胞与肝血流灌注的相互作用,包括肝固有代谢容量储备及肝功能性血流量储备,两者相辅相成,特别是代谢容量-血流匹配的状况。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颅内外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a n g i o g r a p h y( C T A )w i t h i n 1 w e e k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l y . Re s u l t s I C G p r o v i d e d a n e x c e l l e n t 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 o f a l l
I C G v i d e o a n g i o g r a p h y w e r e t h e n c o mp a r e d t o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d i g i t a l s u b t r a c t i o n a n g i o g r a p h y( D S A ) o r C T
Af t e r c o mp l e t i o n o f t h e b y p a s s ,I C G w a s a d mi n i s t e r e d t o a s s e s s t h e p a t e n c y o f t h e g r a f t . T h e f i n d i n g s o n
C h a n g h a i Ho s p i t l, a S e c o n dMi l i t a r y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 2 0 0 4 n d i n ga u t h o r : l _ a ' uJ i n— a mi n . E mml : c h s t r o k e @1 6 3 . c o m
Me t ho d s T h 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5 7 p a t i e n t s wi t h 6 8 a n a s t o mo s i s e s , wh o u n d e r w e n t I C G a n g i o g r a p h y a f t e r t h e
动脉瘤夹闭术中辅助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的临床研究
o ea v t t yw r cm ae uigtet ogo p. s l T eI G gop( 0 css a p rt es a g ee o p rd d r h w ru s Reut h C ru 2 ae )h s i re n
sg i c n l i h rCOS s o e swela o ri cd n e o e e r lic mi f rs r e h n t e in f a ty h g e i c r s a l s lwe n i e c fc r b a s he a a t u g r t a h e y
s re a h rceit f e l i ,it t rp aa l ,a d sf to ug r h sc aa tr i o ra— me ni e, e e tbe n aemeh d,w ihc n ice s y sc a t ma hc a n ra e
t e s c e sr t fa e r s c i i g s r e n mprv h pe aie ef c. h u c s ae o n u y m l pp n u g r a d i y o e te o r tv fe t
床神经外科 杂志 2 1 年第 8卷第 5 01 期
2 61
di1 .9 9 ji n 17 - 7 .0 .5 0 2 o:0 36 /.s .6 27 0 2 l 0 .
动 脉 瘤 夹 闭术 中辅 助 应 用 吲 哚菁 绿 荧 光 造 影 的 临床 研 究
Cln c lr s a c o i oc an ne r e i i a e e r h n nd y i g e n a ss e i a u y m ci i ur e y ZHANG sit d n ne r s lpp ng s g r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术中的应用附56例分析
2007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56例颅内动脉瘤手术中实施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 )荧光血管造影,共145次,现总结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男25例,女31例;年龄37~78岁,平均56.5岁,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起病51例,脑缺血起病3例,偶然发现2例。
Hunt &Hess 分级:0级5例,Ⅰ级11例,Ⅱ级16例,Ⅲ级15例,Ⅳ级7例,Ⅴ级2例。
术前行CT 、3D-CTA 和(或)DSA 检查确诊。
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23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2例,颈内动脉脉络膜前动脉2例,大脑中动脉11例(其中未破裂2例),前交通动脉8例,大脑前动脉3例,基底动脉尖端1例,大脑后动脉2例(包括血栓性1例),小脑后下动脉3例(包括血栓性1例),椎动脉夹层1例。
以SAH 起病者,入院后1~3d 根据动脉瘤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使用1~4枚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颈;未破裂动脉瘤择期行开颅手术。
对2例血栓性动脉瘤,在载瘤动脉成形后切除大部分血栓;对1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先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架桥,再夹闭动脉瘤近心端椎动脉。
术前确认病人无ICG 过敏史,无碘、贝壳类食物及其他严重过敏史,无妊娠,签定接受术中进行ICG 荧光血管造影的知情同意签字书。
在动脉瘤颈夹闭前和夹闭后分别行ICG 荧光血管造影。
首先清理术野,将希望观察的血管显露清楚。
调整好显微镜的观察角度、焦距和放大倍率,将显微镜(L O 3FL )切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术中的应用(附56例分析)佟志勇,*王运杰,景治涛(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01)摘要:目的探讨术中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血管造影在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开颅手术治疗56例颅内动脉瘤的经验。
术中共行ICG 荧光血管造影145次。
结果3例手术得益于ICG 荧光血管造影,经及时调整动脉瘤夹的位置或切断动脉瘤顶部的细小供血血管后,获得理想疗效。
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原理
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原理引言:吲哚菁绿是一种常用的荧光染料,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尤其在细胞成像和分子探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吲哚菁绿的原理和应用。
一、吲哚菁绿的物理性质吲哚菁绿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荧光特性。
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吲哚环和多个芳香环,这使得它具有强烈的吸光和荧光特性。
吲哚菁绿的吸收峰位于约730纳米处,而发射峰位于约505纳米处,因此呈现出绿色荧光。
二、吲哚菁绿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 细胞成像吲哚菁绿可以被细胞摄取并在胞内发出强烈的荧光信号,因此广泛应用于细胞成像研究中。
通过将吲哚菁绿标记在特定的细胞结构上,如细胞核或细胞膜,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2. 分子探针吲哚菁绿还可作为分子探针,用于检测生物体内特定分子的存在和浓度变化。
通过将吲哚菁绿与特定分子结合,如蛋白质或核酸,可以实现对这些分子的高灵敏度检测。
这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吲哚菁绿的荧光产生机制吲哚菁绿的荧光产生机制主要包括激发态和发射态两个过程。
当吲哚菁绿受到外界光的激发时,其分子中的电子会跃迁到高能级的激发态。
随后,这些激发态的电子会通过非辐射的弛豫过程逐渐转移到低能级,最终跃迁到发射态并发出荧光。
四、吲哚菁绿的激发光源吲哚菁绿的激发光源可以是多种形式,如激光器或白炽灯。
为了获得高效的激发效果,通常选择与吲哚菁绿的吸收峰相匹配的波长作为激发光源。
五、吲哚菁绿的应用案例1. 癌症细胞的检测吲哚菁绿可以标记在癌症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上,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荧光信号的强弱来判断细胞的恶性程度。
2. 活细胞成像吲哚菁绿可以与特定的细胞器结合,如线粒体或内质网,通过观察荧光信号的变化来研究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功能。
3. 荧光探针吲哚菁绿可以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如钙离子或离子通道,用于检测这些分子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变化。
六、吲哚菁绿的优势和展望吲哚菁绿具有较高的荧光亮度和稳定性,且在生物体内不会引起明显的毒副作用。
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在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在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的应
用体会
杨与敏;韩杨云;龙晓东;李爱国;梁小龙;叶峰;邹林波;刘之彝
【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年(卷),期】2022(22)6
【摘要】目的研究术中吲哚菁绿(ICG)荧光血管造影在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例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行开颅手术患者的术中ICG荧光造影、术前CTA及术后DSA 血管影像资料。
对比术中ICG荧光血管影像与术前CTA、术后DSA血管影像,评估ICG荧光血管造影在术中的作用。
结果 8例患者血管畸形团在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均显影清晰;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影像与术前CTA血管影像一致;切除术后ICG荧光血管造影血管畸形团均未显影,与术后DSA血管影像一致。
结论术中ICG 荧光血管造影可以显示血管畸形团范围,明确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在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有指导意义。
【总页数】3页(P570-572)
【作者】杨与敏;韩杨云;龙晓东;李爱国;梁小龙;叶峰;邹林波;刘之彝
【作者单位】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12
【相关文献】
1.术中血管造影在出血性脑卒中急诊手术中的应用
2.术中超声血管造影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的应用
3.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术中ICG荧光显像在腹腔镜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4.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术中ICG荧光显像在腹腔镜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5.对比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静脉畸形手术中的应用(英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神经减压( 或移植) 医院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 北京 100730)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中图分类号: R473. 6
面神经减压术 文献标识码: B
护理 文章编号: 1002 6975( 2008) 23 2157 02
造成周围性面瘫的原因很多, 常见有贝尔 ( Bell) 氏面瘫、中耳乳突病变、耳带状疱疹( H unt 综 合征) 及手术损伤、颞骨骨折和 新生物压迫侵 蚀所 致。临床表现 为患侧面部上下 表情肌随意运 动障 碍, 不能表情, 如抬眉、促额、闭眼不能、口角歪斜等, 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对经保守治疗效果不 理想者及早施行面神经减压或移植手术, 是目前效 果较好的治疗方法, 能使面瘫不同程度的恢复, 同时 又使听骨链的功能得到保 护或恢复。2003 年 1 月 ~ 2006 年 5 月, 我科对 124 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施 行此项手术, 疗效满意, 无护理并发症, 现将护理特 点报告如下。
! 2156 !
护士进修杂志 2008 年 12 月第 23 卷第 23 期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技术在脑血管病手术中的应用
彭士荣 张立萍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手 术室, 北京 100050)
关键词 造影剂 脑血管病 手术 中图分类号: R472. 3 文献标识码: B
护理 文章编号: 1002 6975( 2008) 23 2156 02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4 例, 男 86 例, 女 38 例; 右
作者简介: 曲荣坤( 1963- ) , 女, 北 京, 大 专, 副 主任护 师, 护士长, 研究方向: 耳鼻喉科护理, 护理管理
侧 44 例, 左侧 80 例; 平均年龄 36 岁, 以 20~ 45 岁 居多( 98 例) 。面瘫原因: Bell 面瘫 38 例, H unt 综 合征 16 例, 外院转来乳突根治术后 12 例、中耳乳突 病变 23 例, 颞骨骨折 26 例, 耳内新生物压迫所致 9 例。面瘫距手术时间长短不等, 最短者为术后一周, 最长有 6 例超过 120 d, 其中 1 例达 360 d。 1. 2 手术方法简介 面神经主干行走于狭窄的骨 管中, 且神经纤细, 行程曲折复杂, 因此手术危险性 大。应根据有关术前检查初步确定面神经的损伤部 位和损伤变性的程度, 而后采用不同的手术进路行 面神经减压术或移植术[ 1] 。主要有: 经颅中窝径路 行面神经迷路段、膝状神经节和内耳道段面神经减 压; 经颅中窝与耳后乳突联合径路行面神经全程减 压; 经迷路径路, 适用于内耳功能术前完全丧失者; 乳突径路能充分暴露面神经垂直段和水平段, 乃至 膝状神经节, 对听力无明显影响。减压手术的目的 是解除水肿的面神经在骨管中受压迫的状况, 防止 神经变性, 避免神经内膜和囊膜的损坏[ 2] , 需要时术
吲哚菁绿( ICG) 是一种近红外( NIR) 荧光三碳 菁染料, 它的吸收和放射 的最大值( 分别为 805 和 835) 位于组织的 最佳窗口 内, 在此窗口内组织内 在的染色物质对于吸收的干扰较小。在静脉注射后 1~ 2 s 内主要与球蛋白结合, 染料将保留在静脉内 并有正常程度的渗透性。其在血液中的最大吸收波 长及最大荧光波长, 都在近红外区域。因此, 利用具 红外光的显微镜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脑血管的图像。 在脑血管畸形切除前后及动脉瘤夹闭前后分别进行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可准确判断血管走行、病变部位 及手术效果。2007 年 3~ 10 月, 我院将 ICG 造影 应用于脑血管手术共 105 例, 术中辅以多普勒进行 脑血流监测, 及时了解手术情况, 经术后 DSA 观察 效果良好。
作者简介: 彭士荣( 1969- ) , 女, 北 京, 大 专, 护 师, 从 事手 术室护理
合。造影时照明强度自动设成 50% , 红外线波长为 800 nm。用手柄按两下 FL U O, Record 自动开始, 整个 Recor d 不超过 5 min, 然后自动进入 Playback 模式。按下 F LU O 超过 2 s, 即 停止 IR800 功能。 录像结束后, 记录的整个 F LU O 片段自动重新播放 5 次, 用手柄的操纵杆控制前进后退。第三次按下 F LU O, 进入 P lay back 模 式 ( short replay 或 lo ng replay ) 。
1 临床资料
本组 105 例, 男 57 例, 女 48 例。年龄 14~ 72 岁。其中动脉瘤 86 例, 血管畸形 8 例, 烟雾病脑血 管搭桥 11 例。仅 1 例脑血管搭桥术后显影不畅, 其 余造影效果均良好, 血管通畅。
2 仪器设备及 ICG 血管造影方法
将 CARI ZEISS 显微镜与 ICG 血管造 影结合 起来。术野的照明灯光源覆盖了 ICG 吸收的波段。 吲哚菁绿染料通过外周静脉单次注射。染料溶液到 达 NIR 光线照射的目标区域后, 将诱发 ICG 荧光。 荧光将使用非增强摄像机记录。因此动脉、毛细血 管和静脉血管都可被实时记录在影像中。需要注意 的是: 在荧光造影中不能使用自动对焦; 在锁孔手术 中, 照明区域很暗的部分不适合; 工作距离太长的不 适合; 放大倍数太大不适合; 照明区域直径太大不适
3 手术护理
3. 1 术前准备 3. 1. 1 术前一日到病房访视患者, 了解术前病人血 管及心理等情况。嘱病人安静休息, 避免情绪激动, 保持大便通畅, 以防血压升高造成动脉瘤破裂出血。 另外, 询问有无此药物过敏史, 过敏者禁用。此制剂 含碘, 需做碘过敏实验, 阳性者禁用。 3. 1. 2 物品准备 除常规器械外, 要准备可红外显 影的显微镜。 3. 2 手术配合 3. 2. 1 静脉穿刺选择肘部为佳, 下肢静脉血流缓慢 且静脉瓣多, 不做首选。要有专用静脉通路, 不得与 手术用静脉通路合用。 3. 2. 2 造影用静脉每次推注造影剂前后要滴注生 理盐水, 避免其他液体与造影剂发生化学反应。 3. 2. 3 注意观察手术进程, 根据手术情况在使用前 调配吲哚菁绿注射液。 3. 2. 4 必须用灭菌注射用水或专用溶媒, 并使其完 全溶解。其他溶剂易引起结晶, 不能使用。水平观 察玻璃壁, 确认无残存不溶药剂方可使用。 3. 2. 5 血管造影为 25 mg 吲哚菁绿用灭菌注射用 水 10 m l 溶解。 3. 2. 6 在夹闭动脉瘤前后、切除畸形前后、搭桥手 术吻合血管后进行造影: 术者启动显微镜的红外模 式后, 巡回护士将吲哚菁绿溶液 12. 5 mg 迅速由肘
护士进修杂志 2008 年 12 月第 23 卷第 23 期
静脉注入, 并快速追加 5~ 10 m l 生理盐水。经 10 s 左右即可在显示器上看到清晰的血管荧光图像。显 微镜自动记录并回放显示最清晰的录像片段, 供术 者参考。 3. 2. 7 在夹闭动脉瘤、切除病变后或搭桥手术吻合 血管后, 再次行荧光血 管造影, 以及时评价手 术效 果。 3. 2. 8 在应用吲哚菁绿静脉注射前后, 告知麻醉师 注意观察, 注射后 10~ 15 s 会有血氧饱和度的瞬间 下降。 3. 2. 9 术后 3~ 5 d 进行随防, 了解患者身体恢复 情况, 对实施造影的患者观察造影血管有无变化及 不适。
4 体会
吲哚菁绿的溶剂一定要用灭菌注射用水并确保
! 2157 !
完全溶解, 如必须保存, 需尽量选择阴凉避光处, 并 不得超过 4 h。造影用的静脉通路最好在患者麻醉 后开放, 以减少患者痛苦。静脉推注药物时要在按 下 Record 后且剂量要准确、迅速, 以免影响造影效 果。造影时的护理需迅速到位, 与医师密切配合, 以 取得最佳效果。每次注射吲哚菁绿溶液后, 要密切 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手术 医生及麻醉师并协助抢救。
ICG 提供的影像局限于手术视野范围内, 其造 影范围远小于 DSA。因此对于疑难病例应联合多 种检查方法。显微镜结合的 ICG 血管造影代表了 术中检测血流的一种方法, 其检测不完全夹闭的动 脉瘤及观察血管的通畅简便、迅速和较高的准确性, 使其在手术中极有价值。
( 收稿日期: 2008 07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