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6章 实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六章实数达标检测一、单选题:1.在实数,,,,,3.212212221…中,无理数的个数是()个.A.1B.2C.3D.4【答案】D【分析】无理数常见的三种类型(1)开不尽的方根;(2)特定结构的无限不循环小数;(3)含有π的绝大部分数,如2π.【详解】−1.414是有限小数,是有理数,是无理数,π是无理数,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是无理数,3.212212221…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无理数的认识,掌握无理数的常见类型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B.C.D.【答案】A【分析】根据立方根,算术平方根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 ,故该选项正确;B. ,故该选项错误;C. ,故该选项错误;D. ,故该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立方根,算术平方根,解题关键是理解立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方根是B.的平方根是C.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和0D.一定是正数【答案】D【分析】A、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即可得到答案;B、的平方根其实是9的平方根;C、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与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要分清楚;D、先判断出,再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直接得到答案.【详解】A、是负数,负数没有平方根,不符合题意;B、,9的平方根是,不符合题意;C、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1的平方根是,不符合题意;D、,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大于0,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及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4.下列关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是无理数B.C.5的平方根是D.【答案】C【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估算,平方根和化简绝对值依次判断即可.【详解】解:A、是无理数,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2<<3,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5的平方根是±,故原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说法正确, 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估算,无理数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5.计算:-+-的结果是( )A.1B.-1C.5D.-3【答案】D【分析】首先求出各个根式的值,进而即可求解.【详解】-+-,=-3+2-2,=-3.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解题关键是能够求解一些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加减问题.6.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可能().A.点P B.点Q C.点M D.点N【答案】C【分析】确定是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然后确定对应的点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9<15<16,∴3<<4,∴对应的点是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解题关键是应先看这个无理数在哪两个有理数之间,进而求解.7.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入的x为4时,输出的y是()A.4B.2C.D.-【答案】C【分析】直接利用规定的运算顺序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4的算术平方根为:=2,则2的算术平方根为:,是无理数.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有理数和无理数定义,正确把握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8.若与互为相反数,则的值为().A.B.C.D.【答案】A【分析】根据相反数与立方根的性质计算即可得答案.【详解】解:∵与是相反数,∴==∴3x-1=2y-1,整理得:3x=2y,即,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立方根的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还是负数,一个数只有一个立方根,熟练掌握立方根的性质是解题关键.9.如图所示,直径为单位1的圆从原点沿着数轴无滑动的逆时针滚动一周到达A点,则A点表示的数是( )A.﹣2π﹣1B.﹣1+πC.﹣1+2πD.﹣π【答案】D【分析】先求出圆的周长π,即得到OA的长,然后根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可得到点A表示的数.【详解】∵直径为单位1的圆的周长=π×1=π,∴OA=π,∴点A表示的数为﹣π,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10.如图,是按一定规律排成的三角形数阵,按图中数阵的排列规律,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是( )A.2B.C.5D.【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数列的特点,归纳出每一行第一个数的通用公式,即可求出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详解】根据三角形数列的特点,归纳出每n行第一个数的通用公式是,所以,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推理的应用,根据每一行第一个数的取值规律,利用累加法求出第9行第五个数的数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二、填空题:1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答案】 2【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的算术平方根是2,的平方根是±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2 3.5【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以及立方根的定义,即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这就是说,如果,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计算即可.【详解】原式=2;原式;原式;原式;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熟记相关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若将三个数,,表示在数轴上,其中一个数被墨迹覆盖(如图所示),则这个被覆盖的数是______.【分析】根据被覆盖的数的范围求出被开方数的范围,然后即可得解.【详解】设被覆盖的数是,根据图形可得,∴,∴三个数,,中符合范围的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关系,根据数轴确定出被覆盖的数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14.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1和﹣a+2,则a=_____,这个正数是_____.【答案】 -3 25【分析】根据已知得出方程2a+1﹣a+2=0,求出即可.【详解】解:∵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1和﹣a+2,∴2a+1﹣a+2=0,解得:a=﹣3,即这个正数是[2×(﹣3)+1]2=25,故答案为:﹣3;25.【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平方根的应用,注意: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5.计算:=___.【答案】3【分析】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以及二次根式性质化简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0,<0,﹣2<0,∴原式=﹣()+|﹣2|=﹣2+3-+2=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化简,二次根式的性质,准确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比较大小:____;____;____;____.【答案】 <, <, >, >【分析】根据实数的比较大小,将根指数不同的根式化为与之相等的同根式比较,利用放缩法比较,利用中间过渡法比较,利用有理数化为根式形式比较.【详解】解:∵,,8<9,∴_<_;∵,即,∴_<___;∵,,∴,∴__>__;∵7=,_>__.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实数的比较方法,化为同次根式,比较被开方数大小,放缩法比较大小,中间过渡法比较是解题关键.17.若与互为相反数,则________.【答案】2.【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列式,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a、b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则:a−1=0,b+1=0,解得:a=1,b=−1,则1+1=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8.若2+的小数部分为a,5-的小数部分为b,则a+b的值为______.【答案】1【分析】估算确定出a与b的值,即可求出所求.【详解】解:∵4<6<9,∴2<<3,即4<2+<5,2<5-<3,则a=2+-4,b=5--2,则a+b=2+-4+5--2=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大小,弄清估算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9.已知的立方根是3,的算术平方根是4,c是的整数部分,则的平方根为___________.【答案】±4【分析】利用立方根的意义、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无理数的估算方法,求出a、b、c的值,代入代数式求出值后,进一步求得平方根即可.【详解】∵5a+2的立方根是3,3a+b-1的算术平方根是4,∴5a+2=27,3a+b-1=16,∴a=5,b=2,∵c是的整数部分,∴c=3,∴∴的平方根是±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立方根的意义、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无理数的估算方法、平方根的意义、代数式求值,解题关键是读懂题意,掌握解答顺序,正确计算即可.20.已知,若,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则_______.【答案】 214000 214【分析】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依次求解即可.【详解】解:∵,且,∴,∵,∴,∵,∴,∵且,∴,故答案为:214000,±0.1463,-0.1289,214.【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等,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其定义是解决本类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中:-(-230),,0,-0.99,1.31,5,,3.14246792…,-.(1)整数集合:{…}(2)非正数集合:{…}(3)正有理数集合:{…}(4)无理数集合:{…}【答案】(1)整数集合:{-(-230),0,5,…};(2)非正数集合:{0,-0.99,-,…};(3)正有理数集合:{-(-230),,1.31,5,…};(4)无理数集合:{,3.142 467 92…,…}【分析】根据整数、非负数、有理数、无理数的定义判断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整数、非负数、有理数、无理数的定义可得:(1)整数集合:{-(-230),0,5,…};(2)非正数集合:{0,-0.99,-,…};(3)正有理数集合:{-(-230),,1.31,5,…};(4)无理数集合:{,3.142 467 9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非负数、有理数、无理数的定义.22.求下列各式的值:(1);(2);(3);(4).【答案】(1);(2);(3)0.4;(4)0.3【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1);(2);(3);(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则称是的一个平方根,记作:;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则称是的一个立方根,记作:是解题的关键.23.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与6;(2)与;(3)与.【答案】(1);(2);(3)【分析】(1)直接化简二次根式进而比较得出答案;(2)直接估算无理数的取值范围进而比较即可;(3)直接估算无理数的取值范围进而比较即可.【详解】解:(1)∵,∴;(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比较大小,正确估算无理数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24.计算:(1)(2)【答案】(1)(2)9【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绝对值,然后合并即可;(2)先进行开方运算,然后进行加法运算.【详解】解:(1)原式==2-4;(2)原式=-(-2)+5+2=2+5+2=9.25.求下列各式中的x:(1);(2)(3);(4).【答案】(1);(2);(3)或;(4)【分析】(1)先移项,系数化为1,再根据平方根定义进行解答.(2)由得=,再根据立方根定义即可解答.(3)由得:,再开平方后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4)由得:,再开平方后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详解】(1)移项得:,系数化为1:,∵,∴.(2)由得:,∵,∴,解得:.(3)由得:,∴或,解得:或.(4)由得:,,∴或,解得:.【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等式的性质,掌握等式的性质和平方根、立方根的求法是正确计算的前提.26.已知的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的平方根.【答案】【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和的值,进而求出a和b的值,将a和b的值代入即可求解.【详解】解:∵的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4,∴=9,=16,∴a=4,b=-1把a=4,b=-1代入得:3×4-4×(-1)=16,∴的平方根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27.已知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求(n﹣m)2008.【答案】【分析】由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建立方程组:,解方程组可得答案.【详解】解: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即:解得:,【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含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乘方符号的确定,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8.观察下列各式,并用所得出的规律解决问题:(1),,,……,,,……由此可见,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向右移动______位,其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向______移动______位.(2)已知,,则_____;______.(3),,,……小数点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则______.【答案】(1)两;右;一;(2)12.25;0.3873;(3)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左)移三位,其立方根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4)-0.01【分析】(1)观察已知等式,得到一般性规律,写出即可;(2)利用得出的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3)归纳总结得到规律,写出即可;(4)利用得出的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由此可见,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向右移动两位,其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故答案为:两;右;一;(2)已知,,则;;故答案为:12.25;0.3873;(3),,,……小数点的变化规律是: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左)移三位,其立方根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4)∵,,∴,∴,∴y=-0.01.【点睛】此题考查了立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弄清题中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
七年级数学下册《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解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多项式不能用平方差分解因式的是()A.0.36a2﹣0.04b2B.x2﹣16C.﹣a2+b2+c2D.﹣x2+y22.多项式4ab2+8ab2﹣12ab的公因式是()A.4ab B.2ab C.3ab D.5ab3.下列多项式中,在实数范围不能分解因式的是()A.x2+y2+2x+2y B.x2+y2+2xy﹣2C.x2﹣y2+4x+4y D.x2﹣y2+4y﹣44.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6a2b2=3ab•2ab B.﹣8x2+8x﹣2=﹣2(2x﹣1)2C.2x2+8x﹣1=2x(x+4)﹣1D.a2﹣1=a(a﹣)5.已知a、b、c是△ABC的三边的长,且满足a2+b2+c2=ab+bc+ac,关于此三角形的形状有下列判断:①是锐角三角形②是直角三角形③是钝角三角形④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6.已知a+b=3,ab=2,求代数式a3b+2a2b2+ab3的值为()A.6B.18C.28D.507.若a=x﹣20,b=x﹣18,c=x﹣16,则a2+b2+c2﹣ab﹣ac﹣bc的值为()A.12B.24C.27D.54二.填空题(共8小题)8.因式分解:a3+2a2b+ab2=.9.已知x2+2x+2y+y2+2=0,则x2022+y2023=.10.若x2+2x﹣3=0,则x3+x2﹣5x+2022=.11.分解因式:25a﹣ab2=.12.若x2+mx﹣n=(x+2)(x﹣5),则m﹣n=.13.若mn=1,m﹣n=2,则m2n﹣mn2的值是.14.若x2+2(3﹣m)x+25可以用完全平方式来分解因式,则m的值为.15.甲乙两人完成因式分解x2+ax+b时,甲看错了a的值,分解的结果是(x+6)(x﹣2),乙看错了b的值,分解的结果为(x﹣8)(x+4),那么x2+ax+b分解因式正确的结果为.三.解答题16.分解因式:x(x+4)+4.17.将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1)8x2﹣4xy(2)3x4+6x3y+3x2y2(3)a2﹣ab+ac﹣bc18.因式分解:(1)2a3﹣8a(2)3x2y﹣18xy2+27y319.因式分解:(1)x2(a﹣b)+9(b﹣a)(2)(a2+4)2﹣16a2.20.先阅读下列材料,再解答下列问题:材料:因式分解:(x+y)2+2(x+y)+1.解:将“x+y”看成整体,设x+y=m,则原式=m2+2m+1=(m+1)2.再将x+y=m代入,得原式=(x+y+1)2.上述解题用到的是“整体思想”,“整体思想”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想方法.请你完成下列各题:(1)因式分解:1﹣2(x﹣y)+(x﹣y)2(2)因式分解:25(a+2)2﹣10(a+2)+1(3)因式分解:(y2﹣6y)(y2﹣6y+18)+81.21.我们知道,任意一个正整数n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p×q(p,q是正整数,且p≤q),在n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p,q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q是n的最佳分解.并规定:F(n)=.例如12可以分解成1×12,2×6或3×4,因为12﹣1>6﹣2>4﹣3,所以3×4是12的最佳分解,所以F(12)=.(1)若F(a)=且a为100以内的正整数,则a=(2)如果m是一个两位数,那么试问F(m)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大(或最小)值以及此时m的取值并简要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解:A、0.36a2﹣0.04b2=(0.6a+0.2b)(0.6a﹣0.2b),能分解因式,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x2﹣16=(x+4)(x﹣4),本选项不合题意C、﹣a2+b2+c2无法分解因式,本选项符合题意D、﹣x2+y2=(y+x)(y﹣x),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2.解:多项式4ab2+8ab2﹣12ab的公因式4ab故选:A.3.解:A、原式不能分解B、原式=(x+y)2﹣2=(x+y+)(x+y﹣)C、原式=(x+y)(x﹣y)+4(x+y)=(x+y)(x﹣y+4)D、原式=x2﹣(y﹣2)2=(x+y﹣2)(x﹣y+2)故选:A.4.解:把一个多项式在一个范围(如有理数范围内分解,即所有项均为有理数)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称为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故选:B.5.解:∵a2+b2+c2=ab+bc+ca∴2a2+2b2+2c2=2ab+2bc+2ca即(a﹣b)2+(b﹣c)2+(a﹣c)2=0∴a=b=c∴此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同时也是锐角三角形.故选:C.6.解:a3b+2a2b2+ab3=ab(a2+2ab+b2)=ab(a+b)2将a+b=3,ab=2代入得,ab(a+b)2=2×32=18故代数式a3b+2a2b2+ab3的值为18故选:B.7.解:原式=(2a2+2b2+2c2﹣2ab﹣2ac﹣2bc)=[(a﹣b)2+(a﹣c)2+(b﹣c)2]∵a=x﹣20,b=x﹣18,c=x﹣16∴a﹣b=﹣2,a﹣c=﹣4,b﹣c=﹣2则原式=×(4+16+4)=12故选:A.二.填空题8.解:原式=a(a2+2ab+b2)=a(a+b)2故答案为a(a+b)29.解:∵x2+2x+2y+y2+2=0∴(x2+2x+1)+(y2+2y+1)=0∴(x+1)2+(y+1)2=0∴x+1=0,y+1=0解得:x=﹣1,y=﹣1∴x2022+y2023=(﹣1)2022+(﹣1)2023=1+(﹣1)=0故答案为0.10.解:∵x2+2x﹣3=0∴x2=3﹣2x∴x3+x2﹣5x+2022=x(3﹣2x)+x2﹣5x+2022=3x﹣2x2+x2﹣5x+2022=﹣3+2x﹣2x+2022=2019 11.解:25a﹣ab2=a(25﹣b2)=a(5+b)(5﹣b)故答案为a(5+b)(5﹣b)12.解:∵x2+mx﹣n=(x+2)(x﹣5)=x2﹣3x﹣10∴m=﹣3,n=10∴m﹣n=﹣3﹣10=﹣13.故答案为﹣13.13.解:∵mn=1,m﹣n=2∴m2n﹣mn2=mn(m﹣n)=1×2=2故答案为2.14.解:∵x2+2(3﹣m)x+25可以用完全平方式来分解因式∴2(3﹣m)=±10解得:m=﹣2或8.故答案为﹣2或8.15.解:因式分解x2+ax+b时∵甲看错了a的值,分解的结果是(x+6)(x﹣2)∴b=6×(﹣2)=﹣12又∵乙看错了b的值,分解的结果为(x﹣8)(x+4)∴a=﹣8+4=﹣4∴原二次三项式为x2﹣4x﹣12因此,x2﹣4x﹣12=(x﹣6)(x+2)故答案为(x﹣6)(x+2).三.解答题16.解:原式=x2+4x+4=(x+2)217.解:(1)原式=4x(2x﹣y)(2)原式=3x2(x2+2xy+y2)=3x2(x+y)2(3)原式=a(a﹣b)+c(a﹣b)=(a﹣b)(a+c).18.解:(1)原式=2a(a2﹣4)=2a(a+2)(a﹣2)(2)原式=3y(x2﹣6xy+9y2)=3y(x﹣3y)2 19.解:(1)原式=x2(a﹣b)﹣9(a﹣b)=(a﹣b)(x2﹣9)=(a﹣b)(x﹣3)(x+3)(2)原式=(a2+4+4a)(a2+4﹣4a)=(a+2)2(a﹣2)220.解:(1)设x﹣y=m原式=1﹣2m+m2=(1﹣m)2=[1﹣(x﹣y)]2=(1﹣x+y)2(2)设a+2=m原式=25m2﹣10m+1=(5m﹣1)2=[5(a+2)﹣1]2=(5a+9)2(3)设y2﹣6y=m原式=m(m+18)+81=m2+18m+81=(m+9)2=(y2﹣6y+9)2=(y﹣3)4.21.解:(1)2×3=6,4×6=24,6×9=54,8×12=96 (2)F(m)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当m为完全平方数,设m=n2(n为正整数)∵|n﹣n|=0∴n×n是m的最佳分解∴F(m)==1又∵F(m)=且p≤q∴F(m)最大值为1此时m为16,25,36,49,64,81当m为最大的两位数质数97时,F(m)存在最小值,最小值为.故答案为6,24,54,96.。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3套)及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单元测试卷(一)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1分)1.多项式892334+-+xy y x xy 的次数是 ( ) A. 3 B. 4 C. 5 D. 6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8421262x x x =⋅ B. ()()m mm y y y =÷34C. ()222y x y x +=+ D. 3422=-a a3.计算()()b a b a +-+的结果是 ( ) A. 22a b - B. 22b a - C. 222b ab a +-- D. 222b ab a ++- 4. 1532+-a a 与4322---a a 的和为 ( ) A.3252--a a B. 382--a a C. 532---a a D. 582+-a a 5.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91312-=⎪⎭⎫ ⎝⎛- B. 0590=⨯ C. ()17530=-. D. 8123-=-6. 若()682b a b a nm =,那么n m 22-的值是 ( )A. 10B. 52C. 20D. 32 7.要使式子22259y x +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需加上 ( ) A. xy 15 B. xy 15± C. xy 30 D. xy 30±2二、耐心填一填(第1~4题每空1分,第5、6题每空2分,共28分)1.在代数式23xy , m ,362+-a a , 12 ,22514xy yz x -,ab32中,单项式有 个,多项式有 个。
2.单项式z y x 425-的系数是 ,次数是 。
3.多项式5134+-ab ab 有 项,它们分别是 。
4. ⑴ =⋅52x x 。
⑵ ()=43y 。
⑶ ()=322ba 。
⑷ ()=-425y x 。
⑸ =÷39a a 。
⑹=⨯⨯-024510 。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1,A、B两个村庄在一条河l(不计河的宽度)的两侧,现要建一座码头,使它到A、B两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如图2,连接AB,与l交于点C,则C点即为所求的码头的位置,这样做的理由是()A.垂线段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2.如图,将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尺放置在两条平行线a,b上.若∠1=135°,则∠2的度数为()A.95°B.110°C.105°D.115°3.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DEF,若△ABC的周长等于10,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A.12 B.10 C.9 D.84.下面四个图案中,能由如图经过平移得到的是()A.B. C. D.5.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2cm得到△DEF,若△ABC的周长为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16cm B.18cm C.20cm D.22cm6.如图,如果把△ABC的顶点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1格到达A′点,连接A′B,则线段A′B与线段AC的关系是()A.垂直B.相等C.平分D.平分且垂直7.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与∠3是同位角B.∠4与∠B是同旁内角C.∠A与∠C是内错角D.∠1与∠2是同旁内角8.平面内两两相交的3条直线,其交点个数最少为m个,最多为n个,则m+n等于()A.4 B.5 C.6 D.以上都不对9.甲、乙、丙3人从图书馆各借了一本书(如下表所示),他们相约在每个星期天相互交换读完的书,经过数次交换后,他们都读完了这3本书.已知甲读的第三本书是乙读的第二本书,则丙读的第二本书是()甲乙丙书A书B书C A.书A B.书B C.书C D.无法确定10.下列各项正确的是()A.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D.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如图,已知∠1+∠2=180°,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_____个.12.如图,在图中标注的∠1、∠3、∠4、∠5中,当∠2 =∠_______时,AE∥BF.13.如图,已知a∥b,∠1=45°,则∠2=_________.14.“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同旁内角”是命题(填“真”或“假”).15.如图所示,将含有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上,若∠2=24°,则∠1的度数为.16.一平面内,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4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5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10个交点;8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个交点.17.如图所示,l1∥l2,点A,E,D在直线l1上,点B,C在直线l2上,满足BD平分∠ABC,BD⊥CD,CE平分∠DCB,若∠BAD=128°,那么∠AEC=.18.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顶点C,D分别落在点C′,D′处,C′E 交AF于点G,若∠CEF=70°,则∠GFD′=°.三.解答题(19题6分,20、21、22、23、24题分别8分,共46分)19.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AOD=110°,求∠AOE的度数.20.已知,如图a∥b,c∥d,∠1=73°,求∠2和∠3的度数.21.(8分)如图,已知AB∥CD,试再添加一个条件,使∠1=∠2成立.(1)写出两个不同的条件;(2)从(1)中选择一个来证明.22.(8分)如图,已知∠1+∠2=180°,∠3=∠B.(1)试判断DE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DE平分∠ADC,∠2=3∠B,求∠1的度数.23.完成下列画图(1)如图,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C′,线段AB 与A′B′位置及数量关系是.(2)如图,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AB上由A向B行驶,M、是位于公路AB一侧的村庄.设汽车行驶到点P时,离村庄M的距离最小,请在图中公路AB上画出点P的位置,并说明数学原理.24.在ABC 中,D 是BC 边上一点,且CDA CAB ∠=∠,MN 是经过点D 的一条直线.(1)若直线MN AC ⊥,垂足为点E . ①依题意补全图1.②若70,CAB ︒∠=20DAB ︒∠=,则CAD ∠=________,CDE ∠=________. (2)如图2,若直线MN 交AC 边于点F ,且CDF CAD ∠=∠,求证:FD AB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CABCDAAAC二、填空题:11.312.413.45°. 解析:∵a∥b,∠1=45°,∴∠2=∠1=45°.14.解:如图,∠1=∠2=90°,∵∠1+∠2=180°,∴∠1与∠2互补,但它们是一对内错角,不是同旁内角,∴“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同旁内角”是假命题,故答案为:假.15.解:如图,延长AB交CF于E,∵∠ACB=90°,∠A=30°,∴∠ABC=60°,∵GH∥EF,∴∠AEC=∠2=24°,∴∠1=∠ABC﹣∠AEC=36°.故答案为:36°.16.解:∵由已知总结出在同一平面内,n条直线两两相交,则最多有个交点,∴8条直线两两相交,交点的个数最多为=28.故答案为:28.17.【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得到∠AEC的度数,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l1∥l2,∴∠BAD+∠ABC=180°,∵∠BAD=128°,∴∠ABC=52°,∵BD平分∠ABC,∴∠DBC=26°,∵BD⊥CD,∴∠BDC=90°,∴∠BCD=64°,∵CE平分∠DCB,∴∠ECB=32°,∵l1∥l2,∴∠AEC+∠ECB=180°,∴∠AEC=148°,故答案为:148°.【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8.【分析】由AD∥BC可得∠AFE=∠CEF,∠CEF+∠DFE=180°,由翻折可得∠D'FE=∠DFE,进而求解.【解答】解:∵AD∥BC,∴∠AFE=∠CEF=70°,∵∠CEF+∠DFE=180°,∴∠DFE=180°﹣∠CEF=110°,由翻折可得∠D'FE=∠DFE=110°,∴∠GFD'=∠D'FE﹣∠AFE=110°﹣70°=40°,故答案为:40.【点评】本题考查角的相关计算,解题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解答题(19题6分,20、21、22、23、24题分别8分,共46分)19.【答案】解:∵∠AOD=110°,∴∠COB=110°,∠AOC=70°,∵OE平分∠BOC,∴∠COE=55°,∴∠AOE=70°+55°=125°.故答案为:∠AOE=125°.20.【答案】解:∵a∥b,∴∠1=∠2=73°,∵c∥d,∴∠3=180°-73°=107°.21.解:此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添加∠FCB=∠CBE或CF∥BE.(2)已知AB∥CD,CF∥BE.求证:∠1=∠2.证明:∵AB∥CD,∴∠DCB=∠ABC.∵CF∥BE,∴∠FCB=∠CBE,∴∠DCB-∠FCB=∠ABC-∠CBE,即∠1=∠2.22.解:(1)DE∥BC,理由如下:∵∠1+∠4=180°,∠1+∠2=180°,∴∠2=∠4,∴AB∥EF,∴∠3=∠5,∵∠3=∠B,∴∠5=∠B,∴DE∥BC,(2)∵DE平分∠ADC,∴∠5=∠6,∵DE∥BC,∴∠5=∠B,∵∠2=3∠B ,∴∠2+∠5+∠6=3∠B +∠B +∠B =180°, ∴∠B =36°, ∴∠2=108°, ∵∠1+∠2=180°, ∴∠1=72°.23.(1)解:如图,△A ′B ′C ′即为所求作;线段AB 与A ′B ′位置及数量关系分别是平行且相等, 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 (2)解:如图,点P 即为所求.数学原理是: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24.(1)①如图所示.②70,CAB ︒∠=20DAB ︒∠=,50CAD ︒∴∠=.70CDA CAB ︒∠=∠=,18060C CAD CDA ︒︒∴∠=-∠-∠=.DE AC ⊥,第 11 页 共 11 页 9030CDE C ︒︒∴∠=-∠=. 故答案为50,︒30︒.(2)CDA CAB ∠=∠, 且,CDA CDF ADF ∠=∠+∠CAB CAD BAD ∠=∠+∠, CDF ADF CAD BAD ∴∠+∠=∠+∠. ,CDF CAD ∠=∠,ADF BAD ∴∠=∠FD AB ∴∥.。
七年级数学下册《角》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角》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1.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的角是()A.75°B.105°C.110°D.135°2.若∠α与∠β互补(∠α<∠β),则∠α与(∠β﹣∠α)的关系是()A.互补B.互余C.和为45°D.和为22.5°3.如图,两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重合在一起,∠BOD=35°,则∠AOC的度数为()A.35°B.45°C.55°D.65°4.如图,∠AOD=120°,OC平分∠AOD,OB平分∠AOC.下列结论:①∠AOC=∠COD;②∠COD=2∠BOC;③∠AOB与∠COD互余;④∠AOC与∠AOD互补.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5.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交于点O.OE、OC分别是∠AOC与∠BOE的角平分线,则∠AOD为()A.45°B.50°C.55°D.60°6.如图,点P在直线l外,点A、B在直线l上,若PA=4,PB=7,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可能是()A.3 B.4 C.5 D.77.如图,∠AOD=∠DOB=∠COE=90°,互补的角有()A.5对B.6对C.7对D.8对8.计算:1800′=()A.10°B.18°C.20°D.30°9.在同一平面上,若∠BOA=60°,∠BOC=20°,则∠AOC的度数是()A.80°B.40°C.20°或 40°D.80°或 40°10.一个角的余角比这个角的一半大15°,则这个角的度数为()A.70°B.60°C.50°D.35°11.计算:90°﹣44°14′15″=.12.已知∠1与∠2互余,∠2与∠3互补,若∠1=33°27',则∠3=.1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COE是直角,OF平分∠AOD,若∠BOE=42°,则∠AOF的度数是.14.计算:48°47'+53°35'=.15.钟表上的时间是8:30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度.16.若∠α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一半还少10°,那么∠α=°.17.如图,点A,O,B在同一条直线上,射线OD和射线OE分别平分∠AOC和∠BOC,这时有∠BOC=2∠BOE =2 ,∠COD=∠AOD=,∠DOE=°.18.如图,已知OM平分∠AOC,ON平分∠BOC,∠AOB=90°,∠BOC=30°.则∠MON的度数为.19.(1)如图1,∠AOC:∠COD:∠BOD=4:2:1,若∠AOB=140°,求∠BOC的度数;(2)如图2,∠AOC:∠COD:∠BOD=4:2:1,OP平分∠AOB,若∠AOB=β,求∠COP的度数(用含β的的代数式表示);(3)如图3,∠AOC=80°,∠BOD=20°,OE平分∠AOD,OF平分∠BOC,求∠EOF的度数.20.如图,OB是∠AOC的平分线,OD是∠COE的平分线.(1)若∠AOB=42°,∠DOE=36°,求∠BOD的度数;(2)若∠AOD与∠BOD互补,且∠DOE=30°,求∠AOC的度数.21.如图,已知△ACD和△BCE是两个直角三角形,∠ACD=90°,∠BCE=90°.∠ACB=150°,求∠DCE 的度数.22.如图,点A、O、E在同一直线上,∠AOB=50°,∠EOD=28°42',OD平分∠COE.(1)∠AOB的余角是多少度?(2)求∠COB的度数.23.如图,已知∠AOB=90°,∠COD=90°,OE为∠BOD的平分线,∠BOE=18°,求∠AOC的度数.2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D=2∠BOD,OE平分∠BOD,OF平分∠COE.(1)求∠DOE的度数;(2)求∠AOF的度数.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75°可以用三角板的30°和45°画出,105°可以用三角板的45°和60°画出,110°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135°可以用三角板的45°和90°画出.故选:C.2.解:因为∠α与∠β互补(∠α<∠β),所以∠α+∠β=180°,所以∠α+(∠β﹣∠α)=,所以∠α与(∠β﹣∠α)的关系是互余.故选:B.3.解:∵两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重合在一起,∴∠BOD和∠AOC是同角的余角,∵∠BOD=35°,∴∠AOC=35°.故选:A.4.解:①∵OC平分∠AOD,∴∠AOC=∠COD=∠AOD=60°,故①正确.②∵OB平分∠AOC,∴∠AOC=2∠BOC,∴∠COD=2∠BOC,故②正确;③∠AOB=∠BOC=∠AOC=30°,∴∠AOB+∠COD=90°,∴∠AOB与∠COD互余,故③正确.④∵∠AOC+∠AOD=60°+120°=180°,∴∠AOC与∠AOD互补,故④正确.故选:D.5.解:∵OE、OC分别是∠AOC与∠BOE的角平分线,∴∠AOE=∠EOC,∠EOC=∠BOC,∴∠AOE=∠EOC=∠BOC,∵∠AOE+∠EOC+∠BOC=180°,∴∠AOE=∠EOC=∠BOC=60°,∴∠AOD=60°.故选:D.6.解:因为垂线段最短,∴点P到直线l的距离小于4,故选:A.7.解:互补的角有:∠AOD与∠BOD,∠AOD与∠COE,∠COE与∠BOD,∠AOC与∠BOC,∠AOE与∠BOE共5对,故选:A.8.解:1800′=(1800÷60)°=30°,故选:D.9.解:(1)如图所示:当OC边在∠BOA的外部时,∠AOC=∠BOA+∠BOC=60°+20°=80°;(2)如图所示:当OC边在∠BOA的内部时,∠AOC=∠BOA﹣∠BOC=60°﹣20°=40°.故选:D.10.解:设这个角为x°,则这个角的余角为(90°﹣x°),根据题意,得90﹣x=x+15,解得:x=50.所以这个角的度数为50°,故选:C.11.解:90°﹣44°14′15″=89°59′60″﹣44°14′15″=45°45′45″.故答案是:45°45′45″.12.解:∵∠1与∠2互余,∴∠2=90°﹣∠1,∵∠2与∠3互补,∴∠3=180°﹣∠2=180°﹣(90°﹣∠1)=90°+∠1,∵∠1=33°27',∴∠3=123°27',故答案为:123°27'.13.解:∵∠COE是直角,∴∠COE=90°,∴∠DOE=180°﹣90°=90°,∵∠BOE=42°,∴∠BOD=∠DOE﹣∠BOE=90°﹣42°=48°,∴∠AOD=180°﹣∠BOD=180°﹣48°=132°,∵OF平分∠AOD,∠AOF=∠AOD=×132°=66°.故答案为:66°.14.解:48°47'+53°35'=101°82′=102°22′,故答案为:102°22′.15.解:8:30时,钟表的时针与分针相距2.5份,8:30时,钟表的时针与分针所夹小于平角的角为30°×2.5=75°.故答案为:75.16.解:由题意得,90°﹣∠α=(180°﹣∠α)﹣10°,解得:∠α=20°,故答案为:20°.17.解:∵射线OD和射线OE分别平分∠AOC和∠BOC,∴∠BOC=2∠BOE=2∠COE,∠COD=∠AOD=∠AOC,∴∠DOE=∠COE+∠COD=(∠BOC+∠COA)=180°=90°.故答案为:∠COE,∠AOC,90°.18.解:∵∠AOC=∠AOB+∠BOC=90°+30°=120°.∵OM平分∠AOC,ON平分∠BOC,∴∠MOC=∠AOC=60°,∠CON=∠BOC=15°.∴∠MON=∠MOC﹣∠CON=60°﹣15°=45°.故答案为:45°.19.解:(1)由∠AOC:∠COD:∠BOD=4:2:1,设∠BOD=x°,则∠AOC=4x°,∠COD=2x°,∵∠AOB=140°,∴x+2x+4x=140,解得:x=20,∴∠BOD=20°,∠COD=40°,∠AOC=80°,∴∠BOC=20°+40°=60°;(2)设∠BOD=x°,则∠AOC=4x°,∠COD=2x°,∴x+2x+4x=β,∴x=β,∴∠AOC=β;∵OP平分∠AOB,∴∠AOP=,∴∠COP=β﹣=β;(3)∵OF平分∠BOC,∠BOD=20°,∴∠COF=(∠BOD+∠COD)=10°+COD,∵OE平分∠AOD,∠AOC=80°,∴∠AOE=(∠AOC+∠COD)=40°+COD,∴∠COE=∠AOC﹣∠AOE=80°﹣(40°+COD)=40°﹣COD,∴∠EOF=∠COE+∠COF=40°﹣COD+10°+COD=50°.20.解:(1)∵OB是∠AOC的平分线,OD是∠COE的平分线,∠AOB=42°,∠DOE=36°,∴∠AOB=∠BOC==42°,∠COD=∠DOE=36°,∴∠BOD=∠BOC+∠DOC=42°+36°=78°;(2)∵∠AOD与∠BOD互补,∠BOC=,∴∠AOD+∠BOD=180°,∴∠AOC+∠COD+∠AOC+∠COD=180°,∵∠DOE=30°,∴∠COD=30°,∴,∴=180°,∴∠AOC=80°.21.解:∵∠ACD=90°,∠ACB=150°,∴∠BCD=∠ACB﹣∠ACD=150°﹣90°=60°,∴∠DCE=∠BCE﹣∠BCD=90°﹣60°=30°.∴∠DCE的度数为30°.22.解:(1)∵∠AOB=50°,∴∠AOB的余角为:90°﹣50°=40°;(2)∵OD平分∠COE,∴∠EOC=2∠EOD=2×28°42'=57°24',又∵∠AOE=∠AOB+∠COB+∠EOC,而且点A、O、E在同一直线上,∴∠AOE=180°,∴∠COB=∠AOE﹣∠AOB﹣∠EOC=180°﹣57°24'=72°36'.23.解:因为OE为∠BOD的平分线,所以∠BOD=2∠BOE,因为∠BOE=18°,所以∠BOD=36°,又因为∠AOB=∠COD=90°,∠AOB+∠COD+∠AOC+∠BOD=360°,所以∠AOC=360°﹣∠AOB﹣∠COD﹣∠BOD(4分)=360°﹣90°﹣90°﹣36°=144°.24.解:(1)∵∠AOD+∠BOD=180°,∠AOD=2∠BOD,∴∠AOD=180°×=120°,∠BOD=180°×=60°,∵OE平分∠BOD,∴∠DOE=∠BOE=∠BOD=30°,(2)∵∠COE+∠DOE=180°,∴∠COE=180°﹣∠DOE=190°﹣30°=150°,∵OF平分∠COE,∴∠COF=∠EOF=∠COE=×150°=75°,又∵∠AOC=∠BOD=60°,∴∠AOF=∠AOC+∠COF=60°+75°=135°。
七年级数学下册《角》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角》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把0.01乘1000后再除以10,结果是原数的()。
A.1倍B.10倍C.100倍D.1000倍2.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小数的数值()。
A.扩大10倍B.缩小10倍C.不变D.扩大100倍3.连接两点的线中,()最短。
A.折线B.射线C.直线段D.弧线4.东东把719﹣102错算成了719﹣100+2,计算结果比正确结果()。
A.多2B.多4C.少25.在“HONG”这几个子母中,有()个轴对称字母。
A.2B.3C.1D.46.小强从镜子看到的电子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电子表的实际读数是()。
A.15:01B.21:10C.10:51D.10:21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2.如果○÷△=□,那么○=△×□。
()3.大于0.1而小于0.3的小数只有0.2一个。
()4.一个小数先扩大到原来的10倍,再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这个数大小不变。
()5.42÷6=7,这个算式表示把42分成6份,每份是7。
()6.保留一位小数要先看商的百分位上的数字。
()三.填空题(共6题,共14分)1.12×(4+10)=12×4+12×10,这是运用了()。
2.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时,用()乘(),看结果是不是等于();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时,用()乘()再加上(),看结果是不是等于()。
3.小明将36×(□+4)错算成36×□+4,这样比正确的得数少()。
4.计算,怎样简便怎样算,28.4-6.35-3.65=()。
5.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60,那么被减数是()。
6.小数的()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
四.计算题(共3题,共22分)1.计算。
2.32+5.63= 1.57-0.4= 0.65+3.24= 2.72-1.41=2.用竖式计算。
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全套及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全套及答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单元测试题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1分)1.多项式892334+-+xy y x xy 的次数是 ( )A. 3B. 4C. 5D. 6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8421262x x x =⋅B. ()()m m m y y y =÷34C. ()222y x y x +=+D. 3422=-a a3.计算()()b a b a +-+的结果是 ( )A. 22a b -B. 22b a -C. 222b ab a +--D. 222b ab a ++- 4. 1532+-a a 与4322---a a 的和为 ( )A.3252--a aB. 382--a aC. 532---a aD. 582+-a a5.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91312-=⎪⎭⎫ ⎝⎛- B. 0590=⨯ C. ()17530=-. D. 8123-=- 6. 若()682b a b a n m =,那么n m 22-的值是 ( )A. 10B. 52C. 20D. 327.要使式子22259y x +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需加上 ( )A. xy 15B. xy 15±C. xy 30D. xy 30±二、耐心填一填(第1~4题每空1分,第5、6题每空2分,共28分)1.在代数式23xy , m ,362+-a a , 12 ,22514xy yz x - , ab32中,单项式有 个,多项式有 个。
2.单项式z y x 425-的系数是 ,次数是 。
3.多项式5134+-ab ab 有 项,它们分别是 。
4. ⑴ =⋅52x x 。
⑵ ()=43y 。
⑶ ()=322b a 。
⑷ ()=-425y x 。
⑸ =÷39a a 。
⑹=⨯⨯-024510 。
5.⑴=⎪⎭⎫ ⎝⎛-⋅⎪⎭⎫ ⎝⎛325631mn mn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1)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如果电影票上的“5排2号”记作(5,2),那么(4,3)表示()A.3排5号B.5排3号C.4排3号D.3排4号2.如图,货船A与港口B相距35海里,我们用有序数对(南偏西40°,35海里)来描述港口B相对货船A的位置,那么货船A相对港口B的位置可描述为()A.(南偏西50°,35海里)B.(北偏西40°,35海里)C.(北偏东50°,35海里)D.(北偏东40°,35海里)3.如图,是小明所在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宿舍楼的位置是(3,4),艺术楼的位置是(﹣3,1).(1)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分别写出教学楼、体育馆的位置;(3)若学校行政楼的位置是(﹣1,﹣1),在图中标出行政楼的位置.4.已知点A(﹣3,2m+3)在x轴上,点B(n﹣4,4)在y轴上,则点C(m,n)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点P(a+b,ab)在第二象限,那么Q(a,﹣b)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6.点P(2﹣a,2a﹣1)在第四象限,且到y轴的距离为3,则a的值为()A.﹣1B.﹣2C.1D.27.若点P在第二象限,且点P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1,则点P的坐标为()A.(1,﹣2)B.(2,1)C.(﹣1,2)D.(2,﹣1)8.已知点P的坐标为(2x,x+3),点M的坐标为(x﹣1,2x),PM平行于y轴,则P点的坐标()A.(﹣2,2)B.(6,6)C.(2,﹣2)D.(﹣6,﹣6)9.已知点A的坐标为(1,2),直线AB∥x轴,且AB=5,则点B的坐标为()A.(5,2)或(4,2)B.(6,2)或(﹣4,2)C.(6,2)或(﹣5,2)D.(1,7)或(1,﹣3)10.若将点A(1,3)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A.(﹣2,﹣1)B.(﹣1,0)C.(﹣2,0)D.(﹣1,﹣1)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x,y)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3,1)重合,则点A的坐标是()A.(2,﹣2)B.(2,4)C.(﹣8,﹣2)D.(﹣8,4)12.如图,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线段A1B1,若点A1(3,0)、B1(0,﹣4)、A(﹣1,2),则点B的坐标为()A.(﹣2,﹣3)B.(﹣4,﹣1)C.(﹣4,﹣2)D.(﹣2,﹣2)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得到三角形A'B'C',位置如图所示.(1)分别写出点A,A'的坐标:A,A'.(2)请说明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3)若点M(m,4﹣n)是三角形ABC内部一点,则平移后对应点M'的坐标为(2m﹣8,n﹣4),求m和n的值.(4)求三角形ABC的面积.(5)设点P在y轴上,且△PB'C'与△ABC的面积相等,求P的坐标.三、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4.在仪仗队列中,共有八列,每列8人,若战士甲站在第二列从前面数第3个,可以表示为(2,3),则战士乙站在第七列倒数第3个,应表示为()A.(7,6)B.(6,7)C.(7,3)D.(3,7)15.如图中的一张脸,小明说:“如果我用(0,2)表示左眼,用(2,2)表示右眼”,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A.(0,1)B.(2,1)C.(1,0)D.(1,﹣1)16.若点A(n,3)在y轴上,则点B(n+1,n﹣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7.若点M(a,b)在第四象限,则点(﹣a﹣1,﹣b+3)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m﹣3,m+1)在x轴上,则点M的坐标为()A.(﹣4,0)B.(0,﹣2)C.(﹣2,0)D.(0,﹣4)19.若点P(x,y)到x轴的距离为2,且xy=﹣8,则点P的坐标为()A.(2,﹣4)B.(﹣2,4)或(2,﹣4)C.(﹣2,4)D.(﹣4,2)或(4,﹣2)20.已知点P(4,m)到y轴的距离是它到x轴距离的2倍,则m的值为()A.2B.8C.2或﹣2D.8或﹣8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原点O是线段AB的中点,若点A的坐标为(﹣1,2),则点B的坐标为()A.(2,﹣1)B.(﹣1,﹣2)C.(1,﹣2)D.(﹣2,1)22.在直角坐标系中,过不同的两点P(2a,6)与Q(4+b,3﹣b)的直线PQ∥x轴,则()A.,b=﹣3B.,b=﹣3C.,b≠﹣3D.,b≠﹣3 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m﹣n,2m+n)在y轴正半轴上,且点P到原点O的距离为6,则m+3n的值为()A.5B.6C.7D.824.第一象限内有两点P(m﹣4,n),Q(m,n﹣2),将线段PQ平移,使平移后的点P、Q分别在x轴与y轴上,则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A.(﹣4,0)B.(4,0)C.(0,2)D.(0,﹣2)25.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所示方向跳动,第一次从A(﹣1,0)跳到点P1(0,1),第二次运动到点P2(1,0),第三次运动到P3(2,﹣2),第四次运动到P4(3,0),第五运动到P5(4,3),第六次运动到P6(5,0),第七次跳到P7(6,﹣4),第八次跳到P8(7,0),第九次跳到P9(8,5),…,按这样的跳动规律,点P2021的坐标是()A.(2020,﹣1011)B.(2021,﹣1011)C.(2020,1011)D.(2020,﹣1010)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5,4)、(﹣3,0)、(0,2).(1)画出三角形ABC,并求其面积;(2)如图,△A′B′C′是由△ABC经过平移得到的.(3)已知点P(a,b)为△ABC内的一点,则点P在△A′B′C′内的对应点P′的坐标是(,).27.如图,△ABO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O(0,0)、A(5,0)、B(2,4).(1)求△OAB的面积;(2)若O、A两点的位置不变,P点在什么位置时,△OAP的面积是△OAB面积的2倍?(3)若O(0,0)、B(2,4),点M在坐标轴上,且△OBM的面积是△OAB的面积的,求点M的坐标.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0,2),B(﹣2,0),C(4,0).(Ⅰ)如图①,则三角形ABC的面积为;(Ⅱ)如图②,将点B向右平移7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对应点D.①求三角形ACD的面积;②点P(m,3)是一动点,若三角形PAO的面积等于三角形CAO的面积.请直接写出点P坐标.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如果电影票上的“5排2号”记作(5,2),那么(4,3)表示()A.3排5号B.5排3号C.4排3号D.3排4号【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由于将“5排2号”记作(5,2),根据这个规定即可确定(4,3)表示的点.【解答】解:∵“5排2号”记作(5,2),∴(4,3)表示4排3号.故选:C.2.如图,货船A与港口B相距35海里,我们用有序数对(南偏西40°,35海里)来描述港口B相对货船A的位置,那么货船A相对港口B的位置可描述为()A.(南偏西50°,35海里)B.(北偏西40°,35海里)C.(北偏东50°,35海里)D.(北偏东40°,35海里)【考点】坐标确定位置;方向角.【分析】以点B为中心点,来描述点A的方向及距离即可.【解答】解:由题意知货船A相对港口B的位置可描述为(北偏东40°,35海里),故选:D.3.如图,是小明所在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宿舍楼的位置是(3,4),艺术楼的位置是(﹣3,1).(1)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分别写出教学楼、体育馆的位置;(3)若学校行政楼的位置是(﹣1,﹣1),在图中标出行政楼的位置.【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1)直接利用宿舍楼的位置是(3,4),艺术楼的位置是(﹣3,1)得出原点的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得出答案;(3)根据点的坐标的定义可得.【解答】解:(1)如图所示:(2)由平面直角坐标系知,教学楼的坐标为(1,0),体育馆的坐标为(﹣4,3);(3)行政楼的位置如图所示.4.已知点A(﹣3,2m+3)在x轴上,点B(n﹣4,4)在y轴上,则点C(m,n)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直接利用x轴以及y轴上点的坐标得出m,n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点A(﹣3,2m+3)在x轴上,点B(n﹣4,4)在y轴上,∴2m+3=0,n﹣4=0,解得:m=﹣,n=4,则点C(m,n)在第二象限.故选:B.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点P(a+b,ab)在第二象限,那么Q(a,﹣b)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b<0,ab>0,从而可得a<0,b<0,然后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a+b<0,ab>0,∴a<0,b<0,∴﹣b>0,∴Q(a,﹣b)在第二象限,故选:B.6.点P(2﹣a,2a﹣1)在第四象限,且到y轴的距离为3,则a的值为()A.﹣1B.﹣2C.1D.2【考点】点的坐标.【分析】首先根据点P(x,y)在第四象限,且到y轴的距离为3,可得点P的横坐标是3,可得2﹣a=3,据此可得a的值.【解答】解:∵点P(2﹣a,2a﹣1)在第四象限,且到y轴的距离为3,∴点P的横坐标是3;∴2﹣a=3,解答a=﹣1.故选:A.7.若点P在第二象限,且点P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1,则点P的坐标为()A.(1,﹣2)B.(2,1)C.(﹣1,2)D.(2,﹣1)【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解答.【解答】解:∵点P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1,∴点P的横坐标是﹣1,纵坐标是2,∴点P的坐标为(﹣1,2).故选:C.8.已知点P的坐标为(2x,x+3),点M的坐标为(x﹣1,2x),PM平行于y轴,则P点的坐标()A.(﹣2,2)B.(6,6)C.(2,﹣2)D.(﹣6,﹣6)【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点P的坐标为(2x,x+3),点M的坐标为(x﹣1,2x),PM平行于y轴,可以得到2x=x﹣1,然后求出x的值,再代入点P的坐标中,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解答】解:∵点P的坐标为(2x,x+3),点M的坐标为(x﹣1,2x),PM平行于y轴,∴2x=x﹣1,解得x=﹣1,∴2x=﹣2,x+3=2,∴点P的坐标为(﹣2,2),故选:A.9.已知点A的坐标为(1,2),直线AB∥x轴,且AB=5,则点B的坐标为()A.(5,2)或(4,2)B.(6,2)或(﹣4,2)C.(6,2)或(﹣5,2)D.(1,7)或(1,﹣3)【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等求出点B的纵坐标,再分点B在点A的左边与右边两种情况求出点B的横坐标,即可得解.【解答】解:∵AB∥x轴,点A的坐标为(1,2),∴点B的纵坐标为2,∵AB=5,∴点B在点A的左边时,横坐标为1﹣5=﹣4,点B在点A的右边时,横坐标为1+5=6,∴点B的坐标为(﹣4,2)或(6,2).故选:B.10.若将点A(1,3)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A.(﹣2,﹣1)B.(﹣1,0)C.(﹣2,0)D.(﹣1,﹣1)【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解即可.【解答】解:点(1,3)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B的坐标为(1﹣3,3﹣3),即(﹣2,0),故选:C.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x,y)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3,1)重合,则点A的坐标是()A.(2,﹣2)B.(2,4)C.(﹣8,﹣2)D.(﹣8,4)【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上平移纵坐标加列方程求出x、y,然后写出即可.【解答】解:∵点A(x,y)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 (﹣3,1)重合,∴x﹣5=﹣3,y+3=1,解得x=2,y=﹣2,所以,点A的坐标是(2,﹣2).故选:A.12.如图,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线段A1B1,若点A1(3,0)、B1(0,﹣4)、A(﹣1,2),则点B的坐标为()A.(﹣2,﹣3)B.(﹣4,﹣1)C.(﹣4,﹣2)D.(﹣2,﹣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解答】】解:∵A1(3,0)、A(﹣1,2),∴求原来点的坐标,则为让新坐标的横坐标都减4,纵坐标都加2.则点B的坐标为(﹣4,﹣2).故选:C.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得到三角形A'B'C',位置如图所示.(1)分别写出点A,A'的坐标:A(1,0),A'(﹣4,4).(2)请说明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3)若点M(m,4﹣n)是三角形ABC内部一点,则平移后对应点M'的坐标为(2m﹣8,n﹣4),求m和n的值.(4)求三角形ABC的面积.(5)设点P在y轴上,且△PB'C'与△ABC的面积相等,求P的坐标.【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三角形的面积.【分析】(1)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坐标即可;(2)利用平移变换的性质判断即可;(3)构建方程组求解即可;(4)设P(0,m),构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由题意A(1,0),A′(﹣4,4);故答案为:(1,0),(﹣4,4);(2)三角形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三角形A′B′C′.(3)由题意,解得;(4)设P(0,m),则有×|m﹣3|×2=4×4﹣×2×4﹣×1×4﹣×2×3,∴m=﹣4或10,∴P(0,﹣4)或(0,10).三、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4.在仪仗队列中,共有八列,每列8人,若战士甲站在第二列从前面数第3个,可以表示为(2,3),则战士乙站在第七列倒数第3个,应表示为()A.(7,6)B.(6,7)C.(7,3)D.(3,7)【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先求出倒数第3个为从前面数第6个,再根据第一个数为列数,第二个数为从前面数的数写出即可.【解答】解:∵每列8人,∴倒数第3个为从前面数第6个,∵第二列从前面数第3个,表示为(2,3),∴战士乙应表示为(7,6).故选:A.15.如图中的一张脸,小明说:“如果我用(0,2)表示左眼,用(2,2)表示右眼”,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A.(0,1)B.(2,1)C.(1,0)D.(1,﹣1)【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先根据左眼和右眼所在位置点的坐标画出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嘴的位置所在点的坐标即可.【解答】解:如图,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1,0).故选:C.16.若点A(n,3)在y轴上,则点B(n+1,n﹣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可得n=0,从而求出点B的坐标,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n=0,∴n+1=1,n﹣1=﹣1,∴点B(1,﹣1)在第四象限,故选:D.17.若点M(a,b)在第四象限,则点(﹣a﹣1,﹣b+3)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第四象限点的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负数,可得a>0,b<0,进而得出﹣a﹣1<0,﹣b+3>0,从而确定点(﹣a﹣1,﹣b+3)所在的象限.【解答】解:∵点M(a,b)在第四象限,∴a>0,b<0,则﹣a﹣1<0,﹣b+3>0,∴点(﹣a﹣1,﹣b+3)在第二象限,故选:B.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m﹣3,m+1)在x轴上,则点M的坐标为()A.(﹣4,0)B.(0,﹣2)C.(﹣2,0)D.(0,﹣4)【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0列式求出m的值,即可得解.【解答】解:∵点M(m﹣3,m+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m+1=0,解得m=﹣1,∴m﹣3=﹣1﹣3=﹣4,点M的坐标为(﹣4,0).故选:A.19.若点P(x,y)到x轴的距离为2,且xy=﹣8,则点P的坐标为()A.(2,﹣4)B.(﹣2,4)或(2,﹣4)C.(﹣2,4)D.(﹣4,2)或(4,﹣2)【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判断出x、y异号,根据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可得纵坐标为±2,进而得出横坐标.【解答】解:∵点P(x,y)到x轴的距离为2,∴点P的得纵坐标为±2,又∵且xy=﹣8,∴y=﹣4或4,∴点P的坐标为(﹣4,2)或(4,﹣2).故选:D.20.已知点P(4,m)到y轴的距离是它到x轴距离的2倍,则m的值为()A.2B.8C.2或﹣2D.8或﹣8【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公式列出绝对值方程,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点P(4,m)到y轴的距离是它到x轴距离的2倍,∴2|m|=4∴m=±2,故选:C.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原点O是线段AB的中点,若点A的坐标为(﹣1,2),则点B的坐标为()A.(2,﹣1)B.(﹣1,﹣2)C.(1,﹣2)D.(﹣2,1)【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中点坐标公式[(x A+x B),(y A+y B)]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设点B的坐标为(x,y),∵点A的坐标为(﹣1,2),∴=0,=0,∴x=1,y=﹣2,∴点B的坐标为(1,﹣2),故选:C.22.在直角坐标系中,过不同的两点P(2a,6)与Q(4+b,3﹣b)的直线PQ∥x轴,则()A.,b=﹣3B.,b=﹣3C.,b≠﹣3D.,b≠﹣3【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点的纵坐标相等列出方程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过不同的两点P(2a,6)与Q(4+b,3﹣b)的直线PQ∥x轴,∴2a≠4+b,6=3﹣b,解得b=﹣3,a≠.故选:B.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m﹣n,2m+n)在y轴正半轴上,且点P到原点O的距离为6,则m+3n的值为()A.5B.6C.7D.8【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P在y轴正半轴上可得:横坐标m﹣n=0,点P到原点O的距离为6可得:2m+n=6,解方程组可得结论.【解答】解:由题意得:,解得:,∴m+3n=2+6=8.故选:D.24.第一象限内有两点P(m﹣4,n),Q(m,n﹣2),将线段PQ平移,使平移后的点P、Q分别在x轴与y轴上,则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A.(﹣4,0)B.(4,0)C.(0,2)D.(0,﹣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解答即可.【解答】解:设平移后点P、Q的对应点分别是P′、Q′.∵P′在x轴上,Q′在y轴上,则P′纵坐标为0,Q′横坐标为0,∵0﹣m=﹣m,∴m﹣4﹣m=﹣4,∴点P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是(﹣4,0);故选:A.25.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所示方向跳动,第一次从A(﹣1,0)跳到点P1(0,1),第二次运动到点P2(1,0),第三次运动到P3(2,﹣2),第四次运动到P4(3,0),第五运动到P5(4,3),第六次运动到P6(5,0),第七次跳到P7(6,﹣4),第八次跳到P8(7,0),第九次跳到P9(8,5),…,按这样的跳动规律,点P2021的坐标是()A.(2020,﹣1011)B.(2021,﹣1011)C.(2020,1011)D.(2020,﹣1010)【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分析】观察图象,结合动点P第一次从A(﹣1,0)跳到点P1(0,1),第二次运动到点P2(1,0),第三次运动到P3(2,﹣2),第四次运动到P4(3,0),第五运动到P5(4,3),第六次运动到P6(5,0),第七次跳到P7(6,﹣4),第八次跳到P8(7,0),第九次跳到P9(8,5),…,的出规律.【解答】解:观察图象,结合动点P第一次从A(﹣1,0)跳到点P1(0,1),第二次运动到点P2(1,0),第三次运动到P3(2,﹣2),第四次运动到P4(3,0),第五运动到P5(4,3),第六次运动到P6(5,0),第七次跳到P7(6,﹣4),第八次跳到P8(7,0),第九次跳到P9(8,5),…,横坐标为:0,1,2,3,4,5,6,.....,纵坐标为:1,0,﹣2,0,3,0,﹣4,0,5,0,﹣6,可知P n的横坐标为n﹣1,当n为偶数时纵坐标为0,当n为奇数时,纵坐标为||,当为偶数时符号为负,当为奇数时符号为正,∴P2021的横坐标为2020,纵坐标为=1011,故选:C.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5,4)、(﹣3,0)、(0,2).(1)画出三角形ABC,并求其面积;(2)如图,△A′B′C′是由△ABC经过△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A′B′C′,平移得到的.(3)已知点P(a,b)为△ABC内的一点,则点P在△A′B′C′内的对应点P′的坐标是(a+4,b﹣3).【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1)根据点的位置作出图形,利用分割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即可;(2)结合图象,利用平移变换的性质解决问题;(3)利用平移变换的规律解决问题.=4×5﹣×2×4﹣×2×5﹣×3【解答】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S△ABC×2=8;(2)△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A′B′C′,故答案为:△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A′B′C′,(3)P′(a+4,b﹣3),故答案为:a+4,b﹣3.27.如图,△ABO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O(0,0)、A(5,0)、B(2,4).(1)求△OAB的面积;(2)若O、A两点的位置不变,P点在什么位置时,△OAP的面积是△OAB面积的2倍?(3)若O(0,0)、B(2,4),点M在坐标轴上,且△OBM的面积是△OAB的面积的,求点M的坐标.【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1)利用分割法求三角形的面积即可.(2)由O、A两点的位置不变,△OAP的面积是△OAB面积的2倍,推出点P到x轴的距离是点B到x轴的距离的2倍,推出点P的纵坐标为8和﹣8,由此即可解决问题.(3)分两种情形分别构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O(0,0)、A(5,0)、B(2,4)=×5×4=10.∴S△OAB(2)∵O、A两点的位置不变,△OAP的面积是△OAB面积的2倍,∴点P到x轴的距离是点B到x轴的距离的2倍,∴点P的纵坐标为8和﹣8,∴P点在直线y=8或y=﹣8上时,△OAP的面积是△OAB面积的2倍.(3)当点M在x轴上时,设M(m,0),则有•|m|•4=×10,解得m=±2,∴M(2,0)或(﹣2,0).当点M在y轴上时,设M(0,n),则有:•|n|•2=×10,解得n=±4,∴M(0,4)或(0,﹣4),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M坐标为(2,0)或(﹣2,0)或(0,4)或(0,﹣4).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0,2),B(﹣2,0),C(4,0).(Ⅰ)如图①,则三角形ABC的面积为6;(Ⅱ)如图②,将点B向右平移7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对应点D.①求三角形ACD的面积;②点P(m,3)是一动点,若三角形PAO的面积等于三角形CAO的面积.请直接写出点P坐标.【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三角形的面积.【分析】(Ⅰ)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直接求解即可.(Ⅱ)①连接OD,根据S△ACD=S△AOD+S△COD﹣S△AOC求解即可.②构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Ⅰ)∵A(0,2),B(﹣2,0),C(4,0),∴OA=2,OB=2,OC=4,∴S△ABC=•BC•AO =×6×2=6.故答案为6.(Ⅱ)①如图②中由题意D(5,4),连接OD.S△ACD=S△AOD+S△COD﹣S△AOC=×2×5+×4×4﹣×2×4=9.②由题意:×2×|m|=×2×4,解得m=±4,∴P(﹣4,3)或(4,3).第21页(共21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角》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角》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当钟表上显示1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夹角的度数为()A.130°B. 135°C. 150°D. 210°2.如图,钟表上10点整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A.30°B. 60°C. 90°D. 120°3.如图,快艇从P处向正北航行到A处时,向左转50º航行到B处,再向右转80º继续航行,此时的航行方向为A.北偏东30ºB. 北偏东80ºC. 北偏西30ºD. 北偏西50º4.如图,在此图中小于平角的角的个数是()A.9B. 10C. 11D. 12∠AOB5.已知射线OC在∠AOB的内部,下列4个表述中:①∠AOC=12②∠AOC=∠BOC③∠AOB=2∠BOC④∠AOC+∠BOC=∠AOB,能表示射线OC是∠AOB的角平分线的有().A.1个B. 2个C. 3个D. 4个6.∠α=40.4°,∠β=40°4′,则∠α与∠β的关系是()A.∠α=∠βB. ∠α>∠βC. ∠α<∠βD. 以上都不对7.如图∠AOB=60°,射线OC平分∠AOB,以OC为一边作∠COP=15°,则∠BOP=()A. 15°B. 45°C. 15°或30°D. 15°或45°8.如图,将一副三角尺按不同位置摆放,下列摆放中∠1与∠2互为余角的是()A. B.C. D.9.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EOC=∠AOF=90°,∠DOF与∠AOE的关系是()A.互余B. 互补C. 相等D. 和是钝角10.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为互为对顶角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互为对顶角B. 图1、图2、图3中的∠1、∠2互为对顶角C. 都不互为对顶角D. 只有图3中的∠1、∠2互为对顶角11.如图,直线AB⊥CD于点O,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中一定成立的是()A.互为邻补角B. 互为补角C. 互为对顶角D. 互为余角12.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O,过点O作射线OC,OD,使OC⊥OD,当∠AOC=30°时,∠BOD 的度数是()A. 60°B. 120°C. 60°或90°D. 60°或120°二、填空题13.已知∠A=60°,则∠A的补角的度数是________.14.若∠AOB=75°18′,∠AOC=27°53′,则∠BOC= ______ .15.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将三角板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α(0°<α<90°),使得三角板ADE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BC垂直,则α的度数为______.16.如图,△ABC中,∠ACB=90°,CD⊥AB于D,则点A到直线BC的距离是线段______的长.17.如图,Rt△ABC中,∠BAC=90°,∠ABC=30°,AB=16√3.点D是射线CA上一动点,过点C作射线DB的垂线,垂足为点H,点M为AB的中点,连结HM,则HM的最小值为______ .三、计算题计算:56°17′+12°45′−16°21′.18.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EO⊥AB,垂足为O,∠EOC=116°,求∠AOD的度数.19.已知∠AOB=40°,OD是∠BOC的平分线.(1)如图1,当∠AOB与∠BOC互补时,求∠COD的度数;(2)如图2,当∠AOB与∠BOC互余时,求∠COD的度数.参考答案1.【答案】B2.【答案】B3.【答案】A4.【答案】C5.【答案】C6.【答案】B7.【答案】D8.【答案】A9.【答案】B10.【答案】D11.【答案】D12.【答案】D13.【答案】120°14.【答案】103°11′或47°25′15.【答案】15°或60°16.【答案】AC17.【答案】818.【答案】解:56°17′+12°45′−16°21′=68°62′−16°21′=52°41′.19.【答案】解:∵EO⊥AB,∴∠AOE=90°,∵∠EOC=116°,∴∠AOC=∠EOC−∠AOE=26°,则∠AOD=180°−∠AOC=154°.20.【答案】解:(1)∵∠AOB与∠BOC互补,∴∠AOB+∠BOC=180°,∴∠BOC=180°−40°=140°,∵OD是∠BOC的平分线,∴∠COD=1∠BOC=70°;2(2))∵∠AOB与∠BOC互余,∴∠AOB+∠BOC=90°,∴∠BOC=90°−40°=50°,∵OD是∠BOC的平分线,∴∠COD=1∠BOC=25°.2。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单元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共有12道小题)1.如图,将直线乙沿四的方向得到直线b若N『50° ,则N2的度数是()A.40°B.50°C.90°D.130°2.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 含30。
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
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N1的度数是(A. 30°B. 20°C.3.如图,Zl+Z2=180°90 a15° D. 14°\一 1,Z3=100° 则N4 等于()A. 70°B. 80°C.90°D. 100°4.如图々〃处等边△板的顶点£在直线r上,Zl= 20° ,则N2的度数为()上BA. 60°B. 45°5.如图,已知直线a〃8, N如131° oo o oC. 40°D.30°,则N2等于()则N2的度数是()7.如图,AB〃CD,EF交AB、CD于点E、F,EG平分NBEF,交CD于点G.若如1=40° , 则NEGF=()8.如图,4?是/见。
的平分线,AD//BC. ZB=30° ,则为()C. 70°D. 110°9.下列命题的逆命题不正确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C. 80°D. 120°)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对顶角相等10.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则N2的度数是()NE=3(T ,则NA的度数为(A. 30°B. °C. 35°D. ° 二、填空题(共有8道小题)13.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左6、。
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 已知:如图,AB//CD,∠1=∠2.求证:AM//CN.以下是排乱的证明过程:①∴AM//CN;②∵∠1=∠2;③∴∠EAM=∠ECN;④∴∠EAB=∠ECD;⑤∵AB//CD.证明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②③⑤④①B.②④⑤③①C.⑤③②④①D.⑤④②③①2. 如图所示,某同学的家在P处,他想尽快赶到附近公路边搭顺风车,他选择P→C 路线,用几何知识解释其道理正确的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垂线段最短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3. 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线段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5. 平面上三条直线相互间的交点个数是( )A.3B.1或3C.1或2或3D.不一定是1,2,36. 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垂直和相交B.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C.不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D.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7. 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必是( )A.相交B.平行C.相交或平行D.垂直二、填空题8. 如图,面积为6cm2的直角三角形ABC沿BC方向平移至三角形DEF的位置,平移距离是BC的2倍,则图中四边形ABED的面积为________ cm2.9. 如图CD⊥AB,垂足为C,∠1=130∘,则∠2=________度.10.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B平分∠EOD,∠COE=100∘,则∠AOC的度数为________度.11. 如图所示,∠1的内错角是________,∠B的同旁内角有________(只写一个).12. 如图,在一块长方形ABCD草地上,AB=10,BC=15,有一条弯曲的柏油小路(小路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2个单位),空白部分表示的草地面积是________.13. 命题“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是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三、解答题14. 如图,在△ABC中,AC⊥BC,CD⊥AB垂足为D.(1)AB,AC,CD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用“<”号连接起来).(2)若AC=4,BC=3,AB=5,求点C到直线AB的距离.15. 观察下面的变形规律:11×2=1−12;12×3=12−13;13×4=13−14;…解答下面的问题:(1)计算15×6=________;(2)若n为正整数,请你猜想1n(n+1)=________;(3)利用你的结论求:11×2+12×3+13×4+...+19×10.16. 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边上.(1)过点D,作平行线DE//BC,交AC于点E.(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上(1)中,若∠B=50∘,∠A=60∘,求∠ADE的度数.17. 如图所示,有两条宽均为1米的小路穿过长方形的草地ABCD,若AB=60m,BC=84m,若要硬化这两条小路,且每平方米造价50元,则硬化这两条小路需要多少钱?18. 宾馆重新装修后,准备在大厅的主楼梯上铺设一种红地毯,已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40元,主楼梯道宽2米,其侧面如图所示,求买地毯至少需要多少元?19. 问题解决:如图一,已知AB//CD,E是直线AB,CD内部一点,连接BE,DE若∠ABE=40∘,∠CDE=60∘,求∠BED的度数.嘉琪想到了如图二所示的方法,但是没有解答完,下面是嘉淇未完成的解答过程,解:过点E作EF//AB,∴ ∠ABE=∠BEF=40∘.∴ AB//CD,∴ EF//CD,⋯请你补充完成嘉淇的解答过程:问题迁移:请你参考嘉琪的解题思路,完成下面的问题:如图三,AB//CD,射线OM与直线AB,CD分别交于点A,C,射线ON与直线AB,CD分别交于点B,D,点P在射线ON上运动,设∠BAP=α,∠DCP=β.(1)当点P在B,D两点之间运动时(P不与B,D重合),求α,β和∠APC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2)当点P在B,D两点外侧运动时(P不与点O重合),直接写出α,β和∠APC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1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1)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只要证明∠EAM=∠ECN,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明.2.【答案】B【解析】根据垂线段的性质解答即可.3.【答案】A【解析】判定两条直线是平行线的方法有:可以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等,应结合题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答案】C【解析】利用相关定义,逐个判断说法的严谨性,即可得到答案.5. 【答案】D【解析】此题要根据直线的不同位置关系分析:①三直线平行;②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③两直线平行被第三直线所截;④两直线相交,又被第三直线所截.故可得出答案.6.【答案】D【解析】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2种:平行、相交,根据以上结论判断即可.7.【答案】C【解析】利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解答,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相交.二、填空题8.【答案】24【解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以知道四边形ACED的面积是三个△ABC的面积,依此计算即可.9.【答案】40【解析】此题暂无解析10.【答案】40【解析】利用邻补角性质可得∠EOD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定义核对顶角相等可得答案.11.【答案】∠ABC,∠C【解析】根据同位角和同旁内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12.【答案】130【解析】根据图形列出算式,再求出即可.13.【答案】假【解析】此题暂无解析三、解答题14. 【答案】CD<AC<AB(2)∵S△ACB=12AC⋅CB=12AB⋅CD,∴AC⋅CB=AB⋅CD,∵AC=4,BC=3,AB=5,∴12=5CD,∴CD=125.∴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125.【解析】(1)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AC<AB,CD<AC,进而可得CD<AC<AB;(2)根据△ABC的面积可得AC⋅CB=AB⋅CD,再代入数可得答案.15.【答案】15−16.1n−1n+1.(3)11×2+12×3+13×4+...+19×10=1−12+12−13+...+19−110=1−110=910.【解析】(1)(2)将分数拆分即可求解;(3)先将分数拆分,再用抵消法即可求解.16.【答案】解:(1)如图所示,DE即为所求作的平行线.(2)∵DE//BC,∴∠ADE=∠B=5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解析】此题暂无解析17.【答案】解:84×60−(84−1)×(60−1)=143(m2).143×50=7150(元)答:硬化这两条小路需要7150元钱.【解析】四边形ABCD是矩形,则AF // EC,又AF=CE,进而可判断四边形AECF的形状,继而面积可以利用底边长乘以高进行计算.18.【答案】解:如图,利用平移线段,把楼梯的横竖向上向左平移,构成一个矩形,长宽分别为6米,4米,∴地毯的长度为6+4=10米,地毯的面积为10×2=20平方米,∴买地毯至少需要20×40=800元.【解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先把楼梯的横竖向上向左平移,构成一个矩形,再求得其面积,则购买地毯的钱数可求.19.【答案】问题解决:剩余过程:∴ ∠FED=∠CDE=60∘,∴ ∠BED=∠BEF+∠FED=40∘+60∘=100∘.问题迁移:解(1)∠APC=α+β.理由如下: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 AB//CD,∴ PE//AB//CD,∴ ∠APE=α,∠EPC=β.∴ ∠APC=∠APE+∠EPC=α+β.(2)①当点P在直线DB延长线上时,过点P作PE//AB,∵PE//AB,AB//CD,∴PE//AB//CD.∴∠EPC=β,∠APC=α,∴∠APC=β−α.②当点P在直线DO上时,过点P作PE//CD,∵PE//CD,AB//CD,∴PE//CD//AB.∴∠CPE=α,∠APE=β,∴∠APC=α−β.【解析】此题暂无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错误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点P是直线l外一点,,且PA=4 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A.小于4 cm B.等于4 cm C.大于4 cm D.不确定3.如图,点在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的是()A.∠1=∠2 B.∠3=∠4C.∠5=∠D.∠+∠BDC=180°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4.如图,,∠3=108°,则∠1的度数是()A.72°B.80°C.82°D.108°5.如图,BE平分∠ABC,DE∥BC,图中相等的角共有()A.3对B.4对C.5对D.6对6.如图,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A.1个B.2个C.3个D.4个第6题图第8题图7.在以下现象中:①用打气筒打气时,气筒里活塞的运动;②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③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④随风摆动的旗帜;⑤钟摆的摆动.属于平移的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8.如图,DH∥EG∥BC,DC∥EF,那么与∠DCB相等的角(不包括∠EFB)的个数为()A.2个B.3个C.4个D.5个9. 点P是直线l外一点,A、B、C为直线l上的三点,PA=4 cm,PB=5 cm,PC=2 cm,则点P 到直线l的距离()A.小于2 cm B.等于2 cmC.不大于2 cm D.等于4 cm10. 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A.互相重合B.互相平行C.互相垂直D.相交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1.如图,直线a、b相交,∠1=,则∠2=.第11题图12.如图,当剪子口∠AOB增大15°时,∠COD增大.第12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13.如图,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先作AB⊥CD,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14.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且AB⊥CD,∠1与∠2的关系是.15.如图,D是AB上一点,CE∥BD,CB∥ED,EA⊥BA于点A,若∠ABC=38°,则∠AED= .第15题图第16题图16.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EG平分∠BEF,若∠1=72°,则∠2= .17.如图,直线a∥b,则∠ACB= .第17题图第18题图18.如图,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方法折叠一下,则∠1=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6分)19.(7分)读句画图:如图,直线CD与直线AB相交于C,根据下列语句画图:(1)过点P作PQ∥CD,交AB于点Q;(2)过点P作PR⊥CD,垂足为R;(3)若∠DCB=120°,猜想∠PQC是多少度?并说明理由.第19题图20.(7分)如图,方格中有一条美丽可爱的小金鱼.(1)若方格的边长为1,则小鱼的面积为;(2)画出小鱼向左平移3格后的图形.(不要求写作图步骤和过程)第20题图21.(8分)已知:如图,∠BAP+∠APD =,∠1 =∠2.求证:∠E =∠F.第21题图22.(8分)已知:如图,∠1 =∠2,∠3 =∠4,∠5 =∠6.求证:ED//FB.第22题图23.(8分)如图,CD平分∠ACB,DE∥BC,∠AED=80°,求∠EDC的度数.第23题图24.(8分)如图,已知AB∥CD,∠B=65°,CM平分∠BCE,∠MCN=90°,求∠DCN的度数.第24题图第五章检测题答案1.B 解析:①是正确的,对顶角相等;②正确,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错误,角平分线分成的两个角相等但不是对顶角;④错误,同位角只有在两直线平行的情况下才相等.故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所以错误的有两个,故选B.2. B 解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为点到直线的垂线段长(垂线段最短),所以点P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4 cm,故选C.3. A 解析:选项B中,∵∠3=∠4,∴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正确;选项C中,∵∠5=∠B,∴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正确;选项D中,∵∠B+∠BDC=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正确;而选项A中,∠1与∠2是直线AC、BD被AD所截形成的内错角,∵∠1=∠2,∴AC∥BD,故A错误.选A.4. A 解析:∵a∥b,∠3=108°,∴∠1=∠2=180°∠3=72°.故选A.5. C 解析:∵DE∥BC,∴∠DEB=∠EBC,∠ADE=∠ABC,∠AED=∠ACB.又∵BE平分∠ABC,∴∠ABE=∠EBC.即∠ABE=∠DEB.所以图中相等的角共有5对.故选C.6. C 解析:∵AB∥CD,∴∠ABC=∠BCD.设∠ABC的对顶角为∠1,则∠ABC=∠1.又∵AC⊥BC,∴∠ACB=90°,∴∠CAB+∠ABC=∠CAB+∠BCD=∠CAB+∠1=90°,因此与∠CAB互余的角为∠ABC,∠BCD,∠1.故选C.7. C 解析:①用打气筒打气时,气筒里活塞沿直线运动,符合平移的性质,故属平移;②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沿直线运动,符合平移的性质,故属平移;③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沿直线运动,符合平移的性质,故属平移;④随风摆动的旗帜,在运动的过程中改变图形的形状,不符合平移的性质;⑤钟摆的摆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改变图形的方向,不符合平移的性质.故选C.8. D 解析:如题图,∵DC∥EF,∴∠DCB=∠EFB.∵DH∥EG∥BC,∴∠GEF=∠EFB,∠DCB=∠HDC,∠DCB=∠CMG=∠DME,故与∠DCB相等的角共有5个.故选D.9. C 解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为点到直线的垂线段长(垂线段最短),又2<4<5,∴点P到直线l的距离小于等于2,即不大于2,故选C.10. B 解析:∵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它们角的平分线形成的同位角相等,∴同位角相等的平分线平行.故选B.二、填空题11. 144°解析:由图示得,∠1与∠2互为邻补角,即∠1+∠2=180°.又∵∠1=36°,∴∠2=180°36°=144°.12. 15°解析:因为∠AOB与∠COD是对顶角,∠AOB与∠COD始终相等,所以随∠AOB变化,∠COD也发生同样变化.故当剪子口∠AOB增大15°时,∠COD也增大15°.13. 垂线段定理,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解析:根据垂线段定理,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14. ∠1+∠2=90°解析:∵直线AB、EF相交于O点,∴∠1=∠DOF.又∵AB⊥CD,∴∠2+∠DOF=90°,∴∠1+∠2=90°.15. 52°解析:∵EA⊥BA,∴∠EAD=90°.∵CB∥ED,∠ABC=38°,∴∠EDA=∠ABC=38°,∴∠AED=180°∠EAD∠EDA=52°.16. 54°解析:∵AB∥CD,∴∠BEF=180°∠1=180°72°=108°,∠2=∠BEG.又∵EG平分∠BEF,∴∠BEG=∠BEF=×108°=54°,故∠2=∠BEG=54°.17. 78°解析:延长BC与a相交于D,∵a∥b,∴∠ADC=∠50°.∴∠ACB=∠ADC +28°=50°+28°=78°.故应填78°.18. 65°解析:根据题意得2∠1与130°角相等,即2∠1=130°,解得∠1=65°.故填65°.三、解答题19.解:(1)(2)如图所示.(3)∠PQC =60°. ∵ PQ ∥CD ,∴ ∠DCB +∠PQC =180°. ∵ ∠DCB =120°,∴ ∠PQC =180°120°=60°. 20. 解:(1)小鱼的面积为7×6121 ×5×6121 ×2×5121 ×4×2121 ×1.5×121×21×11=16.(2)将每个关键点向左平移3个单位,连接即可.21.证明:∵ ∠BAP +∠APD = 180°,∴ AB ∥CD . ∴ ∠BAP =∠APC . 又∵ ∠1 =∠2,∴ ∠BAP −∠1 =∠APC −∠2. 即∠EAP =∠APF . ∴ AEF ∥P . ∴ ∠E =∠F . 22.证明:∵ ∠3 =∠4,∴ AC ∥BD .∴ ∠6+∠2+∠3 = 180°. ∵ ∠6 =∠5,∠2 =∠1, ∴ ∠5+∠1+∠3 = 180°. ∴ ED ∥FB .23. 解:∵ DE ∥BC ,∠AED =80°, ∴ ∠ACB =∠AED =80°. ∵ CD 平分∠ACB , ∴ ∠BCD =21∠ACB =40°, ∴ ∠EDC =∠BCD =40°.24. 解:∵ AB ∥CD ,∴ ∠B +∠BCE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B =65°,∴ ∠BCE =115°. ∵ CM 平分∠BCE ,∴ ∠ECM =21∠BCE =57.5°, ∵ ∠ECM +∠MCN +∠NCD =180°,∠MCN =90°,∴ ∠NCD =180°-∠ECM -∠MCN =180°-57.5°-90°=32.5°.第六章《实数》水平测试题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
部编数学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第六章实数(综合能力拔高卷)(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第六章实数(综合能力拔高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本卷试题共三大题,共25小题,单选10题,填空8题,解答7题,限时90分钟,满分100分,本卷题型精选核心常考重难易错典题,具备举一反三之效,覆盖面积广,可充分考查学生双基综合能力!一、单选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是16的平方根,则a的值为()1.(2021·全国·七年级期末)若3A.4B.4±C.256D.1-或7【答案】D【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得到a-3=4,或a-3=-4,即可求出a的值.a-是16的平方根,【详解】解:∵3∴a-3=4或a-3=-4,∴a=7或a=-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熟知16的平方根是±4是解题关键.2.(2020·江苏昆山·七年级期中)下列各数:1,π3数的个数为()A.2B.3C.4D.5【答案】A【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逐个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1,3p ==13,是有理数,,p 2个,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p 的数.3.(2022·江苏无锡·七年级期末)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4=±B 3=±C 3=D 4=-【答案】A【分析】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逐项分析即可.【详解】解:A.4±,正确;3=,故不正确;3=-,故不正确;4=,故不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2021·广西三江·七年级期中)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它的立方根的值相同,则这个数是( )A .1B .0和1C .0D .非负数【答案】B【分析】根据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可知,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实数0、1或-1,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实数是0或1,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实数0、1或−1,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和1,∴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它的立方根的值相同的是0和1,故选B .【点睛】主要考查了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牢牢掌握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实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点.5.(2021·广东·深圳市沙井中学七年级期中)下列判断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0的倒数是0B .2p是分数C .34D 3【答案】C【分析】根据倒数的概念即可判断A 选项,根据分数的概念即可判断B 选项,根据无理数的估算方法即可判断C 选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即可判断D 选项.【详解】解:A 、0不能作分母,所以0没有倒数,故本选项错误;B 、2p属于无理数,故本选项错误;C 、因为 9<15<16,所以 34,故本选项正确;D 3,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倒数的概念,分数的概念,无理数的估算方法以及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倒数的概念,分数的概念,无理数的估算方法以及算术平方根的概念.6.(2021·福建福安·七年级期中)点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点A 表示的数可能是(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数轴上表示的数在4至4.5之间,再估算各选项的取值,即可得解.【详解】解:观察得到点A 表示的数在4至4.5之间,A 、∵16<18<20.25,∴,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 、∵9<10<16,∴,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20.25<24<25,∴,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 、∵25<30<36,∴,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实数与数轴,无理数的估算,根据数形结合的思想观察数轴确定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7.(2021·广西港口·七年级期中)﹣π,﹣3A .3p -<-<<B .3p -<-<<C .3p -<-<<D .3p -<-<<【答案】B【分析】根据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即可得.【详解】解: 3.1430p -»-<-<,1.5<=,1.5>=,则3p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熟练掌握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是解题关键.8.(2021·吉林珲春· )A .3与4B .4与5C .5与6D .12与13【答案】B【分析】估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62225<<Q ,\45<<,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法则.9.(2021·河南伊川·七年级期中)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入的x 为64时,输出的y 是( )A B.2C D.【答案】C【分析】直接利用立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无理数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得:64的立方根为4,4的算术平方根是2,2,即y=.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立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无理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10.(2022·北京·七年级期末)我国明朝数学家程大位所著的《算法统宗》中介绍了一种计算乘法的方法,称为“铺地锦”.例如,如图1所示,计算31×47,首先把乘数31和47分别写在方格的上面和右面,然后以31的每位数字分别乘以47的每位数字,将结果计入对应的格子中(如3×4=12的12写在3下面的方格里,十位1写在斜线的上面,个位2写在斜线的下面),再把同一斜线上的数相加,结果写在斜线末端,最后把得数依次写下来是1457,即31×47=1457.如图2,用“铺地锦”的方法表示两个两位数相乘,则a的值是()A.5B.4C.3D.2【答案】A【分析】根据“铺地锦”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解:设3下面的数字为x根据“铺地锦”的定义310a x a =+,解得5a x =∵5ax =必须是正整数,且a 为十位上的数字∴5a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能够理解新定义,3a 的结果用各位数字正确表示出来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七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轴对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轴对称》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图形:其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4B.3C.2D.12.如图,△ABC与△DEF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AB=DEB.∠B=∠EC.AB∥DFD.线段AD被MN垂直平分3.如图,AB∥CD,△ACE为等边三角形,∠DCE=40°,则∠EAB等于( )A.40°B.30°C.20°D.150°4.如图,直线DE,DF分别是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连接DA,DC,则( )A.∠A=∠CB.∠B=∠ADCC.DA=DCD.DE=DF5.下列各点中,到∠AOB两边距离相等的是( )A.点PB.点QC.点MD.点N6.如图,点P是∠AOC的平分线上一点,PD⊥OA,垂足为点D,且PD=2,点M是射线OC上一动点,则PM的最小值为( )A.1B.1.5C.2D.2.57.如图,在△ABC中,AB=AC,BE=CD,BD=CF,若∠EDF=48°,则∠A的度数为( )A.48°B.64°C.68°D.84°8.如图,直线l1∥l2,AB=AC,∠BAC=40°,则∠1+∠2的度数是( )A.60°B.70°C.80°D.90°9.如图所示,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斜折过去,使顶点A落在A'处,BC为折痕,然后再把BE折过去,使之与BA'重合,折痕为BD,若∠ABC=62°,则∠EBD的度数为( )A.31°B.28°C.62°D.56°10.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图①、图②所示的方式对折两次后,再挖去一个三角形小孔(如图③),则展开后的图形是( )A B C D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下列图形:①角;②直角三角形;③等边三角形;④线段;⑤等腰三角形.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1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3.如图,在△ABC中,直线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AE=2,△ABD的周长为10,则△ABC的周长为.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14.如图,在已知的△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大于12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若CD=AC,∠B=25°,则∠ACB的度数为.15.如图,在△ABC中,AB=AC,∠B=36°,点D在线段BC上运动(点D不与点B、C重合),连接AD,作∠ADE=36°,DE交线段AC于点E,点D在运动过程中,若△ADE是等腰三角形,则∠BDA的度数为.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BAD=140°,点E,F分别为BC和CD上的动点,连接AE,AF和EF.当△AEF的周长最小时,∠EAF的度数为.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52分)17.(10分)如图,已知等边△ABC和等边△BPE,点P在BC的延长线上,EC的延长线交AP于M,连接BM. (1)求证:△APB≌△CEB;(2)求∠PME的度数.18.(10分)如图,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6×8的网格中,给出了格点△ABC(顶点为网格线的交点),l是过网格线的一条直线.(1)求△ABC的面积;(2)作△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A'B'C';(3)在边BC上找一点D,连接AD,使得∠BAD=∠ABD.(保留作图痕迹)19.(10分)如图,在△ABC中,以点B为圆心,B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BC边于点D,连接AD.若∠B=40°,∠C=36°,求∠DAC的度数.20.(10分)如图,在△ABC中,∠C=90°,点P在AC上运动,点D在AB上运动,PD始终保持与PA相等,BD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DE.判断DE与P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1.(12分)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AB=AC.(1)若BC=AB+AD,请你猜想∠A的度数,并证明;(2)若BC=BA+CD,求∠A的度数.参考答案与解析1.B 第1个图形在竖直方向有一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第2个图形在水平方向有一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第3个图形找不到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第4个图形在竖直方向有一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因此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3.故选B.2.C 由题意得,AB=DE,∠B=∠E,线段AD被MN垂直平分,故A、B、D中的结论一定成立,AB与DF不一定平行,故C中的结论不一定成立.故选C.3.C 如图,过点E作EF∥CD,则∠CEF=∠DCE=40°,∵△ACE为等边三角形,∴∠AEC=60°,∴∠AEF=∠AEC-∠CEF=20°,∵AB∥CD,∴AB∥EF,∴∠EAB=∠AEF=20°.故选C.4.C 如图,连接BD,∵直线DE,DF分别是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DA=DB,DB=DC,∴DA=DC,故选C.5.B 由题图可知,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点Q到∠AOB两边距离相等,故选B.6.C 过P点作PH⊥OC于H,如图,∵点P是∠AOC的平分线上一点,PD⊥OA,PH⊥OC,∴PH=PD=2,∵点M是射线OC上一动点,∴PM的最小值为2.故选C.7.D ∵在△ABC中,AB=AC,∴∠B=∠C.又∵BE=CD,BD=CF,∴△BDE≌△CFD,∴∠BED=∠CDF,∵∠BED+∠BDE+∠B=180°,∠CDF+∠BDE+∠EDF=180°, ∴∠B=∠EDF=48°,∴∠B=∠C=48°,∴∠A=180°-∠B-∠C=84°,故选D.8.B 过点C作CD∥l1,如图,∵l1∥l2,∴l1∥l2∥CD,∴∠1=∠BCD,∠2=∠ACD,∴∠1+∠2=∠BCD+∠ACD=∠ACB,∵AB=AC,∴∠ABC=∠ACB,∵∠BAC=40°,(180°-∠BAC)=70°,∴∠ACB=12∴∠1+∠2=70°.故选B.9.B 根据折叠得出∠ABC=∠A'BC,∠EBD=∠E'BD,∵∠ABC+∠A'BC+∠EBD+∠E'BD=180°,∴∠ABC+∠EBD=90°,∵∠ABC=62°,∴∠EBD=28°.故选B.10.C 将题图③中的图形展开后得到的是选项C中的图形.故选C.11.4解析角,等边三角形,线段,等腰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4.12.8解析易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的一半,×4×4=8.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故答案是8.13.14解析∵直线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AE=2,∴AC=2AE=4,AD=DC,∵AB+BD+AD=10,∴△ABC的周长=AB+BC+AC=AB+BD+AD+AC=10+4=14.故答案为14.14.105°解析由题意可得MN垂直平分BC,则DC=BD,∴∠DCB=∠DBC=25°,∴∠CDB=180°-25°-25°=130°,∴∠CDA=180°-130°=50°,∵CD=AC,∴∠A=∠CDA=50°,∴∠ACB=180°-50°-25°=105°.15.108°或72°解析∵AB=AC,∴∠B=∠C=36°.①当AD=AE时,∠ADE=∠AED=36°,∵∠AED=∠C,与∠AED>∠C矛盾,∴此时不符合题意;②当DA=DE时,∠DAE=∠DEA=1×(180°-36°)=72°,2∵∠BAC=180°-36°-36°=108°,∴∠BAD=108°-72°=36°,∴∠BDA=180°-36°-36°=108°;③当EA=ED时,∠ADE=∠DAE=36°,∴∠BAD=108°-36°=72°,∴∠BDA=180°-72°-36°=72°.综上所述,当△ADE是等腰三角形时,∠BDA的度数是108°或72°.16.100°解析如图,作A关于BC和CD的对称点A',A″,连接A'A″,交BC于E,交CD于F,则A'A″的长度即为△AEF 的周长的最小值.∵∠DAB=140°,∴∠AA'E +∠A ″=180°-140°=40°, ∵∠EA'A =∠EAA',∠FAD =∠A ″, ∴∠EAA'+∠A ″AF =40°, ∴∠EAF =140°-40°=100°.17.解析 (1)在等边△ABC 和等边△BPE 中, ∠ABC =∠PBE =60°,AB =BC ,PB =BE , 在△APB 与△CEB 中,{AB =CB,∠ABP =∠CBE,BP =BE,∴△APB ≌△CEB. (2)∵△APB ≌△CEB , ∴∠APB =∠CEB , ∵△BPE 是等边三角形, ∴∠BEP =∠BPE =60°,∴∠MEP +∠MPE =∠MEP +∠BEC +∠BPE =∠BEP +∠BPE =120°, ∴∠PME =180°-(∠MEP +∠MPE )=60°. 18.解析 (1)△ABC 的面积=12×4×5=10. (2)如图,△A'B'C'即为所求. (3)如图,点D 即为所求.19.解析 ∵∠B =40°,∠C =36°, ∴∠BAC =180°-∠B -∠C =104°, 由题意可得BA =BD ,∴∠BAD =∠BDA =(180°-∠B )÷2=70°, ∴∠DAC =∠BAC -∠BAD =34°. 20.解析 DE ⊥DP. 理由:∵PD =PA , ∴∠A =∠PDA ,∵直线EF 是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 ∴EB =ED ,∴∠B=∠EDB,∵∠C=90°,∴∠A+∠B=90°,∴∠PDA+∠EDB=90°,∴∠PDE=180°-90°=90°,∴DE⊥DP.21.解析(1)∠A=90°.证明如下:如图,在BC上截取BE=BA,连接DE.∵BC=AB+AD,∴CE=AD,∵BD是△ABC的角平分线,∴∠ABD=∠EBD,又∵AB=BE,BD=BD,∴△ABD≌△EBD,∴AD=DE=CE,∠A=∠DEB,∴∠C=∠EDC,∵∠DEC+∠C+∠EDC=180°,∠DEC+∠DEB=180°, ∴∠A=∠DEB=∠C+∠EDC=2∠C,∵AB=AC,∴∠C=∠ABC,∵∠A+∠ABC+∠C=180°,∴4∠C=180°,∴∠C=45°,∴∠A=2∠C=90°.(2)如图,在BC上截取CF=CD,连接DF.∵BC=BA+CD,∴BF=BA,又∵∠ABD=∠FBD,BD=BD,∴△ABD≌△FBD,∴∠A=∠DFB,∵CD=CF,∴∠CDF=∠CFD,∴∠C+2∠DFC=180°①,易知∠A+∠DFC=180°②,②×2-①可得2∠A-∠C=180°③, ∵AB=AC,∴∠ABC=∠C,∴∠A+2∠C=180°④,③×2+④可得5∠A=540°,∴∠A=108°.第11 页共11 页。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参考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参考答案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1章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1的同旁内角是()A.∠2 B.∠3 C.∠4 D.∠52.如图,直线DE经过点A,DE∥BC,∠B=60°,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
∠C=60° B。
∠DAB=60° C。
∠EAC=60° D。
∠BAC=60°3.已知,如图,AB∥CD,∠DCE=80°,则∠BEF的度数为()A。
120° B。
110° C。
100° D。
80°4.某商品的商标可以抽象为如图所示的三条线段,其中AB∥CD,∠EAB=45°,则∠XXX的度数是()A.30° B.45° C.60° D.75°5.如图,有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
如果∠2=60°,则∠1=()A.10° B。
15° C。
20° D。
25°6.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若∠1=∠3,AD∥BC,则BD是∠ABC的平分线B.若AD∥BC,则∠1=∠2=∠3C.若∠3+∠4+∠C=180°,则AD∥BC D.若∠2=∠3,则AD∥BC7.如图,AB∥EF∥CD,∠ABC=46°,∠CEF=154°,则∠BCE等于()A。
23° B。
16° C。
20° D。
26°8.如图,AB∥CD,DB⊥BC,∠1=40°,则∠2的度数是()A.40° B.50° C.60° D.140°9.如图所示,AB∥EF∥CD,EM∥BD,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除∠1外)共有()A.6个 B.5个 C.4个 D.2个10.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是120°,第二次拐的角∠B是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的大小是()A.150° B.130° C.140° D.120°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梯子的各条横档互相平行,若∠1=70°,则∠2的度数是______.12.如图所示,直线a、b被c、d所截,且c⊥a,c⊥b,∠1=70°,则∠2=______°.13.如图,把一块含30°角的三角板ABC沿着直线AB向右平移,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D,F,E,则∠CEF的度数是______°.14.已知C岛在A岛的XXX方向,在B岛的北偏西45°方向,则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75°。
七年级数学下册《分式》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分式》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 下列方程中,x=2不是它的一个解的是( )A. x+1x =52B. x2−4=0C. xx−2+1=2x−2D. x−2x2+3x+2=03. 已知方程:①xx +x24=6②2x+2+x=3③1x2−9=0④(x+38)(x+6)=−1这四个方程中,分式方程的个数是( )A.1B. 2C. 3D. 47. 为了绿化环境,需要在一块矩形场地上移植草皮.已知矩形场地的宽为x米,矩形的长比宽多14米,恰好铺满场地所需草皮的面积是3200平方米.根据题意,可以列出关于x的方程是( )A. x(x−14)=3200B. x(x+14)=3200C. 2x(x+14)=3200D. 2x(x−14)=32008. 若分式x2−4x2+x−2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 )A. 2B. −2C. 1D. 2或−29. 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x+1x2+x2x+1=2时,若设x+1x2=y,那么原方程可化为关于y的方程是( )A. y2−2y+1=0B. y2+2y+1=0C. y2+y+2=0D. y2+y−2=010. 两车在两城间不断往返行驶:甲车从A城开出,乙车从B城开出,且比甲车早出发1小时,两车在途中距A,B两城分别为200公里和240公里的C处相遇;相遇后乙车改为按甲车速度行驶,而甲车却提速若干公里/时,两车恰巧又在C处相遇;然后甲车再次提速5公里/时,乙车则提速50公里/时,两车恰巧又在C处相遇.那么从起行到第3次相遇,乙车共行驶了( )小时.二、填空题(共6小题)11. 分式aa2+2ab+b2和ba+b的最简公分母是.12. 已知甲乙两人共同完成一件工作需12天.若甲乙两人单独完成这件工作,则乙所需的天数是甲所需天数的1.5倍,设甲单独完成这件工作需x天,则可列方程.13. 分母中含有,叫做.14. 当x时,分式x+5x+2有意义.15. 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分子相.16. 若用去分母的方法解关于x的方程2x−1=1−k1−x有增根,则k=.三、解答题(共7小题)17. 下列方程中,哪些是分式方程?(1)x+1x=3(2)1x=2(3)2x−54+x3=12(4)2x−2=1x−118.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可用流程图表述为:19. 计算:(1)2x +3x=;(2)23x −13x=;(3)xx−y −yx−y=;(4)2a+1ab −1ab=.20. 化简再求值3a2−ab9a2−6ab+b2,其中a=34,b=−23.21. 小张利用休息日进行登山锻炼,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为12千米,他上午8时从山脚出发,到达山顶后停留了半小时,再原路返回,下午3时30分回到山脚,假设他上山与下山时都是匀速行走,且下山比上山时的速度每小时快1千米,求小张上山时的速度.22. 按照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解关于x的分式方程k(x+1)(x−1)+1=1x+1,出现增根x=−1,求k的值.23.甲的速度每小时a千米,乙的速度每小时b千米,如果从A地到B地,甲用m小时,那么乙要用多少小时?(结果用分式表示)参考答案1. C2. B3. C4. B5. B6. D7. B8. A9. A11. (a+b)212. 1x +11.5x=11213. 未知数的方程,分式方程14. ≠−215. 不变,加减16. 217. (1)(2)(4)是分式方程.18. 去分母;检验19. (1)5x (2)13x(3)1(4)2b20. a3a−b9 3521. 设上山时的速度为x千米每小时,则下山的速度为(x+1)千米每小时小张从山脚出发到回到山脚,总用时为:7小时30分,即7.5小时由题意得12 x +12x+1+0.5=7.5整理得7x2−17x−12=0解得x1=3,x2=−47 (舍)经检验,x=3是原方程的解故小张上山时的速度是3千米每小时22. k=−223. amb。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各章,单元测试卷汇总,(附详细参考答案)
1
1
2
2
BPE=∠PAC+∠PBD,即∠APB=∠PAC+∠PBD.
若点 P 在 C、D 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 点与点 C、D 不重合),则有两种情形:
(1)如图 1,有结论:∠APB=∠PBD-∠PAC.理由是:过点 P 作 PE∥l ,则∠APE=∠ 1
PAC,又因为 l ∥l ,所以 PE∥l ,所以∠BPE=∠PBD,所以∠APB=∠BAE+∠APE,即∠APB
1.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9 3
B. 3 3 C. 9 3
2.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D. 32 9
A.-2 与 (2)2 B.-2 与 38
C.-2 与 1 2
D.2 与 2
3. 下列实数 371, π,3.14159, 8 , 3 27 ,12 中无理数有(
)
A. 2 个
9. 81的平方根是
。
10. 在数轴上离原点距离是 5 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
11. 化简: 2 3 3 =
。
12. 写出 1 到 2 之间的一个无理数___________。
13. 计算: (1)2009 9 3 8 =____________。
14. 当 x≤ 0 时,化简 1 x x2 的结果是 15. 若 0 x 1,则 x、x2、1x 、 x 中,最小的数是
13.观察图 7 中角的位置关系,∠1 和∠2 是______角,∠3 和∠1 是_____角,∠1•和∠4 是
_______角,∠3 和∠4 是_____角,∠3 和∠5 是______角.
12 3
5
4
李庄
A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123(第三题)A B C D E (第10题)AB CD1234(第2题)12345678(第4题)ab cA B CD(第7题)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成绩 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BC D12121212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A 、∠1=∠2 B、∠2=∠3 C 、∠1=∠4 D、∠3=∠4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A 、90°B 、120°C 、180°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A 、①② B、①③ C 、①④ D、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BD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A 、3:4B 、5:8C 、9:16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 、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D、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
5、如图1,与图1中的三角形相比,图2中的三角形发生
的变化是()
A、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B、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C、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D、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6、如图3所示的象棋盘上,若 位于点(1,-2)上, 位
A、90°B、120°C、180°D、140°
4、如图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②∠2=∠8③∠1+∠4=180°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b的条件的序号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14、已知点P(x,y)在第四象限,且|x|=3,|y|=5,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
15、已知点A(-4,a),B(-2,b)都在第三象限的角平分
线上,则a+b+ab的值等于________。
16、已知矩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将矩形ABCD沿x轴向左平移到使点C与坐标原点重合后,
三、计算(本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
17、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4cm、6cm,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1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4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19、如图所示,有一块三角形ABC空地,要在这块空地上种植草皮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230元,AC=12m,BD=15m,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多少元?
(2)通过上面的计算,猜想∠DOE的度数与∠AOB
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坐号_______成绩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红星电影院2排B、北京市四环路C、北偏东30°D、东经118°,北纬40°
14、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边形。
15、用正三角形和正方形镶嵌平面,每一个顶点处有_____个正三角形和_____个正方形。
16、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1)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_____块。(2)第n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_____块。
22、如图,点A用(3,3)表示,点B用(7,5)表示,若用(3,3)→(5,3)→(5,4)→(7,4)→(7,5)表示由A到B的一种走法,并规定从A到B只能向上或向右走,用上述表示法写出另两种走法,并判断这几种走法的路程是否相等。
五、(第23题9分,第24题10分,共19分)
23、图中显示了10名同学平均每周用于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和用于看电视的时间(单位:小时)。
等于()
A、40°B、50°C、45°D、6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P为△ABC中BC边的延长线上一点,∠A=50°,∠B=70°,则∠ACP=_____。
12、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为2cm,7cm,且第三边为奇数,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
13、在△ABC中,∠A=60°,∠C=2∠B,则∠C=_____。
12、若AB∥CD,AB∥EF,则CD_______EF,其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在正方体中,与线段AB平行的线段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4、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形成的水花是评委
评分的一个标准,如图所示为一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前的
22、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在M、N的位置上,若∠EFG=55°,求∠1和∠2的度数。
五、(第23题9分,第24题10分,共19分)
23、如图,E点为DF上的点,B为AC上的点,∠1=∠2,∠C=∠D,那么DF∥AC,请完成它成立的理由
∵∠1=∠2,∠2=∠3,∠1=∠4()
A、3个B、4个C、5个D、6个
6、已知△ABC中,∠A、∠B、∠C三个角的比例如下,其中能说明
△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2:3:4 B、1:2:3 C、4:3:5 D、1:2:2
7、点P是△ABC内一点,连结BP并延长交AC于D,连结PC,
则图中∠1、∠2、∠A的大小关系是()
A、∠A>∠2>∠1 B、∠A>∠2>∠1
∴∠3=∠4()
∴________∥_______()
∴∠C=∠ABD()
∵∠C=∠D()
∴∠D=∠ABD()
∴DF∥AC()
24、如图,DO平分∠AOC,OE平分∠BOC,若OA⊥OB,
(1)当∠BOC=30°,∠DOE=_______________
当∠BOC=60°,∠DOE=_______________
条直线的距离。
D、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CD,∠B=23°,∠D=42°,则∠E=()
A、23°B、42°C、65°D、1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AOC=100°,则
∠AOD=___________。
A、3,3,3 B、3,3,6 C、3,2,5 D、3,2,6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都有可能
3、如图所示,AD是△ABC的高,延长BC至E,使CE=BC,△ABC的面积为S1,△ACE的面积为S2,那么()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电梯的上下运动,③钟摆的摆动,④转动的门,⑤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
A、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
路线示意图。按这样的路线入水时,形成的水花很大,
请你画图示意运动员如何入水才能减小水花?
15、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同旁内角的
度数之比是2:7,那么这两个角分别是_______。
四、(每题6分,共18分)
20、△ABC在网格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提示作图
(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2)再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
21、如图,选择适当的方向击打白球,可使白球反弹后将红球撞入袋中。此时,∠1=∠2,∠3=∠4,如果红球与洞口的连线与台球桌面边缘的夹角∠5=30°,那么∠1等于多少度时,才能保证红球能直接入袋?
四、(每题6分,共18分)
20、一块三角形的试验田,需将该试验田划分为面积相等的四小块,种植四个不同的优良品种,设计三种以上的不同划分方案,并给出说明。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坐号_______成绩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2、如图AB∥CD可以得到()
A、∠1=∠2 B、∠2=∠3 C、∠1=∠4 D、∠3=∠4
3、直线AB、CD、EF相交于O,则∠1+∠2+∠3=()
四、(每题6分,共18分)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5,1),B(5,0),C(2,1),D(2,3),并顺次连接,且将所得图形向下平移4个单位,写出对应点A'、B'、C'、D'的坐标。
2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以下表格的交点上,其中A(3,3),B(3,5),请在表格中确立C点的位置,使S△ABC=2,这样的点C有多少个,请分别表示出来。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已知点A在x轴上方,到x轴的距离是3,到y轴的距离是4,那么点A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
12、已知点A(-1,b+2)在坐标轴上,则b=________。
13、如果点M(a+b,ab)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a,b)在第________象限。
(2)求出S△ABC
(3)若把△ABC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A′B′C′,在图中画出△ABC变化位置,并写出A′、B′、C′的坐标。
七年级数学第七章《三角形》测试卷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坐号_______成绩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三、(每题5分,共15分)
17、如图所示,直线AB∥CD,∠1=75°,求∠2的度数。
1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D平分∠AOF,OE⊥CD于点O,∠1=50°,求∠COB、∠BOF的度数。
19、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10cm,BC=6cm,若此长方形以2cm/S的速度沿着A→B方向移动,则经过多长时间,平移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24?
2、若点A(m,n)在第三象限,则点B(|m|,n)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若点P在x轴的下方,y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的坐标为()
A、(3,3)B、(-3,3)C、(-3,-3)D、(3,-3)
4、点P(x,y),且xy<0,则点P在()
A、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