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合集下载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降压效果的临床分析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降压效果的临床分析

服药 12 周末 132.1±12.7** 85.4±9.1** 69.7±8.3** 136.9±12.1** 90.7±8.5** 73.3±9.1** 121.6±11.4** 79.7±10.3** 61.5±7. 3**
美托洛尔组
服药前
141.8±10.8 94.4±7.9 77.9±9.1 147.9±12.3 97.8±10.3 71.3±7.8 132.6±11.3 87.7±8.5 65.5±8.4
【关键词】 比索洛尔 美托洛尔 动态血压监测
of the efficacy of bisoprolol and metoprolol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ZHANG Hong-bo, WANG Jie-ping, WANG Qing, et al (Cadre Health Care Clinic, Fuxing Hospital, Beijing 100038)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干保科(邮编 100038)
· 520 ·
50 次/min)、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起 搏器安装除外)、支气管哮喘、肝功能异常(肝功能正 常上限的1.5 倍)者,有继发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 不能合作者,孕妇、哺乳期妇女,服用避孕药及嗜酒 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n=44)和美托洛尔 组(n=44)。 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
北京医学 2010 年第 32 卷第 7 期
结果 一、两组服药前后动态血压参数变化 比索洛尔组和美托洛尔组服药后 12 周末与服 药前比较,全日、白昼和夜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 均显著下降(P < 0.05 或 P < 0.01);但两组间比较无 显著性差异(P 均>0.05),见表 1。 二、各时点动态血压变化 比索洛尔组服药后 12 周末 ABPM 各时点(当日 9∶00AM、11∶00AM 等至次日 9∶00AM) 收缩压和舒张 压均较服药前显著下降(P < 0.05,图 1)。 美托洛尔 组服药后 12 周末 ABPM 各时点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较服药前下降,但服药后的第 23~24h 血压下降不明 显(P > 0.05,图 2)。

干货!降压药“洛尔”三代的区别

干货!降压药“洛尔”三代的区别

干货!降压药“洛尔”三代的区别展开全文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面对这些“洛尔”,一些老病号总是一头雾水,不同“洛尔”有什么不一样?“洛尔”是β受体阻滞剂的英文译名,具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的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不全。

“洛尔”家族有很多成员,它们的作用机制有区别,临床应用也不同。

(一)分类:1)美托洛尔: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但是,美托洛尔剂量增大时,其对β1受体的选择性会降低。

美托洛尔无β受体激动作用,几乎没有膜稳定作用。

2)比索洛尔:一种高选择性的β1-肾上腺受体拮抗剂,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和膜稳定活性。

比索洛尔在超出治疗剂量时仍具有β1-受体选择性作用。

3)阿替洛尔:选择性β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

为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其心脏选择性作用明显强于美托洛尔,而对血管及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抑制较弱。

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无膜稳定性,也无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4)普萘洛尔: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这主要与药物的膜稳定作用及抑制血小板膜Ca+转运有关。

5)卡维地洛:兼有α1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作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

它具有膜稳定特性。

该药是一种强效抗氧化物和氧自由基清除剂。

试验证实本品及其代谢产物均具有抗氧化特性。

6)阿罗洛尔:β受体阻滞剂,兼有适度的α受体阻滞作用(二)t1/21)美托洛尔:3-5h2) 比索洛尔:口服比索洛尔3~4小时后达到最大效应。

由于半衰期为10~12小时,比索洛尔的效应可以持续24小时。

比索洛尔通常在2周后达到最大抗高血压效应。

t1/2:10-12h。

3) 阿替洛尔:口服吸收约为50%。

小剂量可通过血脑屏障。

蛋白结合率6-10%。

服后2-4小时作用达峰值,作用持续时间较久。

t1/2: 6-7h4)普萘洛尔:胃肠道吸收较完全,广泛地在肝内代谢,生物利用度约30%。

药后1-1.5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90-95%。

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对比观察

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对比观察

n o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 P> 0 . 0 5 ) . T h e l e v e l o f S B P a n d S D P o f 2 ro g u p s b e f o r e t r e a t m e n t W S a n o s t a t i s t i c ll a y s i ni g i f c a n t ( P> 0 . 0 5 ) . T h e l e v e l o f S B P nd a S D P o f 2 g o u p s 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W S a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b e f o r e t r e a t m e n t , nd a t h e l e v e l o f S B P nd a S D P o f b i s o p r o l o l ro g u p W S a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m e t o p r o l o l g r o u p , t h e d i f e r e n c e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ni g i f c a n t ( P <0 . 0 5 ) .

论 著

美 托 洛 尔 与 比索 洛 尔 治 疗 高 血压 的 临床 对 比观 察
张先芬
【 摘 要】 目的 对比观察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 0 0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
为美托洛尔组 和比索洛尔组各 1 0 0例 , 观察 2组临床疗效 , 并在治疗前后进行偶 测血压和 2 4 h动态血压监 测。结 果 2组 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2组治疗 前 S B P 、 D B P水 平差异 无统计学 意义 ( P>0 . 0 5 ) 。治疗 后 2组 S B P 、 D B 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 且 比索洛尔组降低 幅度 大于美托洛尔组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结论 比索 洛尔对 2 4 h血压 的控制优 于美 托洛尔 , 值得 临床推广应用 。 【 关键 词 】 美托洛尔 ; 比索洛尔 ; 高血压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无症状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无症状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无症状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的疗效比较梁丽霞;吴贻全;张喜中【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05【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BNP水平与LVEF,比较富马酸比索洛尔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2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组(A组):50例心功不全者均起始服用美托洛尔25mg/d,2w后改为47.5mg/d,4w后改为95mg/d,并根据病情及药物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200mg/d。

富马酸比索洛尔组(B组):50例心功不全者起始剂量为1.25mg/d,根据病情及药物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10mg/d。

观察用药1年后BNP水平与LVEF的变化。

结果两组BN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都得到明显的改善;A组的BNP水平明显低于B 组(P=0.015),而A组的LVEF明显高于B组(P=0.000)。

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效果优于富马酸比索洛尔。

【总页数】3页(P1022-1024)【作者】梁丽霞;吴贻全;张喜中【作者单位】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01;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001;深圳市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深圳 518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美托洛尔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 [J], 徐小燕;吴军2.美托洛尔缓释片和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比较 [J], 黄榆珍3.培哚普利与美托洛尔治疗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对比分析 [J], 赵维龙4.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比较 [J], 孔繁宇;张琴;邓家强;刘军明;廖志山;富蓉;魏峥;黄健安;邓俊明;范志勇5.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收缩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 [J], 许墨艳;张振国;卢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阿替洛尔的区别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阿替洛尔的区别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阿替洛尔的区别作者:Gcplive来源:药评中心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β受体阻滞剂已成为高血压、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基础治疗药物。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阿替洛尔是临床常用的四种β受体阻滞剂,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一、β受体阻滞剂的强适应症1、冠心病冠心病可分为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如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性绞痛、心肌梗死)。

β受体阻滞剂应作为稳定型心绞痛的初始治疗药物。

对于所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若不存在禁忌症,均建议24小时内应用β受体阻滞剂。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心肌梗死后患者长期接受β受体阻滞剂二级预防,可降低相对死亡率24%。

尚无明确证据表明阿替洛尔能够影响患者的死亡率。

2、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可分为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

若无禁忌症,所有慢性HF-REF,病情相对稳定,均必须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且需终生使用。

——2016年版《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推荐的β受体阻滞剂为:美托洛尔缓释片(琥珀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

二、四种β受体阻滞剂的区别1、作用机制的区别目前β受体阻滞剂可分为三类:非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同时阻断β1和β2受体,如普萘洛尔;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阻断β1受体,对β2 受体影响较小,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同时阻断β1受体和α1受体,具有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如卡维地洛,拉贝洛尔。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且难控制的患者,可选择降压作用更为明显的α,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

2、不良反应的区别第一,对呼吸功能的影响选择性β1 受体阻滞剂:特异性阻断β1受体,对β2 受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但仍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和肺功能恶化。

——对于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可使COPD 患者获益,甚至降低死亡率。

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药理作用的比较和分析PPT课件

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药理作用的比较和分析PPT课件

比索洛尔优势
对心脏和血管平滑肌作用均衡,适 用于高血压、心绞痛等多种心血管 疾病;具有较弱的内在拟交感活性,
可减轻部分不良反应。
比索洛尔局限
对β2受体有阻断作用,可能增加 呼吸道阻力,不适用于哮喘患者;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痛等不
良反应。
不良反应对比
美托洛尔常见不良反应
心动过缓、传导阻滞、低血压、心力 衰竭加重等心血管系统反应;恶心、 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反应;皮疹、 瘙痒等过敏反应。
比索洛尔常见不良反应
与美托洛尔相似,但发生率相对较低 ;此外,比索洛尔还可能引起血脂异 常、血糖升高等代谢相关不良反应。
05 实验研究与案例分析
实验研究方法
01
动物实验
选用合适的动物模型,观察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记录药物作用时间、强度等指标。
02
临床试验
在严格遵循医学伦理和法规的前提下,设计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比
心脏选择性
美托洛尔对心脏的选择性较高,主要作用于心肌,对血管平滑肌作 用较弱;比索洛尔对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较为均衡。
内在拟交感活性
美托洛尔无内在拟交感活性,而比索洛尔具有较弱的内在拟交感活性。
药动学差异
吸收
01
美托洛尔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较高;比索洛尔口服吸收
较慢,但生物利用度也较高。
分布
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药理作用的比 较和分析ppt课件
目 录
• 引言 • 美托洛尔药理作用 • 比索洛尔药理作用 • 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药理作用比较 • 实验研究与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比较和分析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比较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

比较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

比较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发表时间:2017-01-09T15:40:22.7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9期作者:杨锦萍[导读] 了解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比索洛尔以及美托洛尔的有效性。

(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西药科山西太原 030012)【摘要】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比索洛尔以及美托洛尔的有效性。

方法:此次对照83例因高血压、于2014年9月-2016年9月进入本院的患者,40例A组均展开美托洛尔疗法,同时43例B组展开比索洛尔疗法,给予两组疗效展开比较。

结果:40例A组病例总有效率75.00%(32/40),43例B组是97.67%(42/43),(P<0.05),且用药后两组血压值比对,(P<0.05)。

结论:高血压救治工作中,通过展开比索洛尔疗法,其疗效更有保障,推荐选用。

【关键词】疗效;高血压;舒张压;比索洛尔疗法;美托洛尔疗法【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9-0105-02临床救治高血压时,通过对比索洛尔或者是美托洛尔合理应用,均可对其血压值进一步控制,但两种药品应用效果却表现出差异性特征。

为了解两种药品应用情况,笔者对照83例因高血压、于2014年10月-2016年11月进入本院的患者,40例A组高血压患者展开美托洛尔疗法,再给予43例B组展开比索洛尔疗法,对比其疗效,旨在改善转归,使机体血压值得到有效改善。

1.对象及方法1.1 临床资料此次对照83例因高血压、于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进入本院的患者。

40例A组高血压患者,17例(女)/23例(男);35~79岁,均值(52.1±11.12)岁。

43例B组中,18例(女)/25例(男);36~78岁,均值(53.3±11.06)岁,对两组上述信息展开比较,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40例A组高血压患者展开美托洛尔疗法:给予患者用药美托洛尔,每次25.0mg,2次/d,以晨起后7时~9时、午间4时~6时为时间节点,分别用药,若患者血压值始终未得到控制,需酌情增加用药量。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摘要:为了分析探讨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本文从我院2017年度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着抽取先后顺序,先抽取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后抽取的55例患者作为试验组。

对照组高血压患者采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试验组高血压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静息心率(RHR)以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情况(包括SDNN、RMSSD、SDANN以及PNN50)。

结果显示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静息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患者改善效果更加显著(P<0.05)。

这表明在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但是美托洛尔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静息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5]。

在临床上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6-7]。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评价高血压药物临床效果时,除了观察患者的血压外,还应该分析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心率变异性指标对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8-10]。

基于此,本文以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研究对象,分析了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原发性高血压治疗药物的选择提高借鉴。

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从我院2017年度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着抽取先后顺序,先抽取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后抽取的55例患者作为试验组。

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石海莉;武艳丽
【期刊名称】《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5(14)4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国产比索洛尔(博苏)和美托洛尔(倍他洛克)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两组,分别每日口服1次比索洛尔及2次美托洛尔,治疗8周,并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评价用药前及用药8周后24小时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服药第8周降压总有效率比索洛尔组91.3%,美托洛尔组73.9%,与用药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降低,但比索洛尔组优于美托洛尔组(P<0.05),且副作用少(P<0.01),对血脂、血糖无影响.结论:国产比索洛尔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安全有效,并优于美托洛尔.
【总页数】3页(P341-343)
【作者】石海莉;武艳丽
【作者单位】郑州市中心医院,河南,郑州,450007;郑州市中心医院,河南,郑
州,4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
【相关文献】
1.动态血压监测富马酸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降压疗效 [J], 邢爱华
2.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J], 牛鹏武
3.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的r 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J], 赵振梅;闫巍
4.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J], 张广平
5.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J], 滕海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对不同基础心率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对不同基础心率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年2月第10卷第5期临床研究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对不同基础心率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黄馨黄银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福建三明365000)【摘要】目的分析对不同基础心率高血压患者采取比索洛尔、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选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级高血压患者,样本数合计为246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根据患者的心率变化将其平分为A组、B组、C组,各82例,三组内在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n=41),行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n=41),行比索洛尔治疗。

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不良反应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

结果治疗之前,三组患者的心率变化、收缩压、舒张压无差异(P>0.05),治疗之后,研究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对比对照组较为明显(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比索洛尔对不同基础心率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药物安全,患者的副作用也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心率;高血压;临床效果目前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涨,严重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因而如何有效防控高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成为当前医学领域所面对的重要课题[1,2]。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主要在于交感神经被激活,且心率升高容易导致高血压患者产生心脑血管临床事件。

有相关研究表示,心率升高是引发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的重要高危因素[3,4]。

因此,有效控制心率变化是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血压和心率的多重管理。

现如今在我国基层中,难以有效提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以及心率达标率。

而比索洛尔属于长效β1受体阻滞剂,有助于对心率进行控制,该药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价值较高。

本文通过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2级高血压患者246例,评定对不同基础心率高血压患者采用比索洛尔的临床效果,见正文展示。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发表时间:2018-11-29T16:09:56.94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8期作者:张志军[导读]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提高血压改善效率,调节心率水平。

而比索洛尔的作用效果优于美托洛尔,更加值得应用。

祁阳县人民医院湖南永州 426100摘要:目的:分析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的1月~2018年的1月我院收治的14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A组选用比索洛尔治疗,治疗B组选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水平。

结果: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下降,接受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RHR、PNN50、RMSSD、SDANN、SDNN水平改善程度均优治疗B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提高血压改善效率,调节心率水平。

而比索洛尔的作用效果优于美托洛尔,更加值得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原发性高血压有非常高的发生率,而原发性高血压也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常见因素,必须予以重视,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

此类患者多存在心率变快的状况,无疑增加了并发症发生风险,故此类患者的治疗重点在于有效控制血压兼顾调节心率水平[1]。

本文分析了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本文选取2017年的1月~2018年的1月我院收治的14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

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每组均有73例患者。

治疗A组中有男性45例,女性28例;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是(53.2±3.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是(3.7±1.3)年。

治疗B组中有男性42例,女性31例;年龄30~63岁,平均年龄是(52.5±3.2)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是(3.9±1.5)年。

高血压药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的优劣对比

高血压药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的优劣对比

高血压药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的优劣对比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同属于β受体阻滞剂,具备抗交感神经兴奋和降压的作用,此外,二者都有减慢心率的作用;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在降压的同时,都可以使前列环素代谢物水平增高,血栓素A2代谢物水平下降,起到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都能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理想药物。

那么,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首先,就以上所分享的内容来看,增高前列环素代谢物水平效果上,以及使血栓素A2代谢物水平下降,比索洛尔要优于美托洛尔,效果更为明显。

其次,比索洛尔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β1-肾上腺受体拮抗剂,比选择性的β1受体拮抗剂美托洛尔,药物针对性更强。

比索洛尔是片剂,分为2.5mg/片和5mg/片两种,其半衰期为10-12小时,因此,一天服用一次即可;美托洛尔分为片剂和注射液,片剂又分为25mg和50mg 两种,其半衰期为2-6小时,所以一天需服用两次。

根据研究人员的对比研究表明,每天10mg剂量的比索洛尔与每天100mg的美托洛尔效果相当。

在副作用方面,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各自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表现。

服用比索洛尔可能会出现疲倦、头晕、出汗、睡眠欠佳,偶尔出现胃肠道反应,心动过缓,血压明下降、皮疹、红斑、下肢肿;有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动过缓、低血压、肺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孕妇等患者,禁用或慎用比索洛尔。

而服用美托洛尔偶有胃部不适、眩晕、头痛、疲倦、失眠、恶梦等副作用现象,对于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孕妇及对洋地黄无效的心衰患者则要禁用此药。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想免费咨询专业医生,可以下载“好心舒冠心病管家”,足不出户即可与众多慢病专业医生交流。

如果您觉得本文有什么不妥之处,欢迎您在评论区里指出,您的建议是我们进步的最大动力。

您也可以把您关心的高血压问题发在评论区,小编会整合后做相关分享,期待您的留言与意见!所有涉及用药、症状等信息共性为多,个性为少,读者朋友们请一切以专业医生指导为准,不随意用药。

毕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毕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毕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刘淑芳【期刊名称】《医师进修杂志》【年(卷),期】2005(028)004【摘要】目的观察毕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毕索洛尔(65例)每日2.5~7.5mg或加双氢克尿噻12.5mg,美托洛尔(60例)50~150mg/d或加双氢克尿噻12.5mg 对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2周的有效率。

结果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

4~12周毕索洛尔组血压下降值为13.8/12.3~21.5/16.4mmHg(1mmHg=0.133kPa),美托洛尔组为13.0,12.3~17.8,15.2mmHg,毕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12周降低血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4%和80.O%(P>0.05),加双氢克尿噻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81.4%(P<0.05)。

结论毕索洛尔是一种安全、有效高选择性岛受体阻滞的长效降压药。

【总页数】2页(P30-31)【作者】刘淑芳【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116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临床观察 [J], 邝健;黄裕立;梁华琼2.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J], 杨召伍;詹师;陈泽江3.毕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J], 刘淑芳4.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J], 杨召伍;詹师;陈泽江5.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对比观察 [J], 张先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临床应用有何不同?

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临床应用有何不同?

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临床应用有何不同?托洛尔和比索洛尔因能特异性阻断β1 肾上腺素受体,且对β2 受体的影响相对较小,故成为我国临床常用的β 受体阻滞剂。

常用来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疾病。

两者虽然都是高选择性β1 受体阻滞剂,但因其脂溶性/水溶性、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差异,决定其给药方法、降压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不同。

β受体阻断剂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脂溶性和水脂双溶性三类:1 水溶性β 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组织穿透力较弱,很少通过血脑屏障。

2 脂溶性β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组织穿透力强,半衰期短。

能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是导致该药中枢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

3 水脂双溶性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既有水溶性β受体阻滞剂首关效应低、又有脂溶性β受体阻滞剂口服吸收率高的优势,中度透过血脑屏障。

1生物利用度美托洛尔由于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仅为40%~50%,而比索洛尔首过效应低,生物利用度达90%以上。

2血脑屏障由于美托洛尔为脂溶性,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不良反应较多;比索洛尔为水脂双溶性,中度透过血脑屏障,中枢不良反应较少。

3半衰期美托洛尔半衰期较短,需要一日2~3次给药,比索洛尔半衰期长,只需一日一次给药。

4 P450酶美托洛尔主要在肝脏细胞色素P450 2D6酶作用下代谢成无活性的产物。

易和CYP2D6抑制剂(奎尼丁、特比萘芬、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塞来昔布、普罗帕酮和苯海拉明)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而比索洛尔则不经P450酶代谢,不易和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5代谢和排泄美托洛尔主要在肝脏代谢,因此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通常肝硬化患者所用美托洛尔的剂量与肝功能正常者相同。

仅在肝功能非常严重损害(如旁路手术患者)时才需考虑减少剂量。

比索洛尔肝肾双通道代谢,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通常不需要调整剂量。

严重肾功能衰竭(肌酐清除率<20ml/min)和严重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每日剂量不得超过10mg。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的对比研究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的对比研究

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的对比研究石湘芸;赵勇;谢晋湘;刘丽芳;刘力生;杨虎生;王淑玉;顼志敏;孙宁玲;郭静萱;江一清;龚兰生;蔡乃绳;倪幼方;麦炜颐;伍卫【期刊名称】《高血压杂志》【年(卷),期】2003(11)4【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 ,观察比索洛尔 (n =1 1 5)每日 2 5~ 7 5mg或加双氢克尿噻 1 2 5mg,美托洛尔 (n =1 0 5)每日 50~ 150mg或加双氢克尿噻 1 2 5mg治疗 6周和 8周的有效率。

结果两组治疗第 2周开始平均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和心率 (HR)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 <0 0 1 ) ;在整个治疗期间血压和HR持续平稳下降 ,治疗后 2~ 8周血压下降值比索洛尔组为 1 1 0 / 8 6~ 2 1 6/ 1 6 2mmHg ,美托洛尔组为 1 1 0 / 8 8~ 1 6 7/ 1 4 9mmHg ;HR下降值前组为5 1~ 8 9次 /分 ,后组为 4 8~ 7 3次 /分 ;服药第 8周比索洛尔组降低SBP优于美托洛尔组 (P <0 0 1 ) ,其它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 >0 0 5)。

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 6周降低血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4 3 %和 79 0 % (P >0 0 5) ;8周加双氢克尿噻总有效率分别为 91 3 %和 81 0 % (P <0 0 5) ,比索洛尔加利尿剂可组提高降压疗效 7%。

动态血压监测 (ABPM)显示比索洛尔降低夜间SBP优于美托洛尔 (P <0 0 1 ) ;比索洛尔T/P比值 >50 %。

结论比索洛尔是一种有效、高选择性β1 受体阻滞的长效降压药 ,副作用轻微 ,耐受性好。

联合应用小?【总页数】5页(P340-344)【关键词】高血压;比索洛尔;美托洛尔【作者】石湘芸;赵勇;谢晋湘;刘丽芳;刘力生;杨虎生;王淑玉;顼志敏;孙宁玲;郭静萱;江一清;龚兰生;蔡乃绳;倪幼方;麦炜颐;伍卫【作者单位】北京海军总医院教授100037;不详;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空军总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上海胸科医院;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附院;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二附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R972【相关文献】1.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的对比研究 [J], 王尚昆2.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 [J], 王磊3.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的对比研究 [J], 胡光;赵长龙4.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 [J], 黄俊5.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J], 贺秀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影响的对比研究

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影响的对比研究

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影响的对比研究张任权;张裕生;温兴章【期刊名称】《新医学》【年(卷),期】2006(37)8【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40例)与美托洛尔组(40例),分别口服比索洛尔5 mg,每日1次,或美托洛尔25 mg,每日2次,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指标,并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一氧化氮和6-酮-前列素F1α水平增高(均为P<0.05),内皮素和血栓素B2水平下降(均为P<0.05),左心室肥厚明显逆转(均为P<0.05),其中比索洛尔组上述指标改变较美托洛尔组更明显(均为P<0.05).2组患者血压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不良反应均较少,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均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其中比索洛尔疗效更为明显,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药物.【总页数】3页(P512-514)【作者】张任权;张裕生;温兴章【作者单位】广东五华县人民医院内科,514400;广东五华县人民医院内科,514400;广东五华县人民医院内科,514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比索洛尔和乌拉地尔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对比研究 [J], 黄彦生;吴玉;王光公;魏海东2.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J], 王冬英3.缬沙坦和雷米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J], 杨明森;李伟庭;李志家;邓理军;林贲4.缬沙坦和雷米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J], 杨明森;李伟庭;李志家;邓理军;林贲5.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J], 李育鹏;郑小天;吕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托洛尔vs比索洛尔,同为「洛尔」,有何区别?

美托洛尔vs比索洛尔,同为「洛尔」,有何区别?

美托洛尔vs比索洛尔,同为「洛尔」,有何区别?*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一文全面教你区分β受体阻滞剂是心内科常用药物,被广泛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等。

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是最常用的“洛尔”家族成员。

酒石酸美托洛尔和琥珀酸美托洛尔,两者看似大同小异,仅仅是“前缀”不同吗?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同为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它们之间又有何不同呢?跟着界小药一起来看看吧!酒石酸美托洛尔 vs 琥珀酸美托洛尔,怎么区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美托洛尔有两种,酒石酸美托洛尔与琥珀酸美托洛尔,二者的药效相似,但作用时间,作用方式有区别。

1剂型不同•酒石酸美托洛尔在37℃水中的溶解度较大,难以制备成膜控型缓释微丸,为普通片,也是医生们口中的“平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溶解度显著低于酒石酸美托洛尔,可制备成膜控型缓释微丸,为缓释片。

2体内过程不同•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服用后会迅速吸收,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半衰期大约是3-5h。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服药后,以几乎恒定的速度释放约20小时,作用超过24h,血药浓度无明显峰谷现象,且受pH影响低,吸收稳定。

3服用频次与剂量不同[1]•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应空腹服用,治疗高血压为每日100-200mg,分1至2次服用。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一天一次,最好早晨服用,治疗高血压为47.5-95mg,服用95mg无效的患者可合用其它抗高血压药,或者增加剂量。

可掰开,但不能咀嚼或压碎。

4食物影响•酒石酸美托洛尔与食物同服时,吸收率会增加40%,增加不良反应,所以应空腹服用。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不受饮食影响,饭前饭后服用均可,值得注意的是服用此药时至少使用半杯液体送服。

表1 酒石酸美托洛尔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的区别[2]美托洛尔 vs 比索洛尔,该如何选择?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同时阻断β1和β2受体,容易引起支气管痉挛[1],而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都属于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我们从下面这几点来看二者的异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发表时间:2018-06-11T14:13:11.50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7期作者:杜娟[导读] 两种药物均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但差异不大;且对心率及其变异性均具有改善作用,但比索洛尔在这方面效果更显著。

湖北大学校医院 430062 摘要:目的对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入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8例参与本次研究,对其中44例开展美托洛尔治疗,另外44例开展比索洛尔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对两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治疗后美托洛尔组以及比索洛尔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3.2(41/44)以及95.5(42/44),即两组疗效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前美托洛尔组以及比索洛尔组在RMSSD、RHR、PNN50、SDNN以及SDANN方面相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HR显著降低,RMSSD、PNN50、SDNN以及SDANN显著升高,即两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相比治疗后比索洛尔组RHR低于美托洛尔组,PNN50、SDNN以及SDANN高于美托洛尔组,即两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

结论两种药物均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但差异不大;且对心率及其变异性均具有改善作用,但比索洛尔在这方面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据近几年相关研究可知,心血管事件其中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即为心率变异性,因此要想改善患者预后,一方面要对血压进行严格的调节和控制,另一方面还要对心率变异性进行调节。

而不管是美托洛尔还是比索洛尔都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二者均属于高度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且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状况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1]。

本组资料通过对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88例患者开展美托洛尔(44例)与比索洛尔(44例)治疗,以期探讨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具体情况见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合计88例,均属于我院2017年1月~12月入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30~75岁,平均(50.34±6.45)岁,血压水平150~185mmHg。

无哮喘患者,也无心力衰竭患者,血尿常规无异常,治疗期间禁止服用其他降压药至少一周。

对其中44例开展美托洛尔治疗,另外44例开展比索洛尔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对两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进行观察和对比。

两组见在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方面下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前务必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并对全部患者开展甘油三酯、心率、血尿常规、胆固醇以及血糖检测。

两次血压值取平均数即为治疗前血压水平,治疗开始后每周要对血压进行一次检查,对心率进行两次测定,对两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进行记录、观察和对比。

治疗4周后再次对甘油三酯、血尿常规、胆固醇以及血糖进行检测,两次血压值取平均数即为治疗后血压。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比索洛尔组每天口服5mg比索洛尔,1次/日,可视疗效情况不断添加剂量,最高剂量不超过15mg;美托洛尔组每日口服50mg美托洛尔,2次/日,分早晚服用,可视疗效情况不断添加剂量,最高剂量不超过200mg,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1.3效果评定标准
(1)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治疗后如果患者舒张压至少下降20mmHg,或至少下降10mmHg,并处于标准范围内即不高于90mmHg,即属于显效;治疗后如果患者舒张压下降值处于10~20mmHg之间,或收缩压至少下降30mmHg,或舒张压下降值在10mmHg 以下,并处于标准范围内,即属于有效;治疗后如果血压下降值不满足有效标准,即属于无效。

其中显效和有效合起来即为总有效,相应的比率为总有效率。

(2)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及其变异性进行记录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资料有效率比较采用X2 检验,采用(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美托洛尔组以及比索洛尔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3.2(41/44)以及95.5(42/44),即两组疗效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常见于中老年患者,通过降压药物严格控制血压,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

目前据相关研究可知,高血压患者如果心率过快,极易导致心血管事件。

在患者迷走以及交感神经得到过度激活的情况下,会加快其静息心率,导致心率变异性减弱,造成心血管损害。

所以在降压的同时,对心率进行调节也非常关键。

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都属于高血压疾病治疗的一线药物,是一种高度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交感神经具有抑制作用,从而能减缓心率,避免血管事件[2]。

在本组资料中,通过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美托洛尔以及比索洛尔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差不大,且心率及其变异性指标也有明显的变化,意味着两种药物对心率及其变异性具有改善作用,不过比索洛尔组RHR低于美托洛尔组,而其他四项指标高于美托洛尔组,意味着比索洛尔在调节患者心率及其变异性上发挥的作用更大,因此建议使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衡旭华,邹剑杰,李长龙等.比索洛尔对舒张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2):131-134.
[2]张艳霞,陈桂玲,李海芹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3):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