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 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根据《魏 书· 释老志》(卷114)记载:“和平初,师贤卒。昙曜代之, 更名沙门统。初,昙曜于复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 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曜衣,时人以为马识善人,帝后奉 以师礼。昙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 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 世。”文中记述的开窟五所,就是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就选 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 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 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三世佛, 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 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 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 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3]
晚期石窟:北魏迁Biblioteka 洛阳后(494年),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 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 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 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种小窟小龛的镌建一直 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平城作为北 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这时大窟减少,中、小型 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 还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 小龛,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洞窟大多以单 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造像题材多为释迦多宝 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 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推行 “汉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 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 这一特征和风格在龙门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现,对 中国石窟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云冈石窟介绍800字
云冈石窟介绍800字篇一: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石佛寺。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
武州山最高处称云冈,故名云冈石窟。
北魏统治者崇尚佛教,广建寺宇,大开石窟。
此石窟群的主要部分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约自和平元年至太和十八年(460-494)。
[1] 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千米。
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3区。
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
造像最高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
新中国成立后,设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今云冈石窟研究院)。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1)北方佛教史。
云冈石窟所显示的北方佛教史,是直接的,既可靠又深厚,是对稀缺的北方佛教史重要的“补缺材料”。
(2)北魏时期的历史。
云冈石窟在国内大型石窟中是少有的完成于一个朝代的石窟群。
作为一部可视的北魏断代史,对帝王象征、佛经典故与社会现实的比照、民族关系的反映、民俗风尚的记录等问题的研究均有极大的价值。
(3)艺术价值。
石窟中的建筑雕刻与佛教造像反映了北魏时期不同文化的艺术风格融合的趋势。
篇二: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大同市。
大同位于太原盆地北端,是国家级历史名城。
而今天我们要去的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千米的武周山南麓,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现在咱们参观的云冈石窟是约在公元460年的北魏文成帝时期开凿的大型石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主要洞窟45个,佛教造像5.1万多尊。
它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那么同时在2001年1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云冈石窟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那么好了朋友们,现在大家就随我进入云冈石窟的山门,在我身后的便是云冈石窟的参观示意图。
山西的云冈石窟简介
山西的云冈石窟简介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以东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是
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493年,是北魏王朝为了供奉佛教而开凿的,历经45年才完工。
因为这些佛像开凿在高山上,所以被称为“云冈石窟”。
它位于
中国北方的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是中国
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云冈石窟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东部为“昙曜广场”,是当年昙曜主持开凿的;西部为“大佛殿”,是文成帝时开凿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云冈石窟是公元5世纪中叶文成帝时期开凿的。
东崖长达3000米,有大大小小的窟龛近500个,佛像2万多尊;西崖有长达2000米,窟龛220个,佛像4万
多尊。
其中最大的窟是开凿于北魏时期的“昙曜五窟”,其中以
第一、第二、第三窟最为有名。
这三个窟开凿在一块石头上,从上面可以看到三层塔身,由下而上逐渐缩小,最下层是个方形塔基。
—— 1 —1 —。
云冈石窟的详细介绍
云冈石窟的详细介绍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西郊25公里处,始建于公元384年,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这一千脚高耸的山崖上,镶嵌着大大小小的窟龛,共有735个石窟,其中有45个窟龛保存相对完整,现存有51,000尊石刻塑像。
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一个杰出代表,其雕塑艺术作品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云冈石窟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公元384年,当时北魏孝文帝为纪念其母杨贵妃而在大同地区兴建朝圣道场,后来又发展成为其中华夏、梁、晋等诸朝代各代皇帝都在此修建佛寺和石窟的重要场所。
云冈石窟一直持续了几个世纪的建设和雕刻,共有北魏、西魏、北齐、唐朝等时期的佛教石窟,以及大量的石刻造像等。
在各个朝代的建筑和雕刻艺术作品中,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可谓是最为重要和著名的。
北魏时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鼎盛时期,云冈石窟也是当时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
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的主要造像内容多以佛教经典中的佛、菩萨和罗汉为主,塑像形态庄重肃穆,线条流畅,神态生动。
其中以石刻“大佛青龙”和“六足金刚”最为著名。
除了北魏时期的造像,云冈石窟还保存有其他时期的艺术作品,如西魏时期的“石燕子”和唐朝时期的“跪卧驼”。
这些不同时期的作品展示了云冈石窟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价值。
云冈石窟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石窟和岩雕两部分。
石窟是在岩石上凿出的空间,通常用于佛像的雕刻和祭拜活动。
这些石窟的内部装饰以浮雕、刻画和壁画为主,内容多是佛教故事和圣经中的经典场景。
岩雕则是将石窟主要采用凿墙而成,造型多么在岩石表面直接凿刻。
云冈石窟的主要石刻内容主要包括佛教题材、历史题材和生活题材。
其中佛教题材为主,包括释迦牟尼、菩萨、罗汉和神兽等形象。
历史题材主要是一些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和历史传说的石刻。
生活题材则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服饰、建筑等方面的情况。
与其他石窟相比,云冈石窟在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上有着独特的特点。
云冈石窟的介绍
云冈石窟的介绍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西南15公里处的五岳山南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雕塑艺术最精湛的石窟之一。
下面将对云冈石窟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云冈石窟兴建始于北魏,历经北魏、东鲁、唐、五代、辽、金、元、明、清等历史阶段,历经四百多年的兴建、雕刻和装修。
其间的第一期兴建始于公元460年,最后一期兴建完工大约在公元1370年左右。
二、规模概述云冈石窟共分为西边和东边两个区域,包含47个佛龛,252个小洞,约51,000尊石窟造像。
其中,东区的内容是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北魏石刻,享有“北魏石窟艺术宝库”的美誉。
西区的内容则是以元代大观音坐像为代表的佛像石刻,规模庞大,石窟造像雄伟壮丽。
三、建筑形制云冈石窟主要采用石窟造像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造像的代表之一。
其主要建筑形式有窟室、龛室、殿式建筑、精舍、钟楼、鼓楼等多种。
石窟多小而深,有的高大而宽,有的高耸而细,还有的是长形洞窟。
其中,以第5窟“卧佛殿”最为著名。
四、雕塑艺术云冈石窟千姿百态的造像数量、体态各异的雕像、细腻精美的刻工堪称艺术之极品。
石窟内的各种造像均来自于佛教经典和民间故事中的形象,如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龙王等。
五、保护现状云冈石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目前,保护工作已被纳入到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范畴,且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总的来说,云冈石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其独特的规模和雕塑艺术魅力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居于重要地位。
游客来此,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造像艺术的精髓,也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对文化的珍视和保护。
云冈石窟的介绍
云冈石窟的介绍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南16公里的云冈山北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佛教石窟之一。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元宝炬年间(公元460-465年),历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元等历代,历时约1500年,共开凿洞窟252个,雕刻佛像51,000余尊,堪称中国古代艺术之杰作。
云冈石窟以其精湛的艺术技艺和独特的造型风格,展现了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辉煌历史,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冈石窟分为东、中、西三区,东区为北魏时期所开,中区为北魏至隋唐时期所开,西区为唐至元时期所开。
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东区是云冈石窟的起点,也是石窟中规模最小、保存最完整的部分。
东区主要以佛像为主,其造像风格受到印度佛教造像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北魏风格。
其中的“释迦牟尼佛像”是东区的代表作,高达17.14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石佛像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中区是云冈石窟的核心区域,也是规模最大、最为壮观的部分。
中区洞窟数量达到204个,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有45个,雕刻佛像数达到40,000余尊,是云冈石窟的主体部分。
中区佛像造型更加丰富多样,除了印度佛教造像的影响外,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具有浓郁的唐代风格。
其中的“普贤菩萨像”和“文殊菩萨像”是中区的代表作,分别高达17.14米和14.75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石佛像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西区是云冈石窟的最后一部分,也是唐至元时期所开凿的部分。
西区洞窟数量较少,但造像精美,风格独特。
西区的佛像造型更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体现了唐代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
其中的“药师佛像”是西区的代表作,高达13.7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石佛像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云冈石窟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不仅在于其雄伟壮观的造像,更重要的是蕴含在其中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云冈石窟景点介绍及景点历史和背景
【主题】云冈石窟景点介绍及景点历史和背景一、引言云冈石窟作为我国的四大石窟之一,以其丰富的佛教艺术雕塑和壁画而闻名于世。
其兼具佛教艺术和山水风光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观赏和研究。
本文旨在深入探索云冈石窟的景点介绍、历史与背景,并共享个人对于这一主题的理解与观点。
二、云冈石窟的地理位置与概况云冈石窟位于我国山西省大同市西南16公里处的悬空寺以西,整个景区由五座山组成,其中东山最为著名。
这里有各种规模的洞窟20余处,藏有大量的佛像、浮雕和壁画。
云冈石窟自公元五世纪起,便成为我国古建筑艺术的瑰宝,被誉为"我国石窟艺术之冠"。
三、云冈石窟的历史与背景1. 始建时间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公元五世纪的北魏时期,历经千年的演变和发展,直至唐代和宋代,才基本完成了现今的规模和格局。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云冈石窟经历了佛教繁盛时期、政治动荡时期和战乱时期等各种社会历史阶段,因而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历史底蕴。
2. 文化背景云冈石窟以其丰富的佛教艺术雕塑和壁画而名扬天下,这不仅与当时佛教在我国社会中的兴盛有关,也与北魏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密不可分。
当时的皇家、士绅和民间资本对佛教的赞助和支持,极大地促进了云冈石窟的兴建和发展。
四、景点介绍云冈石窟内有许多著名的洞窟和雕塑,其中尤以"我国石窟艺术之冠"著称于世。
这里有卢舍那大佛、普贤菩萨像、释迦牟尼佛坐像等著名的佛像雕塑;还有壁画和各种佛龛、石窟和典殿等景点,构成了这一独特的佛教艺术宝库。
1. 卢舍那大佛卢舍那大佛是云冈石窟内最著名的佛像之一,也是云冈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作。
这尊佛像坐落于东大殿中,高17.14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佛像,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仿木胎泥塑造佛造像之一。
其精湛的雕刻工艺和庄严的佛容,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瑰宝。
2. 普贤菩萨像云冈石窟还有令人惊叹的普贤菩萨像,该菩萨像身高13.7米,穿一袭透明的宝袍,右手持宝剑,左手搭一束葵花,栩栩如生。
云冈石窟名词解释
云冈石窟名词解释
云冈石窟是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南郊的一处古代石刻艺术遗址,始
建于北魏时期,历经北魏、东魏、北周、隋、唐等朝代的长达400年
之久。
其总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包括东西两部分,共有45个洞窟和252个佛龛。
云冈石窟以其精湛的石刻技艺和丰富多彩的题材内容而著称于世。
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第6号洞——释迦牟尼涅槃像。
这座高17.14米的
巨型佛像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涅槃佛像,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之
巅峰”。
除了释迦牟尼涅槃像外,云冈石窟还有许多其他精美绝伦的佛教造像
和壁画。
例如第5号洞中有一个由32尊菩萨组成的“千手观音”造像群,每尊菩萨都有11只手臂,形象十分神秘;第9号洞中则有一个高达11.5米的“普贤菩萨”造像,展现了佛教普贤菩萨的庄严形象。
云冈石窟不仅是一处文化遗产,也是一部佛教艺术史的重要篇章。
它
通过石刻形式将佛教思想和文化传承下来,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云冈石窟的简历
云冈石窟的简历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的武周山南麓,始建于公元460年,历经1000多年的营造,形成了一座共有45个洞窟的大型石窟。
云冈石窟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一、历史背景云冈石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当时为了满足政治、经济和宗教的需求,开始在武周山南麓开凿石窟。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云冈石窟不断得到扩建和修缮,成为了一个集雕刻、建筑和绘画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宝库。
二、建筑特点云冈石窟的建筑风格独特,其雕刻技艺更是精湛绝伦。
每个洞窟都有不同的主题和风格,有的以佛像为主,有的以壁画为主,有的则以建筑为主。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第1、2窟的释迦牟尼佛像和第5、6窟的弥勒佛像,这些佛像不仅造型生动,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此外,云冈石窟的建筑还具有以下特点:1.规模宏大:云冈石窟共有45个洞窟,其中一些洞窟的规模相当宏大,如第10窟的巨佛像高达17米。
2.布局严谨:云冈石窟的布局非常严谨,每个洞窟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功能。
同时,各个洞窟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3.雕刻精细:云冈石窟的雕刻非常精细,不仅佛像栩栩如生,而且壁画和建筑细节也十分精美。
4.融合多元文化:云冈石窟融合了多元文化元素,如印度、中亚和中原地区的文化元素都在其中得到了体现。
三、文化价值1.艺术价值: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宝库之一,其雕刻技艺和壁画制作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些雕刻和壁画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2.历史价值:云冈石窟是中国北魏时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它记录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研究云冈石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3.文化交流价值:云冈石窟是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云冈石窟的建造过程中,印度佛教文化对中国的艺术和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云冈石窟的地理知识点
云冈石窟的地理知识点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是一处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
它位于悬崖壁上,由许多雕刻精美的石窟组成,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之一。
下面将介绍云冈石窟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以及特点等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城区以西约16千米的悬崖峭壁上,地理坐标为北纬40°02′,东经113°07′,距离大同市区约30分钟车程。
这个地理位置对于石窟的建造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历史背景云冈石窟始建于晋朝的东晋时期,约始建于公元460年,历经了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等多个朝代的兴衰。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云冈石窟经历了多次的修建和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格局。
三、艺术特点云冈石窟以其精湛的艺术技艺和丰富的内容而闻名于世。
主要特点如下:1.雕刻工艺精美:云冈石窟的雕刻工艺非常精湛,尤其是造像的雕刻,栩栩如生,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工匠们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技法来雕刻石窟中的佛像和壁画。
2.壁画内容丰富:云冈石窟的壁画内容丰富多样,主要以佛教故事和经文为主题,描绘了佛教的教义和传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
3.布局合理:云冈石窟的布局非常合理,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是大型石窟,主要是用于供奉和礼拜;而西部则是小型石窟,主要用于修行和禅宗活动。
四、保护与开发为了保护云冈石窟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了石窟的监控和安全措施,确保不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其次,进行了修复和保养工作,使石窟能够长久地保存下来。
同时,通过开展旅游开发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这一瑰宝。
总结: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石窟艺术的杰作之一,它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都使得它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在保护和开发方面,中国政府对云冈石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希望它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为后代子孙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
云冈石窟的详细介绍
云冈石窟的详细介绍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开凿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期间。
是中国最大的一组佛教石窟群,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博物馆”。
1961年,云冈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是在北魏王朝首都平城(今大同)西南25公里的武周山南麓开凿的,共有23个洞窟,大小造像51000余尊,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石窟群之一。
其中最有名的有三窟:第一窟是一座三层楼阁式石塔,塔基呈方形,边长约4米,高约4米;塔身为仿木结构建筑,在塔基两侧各凿一孔,供穿绳之用;塔檐为四面歇山顶;第二窟是一座由前廊、正殿、后殿、回廊组成的古印度式建筑。
这座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屋顶为八角形重檐攒尖式。
第三窟是一座佛坛式佛像,坐南面北。
高达17米。
石佛全身贴金彩绘,面部圆润,五官端正,体态丰满。
—— 1 —1 —。
云冈石窟旅游一日攻略
云冈石窟旅游一日攻略简介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云冈镇,是保存完整的中国古代石窟寺之一,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东方的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是由北魏时期开始兴建,历经北齐、北周、隋、唐等朝代的修建和扩建,共有大中小型石窟252窟,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有53窟。
云冈石窟以石窟造像和壁画闻名于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此攻略将为您提供云冈石窟旅游的一日游攻略,让您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领略云冈石窟的魅力。
行程安排上午08:00 - 出发前往云冈石窟根据您所在的位置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前往云冈石窟。
大同市区有多条公交线路可直达云冈石窟,也可以选择打车或租车前往。
08:30 - 抵达云冈石窟抵达云冈石窟后,您可以先进入游客中心,获取必要的游览信息,并购买门票。
09:00 - 参观石窟寺云冈石窟共有252个石窟,但由于时间有限,建议您选择参观其中的主要石窟。
首先,可以参观第5窟和第6窟,这两个石窟是云冈石窟最重要、最有名的窟龛。
在石窟内,您可以欣赏到精美的佛像和壁画,感受古代艺术的魅力。
10:00 - 参观壁画馆壁画馆位于石窟寺的东侧,展示了云冈石窟的部分壁画复制品,以及有关云冈石窟历史和石窟艺术的介绍。
您可以在这里更加深入地了解云冈石窟的背后故事和文化内涵。
午餐12:00 - 在石窟附近享用午餐云冈石窟周边有一些餐馆和小吃摊贩,您可以选择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享受午餐时间。
下午13:30 - 参观佛教文化博物馆云冈石窟附近的佛教文化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与佛教相关的文物和展品。
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佛教的发展历史、佛教文化的特点等。
博物馆内还有一些互动展览,让您更加亲近佛教文化。
15:00 - 自由活动在云冈石窟附近,您还可以选择自由活动。
您可以沿着云冈石窟北山足道徒步,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或者去云冈石窟景区附近的购物区购买纪念品等。
17:00 - 结束游览,返回出发地游览结束后,您可以选择公交、打车或者租车返回出发地,结束愉快的一日游。
云冈石窟碑刻介绍
云冈石窟碑刻介绍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8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
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寺。
它始建于北魏时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
现存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佛像1.5万余尊,碑刻题记2000余品。
其中最着名的是石室山“昙曜造像碑”和“龙门二十品”。
云冈石窟中有许多石刻佛像和碑刻题记,其中以昙曜五窟中的“昙曜四窟”和“宾阳中窟”最为著名。
其中的《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窟龛,在石壁上刻有五个高大的佛龛,每个佛龛里都有一尊佛像。
它们像人似佛、似兽、似禽,塑造得十分生动逼真。
由于开凿时间早、窟龛多、佛像大,它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与洛阳龙门石窟和洛阳龙门山奉先寺的石雕艺术相比,它无论从雕刻艺术上还是从内容上都要丰富多彩得多。
这五个佛龛分别是昙曜、宾阳、乐尊、弥勒和菩萨。
其中的《昙曜造像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北魏石刻造像碑。
—— 1 —1 —。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我国最大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始建于北魏时代,是当初为了供奉佛教创建的,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
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基本概述旅游景区雕飞天,线条优美。
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2014年)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
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迦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
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
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
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
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
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第八窟,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第九窟,分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像生动,动感强。
第十窟,与九窟同期开凿,分前后两室。
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
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注目。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
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
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
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中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
山西云冈石窟的介绍
山西云冈石窟的介绍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南约40公里的武周山南麓。
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
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
龛252个,雕像4700余尊,碑刻题记2700余品。
窟内塑像和浮雕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其中最大的一个洞窟——“云冈第十三窟”,进深10米,高约20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有
一楼一底之分。
窟内的塑像和壁画是云冈石窟的精华所在。
云冈石窟以雕刻艺术著称于世,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公元440年至550年的100多年间,开凿了以第六窟为代表的第一期石窟群。
这一期石窟群共6个洞窟,全部开凿在一个大石砌平台上。
这些洞窟分别为“一窟一佛”、“三窟一佛二菩萨”、“五窟两佛三菩萨”、“七窟多佛二菩萨”、“四洞三堂多佛二菩萨”和“十窟多佛二菩萨”。
这些洞窟中的佛像雕刻细腻,形体优美,风格多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第六窟——文殊菩萨像。
此像高达14米,头戴金冠、身披袈裟、手捧宝杖,神态庄严。
—— 1 —1 —。
云冈石窟第一窟介绍
云冈石窟第一窟介绍目录一、历史背景与开凿情况 (1)二、窟室结构与布局 (1)三、雕刻艺术与造像特色 (2)四、壁画与铭文 (3)五、文化价值与保护现状 (3)六、结语 (4)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瑰宝之一。
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云冈石窟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内容丰富而著称。
其中,第一窟作为云冈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探访。
一、历史背景与开凿情况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文成帝时期,由国师昙曜和尚主持,历时六十多年,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宏伟规模。
云冈石窟分为东、中、西三区,共有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
第一窟,作为云冈石窟群中最东侧的一个,是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窟室结构与布局第一窟,又称石鼓洞,是一组设计统一的双窟之一,与第二窟共同构成了云冈石窟中的一处重要景观。
两窟均为上明窗、下窟门的平顶中心塔柱洞窟,窟外立壁东西两端各矗立一层大塔,形成了东西宽约22米、南北进深约13米的“凸”字形双窟前庭。
这种双窟形制在北魏时期较为常见,反映了当时佛教艺术的繁荣和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窟内中央矗立着一座方形塔柱,塔柱由塔基、塔身和塔顶组成,通高5.75米。
方形塔基边长3.5-4米,高75-85厘米,虽然风化严重,但仍能看出其昔日的辉煌。
塔身为上下两层,下层高2.53米,东、西、南、北四面各开龛造像;上层高1.35米,同样四面开龛造像。
两层间以仿一斗三升人字拱支撑四出檐瓦垄、椽檐,上层顶部为四面出方形伞盖,伞盖内顶部雕刻着精美的莲瓣图案。
塔顶为龙形缠绕须弥山并与窟顶融为一体,四面多有修补痕迹,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三、雕刻艺术与造像特色第一窟内的雕刻艺术和造像特色是其吸引游客和学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窟内墙壁上雕刻着众多佛像,它们或坐或立,形态各异,生动逼真。
这些佛像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更是古代艺术家们精湛技艺的结晶。
山西的云冈石窟的介绍
山西的云冈石窟的介绍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以北约20公里的武周山南麓。
它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的最早主人是北魏皇室,后来,因为佛教在中国的盛行,云冈石窟的开凿也就和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座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集中了北魏时期建筑、雕刻、绘画的最高成就。
石窟内有大大小小的佛像十万多尊,最大的佛像高17米,重达20吨。
云冈石窟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北魏王朝在武周王朝时期开凿的皇家石窟;第二部分是西魏、北周时期开凿的佛教石窟;第三部分是以北魏时期雕刻为代表的石窟群。
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窟”和“第二窟”。
第一窟是整个云冈石窟中最大、最有代表性的窟群。
窟内佛像高大雄伟,造型精美,规模宏大。
窟中央为释迦牟尼坐像,高达17米,头高4米、鼻长1.7米、眉长2.8米、眼大如盘、明眸善睐、纤毫毕现;双手持钵、足踏锡杖;像身披袈裟。
—— 1 —1 —。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风景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
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云冈石窟中文名称:云冈石窟[1]英文名称:Yungang Grottoes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 ,云冈石窟于2001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地图上的准确位置东经113°7′20〃,北纬40°6′35〃景区保护范围:348.75公顷。
缓冲区面积:846.81公顷。
编辑本段简介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时代,是当初为了供奉佛教创建的,前后一共用了64年,其中最早的是有昙曜开凿的五个窟,后来逐步开凿了200多个窟,包括了官方和民间的,现在可以开放的只有45个,重点参观的是前20个,云冈石窟确实很美,拥有很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石窟大多数在清代做过泥塑和彩绘,不过还是很多因为风化的原因都消失了。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纵观群佛,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的石雕,巨石横亘,石雕满目,甚为壮观。
云冈石窟博物馆介绍
云冈石窟博物馆介绍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云岗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西南郊15公里处的织岩山和肖山之间,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的陈列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旅游攻略
云冈石窟旅游攻略云冈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以其丰富多彩的佛教造像和精湛的石刻艺术而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一、游览准备1. 交通:云冈石窟距离大同市中心约16公里,交通便利。
从大同火车站或大同汽车站可以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前往石窟。
2. 时间:游览云冈石窟建议安排一天的时间,因为石窟区较大,有数十个石窟洞和千余尊佛像,需要较长时间仔细观赏。
3. 出行装备:由于山西地势较高,夏季的温差较大,所以建议携带外套和雨具。
此外,舒适的鞋子也是必备的,因为需要步行参观。
二、景点推荐1. 云冈大佛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云冈大佛,它位于九龙壁的北侧。
云冈大佛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质坐佛造像之一,高达17.14米,是中国北方佛像中的翘楚。
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这尊大佛的细腻雕刻和巨大气势。
2. 十字窟十字窟是云冈石窟最为著名的一处,它的名字来源于窟内两条形状相似的斜坡形成的十字形。
这个石窟内保存了众多精美的佛像与壁画,其中包括著名的“慈航普度”和“十王图”等。
游客可以通过这些壁画了解古代佛教文化以及佛教故事。
3. 释迦石像释迦石像是云冈石窟中最重要、最著名的佛像之一,被誉为“石刻艺术之巅”。
这尊释迦牟尼佛坐于莲花宝座上,形象庄严,神态安详。
观赏释迦石像不仅能够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欣赏到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游览建议1. 引导时间安排:由于云冈石窟景区较大,建议游客按次序游览,以充分欣赏每个景点的独特之处。
最好先从云冈大佛开始,再前往十字窟和释迦石像等其他景点。
2. 导游讲解:雇佣一位有经验的导游将使您更好地了解云冈石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导游可以向游客解释每个景点的来历、佛教文化的内涵,以及石窟背后的故事。
3. 注意文物保护:在游览云冈石窟过程中,请注意不要触摸和破坏任何的石雕或壁画。
保护文物是我们每个游客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
因其高处名云冈,故取名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的时代,由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大多数石窟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前。
历时40年的开凿,加上其余小窟,先后近50年时间。
参加开凿人数,多达4万余人。
当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也参与了这一举世闻名的伟大艺术创作。
至今,仍留有中外文化交流的斧痕。
云冈石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
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可见,云冈石窟是一处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概况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
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
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
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
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
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现存大小石窟252个,石造像51000余尊,石雕面积18000多平方米。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
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
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
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云冈石窟详细介绍第一窟、第二窟位于石窟群东端,两窟同期开凿,窟内布局大致相同。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崖高25米,中上部凿有12个方形石孔。
窟分前后两室,后室雕一佛二菩萨像,两颊腴润,体态丰满,形态自然,衣纹流畅,此窟从雕造手法判断,应为隋唐时期的作品。
第四窟,平面呈矩形,中央雕方形立柱,东壁交脚弥勒像保存较完整。
第五窟,窟前是五间四层木构楼阁。
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建造。
窟内,中央端座佛像一尊,佛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雕像。
这尊佛像,膝上可站立120人,一只脚上站立12人。
大佛周围,小佛围绕、互相映衬。
第六窟,中央是连接窟顶的两层高达15米的塔柱。
每层四面有雕像,周壁雕有佛、菩萨、罗汉、飞天的造像。
窟顶有33天神像和各种骑乘。
壁上,塔柱上面,雕刻有释迦牟尼佛传教事。
是云冈中具有代表性洞窟。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
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
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
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第八窟,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第九窟,分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像生动,动感强。
第十窟,与九窟同期开凿,分前后两室。
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
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注目。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
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
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
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我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
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
第十六窟,与后面三窟是云冈最早开凿的“昙曜五窟”,窟形椭园,中间主佛立于莲座上,周壁雕有千佛与佛龛。
第十七窟,正中有交脚弥勒佛倚于须弥座上,东西两壁有佛龛,东边是座像,西边是座像。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
第十九窟,正中雕有一尊巨佛坐像。
第二十窟,露天造像,主佛胸以上部位保存较完整,脸型丰满圆润,双耳垂肩,双目有神,面目慈祥,雕饰精美,刚健雄浑,是云冈石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纵观群佛,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的石雕,巨石横亘,石雕满目,蔚为大观。
他们的形态,神彩动人。
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
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
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
这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云这里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气候描述:大同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四季鲜明。
春季里气温回升很快,平均气温7-9℃,总是乍暖还寒;多大风,降雨较少,平均降水量仅为50mm左右,占年降水量的15%,时有飞雪相随,且下且化。
夏季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19-22℃之间,雨水集中,平均降水量近250mm,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大同的夏天凉爽舒适,多温和的东南风,旅游者们多于夏季来此避暑胜地观光。
秋季来临后气温便逐渐下降,平均气温在6-8℃之间,这时常碧空万里、天高气爽。
冬季较为漫长,长达四个多月,盛行西北风,日短天寒。
平均气温在零下7-12℃之间。
年日照时数较长,约为2800小时,光能利用潜力十分可观。
最佳出行时间:最佳出行月份:每年5月~10月出行看点:山西省因地势较高,东南面又有山岭阻挡海洋气流,故较邻近的华北平原气温低,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是春季的风沙很大。
因此云冈石窟的最佳旅游季节在5-10月。
门票:成人门票:150元/人旺季(3月1日至11月30日)150元,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120元,淡旺季价格浮动以景区公告为准。
全日制在校学生(不包括继续教育学生及各种成人进修学员)凭有效证件购买学生票,每张60元;1.2米以下儿童、60岁(含)以上老人现役军人、残疾人凭有效证件,新闻记者凭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记者证免票。
开放时间:8:30-17:30,旅游旺季适当延迟关闭;陈列馆开放时间为4月-11月,9:30-16:30。
注释: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
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
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
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
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秀骨清像”的源头。
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
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
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
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石窟五所,现编号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
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
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我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萧、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在雕造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份,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在我国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云冈石窟不但是今天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实物佐证。
一千五百年来,云冈石窟由于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的影响,毁损较为严重,解放前也遭到人为破坏,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一千四百多个,斧凿遗痕,至今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