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创新方式的探讨

合集下载

如何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

如何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

如何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在当今世界,无论什么领域,创新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之一。

科技创新不仅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在解决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而技术转移则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以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科技创新要符合市场需求科技创新必须要符合市场的需求。

只有符合市场需求,才能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因此,在进行科技创新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客户的需求。

可以采用市场调研的方式,与客户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以此指导技术创新的方向。

同时,科技创新也需要精益求精、持续创新。

创新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成果上,要利用前沿科技、开展协同研发,不断提高自己。

创新不仅限于技术创新,还包括商业模式、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创新。

二、技术转移要有市场定位技术转移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具体生产力的过程。

在进行技术转移时,首要问题就是要确定转移地点和推广规模。

因此,技术转移需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

只有准确地找到市场空间和市场需求,确定清晰的利润模式才能推进技术转移。

而技术转移本身也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除了要有针对性的技术推广方案外,也需要在知识产权保护及合同签订等方面做好相关准备,以更好地推动产业化进程。

三、技术合作要更加紧密合作是推动创新的重要手段。

在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方面,技术合作更是紧密交织。

技术合作可以拓宽资源、提高创新效率、降低成本、风险共担,提高竞争力等。

创新领域的技术合作还可以促进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

四、重视创业与科技型企业孵化创业和科技型企业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相关部门、高校、企业等应该为创业和科技型企业的孵化提供支持。

在政策倾斜、金融支持、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提高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创业型企业健康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对于政府来说,应该制定更多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形成立体的支持体系;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加强创新、技术合作,摒弃短期利益的思维,真正实现长期合作。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对策探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对策探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对策探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大众对科技创新的日益重视以及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求的增加,都需要高校进一步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途径及对策,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转移转化的途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要包括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

技术转移是指将高校科技成果转移给企业进行应用;技术创新是指高校自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并进行推广。

以下是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途径:1. 企业合作高校可以与企业开展合作,将自己的科技成果转移给企业,以达到产业化应用的目的。

这种合作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协作人员可以把自己的专业优势结合在一起,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将科技成果转移到市场上。

2. 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手段。

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和鼓励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例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中小企业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政策,为高校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3. 实验室交流高校可以与其他科研机构或企业签订实验室共享协议,以利用各自的实验室设施进行研究。

这种方式可以扩大研究的范围,共享研究资源,从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4. 学术交流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或举办学术会议等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介绍自己的科技成果。

这种方式可以增加科技成果的传播和知名度,从而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5. 科技展览高校可以参加专业科技展览,向企业用户展示自己的科技成果。

通过参加科技展览,高校可以扩大自己的客户群体,增加科技成果的曝光率,从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高校要想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实际应用,必须采取一些对策,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对策:1. 加强工程实践教学高校应该在教育中引导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补充和协调。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研究近年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

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模式,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助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进行研究,旨在寻求更有效的推动路径。

一、现状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一些问题,如难以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技术成熟度不高、资金匮乏等。

传统的技术转移模式主要依赖于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双边合作,但这种模式存在信息不对称、资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应运而生。

二、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是目前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重要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研发、技术转移等方式来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各方的优势资源,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型。

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中,高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高校作为科研机构,具有丰富的研究人员和科研资源。

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同时,高校还可以培养人才,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具有市场需求和资金支持。

企业可以提供实验场地、市场信息,为高校的科研项目提供资源支持。

同时,企业还可以将高校的科技成果投入到实际应用中,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产学研合作模式还需要科研机构的支持。

科研机构可以为高校和企业提供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

科研机构可以通过技术中介服务,将高校的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对接起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专利运营模式专利运营模式是另一种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

通过对高校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引入专利运营机构,将科技成果进行推广和转让。

专利运营机构可以为高校提供专利策略、知识产权评价、市场分析等服务,帮助高校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

在专利运营模式中,高校需要加强对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高校科技创新中的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移机制

高校科技创新中的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移机制

高校科技创新中的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移机制高校科技创新是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应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人才培养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科技成果转移机制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撑。

本文将围绕高校科技创新中的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移机制展开探讨,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校科技创新需要聚集一批攻关创新的优秀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必要前提。

人才培养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也是高校科研创新的支撑。

因此,高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通过课程设置、实验实践、科研创新和综合拓展等多种方式,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优秀人才。

针对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我们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着知识呆板、教学单一、实践脱节等问题。

为了满足高校科技创新的需求,我们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过程的含金量。

比如,可以开设横向交叉课程,提高专业交叉融合能力;增加自主探究环节,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基地,提高就业竞争力等。

2.科技创新与教学融合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应当互相融合,构成“教学-科研-创新”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通过将科技创新项目和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让教授和学生获得更多实践机会,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加强全员科研意识,培养教师创新教学能力,推进教学模式变革和学科交叉创新。

3.破解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利益分配问题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面临的利益考量,使得很多高校面临着“有人才无项目,有项目无人才”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建立清晰的科技成果分配机制,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利益共享,是高校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移机制高校科技成果转移机制是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

科技成果转移体现着高校科技成果的价值和社会意义,旨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和产业化。

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措施

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措施

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措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指将高校科研成果通过技术转移和产业转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社会服务的过程。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具有丰富的技术创新成果和人才资源,因此对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途径及措施,以期为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 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是指高校科技成果通过转让、许可、委托研究等方式转移到企业或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利用的过程。

技术转移一般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直接促进高校与企业或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建立技术转移机构或平台,开展技术合作、技术转让等活动;二是利用技术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帮助高校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移。

2. 产业转化产业转化是指通过技术研发、产业化、市场化手段,将高校科技成果应用于产品制造、服务提供或其他商业活动中,实现成果的商业化转化。

产业转化的途径主要包括:高校孵化器、技术企业孵化等产业化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将高校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

利用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通过科技创新基金、科技产业化引导基金等资金支持,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

3. 服务转化服务转化是指利用高校科技成果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包括技术咨询、技术检测、技术评估、技术培训等服务转化。

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过程中,服务转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高校科技成果的服务转化,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以为高校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 加强科技成果的保护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第一步是保护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

高校应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对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通过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形式,对科技成果进行保护,确保科技成果的合法权益。

2. 构建高效的科技成果转移机制高校应构建高效的科技成果转移机制,包括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成果转移合作联盟等机构,加强高校与企业、产业界的联系,搭建科技成果转移的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对策探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对策探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对策探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高校科研实力的不断提升,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已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其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对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1.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是指高校通过技术许可、技术转让等方式,将科研成果转移给企业或其他研究机构,使得成果得以应用和推广。

通过技术转移,高校科技成果可以快速应用到生产和市场中,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科技成果孵化高校可以设立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为科研成果提供孵化和转化的平台。

通过科技成果孵化,高校可以将具有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进行孵化和培育,推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过程,同时激发创新创业意识。

3.产学研合作高校可以与企业、研究机构等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工作。

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可以充分借助企业的市场资源和研发能力,实现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

高校可以参与科技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技术交流会、科技成果展示等活动,向社会宣传高校的科技成果,并寻求合作伙伴和投资机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1.加强科技成果的评估和保护高校应该加强对科技成果的评估和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的科技成果产权保护机制。

只有科技成果得到充分的保护,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推动成果的转移转化。

2.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资源配置高校需要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通过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或部门,统一管理和整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资源,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3.鼓励创新创业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扶持科技创新和创业团队。

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创业孵化服务等措施,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高校技术转移模式探析_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的调研与思考_梅元红

高校技术转移模式探析_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的调研与思考_梅元红

高等学校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尽管受到体制、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限制,我国高校仍在积极地探索更加有效的技术转移路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转移工作,以求更好地履行科技服务社会的职能。

本文主要结合清华大学的工作实践,就高校技术转移模式进行探析。

高校技术转移是一个多主体、多阶段、多层次、多来源的综合性体系,包含着复杂的结构和各种关系。

技术转移的参与主体主要有:高校、企业、政府、中介机构、投资机构等;技术转移的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技术开发阶段、技术推广阶段和技术应用阶段;技术来源主要有:高校(技术提供方)开发的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技术接纳方)委托、双方合作研发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新技术。

目前我国高校的技术转移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型。

1传统的技术转化模式———点对点的高校与企业直接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指通过高校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努力,寻找到合适的企业;或者企业在高校找到合适的科技成果,将其在企业产业化。

以技术的提供方(高校)为点,对应另一个点———技术的接纳方(企业)。

目前,大多数高校设有科技开发部门,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是最广泛、最典型且至今仍在沿用的转化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①点对点的直接转移,即技术直接由技术提供者(高校)传递给技术接纳者(企业)。

②在校企之间传递的技术主要是包括专利技术在内的高校自有科技成果,是典型的技术推动型技术转移。

该模式参与的主体只涉及到大学和企业,从技术转移的过程看,主要是高校已有技术的推广。

由于技术转移主要靠科研人员或管理人员直接与企业联络,合作规模和技术交易额普遍较小,涉及的技术多是较为简单的应用技术。

该模式虽然有其客观不足和一些限制发展的因素,但仍然是高校技术转移的一种主要模式。

据统计,近年来清华大学每年约1400项技术合同中,点对点是主要的合作模式,2008年合同额达到7.8亿元。

具体见图1。

目前,各高校正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和实践,一些新的技术转移模式不断涌现。

探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方法

探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方法

探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方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通过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等方式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过程。

科技成果转化既可以促进高校科研实力的提升,也能够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下面将从科研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科研成果转化的途径1.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技术转移过程中,高校可以将技术、专利等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转让给企业或其他组织,通过技术许可、技术合作等方式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社会需求中。

2.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与企业、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高校可以通过共同研发、成果共享等方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产学研合作可以提高科研成果的实际价值,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

3.创新创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另一途径是通过创新创业实现。

高校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创新创业,通过创业项目的孵化、技术转化等方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商业模式。

4.政府引导:政府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引导高校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

政府引导可以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科研成果转化的方法1.技术评估和筛选:科研成果转化前,需要进行技术评估和筛选,确定科技成果的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

只有经过评估和筛选的科技成果才能更好地进行转化,避免资源的浪费。

2.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非常重要。

高校需要积极申请专利,保护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防止知识产权被侵权,保障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益。

3.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与平台:高校可以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负责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

同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高校与企业、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这些机构和平台可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4.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高校需要与企业、研究机构等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院技术转移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手段,是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功能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但我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优化管理运营模式、建立复合型人才队伍、构建金融服务体系、借力技术转移联盟、加强国际技术转移,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

Abstract: Technology transfer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connection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economic, which is importantcomponent of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ystem. The function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is to speed up transformation of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s well as serv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a series of issues still exist in the growthprocess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It is needed to optimize management operation mode, set up comprehensive talentteam, build financial service system, draw support from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Alliance and enhanc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inorder to raise the transformation yield of scientific-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boost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关键词院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研究Key words: university;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research中图分类号院G640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06-0237-020 引言技术转移是指为提高生产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产业等一系列活动[1]。

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的途径及模式

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的途径及模式

1102019.08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和主要阵地,一直走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

截至2018年7月中旬,国内高校作为申请人的申请量达227万件,有效(即处于授权有效状态)案件量为70.3万件,占总申请量的31%。

但是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6年中国专利调查数据报告》,我国高校有效专利实施率为12.1%,远低于企业60%以上的实施率;高校有效专利产业化率仅3.3%,更是远低于全国46.0%的平均水平;从专利许可和转让数据来看,我国高校专利许可率仅为3.3%,低于全国8.1%的平均水平;我国高校专利转让率仅为1.9%,同样低于全国5.4%的平均水平。

不难看出,我国高校有效专利权的保有量巨大,但目前现存大量的专利尚未转移转化,高校优秀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将势必提升行业的创新,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的主要途径以及主要转化模式。

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的途径目前,已有的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的主要途径是采用对专利进行拍卖、在企业对专利感兴趣后通过第三方评估达成一致、通过政府部门的平台进行交易,采用自我孵化的模式以实现专利的市场化。

专利拍卖。

专利拍卖作为非传统的技术交易模式,专利拍卖是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市场实践,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专利拍卖这一行为使得专利作为商品公布于买卖双方面前,而中介机构作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促成专利转化。

它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卖方公开专利信息和估价,竞买人之间公开竞价,第三方提供包括专利有效性和权利归属等尽职调查的信息,有助于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交易市场;拍卖简化了专利交易的过程,拍卖公司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对拟拍卖的专利进行推介,吸引感兴趣的买家,并通过举办研讨会、交流会等沟通方式使买家更详细了解即将拍卖的专利,降低了卖家的市场推广费用。

同时将专利权竞买合同等法律文件进行提前公示,准买家只需在现场竞价中胜出即可签署合同,办理付款和权利转移手续,基本不存在传统的谈判过程;公开竞价具有价格发现功能,经过竞价能够发掘并实现专利的潜在价值,对于卖家正确评估并确定专利的价格是非常有利的;由于参与竞拍的买家在登记时都交纳了保证金,并签署了一系列的文件来证明其有完成交易的财务实力,所以可以有效降低交易失败的风险;通过远程竞标、代理竞标、电话竞标等匿名机制来保护竞买人身份的机密性,可以打消潜在买家的顾虑,因为专利购买行为本身会暴露其专利组合中缺乏竞争力的短板和缺陷,足以构成一个有价值的竞争情报。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与路径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大众对于科技创新的逐渐关注,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何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不同的转化模式和路径对于转化成功与否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

本文将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出发,分析不同的转化模式和路径,并探讨如何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与质量。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也是科技成果孵化的主要场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每年推出的科技成果超过30万项,但是这些科技成果大多数并未转化成为实际的生产力,只存在于高校和研究机构之中。

这其中既包括高等院校转化科技成果的低效率,也包括政府和市场环境的缺陷等外部因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和思考转化模式和路径。

二、不同的转化模式1、技术转让模式技术转让模式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常见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将高校的科技成果通过授权或许可等方式转让给企业,让企业通过专利权等方式获得技术使用权。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使用的生产力,同时也能够让高校获得相应的技术转移费用等经济收益。

但是在实际运作中,该模式的效率并不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同时也存在产权纠纷等问题。

因此,通过技术转让模式进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谨慎策划和实施。

2、孵化器模式孵化器模式是另一种常见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通过高校孵化器等机构,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并将其推向市场。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能有效提高高校科技成果的使用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也能够让高校通过股权等方式获得相关的经济收益。

但是该模式的成功与否也需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团队的配合等因素。

同时,孵化器的运作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投入,因此需要制定严格的计划和方法。

3、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一种较为新颖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研究

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研究

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研究科技创新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高校中。

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指将高校的科技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过程。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研究。

一、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意义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对于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其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可以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增加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最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可以促进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困境然而,目前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面临着一些困境。

一方面,创新成果的转化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产业与科研脱节、技术水平不够等问题。

另一方面,高校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商业化缺乏经验和能力,缺乏专业的机构和团队支持。

这些困境制约了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进程。

三、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现状目前,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方面,一些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提供专业的科技转化服务。

同时,一些高校还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方式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一是通过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将科技成果进行公开展示与交流。

二是通过与企业、政府等各方合作,开展技术合作与转让。

三是通过创新创业平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

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五、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推动因素要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需要不断提升相关的推动因素。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其次,高校要加强与企业、政府等合作,形成利益共享与合作共赢的格局。

同时,高校还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的建设与实践研究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高校作为科研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承担着科技成果转移与应用的重要使命。

而建设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围绕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的建设与实践展开研究,探讨其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路径。

一、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的重要性1.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在进行科研活动时,所产生的科技成果需要通过技术转移的方式实现产业化应用,进而造福于社会。

而专业化的技术转移团队能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估、推介、转让等环节的专业化操作,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质量。

2. 推动产学研结合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作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的主要推动力量,可以促进高校与企业、政府等各方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

通过技术转移,将科技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

3. 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专业化的技术转移团队需要具备丰富的技术转移经验和专业知识,为科技人才提供技术转移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机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

1. 人才队伍缺乏当前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中存在人才队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对技术转移工作的认识不足,缺乏对技术转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造成了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的发展受限;另一方面是由于对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不完善,导致了缺乏专业化人才的情况。

2. 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部分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中的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导致了技术转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不高。

技术转移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而缺乏这些方面的人才会影响技术转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机制不健全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团队的机制不健全也是当前存在的问题之一。

这其中包括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完善,技术转移团队的管理体制不够灵活等方面,这些都将影响技术转移工作的开展和效果。

以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为契机加强大学技术转移的思考

以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为契机加强大学技术转移的思考
21 0 0年第 6 期
S in e a d T c n lg 理研 究 n e e r h ce c n e科 技o y Ma a e h o 管 n g me tR s a c
2 1 0 6 00N .
文章 绵 号 :10 7 9 (0 0 6— 10— 3 00— 6 5 2 1 )0 0 0 0
源优势和科研 优势 ,促 进科 研成 果和研 发能力 向社会转移 , 为建设创新型 国家作 出新 的贡献是摆在大学 面前 的一个 重大 课题。本文拟结合 “ 国家技术 转移促进行动” 的实施 ,对 大 学在 “ 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 ” 中推进技术转移的必要性进 行简要分析 ,就加强大学技术转移提出若干建议。
技术转移体 系建设存在 的问题 ,以国家技 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实施为契机 ,应从技 术转移机构建设 、知识产权管 理办法、科技人 员评价机制、专业人 员培训等 多方面加 强新型大学技 术转移体 系建设 。 关 键词 :技 术 转移 ;大 学 ;促 进 行 动 ;科 技 中介 中图分类号 :G 1 31 文献标识码:A 高 ,大学发展技术转移功 能 ,帮助企 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 的
2 高校技术 转移存在 的主要 问题
长期 以来 ,技术转移是我 国国家创新体 系建设 中的薄弱
环 节,缺乏 良好的体 制、机 制和政策环境 ,成为提高我 国企 业 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障碍。充分发挥政府 、大 学、科研机 构 、中介机构 和企业等各方 面的作用 ,努力探索和完善 国家
技术转移体 系和技术转 移的有效运 行机制 ,加快知识流动和 技术 转 移 ,是 当前 建设 创新 型 国 家 十 分 紧迫 的 战略 性 任 务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 和国家技术转移体 系链条 的重要一环 ,尽管我 国大 学的技术转移也取 得了很大

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措施

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措施

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措施【摘要】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接着分析了科技成果转移的途径、关键因素和措施建议,同时还深入研究了几个成功案例。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结论部分总结回顾了文章的关键观点,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持续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分析、关键因素、措施建议、成功案例分析、总结回顾、展望未来、对策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指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仅涉及到科学研究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更是关乎高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一些科研成果长期滞留在实验室无法产生经济效益,高校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等。

深入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途径和措施,探讨如何提升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质量,对于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概述、途径分析、关键因素、措施建议和成功案例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

1.2 问题现状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虽然我国高校在科研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转化机制和渠道,很多科研成果并未得到有效应用和推广。

二、科研与产业融合度不高。

高校科研与产业界的联系相对疏弱,导致科研成果无法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产业化转化的难度较大。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对策探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对策探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对策探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已成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难题,如缺乏行业需求导向、科研人员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技术成果转化的壁垒等。

深入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途径和对策,对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途径主要包括技术转移、科技成果市场化、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形式。

1. 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是指将高校科研成果转移到企业进行产业化生产或应用的过程。

高校可以通过技术转移中心、专业的技术转移机构或权益转让的方式,将科技成果转移到企业。

技术转移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市场应用,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并能有效地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资金瓶颈和市场化问题。

2. 科技成果市场化科技成果市场化是指利用市场机制进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过程。

高校可以通过成立科技成果交易市场、设立科技成果推广部门等方式,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形成产业价值。

科技成果市场化有助于扩大科技成果的影响力和市场覆盖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3. 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指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的合作。

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可以深度融入市场需求,引导科研成果向市场导向转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产学研合作极大地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使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面临着多重难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

1. 提高市场需求导向高校应当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深入了解市场需求,转变研究方向,结合实际需求开展科研工作,推动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对接。

高校还可以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科研人员参与企业实际生产,增强科研成果的市场运用能力。

2.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建立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

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措施

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措施

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措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指将高校研究中取得的科技成果通过技术转移、产业化等方式,转化为市场可应用的产品或服务,以实现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深入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途径和措施,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途径主要包括技术转移、产业化和创业孵化等方面。

在技术转移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技术许可、转让等方式,将科技成果转移给企业进行应用开发,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在产业化方面,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

在创业孵化方面,高校可以设立创业孵化基地,对创业团队提供资金支持、导师指导等支持,帮助他们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化转化。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途径是多样的,可以根据科技成果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措施包括政策支持、技术转移机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

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高校与企业合作提供税收、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在技术转移机构方面,高校可以建立完善的技术转移机构,提供科技成果转移的咨询、评估、转让等服务,推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

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还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培训人才等方式,培养具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的人才,助力科技成果的转化。

还要注意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可能会面临技术保护、产权规范、市场需求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专利申请、合同签订、市场调研等手段,加强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市场对接,推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

还需要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实现科技成果的共享和互利共赢。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及改革建议探讨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及改革建议探讨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及改革建议探讨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依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这一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并提出改革建议,以期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存在的问题1. 技术转移难度大。

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着技术转移难度大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高校科研成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对高新技术的接纳能力不足。

这导致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缓慢,很多优秀的科研成果未能得到有效的转化和应用。

2. 缺乏市场导向。

传统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往往由科研人员和高校自行决定,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深入研究和了解。

这导致了很多科研成果无法与市场需求对接,产生了“卖力不出”、“卖易买难”的局面。

3.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因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方利益相关者,因此现行的激励机制并不完善,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

这导致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不够快,市场化程度不够高。

二、存在的制约因素1. 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包括组织架构、人员编制、激励机制等方面。

这导致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不高,以及科研人员在转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2. 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然而目前的产学研合作还存在合作方式单一、成果共享不明确等问题。

这导致了科研成果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市场产品,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3. 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保障机制相对薄弱,未能有效保护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导致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各种法律困境。

三、改革建议1. 完善激励机制。

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贡献给予合理的奖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

高校技术转移的5种模式特点分析

高校技术转移的5种模式特点分析

高校技术转移的5种模式特点分析文·李楠技术转移出自英文“Technology Transfer”,是指科学技术通过某种载体(人、物、信息)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科研生产之间以及科技系统自身之间的输出、输入过程。

技术转移的基本目标就是将大学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学术成果进行开发和利用,以造福于社会。

我国高校的科学技术转移活动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一方面,它将高校的人才、科研、技术优势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推动不同行业的技术革新与进步;另一方面,有效的技术转移活动能实现科研成果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高新技术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良性循环,并最终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自身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对高校科学技术转移的研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技术转移辐射范围不同,可将中国高校技术转移的模式划分为五类,分别是点对点的传统模式、点对线的技术孵化器模式、点对面的技术转移平台模式、点对体的高科技企业创业模式以及面对面的合作联盟模式。

传统技术转移模式传统的技术转移模式是高校与企业点对点的直接合作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技术推动型的技术转移。

高校是技术提供方,企业是技术使用方。

高校为自身特定的科研成果寻找合适的企业进行技术转移,或是企业在高校的相关成果中寻找符合自身要求的成果,将其在企业实现产业化并形成企业利润。

该传统模式的特点是:科研成果直接由高校传递给企业,不需任何中介机构,多是通过人际传播而获得的合作机会,因此合作规模和技术交易额一般较小。

适用于针对已有较好基础或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技术进行研发和技术转移。

技术孵化器模式技术孵化是指将科技资源高效、迅速地转变为社会生产力,促进中小科技企业成功创业和迅速成长。

技术孵化器模式是一种点对线的过程推进式技术转移,以高校为点,以技术孵化的整个过程为线,通过不同的技术转移机构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移。

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模式

北京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模式

集成创新许可
鼓励企业对引进的技术进 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形 成自主知识产权。
创新平台模式
科技园区
建立科技园区,吸引高校、科研 机构和企业入驻,推动产学研紧
密结合与协同创新。
技术转移中心
成立技术转移中心,负责高校、 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推广和转化 工作,促进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

创新服务平台
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提供技术研 发、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管理等 一站式服务,推动科技创新与经
提升技术转移效能的机构能力建设建议
加强技术研发能力
高校和科研机构应持续加强技术研发能力,产出更多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为技 术转移提供丰富的资源。
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团队
高校和科研机构应设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团队,负责科技成果的评估、转化和对接等工作 ,提高技术转移的效率和成功率。
强化产学研合作
1 2 3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出台更加明确、针对性的政策,鼓励高校 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转移,如设立技术转移专项 经费、减免相关税费等。
建立技术转移平台
政府可主导或支持建立技术转移平台,汇聚各方 资源,提供一站式的技术转移服务,降低技术转 移的成本和难度。
完善法律法规
健全技术转移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益和 义务,为技术转移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委托转移模式
将技术转移工作委托给专业化机构进行,优点在于能够借助专业机构的 经验和资源,提高转移效率,缺点在于需要支付一定的委托费用,并可 能面临技术泄露风险。
优化技术转移模式的建议与措施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强化技术转移专业服务
加强科研力量建设,鼓励原始创新和集成 创新,提高技术的市场竞争力。
完善技术转移政策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创新方式的探讨
先进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高校技术转移是高校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连接纽带。

我国高校的技术只有转移到产业界,并实现新产品的改进与生产、生产效率的提高,技术转移才算实现,技术创新才算成功,才能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本文中笔者详细叙述了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的创新方式,希望以此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

标签:高校;技术;转移;创新;方式;探讨
1加强技术转移中心的基础建设
充分整合校内科技资源,高校拥有众多的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要立足于打破原有科研体制的条块分割,充分发挥技术转移中心在学校的调控、指挥作用,将科技成果建立数据库,统一调配、统一指挥。

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沟通交流,通过建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有效的技术转移新模式。

通过推动技术专家与重点企业实现双向考察交流,诊断企业技术难题,积极举办各领域的专场对接会,促进院所与企业实现技术项目合作,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

2完善有利于技术转移的机制
在管理组织上给予高度关注,不再仅将大学的使命定为教书育人,它还有一个使命是推动中国产业健康、快速、科学地发展,要把技术转移工作放到其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地位去考虑。

加大科研成果市场化的意识培训,让科研人员全面认识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树立技术或科研成果的市场观念。

该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并进:对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未来的科研人员)应当进行科研成果市场化的基础教育,让他们意识到研究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即研究要有实用性和应用价值,其渠道就是技术转移;对现职的研究人员,要强化成果转化的现实意义。

开拓国际技术转移领域,把国际技术转移纳入服务中心發展规划,实施更宽广领域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实行技术国际化。

将国内技术市场和国际技术转移市场结合,使之与国际技术市场接轨,实现技术转移的大发展。

3高校应该整合自身创新资源
调整自身科学研究方向与重点,积极主动向产业技术需求靠拢。

调整学科设置和研究方向,整合创新资源,增加一些技术需求旺盛的产业方向的学科,力争为产业技术升级做好技术支撑。

采取措施加大R&D投入,完善技术成果,确保给产业界提供“适用”技术。

加强与企业交流,着眼于产业的技术需求,集中整合创新资源,有组织地进行研发。

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积极与科技
园区、高开区等技术需求量大的企业群进行联系,推进技术转移速度。

4加大对研究型高等教育投入
发达国家科研投入总量很大,如1999年美国R&D投入达236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18%。

相比之下,我国的科研投入就较少,分配到研究型高校头上的就更少。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高校技术转移方式中,我国的高校自办企业成为一种独特的现象。

这种原因的产生是有其原因的,许多高校创办企业的初始目标之一就是为自己筹集经费。

5转变高校研究方向和方法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自主研发和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而近年来新兴起的高科技公司一般都处于成长阶段,规模偏小,研发和创新能力也较差。

这些企业寻求的是能够马上投入生产,创造效益的技术。

而现阶段高校的科研成果要么是偏向基础研究,要么是相关研究的前沿,在供方和需方中存在矛盾。

另外,即使对于能够投入生产使用的技术,企业一般还需要进行二次开发,完成其产业化过程。

这需要在技术研究的过程中,高校和企业加强理解和联系。

6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在外向型的技术转移工作中,我国高校可以借鉴斯坦福大学的经验。

斯坦福大学的OTL模式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将专利营销放在工作首位。

OTL模式强调大学亲自管理专利事务,并把工作重心放在专利营销上,以专利营销促进专利保护。

工作人员均为技术经理。

在OTL模式下,工作人员必须既有技术背景,又懂法律、经济和管理,还要擅长谈判,因此被称为技术经理。

技术经理只管专利营销和专利许可谈判,在决定申请专利后,专利申请的具体事宜交由校外专利律师事务所办理。

发明人和发明人所在院系参与分享专利许可收入。

允许发明人分享收入旨在激励教师不断披露发明,并配合随后的专利申请和许可工作;而允许发明人所在院系分享收入的做法,则提升了发明人在院系中的地位和声望。

7加强校企合作
国内外实践证明,委托开发与合作开发一直是技术转移最为重要的途径,这种方式实现的技术转移占大学技术转移总量的70%~80%。

今后高校要积极开展相关专家为企业提供的咨询活动,一方面可以加强课题立项的市场导向,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横向科研合作的机会。

在开展校企合作方面清华大学的经验值得借鉴,为加强校企合作清华大学建立了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成员包括海内外大型企业140多家(海外企业占30%),形成面向企业的服务网络。

2001年清华大学与企业共签订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合同800多项、合同金额近5亿元。

8加强与国家经济发展结合
强化科研队伍建设,瞄准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特别是国家及行业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整合校内外各学科人力资源联合攻关,对外面向市场需求,进一步密切与行业内特大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工作站(分中心)。

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加强与各地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通过推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产学研联盟建设利用高校资源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高校可以与周边地方政府建立多层次校地合作模式,形成定期联系会议和互访机制,沟通筹划合作事宜,围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决策咨询、人才培养以及资源共享等主题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

9结语
我国高校要进一步加大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力度,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转移的新机制,推动全国高校大力开展技术转移工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