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管理原则详细解释
管理八原则
管理八原则
管理的八项原则,前四项体现在制度设计上:权力放,控制准,反馈透,奖惩公';后四项原则体现在执行要点上:目标精,计划细,沟通明,工具简。
制度设计和执行要点是提升执行力的两个关键。
在制度设计方面:公司要建立授权体系,要赋予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各级经理人一定权限,唯有如此,经理人才会有主动性,企业运转才会有效率。
同时,各级经理人要有授权意识,授权才能自主,授权才能自动自发。
授权之后,要找准控制点(关键点),对每件事都要有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意识。
此外,要建立反馈机制,保证信息渠道畅通,避免小道消息的传播;最后,奖惩要公平、公正、公开(只有公平、公正,才敢公开),向恒大学习'三公精神'——办法公开、结果公开、数额公开。
在执行过程方面:目标越少越好,目标越多,注意力和资源越分散。
在企业运营中,经常以指标代替目标,导致轻重不分、方向迷失,各级经理人和员工被各种指标束缚着,失去了主动性、自主性和积极性。
做计划时,越细致、越周密越好,重大计划必须要有预案,否则,在环境或资源发生变化时,执行者会感到手足无措。
平时,上下级的沟通要做到明明白白,不能让对方猜测意图,否则,沟通效率乃至工作效率都会大打折扣。
最后一点,完成任务的工具要简单,简则易循,简单就不容易出错。
永远谨记,管理工具是为经营(业务)服务的,
当一个工具的使用束缚了业务时,就要检讨一下这个工具本身是否存在问题。
权力放,控制准,反馈透,奖惩公;目标精,计划细,沟通明,工具简,我们称之为'管理八原则',这八个原则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果和运营效率。
八大管理原则
八大管理原则管理是指对组织中的人、资源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在管理实践中,有许多原则被广泛应用,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地管理组织。
本文将介绍八大管理原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原则。
一、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原则指的是明确组织的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可衡量的绩效指标,以便管理者能够根据这些指标进行决策和评估。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组织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二、计划管理原则计划管理原则是指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采取系统性的方法进行规划和安排。
管理者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明确的任务分配、时间安排和资源调配,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组织管理原则组织管理原则强调合理分工和协调,以实现工作的高效和协作。
管理者应根据员工的能力和特长,合理地分配工作任务,同时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和协作机制,以促进团队的协作和合作。
四、领导管理原则领导管理原则是指管理者应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能够激励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管理者应成为榜样,引领员工,同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五、控制管理原则控制管理原则是指管理者应通过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监督和评估工作的进展和绩效。
管理者应设定明确的标准和指标,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组织能够按照预期目标前进。
六、沟通管理原则沟通管理原则是指管理者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机制,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管理者应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和困难,确保信息的畅通和有效传递。
七、激励管理原则激励管理原则是指管理者应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管理者可以通过提供薪酬激励、晋升机会、培训发展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动力,提高工作绩效。
八、持续改进原则持续改进原则是指管理者应不断寻求改进和创新的机会,推动组织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管理者应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参与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简述林德尔.厄威克所提出的适合于一切组织的八项管理原则
简述林德尔.厄威克所提出的适合于一切组织的八项管理原则摘要:一、引言二、林德尔·厄威克提出的八项管理原则1.目标原则2.职责原则3.协调原则4.明确性原则5.管理宽度原则6.平衡原则7.反馈原则8.连续性原则三、总结正文:一、引言在现代组织管理中,有效的管理原则是保证组织高效运转的关键。
林德尔·厄威克是一位著名的管理学专家,他提出了八项适合于一切组织的管理原则。
本文将对这八项原则进行详细阐述。
二、林德尔·厄威克提出的八项管理原则1.目标原则: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明确组织的目标,并将自己的工作目标与组织的总体目标相结合,以确保组织的高效运转。
2.职责原则:每个成员都应有明确的职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助于培养成员的责任心。
3.协调原则: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和成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协调与沟通,以便于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组织整体的协同效应。
4.明确性原则:组织中的工作任务、职责和目标应当明确,以便于成员了解自己的工作要求,减少工作中的误解和纠纷。
5.管理宽度原则:管理者应充分了解自己的管理范围,合理分配工作任务,避免过度干预或不作为,确保组织中的工作顺利进行。
6.平衡原则:组织管理应保持各方面的平衡,如员工与客户之间的平衡、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平衡等,以实现组织的稳定发展。
7.反馈原则:组织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工作中的问题和成员的需求,以便于对工作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8.连续性原则:组织管理应保持连续性,确保工作的稳定进行。
在面临人员变动、任务调整等情况时,应做好衔接工作,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转。
三、总结林德尔·厄威克提出的这八项管理原则,旨在帮助组织实现高效、稳定、和谐的管理。
iso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iso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ISO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指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所提出的八个质量管理原则,这些原则是制定成功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以下是这八个原则的简要介绍:
1. 客户导向:组织应该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期望和要求。
2. 领导力:领导者应该为组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并确保全组织的参与和贡献。
3. 员工参与:员工应该被视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应该被鼓励参与连续改进和决策过程。
4. 过程方法:组织应该采用过程方法来管理和实现连续改进,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5. 体系方法:组织应该建立和维护一个整体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所有活动都能够满足质量要求。
6. 持续改进:组织应该通过持续的改进来提高自身的绩效和效率,并确保产品和服务的持续满足客户需求。
7. 决策基于事实:组织应该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做出基于事实的决策,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供应商关系管理:组织应该与供应商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 1 -。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1.客户导向客户导向是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组织的成功取决于其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因此,组织应该始终关注并努力满足客户的期望和需求,并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
客户导向要求组织从客户角度思考和行动,并确保客户参与和反馈机制的存在。
2.领导力领导力是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策略的关键。
领导者应该展示使命和愿景,并鼓励员工参与质量改善活动。
领导者还需要提供资源和培训来支持质量管理的实施,并确保建立一个有利于质量的工作环境。
3.员工参与员工是组织质量成果的关键因素。
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过程,并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高员工技能和意识。
员工参与要求组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提出改善建议,并奖励和承认员工的贡献。
4.过程方法过程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组织应该采用系统和过程方法来实现质量改善。
这意味着组织需要识别、理解和管理其关键过程,并通过测量和分析来改进这些过程。
过程方法要求组织持续监测和分析数据,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5.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组织应该不断寻求改进,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和改善建议。
持续改进要求组织设定质量目标,制定相关指标,并定期评估绩效,以便改进和创新质量管理过程。
6.决策依据决策应该基于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组织应该收集、分析和利用数据来支持决策过程,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决策依据要求组织建立和维护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并保持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关注。
7.供应商关系管理供应商是组织质量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
组织应该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并与供应商合作实施质量管理活动。
供应商关系管理要求组织制定和实施供应商评估和选择程序,并定期监督和审查供应商的绩效。
8.公民责任组织应该对其行为和影响负起社会责任。
公民责任要求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和环境事务,并确保其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公民责任是质量管理的终极目标之一,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方法,旨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有八个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和应用。
1. 顾客导向:顾客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动力。
企业应全力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 领导力:领导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
企业领导者应承担起推动质量改进的责任,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3. 员工参与:员工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应鼓励和培养员工参与质量改进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4. 过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注重过程的管理和改进。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过程管理体系,确保各个环节的顺畅和高效。
5. 数据驱动:决策应基于事实和数据。
企业应建立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机制,及时了解产品和过程的质量状况,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改进。
6. 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企业应鼓励和支持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持续推动质量的提升。
7. 供应商合作:供应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追求质量的提升。
8. 综合系统:全面质量管理需要以系统的方式来实施。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和一致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顾客导向、领导力、员工参与、过程管理、数据驱动、持续改进、供应商合作和综合系统。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以顾客为中心、追求卓越质量的管理体系。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企业可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八项原则详解
八项原则详解八项管理原则八项管理原则是人们在生产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八项基本管理原则,它是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抽象出的最一般原则;可以说她凝结了半个多世纪来管理学的精华,它不仅是管理体系的基础原则,也是管理学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以顾客为中心。
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这条原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顾客定位与企业的核心能力;●顾客需求的识别管理与市场战略;●顾客识别——效益最大化以顾客为中心就是以市场为中心。
市场是一个企业的生存基础,对一个企业而言不但需要善待市场,还需要准确的把握市场。
这条管理学原则首先要注释的是顾客的概念,对一个组织而言,顾客是分类的,并不是所有层面的顾客都应成为该组织的顾客。
比如,饭店的顾客定位就十分重要,普通饭店有再豪华的总统套间也不会吸引有钱的顾客光临;海尔集团在空调市场大降价的时候,提出“你跳水,我跳高”的口号的实质就是:海尔集团从来都是把自己的产品定为在最有能力支付质量的顾客群的,她“跳高”的含义就是用提高产品质量来提升价格,永远保住自己的顾客群,这批顾客群又是产品流行潮流的领头羊。
抓住了产品的潮流才能保住市场的占有率,保住竞争力。
那么是什么能使企业牢牢地抓住市场呢?就是靠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是与对手相比具有竞争力的东西,包括产品、技术、管理(充分的协调和快速的反映能力)以及独有的经验和知识,这四个层次。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顾客的需求不是十分具体的,有时是十分模糊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去创造。
从经济学角度看,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随着它的成熟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我们通常在所在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当中都能看到,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都在此基础上深刻地分析了十九世纪初西方经济的特点,并预言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并结论性地预言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必然走向腐朽和垄断。
iso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iso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ISO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八个基本质量管理原则,这些原则是指导企业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如何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的基本法则。
这八项原则是:
1. 客户导向:企业应该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以增加客户满意度。
2. 领导力:企业高层领导应该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不断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
3. 员工参与:企业应该重视员工参与和贡献,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
4. 过程管理:企业应该将产品或服务生产、交付等过程看作系统,并进行全面的过程管理,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5. 不断改进:企业应该不断寻求改进和优化,通过持续改进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6. 决策基于事实:企业应该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科学决策,避免主观臆断。
7. 供应商关系管理: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8. 社会责任: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断提高企业形象和声誉。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涵及理解.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涵和理解在ISO9000:2005的0。
2“质量管理原则"中,有一个前言,全文如下:“为了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需要采用一种系统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
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可使组织获得成功。
质量管理是组织各项管理的内容之一.”这段前言说明了组织应采用的管理方式(系统、透明)、组织获得成功的途径(针对所有相关方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八项原则的作用(改进业绩的框架,即指导思想)和目的(帮助组织获得持久成功)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理解要点】顾客是每个组织存在的基础,组织应把顾客的要求放在第一位。
因此,组织要明确谁是自己的顾客,要调查顾客的需求是什么,要研究怎么满足顾客的需求。
IS09000:2005的3.3。
5“顾客”的定义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这说明顾客既指组织外部的消费者、购物者、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受益者和采购方,也指组织内部的生产、服务和活动中接受前一个过程输出的部门、岗位或个人。
同时,还应该注意到有潜在的顾客,随着经济发展,供应链日趋复杂,除了组织直接面对的顾客(可能是中间商)外,还有顾客的顾客、直至最终使用者.最终的顾客是使用产品的群体,对产品质量感受最深,他们的期望和需求对于组织也最有意义。
对潜在在的顾客不容易忽视,虽然他们对产品的购买欲望暂时还没有成为现实,但是如果条件成熟,他们就会成为组织的一大批现实的顾客.还要认识到市场的变化的,顾客是动态的,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组织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还应超越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使自己产品/服务处于领取先的地位。
原则二:领导作用领导者应确保组织的目标与方向一致。
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简述林德尔.厄威克所提出的适合于一切组织的八项管理原则
简述林德尔.厄威克所提出的适合于一切组织的八项管理原则:
⑴目标原则,所有的组织都应当表现出有关实际任务的目标,组织起来进行工作;⑵相符原则,权力和责任必须相符;⑶职责原则,即上级对直属下级的职责是绝对的;⑷组织阶层原则;⑸控制幅度原则,即每一个上级所管辖的相互之间有工作联系的下级人员不应超过5人或6人;⑹专业化原则,即每个人的工作应限制为一种单一的职能;⑺协调原则,组织横向系统要协调发展,有利于整体目标;⑻明确性原则,即对于每项职务都要有明确的规定。
厄威克吸收了泰罗的管理过程要以科学调查为指导原则的思想,经过分析引出一般性的结论,即把科学分析作为指导一切管理职能的基本原则,是“组织设计论”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
管理8项原则
六、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 的一个永恒目标。 1、在整个组织范围内使用一致的 方法持续改进组织的业绩; 2、为员工提供有关持续改进的方 法和手段的培训; 3、将产品、过程和体系的持续改 进作为组织内每位员工的目标; 4、建立目标以指导、测量和追踪 持续改进。
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 分析的基础上 1、确保数据和信息足够精确和可靠 2、让数据(信息)需要者能得到数 据(信息) 3、使用正确的方法分析数据; 4、基于事实分析,权衡经验与直觉, 作出决策并采取措施。
三、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 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来收益。 1、让每个员工了解自身贡献的重要性 及其在组织中的角色; 2、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去解决各种问题; 3、使每个员工根据各自的目标评估其 业绩状况; 4、使员工积极的寻找机会增强他们 自身的能力、知识和经验。
四、过程方法
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 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1、在对短期收益和长期利益综合平衡的 基础上,确立与供方的关系; 2、与供方或合作伙伴共享专门技术和资源; 3、识别和选择关键供方; 4、清晰与开放的沟通; 5、对供方所做出的改进和取得的成果 进行评价并予以鼓励。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 理,可以更高效的得到期望的结果。 1、为了取得预期的结果,系统地识别所 有的活动; 2、明确管理活动的职责和权限; 3、分析和测量关键活动的能力; 4、识别组织职能之间与职能内部 活动的接口; 5、注重能改进组织的活动的各种因素, 诸如资源、方法、材料等。
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 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1、建一个体系,以最佳效果和最高效率实现组织的目标; 2、更好的理解为实现共同的目标所必须的作用和责 任,从而减少职能交叉造成的障碍; 3、理解体系内各过程的相互依赖关系; 4、理解组织的能力,在行动前确定 资源的局限性; 5、设定目标,并确定如何运作体系 中的特殊活动; 6、通过测量和评估,持续改进体系。
ISO9000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ISO9000八项质量管理原则ISO9000是一组国际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旨在帮助组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ISO9000标准包含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这些原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组织,有助于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组织绩效。
第一项原则是客户导向。
这意味着组织应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为导向,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
客户导向的核心是了解客户的需求,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二项原则是领导力。
领导力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组织的高层领导应为质量目标和方向设定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领导者还应激励和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顺利运作。
第三项原则是员工参与。
员工是组织的重要资产,他们的参与对于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组织应尊重和信任员工,鼓励他们参与决策和改进活动,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和潜力。
第四项原则是流程方法。
流程方法强调组织应通过理解和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关键流程,以实现预期的结果。
通过确保流程的有效和高效运作,组织可以更好地控制和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第五项原则是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要求组织将各个组成部分看作一个整体,确保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和配合,以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
这包括确保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角色和职责清晰,并建立相应的沟通和协作机制。
第六项原则是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它要求组织不断追求卓越和提高。
持续改进可以通过分析和评估绩效数据、制定改进计划和监控实施情况来实现。
组织应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并确保改进活动的有效实施和持续监控。
第七项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决策。
决策应该基于准确和可靠的数据和事实,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可靠性。
组织应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决策和制定目标。
第八项原则是供应商关系管理。
供应商是组织供应链的一部分,对于组织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制定的质量管理原则。
这些原则是指导组织在制定、实施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下是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详细介绍如下:1.客户导向:组织应关注和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努力满足这些需求和期望。
客户导向的核心是通过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建立用户满意度,促使组织不断改善。
2.领导力:领导者应明确组织的目标和方向,并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合适的资源。
他们还应建立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体系,并激励员工进行创新和改进。
3.员工参与:组织应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实施和改进。
员工是组织最宝贵的资源,他们的知识、经验和专业能力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非常重要。
员工参与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4.过程方法:组织应采用过程方法来管理工作流程,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
过程方法包括识别、理解和管理关键过程,并持续改进这些过程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5.管理系统的方法:组织应采用整体系统的方法来管理质量。
这意味着将质量管理体系视为一个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部分,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实现整体绩效的提升。
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组织应不断追求和实现质量和绩效的改善。
持续改进是一个循环过程,需要组织不断收集、分析和利用数据,制定和实施改进措施,并评估改进的效果。
7.决策基于事实:组织应基于数据和事实来做出决策。
决策应基于可靠的数据和信息,而不是主观的意见或假设。
数据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当前状况和未来挑战,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8.相互关系的利益:组织应与其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建立互利关系。
合作和共享资源可以帮助组织提高效率和质量,实现共同的目标。
互利关系还可以促进创新和共同发展。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有哪些内容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包括:
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应当理解顾客的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并满足这些需求。
2. 领导作用:高层领导应通过建立和推进组织的质量目标,以及鼓励持续改进,来营造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
3. 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增强组织的实力。
4. 过程方法:将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有效地实现目标。
5. 管理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管理,可以提高系统的有效性。
6. 持续改进:这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活动,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决策过程需要基于数据和信息分析,以得出更可靠的结果。
8. 互利的供方关系:组织和供方是互利共赢的关系,通过提高供方的绩效,可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总结: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指导组织进行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包括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互利的供方关系。
这些原则倡导以顾客为中心,充分发挥人员的作用,有效管理过程和系统,追求持续改进,基于事实做出决策,以及建立互利的供方关系,以提高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管理八项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八项原则1、坚持“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原则。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制定的原则。
2、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
确立安全生产一长制。
企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安全工作,把安全生产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
3、坚持“三同时”原则。
企业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与使用。
4、坚持“三级教肓”原则。
对新工人进厂严格按照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三级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在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上岗操作。
5、坚持“三同步”原则。
企业在考虑经济发展,进行机制改革、技术改造时,安全生产必须与之同时规划、同时组织实施、同时运作投产。
6、坚持“三不伤害”原则。
以“关注安全,关爰生命”为主题,组织职工开展以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使“三不伤害”原则深入人心。
7、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在事故处理中,严格按照“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利用事故案例加强职工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能力。
8、坚持“五同时”原则。
企业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落实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全过程。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新修订的《消防法》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单位在保障消防安全方面的消防安全职责,明确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在日常工作中,各企业单位要全面负责,认真落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要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好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结合本单位火灾危险性特点,制定有效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演练,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切实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等符合消防技术标准;严格落实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认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工作,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1)全面的质量管理:需要以结果为导向,并确保实现质量管理目标。
(2)客户至上:质量管理应根据客户的需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
(3)持续的改进:关注持续的改进的需求,以获得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和技术能力。
(4)系统化的管理:实施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以便获得有效的流程,并更好地应对变化。
(5)团队合作:团队合作可以帮助改进流程,并且可以提高质量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6)专业知识:需要使用适当的知识和技术来改进质量管理实践,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7)责任和权力:要在全组织中分配责任和权力,以确保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
(8)统计过程控制:采用统计过程控制的方法来控制和监测质量管理的执行情况,以及必要时相应的改进措施。
管理八大原则
ISO9000的八大原则一、质量管理八大原则的内容: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
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原则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本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
他们应该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原则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获益。
原则4.过程方法:将相关的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原则5.管理的系统方法:识别、理解和管理作为体系的相互关联的过程,有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和有效性。
原则6.持续改进:组织总体业绩的持续改进应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原则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原则8.互利的供方关系:组织与其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这ISO八大原则形成了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
二、ISO八大原则与质量管理的关系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是一个组织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总体原则,这些原则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得到体现。
其应用可分为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
就质量保证来说,主要目的是取得足够的信任以表明组织能够满足客户对质量的要求。
因而所开展的活动主要涉及:测定顾客的质量要求、设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并实施文件化的质量体系,最终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和管理两个层面。
质量管理则要考虑,作为一个组织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
组织要生存、要发展、要提高效率和效益,当然离不开顾客,离不开质量。
因而,从质量管理的角度,要开展的活动就其深度和广度来说,要远胜于质量保证所需开展的活动。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开放分类:企业管理编辑词条分享目录1 产生背景2 原则内容一、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产生的背景随着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质量管理越来越成为所有组织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个组织应具有怎样的组织文化,以保证向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呢?ISO/TC176/SC2/WG15结合ISO90 00标准2000年版制订工作的需要,通过广泛的顾客调查制订成了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内容
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原则一:以顾客为中心原则二:领导作用原则三:全员参与原则四:过程方法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六:持续改进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八:互利的供方关系二、应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益处(一)顾客/产品使用者将通过获得具有以下要求的产品而受益:1.符合要求2.可信赖的和可靠的;3.在需要时可应用的;4.可维护的。
(二)组织的员工将在以下几方面受益:1.良好的工作条件;2.不断提高的工作满意度;3.不断改善的健康和安全;4.不断提高的道德观念;5.不断改善的工作稳定性。
(三)所有者/投资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获得效益:1.不断提高的投资回报;2.不断改进的经营结果;(四)供方及合作伙伴将通过以下几方面获益:1.组织与供方的稳定关系;2.组织对供方产品需求的增长;3.良好的合作关系和相互间的理解;(五)社会将在以下几方面获益:1.完全符合法律和法规要求:2.增进健康和安全;3.减少环境的压力;4.不断增长的安全感。
(六)组织应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益处:1.帮助组织制定更加具有指导意义的方针以及实施该方针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2.为确定组织的目标提供理论方法。
3.更全面、系统和有效地指导组织改进经营管理并增加效益。
4.为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原则和方法。
三、以顾客为中心(一)、应用“以顾客为中心”的原则组织将会采取下述的活动1.了解并掌握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确保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结合。
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沟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4.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活动或措施。
5.管理好与顾客的关系。
6.兼顾顾客与其他相关方之间的利益。
(二)运用“以顾客为中心”的原则组织将会获得的益处1.对市场机遇作出快速而灵活的反应,扩大市场占有率并增加收益。
2.获得顾客的青睐,追加订单并招来回头客。
四、领导作用(一)运有“领导作用”原则的组织最高管理者将会采取下列具有非常意义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八项管理原则详细解释第一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如何理解“顾客”这一术语英语customer可以翻译为顾客,也可以翻译成客户、用户、买主等。
按GB/T 19000-2000的定义,顾客是“接收产品的组织或个人”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也就是说,顾客不仅存在于组织外部,也存在与组织内部。
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下一道过程”就是“上一道过程”的顾客。
例如:我们公司采购部是工程部的顾客,客服部是设计部的顾客"2. 组织与顾客的关系组织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交换。
组织提供给顾客,顾客用货币回报组织,双方形成交换关系。
因此,组织是依存于顾客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组织和顾客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组织的产品只有顾客认可了、购买了,组织才能生存下去;而组织又不可能强迫顾客认可和购买,这样决定了组织应“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用优质的产品吸引顾客。
从这个角度看,组织的地位就应该比顾客“低一等”,因此,才有“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3. 顾客的需求A: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本质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关注焦点B: 从组织的角度看,要把握的是自己的产品针对的是顾客的哪一层次、哪一方面的需求,是当前的需求还是将来的需求。
C: 需求和需要是有区别的。
需要是本身具有的,需求是需要的反映,是需要和实际购买能力相结合的产物,是受条件限制的需要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入,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已呈现五大趋势:(1) 从数量型需求向质量型需求转变;(2) 从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转变(3) 从满足物质需求向满足精神需求转变(4) 从统一化需求向个性化需求转变(5) 从只考虑满足自身需求向既考虑满足自身又考虑满足社会和子孙后代需求转变。
比如房子:短缺经济时代以前是有住就行,顶多是过年挂个画,而现在还需要个性化,舒服,美观,漂亮,有档次等4 满足顾客的要求并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组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就是通过自己的产品去满足顾客的要求并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1)顾客的要求是顾客需求的反映,包括:明示的(明确表达的)如柜子是什么颜色的?;通常隐含的(虽然没有提出,但可以理解,双方有默契的)如要保护好已有的门,墙面要刷平整,不要有痕迹等和应履行的(例如法律、法规规定的)如厨房,厕所不漏水,装修完后屋内有害物质含量达到国家标准等。
2)顾客的期望很大程度上是隐含的,但这与“通常隐含的”要求不同。
“通常隐含的”要求往往是不言而喻的。
“顾客的期望”往往高于顾客的要求。
达到“顾客的要求”,顾客可能便认可了。
如果满足了“顾客的期望”,顾客可能就大大提高了满意程度。
如果超越了“顾客的其期望”,顾客可能“喜出望外”。
组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最鲜明的表现,就是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例如:柜子接口处缝隙达到国家标准---这是达到顾客的要求;接口处缝隙小于国家标准----这是满足了顾客的期望;接口处没有缝隙而且结合的非常完美,看不到任何一点瑕疵-----这就是超越了顾客的期望5. 顾客对组织的回报组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最终会得到顾客的回报的。
这种回报表现在:(1) 认可组织的产品及产品质量;(2) 购买组织的产品;(3) 为组织无偿进行宣传(4) 与组织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5) 支持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
6. 把握本组织顾客的特点(1) 是组织顾客还是个人顾客组织顾客和个人顾客是不相同的,组织与前者一般处于合同环境,与后者一般处于非合同环境(2) 是成熟顾客还是不成熟顾客组织提供的老产品,面对的可能是成熟顾客,对成熟顾客,组织当然要更小心更慎重一些;对不成熟顾客也不能放任不管,因为不成熟仅仅是暂时现象,你若欺骗了他,他就会报复你。
(3) 是一次性顾客还是长期固定的顾客对长期固定的顾客,组织当然想方设法将他们留住。
对一次性顾客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他们会将组织的质量状况宣传给别人比如公司出现过的事件。
特别是那些某一顾客可能只买一次产品的生产组织,例如:装饰行业,很多年后才会再买房,装饰,顾客可能是一次性的,更需要这一次性的顾客给组织作无偿宣传。
(4) 顾客的文化背景、地域特征、收入状况、消费习惯组织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就应当对该市场顾客的各种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把握其特点。
对特点把握得准确、细致,才能真正“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比如我们以后走高端市场,客户可能最关注的不是钱,而是质量,舒适,方便等7. 组织应怎样“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 组织领导层在思想上真正解决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认识问题(2) 组织的方针和发展战略,特别是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充分体现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
(3) 组织的全体员工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已经理解,并已普遍接受。
这就是我们培训的这堂课目的(4) 组织的所有工作都真正体现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特别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方面(方针、程序、要求、过程等)都得以充分体现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或者说,都是从“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出发的。
比如我们建立供应商系统就是为了客户省事,而且得到实惠,在比如我们建立客服回访制度就是为了让客户放心,满意(5) 组织设有与顾客沟通的机构,建有与顾客沟通渠道,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沟通。
比如我们的客服(6) 组织在调查、识别、分析、评价顾客的需求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并经常进行。
比如我们建立前期客户习惯调查(7) 组织能即使获得顾客的意见,并能够组织内部相关部门之间沟通,包括领导层也能即使得到这方面的信息或报告。
比如我们后面要建立的客户档案系统(8)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已纳入了组织的管理评审中,定期进行评审并加以改进。
比如在管理评审有一个重点就是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9) 顾客的满意呈上升趋势。
比如我们要建立我们的客户满意度逐年提升的目标l(10) 组织在满足顾客需求方面经常有新的举措,包括推出新产品和新的服务项目。
比如我们在流程改造完后进行的采购系统和客服系统建立(11) 对顾客的抱怨处理及时,少有诉之法庭的事,尽量让顾客满意。
(12) 所有与顾客有关的工作都能得到持续改进,取得显着成效。
2.第二节领导作用1. 领导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在汉语中,领导有两个涵义:一是动词,指领导的行为;二是名词,指担任领导的人。
2000版GB/T 19000-2000族标准强调的是担任领导的人的作用。
在GB/T 19000-2000中有“最高管理者”术语。
最高管理者是指“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3.2.7)。
显然,最高管理者是领导,而领导也不仅仅是“最高管理者”。
领导是具有一定权力、负责指挥和控制组织或下属的人员。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领导人员具有最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组织领导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和所起的作用。
(1) 领导是质量方针的制定者如果领导未能解决对质量的认识问题,没有坚定的质量信念,在指挥质量方针时未能真正“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那么,即使质量方针中有诸如“质量第一”之类的语言,也难以起到作用。
(2) 领导是质量职能活动和质量任务的分配者组织的质量职能活动和质量任务未分配下去,就不可能有人去做、去完成,质量方针也就不可能落实。
如果分配质量职能活动和质量任务不恰当,也会造成职责不明确,协调不好,使质量职能和质量任务完不成。
(3) 领导是资源的分配者质量管理体系要建立和运行,都应有必要的资源和相关条件,如人员、设施、工作环境、信息、供方和合作关系、自然资源以及财务等资源。
资源投入不足或资源本身质量强加,都难以使质量管理体系取得预期的效果。
领导在此负有重要职责(4) 领导的带头作用对员工来说,领导的一言一行都是扮演。
如果领导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按程序办事,不注重自己的工作质量,就会影响一大片使员工也迅速感染,结果规章制度就会心痛虚设,程序酒会混乱,工作制酒量会下降,组织就难免走向衰败。
(5) 领导在关键时候的决策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行中,难免不发生种种矛盾和分期,例如:发生质量与数量、进度的分歧时,往往需要领导决策。
如果领导不按既定的质量方针处理,牺牲质量以求数量或进度,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不仅如此,上行下效,员工一次为例,很可能一发而不可收。
(6) 领导承担着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的责任组织要在竞争中获胜,只能靠持续不断的改进,而改进是领导的重要职责,包括改进管理和为改进创造适宜的环境两个方面。
如果领导没有这种意识和心态,得过且过,组织就可能在下一次竞争中落后。
领导作用:创造全员参与的环境按GB/T 19000-2000的规定,领导的作用主要是创造全员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环境。
这里的“环境”,不是指自然环境,也不仅仅是指一般的工作环境,而是指人文环境,是组织内部的情况和条件,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规定。
组织不论大小,都是一个群体,一个社区。
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是受群体心理制约的,是受社区环境影响的。
一个没有良好的质量分期的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要正常运行是不可能的。
良好质量风气的形成,固然离不开整个社会的质量风气状况,但最重要的还是组织领导的责任,包括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
领导如何去创造一种良好的质量环境呢?主要步骤如下:(1) 确定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这种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的总目标和经营发展是协调一致的,具有针对性,又有先进性。
(2) 将质量方针和目标与组织内部环境统一起来方针和目标既要适合组织的现状,又要对现状有改进或促进作用。
要让全体员工都能知道、了解和理解质量方针和目标,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质量风气。
凡有违背质量方针、目标的行为,凡有不遵守质量规章制度的现象,都能受到员工自觉的抵制(3) 要使全体员工都参与实现方针目标活动质量管理体系如果没有全员参与,是不可能有效运行的。
要使全员参与,领导应做到:a) 带头参与;b) 激励员工参与c) 扫除员工参与的各种障碍,包括组织障碍和思想障碍;d) 给员工参与创造条件;e) 对员工参与后作出成绩给予评价和奖励。
这五条,就是全员参与的环境条件。
3. 质量:领导应当知道些什么领导,特别是组织的高层领导,多懂一些质量和质量管理知识当然是重要的。
但是,从其承担的职责来说,领导并不需要成为质量管理专家,只要求领导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的质量管理知识:(1) 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例如《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
领导应当知道,产品一旦出了质量问题,对顾客的人身财产造成了伤害,就将对顾客进行赔偿。
在法制越健全的国家和地区,这种赔偿金额越大,越不可掉以轻心。
在美国,很可能因为顾客索赔诉讼使一家组织破产。
(2) 质量成本的基本知识质量成本是一门比较深的学问,不能要求领导全部掌握,但领导应当懂得质量与成本的关系,懂得质量成本四大科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