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7题)与民法通则(5题)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合法性原则- B. 公平原则- C. 适用性原则- D. 惩罚性原则正确答案:A2.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 犯罪与刑罚必须有法可依原则- C. 犯罪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原则- D. 犯罪以法律为依据,刑罚以行政法规为依据原则正确答案:D3.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的是()。
- A. 主体- B. 客体- C. 行为- D. 结果正确答案:D4. 下列关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B.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C.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法律规定的情形并不重要- D.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利益,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正确答案:A5.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之客体的是()。
- A. 身体- B. 财产- C. 社会主义制度- D. 公共利益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1. 刑法是指国家以刑罚来保护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罪与刑。
正确答案:对2. 刑法是国家施行刑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法律,是国家行使刑事权力的依据。
正确答案:对3.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规定罪及其刑罚,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
正确答案:对4.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正确答案:对5. 罪是指犯罪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正确答案:错以上为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以上是我根据您提供的要求编写的《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0司考卷三(带答案)
2010司考卷三(带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不适用死刑的情节?A.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 犯罪时已满75周岁的人C. 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D. 犯罪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答案:A2. 下列关于我国《民法通则》的表述,正确的是?A.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B.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C.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D. 民事活动不受地域限制答案:C3. 下列关于我国《宪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C.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D.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答案:D4. 下列关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B. 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应当分别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负责C.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告犯罪D. 犯罪嫌疑人有权申请辩护人答案:A5. 下列关于我国《婚姻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B.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C. 一夫一妻是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D. 夫妻双方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
(×)3. 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5. 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具有______情节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自首2.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______、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
法考主观题题型及各科分值
法考主观题题型及各科分值法考主观题题型及各科分值法考主观题考试的题型还是考的是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公司法与民法通则结合,公司法,民诉法,行政法共7道大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道题满分为22分,第二题刑法的满分也是22分。
第三题刑诉法题满分为21分。
第四题是民法题为22分。
第五题为《公司法》22分,第六题为民诉法19分。
第七题行政法为23分。
2023法考主观题概况法律职业考试主观题考试的各科试题与历年的考试中试卷题目顺序总体一样。
第一题还是考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有可能还是结合案例,进行观点分析。
第二题肯定是考刑法,也是结合案例,对犯罪嫌疑人的罪名进行罗列。
第三题肯定是《刑事诉讼法》。
第四题是民法与商经法的结合题。
第五题肯定是商经法的试题。
第六题肯定是《行政诉讼法》的试题。
法考主观题的题型分析主观题的考试题型主要分为论述题、案例题、法律文书。
下面咱们来逐一看看这些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一、论述题法考论述题是很多考生的心病,失分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论点分散,论述不集中主观题给分要看采分点,如何运用精练的语言全面又精准地表达观点,非常考验考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缺乏连贯性和前后分析的逻辑性,那失分就在所难免了。
2、题目未审清由于法考论述题考察的范围较广,考查考生的综合知识。
在有限的时间里,考生一旦着急,就容易误解材料,出现审题的偏差。
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仔细分析材料中的法律关系,找出需要进行论述的最中心的法律关系。
3、未分层次段落,缺乏法言法语这点咱们在上面也提到了。
分点论述,更容易捕捉到采分点;法言法语,更能体现考生的专业与能力。
4、分析浅薄,未达到一定深度凡是经过系统复习后,几乎所有的考生都能找出论述题中的法律问题,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论述要对理论考点进行分析升华,开头和结尾一定要着重体现。
二、案例题案例分析题之所以难,是因为考生需要根据案情,进行全面的分析。
法学概论作业题一(1-3章).
法学概论作业题一(1-3章)一、名词解释:1. 法2. 法的实施3. 法的适用4. 民主二、单向选择1.从世界范围看法的出现迄今至少已有()年的历史。
A.5000 B..2000 C.100 D.502.国家机关依法制定、修改、补充、废止各类规范性的活动称为()A.执法B.立法C.司法D.守法3.《婚姻法》应由()制定。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民政部D.婚姻登记机关4.外国人在中国领土犯罪,应采取()治罪。
A.中国法律B.外国法律C.不予追究D.遣还原籍治罪5.我国最早的一部宪法是()年宪法。
A.1949B.1954C.1978D.19826.违反治安处罚条例()月内,公安机关没有发现,不再处罚。
A. 1B.3C.4D.6三、多项选择:1、法是()A、行为规范的一种B、由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C、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D、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2、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表现为()A、经济基础决定法B、法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决定作用C、法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促进作用D、法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保障和制约作用3、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A、公正B、合法C、正确D、及时4、宅基地、自留地属于()A、私有B、国有C、集体所有D、共有四、判断题1、《民法通则》是具体的法。
()2、法是在私有制出现以后才产生的。
()3、县级人大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
()4、法的适用只能由司法机关来开展,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具有司法权。
()五、问答题1、怎样理解法的本质?2、简述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
3、什么是公证?公证的内容是什么?法学概论作业题二(4-6章)一、名词解释:1. 行政行为2. 犯罪3. 知识产权4. 法人二、填空题1.行政法的渊源包括()、()、()、()。
2.行政人员依法从事行政行为是()的行为,因而是具有法律效率的行为。
3.在我国《刑法》的根本任务是()、()、()。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生效。
2016年学法考试考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A. 人民主权原则B. 社会主义原则C. 法治原则D. 民主集中制原则2.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A.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 不负刑事责任C. 从重处罚D.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 物权制度B. 债权制度C. 知识产权制度D. 诉讼时效制度4. 下列关于我国《婚姻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B. 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C. 一夫一妻是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A. 劳动报酬B. 工作时间C. 试用期D. 社会保险6. 下列关于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环境保护法的核心内容B.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和其他公害C. 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D. 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A.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B. 食品污染物限量C. 食品包装材料标准D. 食品生产许可证8. 下列关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B.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C. 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 公诉原则B. 审判公开原则C. 辩护原则D. 有罪推定原则10. 下列关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民事诉讼法是调整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B.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和程序C. 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纠纷D.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口头起诉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
2. 《刑法》规定,犯罪行为构成犯罪,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条件。
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试题
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试题(1)说明:本试题共150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00题,判断正误题50题.答题范围为:《宪法》,《国旗法》,《民法通则》,《刑法》,《刑事诉讼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劳动法》,《婚姻法》,《环境保护法》,《国旗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我国现行宪法颁布的时间是A. 1954年B. 1972年C. 1982年D. 1983年2.宪法规定,公民在()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有病B.年老 C.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3.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社会主义制度C. 社会主义公有制D.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4.我国宪法对国家根本任务的规定是 .A.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B. 依法治国C.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我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包括 .A.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B.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C.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市D.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自治乡6.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A. 人民B. 公民C. 工人D. 农民7.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 国家主席B. 国务院C. 中国共产党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8.我国效力最高的法律是 .A.宪法B.刑法C.民法通则D.行政诉讼法9、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家主席C、国务院10.宪法规定,我国最高审判机关是 .A.最高人民法院B.公安部C.司法部D.最高人民检察院1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
A.应当承担责任B.不应当承担责任C.视具体情况而定1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民法练习题
一、判断题1、民法的调整方式包括事前调整和事后调整。
其中 "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的方式属于事前调整。
()2、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由民法调整,但亲属间形成的财产共有和分配等横向财产关系则不属民法调整。
()3、我国《民法通则》在民事立法中具有普通法的性质,故其应属形式意义的民法,是我国尚待修订和完善的民法典。
4、某国驻华使馆的官员驾车外出,与中国公民发生民事侵权纠纷,在其同意适用我国民法时,法院可依我国民法作为审判依据。
()5、“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是两种立法体例的具体表现,并不是否认民商法是私法的理由。
6、就民法原理而言,民法的渊源除法律外还应包括判例和法理,其具有弥补制定法局限的功能。
7、民事法律关系包括所有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8、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财产关系,当事人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且在经济利益上也是等价有偿的。
9、我国民法规定的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只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
10、法人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是法律赋予的,而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自然取得的。
11、甲到非禁渔区钓鱼的行为,属于事实行为。
12、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只能相应地由一个自然事实或人的行为引起。
13、不以主观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能引起法律关系变动的法律事实,即指自然事实,包括事件和状态。
14、甲自杀身亡,其财产由甲之配偶继承。
引起这一法律关系变化的是甲的自杀行为。
15、不当得利能够引起债权债务关系的发生,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16、无行为能力人同完全行为能力人一样享有人格权。
17、小明虽未满 7 周岁,但因经常随父母购买食物,已知一些食品的价格,故小明单独实施购买其已知价格食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8、胎儿没有权利能力,不能作为民事主体,故对胎儿的任何利益一律不予保护。
19、人的权利能力终于死亡,故法律无理由再对此种非民事主体的利益予以保护。
20、监护人是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
21、精神病患者陆某在住院治疗期间逃出,将某百货店柜台玻璃砸碎造成经济损失500 元。
法律知识问答题(3篇)
第1篇1.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A. 人民B. 国家C. 政府D. 社会主义事业答案:A解析: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
A. 刑罚执行完毕B. 刑罚执行期间C. 追诉时效D. 追诉期限答案:C解析: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追诉时效。
3. 以下哪个法律不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
A. 《宪法》B. 《刑法》C. 《民法通则》D. 《行政处罚法》答案:D解析: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包括《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而《行政处罚法》不属于基本法律。
4. 以下哪个行为不构成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A. 未经他人许可,复制他人作品B. 未经他人许可,使用他人商标C. 未经他人许可,使用他人专利D. 未经他人许可,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答案:B解析:未经他人许可,使用他人商标可能构成侵犯商标权,但本题要求选择不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因此B项符合题意。
5. 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形式。
A. 书面B. 口头C. 书面或口头D. 书面或口头或其他形式答案:C解析: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书面或口头形式,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
二、填空题1.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的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人民民主专政解析: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为()。
答案: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解析: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 我国《民法典》规定,合同当事人应当遵循()原则。
民法与刑法知识点(需让学生打印后面的后面新增部分)
民法学基本常识:1.《民法通则》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例题:下列社会关系属于民法调整对象的是()A.自然人甲因故意伤害他人被依法拘留B.自然人乙与自然人丙因离婚而发生财产纠纷关系C.丁工商局对某个体工商户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D.戊税务机关向某企业征收税款例题:公民因婚姻家庭纠纷,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因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财产权益争议,可依法向人民法院()(13年枣庄)A.起诉B.提起民事诉讼C.刑事自诉D.提起行政诉讼答案:B2.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是公民主体资格的集中体现。
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自然人通过自己的行为独立行使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包括从事合法行为的能力,也包括对其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1).完全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其他民事活动由法定代理人代理(3).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例题:张某11周岁,小学五年级学生,经常在其学校门口的一家小卖部买一些零。
食和一些学习用品,部分赊账,年终时共欠小卖部350元。
小卖部老板拿着账单要求张某父亲付款,遭到张某父亲拒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无需赔偿B.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应当付款C.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应当赔偿D.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应当由其自己付款,不应当由其父亲付款例题:甲16岁开始工作,但和父母共同生活。
继续教育《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四套题及答案
继续教育《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四套题及参考答案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A)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关键所在。
A.立法质量B.依法治国C.立法数量D.依法办事2 .民法典的编纂分几步走(B)A.一步B.两步C.三步D.四步3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不包括哪一项(C)A.制度化B.规范化C.民主化D.程序化4 .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从严治党、依据(D)治国理政。
A.党章法律B.党章党章C.宪法宪法D.党章宪法5 .《民法总则》个体工商户规定是什么人?(C)A.中国人B.公民C.自然人D.成年人6 .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法办事中心环节的是(B)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7 .法治政府基本内涵不包括(D)A.组织法定B.职权法定C.程序法定D.准则法定8 .(A)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B.党的领导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9 .我国应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政法队伍。
这支政法队伍的特征不包括(A)A.情重于理B.敢于担当C.执法为民D.信念坚定10 .(D)年,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A.2015B.2016C.2017D.201811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通过十年的努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B)。
A.责任政府B.法治政府C.法制政府D.职能政府12 .简政放权主要是向(C)放权。
A.地方B.社会C.市场D.组织13 .(B)报告提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A.十六大B.十七大C.十八大D.十九大14 .本课提到,(B)是诗词、歌舞、戏剧、小说等等都秉持孔老夫子“思无邪”的理念。
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宗教教育15 .(B)是依法行政最根本的保障,加强司法监督是保障依法行政的关键问题。
判断题题库(222)
一、《法律基础知识概述》1、法律有时候也是被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结果。
(×)2、法律是统治阶级利意志的体现。
(√)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4、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准则。
(×)5、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知识在表述法律。
(√)6、我国的法律制度在形式上属于大陆法系。
(√)7、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国务院。
(√)8、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这体现的是法律的规范性特种。
(√)10、法的效力层次为上位法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
(√)11、法律关系是指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2、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就不可能产生法律关系。
(√)13、精神产品不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
(×)二、《宪法基础知识》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利属于全体公民。
(×)3、在我国,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是人民法院。
(×)4、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5、《共同纲领》是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一部宪法性文件。
(√)6、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7、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
(√)8、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9、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利机关。
(√)11、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3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
(×)12、背叛国家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 √ )13、党中央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的要求。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予以公布。
继续教育答案(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1.《民法总则》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正式施行?(D)A.2017年5月1日B.2017年3月1日C.2016年2月1日D.2017年10月1日2.“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
”这句话出自(C)A.波斯纳B.马克思·韦伯C.伯尔曼D.贝卡利亚3.本讲提到,“五行之屬三千,罪莫大於不孝”是从(D)上对于不孝的人给予严惩。
A.教育制度B.选举制度C.激励制度D.法律制度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A)A.制度化B.规范化C.程序化D.以上都是5.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是(C)。
A.全民普法和守法B.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C.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D.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6.对公众关注的案件,要提高(D),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法藏身。
A公平性B.公开度C.公开性D.透明度7.(A)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B.党的领导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8.(B)是治国之重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A.法治法律B.法律法治C.法律宪法D.宪法法治9.(C)年,新中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
A.1950B.1952C.1954D.195610.十九大报告把(D)并列为立法原则,说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A.依法立法B.科学立法C.民主立法D.以上都是11.《民法总则》草案是以(C)为制定基础的。
A.《宪法》B.《民法典》C.《民法通则》D.《刑法》12.《民法总则》个体工商户规定是什么人?CA.中国人B.公民C.自然人D.成年人13.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是(C)A.人民民主B.法制完备C.梳理宪法法律权威D.依法执政14.(A)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工委内设立法规备案审查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备案审查职责提供服务保障。
A.2004年B.2005年C.2014年D.2016年15.(A)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
法律练习题刑法民法等
法律练习题刑法民法等法律练习题:刑法、民法等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石。
为了确保法律的正确应用和理解,法律练习题成为培养专业人士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探讨一些刑法和民法方面的练习题,并解答其中的问题。
2. 刑法题目2.1. 刑法基础知识题目:什么是刑法?它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刑法是指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国家和公民利益,对犯罪行为及其后果进行规范和处罚的法律体系。
其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当原则、罚罪相适应原则等。
2.2. 罪名与刑罚题目:小明因盗窃罪被判刑3年,量刑是否合理?量刑合理性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犯罪人的主观和客观情况等因素。
如果小明的盗窃行为情节严重,且给社会和被害人带来了重大损失,那么3年的刑期可以认为是合理的。
2.3. 防卫过当题目:小李在自家院内被歹徒持刀袭击,小李使用木棍将歹徒击伤,歹徒死亡,小李是否构成过当防卫罪?过当防卫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防止或制止非法侵害,采取了超过必要防卫程度的行为,造成对方严重损害的行为。
在这个案例中,小李所应用的自卫行为应属于合理防卫,因为歹徒持刀袭击小李,小李为了自保使用木棍击伤歹徒,并非明显过当,因此不构成过当防卫罪。
3. 民法题目3.1. 民事责任题目:何为民事责任?举例说明。
民事责任是指在民事关系中,依法对违反民事法律义务的主体进行法律惩处或给予补偿的一种法律规定。
例如,在合同关系中,一方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等。
3.2. 侵权行为题目: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违反法定的民事权益或利益;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有过错行为;产生了损害后果。
只有当这些要件同时满足,才能认定为侵权行为。
3.3. 合同解除题目:合同解除的情形有哪些?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一方或双方协商解除;一方或双方丧失履行能力;一方或双方严重违反合同约定;不可抗力等导致无法履行合同;根据法律规定解除。
交规所有题目共1500道题目共分6册汽车类题库2
1.2.1.103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雾天等气象,能见度小于100米时,与同车道前车保持以上的距离。
A.100米B.50米C.40米D.30米答案:B1.2.1.104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雨天等气象,能见度小于100米时,与同车道前车保持以上的距离。
A.30米B.40米C.50米D.100米答案:C1.2.1.105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雪天等气象,能见度小于100米时,与同车道前车保持以上的距离。
A.100米B.50米C.40米D.30米答案:B1.2.1.106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沙尘等气象,能见度小于100米时,与同车道前车保持以上的距离。
A.30米B.40米C.50米D.100米答案:C1.2.1.107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冰雹等气象,能见度小于100米时,与同车道前车保持以上的距离。
A.30米B.40米C.50米D.100米答案:C1.2.1.108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雾天等气象,能见度小于5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
A.60公里B.40公里C.20公里D.50公里答案:C1.2.1.109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雨天等气象,能见度小于5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
B.50公里C.40公里D.20公里答案:D1.2.1.110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雪天等气象,能见度小于5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
A.20公里B.40公里C.50公里D.60公里答案:A1.2.1.111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沙尘天等气象,能见度小于5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
A.60公里B.40公里C.20公里D.50公里答案:C1.2.1.112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冰雹天等气象,能见度小于5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
A.60公里B.40公里C.20公里D.50公里答案:C1.2.1.113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雾天等气象,能见度小于20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5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卷5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体现法的本质属性和使命的是( )A.法的目的价值B.法的现实作用C.法的评价标准D.法的形式价值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法的目的价值。
法的目的价值构成了法律制度所追求的社会目的,反映着法律创制和实施的宗旨,最集中地体现着法律制度本质规定性和基本使命。
因此,本题选择A项。
知识模块:法理学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的价值的是( )A.自由B.秩序C.公平D.美感正确答案:D解析:法的价值种类包括自由、秩序、公平等,并不包括美感。
知识模块:法理学3.关于法学上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区别不正确的有( )A.判断的取向不同,前者以主体为尺度,后者以现存的法律制度为判断的取向B.判断的态度不同,前者明显地带有个人主观的印记,后者则尽可能做到“情感中立”或价值中立C.判断的方法不同,前者是一种描述性判断,后者是一种规范性判断D.判断的真伪不同,前者取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契合,后者主要存在于其与客体真实情况是否符合正确答案:C解析:法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区别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阐述。
C选项中的答案是错误的。
其中价值判断采用的是规范性判断的方法。
关注法律应当是怎样的。
而事实判断采用描述性判断的方法,关注法律实际上是怎样的。
ABD中的表述是正确的。
知识模块:法理学4.《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该条采取的解决价值冲突的方法是下列哪个原则?( )A.价值位阶原则B.个案平衡原则C.比例原则D.自愿原则正确答案:C解析:比例原则是指某种价值的实现必然会以其他价值的损害为代价,但应当将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并不能超过一定的比例限制,即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7题)与民法通则(5题)
1.3.1选择题:(3题)
1.3.1.1 机动车驾驶人因交通肇事,处7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
A.发生重大事故的
B.致人重伤的
C.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D.逃逸致人死亡的
答案:D
1.3.1.2 机动车驾驶人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答案:C
1.3.1.3 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有期徒刑。
A.3年以上7年以下
B.2年以上5年以下
C.1年以上3年以下
D.3年以上5年以下
答案:A
1.3.
2.1 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答案:正确
1.3.
2.2 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
答案:正确
1.3.
2.3 机动车驾驶人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答案:错误
1.3.
2.4 机动车驾驶人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发生重大事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交通肇理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答案:正确
1.4民法通则(5题)
1.4.1选择题:(1题)
1.4.1.1 机动车驾驶人在紧急避险时,对因的损伤不承担民事责任或只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A.自然原因引起
B.避险超过必要的限度
C.措施不当
D.未采取措施
答案:A
1.4.
2.1 机动车驾驶人撞伤行人,应承担交通事故民事责任。
答案:正确
1.4.
2.2 机动车驾驶人紧急避险,因措施不当造成他人损伤的,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错误
1.4.
2.3 机动车驾驶人在交通事故中,由于过错侵害他人财产和人身安全的,应当承担民
事责任。
答案:正确
1.4.
2.4 机动车正常行驶,意外致人重伤或死亡,驾驶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和相应的行政责任。
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