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笔记要点教学教材
新改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精简版)
![新改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4f7f1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78.png)
新苏教版四下科学知识梳理超全整理精品知识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冷和热》第1课《冷热与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光凭感觉是无法准确判断出物体的温度的:(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定物体的温度。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
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让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4.—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由快到慢)5.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有(电子水温计)、(电子体温计)、(干湿温度计)、(红外线感应温度)等。
第2课《热胀冷缩》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①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②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④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2.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大)受冷时,体积会(缩小)。
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3.生活中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有:①圈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
②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
③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等。
第3课《水受热以后》1.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2.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是: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融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融化后温度(持续上升)。
3.在一般情况下,水受热后,体积会(变大),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此时温度将(不再升高)。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第4课《水遇冷以后》1.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2.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
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3.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
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含复习计划)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含复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7886b3e50e2524de4187e7e.png)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12、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5、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20、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增强体力的运动项目: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项目: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21、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8caa45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c.png)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冷和热1.冷热与温度1.冷和热是人类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2.用手测量温度是不准确的。
要想知道准确的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
3.温度计主要由液泡、液柱构成。
4.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
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②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6.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须轻拿轻放。
7.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先快后假地下降。
8.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电子水温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读数方便。
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
干湿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红外线感应温度计:探测物体的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
9.在“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怎样变化的”实验中,假如继续观测下去,水温会怎样变化?答继续观察卜去,会发现水温卜降速度越来越慢,与室温相同,这个时候,温度就会停止下降,保持不变。
10.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问题: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还是匀速下降,或是其他?假设: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实验设计:①安装好测温装置。
②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水温,连续记录6次。
③把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曲线。
实验结论: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2.热胀冷缩1.下图这两支温度计里的液柱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温度计中的液泡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当我们把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液泡受热膨张,液柱就会上升,放在冷水中,温度计中的液泡受冷收缩,液柱就会下降。
2.用酒精灯加热时,要按正确的方法操作!3.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①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②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db89f06360cba1aa911da98.png)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12.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5.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20.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增强体力的运动项目: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项目: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21.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2021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2021](https://img.taocdn.com/s3/m/52c9fdc6bcd126fff6050b2f.png)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冷和热第一课冷热与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光凭感觉是无法准确判断出物体的温度的:(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定物体的温度。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
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让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4、—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由快到慢)5、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有(电子水温计)、(电子体温计)、(干湿温度计)、(红外线感应温度)等。
第二课热胀冷缩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①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②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④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2、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大)受冷时,体积会(缩小)。
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3、生活中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有:①圈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
②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
③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等。
第三课水受热以后1、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2、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是: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融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融化后温度(持续上升)。
3、在一般情况下,水受热后,体积会(变大),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此时温度将(不再升高)。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第四课水遇冷以后1、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2、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
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3、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
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第五课地球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形状变化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271b92ea32d7375a417806d.png)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第1课骨骼1:人体各部分骨骼的数量都是多少?答: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三部分:头骨29块(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听小骨6块),躯干骨51块(脊柱26块,胸骨1块,肋骨24块),四肢骨126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2:在x光照片上找出手的骨折处?答:小指的第二节处有骨折显示。
3:骨骼有哪些作用?答:(1)塑造体形(2)支撑躯体(3)运动(4)保护内脏器官(5)制造血细胞(6)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4: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哪些?答:(1)颅骨保护脑髓和感觉器官(2)胸骨和肋骨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器官(3)骨盆保护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
5:哪些骨头参与了以下运动?答:吃饭时,上肢骨、下颌骨、脊柱参与了运动。
跳绳时,上肢骨、下肢骨参与了运动。
第2课关节1:人体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哪些?答: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2:关节的作用是什么?答:运动作用、缓冲作用3:关节的运动方式有哪些?答: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4:找出与人体相对应的活动关节答:(1)铰链关节(膝的弯曲伸直)(2)旋转关节(肘部的旋转)(3)球状关节(肩部的运动)第3课肌肉1:人体肌肉最多的地方是哪里?肌肉最少的地方是哪里?答:肌肉最多的地方:脸部。
肌肉最少的地方:手和脚部的掌心2:肌肉是如何工作的?答:弯腰时,后背肌肉收缩,腹部、大腿前部肌肉放松。
曲臂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放松;伸臂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放松。
3: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答: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第4课骨骼、肌肉的保健1:我们的骨骼和老师的骨骼有何不同?答:我们的骨骼较软,易变形,骨骼短、细。
2: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答:肉类、海鲜、豆奶类、牛奶3: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受伤?答:(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5)使用软垫第二单元《养蚕》1、我们来养蚕1: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答:如:(1)蚕爱吃桑叶;(2)蚕吐出的丝可以制作丝绸衣服;(3)蚕长大了会变成会飞的蚕蛾;(4)蚕室要经常消毒,门口应撒上鲜石灰粉。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docx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bacd47c960590c69fc37647.png)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中共有(206)骨,它共同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全身的骨分成四部分:(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
4、骨(又硬又),它可以(生),不但能(),能(粗)。
5、骨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胞)。
6、骨骼具有(运)、(支撑)、(保)的作用。
7、骨与骨之能活的相地方叫做(关)。
8、人体主要关有:(关)、(肩关)、(肘关)、(腕关)、(指关)、(关)、(膝关)、(踝关)。
9、关常的型有:(关)、(旋关)、(球状关)。
10、关常的运方式有:(屈伸)、(旋)、(既能屈伸又能旋)。
11、关的运方式与相的关名称:(1)屈伸:肘关、指关、膝关( 2)旋:尺关(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肩关、关(下巴)、关12、人体关有(运)和(冲)的作用。
13、要使我的身体起来,靠(骨骼)是不的,必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作都是由肌肉的(收和舒)(骨)、(关)而的。
15、人体肌肉共有( 600)多。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 40% )。
16、附着在骨上的肌肉是(成)在一起工作,一个(收),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
18、体育运可以健我的(骨骼)和(肌肉)。
19、常运的好有:(肌肉达)、(体力充沛)、(改善柔性)、(更有耐力)⋯20、各种体育运增体力、柔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增体力的运目:重、游泳。
增柔性的运目: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耐力的运目:羽毛球、自行、慢跑、游泳。
21、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和()含量高的食品。
22、蛋白含量高的食品有:(、、肉、蛋;豆、奶)。
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
23、防运受的方法有:(做好准活)、(穿戴保器具)、(使用)。
1、空气的性质一、问题解答1、你还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答:把瓶子倒立放入水中,然后翻转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海绵放到水里挤压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饼干、砖头放到水里也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1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1-2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11、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312、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4、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6、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4骨骼、肌肉的保健1、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我们身体更加健康。
2、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3、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
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4、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
5、如何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坚持锻炼、合理营养、注意安全。
第二单元《养蚕》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
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8、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
9、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
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11、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12、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13、一个蚕茧的蚕丝约为(1500)米长,最长的可达(3000米)。
14、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1)摘掉蚕茧表面乱丝(2)把蚕茧在开水中浸泡(3)细刷搅动,找出丝头(4)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
15、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蚕卵)、(蚕)、(蚕蛹)、(蚕蛾)。
16、象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变态”)。
17、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1)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头部都有一对触角,(3)胸部都有三对足(4)有两对翅膀(5)一生都要经过几次变化。
18、蚕蛾和蝴蝶的不同点:(1)蝴蝶能飞,蚕蛾不能(2)蝴蝶采吃花粉,蚕蛾不吃东西(3)蝴蝶有彩色花纹,蚕蛾没有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3-1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开行着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后退。
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3-21、(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
2、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6)米/秒。
3、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
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4、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风向)。
5、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生长)或(运动),如指甲的生长等。
3-31、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2、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6、锯木头的动作属于(直线运动)。
3-417、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
拉力(越大),走得越快。
18、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19、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一次)。
20、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得越快。
21、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摆角大小)没有关系。
22、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2、力有(大小)和(方向)。
3、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力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
4、我们可以利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
力的单位是(牛顿)。
5、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
(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
6、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7、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8、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
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反)。
9、物体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10、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11、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玩跳跳球)、(撑杆跳高)、(拍球)、(弓箭)等。
12、(地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13、说明重力普遍存在的例子:树叶总是落到地面、人能安稳地居住在地球上、球扔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1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5、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16、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17、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流线型)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力。
18、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2)使接触面变光滑(3)把运动物体的外形做成流线型(4)减轻物体的重量19、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汽车轮胎上的条纹、车轮上的防滑链条、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
20、生活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轴承中的小钢珠、流线型的潜艇和船。
21、降落伞下降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的作用。
22、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主要与(伞面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伞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物体的重量(越轻),下降速度越慢。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1、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这时,我们应该采用(调查)的方法。
2、调查的常用形式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
3、在科学探究中,(推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而(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
4、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
5、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地推论。
6、在生活中成功预测的事例有:(1)乌云从天边飘过来,预示着将要有一场雨。
(依据: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可能会爆裂。
(依据:由于受热不均匀,热胀冷缩会导致杯子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