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时传祥(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时传祥(教案)
执教者:高州市祥山第一中学梁子春
【教学构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体裁的基本特点。
2、学习时传祥精神。
3、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味时传祥的人格魅力。
难点:理解作者给予本文的厚重主题:对时传祥精神的渴望与追求。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有人感叹道:“现在啊!知道QQ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阿Q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超女刘力扬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时传祥的人越来越少了。你们知道时传祥吗?现在请你们跟随老师的脚步,我们一起去寻找时传祥。”
(二)板书课题
(三)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体裁的基本特点。
2、学习时传祥精神。
3、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
(四)了解文体特点
本文属于人物通讯(新闻作品),新闻的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通讯与消息的区别:消息更注重时间的及时、事件的突发,记叙简略;通讯、报告文学更看重事件的本质与升华,记叙更具体、更详细,且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五)了解写作背景
这篇通讯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该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精神高原”形象地比喻高尚的精神特质,“重访”蕴含着重新发掘曾经辉煌过、曾经影响过一代人的劳模精神。
(六)简介时传祥
时传祥,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人,中共党员,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穿插介绍掏粪工)
(七)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请按时间顺序找出时传祥的经历。
2、时传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找出表现他人物形象的事例。
3、不同时代的人对时传祥的态度如何?
4、时传祥已去世三十多年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寻找时传祥”?
<2> 请学生回答问题后,课件展示:
明确:1、时传祥主要经历:解放前,背粪谋生,挨打、挨骂、挨饿;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掏粪、背粪;1959年10月,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领导接见;1964年,他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与刘少奇握过手,也成了“工贼”;1971年,因病被遣送回山东农村老家;1975年5月19日逝世,享年60岁。
2、分析时传祥人物形象:时传祥是一个敬业、实在、正直、本分的人。(时传祥精神)具体事例有:(1)为耿大爷家从厕坑中捞砖、洗砖、垒墙及清厕。(2)带领工友们自我加压,增加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3)成为全国劳模后,回乡仍坚持打扫村里大道。(插叙)(4)病中坚持置酒向刘主席敬礼。
3、不同时代的人对时传祥的态度:
解放前:挨打、挨骂、挨饿(受歧视)
五六十年代:尊重、赞扬、推崇(成英雄)
文革期间:工贼、挨批、遣送(被摧毁)
目前:年轻人----不知道
老人们----引以为荣、不满现状
国家领导人----怀念、尊重
有身份人士----笑谈、感慨
4、我们要寻找的是时传祥精神。“寻找”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要发掘劳模时传祥身上仍闪烁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呼唤人们像时传祥那样敬业、实在、正直、本分地做人。二是含蓄地指出在“动荡不定的精
神家园”里,虽然有人迷失了,但心存美好的人们却仍然渴望与向往时传祥精神,社会需要时传祥精神。
(八)总结反思
“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已经逝世三十多年了,但他依旧震撼、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多接触这样的精神人物,为自己的精神高原夯筑基础,即使周围有着太多的动荡和改变,也能够执着自己应有的那份坚持。
(九)作业布置
查找有关资料,寻找具有时传祥精神的人,把他们的事迹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17、寻找时传祥
孙德宏
时传祥精神----敬业、实在、正直、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