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的历史,整理不易
丰田生产方式发展历史

丰田生产方式发展历史丰田汽车公司是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丰田公司在汽车制造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其生产方式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
从丰田公司创立之初到现在,丰田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了世界汽车制造业的标杆。
丰田公司成立于1937年,当时的丰田是一家小型的纺织机器制造商。
但是,由于日本市场逐渐增长,丰田公司开始考虑进入汽车制造行业。
在丰田公司创始人丰田喜一郎的领导下,丰田公司采用了大规模生产方式来生产汽车。
大规模生产是现代汽车制造的基础,它以高度的自动化和标准化为特征。
丰田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使用大规模生产技术,这一时期丰田的销售迅速增长。
然而,在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丰田公司面临着一系列的质量问题,这也意味着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开始显现。
为了解决质量问题,丰田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进行了一项重大,被称为“丰田生产系统”(TPS)。
这个系统是由丰田公司的工程师大野耐一提出的,他试图改变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以提高质量和效率。
丰田生产系统的核心原则是“精益生产”,即实现最大价值和最小浪费的生产方式。
丰田生产系统的核心是“稳态制造”,即在稳态下降低浪费和提高效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丰田采用了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如“小批量生产”、“停线”、“雪藏”和“自动化设备”。
小批量生产是指将生产任务分成较小的批次,以降低库存和浪费。
停线是指在发现问题时立即停止生产线,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进行纠正。
雪藏是指在生产线上停止生产,以等待下一道工序准备好。
自动化设备是指在生产线上使用自动化机器和设备,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通过实施丰田生产系统,丰田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在销售和利润上增长,而且在质量和效率上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丰田生产系统成为了世界各国汽车制造商效仿的典范,被誉为“世界级制造”。
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丰田公司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丰田历史发展史

丰田历史发展史
丰田公司是日本的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成立于1937年,总部位于日本丰田市。
以下是丰田公司的发展史:
1. 1933年,丰田自动车工业公司成立,开始生产汽车。
2. 1935年,丰田推出了第一款轿车AA型。
3. 1937年,丰田公司正式成立。
4. 1950年,丰田开始向美国出口汽车。
5. 1957年,丰田推出了第一款豪华轿车皇冠型。
6. 1966年,丰田推出了第一款运动型轿车Celica型。
7. 1968年,丰田推出了第一款豪华SUV车型Land Cruiser型。
8. 1982年,丰田推出了第一款豪华轿车Cressida型。
9. 1989年,丰田推出了第一款豪华轿车Lexus型。
10. 1997年,丰田推出了第一款混合动力汽车Prius型。
11. 2002年,丰田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12. 2009年,丰田推出了第三代混合动力汽车Prius型。
13. 2012年,丰田推出了第四代豪华轿车Avalon型。
14. 2015年,丰田推出了第四代混合动力汽车Prius型。
15. 2018年,丰田推出了第五代豪华轿车Avalon型。
以上是丰田公司的发展史,丰田公司在汽车制造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不断推出新的车型和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汽车产品。
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及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借鉴意义

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及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借鉴意义摘要:日本汽车产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模仿到创新,从持续追赶到最终超越的历史过程。
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见证了现代汽车产业发展的奇迹,也造就了世界级的强大工业体系。
同时,它的发展历程还为世界汽车行业甚至整个工业领域的发展探索出一套集聚强大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创新理念、生产模式和管理制度。
本文以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日本汽车产业在各个历史阶段发展的特点,总结了其获得巨大成功的主客观原因,并指出当前日本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同时探寻其产业发展模式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发展阶段产业现状发展原因存在问题借鉴意义目录引言·······························································一、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二、日本汽车产业现状·······················································三、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的原因····················································四、日本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五、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借鉴·············································引言以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将内燃机为驱动发明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为起点标志,至今,汽车产业已经历过了120多年的历史。
日本汽车主要品牌与其品牌历程

4
马自达(Mazda)
马自达(Mazda)
马自达(Mazda)
马自达是另一家知名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公司于1920年成立,当时 名为"东洋软木工业株式会社"。1960年,公司更名为"马自达汽车工 业株式会社"
3
日产(Nissan)
日产的产品线包括轿车、SUV、 卡车等。其品牌形象也一直致 力于追求性能和品质。日产的
车辆设计注重流线型和功能性, 同时也非常注重细节处理
日产(Nissan) 日产是另一家重要的日本汽车 制造商。公司于1933年成立, 当时名为"轻便摩托车会社"。 1952年,公司更名为"日产汽车 "
马自达的产品线包括轿车、SUV、卡车等。马自达一直致力于追 求车辆的性能和设计美感。其车型设计注重流线型和动感,同 时也非常注重细节处理 马自达也是一家注重技术研发的公司,其发动机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车辆性能都 得到了广泛认可。此外,马自达也是一家追求环保的公司,其电动 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
5
铃木(Suzuki)
许多汽车制造商开始追赶欧洲和美国的竞争对手
02
以下是日本汽车工业的主要品牌及其品牌历程
1
丰田(Toyota)
丰田(Toyota)
丰田可以说是日本汽车工业的代表。公司于1937年8月28日由丰田喜一 郎成立,总部设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和东京都文京区
1950年,丰田开始生产自己的轿车,并逐渐发展出卡车、巴士等产品线。1960年代,丰田开始向海外市场出口,并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日产品牌文化

日产品牌文化日产汽车公司(日文: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英文:NISSAN MOTOR Co.LTD. )是日本的一家汽车制造商,于1933年在神奈川县横滨市成立,目前在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设有汽车制造基地,并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汽车产品和船舶设备的制造、销售和相关业务,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为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
1999年,雷诺与日产汽车结成独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广泛的领域中展开战略性的合作,日产汽车通过联盟将事业区域拓展至全球,其经济规模大幅增长。
“NISSAN’(ニッサン)是日语“日产”两个字的罗马音形式,是日本产业的简称,其含义是“以人和汽车的明天为目标”。
图形商标是将NISSAN放在一个火红的太阳上,简明扼要地表明了公司名称,突出了所在国家的形象,这在汽车商标文化中独树一帜。
英菲尼迪(Infiniti)作为高级车品牌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中东、韩国等地推广,以其先进的造型设计及行驶性能受到关注。
其高雅的感性与让人为之感动的优越性能,决定了其更具魅力、充满价值的驾驶乐趣。
目录1发展历史2管理改组3中国业务4生产战略5其他业务1. 5.1 叉车事业2. 5.2 船舶事业6相关信息1. 6.1 结盟2. 6.2 召回3. 6.3 区域划分1发展历史日产汽车的历史从1933年生产DATSUN(达特桑)小型货车的工厂算起,至今已有70余年。
但二战之前,日产汽车总体上讲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产品品种,发展都非常缓慢。
Nissan 370Z Nismo 高清图册(20张)1933年12月,日本产业公司、户田铸物公司注册成立“汽车制造股份公司”,鲇川义介成为公司首任社长。
1934年5月,“汽车制造股份公司”更名为“日产汽车公司”,同时,日本产业公司接收了户田铸物持有的“日产汽车公司”的全部股份。
1947年以后,日产汽车逐步走上快速发展轨道,一方面从国外引进吸收大量的汽车技术开发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将自己生产的产品不断输往海外市场,并不断在海外设厂实现本地化生产。
国外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国外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汽车工业也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从最初的手工制造到现代化的自动化生产,汽车工业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汽车工业开始萌芽。
德国的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内燃机汽车,美国的亨利·福特则在1908年推出了著名的T型车,这标志着汽车工业进入了大规模生产的时代。
在此之后,汽车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
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成为了汽车工业的两大中心。
在欧洲,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汽车工业开始崛起,推出了许多经典车型,如法国的雪铁龙、德国的宝马、意大利的法拉利等。
而在美国,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等汽车巨头开始垄断市场,推出了许多经典车型,如福特的野马、通用的雪佛兰、克莱斯勒的克莱斯勒300C 等。
20世纪中期,日本的汽车工业开始崛起。
丰田、本田、日产等汽车厂商开始进军国际市场,推出了许多经典车型,如丰田的卡罗拉、本田的思域、日产的GT-R等。
此外,韩国、中国等国家的汽车工业也开始逐渐崛起。
21世纪初,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电动汽车、自动驾
驶汽车等新技术开始逐渐普及,汽车工业也开始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同时,全球化的趋势也使得汽车工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各国汽车厂商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但也充满了机遇和希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汽车工业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日产玛驰30年发展历史

日产玛驰发展历史在8月30日正式登陆内地市场之前,从1982年至今,玛驰已驰骋迷你车市场近30年。
让我们了解下经典的造型背后又有怎样辉煌的历史吧。
第一代(1982-1992)K10玛驰(march,在亚洲之外别名micra)最早是出现在市场是1982年10月,第一代底盘代号K10。
在迷你车市场中以应对非常成功的本田城市系列,也是较早尼桑Cherry的接替者。
随后在1985年进行了改进,外观上后灯稍微变大。
日本市场上首次亮相是玛驰turbo版,更换了小号的型号为MA10ET 1.0L发动机。
1989年3月再次改进,做了大的变动,像降低保险杠位置、采用新的前格栅、更换了新式前灯以及内部的微小改动。
随后就出现了更大的MA12(1.2L44千瓦59马力)的发动机、电控化油器的五门的掀背版本。
K10限量版superturbo1988年,尼桑发行了10000辆限量版名为“superturbo”的K10玛驰,发动机是全铝8门4气缸双涡轮的尼桑MA MA09ERT发动机(81千瓦 108马力),分为3速自动挡或五速手动挡。
0-100公里加速需要7.7秒,最高时速180KM/h。
superturbo的双涡轮发动机直至2006年,K10仍然相当耐用禁折腾,一份汽车快讯(Auto-express)的调查表明,83-92年共有340000辆K10底盘的turbo售出,现在仍在使用的仍然有96000辆,让人折服的接近30%。
此车型停产14年, 要比同时期菲亚特的乌诺和奥斯汀的Metro的3%高出甚远。
第二代(1992-2003)K111992年初,第二代玛驰—K11在日本生产并发布。
并在第四季度在欧洲市场发售。
采用全新全铝发动机1.0L(型号CG10DE)和1.3L的(型号CG13DE)的16门发动机。
都具有电控喷油、安全笼车厢、侧门防撞梁。
有的版本中有动力方向盘,还可自选预警安全带(pre-tensioning seat-belt)和驾驶座气囊。
日产汽车

日产汽车LOGO日产公司创立于1933年,其前身是户姻铸造公司和日本产业公司合并的汽车制造公司。
1934年开始使用现名“日产汽车公司”。
日产公司的总部现设在日本东京市,雇员总数近13万人,现任总裁卡洛斯·戈恩。
日产公司的汽车产品分实用型(即货车、小型客货车和四轮驱动车)、豪华型轿车和普通型轿车。
实用车的品牌有巴宁、途乐、皮卡和佳碧等;豪华型有公爵、蓝鸟、千里马、无限、光荣、桂冠和总统等;普通型有阳光、自由别墅、地平线和兰利等。
品牌:日产生产厂商:日产汽车公司车型尺寸:公爵、蓝鸟、千里马、无限、光荣、桂冠和总统等;阳光、自由别墅、地平线和兰利等。
市场资料:东证1部:7201NASDAQ:NSANY总部地点:横滨市西区高岛1丁目1番1号邮政编号:〒104-8023目录概述公司简介车标释义发展之路产品简介型号中国东风日产郑州日产公司营销日产在中国日产大事记日产中国分公司日产汽车(中国)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风神汽车有限公司日产召回事件概述公司简介车标释义发展之路产品简介型号中国东风日产郑州日产公司营销日产在中国日产大事记日产中国分公司日产汽车(中国)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风神汽车有限公司日产召回事件展开编辑本段概述日产汽车株式会社(日语: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简称日产、NISSAN)是一家日本汽车制造商。
1932年至1983年期间,使用“达特桑(Datsun)”商标。
日产总部日产汽车是仅次于丰田的日本第二大汽车公司,但以2006年的产量计,日产却排于第三,在丰田及本田之后(本田只是超越日产少许)。
由于1990年代的财政问题,日产汽车被法国雷诺收购并控股。
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被任命为公司总裁,这是所有日本汽车公司中担任该职务的第一位外国人。
在戈恩的“日产复兴计划(Nissan Revival Plan,缩写成NRP)”推动下,日产的业绩表现强力反弹,盈利创造了历史记录,旗下的日产和英菲尼迪(英语:Infiniti,无限之意)两个品牌都戏剧性地获得了新生,因此这个现象被主流经济学家称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公司复兴案例之一。
奇骏演变史

勤保障用车,在科考期间,
奇骏将到达北极核心地带, 为科考队员提供后勤保障。
再造巅峰 首次到达全球“三极”
东风日产一路向北大型主 题活动的国内部分,“一 路向北 创新之旅”——东 风日产全国媒体城市接力 挑战赛刚刚于7月初抵达我 国最北端——漠河,完美 收官。在为期一个月的时 间内,来自全国各地的媒 体驾乘东风日产全系列车 型从花都出发,途径广东、 湖北、河南、北京、黑龙 江等10余个省市,体验和 检阅了东风日产全系车型 的卓越品质和先进技术
DOME-A(冰穹A)地区
建立一个永久科考站。
一路向北登峰造极 奇骏北极之旅
2012年7月29日,由东风 日产、中央电视台和国家 海洋局共同主办的“一路 向北 登峰造极”——东风 日产奇骏北极之旅活动正 式启动。同时,东风日产 智酷全能城市SUV奇骏将 成为这次“一路向北 登峰 造极”北极科考活动的后
15,227辆以及本田CR-V的10,997 辆,并在之后一直保持着这一细分 市场的领先地位。
其中QR20DE和QR25DE是 大多数地区的使用标准配置 发动机,其中装配177匹马 力QR25DE发动机的奇骏已 是当时市场上同级别中动力 性能最好的紧凑型SUV。
奇骏在上市当初配备了4种 发动机,分别是2.0L的 QR20DE、2.5升的 QR25DE汽油发动机;2.2 升的YD22DDTi柴油发动 机;2.0升的SR20VET涡轮 增压发动机
越发完美----第二代奇骏
第二代奇骏于2007年的日内瓦国际车展上亮相,并于同年的第三季度在欧洲上市。第二 代奇骏首先在车身尺寸上相对前一代略微增长,并且采用了日产C平台(不同于第一代 的FF-S平台),这一平台后来同样用于雷诺科雷傲以及逍客、Rogue等SUV车型。
汽车发展历史及品牌

起亚
现代
大宇
双龙
汽车在中国的发展
旧中国的汽车萌芽
1.1901年,匈牙利人李恩时进口两辆奥兹莫比汽车到上海 2.1902年,袁世凯从德国零时购买1898年产第二代奔驰轿车作为寿礼献给慈禧 3.1930年,上海出现从事汽车或零件销售,汽车出租的洋行 4.1929年,进口车辆8781辆,1930年,汽车保有量为38484辆 5.孙中山最早提出建立中国汽车工业,发表于1920年“建国方略” 6.1928年,张学良是第一个组织国产汽车的人
人们发现并开始使用电能
18世纪中叶 瓦特领衔进入蒸汽时代 标志:结束了人类对于风力、畜力、水力的单一长久依赖
学会使用和治理热能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 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 核心技术引领时代!
汽车“前世今生”之外形演变
• 1899年奥兹莫比汽车公司与奥兹汽油发动机厂合并,成 立了奥兹汽车生产厂。在底特律杰佛逊大道东,奥兹建 立了美国第一家专营汽车制造的厂家。
• 1902年,卡迪拉克汽车公司成立,1903年别克汽车公司 成立
• 1908年,威廉杜兰特通过合纵连横,将别克,澳克兰 ,凯迪拉克和奥斯比尔等21家汽车公司,10家汽配公司 ,和1家销售公司联合起来成立通用汽车公司
用于载送人员及其随身 物品且座位布置在两轴 之间的四轮汽车称为轿 车,英文为Car
商用车 低速汽车
MPV SUV 轿车
交叉型 乘用车
运动型多功能车, 英文为Sports Utility Vehicle
两厢轿车 三厢轿车
货车 客车 ……
轿车
三厢轿车
乘用车 MPV
两厢轿车
日本的百年企业

日本的百年企业日本有许多百年企业,它们不仅是经济的重要支柱,还是日本工业文化的象征。
本文将介绍几家具有代表性的日本百年企业,包括丰田、本田、索尼和三菱。
丰田是日本最著名的汽车制造企业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丰田成立于1937年,起初是一家纺织机械制造商。
二战后,丰田开始生产汽车,并迅速崛起为日本汽车业的领导者。
丰田的成功在于其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持续创新的精神。
丰田为世界汽车工业带来了许多创新,如精益生产和丰田生产系统,它们成为了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的标杆。
本田是另一家日本著名的汽车制造企业,也是全球著名的摩托车制造商。
本田成立于1948年,起初是一家摩托车零件制造商。
随着公司的发展,本田开始设计和生产自己的摩托车和汽车,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内燃机制造商之一。
本田的成功在于其对创新的执着追求和对质量的极致追求。
本田还以其环保技术而闻名,如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
本田不仅在汽车制造方面取得了成功,在赛车领域也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多次夺得F1世界锦标赛冠军。
索尼是日本著名的电子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制造商之一。
索尼成立于1946年,起初是一家无声电影机制造商。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索尼开始生产电视、录音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并很快迅速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索尼以其品质精良的产品和创新的研发能力而著名。
索尼在音乐和电影产业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是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电影制片厂之一。
索尼的成功可以归功于其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研究。
三菱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之一,成立于1870年。
三菱最初是一家海运公司,随着公司的扩张,它开始涉足银行、汽车、电力等多个领域。
三菱在汽车制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立了三菱汽车公司,生产出了许多受欢迎的车型。
三菱还在全球电力行业具有重要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商之一。
三菱以其强大的财力和广泛的业务领域而闻名。
这些百年企业的成功不仅源于他们的优秀管理和精湛技术,也与日本的企业文化不可分割。
精益的生产方式-汽车发展史的第三次变革

精益的生产方式汽车发展史的第三次变革
任务描述
及学习目标
–了解精益的生产方式-汽车发展史的第三次变 革
一、日本的汽车工业
•
世界汽车工业的第三次变革发生在日本。
•
日本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日本第 一大汽车公司即丰田汽车公司和第二大 汽车公司即日产汽车公司均创建于1933 年(1_1_1_16_精益的生产方式-汽车发 展史的第三次变革_1.jpg、1_1_1_16_ 精益的生产方式-汽车发展史的第三次 变革_2.jpg)。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日本政府颁布了《汽车制造业企业法》,表明对 发展汽车工业给与支持。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济型轿车的生产在日本 逐年增加。
•
196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1000美元,为汽车普及创造了条件。同 时,日本各汽车公司及时推出物美价廉的汽车,其售价与20世纪50年代中期 相比下降了30%~50%,于是日本出现了普及汽车的高潮。日本称1966年为普及 私人汽车的元年。
二、丰田的精益化生产方式
•
同时,以丰田汽车公司公司为代表的几家汽车公司,将“全面质量管 理”和“及时生产系统”两种新型的管理机制应用于汽车生产。前者要求工 人承担更多的责任,把产品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后者要求做好技术服务,推 行精益生产方式。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推动了日本汽车工业的高速发 展(1_1_1_16_精益的生产方式-汽车发展史的第三次变革_3.jpg)。
• 1973年,日本汽车出口量达到200万辆; • 1977年,日本汽车出口量达到400万辆; • 1980年,日本汽车出口量猛增到600万辆。
•
由于日本实现了汽车国内销售量和出口量双高速增长,迎来了日本汽车 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奇迹。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车道 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和日产汽车公司“古有千里马,今有日产车” 的广告实现了美好的愿望(1_1_1_16_精益的生产方式-汽车发展史的第三次 变革_4.jpg、1_1_1_16_精益的生产方式-汽车发展史的第三次变革_5.jpg)。
本田历史发展史

本田历史发展史本田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1948年,由本田宗一郎创立。
本田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摩托车和汽车为主的日本跨国公司。
下面将分为几个阶段来介绍本田历史的发展。
第一阶段:摩托车时代(1948-1963年)本田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最初是在家族的铺子里维修自行车,他对机械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48年,他在日本秋田县的池田镇创立了本田公司,开始生产摩托车。
他的第一辆摩托车是由二战后的废弃零件拼凑而成,这是他用自己的双手亲自制造的。
在摩托车市场上,本田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58年,本田公司推出了全新的超级梦系列摩托车,该系列引入了四冲程发动机,成为当时最先进的摩托车之一。
这一系列的成功为本田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之一。
第二阶段:汽车时代(1963-至今)1963年,本田公司开始进军汽车市场。
首款汽车是一款小型汽车,名为本田T360,搭载一台360cc发动机,用于城市交通。
虽然销量不高,但这款车标志着本田公司正式进入汽车制造领域。
之后,本田公司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汽车,如本田S500、本田Civic 等。
其中,本田Civic成为了本田公司的一大里程碑。
1972年,本田Civic在美国市场上推出,以其节油、可靠和经济实惠的特点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本田Civic成为畅销车型,使本田公司在全球汽车市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随着时代的发展,本田公司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1989年,本田公司推出了世界首款多连杆悬挂系统的轿车——本田Acura NSX。
这款车具有出色的操控性能和动力性能,被誉为“日本的法拉利”,在超级跑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本田公司还在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1999年,本田公司推出了世界首款量产混合动力汽车——本田Insight。
随后,本田公司继续推出了一系列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如本田Civic Hybrid和本田Clarity等。
近年来,本田公司继续推出创新产品,如本田CR-V和本田雅阁等。
日本的百年企业

日本的百年企业日本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的国家,有着许多百年企业。
这些企业不仅在日本国内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本文将介绍几家具有代表性的日本百年企业,探讨它们的发展历程和成功之道。
1. 丰田汽车公司丰田汽车公司成立于1937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丰田汽车以其高品质、创新和可靠性而闻名于世。
丰田汽车公司的成功之道,一方面在于其不断追求创新和技术进步。
丰田汽车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先进的汽车技术,不断推出各种类型的车型,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
丰田汽车公司注重质量管理和客户服务。
丰田汽车的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和售后服务一直保持着高水平,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
2. 松下电器松下电器公司成立于1918年,是一家全球性的电子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制造和销售。
松下电器公司的产品涵盖家用电器、工业设备、通信设备等领域,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松下电器公司的成功之道之一在于其不断创新和技术升级。
松下电器公司一直注重科研和技术开发,推出了许多领先的产品和技术。
松下电器公司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松下电器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团队合作机制,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 三菱集团三菱集团成立于1870年,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财团之一。
三菱集团旗下拥有众多企业,涉及汽车、电子、能源、金融、地产等多个领域,是日本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
三菱集团的成功之道在于其多元化经营和全球化战略。
三菱集团旗下涉及多个产业领域,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布局和风险分散。
三菱集团注重全球市场的开拓和拓展。
三菱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东风日产企业文化

东风日产企业文化“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谋事之成者,必强本厚基。
”大凡志存高远者,必定熟谙此古今不易之道。
东风日产“厚基勃发”,其行必远。
历经7年纵横捭阖,东风日产已成长为“内振科研之技、外序十强之列”的明星车企。
在充满艰难和荣耀的过程中,东风日产在技术研发、产品结构、品质保证、营销能力、企业公民等多个维度全面发力,构筑了深厚根基,构建了“厚道”企业文化,形成了发展“厚势”。
正如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对于东风日产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谈到发展经验,我想用一个…厚‟字来概括。
而…厚‟对东风日产来说,是质量优于规模的发展理念,是全价值链的体系竞争力,也是持续高速发展积淀的厚实根基。
”以“厚基”至勃发对于“厚”,首先是“大”和“深”,是有全局观和战略意识。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被称作是中国汽车业的“黄金10年”。
在这10年中,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东风日产都遵循着以我为主的发展路径,稳稳地阔步前行,有条理地做大做强,从而避免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企业发展“周期律”。
厚基,方成大器。
东风日产以雄厚的实力,书写一路辉煌。
公司成立7年来,东风日产产能从建立之初的6.5万辆扩张为2009年的46万辆,销量由最初的6万多辆上升到今年的50万辆;而68%的年度平均复合增长率、3倍于行业的增速实现了傲视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中国汽车产业奇迹。
尤其是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的考验,在汽车行业增长7%的低迷形势下,东风日产依然逆势上扬,增长29%,成为2008年中国前十大乘用车厂商中惟一没有调整目标并超额完成全年目标的厂商,再次创造了行业增长纪录。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一轮强势增长,一举超越美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
一时间,“零库存”、“产能不足”等消息充斥着汽车行业,拼命提高产能、甚至透支产能,成了很多汽车企业的选择。
而在这样的躁动之中,厚重的东风日产却保持了一份难得的清醒。
日本汽车发展史

危机期
? 进入九十年,日本汽车工业渐呈颓势,许多厂商出现了开工不足、 生产力闲置的情况,而美欧汽车商则通过兼并重组恢复了元气,反 过来把日本汽车公司当做并购的对象。现在,通用汽车在富士重工、
五十铃、铃木三家公司分别拥有20%、49%、9.9%的股份, 福特汽车则拥有马自达33.4%的股份,戴姆勒-克莱斯勒拥有
? 二战以前是日本汽车工业的萌芽期。这一时 期日本人开始制造汽车,政府也开始意识到 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并出台政策进行扶持。 1936年,汽车制造行业法正式在日本国内开
始实施,日本汽车真正国产化的序幕由此拉 开
高速发展期
? 二战后的20年(1945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 是日本现代汽车工业的基础阶段。日本经济 在经历了二战的毁灭和战后十年的复苏之后, 在1955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汽车产业也在 这一段时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务车比例 稍有下降,出租车加快发展,私人用车开始 起步。
三菱汽车34%的股份。1999年,日本第二大汽车公司日产汽 车公司因亏损严重,被迫将36.8%的股权卖给法国雷诺公司, 成为日本汽车工业危机的一次大暴露。
黄金期
?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 20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 工业高速发展。 1967年日本超过德国而成为第 二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车生产国,国内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百万 辆。1970年,日本国内汽车销量达到 238万辆, 千人平均保有量达到 170辆。比1950年增加了 将近60倍。在这段时间,普通劳动者成为汽车 的主流买主,汽车不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而成 为了代步工具。
? 1967年日本即超过德国而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国。而 进入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让省油的日本小型轿车 大行其道,出口量骤增,丰田、日产、富士重工、铃木等 公司迅速成为世界级的汽车生产厂,丰田公司在1972 年到1976年四年间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19 80年,日本汽车总产量达到1104万辆,超过美国而 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由于大量对美出口 给美国带来了巨额贸易逆差,从1980年起年年都发生 的日美汽车贸易摩擦成为影响日美关系的重要因素,而丰 田、本田、日产等汽车厂商为了免受影响,纷纷把生产基 地搬到美国本土。
日产一二三四精品区别

日产一二三四精品区别日产汽车早在1911年就开始生产汽车,垄断日本国内汽车市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汽车制造商,也是一个具有优秀品牌形象的汽车生产商。
受其影响,日产汽车在世界各地都拥有许多忠实粉丝。
日产汽车拥有多个系列,这其中也包括一二三四精品系列,它们都是日产汽车中非常出色的一系列车型。
本文主要讨论日产一二三四精品系列的区别。
首先是日产一精品系列。
日产一精品系列的核心是智慧、团队合作和精致品质。
它以大型车辆为主,外观以简约、优雅和高大上为主,给人一种奢华豪华的感觉,同时拥有不错的空间灵活性。
它的动力系统有节油型和高性能型,可根据不同的需求搭配不同的发动机,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其次是日产二精品系列。
它以舒适、安全和高性价比为主,主要面向中高档客户群体,设计简洁大方,市场反应不错。
车辆内部配备高级安全设备,非常适合家庭出行,安全性能较高。
除此之外,车内也设有舒适座椅,空调系统和音响系统,可以让乘客感受舒适的旅行环境。
再次是日产三精品系列,这是一款以宜商为主的城市轿车,外观和内饰都设计的非常时尚大方,配备舒适座椅和高科技设备,可以满足当下年轻用户对汽车内部空间的需求,内饰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定制,使之更加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
除此之外,车辆的安全性能也较高,可以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也赢得了许多年轻用户的青睐。
最后是日产四精品系列,这是一款重点强调节油性能的车型,面向的是经济型车主,外观偏普通,但采用更先进的动力配置,使车辆的燃油绩效更高,而它也拥有较高的性价比,受到了许多经济型车主的青睐。
总之,日产一二三四精品系列各有所长,从外观到内部配置,从性能到节油绩效,都是一款卓越的车型。
在不同的用户群体,不同的需求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不同系列之间也可以相互补充,充分体现出日产汽车的优势,呈现出更多完美的购车体验。
nissan

日产系列(最新在产汽车报价)Qashqai逍客 15.38-21.98万元SYLPHY轩逸 12.48-16.78万元Elgrand 君爵58-61 万元(国内停产)Serena 子爵22-28 万元(国内停产)X-TRAIL奇骏 20.78-26.98万元TEANA新天籁 19.08-36.58万元GENISS 骏逸 13.88-16.23万元TIIDA颐达 10.68-14.98万元LIVINA骊威 8.58-12.98万元PALADIN(Xterra)帕拉丁(艾斯特拉)NV200 8.08-12.38万元Pixo(停产)Note(停产)Murano美人奴(中国地区名字:楼兰)GT-R148万元Nissan(日产),又称“尼桑”,参照尼桑的百科。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于1933年在神奈川县横滨市创立,目前,拥有包括日本在内的分布于全球20个国家与地区的生产基地,为160多个国家与地区提供商品及相关服务。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Nissan 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历史悠久。
1973 年向中国出口第一辆Nissan 公爵轿车。
1993 年成立了合资企业郑州日产,现生产皮卡和帕拉丁。
1994 年日产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主要经营进口车业务。
2003年6月,日产汽车与东风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成立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专门负责乘用车业务。
2004年日产汽车驻北京的全资子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与日产汽车公司总部一起管理在华投资。
日产汽车在华业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蒸蒸日上。
2009年,包括进口车、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在内,日产汽车在华销量达到75.6万辆,同时,东风日产的新工厂开始建设,将于2012年建成投产。
届时东风日产的总产能将达70万台。
日产全新品牌主张——“Shift_the way you move技术日产,人·车·生活”,完美阐释了日产汽车致力于满足消费者需求,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日产汽车更为消费者提供贴心、舒适和全新的驾驶乐趣。
中国十大最具历史底蕴的汽车品牌

中国十大最具历史底蕴的汽车品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中,一些汽车品牌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底蕴和卓越的产品质量脱颖而出。
本文将介绍中国十大最具历史底蕴的汽车品牌,它们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一汽-大众一汽-大众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合资汽车品牌之一,成立于1991年。
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一汽-大众引进了大众集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仅在中国市场上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还成为了大众集团在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二、东风本田东风本田成立于1998年,是东风汽车集团和本田汽车公司合资组建的品牌。
东风本田凭借本田汽车在世界范围内的声誉和东风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资源,成功地在中国市场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并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具影响力的汽车品牌之一。
三、上汽大众上汽大众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
公司始终秉持着“诚信、卓越、变革、共赢”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汽车产品。
上汽大众的成功在于将大众品牌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开发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
长城汽车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最大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之一。
长城汽车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卓越的产品质量,成功打造了多款颇具竞争力的SUV车型,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长城汽车的崛起不仅展示了中国自主品牌的实力,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五、东风日产东风日产成立于2003年,是东风汽车集团和日产汽车公司合资组建的品牌。
东风日产通过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成为中国市场上备受青睐的汽车品牌之一。
该品牌的成功离不开东风汽车集团和日产汽车公司的紧密合作。
六、吉利汽车吉利汽车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最早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之一。
吉利汽车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通过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车型,成功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日产SUNNY阳光的发展史

日产SUNNY阳光的发展史日产阳光是由日本日产公司制造的一款小型车。
1966年生产的此款车被命名为Datsun 1000,虽然2004年已经停产,但是今天在非洲和美洲市场依然再生产。
在美国,Nissan Sentra 很有名;在墨西哥,阳光以Nissan Tsuru而出名。
阳光进入日产车型的阵容当中。
它比迷你日产玛驰车型大,但是没有Bluebird or Stanza 车型大。
最新的阳光车型比早期的大,被视为紧凑型轿车。
B11系列车型以前可称为微型车。
1982年阳光全部车型使用日产Nissan A发动机。
1986年到1995年,一些向欧洲出口的Nissan Pulsar使用了阳光这个名称,向亚洲出口的同款车型也使用了此名称。
在某些国家中像新西兰,Sunny 和Pulsar合并为一个单一的模式范围。
在美国Nissan Sentra,从美国销售相同型号的名称中分离出来。
在南非,它以Nissan Sabre的名字被销售。
日产阳光的SUNNY从1995年开始大量进口到国内,现在由国内东风组装的阳光是第九代产品。
这里所说的第九代是除去了1967年2月日产公司生产的阳光B20型卡车和1971年2月生产的阳光B120型卡车。
日产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的重大历史事件:2002年9月日产公司与东风汽车公司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2003年4月日产和东风汽车公司(中国)合资成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2003年6月日产汽车与东风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成立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专门负责乘用车业务。
2003年6月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推出NISSAN品牌SUNNY阳光轿车。
日产阳光可以说是日产第一台为家庭设计的车型。
以轻量、低油耗、耐用性为前提,使更多的家庭轻松就能购买汽车。
以下我将简要的介绍一下阳光的历史其中包括两款阳光卡车b20和b120。
B10系列第一代阳光B10(1966-1970),1966年,日本政府实行国民车计划,多数日本汽车生产厂家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向快进社投资的田健次郎、青山禄朗、竹内明太郎三人名字的首 字母而命名的DAT汽车(脱兔号)完成,并在当年举行的大正博览 会上展出,获得铜牌。
这一年,"快进社"正式更名为"快进社汽车公司"(Kwaishinsha Motorcar Co.),快进社汽车工程成为拥有注册资金60万日元,建筑 面积600坪,员工60人的株式会社,完成了日搭载日本首个单体铸造 4缸发动机的DAT41型乘用车并开始销售。
日产汽车公司北京办事处成立(现NISSAN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日产汽车向第一汽车转让CARAVAN车的车身技术
在经过1947年至1980年代40余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日产汽车迈进了 90年代。而这个年代对全球汽车工业来说,都不是一个“安宁”的 年代。由于全球汽车市场的增幅放缓及几大汽车集团之间格局的变 化,90年代全球汽车行业并购与重组的消息不断传来,其中最有名 的就是戴姆勒-梅塞德斯对克莱斯勒的并购、福特对马自达的并购以 及雷诺汽车对日产的并购。
最早投放伪满洲国的运兵车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和美国的汽车工业,乃至综合国力的差距都不断暴 露出来。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汽车近240W辆,坦克近8W辆,而日本仅生产 汽车12W辆,坦克不足1W辆……这就是当初鲇川义介即便冒着辞职风险,也要 反对日美开战的原因。
1945年,苏联红军攻入东北,收缴了日产在东北的全部资产;同年,鲇川义介 作为甲级战犯嫌疑人被关押于东京巢鸭监狱,但由于美国的庇护他逃过了东京审 判,在监狱呆了不到两年便早早出狱,还一度担任日本参议院议长。1967年, 日产阳光诞生一周年之际,鲇川义介死于急性肺炎。
40年3月,开始向满洲、同和汽车工业出口KD。
日产以雪佛兰卡车为原型,研发出了日产180型卡车。该车配备 了一台8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最高时速75Km/h,车重2.9吨,最 大载重量1.5吨。该车最初被用于运送货物,后被日军当做运兵 车使用
出人意料的是,在日产因伪满洲国而蓬勃发展的1942年,鲇川 义介却选择了辞职并返回日本。事实上,这背后并没有什么精明 的商业考虑,只有他对日产,乃至整个日本汽车工业的失望与无 奈。
累计完成生产1000万台 1972.11 日产汽车公司向中国出口公爵(CEDRIC)轿车
1977年 日产九州工厂投产并且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用机器人
1978年
日产在汽车尾气排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发出"双插头速燃方 式"等三项尾气净化系统。
80年代开始,日产汽车开始在美国建立现地生产厂家,先是组建 了小型卡车生产企业,后又成立了轿车制造企业。几乎同时期开 始,日产在欧洲的现地生产战略也正式启动。1983年,西班牙日 产Motor Iberica公司开始生产日产途乐。
满业高层会议,居中着黑衣者为鲇川义介
1940年,“满业”的资本达24亿日元,但它仅对日产的子公司就投资了2.4亿日元。 由于鲇川义介为“满业”制定了偏向汽车、飞机生产的战时经济政策,使得日产汽 车的技术实力快速提升,拥有了生产中高级轿车的能力。
彼时的鲇川义介几乎管理着伪满所有重工业,他与伪满实业部部长岸信介、关东军 参谋长东条英机、满铁总裁松冈洋右、伪满总务厅长星野直树四人一同被冠以伪满 洲国“五人帮”的雅号。比起溥仪,他们才更像是伪满真正的皇帝。
在对日产汽车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之后,戈恩使出了“撒手 锏”。他无视日本的商业传统,对习惯于“和风细雨”式 改革的日本人,首次采用了“外科手术”式的大胆手法, 减少一半零部件供应商,由1300家零部件供应商减少到600 家左右;3年内使采购成本下降20%;削减20%的销售成本 和管理成本;公司在3年内裁员21000人,关闭5家工厂。
1960年,日产汽车在美国开办美国日产汽车销售公司,专门进口 和销售小轿车、卡车及其零件;1965年,日产汽车又在加拿大开 办日产汽车公司销售小轿车和卡车。而在坚持将日本生产的产品 出口海外市场的同时,日产汽车在出口的方式上也采取了新的方 式,那就是实现产品的海外现地生产。1959年,日产汽车在中国 台湾的台湾裕隆公司开始其海外工厂生产的历史。1966年,日产 汽车又分别在墨西哥、澳大利亚兴建生产轿车和卡车的子公司。
日产汽车的历史从1933年生产DATSUN(达特桑)小型货车的工厂 算起,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但二战之日产前,日产汽车总体上 讲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产品品种,发展都 非常缓慢
日产汽车最早生产的汽车其实就是原户田铸物汽车部大阪工厂生产的产品,是一款名为“DATSUN” 的小型货车,此后,日产汽车又利用自身的研发力量开发了同名为“DATSUN”的轿车。但1936年以 前,日产汽车“DATSUN”的年产量,从来没有超过4000辆。1934年,日产汽车开始横滨新工厂的建 设,并在日本汽车企业中率先实现流水线生产,1936年,横滨工厂生产“DATSUN”6163辆,日产汽 车生产规模首次超过5000辆。
1960年公爵30车型首次发布,这款车采用了Mono-Space车体结 构以及四档手动变速箱,同时公爵30还是日本第一款采用电动座 椅的轿车。公爵30采用的4缸发动机实际排量只有1488CC,按照 今天的说法,也就是1.5L的小排量。其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 61匹马力,最大扭矩达到了115牛米。
1980年代早期,日产在美国田纳西州拉瑟福县的士麦那(Smyrna)建立了装 配厂,随后又在田纳西州戴克德(Decherd)建立了一个发动机厂,最近还在 密西西比州坎顿(Canton)建立了第二家装配厂。1980年代中期,在英国森德 兰derland)建立了一家工厂,作为日产汽车制造(英国)公司的辅助。
1937年到1946年这一段时间,日产经历了一个短暂的空白期,而该时 间段内,恰是日产汽车随着日军侵华战争肆虐的茁壮成长期。当然这 部分历史是日本人不愿意提起,也是不愿意去面对的。至少到今天, 上文中的一些车型,在日本战争博物馆内都是不对外开放的展品。
1945年 战后第1辆车下线 1946年 1945年9月,美国美军司令部规定禁止生产轿车,而NISSAN当时唯有暂时改 变战略,开发了一台卡车,在1946年上市销售,名为Datsun卡车1121。 1月,将总公司办公室重新迁回横滨市,8月开始研究纺织机械。
1937年,在亲戚岸信介(安培晋三的爷爷)的鼓动下,鲇川义介 来到了伪满洲国这片“机会之地”,并在关东军支持下的“满洲 重工业公司”(简称满业)任社长。出于经营考虑,鲇川义介将 日产的总部迁至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市),并借职务之便, 以“满业”的资本大肆投资日产的各个子公司。
抗战一开始,日产便频繁活跃于中华大地上,为侵华日军服务。 1937年,日产第一款豪华轿车——Datsun model 70正式投产, 它被认为是东风日产天籁的鼻祖。该车搭载3.7升直列6缸发动机, 最大功率85马力,最大扭矩226牛米,可同时容纳最多7名乘客。
戈恩曾表示,“日产复兴计划让许多人感到疼痛,这是一种伴随着牺牲的疼痛,但为了
日产的再生,我们别无选择。”很显然,关闭工厂将使许多人利益受损,但关闭工厂的
直接成果是日产的产能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使得日产汽车摆脱了困境。正是戈恩采用 的大胆而迅速的手法使日产汽车得到了再生。2002年,日产汽车完成复兴计划后,又 迅速提出了从2002年开始实施的“180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04年10月到2005 年9月结束的2004年财政年度之前,日产全球汽车的销量将较2001年度增加100万辆, 公司在同期将取得8%的营业利润率,并且公司在此期间的净汽车业务债务将保持为 “0”。此外,在该计划完成前,日产汽车还将在全球推出31款全新车型,其中包括让 日产大名鼎鼎的Z系列轿车重返车坛。从今年4月份日产发布的消息来看,“180计划” 各项指标均已顺利完成,其中8%的运营利润率的指标还有很大的突破。2004年,日产 汽车取得了11%的运营利润率,这一指标不仅远远高于通用、福特,也高于目前在全球 范围内表现出咄咄逼人气势的丰田汽车。
这一年,日产正式进入大中华市场,开始出口至香港。
日产汽车在日本历史上首次公开征集车名,从848万应征信中选 定"SUNNY"作为新开发产品的名称。日产汽车的这一举动,不仅 引起了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关注,而且还引发了日该国内私人购 车的热潮。
1970年日本利用L-4S火箭5号机成功发射日本首颗人造卫星"大隅" (日产负责火箭本体及火箭发动机的开发,制作),并于当年进 入船舶事业。
日产历史 黑历史还是血泪史?!
忠叔说车 带你解密
鲇川义介在留美期间作为普通工人参加了工作,掌握了锻造技术, 回国后成立了户畑铸物。
以桥本增次郎为中心的成员成立了快进社,快进社也是日产汽车的前身之一,由此开始了汽车国产化的 历程,成为了日本国内汽车产业的先驱。三年后第一辆DAT诞生,新车的名字来源于三位公司合伙人姓 名罗马拼音字首:田健次郎。
雷诺-日产联盟组建后,在卡洛斯·戈恩的领导下,日产汽车 仅用两年时间就扭亏为盈完成了日产“复兴计划”,并且 在日产汽车的2000财政年度(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就让 公司实现了“奇迹般”的27亿美元的运营利润。那么,卡 洛斯·戈恩是怎样让日产汽车经历这般的“乾坤大挪移”的 呢?在戈恩上任之初,他就一头扎进了公司的各个角落, 亲自到生产车间、职工食堂及经销商那里听取情况汇报, 并亲手试开了几十辆日产汽车,而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一 位日产汽车的高层人亲自出马测试过自己生产的汽车。
1949年公司名称恢复为日产自动车(株)
1952年日产汽车与英国Austin(奥斯汀)汽车进行技术合作,开发出技术水平明显 提高的"DATSUN"210型轿车,该款车一经推出即在竞争激烈的澳大利亚拉力赛中勇 夺桂冠,展示了与国外名车一比高低的决心。而且,由于"DATSUN"210的成功,也 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日产汽车开始酝酿向北美出口汽车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