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家教育思想中情感因素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中国儒家教育思想中的情感因素【摘要】相比较于西方文化而言,西方文化有着理性主义的传统,而中国文化则是更加关注人的情感。
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化,自始至终对于人的教育问题的关注,始终没有抽离人性。
因此,科学挖掘我国儒家思想中的情感要素,合理运用到教育之中,实现个人理性与非理性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情感;儒家思想;中国文化
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举足轻重的教育家,孔子所建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仁学理论,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肯定,也开启了中国情感教育的先河。
“仁”作为一种全面的道德和道德行为,既是一种绝对的道德律令,“克己复礼为仁” 1,同时也是一种道德情感,要成为他所说的“仁人”,必然是情感丰富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爱人”,推己及人,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情感交流,从积极的方面而言就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2即是所谓的“忠”;从消极的方面而言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3即是所谓得“恕”。
他所论述的“忠恕”之道,一方面既是对教育者自身的要求,对自身的约束;另一方面也是从教育客体的立场出发,要求教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之中,把握好“同情”的原则。
孔子虽然重视人的情感存在,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情”这个概念。
孟子在讨论人性和情感问题时,首次使用了“情”这个概念,他将“情”建立在其人性善理论的基础上,归结为一种道德情感,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 4因此,对于这种发自人善良本心的情感,是人的“不忍人之心”,或称之为“恻隐之心”;除此以外,孟子还将“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其他三种道德观念作为其人性善的理论根据。
因此,不同于孔子所倡导的实践“仁”的“忠恕”之道,孟子的“四端”说,是一种先验认识论,他强调人可以通过自身内心的道德情感体验,实现理性认知的功能,最后通过“尽其放心”,“知其性”,而实现“知天”的目的。
作为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在讨论情感和人性问题上,与孟子截然不同,孟子主张人性善,突出人的情感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情感,而荀子则主张人性恶,指出人的情感是一种生物性的,是一种自然情感,即是所谓的“六情”,“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
” 5他所提出的“六情”说,更多将情感和欲望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动物本能的情欲观;因此他主张以理性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以后天的教育净化人的情感,实现理性和情感的均衡,“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
” 6最终实现理性和情感的统一。
董仲舒继承了先秦时期儒家的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之获得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成为维护汉朝封建专制的理论来源和根据。
因此,他主张统治者应当实施以儒家道德观为内容的道德教育,“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邢,……,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邢也。
” 7然而
他所说的道德教育,即是通过“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教育实现,他将人的情感,如“忠”、“孝”等情感以”天意”的形式来解释社会伦理道德,体现其绝对的权威性。
到了唐代,由于佛教在官方和民间的盛行,也使得儒家的思想发展的同时融合了佛家的思想,形成了别具一格思想,其中代表人物就是李翱。
他吸收了佛教中某些心性的思想,提出了“性善情恶”的性情学说,将情感和道德的关系进行分析。
他认为人性中的恶是由于受到“情”或者情欲的影响所造成的。
对于情与性的关系,他阐述到“情由性而生”,而情对于性又具有反作用,“性又情以明”,因此对于人的教育,人性的塑造,可以从情感入手,摈弃恶的“情”,以合乎儒家道德体系的情感教化来实现。
到了宋代,中国儒家开启了“二程”为代表的两个学派,一是由弟弟程颐创立的,由朱熹集大成的“程朱学派”或“理学”;另一个则是由哥哥程颢创立的,由陆九渊和王守仁完成的“陆王学派”或“心学”。
对于情感以及情感修养问题,他们的观点截然不同,程颢认为情感修养“事顺万事而无情” 8,“无情”是将人心中的“自私之情”从人性中剔除掉,将人的感情理性化、普遍化、客观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9,事实上就是将个人的情感实现了道德理性化。
与程颢相比较,程颐则是主张以性制情的性情观,因为性是情的动因,“自性之有动者谓之情”10,因此他认为应当运用性理制约人的情感;那么道德修养的时候必须克服一切不符合道德原则的思想,以“敬”作为主要的休养方
式,“涵养须用敬” 11,以一种敬畏的态度遵守道德规定。
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其学说表现出极大的理性主义特征,他将张载所提出的“心统性情” 12,将心、性、情的关系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具体说来,性是作为本体而存在的,心则是在一定程度上变现为一个主体性的范畴,“性者心之理,情者心之动,心者性情之主。
”“性对情言,心对性情言。
何如此是性,动处是情,主宰是心。
” 13因此,从朱熹就心、性、情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述可以看出,他也肯定了“性理”与情感也是人类的存在,即使作为本体的“性理”,虽然决定了情感,但是也只能通过“情感”进行把握,将其还原在现象世界之中。
那么他所说的“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学习、认识方式,即使包括对“性理”的认知,也包括对“情理”道德理性的感悟。
与朱熹所倡导的“理学”相呼应的就是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他们主张“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陆九渊认为,理性、情感是统一于“人心”之中,是先验的,因此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就是自认合乎道德标准的。
他以孟子的四端之说为例,“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与我,有何欠缺?当恻隐时自然恻隐,当羞恶时自然羞恶,当宽裕温柔时自然宽裕温柔,当发强刚毅时自然发强刚毅。
” 14因此,他反对朱熹的“天理人欲之辨”,主张“天人合一”。
在继承陆九渊“心即理”的基础上,王守仁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强调“行”是个人情感,特别是好恶爱憎情感的衍生,他说:“《大学》指个真知性与人看,说如好好色,
如恶恶臭。
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以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 15虽然他是看到了情感的作用,但却模糊了“知”与“行”的关系,是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的。
通过就人的情感问题的关注,儒家从一开始就将人的情感纳入其研究的领域之中。
相比较于西方的情感研究和情感教育,我国儒家则是将情感与知、意、欲、行统一起来,此外中国的情感教育特别强调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强调“自省”,只有实现了自身的完善,才能“推己及人”。
注释:
1 《论语·颜渊》
2 《论语·雍也》
3 《论语·颜渊》
4 《孟子·告子上》
5 《荀子·正名》
6 《荀子·解蔽》
7 《汉书·董仲舒传》
8 《定性书》
9 同上
10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二程集》
11 同上卷十八
12 《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13 同上卷五
14 《语录》
15 《传习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