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版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是对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系统性
总结和分析。
该白皮书内容包括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方式的转型升级以及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白皮书首先回顾了近年来中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历程,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运输方式的转型升级、物流业的发展等。
随后,白皮书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交通运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包括交通拥堵、能源消耗增加、安全风险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指出了交通运输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白皮书指出,未来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是以“智能化、绿色化、共享化”为主要特征,推动交通运输向更高水平迈进。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国交通网的互联互通;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方式的改革升级,发展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交通方式;推进物流业的发展,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总之,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交通运输事业的机会,也为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 1 -。
南京城市交通现状
南京城市交通现状1.城市交通现状(1)机动车拥有量:2003年南京市机动车拥有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机动车拥有量49.5 5万辆,较2002年增长了15.29%;私家车拥有量已达8.8万辆,增长率高达55.87%。
自行车拥有量235.9万辆,增长平缓;电动自行车拥有量为10.9万辆,增长率达162.67%。
对外交通客货运输总量平稳增长,客、货运结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客运仍然以公路为主,而货运以公路、水运为主。
(2)居民出行:居民出行方式变化明显,表现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与2003年相比有所下降,分别为19.85%和38.66%。
所有机动车出行方式比例均明显上升,其中出租车的出行比例是2003年的2.3倍,私家车的出行比例是2003年的3.2倍。
公交整体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如在公交平均换乘次数、平均换乘时间、公交出行的两端步行时间和乘坐公交的平均候车时间等方面均比2003年有所下降。
(3)道路交通:南京市主要出入口机动车交通量增幅较大,被调查的50%道路平均增长率50%以上;旧城一新区通道机动车交通量平均增长率达26.91%,主城大部分干道机动车交通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2.交通质量评价(1)道路车速对比分析。
根据2003年下半年对南京市市区主要道路的车速调查结果,市区道路高峰小时行程车速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为25.47 km/h。
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大幅度增加和私人小汽车使用率的成倍增长,高峰小时的行程车速仍然没有明显下降,这反映了城市交通管理的较高水平。
其中龙蟠中路、虎踞路高架、北京东路、北京西路、大光路等路段车速均有所下降;玄武湖隧道、新模范马路、雨花南路等路段车速有所上升。
行程车速较低的路段仍然主要集中在新街口中心区附近,车速低于15km/h的瓶颈路段有洪武北路、中山路、中山南路、中山东路、建康路等。
(2)道路饱和度分析。
2004年南京市主要道路饱和度绝大部分较2003年明显增加。
其原因主要在于,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以及私家车使用率的大幅度提高,使得路段高峰小时交通量普遍增加。
南京交通发展简介
南京交通发展简介
南京,古称金陵,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在交通发展方面,南京始终致力于打造高效、便捷、安全的交通网络,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一、铁路交通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有多条国家级和区域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近年来,南京铁路枢纽的地位愈发凸显,不仅有京沪高铁、宁杭高铁等高速铁路线路,还有京沪铁路、宁芜铁路等普速铁路线路。
这些铁路线路使南京与全国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提供了便利。
二、城市交通
在城市交通方面,南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优化交通结构、缓解交通拥堵。
首先,南京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包括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等。
其中,地铁网络日益完善,覆盖了城市的主要区域,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
其次,南京还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三、航空交通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南京的航空交通枢纽,也是华东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之一。
近年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客货运吞吐量不断增长,国内外航线网络日益完善。
此外,南京还拥有溧水机场和马鞍机场等支线机场,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旅游观光提供了便利。
四、水路交通
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长江黄金水道和丰富的内河航运资源。
长江航道使南京与长江沿岸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
同时,南京还开发了秦淮河、玄武湖等内河航运资源,为城市物流运输和旅游观光提供了便利。
总之,南京在交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未来,南京将继续致力于打造高效、便捷、安全的交通网络,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doc 63页)
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doc 63页)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导则(试行)南京市建设委员会二○○七年三月五日1 总则1.0.1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南京城市道路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要求,统一道路交通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标准和管理程序,提高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编制本导则。
本导则也是《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的具体实施配套文件之一。
1.0.2 本导则适用于南京市区范围内道路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活动,郊县范围可参照执行。
1.0.3 本导则的技术规定以国标为依据,结合南京具体情况和城建实践多年经验编制而成。
本规定中未包括内容,应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及规定执行。
2 道路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及交通设计2.0.1 道路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道路建设项目应遵循国家规定的“七阶段”基建程序,按序开展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道路规划)、工程勘察设计(含地质勘察、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建设准备(各类基建手续办理、现场“三通一平”等)、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后评估等七个阶段。
各阶段工作先后衔接,互相联系,其中交通工程设计贯穿于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的始终。
2.0.2道路建设项目设计程序道路建设项目勘察设计须按照“先勘察,后设计”和“先初步设计,后施工图设计”的原则开展,一般应经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为提高设计水平,道路建设单位应按招投标法有关规定,对大中型及以上规模的项目和含较大规模构筑物工程的项目在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组织设计竞赛或设计招投标,择优选择设计方案和设计单位。
道路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须符合国家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施工图设计须遵循初步设计确定的原则、标准和范围。
道路工程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合理的设计与建设标准,以控制建设成本和提高投资效益。
2.0.3道路建设项目设计审批管理中小型道路建设项目的方案设计由市建委组织规划、公安交管等部门进行会审;重大项目的方案设计应在建设、规划等部门会审的基础上,由市建委组织专家咨询和进行社会公示,并报请市政府批准。
南京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二○一六年第一章交通基础设施一、公路(一)公路概况全市公路总量基本持平。
2016年末,公路总里程11211.494公里,比上年末减少了91.243公里,同比减少了0.81%。
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613.615公里,比上年增加了0.642公里,同比增长了0.1%;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总里程3074.982公里,比上年末减少了9.241公里,同比减少了0.03%。
(二)公路密度继续提升公路密度继续提升,实现涉农街镇、社村公路通达率100%。
2016年底,全市公路密度以国土面积计算为170.21公里/百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减少了1.38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以人口计算为16.92公里/万人,比上年末减少了0.38公里/万人。
高速公路密度以国土面积计算为9.32公里/百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了0.1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以人口计算为0.93公里/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了0.08公里/万人。
2016年末,全市涉农街镇72个、建制村及涉农社区763个,均实现农村公路通达率100%,铺装路面公路通达率100%。
(三)公路的行政等级趋于合理2016年末,全市拥有国道公路827.344公里、省道公路621.019公里、县道公路1808.054公里、乡道公路4973.755公里、村道公路2978.616公里、专用公路2.706公里,分别占公路网总里程的7.28%、5.54%、16.13%、44.36%、26.57 %和0.02%。
(四)公路的技术等级稳步提升2016年末,全市拥有等级公路10990.747公里,比上年末增加了464.302公里,同比增长了 4.41%,等外公路220.747公里,比上年末减少了555.545公里,同比减少了71.56%。
全市公路按技术等级划分,高速公路613.615公里,比上年末增加了0.642公里,同比增长了0.1%;一级公路991.226公里,比上年末减少了34.445公里,同比减少了3.36%;二级公路1470.141公里,比上年末增加了24.562公里,同比增加了1.7%;三级公路1246.735公里,比上年末增加了24.829公里,同比增长了2.03%;四级公路6669.03公里,比上年末增加了448.714公里,同比增加了7.21%;等外公路220.747公里,比上年末减少了555.545公里,同比减少了71.56%。
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PPT培训课件(带内容)
3.5万公里
高速公路里程
2012年 2019年
9.6万公里 15.0万公里
2 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
《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白皮书
基础设施从“连线成片”到“基本成网”
万吨级及以上泊位
2012年 2019年
1886个 2520个
内河航道通航里程
2012年 2019年
12.5万公里 12.7万公里
2 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
《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白皮书
“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贫困地区交通高质量发展
2016年至2019年,国家支持贫困地区改造建设了国家高速公路1.7万 公里、普通国道5.3万公里,建成内河航道约2365公里。截至2019年 年底,全国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 2020年9月, 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
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当好发展先行官改革开放创新驱动走新时代交通发展之路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高速公路里程2012年96万公里2019年150万公里高速铁路里程2012年10万公里2019年35万公里基础设施从连线成片到基本成网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内河航道通航里程2012年125万公里2019年127万公里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012年1886个2019年2520个基础设施从连线成片到基本成网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基础设施从连线成片到基本成网邮路和快递服务网络总长度单程2012年10920万公里2019年40859万公里民航运输机场2012年183个2019年238个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运输服务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互联网交通等新模式快速发展多样化品质化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运输服务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通达性和保障性显著增强
2017年国家物流政策信息细则
2017年国家物流政策信息细则我国当前正处于物流业高速发展时期,但同发达国家相比,物流费用占据经济体量的比例仍处在高位。
来看看国家出台的关于物流有哪些相关的政策。
有哪些政策值得我们关注。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年国家物流政策,希望你们喜欢!2017年国家物流政策1、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推动降低金融、铁路货运等领域涉企经营性收费减少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性收费,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规收费,推动降低金融、铁路货运等领域涉企经营性收费,加强对市场调节类经营服务性收费的监管。
3、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由四档税率简并至三档落实和完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
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今年由四档税率简并至三档,营造简洁透明、更加公平的税收环境,进一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全年降低企业税负5700多亿元,所有行业实现税负只减不增。
4、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今年要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5、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保护企业家精神激励人们创业创新创富,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
对于侵害企业产权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有错必纠。
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
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
6、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
二要增加高品质产品消费。
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南京交通发展
谢谢!
参考文献: 1.吴本荣.公共交通与南京城市近代化( 1894 ~ 1937).2009.8(1):30-35 2.刘贤腾,沈青,朱丽.大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及发展对策—— 以南京为例.城市规划.2009.33(1):80-87 3.李 志, 周生路, 吴绍华等.南京地铁对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通达性的影响及地价增值响应.地理学报 .2014.69(2):255-267 4. 杨涛.城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现代城市研究.2003.1:50-55
南京交通发展
一、近代公共交通工具的引入
旧时的南京,由于城内多泥路、石板路,且多狭窄,人们的出行除了步行外,主 要靠轿子或畜力车等传统交通工具。
进入近代,新式马路、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开始建立,西式马车、人力 车、火车、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也相继引入,人们的出行方式亦悄悄地发生着改 变。
1894 年,张之洞主持修筑了南京历史上的第一条马路——“江宁马路” 。 江宁马路的修建,是南京古道改建为近代道路的开始,开启了南京交通近代化的进程, 此后,西式马车和人力车迅速取代轿子、牛车等传统交通工具,成为南京街头重要的公 共交通工具。
地铁建设
地铁对于高密度的城市来说是一种高效率且非常有吸引力的交通方式。
南京地铁有效地从时间成本、影响范南京交通发展目标
总目标:
构筑一个与南京现代化大都市发展进程相适应的、高效率的、一体化和人性化的城 市综合交通体系。
发展目标:
1.建成高度发达的对外交通系统和国家级主枢纽城市 2.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 3. 建成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系统 4.建成科学先进的交通管理与指挥控制系统
最早引入南京的新式交通工具当属西式马车。19世纪末,上海的西洋人首 先把西式马车带到了中国,并很快流行为市内主要交通工具。
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六廊六路
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六廊六路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交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六廊六路是中国政府近年来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在这项战略下,中国通过建设海上丝绸之路、21世纪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国—蒙古—俄罗斯经济走廊、中国—印度尼西亚—缅甸—孟加拉全方位经济合作、中国巴西欧亚铁路等六个廊,以及中国—东盟、中国—中亚、中国—欧亚等六条路线,推动着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
其中,一些重要措施已经得到了实施和落实,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物流体系,以及实现电气化、信息化等现代化建设。
另外,中国还鼓励绿色交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是,中国的交通问题依然存在一些挑战。
空气污染、交通拥堵、高速公路负担不均等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中国需要更多的解决方案,如优化城市交通管理,改善公共交通系统,加强交通设施的环保建设等。
综合来看,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交通将会朝着更加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智能交通白皮书(PDF版)
车路智行:新基建新交通前 言 (1)第一章 内涵特征 (5)(一) 概念内涵 (6)(二) 主要意义 (6)1.带动有效投资的新基建 (6)2.释放经济活力的新引擎 (7)3.实施智能引领的新路径 (7)4.提供应急减灾的新保障 (7)5.建设交通强国的新支撑 (7)6.助力科学治理的新手段 (8)(三) 技术发展路线 (9)1.数字化升级 (9)2.网联化转型 (9)3.自动化变革 (10)(四) 发展愿景 (12)车路智行:新基建新交通第二章 百度方案 (13)(一) 百度ACE交通引擎 (14)(二) 技术优势 (16)1.人工智能全球领先 (16)2.自动驾驶领跑全国 (16)3.Apollo生态全球最大 (16)4.车路行闭环全球唯一 (17)5.海量用户终端触达 (17)(三) 应用实践 (18)1.车路协同,面向未来、服务当下的基础设施智能方案 (18)2.智能信控,AI视觉+地图大数据交通治理工具 (19)3.智能停车,中国第一的高位视频停车解决方案 (20)4.智能公交,全球领先的智能驾驶公共出行新体验 (21)5.智能货运,国内最智能、最安全、最高效的物流选择 (22)6.智能车联,规模化覆盖的智能交通终端 (23)7.智能出租,全球首个前装量产+L4商业化运营 (24)8.自主泊车,软硬一体ASIL-D最高车规安全等级 (25)9.园区物种,全球最全场景可量产的自动驾驶产品集 (26)结 语 (27)(一) 攻克车路智行关键技术 (28)(二) 打造车路智行核心引擎 (28)(三) 赋能车路智行运营模式 (29)车路智行:新基建新交通前 言车路智行:新基建新交通要加强新型载运工具研发,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
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构建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白皮书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白皮书是一个全面的文件,概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状况、趋势和政策。
这个文件通常由政府或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发布,旨在提供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全面信息,包括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政策等方面。
白皮书的内容可能包括: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述: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历史、现状和作用,以及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规划与建设:详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线路规划、站点规划、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运营与管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车辆与设施管理、安全管理、客运组织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如何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政策与法规:介绍政府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政策支持、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未来发展:预测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分析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白皮书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规划设计机构和相关企业提供参考,有助于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一、介绍交通运输在中国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交通运输发展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1.1 背景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需求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交通运输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其发展。
1.2 目标本白皮书的目标是分析中国交通运输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推动中国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二、交通运输现状中国交通运输的现状是本白皮书的基础,对于了解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2.1 路网建设中国的路网建设经历了长期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路网、铁路网和航空网络。
中国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铁路网的建设和改善也成为中国交通运输的重要部分。
此外,中国的航空网络也在迅速扩大。
2.2 公共交通公共交通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大城市普遍采取了轨道交通的发展策略,地铁的建设在中国的城市中蓬勃发展。
此外,中国的城市也鼓励并发展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以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2.3 物流发展中国的物流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物流是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物流的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之一。
2.4 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安全,采取了多项措施以提升交通安全水平。
然而,交通事故仍然是中国交通运输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
三、交通运输发展趋势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的规划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一些趋势。
3.1 绿色交通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绿色交通系统的目标。
绿色交通包括推广电动车辆、提供清洁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发展可再生能源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等措施。
绿色交通的发展将有效减少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数据】2016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数据】2016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2016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简称《统计公报》)。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交通运输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交通运输结构不断优化《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4万公里,比上年增长2.5%,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过2.2万公里。
全国铁路路网密度129.2公里/万平方公里,增加3.2 公里/万平方公里。
铁路营业里程中,复线里程6.8万公里,比上年增长5.2%;电气化里程8.0 万公里,增长7.4%。
截至2016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69.63万公里,比上年增加11.90万公里。
公路密度48.92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1.24公里/百平方公里。
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422.65万公里,比上年增加18.03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0.0%,提高1.6个百分点。
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60.12万公里,增加2.63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12.8%,提高0.2个百分点。
高速公路里程13.10万公里,增加0.74万公里;高速公路车道里程57.95万公里,增加3.11万公里。
国家高速公路9.92万公里,增加1.96万公里。
年末,国道35.48万公里,省道31.33万公里。
农村公路里程395.98万公里,其中县道56.21万公里,乡道114.72万公里,村道225.05 万公里。
年末,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9 9 . 9 9 % ,其中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99.00%,比上年提高0.38个百分点;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99.94%,其中通硬化路面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96.69%、提高2.24个百分点。
全国公路桥梁80.53万座、4916.97万米,比上年增加2.61万座、324.19万米,其中特大桥梁4257座、753.54万米,大桥86178座、2251.50万米。
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报告白皮书
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报告白皮书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报告白皮书旨在探讨交通与能源领域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发展。
以下是一个概要: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交通和能源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关键问题。
交通与能源的融合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交通与能源的关系交通和能源是相互依存的两个领域。
一方面,交通工具需要能源来驱动;另一方面,能源的生产和运输也需要交通来完成。
因此,交通与能源的融合发展可以带来诸多好处,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运输成本等。
三、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方式1. 能源多元化:在交通领域中,采用多种能源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
2. 智能交通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构建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工具的高效、安全和环保运行。
3. 电动汽车:推广电动汽车,实现交通工具的电动化,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4. 共享经济: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将分散的交通资源集中起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5. 绿色物流:发展绿色物流,实现物流过程的低碳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四、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挑战1. 技术难题:目前,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相关技术还存在一些瓶颈,如电池续航里程、充电设施建设等。
2. 政策支持: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支持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如补贴、税收优惠等。
3.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实现交通与能源的融合发展,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如充电站、智能交通系统等。
4. 公众认知:提高公众对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是推动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结论交通与能源的融合发展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
政府、企业和公众需要共同努力,克服技术、政策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挑战,推动交通与能源的深度融合,为构建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国家铁路局介绍《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
铁道技术监督第49卷第1期(1)可靠性好。
由于磁致伸缩式液位传感器借助应力波传播来测量,没有机械设备移动,故没有摩擦,不易损坏。
全部传感器封闭在不锈钢钢管内,与所测量物质无触碰,控制器工作可靠,寿命长。
(2)准确度高。
在工作中,由于磁致伸缩式液位传感器通过测量起止单脉冲和停止单脉冲的时间来确定被测偏移量,测量准确度高,准确度高于0.02%FS,是其他传感器难以实现的。
(3)受环境干扰小。
环境温度的变化对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几乎没有影响。
(4)量程大。
在不影响测量准确度的情况下,电容式静力水准仪的最大量程一般为2000mm,而磁致伸缩静力水准仪的量程可达5000mm,甚至更大,并且可以定制。
5结语磁致伸缩式静力水准仪具有可靠性好、准确度高、环境适应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安全性好、量程大而且可定制等优点。
但是,由于磁致伸缩式静力水准仪是利用起始脉冲在波导丝中传播形成的磁场所产生的磁致伸缩效应来测量位移,如果周围环境中存在强磁场,会对磁致伸缩式静力水准仪产生干扰,导致测量数据出现偏差。
另外,磁致伸缩式静力水准仪不适合与导磁材料一起使用。
设备应用时,暂未考虑强磁场环境以及导磁材料对静力水准仪测量准确度的影响。
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考虑利用其他准确度更高、更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技术,提高静力水准仪测量准确度。
参考文献[1]王晓立.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0.[2]伍艮常.磁致伸缩式液位传感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技术,2007(12):9-12.(编辑冯姗姗)国家铁路局介绍《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12月22日发表《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并于当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铁路局总工程师严贺祥出席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近年来,铁路行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征收道路拥挤费之行政争议问题
征收道路拥挤费之行政争议问题宋宇文【摘要】缓解城市交通拥挤一个最直接、经济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拥挤路段的使用者收费,由此引发了关于收费的行政争议.道路属于"准公共物品",行政机关对其进行的管理行为应视为行政行为,其争议理应属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我国许多城市正在酝酿引入拥挤道路使用收费制度,探讨征收交通拥挤费之行政争议的法律机制的意义将会凸现出来.【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8(024)002【总页数】4页(P123-126)【关键词】拥挤道路;使用收费;行政争议【作者】宋宇文【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2.296.4……在试图理解公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记住:政府与法律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是我们考察重点。
由于所有的例子都涉及到司法决策,我们可能还应当强调一点:虽然法院无疑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但是,在试图解决法律问题的努力中,我们不应当认为它们是唯一值得关注的具体机构。
如果洛克林的叮嘱是正确的话,我们考虑法律问题就离不开对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的把握。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私人汽车的拥有数量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挤现象在各地日益突出。
严重的交通问题,造成了时间的浪费、运营成本上升、交通事故、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巨大的社会代价。
为了缓解交通市场失灵,政府对交通的管制显得必要和正当。
政府要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应重点转向交通需求管理。
交通需求管理的措施较多,如交通拥挤收费①参见2005年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起草的《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建议稿。
该建议稿拟在公车改革完成后对城市中心区部分通道收取高峰期道路拥挤费,对私家车的发展进行主动引导,并辅以有限的限制和差别化调控。
另据2006年1月13日的《东方早报》报道,为缓解交通压力,杭州市决定将在车辆通行的高峰时段,对进入杭州核心城区道路的车辆征收“城市交通拥挤费”,以此来缓解市中心目前存在的“行路难”和“停车难”等矛盾。
《上海市交通白皮书》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上海市交通白皮书>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交通白皮书》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上海市交通白皮书>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交通局•【公布日期】2012.03.13•【字号】沪建交[2012]233号•【施行日期】2012.03.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交通白皮书》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上海市交通白皮书>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沪建交〔2012〕233号)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上海市交通白皮书》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市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部门和人员,认真组织实施,确保编制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特此通知。
《上海市交通白皮书》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二○一二年三月十三日《上海市交通白皮书》编制工作方案交通是城市的命脉。
交通白皮书是推进交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政府对广大市民的承诺。
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2002年发布了具有首创意义的《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
近十年来,对上海的交通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为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障。
当前,上海正处在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关键时期,面对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调整、人口总量增长远超预期、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环境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剧等新形势,市政府决定开展新一轮《上海市交通白皮书》编制工作。
一、总体思路《上海市交通白皮书》编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把服务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上海市综合交通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
继承和发扬第一轮白皮书“公交优先、区域差别、路车协调”等核心思想,发挥“世博会”后续效应,围绕“以人为本、安全为先、管理为重”的发展理念,综合运用科技、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促进交通发展的城乡一体、区域联动、客货协调,面向政府管理和社会公众,制定新一轮上海交通发展政策,为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公交优先之路权优先_杨涛
上路行驶权是指上路行驶的车辆及其驾驶人,符 合交通法规规定的条件,即有权上路行驶;通行权是指 交通参与者根据交通法规的规定,在道路某一空间范围 内进行交通活动的权利;先行权是指交通参与者根据交 通法规的规定所享有的优先使用道路的权利,多用在车 辆与车辆、车辆与行人发生交叉时,由法规规定谁先谁 后;占用权是指占用道路时,须经依据法规规定取得占 用的权利,未经批准是不得占用的。
各种交通方式都需要占用一定的道路资源,同时行 驶各自的路权就产生了路权分配问题。而道路资源的有 限性和稀缺性,就要求路权分配必须在保证交通安全的 前提下,以道路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目标。
公交路权优先是城市道路的路权分配向公共交通 倾斜,给予公共交通更优惠的条件,甚至可能对非公共 交通车辆进行必要的限制。路权分配给予公共交通必要 的、恰当的优先,是“公交优先”的基本措施,通过路 权优先能够减少公交与小汽车交通的冲突,直接提高公 共交通的运行速度,这也是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的最基本 要求。
二、公交路权优先的类型 根据路权的专用程度,可将公交路权大致分为四个 类型: 第一类是路权优先的最高形式,即空间上、时间上 的路权绝对专用,公共交通通行空间与其他交通方式完 全分离,如地铁、高架的轻轨、高架的快速公交等交通 方式。
图1 英国公交车转弯优先的标识
第二类是路权的独立与专用,但公共交通与其他
公交路权优先包括空间优先和时间优先两个方面, 空间上的优先权包括通行权优先、占用权优先,如规定 公交车辆出站时其他车辆不得超越公交车,便是一种通 行权优先;规定公交停靠站范围内其他车辆不得停靠, 属于占用权优先。公交路权时间优先主要体现在交叉口 通行方面,国外部分城市在交叉口设立公交超车车道以 方便公交车辆可进入交叉口进口道最前端排队,方便公 交车辆在绿灯时间最先通过交叉口,是公交通行时间优 先的一种具体做法。
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六廊六路
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六廊六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加强,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交通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六廊六路”战略,以推动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六廊六路战略的背景“六廊六路”战略是指中国政府在2015年提出的交通战略规划,旨在推动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六廊”指的是东北亚经济圈、京津冀协同发展区、长江经济带、海峡西岸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株潭城市群;“六路”指的是“一带一路”、长江黄金水道、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和环渤海经济圈。
这些区域和路线涵盖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区域和交通干线,是中国交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二、六廊六路战略的目标“六廊六路”战略的目标是实现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2. 推动交通运输的绿色化和智能化,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促进交通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4. 加强交通管理和监管,提高交通安全和服务水平。
三、六廊六路战略的实施为了实现“六廊六路”战略的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中国政府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如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等。
同时,加强对老旧交通设施的改造和升级,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2. 推动交通运输的绿色化和智能化。
中国政府在交通运输领域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汽车等,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推广智能交通技术,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交通安全监测系统等,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3. 促进交通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中国政府鼓励交通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交通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转型。
恒通探索中国BRT价值回归
舒适性好 、低 能耗 的城市 客车。这
通客车这款公 交车的。 南京新城 巴 ”
至 于这款 客车的经济性 ,孙金 款 客车在 四川绵 阳试 用后得到 了绵
“ 士有 限公 司的副 总经理孙 金 宝说 。 宝补 充说 :这 批 车 的 上 路 将 使 南金 阳 公 交 的 充 分肯 定 。此 外 ,在 广 泛 首先是根据 南京公 交客运市场 的需 线成 为 南京 市 乃 至 江 苏省 第一 条 纯 收 集 客 户 意 见 进 行 改 进 后 , 天然 气客车 线。根据 南京政府的要 O Z 1 5得 到 了新 疆 、石 家庄 、 贵 ” K 6 2 求。 南京市夏天 气温很 高,加上是 环 这 阳、宜昌、 西安 等 多个城市的青昧 , 大都市 ,政府要 求 大力发展 空调客 求 , 保 客 车 已成 为 发展 的趋 势 。
的车身立 即吸引 了众 多市民的注意。 扶 手 的 座 位 还 特 别 配 备 了安 全 带 。 开始研 发设 计的。一 些公 交公 司特
这 就 是 被 南 京 市 民 称 为 “ 济 型 经
O Z61 N K 25 B5。
一
位 5 0岁左右 的女性 乘客对 记者 别是省 会公 交迫切需要 一种拥 有大
比 , 内空间显得 更加 宽敞而 车 程 师 万昶 。 我 们 采 用 了一 种 ‘ 术 “ 技
明 亮 ,橘 黄 色 的 扶 手 布 局 合 集成 ’的设 计 思路 。 ”万 昶 说 , “ 这
8月 5 0日 ,一 款 全新 的燃 气 空 理 , 得 站 立 也 较 为舒 适 。除 1 驾 款车 的得 意之处在 于用 1m车的平 使 个 o
行 力 问题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前言 (1)上篇战略纲要1.回顾与展望 (4)1.1成就与问题 (4)1.2机遇与挑战 (6)2.目标与战略 (8)2.1总体目标(2030年) (8)2.2近期目标(2020年) (14)2.3战略任务 (15)3.交通政策 (16)3.1坚持公交优先发展 (16)3.2坚持交通需求管理 (18)3.3坚持绿色交通发展 (19)3.4坚持交通市场化导向 (21)下篇近期行动纲领(2020年)4.加快建设枢纽都市 (22)4.1构建广域辐射、高度发达的对外交通体系 (22)4.2构建快速便捷、高度综合的货运物流体系 (24)5.示范创建公交都市 (25)5.1加强公交导向城市形态和土地开发 (25)5.2构建公交体系多元模式和综合换乘 (25)5.3提升公交运营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 (26)5.4促进出租车辆规范运营和健康发展 (28)6.完善巩固畅达都市 (29)6.1强化长效管理机制 (29)6.2强化道路网络建设 (29)6.3强化交通设施标准 (30)6.4强化交通需求管理 (31)6.5强化停车综合改善 (31)6.6强化交通安全措施 (33)7.积极推动绿色交通 (35)7.1构建绿色交通模式 (35)7.2提升慢行交通品质 (35)7.3强化交通节能减排 (36)8.大力发展智慧交通 (37)8.1加强智能交通整体规划 (37)8.2完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38)8.3建立数据开放共享机制 (38)8.4规范“互联网+”交通模式 (39)9.强化建设法治交通 (40)9.1改进交通决策协调机制 (40)9.2加强交通法制体系建设 (41)10.宣传推广文明交通 (42)10.1加强交通文明管理体系建设 (42)10.2加强交通文明宣传普及教育 (43)前言2004年,我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启动编制《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交通白皮书》)。
2007年,《交通白皮书》经市委和市人大审议通过,由市政府正式颁布实施。
它是一部对南京交通发展具有历史意义的综合性、纲领性政策文件。
在充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交通白皮书》以构筑“畅达、绿色、和谐”交通为愿景,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主线,通过实施四大战略任务、五项重大政策和十二大建设工程,有效指导了南京近十年的交通建设发展,保证了十运会、青奥会、国家公祭日的成功举办,为支撑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十年来,南京城市与交通建设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
对外交通方面,五条高铁和城际铁路开通,禄口机场二期扩建、南京南站高铁枢纽、南京火车站北广场枢纽、龙潭港四期工程等客货运综合枢纽竣工。
城市交通方面,轨道交通6条线开通运营,线路长度居全国第四;6条道路过江、1条铁路过江、2条地铁过江通道全面建成,跨江交通瓶颈基本消除;公交都市、路网体系、交通综合整治均取得重大进展。
在“十三五”到来之际,南京交通发展需要在新时期、新台阶上谋划新战略、新发展。
面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等重大国家、区域战略,南京交通发展既迎来新的重大机遇,又肩负新的重大使命;南京“四个城市”、“五型经济”新战略实施,自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常住人口突破800万大关,江北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200万大关,交通拥堵、空气质量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南京交通发展既面临新的发展需求,又面临重大挑战。
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三五”将是南京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塑造公交主导、步行、自行车友好的绿色交通模式,引导城市与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上一轮《交通白皮书》已难以适应南京新阶段的发展要求。
为统筹新阶段南京综合交通运输发展,2015年,南京市正式启动新一轮《交通白皮书》的修编工作,组建了由市长挂帅、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加的修编委员会。
按照法定招投标程序,择优选取了国际、国内和本地多家综合交通专业研究机构承担白皮书总编咨询、国际、国内咨询、综合交通大调查和9个专题研究的编制工作。
新一轮《交通白皮书》修编着眼于南京市面对的新问题、发展的新阶段,旨在进一步明确南京市交通发展目标、优化交通发展战略、深化交通政策、落实近期行动,努力成为加快构建与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相匹配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行动纲领。
作为统领和指导南京未来5-15年综合交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本次《交通白皮书》经批准后全市上下需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变更,相关各部门需以《交通白皮书》为总纲,开展后续交通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保证《交通白皮书》确定的发展目标、战略任务、重大政策和行动纲领得到有效贯彻与充分落实。
上篇战略纲要1.回顾与展望1.1成就与问题1.交通出行总量大幅增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南京内外交通需求增长迅速,对外年旅客运输总量超过1.5亿人次,主城区常住人口日出行总量超过1000万人次。
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促进了城市活力的提升,带来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2015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9720.8亿元,达2007年的近3倍。
2.对外交通取得重大进展,枢纽地位显著提升。
目前,南京5条高铁和城际铁路建成,公路网络完全覆盖,已实现区区通高速,所有乡镇通干线公路;南京站、南京南站、禄口机场等综合枢纽全面运营;南京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辐射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015年,南京被评为全国首批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
3.公交都市建设快速推进,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以轨道交通为骨架、路面公交为主体的多元公交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轨道交通6条线开通运营,线路长度达225公里,居全国第四,公交专用道加快成网,公交车辆有序扩容和更新,新能源车辆比例不断提高;2012年,南京获批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一批创建城市,2015年荣获全球城市交通领袖奖。
4.城市干路系统基本成网,引领城市空间拓展。
“井字三环”快速路网、“经六纬十”主干路网基本建成,六条道路跨江通道建成通车。
交通设施的完善推动了“一城三区”(河西新城、东山、江北、仙林)城市框架拉开,支撑了大江南北的一体化发展。
5.交通需求调控初见成效,管理水平国内领先。
南京通过实施差别化的停车收费新政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措施,缓解了老城区交通拥堵问题;采用全覆盖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停车诱导系统和出行者服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了城市交通设施运行效率。
6.在看到巨大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南京交通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综合运输系统尚不完善,主城交通拥堵日益凸显,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比较严重,公共交通换乘无缝对接凸显不足,多样化高品质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城市紧凑发展、土地集约利用引导尚需强化,交通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有待加强,交通文明意识有待提高和普及,智慧交通投入不足,路网设施仍需完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亟需改善等。
上述交通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以人为本的交通发展理念、观念还需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与协作、协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综合运输的市场化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符合科学理性的人性化道路交通设计制度、政策、规范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依法治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交通环境尚未完全建立等。
1.2机遇与挑战7.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家战略加速推进。
国际航线直联欧、美、澳等洲,高铁时代到来,铁路国际集装箱运输网络开通;12.5m深水航道即将通达南京,加之“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速推进,南京开放合作的发展机遇凸显;江北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加之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南京都市圈一体化步伐加快,将为南京带来足够的发展动力与腹地支持;红花机场搬迁,过江通道建成,加之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五个统筹*1”工作要求,南京城市与交通协调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要求南京发挥综合运输枢纽作用,全面增强涵盖水路、铁路、航空、公路、管道多种运输方式的国际化、现代化综合运输能力;要求南京充分利用江北新区新发展支点,构建沿江通道与长三角城市群城际交通、一体化南京都市圈交通;要求南京抓住城市更新、江南江北协同的发展条件,针对“城市病”,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系统。
8.南京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四个城市、五型经济*2”战略全面实施,城市产业、空间形态进一步优化,要求南京交通政策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精准化方向转变;由交通、产业、空间相互独立向协同发展转变;由主要关注交通设施建设向建管并举转变;由解决中心城问题向区域一体与城乡统筹转变;由重建设速度向适时、适度、重效率、重品质转变。
1 “五个统筹”指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2 “四个城市”指“一带一路”节点城市、长江经济带门户城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五型经济”指:创新型、服务型、枢纽型、开放型、生态型经济。
9.小汽车快速增长态势仍将持续,路网扩容可能逐步缩小,道路交通供求结构性矛盾必将更加突出,土地、能源、环境矛盾日益凸显。
这要求南京以公交引领土地高效、集约利用;以公交、步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方式为主体,优化出行结构,提升出行服务;不断强化科学化、常态化的交通需求管理保证小汽车有序增长与合理使用。
10.“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时代已经到来。
要求南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与通信 (ICT)技术提升交通决策管理与服务水平;运用“互联网+”促进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提高运输效率;对“互联网+”下的新交通模式进行规范,引导交通运输服务新业态的健康发展;借物联网、车路协同、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全面提升智慧交通水平,推进相关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11.市场化、法治化导向日益明确。
交通融资压力不断增加,市场在交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交通法治体系不断完善,交通决策与管理更为科学、民主和规范。
要求南京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法治化手段改善城市交通。
2.目标与战略2.1总体目标(2030年)12.按照总书记对江苏和南京发展提出的“强、富、美、高”*3发展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建设“四个城市、五型经济”战略思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南京市交通发展总体目标为:构筑多元、开放的枢纽都市,方便、绿色的公交都市,安全、文明的畅达都市;形成与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相适应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3.多元、开放的枢纽都市。
形成方式多元、设施先进、功能完善、协同互补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和海港、空港、陆港、信息港“四港合一”的综合枢纽体系,以交通与产业、空间的协同发展提升城市吸引力与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