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史

一、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中国哲学对待宗教的 态度是若即若离,无 可无不可。 中国哲学较多地采用 警句箴言、引证比喻 表达方式介于说理和 说教之间。
一、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希腊哲学与宗教几乎没 有交集,它可以说是与 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 物。 希腊哲学的方式,最为 思辨、充满着论辩、推 理和证明。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看 到希腊哲学的特征是: 1、非宗教。 2、思辨。
一、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3、希腊哲学思辨的特点
理智: “理智”即希腊文的“奴斯”,又译做“心灵”。希腊 人和其他民族一样,也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朽。但 “理智”的观念则是哲学特有的,第一个雅典哲学家阿 那克萨戈拉首次提出心灵是万物的本源,苏格拉底对此 大加赞赏再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提倡,理性主义最 突出最明显的体现了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 希腊哲学家认为理智是无形的、纯粹的实体,它推动万 物而不被任何事物所推动,弥漫于世界而能保持自身统 一。当理智和人的灵魂相通时,它构成了灵魂的纯粹部 分,统摄着灵魂一切的活动。这就打破了灵魂与身体不 能分割的思想。
2、闲暇: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
古希腊拥有比任何其他民族都要发达的奴隶制,贵族享 有充分的闲暇。希腊哲学家多为贵族,他们不必为生计 操劳,因此才能从事纯粹的思辨活动。于是,亚里士多 德把“闲暇”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但闲暇只是一 切智力活动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能够利用闲暇 从事哲学思辨,这是希腊人的特殊之处。 从词源上看希腊文“闲暇”(shule)派生出西文“学校” (school)。学校是柏拉图之后哲学家活动的主要场所。 这样,从事哲学研究在希腊是一门独立而崇高的职业。
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
西方哲学家排行榜

西方哲学家排行榜1、苏格拉底西方哲学奠基人。
唯一能作为时代分水岭的哲学家。
2、柏拉图西方哲学最伟大的哲学家。
3、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4、康德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
承前启后。
5、尼采现代西方哲学的创始人。
影响在未来。
6、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奠基人。
影响必在未来。
7、笛卡尔西方近代哲学的奠基人。
自成体系。
8、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
三敌:克尔凯郭尔、叔本华、马克思。
9、休谟经验主义集大成者。
不可知论者。
10、圣托马斯经院哲学、神学集大成者。
拾人牙慧。
11、斯宾诺莎西方近代哲学理性主义者。
磨镜片的圣哲。
12、莱布尼茨西方近代哲学理性主义者。
天才。
13、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创始人。
英年早逝。
14、洛克经验主义创始人。
未成体系。
15、叔本华唯意志论创始人。
悲观哥。
16、赫拉克利特辩证法奠基人。
战争哥。
17、巴门尼德形而上学奠基人。
提出“存在”。
18、普罗提诺新柏拉图主义者。
古希腊末代大师。
19、胡塞尔现象学创始人。
独树一帜。
20、马克思共产主义者。
后继无人。
21、萨特存在主义者。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22、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者。
影响在未来。
23、霍布斯机械唯物论体系创始人。
怪兽利维坦。
24、德里达结构主义创始人。
影响在未来。
25、罗素逻辑语言学创始人。
教维特根斯坦。
26、贝克莱经验主义者。
未成体系。
27、圣奥古斯丁神学者。
影响渐微。
28、培根早期唯物主义者。
影响渐微。
29、德谟克利特原子唯物论创始人。
影响渐微。
30、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拾人牙慧。
1.影响深远的学派。
故实用主义、实证主义等不列其中。
2.哲学体系的完整性、独创性。
3.对过去、未来的影响。
将定论与预测结合。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西方哲学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哲学便被视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探讨着宇宙、人生、道德、知识等根本问题。
西方哲学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的先哲到现代的哲学家,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为我们揭示了世界的奥秘。
在这漫长的哲学历程中,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西方哲学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哲学的起源与价值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当时的哲学家们关注自然、宇宙和人生,试图用理性思维解释世界。
哲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导我们思考,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培养我们的批判精神。
通过哲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从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二、古希腊哲学的启示1.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著名命题。
这句话启示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才能更好地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忙于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却忽略了自身的内心需求。
通过哲学的思考,我们应学会关注自我,关注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2. 柏拉图:理念论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真正的美、善、正义等存在于理念世界。
这一观点启示我们,要追求真理,就必须超越现实世界,寻求更高层次的理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道德的完善,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形而上学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世界的本质。
他认为,宇宙是由无数个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各种事物。
这一观点启示我们,要理解世界,就必须关注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三、中世纪哲学的传承中世纪哲学在基督教的背景下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其中,奥古斯丁的“预定论”和托马斯·阿奎那的“自然神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 奥古斯丁:预定论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早已预定了每个人的命运,人类只需顺应上帝的旨意,才能获得救赎。
这一观点启示我们,要相信命运,同时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西方哲学史

1本原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本原是最高原则,是唯一的、永恒不变的。
它统摄着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变化。
2逻各斯一般指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
赫拉克利特把它当做“说出的道理”即“理性”“理由”也是世界的本原即“规律”“原则”。
3理念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
他是向人的理智显示出普遍真相。
4实体是亚里士多德首创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一般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本原的东西。
5经院哲学在天主教学校里传授、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
经院哲学有两个基本特征:1、以“经院”为生存坏境。
2、以辩证法为操作原则。
6教父哲学是从神学家教父的著作中抽离出的哲学因素。
它是基督教为其教义辩护的一种宗教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教父哲学出现于中世纪6c----16c主要分为希腊和拉丁两大派。
代表人物有奥古斯汀。
7唯名论凡是认为共相并非独立于、而只是寓于可感事物之中,并且在逻辑上和时间上都要后于可感事物的,就被称为唯名论。
8唯实论在经院哲学中,凡是认为共相(理念、种属)可以独立于,并且在逻辑上和时间上优先于具体个别的可感事物而存在,而且可感事物只不过是对共相的一种摹纺和分有的就是实在论。
9奥康姆剃刀奥康认为凡是没有逻辑自明性又缺乏经验论据的命题或概念都必须从知识中剔除,能用经验论据说明的就不用非经验路说明,能用自明的命题证明就不用意义不明的论辩。
10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
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
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11启蒙运动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是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宣告了理性时代的来临。
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
12三表法是培根的“科学归纳法”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就是材料分门别类也叫“三表法”即1正面例证构成具有表2反面例证构成缺乏表3不同程度例证构成程度表。
13心物二元论是笛卡尔提出的,即心灵和物质是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他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

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是两种不同的哲学传统,它们的发展历程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西方哲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特别是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期间,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哲学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
这些哲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宇宙起源、道德伦理和人类认识等问题的理论,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在之后的历史时期,西方哲学经历了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哲学、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以及现代分析哲学等不同的思潮和学派的发展。
每个时期都有重要的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中国哲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一些早期的经典文献,如《易经》和《道德经》等。
中国哲学强调道德伦理、政治治理和人类的修身养性。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孔子和老子是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孔子提出了儒家学说,强调仁爱、孝道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则主张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谐、无为而治以及个体的修炼。
在中国历史上,还出现了其他学派,如墨家、法家和阴阳家等,对中国哲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有着明显的区别。
西方哲学强调理性思考和逻辑分析,注重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和探讨。
它在哲学方法和论证上更加注重形式和严谨性。
相比之下,中国哲学注重实践经验和道德观念,侧重于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
它强调个体的修身养性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尽管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思想取向,但它们都对人类思维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哲学在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哲学则在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应该重视和尊重这两种哲学传统,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今世界的挑战和问题。
十大西方哲学名著

十大西方哲学名著西方哲学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学派之一,早在希腊就有了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名著是我们了解人类思想发展的重要窗口,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十大西方哲学名著。
1. 《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柏拉图最著名的著作。
它探讨了关于公正、善和真理的本质,并提出了寻求真理的合适方式。
2.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受到广泛的尊重,他的伦理学创造了一个完美的伦理体系,包括道德德性、人类行为、品格以及其它社会问题。
3.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是去哪儿的原点,要抉择是继续往下还是认知万物、建立起完全自在判定和怀疑学、猜疑网络拯救。
事实上所有人类哲学都离不开笛卡尔的怀疑主义。
4. 《经院哲学的原则》经院哲学的原则可以说是中世纪欧洲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品,强调通过逻辑推理和深思熟虑的学术方法来发现真理,这奠定了整个中世纪思想体系的基础。
5. 《尼采的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是尼采哲学的代表,它挑战了基督教及其它文化的价值观,并试图为人类生存寻找新的秩序和模式,成为现代思想中最为极端的一种。
6. 《麦基雅维利的君主论》麦基雅维利的著作主张政治统治不必顾及道德伦理,至关重要的是实际能够掌握政治实权,是一本具有极大争议性的政治哲学著作。
7. 《休谟的人性论》休谟的哲学思想非常实际,他认为人类行为、概念和经验都来自于感性的契机,对于哲学的思考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8.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重要的著作,他认为政治体系应该建立在自由、平等和协商的基础上,并以“普遍意愿”为准则,这成为了民主政治和人权保障的重要支柱。
9.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被誉为德国思想的顶峰之一,他强调人类思想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宣扬了绝对主义的哲学观点,很大的影响了社会学和政治哲学领域。
10.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是罗素思想的总结,通过对西方哲学历史的回顾和分析,他系统地总结了西方哲学的主要观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哲学思考。
西方哲学历史主要人物

西⽅哲学历史主要⼈物西⽅哲学代表⼈物1、泰勒斯(Thales,盛年约在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从亚⾥⼠多德开始被尊为西⽅哲学的始祖。
2、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盛年约在公元前504-501年),古希腊哲学家,辩证法的创始⼈之⼀。
3、巴门尼德(Parmenides,盛年约在公元前504-501年),古希腊哲学家,存在论(本体论)的奠基⼈。
4、德谟克⾥特(Demokritos,盛年约在公元前420年),古希腊哲学家,原⼦论的创始⼈。
5、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8-399年),古希腊哲学家,与耶酥、孔⼦和释迦牟尼⼀同被尊为⼈类的导师,6、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347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著有《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巴门尼德》、《智者》等对话体著作。
7、亚⾥⼠多德(Aristotles,)柏拉图的学⽣,希腊哲学的集⼤成者,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许多学科的创始⼈,代表作《⼯具论》、《物理学》、《形⽽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
8、伊壁鸠鲁(Epikouros,约公元前341-270年),古希腊哲学家,幸福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之⼀。
9、⽪浪(Pyrrhon,约公元前360-270年),古希腊哲学家,怀疑主义的创始⼈。
10、普洛提诺(Plotinos,约公元205-270年),晚期希腊哲学家,埃及⼈,新柏拉图主义的主要代表,著有《九章集》。
11、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公元354-430年),中世纪教⽗哲学的最⼤代表,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
12、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年),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最⼤代表,著有《反异教⼤全》、《神学⼤全》。
13、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年),英国经验论的始祖,著有《新⼯具》等。
古代西方哲学的名词解释

古代西方哲学的名词解释古代西方哲学是人类思维探索与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人类存在的本质、真理以及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古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和学派差异。
一、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是一种哲学学派,强调个体的存在与价值,并且认为人类是自由和选择的主体。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在本质上是个体的存在,因此每个个体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自由意志。
同时,存在主义也强调人类的责任和担当,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生命中承担起选择和决定的责任。
二、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古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探讨的是存在的本质和实体的本质属性。
形而上学的研究范围涉及到宇宙、现实、人类以及思维等多个层面。
在形而上学的理论框架下,人们试图寻找超越感官世界的普遍真理和本体实在。
这种探求和思考超越肉眼可见的世界的哲学思维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
三、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的一场哲学和文化运动,强调人的理性和自由。
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提倡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批判宗教迷信和封建权威,倡导个体的权利和自由。
他们相信通过理性和思考,人类能够摆脱迷信和偏见的束缚,追求自由和真理。
四、伦理学伦理学研究人类行为的道德原则和价值标准。
古代西方哲学中的伦理学分为道德哲学和应用伦理学两个领域。
道德哲学研究个人和社会道德规范的本质和基础;应用伦理学则关注如何运用道德原则指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决策。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善、什么是正确,以及什么是正义。
五、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源于中世纪的大学学府(经院学派),是当时教育体系中一种主导的哲学思想。
经院哲学试图通过神学和哲学的融合来理解世界的运作和人类的存在。
经院哲学强调信仰和理性的统一,运用理性分析神学问题的同时保持对上帝的虔诚。
尽管经院哲学的影响逐渐减弱,但它对后来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存在论存在论是一种关于存在的哲学派别,试图回答“为什么存在比不存在更有意义”的问题。
西方哲学经典阅读书目

西方哲学经典阅读书目
1.《柏拉图:理想国》- 柏拉图
2.《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
3.《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 笛卡尔
4.《洛克:论人类理解的演进》- 约翰·洛克
5.《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
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黑格尔
7.《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尼采
8.《罗素:西方哲学史》- 罗素
9.《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
10.《福柯:监狱的诞生》- 福柯
11.《德里达:演艺言论》- 德里达
12.《哈贝马斯:沟通行动论》- 哈贝马斯
这些书籍是西方哲学经典的代表作品,涵盖了从柏拉图到哈贝马斯等众多思想家的著作。
阅读这些书籍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和核心思想。
西方哲学十五讲

西方哲学十五讲1. 哲学的起源与定义哲学是人类对世界和人生本质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的学科。
本讲将介绍哲学的起源和定义,以及其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1.1 哲学的起源哲学起源于古希腊,起初是对自然和人类存在的探索。
早期的哲学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等,提出了关于宇宙的基本构成和本质的理论。
1.2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其探讨的范围广泛,包括对知识、存在、真理、价值等问题的研究。
哲学不仅关注于问题的解答,更关注于问题的提出和思考的过程。
2.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开端,对后世哲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讲将介绍古希腊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性哲学家的理论。
2.1 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认为理念是思想世界的原型,而现实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
他通过对话形式的哲学著作《理性篇》等,展示了他的理念论思想。
2.2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理念论持有批判态度,他强调研究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和其本质。
他的形而上学理论对后世哲学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 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是指西方哲学中发生在基督教教权统治时期的哲学思潮。
宗教与哲学的关系成为中世纪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3.1 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中世纪哲学家如奥古斯丁、圣安西蒙等,探讨了信仰和理性的关系。
他们认为信仰是超越理性的,但也主张理性与信仰相辅相成。
3.2 后期斯科拉哲学在中世纪晚期,斯科拉哲学成为主流。
托马斯·阿奎那、威廉·奥卡姆等哲学家,通过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研究,对神学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探讨。
4. 文艺复兴哲学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代哲学思想的重新发现和批判促使了新的思考和创作。
本讲将介绍文艺复兴哲学的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哲学家的观点。
4.1 人文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强调人类的价值和尊严,重新关注人类的能力和才华。
伦勃朗·由尔芬、蒙蒂亚纳等哲学家提出了人文主义的理念。
4.2 笛卡尔的怀疑主义笛卡尔以怀疑一切的态度出发,通过思考自我存在的证明,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
(完整版)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

我先列个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吧~1、希腊罗马古典哲学米利都学派(泰勒斯等)(把世界归结为自然某一具体的现象或物质,如水、气)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赫拉克利特(宇宙是变动的火,由逻各斯(规律)支配)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爱利亚派(巴门尼德)(万物本源,就是意识认定的永恒“存在/是者,否认变化与运动)苏格拉底(强调用内省法获取知识)柏拉图(具体的万物背后是永恒的原型理念)亚里士多德(质料与形式的区分,宇宙由土、水、气、火、以太五元素组成,提出第一推动者“神”的存在,等,最全面的早期哲学)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太一”为世界之本,理性规律、灵魂、具体事物皆为太一流溢而成)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万物、灵魂皆为原子,快乐为人生目的)犬儒学派(第欧根尼)(鄙视外在功利,主张清贫生活)斯多亚派(马可·奥勒留、艾比克泰德)(强调人的“善”与“德”,主张服从命运,同时把握自我)2、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奥古斯丁(以哲学理论来阐释上帝的存在、三位一体、灵魂的救赎)(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主义(托马斯·阿奎那)(以亚里士多德的理性哲学思想来阐释上帝的本质、存在、美德)意志主义(司各脱)(以自然意志作为世界运动的本因,源头则是上帝)奥康主义(不能外在求证的知识应该被删去——“奥康的剃刀”,等)••••4楼3、近代西方哲学早期自然哲学(培根、达芬奇、牛顿等一大批科学家、哲学理论家)(主张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科学来支持解释自然的理论)唯理论(理性主义)(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知识的最终来源是上帝,物质、灵魂互为对应平行)(斯宾诺莎)(强调思维/观念和广延/物质是无限的上帝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一种为内在,一种为外在)(莱布尼茨)(世界由性质连续的“单子”组成,包括精神和物质,都是“单子”觉醒程度不同的表现)经验论(经验主义)(洛克)(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物质有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前者在物本身,后者则是知觉产物)(休谟)(最初知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时空和因果都是知觉的产物)(贝克莱)(存在就是被自我感知,对世界整体的感知则是上帝)(德国古典哲学)先验唯心论(康德)(知识最初来源于不可言说的“物自体”,经过认识主体用时间、空间、因果性的主观规范,才成为可表述的知识或观念/现象)绝对唯心论(费希特)(经验知识,是由意识深处的绝对自我,通过不断设定非我,把握非我而产生)(谢林)(自然逐渐自我觉醒,发展为与客观自然对立的自我意识,然后自我意识回归到自然中去,最终会与客观的自然达到绝对同一,即能意识自身的绝对实在)(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客观唯心主义,世界在一方面,是客观存在性历史的发展演化,另一方面又是主观意识从感性到理性的不断飞跃,当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发展就是客观存在性的发展时,你就达到了上帝的绝对真理)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指出神是人类本质追求的外化,崇仰“爱”)早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实践论唯物主义,强调实践劳动的决定性作用,使自然一方面在人类面前呈现出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随着人的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即“历史的自然,自然的历史”•5楼••4、现代西方哲学早期非理性主义克尔凯郭尔(否认人有固定统一的本质,强调个体存在的偶然性与自由性,此为接近上帝之路,存在主义之先驱)唯意志论(叔本华)(世界的本体是无因果的本然的意志,时空、因果则是理性认识意志的结果,人生因欲求的无止境和受阻碍而痛苦)(尼采)(命运由自己把握,而非上帝的规范,故主张弱肉强食的“权力意志”)生命哲学(伯格森、狄尔泰)(世界是“生命之流”在时间上的“绵延”与进化)新黑格尔主义(布拉德雷)(绝对唯心辩证法的发展)新康德主义(柯亨、卡西尔)(先验唯心论与科学哲学结合的产物,但否认独立于意识的物自体的存在)现代英美哲学功利主义(边沁、密尔)(社会上人的行为其实是在追求个人幸福的最大化)实用主义(詹姆士、杜威)(事物成为知识对象的前提,就是它的实用性,只有经过人的追求和实验,才能得到真理)早期分析哲学(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主张逻辑本体论,世界的本体并非分离的实体,而是相互关联的逻辑关系)后期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斯特劳森、罗蒂等)(认为哲学问题的产生是日常的语言遭到错误理解的结果,主张从语义进行分析达到语言与实在的本质关系)证伪主义科学哲学(波普尔)(否认科学可以达到绝对真理,提出三个世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观念世界)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库恩、费耶阿本德)(反对以脱离实践的纯粹逻辑作为表述世界的方式,而强调科学经验在历史上的积累)弗洛伊德主义(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和性欲对个人行为的决定性作用,梦、文明活动等是潜意识受外在道德压抑而在意识层面变相体现的结果)西方马克思主义之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哈伯马斯)(以马克思的辩证法、弗洛伊德的本能说,着重研究物质文明对人的奴役与异化作用,主张改变人的社会交往模式,减轻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现象学/欧陆哲学胡塞尔(提出现象学方法,主张回到事物本身,研究意识对知识的构建性作用)存在主义(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等)(强调个人在世界上的先于反思意识的存在,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人的存在不同于物的存在,人的存在是自由的,不是被完全规定的——存在先于本质)解释学(伽达默尔、德里达)(认为对历史的研究,不可能还原为历史事实,而是现代视角与历史遗物的对话)结构主义(索绪尔、阿尔图赛、斯特劳斯、拉康)(主张对各种知识系统,优先进行整体结构的研究,并强调这种结构的先验性、永恒性,它是正确研究系统各要素的前提)解构主义(德里达、福柯、德留兹)(否认统一的知识结构的存在,批判理性在片面追求本质的同时丧失了世界的丰富性,认为人与世界、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不是主客认知关系,而是主体间对话关系,肯定思想的多元化)。
西方哲学智慧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的智慧西方哲学承载着人类智慧的丰富积淀,它涵盖了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思想的广阔领域。
无论是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还是笛卡尔的怀疑主义和康德的启蒙主义,都是西方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
本文将围绕西方哲学的智慧展开探讨,深入剖析其中的思想内涵和哲学观点。
西方哲学的早期阶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此期间,西方哲学家们对宇宙的本质、人类的意义以及道德规范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真理存在于超越物质世界的理念中,而感官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
这种哲学观点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后续发展,给人们以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亚里士多德则着重研究逻辑学和科学方法,在其经典著作《范畴学》中,他提出了分类学的基本原理,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强调经验和观察的重要性,对逻辑学和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哲学兴起,哲学家们将宗教与哲学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
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占据了重要地位,他认为信仰和理性可以相融合,通过神学和哲学的结合来寻求真理。
这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在西方哲学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现代哲学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思维的进一步解放和开拓。
笛卡尔的怀疑主义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开端,他通过怀疑一切来寻求真理的方法,强调自我意识和思维的重要性。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被视为理性主义的代表,其影响力广泛而深远。
康德则提出了启蒙主义的思想,他认为人类应该摆脱不成熟和依赖他人的状态,通过理性和自由来指导自己的思考和行动。
康德的启蒙哲学奠定了人类自主性和理性的基石,对后来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以上提到的哲学家和哲学思想,西方哲学还涵盖了众多的领域和学派。
例如,尼采的超人哲学强调超越传统道德观念的个体自由和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关注社会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的批判。
总而言之,西方哲学承载着人类智慧的巨大积累和深远影响。
西方哲学经典名著导读

西方哲学经典名著导读西方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哲学家和他们的重要作品。
这些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是西方哲学的经典名著。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重要的西方哲学经典名著,分别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胡塞尔的《现象学》。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
该书主要探讨了人的道德、政治和知识等方面的问题。
柏拉图认为理想的国家应该是一个以理智和智慧为基础的国家,每个人应当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并尽最大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该书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来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一部系统阐述哲学基础的书籍。
它涉及到本体论、存在论、认识论等哲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其本质和属性,并且这两者互相依存。
他还提出了“底层因素”和“高层因素”的概念,以此来分析事物的原因和成因。
该书被认为是古代哲学的巅峰之作,对后来的哲学思想影响深远。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是一部哲学经典著作,是现代哲学的开端之一。
该书涉及到著名的“我思故我在”的观念,提出了怀疑和清晰的思想方法,并试图证明人的存在。
笛卡尔通过对人的思维和知识的探讨,推导出人的存在是不可置疑的。
该书为后来的哲学思想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借鉴和思路。
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晚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西方哲学界最具争议的文献之一。
该书既包含了对传统宗教、哲学、道德的批判,又提出了个人解放和超越传统限制的主张。
尼采提出了“上人”和“下人”的概念,通过对这两种人的对比来探讨人性、力量和自由的问题。
该书受到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但也在今天的社会仍有很高的阅读量和广泛的影响力。
胡塞尔的《现象学》是20世纪哲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
该书提出了“现象学”这个新的哲学学派,试图让哲学回到对客观世界的直接观察和探究上来。
胡塞尔将现象学视为一种对人类经验的解释和理解,试图找到并描绘出客观存在的本质和确切意义。
西方哲学代表人物

西方哲学代表人物1、泰勒斯(Thales,盛年约在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被尊为西方哲学的始祖。
2、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盛年约在公元前504-501年),古希腊哲学家,辩证法的创始人之一。
3、巴门尼德(Parmenides,盛年约在公元前504-501年),古希腊哲学家,存在论(本体论)的奠基人。
4、德谟克里特(Demokritos,盛年约在公元前420年),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的创始人。
5、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8-399年),古希腊哲学家,与耶酥、孔子和释迦牟尼一同被尊为人类的导师,6、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347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著有《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巴门尼德》、《智者》等对话体著作。
7、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柏拉图的学生,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许多学科的创始人,代表作《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
8、伊壁鸠鲁(Epikouros,约公元前341-270年),古希腊哲学家,幸福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9、皮浪(Pyrrhon,约公元前360-270年),古希腊哲学家,怀疑主义的创始人。
10、普洛提诺(Plotinos,约公元205-270年),晚期希腊哲学家,埃及人,新柏拉图主义的主要代表,著有《九章集》。
11、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公元354-430年),中世纪教父哲学的最大代表,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
12、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年),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最大代表,著有《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
13、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年),英国经验论的始祖,著有《新工具》等。
14、笛卡尔(RenéDescartes,1596-1650年),法国哲学家,近代哲学的创始人,唯理论的开创者,著有《方法谈》、《第一哲学沉思集》、《哲学原理》。
西方十大顶尖哲学大师

西方十大顶尖哲学大师一、苏格拉底(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古希腊:(约公元前469年——约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更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苏格拉底 Socrates ,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
苏格拉底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而柏拉图更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他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论和思想多见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如《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
主要思想: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
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
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
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苏格拉底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
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
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
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
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
西方有哪些著名的哲学家

西方有哪些著名的哲学家西方哲学家,是指以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为代表的哲学体系。
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构成作为西方哲学的故乡。
下面小编分享了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一起来制作吧。
西方著名哲学家一:古希腊时代1、泰勒斯——有记载的第一位西方哲学家、古希腊7贤之一。
水,2、毕达哥拉斯——西方理论数学的创始人、“数学鼻祖”、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现者、毕达哥拉斯学派创始者。
数,3、赫拉克利特——流变思想的发现者。
火,逻各斯,提出“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切都在流变之中”。
4、巴门尼德——(1)所提出的“存在”使哲学摆脱了用具体物质形态说明世界本原的原始朴素形式,是认识史的重要进步;(2)“基于逻辑的形而上学”的创造者;【即创造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论证形式,这种论证曾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后来大多数的形而上学者的身上,直迄黑格尔为止】;——或者说,巴门尼德在对逻辑推理领域中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见解方法。
(3)提出“要么存在着存在,要么存在着不存在”;(4)埃利亚学派创始者;5、芝诺——斯多葛学派创始者。
被亚里士多德誉为“辩证法的发明者”。
提出了增强思辨能力、提高思维境界的“芝诺悖论”。
6-7、留基波、德谟克利特——肯定了空间存在、提出了原子概念。
其原子理论:不仅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也是超越了古人思想的科学理论。
8-10、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三杰。
【古希腊7贤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就有他们三位】11、伊壁鸠鲁——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
【注:只有不了解哲学的人,或者可悲的人,才会把伊壁鸠鲁的享乐主义与贬义的享乐行为(如纵酒、纵欲)相挂钩!】12、普罗提诺——整个古希腊哲学伟大传统的最后一个辉煌代表。
(1)其学说融汇了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思想以及东方神秘主义的流溢说;(2)其思想对中世纪神学及哲学有很大影响。
西方著名哲学家二:中世纪13、圣.奥古斯丁——把哲学与神学调和起来,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
西方哲学影响下的道理

西方哲学影响下的道理西方哲学对道和理的影响西方哲学是一种思考和探索人类生活和宇宙的学科,它对道和理的理解和解释在西方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西方哲学给予道和理不同的涵义,并对人类思维和行为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力。
本文将讨论西方哲学对道和理的影响,并探索它们在西方文化中的应用。
在西方哲学中,"理"(Reason)含有道理和合乎逻辑的思考的意义。
理是基于推理和逻辑的思考,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识别真理和错误。
例如,柏拉图认为理是一种超越感觉世界的真理,它是对理念世界的思考和探索。
亚里士多德则将理看作是一种逻辑思考和知识的获得方式。
这种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影响了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成为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基础。
而"道"(道)在西方哲学中常常被翻译为"道德"或"道义",它更强调个人的责任和行为。
道强调人们在道德和伦理层面上的选择和行动,它与个人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相关。
例如,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强调追求美德和生活的道德指导原则。
基督教思想中的伦理原则和道德教义也对西方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道与理相互辅助。
柏拉图认为道是一个目标,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追求,我们才能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道是一种持续的实践,个人通过理性思考和行为来培养和实践道德品质。
西方哲学也对道和理提供了不同的解释。
例如,康德的哲学强调道和理之间的对立。
他认为道是基于个体主观的立场,而理则基于客观的普遍原理。
康德的道德哲学强调通过理性思考和道德意志来决定行动,而不是基于人的欲望和个人好恶。
康德的道与理的区别影响了现代伦理学和道德哲学的发展。
在现代西方文化中,道和理仍然在许多领域起着重要的角色。
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理性的思考被广泛运用,以推动知识和理解的进步。
在权利和公正的问题上,道德的价值观和道德的行为被用作决策和评价的标准。
在个人生活中,理性的思考和道德的行为帮助人们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建立有意义的生活。
西方主要哲学流派及观点

西方主要哲学流派及观点1、希腊罗马古典哲学米利都学派(泰勒斯等)(把世界归结为自然某一具体的现象或物质,如水、气)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赫拉克利特(宇宙是变动的火,由逻各斯(规律)支配)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爱利亚派(巴门尼德)(万物本源,就是意识认定的永恒“存在/是者,否认变化与运动)苏格拉底(强调用内省法获取知识)柏拉图(具体的万物背后是永恒的原型理念)亚里士多德(质料与形式的区分,宇宙由土、水、气、火、以太五元素组成,提出第一推动者“神”的存在,等,最全面的早期哲学)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太一”为世界之本,理性规律、灵魂、具体事物皆为太一流溢而成)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万物、灵魂皆为原子,快乐为人生目的)犬儒学派(第欧根尼)(鄙视外在功利,主张清贫生活)斯多亚派(马可·奥勒留、艾比克泰德)(强调人的“善”与“德”,主张服从命运,同时把握自我)2、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奥古斯丁(以哲学理论来阐释上帝的存在、三位一体、灵魂的救赎)(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主义(托马斯·阿奎那)(以亚里士多德的理性哲学思想来阐释上帝的本质、存在、美德)意志主义(司各脱)(以自然意志作为世界运动的本因,源头则是上帝)奥康主义(不能外在求证的知识应该被删去——“奥康的剃刀”,等)3、近代西方哲学早期自然哲学(培根、达芬奇、牛顿等一大批科学家、哲学理论家)(主张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科学来支持解释自然的理论)唯理论(理性主义)(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知识的最终来源是上帝,物质、灵魂互为对应平行)(斯宾诺莎)(强调思维/观念和广延/物质是无限的上帝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一种为内在,一种为外在)(莱布尼茨)(世界由性质连续的“单子”组成,包括精神和物质,都是“单子”觉醒程度不同的表现)经验论(经验主义)(洛克)(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物质有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前者在物本身,后者则是知觉产物)(休谟)(最初知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时空和因果都是知觉的产物)(贝克莱)(存在就是被自我感知,对世界整体的感知则是上帝)(德国古典哲学)先验唯心论(康德)(知识最初来源于不可言说的“物自体”,经过认识主体用时间、空间、因果性的主观规范,才成为可表述的知识或观念/现象)绝对唯心论(费希特)(经验知识,是由意识深处的绝对自我,通过不断设定非我,把握非我而产生)(谢林)(自然逐渐自我觉醒,发展为与客观自然对立的自我意识,然后自我意识回归到自然中去,最终会与客观的自然达到绝对同一,即能意识自身的绝对实在)(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客观唯心主义,世界在一方面,是客观存在性历史的发展演化,另一方面又是主观意识从感性到理性的不断飞跃,当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发展就是客观存在性的发展时,你就达到了上帝的绝对真理)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指出神是人类本质追求的外化,崇仰“爱”)早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实践论唯物主义,强调实践劳动的决定性作用,使自然一方面在人类面前呈现出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随着人的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即“历史的自然,自然的历史”4、现代西方哲学早期非理性主义克尔凯郭尔(否认人有固定统一的本质,强调个体存在的偶然性与自由性,此为接近上帝之路,存在主义之先驱)唯意志论(叔本华)(世界的本体是无因果的本然的意志,时空、因果则是理性认识意志的结果,人生因欲求的无止境和受阻碍而痛苦)(尼采)(命运由自己把握,而非上帝的规范,故主张弱肉强食的“权力意志”)生命哲学(伯格森、狄尔泰)(世界是“生命之流”在时间上的“绵延”与进化)新黑格尔主义(布拉德雷)(绝对唯心辩证法的发展)新康德主义(柯亨、卡西尔)(先验唯心论与科学哲学结合的产物,但否认独立于意识的物自体的存在)现代英美哲学功利主义(边沁、密尔)(社会上人的行为其实是在追求个人幸福的最大化)实用主义(詹姆士、杜威)(事物成为知识对象的前提,就是它的实用性,只有经过人的追求和实验,才能得到真理)早期分析哲学(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主张逻辑本体论,世界的本体并非分离的实体,而是相互关联的逻辑关系)后期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斯特劳森、罗蒂等)(认为哲学问题的产生是日常的语言遭到错误理解的结果,主张从语义进行分析达到语言与实在的本质关系)证伪主义科学哲学(波普尔)(否认科学可以达到绝对真理,提出三个世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观念世界)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库恩、费耶阿本德)(反对以脱离实践的纯粹逻辑作为表述世界的方式,而强调科学经验在历史上的积累)弗洛伊德主义(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和性欲对个人行为的决定性作用,梦、文明活动等是潜意识受外在道德压抑而在意识层面变相体现的结果)西方马克思主义之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哈伯马斯)(以马克思的辩证法、弗洛伊德的本能说,着重研究物质文明对人的奴役与异化作用,主张改变人的社会交往模式,减轻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现象学/欧陆哲学胡塞尔(提出现象学方法,主张回到事物本身,研究意识对知识的构建性作用)存在主义(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等)(强调个人在世界上的先于反思意识的存在,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人的存在不同于物的存在,人的存在是自由的,不是被完全规定的——存在先于本质)解释学(伽达默尔、德里达)(认为对历史的研究,不可能还原为历史事实,而是现代视角与历史遗物的对话)结构主义(索绪尔、阿尔图赛、斯特劳斯、拉康)(主张对各种知识系统,优先进行整体结构的研究,并强调这种结构的先验性、永恒性,它是正确研究系统各要素的前提)解构主义(德里达、福柯、德留兹)(否认统一的知识结构的存在,批判理性在片面追求本质的同时丧失了世界的丰富性,认为人与世界、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不是主客认知关系,而是主体间对话关系,肯定思想的多元化)。
西方哲学思想辨析总结

西方哲学思想辨析总结西方哲学思想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颗明珠,代表了西方古代到现代的哲学思潮。
从古希腊哲学的兴起到现代哲学的多元化发展,西方哲学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框架,并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观点来解释世界和人类存在的本质。
本文将对西方哲学思想进行辨析,并通过总结为读者呈现出其核心观点和贡献。
首先,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思想的开端,主要有柏拉图学派和亚里士多德学派。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现实世界则是不完美的投影。
他通过“理念的观念”和“世界理念”来解释世界的本质,并将哲学与政治相结合,提出了“哲王统治”的理念。
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通过逻辑和经验来认识真理,并通过“四因素理论”来解释事物的存在。
接下来,中世纪的哲学思想主要是以基督教哲学为基础,如奥古斯丁的神学和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五学”等。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和支配者,真理可以通过信仰和启示来获得。
而阿奎那则努力将信仰和理性结合,提出了“信仰与理性一致”的观点,并对上帝存在的证明进行了探讨。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倡导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强调人类自由和理性。
哲学家伽利略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提出了地心说的质疑,为现代科学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维特根斯坦则主张语言的用途是通过描述事实来传达意义,提出了语言游戏的概念,对语言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考。
19世纪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较量。
康德通过“先验认识”和“经验认识”来解释人类认识的范围和限制,并强调道德的普遍性。
黑格尔则提出了“辩证法”和“全球体系”的观念,认为真理是通过对立和统一的过程得以发展的。
而马克思则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不公,并试图提出一个更合理的社会制度。
20世纪的哲学思想更加多元化,包括存在主义、实证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不同的潮流。
尤其是存在主义,强调人的存在和自由,认为人类的意义是通过选择和责任来建立的。
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强调人类自由和责任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哲学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但西方哲学的定义是模糊的。
在美国哲学家梯利的《西方哲学史》中虽然提到了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哲学家像欧文,但对马克思却只字未提(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写的是从古希腊哲学到美国实证主义哲学其时间跨度包括马克思)。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虽提到马克思,但是他说他讲马克思是因为马克思是对西方哲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家。
所以,西方哲学中“西方”广被认为不仅仅指地域上的“西方(西欧)”而且只文化上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
西方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之前,大约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三个时期。
古希腊罗马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它大体上又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公元前7至前6世纪,哲学家们重视宇宙本原的研究,这个阶段的哲学被称为自然哲学。
由于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哲学家居住的地区不同,形成了米利都学派、爱非斯学派、毕达哥拉学派、爱利亚学派等。
米利都学派以'水'、'无限定'、'气'为世界本原;爱非斯学派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符合规律地燃烧和熄灭着的火;毕达哥拉学派把'数' 视为事物的原型,认为数构成宇宙的'秩序','凡物皆数';爱利亚学派把千变万化的世界归之为虚幻的假相,认为唯一真实的东西是'存在','存在' 是单一的、有限的、不变的、不可分割的。
后期的自然哲学家们又提出了'四元素'(水、火、土、气)、'种子'、'原子'等概念,以探求世界的本原;有的则进一步探求世界运动变化的原动力,认为有一种最精细的、能动的、物质性的东西'奴斯',促使热和冷、干和湿等相对应以及'种子'从原始混合体中分离出来,开始运动,并构成无数的宇宙和具体事物。
研究转变②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重点由研究自然转移到了研究人。
这时的智者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真理,普罗泰戈拉认为,一切都同样真,是非善恶是相对人的感觉而言的;高尔吉亚又认为一切都同样假。
自称为'爱智者'的苏格拉底认为存在着客观真理,认识真理也是可能的;真正的知识是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寻求各种道德的普遍定义;寻求定义的方法就是论辩诘难。
③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阶段,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认为现实的、可感知的世界不是真实的,在它之外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的、真实的理念世界。
理念是个别事物的'范型';个别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以个别事物为对象的感觉不可能是真正知识的源泉,而真知是不朽灵魂对理念的'回忆' 。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理念论,他把理念称之为'形式',认为'形式'不能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存在于事物之内。
具体事物是由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构成的。
质料与形式结合的过程,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
但他又提出了一个事物最后的目的、运动最终的原因'第一推动者',认为它是一个没有质料的形式。
亚里士多德去世后,希腊文化逐渐与罗马文化相结合,在80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哲学流派,主要有伊壁鸠鲁学派、斯多阿学派和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论等。
它们在前人思维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涉及了伦理问题及宗教问题。
在古希腊罗马哲学系统化阶段,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为传统逻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世纪哲学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它的作用是为信仰作理性的解释。
5~10世纪是中世纪哲学的早期,这段时期哲学研究的重点是关于普遍与个别的关系问题。
后期罗马哲学家A.M.T.S.波爱修非常重视具有多样性的个别事物的真实性,认为共相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其本身不是物质性的。
爱尔兰的哲学家J.S.爱留根纳认为普遍的整体是最真实的,神就是总体,它创造一切,包罗一切,又超越一切。
神与万物不同,万物是神的部分,但神又在万物之中。
11世纪初至14世纪初,在中世纪早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唯名论与实在论两个派别。
以法兰西经院哲学家罗瑟林为代表的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个别先于普遍,普遍只不过是名称,'共相'不过是人所'发出的声音',实际上并不存在。
这种思想反映在宗教上,否认了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只承认分别存在的圣父、圣子及圣灵。
以基督教哲学家安瑟尔谟为代表的实在论认为,真实存在的是'共相',不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有一个'无始无终的真理'存在于一切事物之先。
这种思想反映在宗教上,承认普遍的教会实在,认为个别的教会是从属的;承认基督教的普遍教义实在,认为个别人的信仰是从属的;承认原罪实在,认为个别人的罪恶是从属的;承认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实在,认为三位分离的神是从属的,等等。
14世纪初至15世纪中,由于教会的衰微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正统的经院哲学日趋没落,哲学愈益脱离神学,个人自由的思想开始萌发,中世纪哲学逐渐向近代哲学过渡。
近代哲学西方近代哲学是伴随着人类的自我觉醒而形成的。
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的彼岸世界返回到了尘世,从而发现了自然,也发现了人自身,开始追求知识,渴望个人自由。
15~17世纪初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心是人和自然,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反对灵魂不朽之说和禁欲主义。
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一般都主张用经验观察的科学方法代替经院哲学的推演方法。
意大利的 B.特莱西奥认为,物质是永恒的,热和冷的对立作用是物质运动的原因;G.布鲁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界即是神,它由单子构成。
单子是物质和精神、质料和形式的统一体。
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中不少人是自然科学家,他们的科学研究往往与魔术、炼金术、占星术混在一起,使他们的哲学思想带上了不少想象和虚构的成分。
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哲学的注意力集中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方面,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
以F.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认为,后天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是认识的来源,感觉是可靠的。
培根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能动的、多样的,认为掌握知识的目的是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知识就是力量;洛克认为心灵是一块'白板',观念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痕迹的产物。
以 B.斯宾诺莎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唯理论认为,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但是只有理性才能把握它,感觉经验不可靠。
斯宾诺莎把自然界视为唯一的'实体',认为思维及广延是统一的唯一实体的两种属性,个别事物是实体的变形,只有通过理性把握了唯一的实体,才能认识个别事物。
以笛卡尔和G.W.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唯理论认为,只有在一个完全清楚明白无可怀疑的公理的基础上,经过理性认识能力进行清楚明白、准确无误的推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笛卡尔提出了'天赋观念'说,认为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是天赋的,不证自明的第一公理也是人生固有的、天赋的。
不过,他除了承认精神实体独立存在外,还承认独立存在的物质实体,并把这两个相对的独立的实体统一于一个绝对的实体'上帝';莱布尼茨进一步发展了笛卡尔的思想,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天赋的,但起初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能存在于人们心中,须经加工才真正显现出来。
以巴克莱和休谟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经验论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
巴克莱断定世界上除了感知的精神实体和被感知的知觉之外,什么也没有;休谟则进一步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知觉,经验由知觉构成,知觉以外的东西都是不可知的。
18世纪,除了存在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论外,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还有一批法国启蒙思想家和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从西方近代哲学第二阶段的总体来看,带有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色。
从18世纪末的康德哲学起,西方近代哲学进入第三阶段,哲学史上称之为'德国古典哲学',主要代表有康德、J.G.费希特、F.W.J.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前四人力求在克服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的前提下,把世界统一在思维的基础上,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
精神、自我、主体在他们的哲学中占居中心地位。
康德承认在人们的感觉经验之外存在一个'物自体',它是感觉经验的来源,但却永远不能被认识。
物自体的刺激使人产生感觉经验,然后认识主体感性,知性分别与时空、12范畴等认识的先天形式相结合,整理感觉经验材料,以达到对现象的系统认识;理性是处于知性之上的最高一级的综合能力,它要求认识世界的本质,但却永远达不到目的。
如果理性把相对的现象绝对化,自以为已经把握了全部的真理,就必然陷于假相。
费希特则进一步取消了康德的'物自体',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我'创造的,主体'自我'创造了客体'非我',又进一步达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
谢林创立了同一哲学,认为客体和主体、自然和精神、存在和思维,表面相反,实则同一,都是浑然一体的无差别的'绝对同一'的不同阶段。
黑格尔把整个世界视为'绝对理念'自身演化的过程,认为绝对理念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它们的对立统一使绝对理念自身沿着正、反、合三段论的模式进行着概念的演化,以至使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界,自然界的演化又产生具有自我认识能力的人类和人类社会。
人类的认识由认识自然界,逐渐向认识自己和认识意识自身发展,最后达到绝对理念的完全自我认识,整个世界便又回归到了绝对理念自身。
德国古典哲学影响较大的最后一位哲学家费尔巴哈,批评黑格尔的哲学是'思辨神学'。
他认为自然界是唯一实在的,除了自然界和人之外,再没有其他东西。
神和上帝是人自我异化的产物,是人创造了神和上帝,不是神和上帝创造了人。
自然界产生了人,人及其思维器官都是自然界的产物,离开了自然界,思维便不能存在,不是精神产生自然,而是自然产生了精神。
不过费尔巴哈在抛弃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连同黑格尔的辩证法也一起抛弃了。
在世界哲学发展的历史中具有一定影响的哲学系统,还有朝鲜哲学、日本哲学、巴基斯坦哲学、斯里兰卡哲学、越南哲学、伊朗哲学、阿拉伯哲学、俄罗斯及其他地区的一些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