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天兴洲生态绿洲保护与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天兴洲生态绿洲保护与发展规划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武汉天兴洲位于长江二桥与阳逻河段江心,全洲长约11.5公里,平均宽约2.1公里,洲滩面积17.45平方公里,堤防保护面积9.7平方公里。全岛面积约占武汉建成区面积的1/25,是长江上不可多得的生态瑰宝。

长期以来,长江上各岛都面临着防洪安全与潜在开发的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南京江心洲、长沙橘子洲、上海崇明岛均在寻求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以生态为主题的休闲旅游开发的可能性。经由新加坡圣淘沙岛、加拿大多伦多岛、巴黎塞金岛等国际上知名岛屿开发的成功经验,武汉天兴洲的保护与利用尤其注重:建立健康的生态格局、创造宜人的亲水环境、多元的活动体验、实现不断的有机更新。

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天兴洲迎来开发建设的新契机。规划紧密围绕“两型”社会建设主题,在生态建设、绿色环保、高新技术等方面进行自主创新,以“生态、运动、旅游”为核心开发理念,通过对洲上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将天兴洲建设成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岛。

一、遵循防洪安全、生态先导、旅游主导、配套集中的四大规划原则。

“防洪安全”,即规划中保障天兴洲行洪安全,确保旅游项目建设安全;

“生态先导”,即规划突出“湿地园野”的生态特色,强化生态基质的维育、修复与提升,保障城市生态廊道的完整性;

“旅游主导”,即规划以生态旅游、运动体验等项目为主导进行功能配置;

“配套集中”,即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布局相对集中、集约建设。

二、主要规划策略

规划以“生态旅游、园艺博览、体育运动、休闲游憩”为核心功能,通过对洲上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将天兴洲建设成为“两型”示范生态文明岛,打造“长江生态绿洲,活力创意乐岛”。通过功能注入、安全保障、水系营织、生态支撑、岛城互动等5大规划策略,对天兴洲进行规划布局。

1、功能注入,营建功能化的岛屿空间,凝集岛屿活力与人气。

天兴洲全岛目前以耕地等农用地为主,服务设施匮乏,景观特色不尽明显。随着周边华侨城欢乐谷、巴登城、世贸嘉年华等大型旅游项目的启动建设,天兴洲的目标市场定位以高端化为主,项目策划体现差异化的错位竞争。因此,规划形成生态、文化、运动、休闲等多元体验,打造生态创意休闲目的地。其中,生态展示是以生态技术、绿色建筑、绿色能源景观等形成两型社会示范区;文化创意是以创意性的活动与工作氛围形成独特引力;休闲旅游

是构建未来家庭、商务休闲的最佳目的地;运动养生即是打造世界知名的滨江高尔夫球场。

全岛规划形成“一区、四园、双核”的整体空间结构,实现多样开发,突出分区意向。以特色项目为主导,自洲头向洲尾依次布局生态博览园、生态创意园、体育运动园及生态涵养园四个主题园区,洲头、洲尾分别形成生态展示、休闲服务两处服务核心,由洲脊特色生态创意街作为串接,共同构建天兴洲“生态文明示范区”。

生态博览园位于洲头,交通可达性较高,以生态技术展示和生态主题会议为主,突出生态研发、展示与科普教育功能。规划于桥畔布局生态展示核心区,围绕人工景观湖布局低碳实验室、生态论坛场馆及兰芳温室三大项目为标识的生态中心核。低碳实验室涉及清洁能源技术、建筑节能、生物质能源、燃煤污染控制、太阳能热利用、节能照明等研究领域,规划建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低碳能源技术研发创新中心;生态论坛场馆为举办“生态文明论坛”的主会场,力争成为生态年会的固定会址;兰芳温室模拟不同的种植条件,展示湖北地区特色植物群落,重点突出兰草种植特色。环绕核心区,规划布局花卉、特色植物、文化雕塑等园艺博览、展示区,以及结合风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技术为主题的户外生态能源展示园;洲头堤外,则利用林地以及长江水位变化所显露的滩涂,营造江上森林沙滩景观。

生态创意园位于绿洲中部,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农田,发展以天兴洲传统西瓜种植、采摘,以及韭黄等特色作物为主的现代观光农业。引进多品种西瓜种植技术,成为世界各类新品种西瓜的展示基地,并设置游客参与加工的特色农产品作坊。园区引入生态水渠收集季节性雨水,亦可满足农业灌溉需要。规划对现状洲脊村落进行改造,通过功能置换,引入新型文化创意产业,以影视、媒体、艺术画廊、婚纱摄影、主题餐饮等项目,形成特色生态创意村,构建武汉未来一个全新的时尚目的地。

体育运动园位于绿洲尾部,规划布局江中体育运动球场,打造未来长江最具知名度的高端休闲度假目的地。场地布局结合现有堤岸进行微地形塑造,球场局部以缓坡等形式突破堤岸的高差限制,最大化提升江景视觉景观。园内临直升机停机坪布局以配套酒店、会所俱乐部等休闲度假设施为主的高端化休闲服务核。同时结合林地和水体设置供游客户外有氧运动、露营等场地,提供多样化的运动养生方式。

生态涵养园位于洲尾堤外。充分利用现状大片湿地、林地,整体保护原生态的植被基质,形成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域。园区限制旅游项目建设与大规模的游客进入,仅允许生态容量许可范围内的少量游客以木栈道的形式进入其中。

2、“安全保障”,以生态和地基承载力研究为基础,保障行洪与建设安全。

规划编制中充分与防洪专项进行衔接,包括长江勘测设计研究公司编制的《天兴洲分洪运用水位专题研究报告》、市防洪院编制的《天兴洲堤防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将天兴洲的分洪水位提升至28米,减少了天兴洲的洪水淹没几率,并对堤防进行加固,提升天兴洲的行洪能力。

为找寻景观建设与防洪安全的平衡点,规划提出“活力堤防”概念,改变工程化的堤岸处理方式,将防洪与景观建设相结合。规划多样化利用堤防,通过局部微地形的改造,将堤防与生态农田、景观园林与体育球场缓坡相结合,有效降低堤防对岛内景观视线的阻隔。洲

上不设阻水建筑,建、构筑物均以轻质结构为主,底层架空,架空空间作为景观绿化、露天休闲、停车之用。严格控制全岛建设规模,规划建筑量不超过洲上原有建筑总量。

同时,为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专门开展了生态分析专题研究,通过对天兴洲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用地容量、水环境容量计算,提出“洪水、地基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客观核心制约因子,确定以生态保护、旅游发展为导向的适宜发展模式。

为确保旅游开发的同时保证血防安全,规划提出通过生物处理和工程化处理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天兴洲北汊血吸虫问题。利用生物种群等生物学方法,形成钉螺生存或繁殖不利的环境,控制或消灭钉螺。同时,结合旅游项目布局,填平部分湿地,改造为景观农田、体育公园;保留部分湿地,进行动态防控监测,限制游人进入,通过架设木栈桥,禁止游人直接接触湿地。

3、“水系营织”--- 塑造“内河外江”的水系特色,最大化提高观江亲水体验。

天兴洲位于江中而不易见江,现有的工程化堤防设计能够实现相对安全的建设,但也形成“岛、江、城”的隔离,限制了场地价值和生态特色。规划通过岛内整体地形再塑造,综合利用堤顶路,使堤顶具有观水、自行车、高尔夫等多种功能,实现看江的可能性。

规划以生态自然的方式营织岛内水系,既满足天兴洲农田灌溉需求,也增强景观休闲及亲水性需求,体现岛屿的灵气与活力。水体的设计充分利用岛上现状水道渠网,以不开挖洲体土层为原则,利用洲上现有东西向主水渠,形成季节漫滩变化的主体景观水道,作为洲上“内河”主体;结合两个服务核心,以人工浅水湖形成景观水体,增加游客的亲水性,并与建筑共同形成景观节点;结合地形、现状渠网及自然雨水收集的需求,建立丰富的生态水道,满足农田的灌溉及球场的景观要求。

4、“生态支撑”--- 通过生态用地总量控制、生态格局重塑、生态技术保障为绿洲建设提供支撑。

在武汉城市“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框架体系中,天兴洲位于长江生态轴与三环线生态内环与武湖生态绿楔的“轴、环、楔”交汇处,生态节点区位独特。作为城市生态控制区,其开发建设必须确保生态用地占比。

全岛规划以“生态示范岛”为目标,尽可能尊重与保留现状农田、湿地滩涂和生态林地,突出自然生态主题,重塑岛内生态格局,提升生物多样性,实现由单一生态功能向多元化转变。全岛规划用地构成以生态景观类用地为主,约占总用地面积的87%,含设施绿地(体育公园)、景点建设、观光农业及生态林地;规划布局生态旅游配套建设用地140余公顷,含旅游服务、研发展示、文化创意、体育运动配套设施及道路交通、码头、市政设施等。建设用地平均容积率控制在0.2至0.3之间,建筑限高在15米以下,绿地率控制在65%以上,全岛平均容积率不超过0.02。同时,考虑发展的不可预见性,规划相应布局预留用地,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

作为生态文明示范岛的建设,规划参照国内外最新生态建设指标,提出包括水环境质量、植物系数、清洁能源使用率、碳排放强度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一整套生态技术指标,指导生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