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开凿的历史及造像特点
云冈石窟第窟的介绍
云冈石窟第窟的介绍云冈石窟第窟是中国山西省大同市的一处著名的佛教石窟艺术遗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下面将从历史背景、造像风格、艺术特点和文化意义等方面对云冈石窟第窟进行介绍。
云冈石窟第窟位于大同市南郊云冈山的东壁上,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元宏时期,历经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金、元等时期的修建和维护,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造像群。
云冈石窟第窟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一个洞窟,也是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洞窟。
云冈石窟第窟的造像风格以唐代为主,兼有北朝和隋代的特点。
在洞窟内,有许多佛像和浮雕,包括主佛、菩萨、金刚、护法、天王等形象,它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
在造像上,云冈石窟第窟注重表达佛教的教义和思想,力求展现佛教的智慧和慈悲,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云冈石窟第窟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注重造像的细腻和精湛,雕刻技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次,它在造像风格上融合了多种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再次,它注重表达佛教的教义和思想,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和启示。
最后,它的造像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云冈石窟第窟的文化意义不仅在于它的艺术价值,也在于它的历史价值和宗教价值。
首先,它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它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信息,对研究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再次,它是佛教信仰的重要场所,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朝拜,对佛教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云冈石窟第窟是中国山西省大同市的一处著名的佛教石窟艺术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它的造像风格独特,艺术特点突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启示。
它的文化意义重大,对后世的艺术发展和研究历史、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云冈石窟第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简介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简介大同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艺术价值而闻名于世。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它由东西两个部分组成,东部石窟主要是佛教造像,而西部石窟则以道教造像为主。
整个石窟群共有53个窟室,其中有20多个窟室完全开凿在峭壁上,其余的则分布在山腰和山脚下。
这些窟室中雕刻着大量的佛像、菩萨像、罗汉像等佛教造像,以及神仙像、天神像等道教造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云冈石窟的最大特点是其雕刻艺术的精湛和丰富多样的造型。
石窟中的佛像造型栩栩如生,姿态各异,穿着华丽,雕工精细。
这些佛像不仅体现了佛教的信仰和教义,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6窟的大佛,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最具代表性的佛像之一。
除了佛像,石窟中还有丰富的浮雕和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和历史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了艺术价值,云冈石窟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是中国北方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
石窟中的佛像和壁画不仅展示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艺术水平,还记录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通过研究云冈石窟,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佛教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云冈石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一直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就开始对云冈石窟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以确保其能够保存下来并继续向世人展示。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云冈石窟,大同市政府还修建了云冈石窟博物馆,以便更好地展示石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总的来说,大同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珍贵遗产,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通过研究云冈石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佛教文化和古代雕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珍视我们的文化遗产。
山西云冈石窟简介历史故事
山西云冈石窟简介历史故事
云冈石窟是中国山西省大同市的一处著名的石窟艺术遗址。
它位于云冈山南麓,以其千年的历史和精美的艺术作品而闻名于世。
云冈石窟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460年左右,当时是北魏时期。
石窟的开凿工作
自北魏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北宋时期,历经几代的修建。
这座石窟群是由各个朝代的皇族、贵族和寺院等共同努力,历经数百年的艰苦劳动而建造而成。
石窟内的壁画是通过凿刻和粉饰的方式完成的,描绘了佛教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场景等各种题材。
云冈石窟的最著名之处在于其巨大的佛像和精湛的浮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卧佛,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全尸卧佛,长达17.14米,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此外,
石窟内还有许多规模宏大、细节精致的佛像,展示了古代雕刻艺术的高超技巧。
云冈石窟的壁画和雕塑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意义,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宗教和艺术的重要资料。
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云冈石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欣赏。
每年,成千上万的
人们来到这里,欣赏这些美丽的艺术作品,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云冈石窟不仅是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
云冈石窟景点介绍及景点历史和背景
云冈石窟景点介绍及景点历史和背景一、云冈石窟景点介绍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南郊云冈山麓,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
它以陡峭的山峰和精细的雕刻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460年,历时400多年的修建过程中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石窟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共有53个窟龛和51,000多尊佛像。
其中,著名的第五窟和第六窟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
这两个窟龛内共有十几米高的巨型佛像,雕刻精细,栩栩如生,为人们展示了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辉煌成就。
除了佛像雕刻,云冈石窟的壁画也是其重要的艺术特色之一。
这些壁画绘制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包括佛教故事、历史人物、民间传说等。
壁画鲜艳而生动,透露出古代中国人民的宗教信仰、历史逸闻等方面的信息。
云冈石窟景点不仅有着丰富的艺术价值,还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魅力。
石窟周围被绵延的山脉环绕,风景秀丽,气势磅礴。
游客在欣赏石窟艺术的还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壮丽。
二、云冈石窟景点历史和背景云冈石窟的历史可追溯到北魏时期(公元386年-534年)。
当时的北魏皇帝拓跋珪将都城设在了大同,并在云冈山下建造了石窟。
云冈石窟的建造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关系密切。
北魏皇室崇信佛教,视其为国教,并以建设石窟作为皇家事业,以祈求皇室的福佑和国家的繁荣。
云冈石窟作为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宗教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它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塑和壁画的高超技艺,并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在现代,云冈石窟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这些游客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他们都被云冈石窟那庄严宏伟、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所折服。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
它以雄伟壮丽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和辉煌。
云冈石窟的艺术品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浅析佛造像之美
浅析佛造像之美云冈石窟作为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其历史悠久,气势雄伟,确实可称“刻在石头上的北魏王朝”。
正确认识云冈石窟的佛造像艺术风格,是深入了解云冈石窟的必要因素,该文试从云冈石窟的开凿历史背景及早、中、晚时期的佛造像风格演变入手,了解佛造像艺术的“美”。
标签:云冈石窟;造像艺术一、开凿背景云冈石窟,史称武周山石窟寺,坐落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其气势雄浑,造像精美,仿佛向我们展示了“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北魏王朝”。
并且与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共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其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共计有60余年的修建历史,是我国北方现存最早的大型皇家石窟寺。
石窟坐北朝南,所以理想的观赏时间为下午,每当夕陽西下,落日余晖洒在昙曜五窟,金碧辉煌,宛如佛光高照,美丽至极。
在长达一公里的崖壁上,分布着大小石窟254座,其中主要洞窟45个,石雕像51000余尊,石雕面积达18000平方米。
云冈石窟作为中国早期的石造像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些早期石像的服饰还能明显看出来是印度的服饰及装扮,例如第20窟露天大佛,身躯高大挺拔,双手合十,端坐于低台之上。
面相方圆,高鼻深目,身旁半袒,右肩式袈裟。
可以看出佛造像传入中国后的风格演变,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上可称为独树一帜,具有其他石窟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科学价值。
并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被旅游局评为五A级旅游景区。
二、不同时期的佛造像特点依据佛造像的开凿时间与造像特点,对云冈石窟造像的美学特点分析,可将佛造像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来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格。
(一)早期的雄浑之美《魏书·释老志》:“初昙曜以复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帝后奉以师礼。
云冈石窟的详细介绍
云冈石窟的详细介绍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西郊25公里处,始建于公元384年,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这一千脚高耸的山崖上,镶嵌着大大小小的窟龛,共有735个石窟,其中有45个窟龛保存相对完整,现存有51,000尊石刻塑像。
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一个杰出代表,其雕塑艺术作品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云冈石窟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公元384年,当时北魏孝文帝为纪念其母杨贵妃而在大同地区兴建朝圣道场,后来又发展成为其中华夏、梁、晋等诸朝代各代皇帝都在此修建佛寺和石窟的重要场所。
云冈石窟一直持续了几个世纪的建设和雕刻,共有北魏、西魏、北齐、唐朝等时期的佛教石窟,以及大量的石刻造像等。
在各个朝代的建筑和雕刻艺术作品中,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可谓是最为重要和著名的。
北魏时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鼎盛时期,云冈石窟也是当时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
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的主要造像内容多以佛教经典中的佛、菩萨和罗汉为主,塑像形态庄重肃穆,线条流畅,神态生动。
其中以石刻“大佛青龙”和“六足金刚”最为著名。
除了北魏时期的造像,云冈石窟还保存有其他时期的艺术作品,如西魏时期的“石燕子”和唐朝时期的“跪卧驼”。
这些不同时期的作品展示了云冈石窟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价值。
云冈石窟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石窟和岩雕两部分。
石窟是在岩石上凿出的空间,通常用于佛像的雕刻和祭拜活动。
这些石窟的内部装饰以浮雕、刻画和壁画为主,内容多是佛教故事和圣经中的经典场景。
岩雕则是将石窟主要采用凿墙而成,造型多么在岩石表面直接凿刻。
云冈石窟的主要石刻内容主要包括佛教题材、历史题材和生活题材。
其中佛教题材为主,包括释迦牟尼、菩萨、罗汉和神兽等形象。
历史题材主要是一些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和历史传说的石刻。
生活题材则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服饰、建筑等方面的情况。
与其他石窟相比,云冈石窟在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上有着独特的特点。
云冈石窟的介绍
云冈石窟的介绍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西南15公里处的五岳山南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雕塑艺术最精湛的石窟之一。
下面将对云冈石窟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云冈石窟兴建始于北魏,历经北魏、东鲁、唐、五代、辽、金、元、明、清等历史阶段,历经四百多年的兴建、雕刻和装修。
其间的第一期兴建始于公元460年,最后一期兴建完工大约在公元1370年左右。
二、规模概述云冈石窟共分为西边和东边两个区域,包含47个佛龛,252个小洞,约51,000尊石窟造像。
其中,东区的内容是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北魏石刻,享有“北魏石窟艺术宝库”的美誉。
西区的内容则是以元代大观音坐像为代表的佛像石刻,规模庞大,石窟造像雄伟壮丽。
三、建筑形制云冈石窟主要采用石窟造像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造像的代表之一。
其主要建筑形式有窟室、龛室、殿式建筑、精舍、钟楼、鼓楼等多种。
石窟多小而深,有的高大而宽,有的高耸而细,还有的是长形洞窟。
其中,以第5窟“卧佛殿”最为著名。
四、雕塑艺术云冈石窟千姿百态的造像数量、体态各异的雕像、细腻精美的刻工堪称艺术之极品。
石窟内的各种造像均来自于佛教经典和民间故事中的形象,如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龙王等。
五、保护现状云冈石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目前,保护工作已被纳入到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范畴,且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总的来说,云冈石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其独特的规模和雕塑艺术魅力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居于重要地位。
游客来此,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造像艺术的精髓,也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对文化的珍视和保护。
云冈石窟的介绍
云冈石窟的介绍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南16公里的云冈山北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佛教石窟之一。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元宝炬年间(公元460-465年),历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元等历代,历时约1500年,共开凿洞窟252个,雕刻佛像51,000余尊,堪称中国古代艺术之杰作。
云冈石窟以其精湛的艺术技艺和独特的造型风格,展现了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辉煌历史,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冈石窟分为东、中、西三区,东区为北魏时期所开,中区为北魏至隋唐时期所开,西区为唐至元时期所开。
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东区是云冈石窟的起点,也是石窟中规模最小、保存最完整的部分。
东区主要以佛像为主,其造像风格受到印度佛教造像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北魏风格。
其中的“释迦牟尼佛像”是东区的代表作,高达17.14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石佛像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中区是云冈石窟的核心区域,也是规模最大、最为壮观的部分。
中区洞窟数量达到204个,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有45个,雕刻佛像数达到40,000余尊,是云冈石窟的主体部分。
中区佛像造型更加丰富多样,除了印度佛教造像的影响外,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具有浓郁的唐代风格。
其中的“普贤菩萨像”和“文殊菩萨像”是中区的代表作,分别高达17.14米和14.75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石佛像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西区是云冈石窟的最后一部分,也是唐至元时期所开凿的部分。
西区洞窟数量较少,但造像精美,风格独特。
西区的佛像造型更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体现了唐代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
其中的“药师佛像”是西区的代表作,高达13.7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石佛像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云冈石窟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不仅在于其雄伟壮观的造像,更重要的是蕴含在其中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山西云冈石窟简介历史故事
山西云冈石窟简介历史故事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武州山南麓,是北魏时期的皇家石窟,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之一。
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具体时间为公元398年,当时北魏皇帝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迁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冲。
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云冈石窟的大部分洞窟在北魏迁都洛阳前完工,但是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年)。
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
云冈石窟以壮丽的典型皇家风范造像而异于其他早期石窟,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
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最具西来样式。
它所展现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到历史、建筑、音乐等多方面内容,是东方石雕艺术的精魂,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
云冈石窟的开凿与佛教的东传、中西文化交流有着密切关联。
印度佛教诞生于恒河流域,大约公元前一世纪,在印度河上游形成了新的佛教圣地。
云冈石窟开凿的历史及造像特点
云冈石窟开凿的历史宗教背景武周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这条通道恰在内外长城之间,自汉以来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往来交往的必经通道。
公元398年,鲜卑族拓跋部在此建立了北魏,定都大同。
从公元398年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前后近百年时间。
鲜卑族拓跋部的在初期,并没有信仰佛教。
同一般的少数民族一样,它早期信仰是杂卜、巫术、多神教崇拜。
直到定都平城后,开始接触中原地区的佛教,才逐渐注意佛教。
北魏政权的初期,主要是进行战争,占领土地,巩固政权。
北魏佛教的兴盛,始于平定凉州(北凉)。
在灭北凉时,把凉州的高僧、工匠虏掠到平城。
使原来很发达的凉州佛教得以东传,北凉佛教的东传造成了北魏佛教的兴盛。
北魏平定凉州不仅迎来了凉州佛教的东传,而且也标志北魏最后统一中原北方广大地区,从此北魏成为中原北方的大国,西域各国纷纷遣使宋朝,表示友好。
从此,北魏与西域的交通往返不绝,这也开通了以龟兹为代表的西域佛教艺术东传的通道。
当时北魏的社会制度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历史发展时期,所以北魏征服北方地区的战争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虏掠人口和财物。
据《魏书》记载:当时“徒山东六州民吏及徒何、高丽、杂夷三十六署,百工技巧十万余口,以充京师”。
这只是一次战争而己,说明当时北魏统治者通过战争虏掠,把大量有技术的工匠集中到京城。
当时北方主要的佛教势力和造像力量的精华,都集中在乎城地区。
它所虏掠的人口,至少在百万以上。
北魏佛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佛教依附于皇权。
北魏的佛教有强烈的国家色彩。
佛教也为当时的皇权服务。
北魏的佛教发展,与其势力先后进入华北有密切的关系。
自汉以来,佛教活动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北魏建国初期,为了能以异族统治者的身份,顺利收揽民心,不仅礼遇当地的高僧和教团,更积极参与佛教文化建设。
当北魏大车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中原攻城掠地时,顺便迅速地直接汲取该区域文化精髓,并连同佛教文化一起吸收,进而提高了魏室佛教文化的层次。
统一北方后,北魏俨然成为一个庞大的佛教帝国。
云冈石窟的简历
云冈石窟的简历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的武周山南麓,始建于公元460年,历经1000多年的营造,形成了一座共有45个洞窟的大型石窟。
云冈石窟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一、历史背景云冈石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当时为了满足政治、经济和宗教的需求,开始在武周山南麓开凿石窟。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云冈石窟不断得到扩建和修缮,成为了一个集雕刻、建筑和绘画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宝库。
二、建筑特点云冈石窟的建筑风格独特,其雕刻技艺更是精湛绝伦。
每个洞窟都有不同的主题和风格,有的以佛像为主,有的以壁画为主,有的则以建筑为主。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第1、2窟的释迦牟尼佛像和第5、6窟的弥勒佛像,这些佛像不仅造型生动,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此外,云冈石窟的建筑还具有以下特点:1.规模宏大:云冈石窟共有45个洞窟,其中一些洞窟的规模相当宏大,如第10窟的巨佛像高达17米。
2.布局严谨:云冈石窟的布局非常严谨,每个洞窟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功能。
同时,各个洞窟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3.雕刻精细:云冈石窟的雕刻非常精细,不仅佛像栩栩如生,而且壁画和建筑细节也十分精美。
4.融合多元文化:云冈石窟融合了多元文化元素,如印度、中亚和中原地区的文化元素都在其中得到了体现。
三、文化价值1.艺术价值: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宝库之一,其雕刻技艺和壁画制作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些雕刻和壁画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2.历史价值:云冈石窟是中国北魏时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它记录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研究云冈石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3.文化交流价值:云冈石窟是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云冈石窟的建造过程中,印度佛教文化对中国的艺术和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描写云冈石窟资料
描写云冈石窟资料一、云冈石窟的基本情况云冈石窟那可是相当厉害的存在呀!它位于山西大同呢。
这石窟可是从北魏时期就开始开凿了,历经了好多个朝代才慢慢形成现在这个规模。
这里面的佛像呀,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洞窟大大小小的加起来有好多呢。
这些洞窟的分布也挺有讲究的,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二、石窟里佛像的特点1. 造型那些佛像的造型超级精美。
有的佛像看起来特别庄严,高高地坐在那里,眼神好像能看穿一切。
佛像的姿势也有很多种,有站着的,有坐着的,还有侧卧着的呢。
而且佛像的面部表情都很细腻,能感觉到工匠们花费了好多心思。
比如说有的佛像嘴角微微上扬,像是在微笑,给人一种很和蔼可亲的感觉。
2. 服饰佛像的服饰也很有特色。
它们的衣服看起来很飘逸,像是真的在随风而动一样。
衣服上还有各种各样的花纹,这些花纹雕刻得特别细致,有的是简单的线条,有的是复杂的图案,感觉像是把当时的时尚元素都融入进去了。
三、石窟的艺术价值1. 历史价值云冈石窟就像是一部史书一样。
它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文化交流等好多方面的情况。
通过研究石窟里的佛像、壁画等,我们能了解到北魏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
比如说当时的佛教文化是如何传播的,从石窟里佛像的布局、风格就能看出来。
2. 艺术价值在艺术方面,那更是没得说。
石窟里的雕刻艺术简直是登峰造极。
工匠们把石头雕刻得像有生命一样。
从整体的布局到每一个小细节,都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
这种雕刻艺术对后来的艺术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地方的佛像雕刻都借鉴了云冈石窟的风格。
四、石窟的保护情况云冈石窟这么珍贵,保护工作当然很重要啦。
现在有很多专业的人员在负责保护它呢。
他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像防止风化的技术呀,还有对洞窟环境的监测技术等。
不过保护工作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游客过多可能会对石窟造成一定的损害,还有自然环境的影响,像风吹雨淋的。
但是大家都在努力,希望能让云冈石窟一直保存下去,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它的美。
云冈石窟考察报告
云冈石窟考察报告一、引言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是中国著名的古代艺术瑰宝之一。
石窟始建于公元前460年,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
本次考察旨在深入了解云冈石窟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以及保护和传承的现状。
二、历史背景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的佛教石窟,是当时佛教发展的重要象征之一。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的一个朝代,佛教在这一时期达到了极盛。
云冈石窟的建设是为了纪念佛教创始人之一的释迦牟尼,以及其他重要佛教人物。
三、建筑特色云冈石窟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石窟内壁上雕刻着大量的佛像和壁画,以及相关的佛教故事和经文。
这些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展示了北魏时期的艺术水平和审美追求。
云冈石窟共分为东、西两窟,东窟主要以佛教造像和壁画为主,而西窟则以石龛为主,内部有大量佛像供人参拜。
石窟的建筑布局严谨,每个石窟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主题。
在石窟内,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艺术的魅力和佛教的智慧。
四、文化价值云冈石窟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石窟中的雕刻和壁画反映了北魏时期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和艺术风格,为后世研究和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同时,云冈石窟也是佛教信仰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朝拜,感受佛教的智慧和力量。
保护和传承云冈石窟的文化价值,对于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推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五、保护和传承的现状云冈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大量的文物保护工作正在进行中,包括保护环境、修复石窟和加强监管等方面。
此外,云冈石窟也积极开展文化传承和教育活动。
组织举办专题讲座、展览和研讨会,向公众普及云冈石窟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通过这些努力,人们对云冈石窟的认识和关注不断提升,文化价值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六、结论云冈石窟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深入考察,我们对云冈石窟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云冈石窟开凿的历史及造像特点
雲岡石窟開鑿の曆史宗教背景武周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這條通道恰在內外長城之間,自漢以來就是漢族和少數民族往來交往の必經通道。
公元398年,鮮卑族拓跋部在此建立了北魏,定都大同。
從公元398年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遷都洛陽,前後近百年時間。
鮮卑族拓跋部の在初期,並沒有信仰佛教。
同一般の少數民族一樣,它早期信仰是雜蔔、巫術、多神教崇拜。
直到定都平城後,開始接觸中原地區の佛教,才逐漸注意佛教。
北魏政權の初期,主要是進行戰爭,占領土地,鞏固政權。
北魏佛教の興盛,始於平定涼州(北涼)。
在滅北涼時,把涼州の高僧、工匠虜掠到平城。
使原來很發達の涼州佛教得以東傳,北涼佛教の東傳造成了北魏佛教の興盛。
北魏平定涼州不僅迎來了涼州佛教の東傳,而且也標志北魏最後統一中原北方廣大地區,從此北魏成為中原北方の大國,西域各國紛紛遣使宋朝,表示友好。
從此,北魏與西域の交通往返不絕,這也開通了以龜茲為代表の西域佛教藝術東傳の通道。
當時北魏の社會制度處於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の曆史發展時期,所以北魏征服北方地區の戰爭主要目の之一就是虜掠人口和財物。
據《魏書》記載:當時“徒山東六州民吏及徒何、高麗、雜夷三十六署,百工技巧十萬餘口,以充京師”。
這只是一次戰爭而己,說明當時北魏統治者通過戰爭虜掠,把大量有技術の工匠集中到京城。
當時北方主要の佛教勢力和造像力量の精華,都集中在乎城地區。
它所虜掠の人口,至少在百萬以上。
北魏佛教の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佛教依附於皇權。
北魏の佛教有強烈の國家色彩。
佛教也為當時の皇權服務。
北魏の佛教發展,與其勢力先後進入華北有密切の關系。
自漢以來,佛教活動已經有二三百年の曆史。
北魏建國初期,為了能以異族統治者の身份,順利收攬民心,不僅禮遇當地の高僧和教團,更積極參與佛教文化建設。
當北魏大車以征服者の姿態進入中原攻城掠地時,順便迅速地直接汲取該區域文化精髓,並連同佛教文化一起吸收,進而提高了魏室佛教文化の層次。
統一北方後,北魏儼然成為一個龐大の佛教帝國。
浅析云冈石窟造像艺术
2020-07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艺术鉴赏浅析云冈石窟造像艺术姚雅琪陈吟秋(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石窟雕塑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与印度造型文化与中国古代的传统艺术相结合。
石窟的艺术方式虽然是印度文化的引进,但是经受了中国古代王朝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思想的洗礼,它逐渐的中国化。
其中,云冈石窟以量多、造型之精美著称,石窟造型作品在体型、服饰、面相上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大同云冈石窟;造像风格;昙曜五窟中图分类号:K8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1-0024-01一、北魏历史发展与云冈石窟造像的历程西晋末年政治动荡,鲜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四处征战,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把分裂割据的北方重新统一。
在政局混乱中,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经历了北方各民族文化的洗礼,统治者清楚地认识的了汉族文化和儒学文化的已经对民族的渗透。
鲜卑族的是铁骑上的民族,北魏统治者选择了“佛汉”文化,这符合北魏统治者的政治需求。
在云冈石窟造像的初期,刀法简洁,造型宏大,体型敦厚,脸型宽方,直鼻大眼,耳轮廓垂肩,服饰通肩衣或袒右肩,贴体透肌。
云冈石窟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昙曜五窟”,是由高僧昙曜主持修建,有“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之称,雕塑造像规模大、佛像高大、庄严、富有张力,令人感到顶天立地的气概。
其中第二十窟的释迦坐佛造像最为著名,它的表现形式是露天的,这是因为由于地震石窟的前半边坍塌,就有了“露天大佛”的称号。
中时期的时候云冈石窟是双窟形制,开凿成前后两室,左右两旁通道。
窟内佛像造型多样,服饰变化也从袒右肩变为“褒衣博带”的汉式服装。
中期的云冈石窟佛像造型相对于前期来讲缩小很多,中期的云冈石窟的佛像在气势上比较弱,中期的造像在菩萨、供养人、飞天菩萨上都雕刻精细,面色喜悦之感。
后期的佛像由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云冈石窟不再是皇家礼佛、大修功德的地方,只是一些小规模的开凿,佛像造像和菩萨都已完全汉化成中国人的人像雕刻。
云冈石窟是哪个朝代的云冈石窟简介历史
云冈⽯窟是哪个朝代的云冈⽯窟简介历史说起云冈⽯窟,这是位于我国陕西省⼤同市的⼀座庞⼤的⽯窟,有着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的是我国历史上公元5世纪到6世纪北魏时期的佛教⽯窟艺术。
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个巅峰时期的经典...说起云冈⽯窟,这是位于我国陕西省⼤同市的⼀座庞⼤的⽯窟,有着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的是我国历史上公元5世纪到6世纪北魏时期的佛教⽯窟艺术。
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这是2001年联合国教科⽂组织将云冈⽯窟列⼊世界⽂化遗产时对其作出的评价。
1、云冈⽯窟概况1.1、塔庙窟(1、2号窟)东汉分三国,东西晋后为南北朝,⼀直烽⽕连天战乱不断。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个由外来民族建⽴的政权。
这个名为鲜卑的民族不仅全盘接纳了汉⽂化,还⼤⼒发扬着传⾃西域的佛教信仰,这令那个饱受战争的动乱时代的⼈民有了⾁体外的寄托,于是,⾼僧昙曜奏请北魏⽂成帝在当时京城西郊武周⼭开凿五所⽯窟,窟内⼤像以北魏五位皇祖为原型,正式拉开了这座延存⾄今的云冈⽯窟的舞台帷幕,也将佛教信仰与政治紧紧地联系在了⼀起。
1.2、佛阁(5号窟)直到站在云冈⽯窟前的那刻,你才真正感受到北魏⼈对佛教那种发⾃内⼼的信仰与膜拜。
这东西绵延⼀公⾥的⼏万尊⼤⼤⼩⼩的⽯佛,⽆不经历了岁⽉的洗染,且依然散发出神秘的微笑。
云冈⽯窟⼤部分作品完成于北魏孝⽂帝迁都洛阳以前,特别有代表性的当属早期的“昙曜五窟”,五窟⽓势磅礴,保留了后世少有的浑厚雄伟、纯朴⼤⽓的西域风格。
中期⽯窟多为已渐成熟的北魏艺术风格,华丽复杂,精致多彩,以精雕细琢的风格旗帜鲜明地出现在⼭崖间。
西部诸窟为云冈晚期⽯窟,为北魏迁都后的民间开凿,但却标志着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全⾯进⼊中国化与世俗化时代。
1.3、中期开端的双窟(7、8号窟)云冈⽯窟的造像艺术直接吸取了印度键陀罗艺术的精华,却⼜不可避免地继承并发展了中原秦汉传统雕刻艺术,此外还明显流露出中亚波斯艺术的⾊彩。
云冈石窟景区的人文与风景
云冈石窟景区的人文与风景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南郊,是中国最著名的石窟之一,也是世界遗产之一。
景区内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遗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一、云冈石窟的历史与文化云冈石窟的历史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
在北魏的统治下,当时的皇帝和贵族赞助修建了这个巨大的石窟群。
这些石窟以佛教为主题,是佛教艺术与文化的重要瑰宝。
1. 大型佛像云冈石窟以其庞大而精美的佛像而闻名。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清乾隆年间所发现的世界最大的石雕佛像——佛顶纱帽的尨毛造像。
这尊佛像高达17米,是现存最大的佛像之一。
除此之外,石窟内还保存了许多其他精致的佛像和浮雕,以及装饰华丽的佛龛。
2. 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云冈石窟的艺术价值在于它融合了佛教教义与当时的绘画、雕刻技术。
在这些石窟中,可以看到自然戏法、浮雕和壁画等多种技法的应用。
浮雕和壁画生动地描绘了佛陀的故事、佛教教义以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场景,为后世了解古代中国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料。
二、云冈石窟的自然风光除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景区还拥有壮丽的自然风景,给游客一种宁静与舒适的感觉。
1. 山水之美云冈石窟位于青铜峡河谷之间,四周环抱着峻峭的山峦。
从景区的高处眺望,可以看到壮丽的山水景色。
春天,山坡上盛开的花朵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夏秋之际,绿树红叶的景象让人陶醉其中。
冬日,雪覆盖的山峦更显出一种宁静与神秘之感。
2. 鸟语花香云冈石窟景区的丰富植被为各种鸟类提供了丰富的栖息环境。
在清晨,你可以聆听到来自鸟鸣的悦耳之音,感受大自然的静谧。
漫步在花海中,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三、参观云冈石窟的建议如今,云冈石窟景区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前往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我对游客参观云冈石窟的一些建议:1. 提前了解历史与文化在参观之前,建议游客提前了解云冈石窟的历史与文化。
这样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石窟内的艺术作品,增加旅游的价值。
2. 保持文明礼仪在石窟内参观时,请尊重杜绝破坏文物的行为。
山西云岗石窟简介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
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
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
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
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
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
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
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
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云冈石窟景区的历史故事
云冈石窟景区的历史故事尊敬的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中国北方著名的云冈石窟景区!我是您的导游,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云冈石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题材内容而闻名于世。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云冈石窟的开凿历程。
在北魏末年,由于政治动荡和战争的影响,北方民众疾苦交加,佛教信仰得到了广泛传播。
为了弘扬佛教,当时的僧人们决定在这片山脉上凿石建窟,并将佛陀的形象和教义刻画其中。
经过长达几十年的努力,云冈石窟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较大规模的石窟群。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云冈石窟的艺术特色。
云冈石窟的造像雕刻风格一直以来被誉为“云冈风格”,其特点是雕刻细腻精致,线条流畅自然,栩栩如生。
尤其是有名的二号窟,内部的大大小小的佛像共计57尊,其中最著名的是那尊高达17.14米的释迦牟尼坐像,被誉为“东方巨佛”,被列为中国古代石窟艺术中的巅峰之作。
此外,云冈石窟的艺术内容也十分丰富多样。
无论是佛教经典的人物形象,还是民间故事的壁画,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示。
例如,三号窟中刻有的《佛陀诞生图》、六号窟中刻有的《普贤菩萨图》等,都是石窟艺术中的珍品,堪称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除了艺术品鉴赏外,云冈石窟也蕴含着许多历史故事。
在五号窟的一幅壁画上,描绘了住持跋陀罗与掌管云冈石窟修建的高频交流的情景,这与历史资料相吻合,反映了当时石窟建造的真实情况。
此外,八号窟中的壁画《诸天世界图》展现了佛教天人观念,讲述了人与神的关系,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云冈石窟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也是佛教文化的宝库。
通过参观石窟,我们可以感受到千百年来人们对艺术和信仰的追求,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这个历史回望的过程中,我们体味到了云冈石窟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化趋势发展迅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华丽,出现了许多新的题材和造像组合,侧重于护法形象和各种装饰,石窟艺术中国化在这一时期起步并完成。
云冈晚期造像特点
开凿时间为494——524年。主要分布在20窟以西,还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龛。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
北魏建国初期,为了能以异族统治者的身份,顺利收揽民心,不仅礼遇当地的高僧和教团,更积极参与佛教文化建设。当北魏大车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中原攻城掠地时,顺便迅速地直接汲取该区域文化精髓,并连同佛教文化一起吸收,进而提高了魏室佛教文化的层次。统一北方后,北魏俨然成为一个庞大的佛教帝国。十六国末期,其原为后赵、后燕的领地,在高僧佛图澄及其弟子道安全的长期经营下,当地的佛教文化已有相当厚实的基础。
北魏太祖道武帝平定河北地区时(公元396年)除了礼遇僧人、佛寺外,还修书向佛图澄弟子僧朗致敬,并迎接佛图澄的弟子赵郡的法果担任道人统,尤其执行的佛教政策,对北魏祟尚佛教产生深远影响。道武帝对沙门法果优礼有加。法果也打破沙门不礼拜皇帝的教规,将皇帝视作“当今如来”去礼拜。从而得到皇帝的信任,借此,法果于天兴元年(398年)在京城创建了弘扬佛教的三天建筑,即五级佛图、青呢山、须弥山殿。
18、19、20窟,19窟是一个中心窟,从它的布局和形制中可以看出,中间是一大像窟,两边各开一耳洞。中间是坐佛,耳洞各一倚坐佛,组成三世佛;另一组是
16、17窟,17窟题材也是三世佛,不过是以交脚的未来佛弥勒作为主像,16窟主像是释迦。
这两个窟主像总的布局在昙曜时期已经完成,但工程一直沿续到中期。昙曜五窟是为太祖以下五帝而设计开凿的,16窟主像释迦是现在佛,象征当时在位的文成帝,17窟主像是未来佛,应相当于还没有继位就死去的景穆帝,
太武帝在十年内先后平定了长安(公元431年)、凉州(公元439年)并歼灭河北地区最后残余的北燕(公元436年)使当时的北部中国统一地北魏王朝之下。这也使得北中国所有的佛教发展融汇于平城一地。此时对北魏佛教发展的最大影响,便是将各地大乘佛教发展的成就直接移入平城。原先的佛教体系,经北魏的兼并,相互之间会通融合,因而使得北魏佛教思想面貌,呈现出多元化的开放格局。反映在云冈造像上便产生彼此会通在同一组图像的表现上。由于佛教的大兴,滋生出一股实力很强的寺院经济。吴盖起义把西安的大寺院牵扯进去,或者西安寺院经济正是吴盖的后盾。太武在西安寺院里发现了刀枪,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太武开始大规模灭佛。一时间,“土木宫塔,声教所及,莫不毕毁矣!尽管监国太子拓跋晃反对并加以保护,但土木宫塔、泥塑金人,尽皆焚烧毁坏。
18、19、20应分别为太武帝、明元帝和道武帝而开凿。
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鼻高,眉眼细长,主像释迦牟尼蓄八字胡须,这是印度造像的特点。双肩齐挺,身体粗壮,所著服装有两种:
一种是袒右肩,一种是通肩衣。比较有特点的是袒右肩式的服装,里边穿内衣,外披袈裟。内衣一般画方格纹,袈裟边缘雕连珠纹和折带纹。菩萨像,一般是圆脸,短身,头戴宝冠(三珠新月冠),宝缯内收,裸上身,胸佩项圈,短璎珞、蛇形饰。下著羊肠大裙,戴臂钏、手镯,这种菩萨装饰是当时印度贵族的装饰。雕刻技法方面,衣纹雕刻比较浅,在凸起的衣纹上刻阴线。雕刻比较细腻、匀称、轻薄、贴体。总之,昙曜五窟有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尽管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平城作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这时大窟减少,中、小型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下限时间定在524年,是根据《金碑》记载,云冈造像铭记最晚一例是孝明帝正光五年(525年)。《金碑》所载有关云冈的史料是可靠的,当为信史。
迁都洛阳后,改司州为恒州,代尹为代郡太守,新置了平城镇。平城地区系州、郡、镇三级治所所在地。另外鲜卑拓跋部是游牧民族,习惯比较凉爽的气候,洛阳的气候比较热,北魏的皇室贵族不大习惯。所以迁都后,孝文帝下令特许“冬朝京师,夏归部落”。虽然迁都了,平城和洛阳往来还是很频繁的,平城没受到大冷落。平城的经济实力和造像实力也未遭到削弱,因为直至迁都洛阳为止(494年),平城已有三十余年开窟的历史,培养了一大批娴熟的造像力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开幕窟造像的技能经验。从开窟者来说,主要是没有随皇室迁都洛阳的贵族官僚或虽迁到洛阳但夏季仍回平城度假的官僚,官职不高,中、下级为主,包括一般的佛教信徒。
1、2、
3、5、
6、7、
8、9、
10、11、
12、13窟,或称为孝文时期石窟。孝文帝在北魏延兴元年继位(471年),他和祖母文明太皇太后都是大力扶持佛教的人物。这时开凿的云冈石窟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内容上都超过前期,当时所征收的财力物力集中于云冈石窟开凿,所以佛龛的数量和造像数量都急剧增多。
这时期云冈石窟开窟的实际倡导者还是孝文帝和冯太后。冯氏在北魏历史以及云冈石窟开凿上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文献记载,承明元年(476年)献文帝死,在此以前,孝文帝已在延兴元年继位。初期,孝文帝并无实权,冯氏临朝亲政,大权在握。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太和十三年(489年),后来出现“太后之谪”的新情况,太后逐渐失势,十四年冯氏去世。期间冯氏对国事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当时称孝文和冯氏为“二圣”或“二皇”。
A、草庐式的窟形;
B、大像后壁开隧道;
C、以三世佛为主要的造像题材;
D、肩宽体壮,深目高鼻,短粗身材,八字须,火焰纹的背光,佛光上雕飞天及浅、密、贴体的服装。这些特点都显示出一种挺秀、劲健、浑厚、朴实的作风,既不同于凉州,也不完全同于犍陀罗造像,形成一种新的造像风格。
xx中期造像特点
开凿时间为471—494年。现编号的第 Nhomakorabea在他们执政期间,北魏史上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其中太和十年的服装改革,对云冈石窟的关系最为重要。南朝士大夫所著的褒衣博带式服装,由皇帝带头穿著,并用行政命令加以推行,这种措施率先在平城地区执行,也首先反映在云冈石窟太和十三年以来的造像上。文献和碑文中都提到一种叫“石祗洹舍”的建筑,根据大同地区出土的一些石雕,特别是根据云冈石窟的窟形和建筑形式,这是一种汉式的楼阁、殿堂式建筑。云冈中期以后,洞窟形制不再是草庐式,而出现了仿木构形式的汉式楼阁、殿堂和佛寺,我们称为屋形龛或屋形窟。这种窟形显然是来源于龟兹石窟的中心塔柱窟和凉州的中心方柱。云冈的变种塔庙窟后来又影响到敦煌的北魏窟。
武周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这条通道恰在内外长城之间,自汉以来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往来交往的必经通道。公元398年,鲜卑族拓跋部在此建立了北魏,定都大同。从公元398年孝文帝太和十八年
(494)迁都洛阳,前后近百年时间。鲜卑族拓跋部的在初期,并没有信仰佛教。同一般的少数民族一样,它早期信仰是杂卜、巫术、多神教崇拜。直到定都平城后,开始接触中原地区的佛教,才逐渐注意佛教。
迁都后首先是先建宫殿,佛寺的建筑还无暇顾及。文献记载,孝文帝迁都洛阳初期,城里只保存了一座永宁寺,城廓内保存了一座尼寺。说明这时候佛教中心仍在平城,孝文帝时龙门石窟造像主要是古阳洞一带。
到了孝明帝时期他的祖母灵太后胡氏掌握了主要政权,这时洛阳佛寺急剧增加,平城云冈造像开始衰落。
晚期石窟形制特点:
洞窟大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内部更为方整、规制。造型更趋消瘦,坐佛下摆褶纹日趋重叠、繁褥。佛龛的装饰也更为复杂,龛楣、帐饰更为多变。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后来发展为“秀骨清像”,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尽管这种像出现在龙门,但它的酝酿形成是在云冈晚期。新的装束是上穿短衫、帔帛呈“X”形交叉穿璧,这种形式成为北朝后期菩萨装的代表。交叉穿璧式菩萨最早出现在云冈晚期。飞天的服饰基本同以前一样,但早、中期飞天露脚,晚期不露脚。
这一时期多为中小型洞窟,类型繁杂,式样变化迅速,流行千佛洞、塔洞、三壁三龛式或四壁重龛式洞窟,窟门外出现雕饰。造像内容趋于简单化,形式趋于程式化。三壁三龛式窟的北壁主要题材多为释迦多宝;四壁重龛式窟北壁上为弥勒,下为释迦。
此中的青呢山,有可能就是京城西武州山的那个天然岩洞(云冈第三窟),于是武州山也就成了灵山圣地(后称灵岩)。
第二代皇帝明元帝多次祈祷于武州山并定为“常祀”,从此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儒家文化,在鲜卑政治中占据一席之地。太祖、太宗崩后,世祖太武帝继位(424年),太武除了继续开拓疆土之外,大力推祟佛教事业。这时北魏势力在中国较具影响的地区,主要是以长安教团为首的关中地区、以及通往西域的要道凉州(今甘肃)地区。在长期的弘法教化之下,长安成为中原地区的佛教重镇。而另一主要地区凉州,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的要冲,尤其是在中国佛教兴起后,一般高僧进入中国之前,必先在此学习华语。同时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扶植,更使得凉州的佛教兴盛,人才辈出。所以大量的高僧和工匠从凉州来到平城,使平城的佛教大兴。
文成帝复法七年之后,太武之孙文成帝即位为第四代皇帝。他一反太武之所为,立即“复法。”行动又很迅猛,一时“天下成风,朝不及夕。往时所毁图寺,仍还修矣。”此就是《魏书·释老志》所记:
和平初,师贤卒。昙耀代之,更名沙门统。初,昙耀于复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耀衣,时人以为马识善人,帝后奉以师礼。昙耀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建佛像各一。”当时由于社会动荡,连年战乱,人们生活极为不稳定,人们便很容易归于宗教。佛教便在这时开始盛行。道教也以它的长生不老、可以成仙进入当时的一些土族间。北魏在宗教的选择中,犹豫徘徊了许久。太武帝先还杀,太武帝感致病疾暴崩。文成帝的复佛,给佛教又一次兴盛的机会。他们针对灭佛时寺庙、佛像被毁的教训,要创出一番“与天地而同久”的佛教永业,于是凿山为窟的永世基业产生了。金代曹衍在撰写《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石窟寺》碑文中说“然而,虑不远不足以成大功;工不大不足以传永世。且,物之坚者莫如石,石之大者莫如山,上摩高天,下蛹厚地,与天地而同久。是以昔人留心佛法者,往往因山以为室,即石以成像,盖欲广其供养与天地同久。虑远而功大矣。与夫范金、合土、绘丝考,岂可同日而语哉!”云冈石窟之所以能超越河西、西域早期那种小型坐禅窟的格局,创建出如此大型的、辉煌的、气势赫赫的大供佛窟,既有“石室”遗风,又有万世长存之意。至于那种大气派、大窟、大佛,以及粗犷、豪放、顶天立地、不可一世等风格,正是鲜卑人那种豪气万丈、扩地千里的气势的表现。当昙耀五窟建成之时,云冈石窟便开始进入它的极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