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廊业发展思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廊作为艺术品交易的一级市场,对艺术市场的正常发展起着重要的稳定作用。
画廊业经营规范,艺术市场就能良性发展繁荣;画廊业经营不规范,艺术市场就混乱。
由于中国画廊普遍缺乏符合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总体实力薄弱,而且在一级城市和二级城市画廊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发展情况,这些都影响了当代中国整个艺术市场也无法迈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艺术市场在中国还不成熟,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市场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市场运作的各个环节还没有做到相应配套、协调动作。
画廊作为一级市场在整个艺术品市场中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环节,画廊首先要去发现及培养艺术家,为他们办演出及出画册,把艺术家的作品介绍及销售给收藏家和美术馆,收藏家买了艺术品若干年后假若不想再保存,可以捐给美术馆或者通过拍卖行进行拍卖,所以发现及推广艺术家的责任主要是落在画廊身上,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但中国目前画廊业发展不成熟的现实也确实制约了整个艺术市场的健康稳定地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我国画廊发展的历史,研究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途径,以发掘出促使其进入良性经营轨道的操作方式和为其营造良好的政策、经济、人文环境。
一、发展我国画廊业的重要意义国外画廊业十分发达, 是支撑现代艺术的支柱产业之一。
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教化作用
所以,我国发展画廊业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起书画市场供应链体系画廊行为规范了、作用健全了,才能使书画家潜心于创作, 才能培养起稳定的购藏群体。
画廊是一个签约代理机构,艺术经济人,既要完成艺术家作品的后期工作又要承担投资顾问的角色,同时又与批评家、经纪人、拍卖行、博物馆等书画市场内在元素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书画市场。
二有助于在世界树立真正的中国审美标准它的发展有助于在世界树立真正的中国审美标准,更为有效地传播书画艺术中的中国元素。
1993年的第45 届威尼斯双年展,由该展策展人奥利瓦主持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引起了西方收藏家、艺术批评家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
此后, 欧洲的一些画廊开始尝试经营中国当代画家的作品。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画廊来中国开亚洲分部,他们不仅发掘中国艺术家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霸占中国书画市场、争夺中国书画评判标准的话语权,让中国当代艺术成为西方当代艺术的附庸。
所以只有发展了我们自己的画廊,才能真正在世界上特别是西方成熟美学世界中建立起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美学。
三有利于自发地发掘和培养艺术大家在香港的一次艺术博览会上,美国玛勃洛的负责人看中了陈逸飞,把他签入旗下。
在签约的同年,画廊就为他在伦敦举行了个展,并让他参加了威
尼斯双年展。
而随后的两年期间,玛勃洛又把陈逸飞的作品带回了中国,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为他做了回顾展。
玛勃洛成功地把陈逸飞推介成了世界级的著名艺术家。
国际艺术投资的介入,还捧红了方力钧、王光义、张晓刚等一批当代艺术家。
目前活跃在世界画廊的著名中国书画家都是由国外捧红的。中国有一流的美术教育,正是因为我们缺乏有实力、有眼光、有胆魄、规范操作、为世界所认可的一流画廊,而导致丧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推介我国优秀书画家的机会;要想改变这种被别人虏掠果实的现象就必须发展国内画廊业,将其真正作为文化产业的重点项目来发展和操作。
二、中国画廊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一中国画廊业发展的历程早在东晋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书画市场和书画中介。
王献之在其《自论书》中记述了他自己曾写字给一老母卖,得千金的事迹。
唐代又有张怀瓘作《书估》,对书法作品作价格评估;宋代出现书画鉴定与销售的中介人牙侩;明代出现了书画经营的商店。
中国古代书画市场的发展来源于经济因素的推动,这种推动来源于皇家、私家、民间三方面对于艺术的赞助和消费。
而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了上世纪50 年代的公私合营及文革后
进入了极度萎缩的冷寂时期。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只有与文房用品一起混营的荣宝斋、朵云轩等数量稀少的国营画店铺, 以及负责征集文物和文物外销的国营文物
商店。
文物和艺术品定点买卖, 自古沿袭的收藏习尚以微弱气息延存。
20 世纪80 年代,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在全国大中型城市, 尤其是沿海开放和旅游城市,出现了经营商品画和装饰画的中小型画廊。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了全面复苏期。
1991 年,澳大利亚布朗?华莱士开设了北京第一家现代意义的画廊——红门画廊。
目前,画廊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艺术品市场中的一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通过公共收藏体系、私人收藏体系的有效互动,建构起共享机制,促进了社会各利益群体的互动均衡。
中国画廊业的发展经历了两次规模化的发展阶段一次是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一次是2005-2006 年。
并且于2007 年上半年,中国画廊数量达到一个新的峰值。
据不完全统计,大约为13800余家,至2008年6月,大约为12200 余家,2008年下半年,画廊数量下滑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到2008 年年底,大约为9350 余家。
[9] 二中国画廊业发展的现状分析1.中国画廊的规模及分布据中国画廊联盟市场研究中心统计分析,截至2008年6月,我国有各类
画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画廊未统计在内, 后同约12000余家。
从统计数据来看,画廊的区域分布非常不平衡,并且大多集中于
北京、河南、山东、浙江、广东、甘肃等6个省市, 6 省市的画廊保有量约占到画廊总数的近53,且大部分分布在地市级以上城市中,但也有例外,像山东青州、甘肃通渭等县级城域,也集中了一百余家大大小小的画廊,而在新疆、西藏、青海等省城,画廊的数量还很稀
少。
[2] 但是从历史的角度而言,中国画廊市场已经步入规模化快速增长的市场,尤其是2006 年以后,画廊数量增长的幅度更呈现出急剧上升的态势,而这一增长也意味着以画廊为主导的一级艺术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张。
2.中国画廊的基本构成通过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主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经营主体画廊为例,主要的业态形式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主营性画廊,即以艺术品的经营展览、展示等活动为其业务形式的画廊;二
是非主营性画廊,即以为艺术品交易及活动提供支撑服务为主,以艺术品交易及相关活动为辅的业态形式;三是网上画廊,即利用互联网而建立的网上经营空间,是艺术品网上营销的一种形式。
主营性画廊的运作模式主要分为四种第一种是代理运作模式;第二种是画廊+画家模式;第三种是画廓+作品的模式;第四种是画廊+ 活动的模式。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进程中,不同的画廊形态都在复杂的市场生态之中
由于市场尚在发展之中,非主营性画廊还是画廊业的一种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