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资本论》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资本论》的理论系统和主要内容概要:《资本论》科学地说了然雇用劳动与资本制度的社会经济构造、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向。
第一卷主要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指出这一过程的本质是资本家盘剥雇用工人的节余价值。
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定致使资本主义社会的消亡和新社会的产生;第二卷论述了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矛盾必定致使社会重生产实现条件不停被损坏,惹起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迸发;第三卷研究了节余价值的分派理论,从而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构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本中经过对资本运动过程的研究,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运动规律。
对资本运动的研究,马克思采纳由抽象上涨到详细的方法,分别对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经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睁开论述。
《资本论》是对雇用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证研究。
它第一论述了整体研究的解析基础:劳动价值理论。
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说了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是节余价值生产和资本对节余价值的据有,展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构造,说了然资本主义经济不行战胜的内在矛盾和经济危机,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限制性和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必定性。
一、第一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发展趋向《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一致的生产过程和流经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自己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观察时呈现的各样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样状况惹起的全部次要影响”。
而资本的生产过程本质是资本家盘剥雇用工人的节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中心是节余价值生产。
1、解析基础:价值理论价值观点是马克思解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范围,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解析的基础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了然作为资本主义财产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资的劳动,从而为解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财产生产、分派和社会构造确立了科学的基础。
马克思资本论的主要内容
B
8
《资本论》第二卷的体系结构和主 要内容
《资本论》第二卷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 统一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其 中心是研究剩余价值的实现。
《资本论》第二卷包括三篇二十一章,可 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篇,论 述了资本循环理论;第二部分即第二篇, 论述了资本周转理论;第三部分即第三篇, 论述了社会资本在生产和流通理论。
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可以节约预付资本的量。
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B
11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 (第3篇,18—21章)
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两个理论前提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
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问 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将社会总产 品在物质上分为两大部类,在价值上分为三个部 分,是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了理论前提。
B
5
(一)劳动价值论
(第1篇,1—4章)
1.价值实体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2.价值量 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
产率成反比
3.价值形式
货币的起源(简单的价值形式、总和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
19
谢 谢!
B
20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含义:固定资本是指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厂房等劳动资料的 那部分资本;流动是指用于购买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和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周转方式不同、周转时间不同、价值预付和收回方式不 同、使用价值更新频率不同。
《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在这一篇中深入地分析了资本的 “积累与扩张”,分析了“简单再生产” 与“扩大再生产”,分析了“原始积累” 与“扩大积累”,点出了“资本主义积累” 的一般规律。
《资本论》经典原句
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 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 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 用价值量是不同的。
《资本论》第一卷基本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是整个《资本论》的基础部 分,通过对直接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本 主义的一般基础(商品经济)、剩余价值的秘 密、资本的本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 展的历史趋势,因而从根本的层次上阐明了资 本主义经济中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问题,并且 有始有终、首尾呼应,具有逻辑和历史的相对 完整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社会 主义义哲学
3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 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 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 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资本论》第一卷
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 体上,像我在别处说过的 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 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 的东西。
学习与体会
《资本论》是马克思心血之作,它把高度的科学 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 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既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 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又批判了资产阶级经 济学的阶级偏见、掩饰和谬误;既论证了资本主 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又 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 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比较
《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比较一、《资本论》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创立起来的,它集中体现在被称为“工人的圣经”的《资本论》这部马克思的伟大著作中。
但是人们在相当长时期以来都不太清楚的是,《资本论》并不是马克思所计划完成的庞大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全部内容,而只是由马克思打算写的经济学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册结构的第一册《资本》第一篇《资本一般》中的一部分,计分三卷,共约185万字。
这部巨著是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开始构思。
先后写了三部手稿,最后于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公开出版。
与此同时,马克思已写成《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手稿”,后经恩格斯整理补充分别于1885年、1894年出版。
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以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为标志基本建立起来,同时也可以说,这个理论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起来的。
《资本论》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就是从分析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细胞的商品开始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同时围绕对剩余价值生产、流通和分配的深入系统分析,创立了崭新的资本理论、工资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再生产理论、利润理论、利息理论、地租理论,以及虚拟资本理论、危机理论。
这样马克思便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剩余价值论为核心,使各种理论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建立起一座十分精巧完美的经济理论体系的科学大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正是通过这座经济理论体系科学大厦的建立,对资本主义经济从现象到本质、从微观到宏观,再到微观,把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结合起来,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基本矛盾,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性,从而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永恒性的说教,实现了政治经济学伟大革命性的变革,因而成为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当然《资本论》并没有终结真理。
《资本论》的读法
《资本论》的读法《资本论》是马克思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
自从它在1867年首次出版以来,不仅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也成为了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然而,由于其内容深奥,观点复杂,许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本文旨在探讨《资本论》的读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经典著作。
一、《资本论》的基本内容《资本论》被认为是一部经济学专著,但它的内容涉及了广泛的社会科学领域,包括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矛盾,同时也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构想。
《资本论》共分为三卷,第一卷主要介绍商品和货币的本质和功能,以及商品交换和货币交换的规律;第二卷主要探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创造和剩余价值实现的过程;第三卷主要讨论资本主义的总体规律和趋势,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命运。
二、阅读《资本论》的方法阅读《资本论》,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阅读技巧。
下面介绍几种阅读方法,供读者参考。
1. 系统阅读法《资本论》是一部系统性的著作,各部分内容紧密相连,因此,阅读时应该按照系统性的顺序进行。
首先要了解商品和货币的本质和功能,然后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创造和剩余价值实现的过程,最后探讨资本主义的总体规律和趋势,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命运。
2. 关注重点阅读法在阅读《资本论》时,应该关注其中的重点内容。
例如,在第一卷中,要重点关注商品和货币的本质和功能,以及商品交换和货币交换的规律;在第二卷中,要重点关注价值创造和剩余价值实现的过程,以及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在第三卷中,要重点关注资本主义的总体规律和趋势,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命运。
3. 对比分析阅读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经常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例如,他通过对比商品和货币的本质和功能,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矛盾;通过对比不同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率,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平衡和不稳定。
简述资本论
简述资本论摘要:1.资本论的概述2.资本论的主要内容3.资本论的意义和影响4.资本论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5.总结正文:一、资本论的概述《资本论》是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的一部重要著作,全名为《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分为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三卷。
这部作品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的尝试,旨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
二、资本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与货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阐述了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它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劳动的平均生产率。
同时,他还分析了货币的起源、职能和本质,揭示了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
2.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扣除工资部分后剩余的部分。
资本家剥削劳动者,实现剩余价值的最大化。
3.资本的循环与增长:马克思分析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循环,包括生产资本、流通资本和固定资本等。
同时,他指出资本的增长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积累和投资。
4.利润率下降趋势: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家不断提高生产率,但利润率会呈现下降趋势。
这是因为剩余价值率上升,导致资本家追求更高的利润,进而加大剥削力度。
5.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周期性危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周期性,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经济危机。
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如生产过剩、市场需求不足等。
三、资本论的意义和影响《资本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和内在矛盾,为劳动者争取权益和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资本论也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产生了重要指导作用。
四、资本论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借鉴和运用《资本论》的科学原理,积极探索适应国情的发展道路。
如我国在分配制度、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都体现了对资本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五、总结《资本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
资本论提纲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讲( 讲课提纲 )孔陆泉一、《资本论》总体介绍1. 《资本论》产生的过程、历史地位及其现实意义;2.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P8) 、目的 (P10) 、方法 (P8、P22) 和体系结构。
二、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l. 中心思想 : 本篇以一般商品生产为研究对象 , 揭示商品、货币的本质 ,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基础上 ,通过劳动二重性的独特分析 ,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理论体系。
2. 体系结构 : 本篇共三章,第一章分析商品的内在矛盾及外在表现 , 揭示商品及其价值的本质 ; 第二章分析商品的运动 ,即交换过程 ,揭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 第三章分析货币的各种职能。
三、各章主要内容介绍第一章商品1. 中心思想和体系结构 : 本章通过分析商品阐述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共 4 节 ,第 1 节分析商品的二因素 , 指明什么是商品价值 ; 第 2 节分析劳动的二重性 , 指明价值的源泉 ; 第 3 节分析价值形式 , 指明价值的本质 ; 第 4 节分析商品拜物教 , 进一步揭示价值本质。
2. 主要内容 :①商品的两个因素 :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 " 元素 " 形式(P47),是资本主义经济的 " 细胞 " 形式 (P8),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 (P48) 、交换价值 (P49) 和价值 (P51) , 价值的实体是人类劳动 (P52), 商品价值量用劳动量计量,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P52),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P53), 商品是二因素的矛盾统一体 (P54) 。
②劳动的二重性 : 这一理论由马克思首创 ,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P55) 。
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 ,表现为社会分工 , 是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 (P55) , 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P56), 但不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P56) 。
马克思资本论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宏编巨制。
全书共分四卷。
前三卷是理论部分,研究资本的运动,即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总形态,构成了一个以资本和剩余价值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是历史的批判部分。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问题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共分7篇25章。
第一篇马克思重点研究商品与货币。
首先揭示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二者的关系形成了商品的内部矛盾。
他通过分析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揭示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此外,还详尽地阐述了价值的实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的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价值形式和商品的拜物教性质,论述了自己完整的劳动价值论。
进而又研究了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说明了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必然产生货币,商品的内部矛盾必然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于是彻底解决了为古典学派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他研究了货币发展的具体阶段和形式,对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作了全面和系统的论述。
第二篇到第六篇研究资本怎样生产剩余价值,阐明剩余价值的源泉、实质、目的和方法,揭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这是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中最根本的问题。
第七篇研究资本的积累过程及其后果,马克思以革命的辩证法最后论述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提出了“剥夺者被剥夺”的著名结论,科学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共产主义制度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论》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心问题是剩余价值的流通和实现的过程。
共分3篇21章。
第一篇研究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马克思有序地分析了资本在循环中依次采取的三种形态,然后综述资本循环的三个公式,并阐明产生资本循环是这三个循环的统一。
第二篇研究资本的周转,着重分析资本在流通中的构成,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并说明它们在不同的时间里,依照不同的方法完成形态的循环。
《资本论》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的主要内容《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个人——卡尔·马克思经济学说中最主要的著作。
1867—1894年分为三卷出版。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资本论》跨越了经济、Z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是全S界W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
《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主要理论著作。
1920年9月,上海新青年社发行了李汉俊翻译的德国马尔西原著的《马格斯资本论入门》。
把《资本论》全部翻译成中文并出版,很早即为我国革M 志士和进步知识分子的热切期望,1930年3月,上海昆仑书店出版《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由陈启修翻译);1934年5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册(由吴半农译、千家驹校),才使人们得以初窥其貌。
新中国成立后,《资本论》三卷本和第四卷先后出版。
《资本论》第一卷是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这是暂时撇开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来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资本论》第二卷是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这是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来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资本论》第三卷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如商业资本、生息资本等)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如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这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资本论》第四卷是系统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说,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学说史。
《资本论》中心突出,结构严密,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科学体系。
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贯穿全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本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
《资本论》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的主要内容有人曾说:“ 19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现是《资本论》。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内在联系,被誉为“千年不朽之作”。
而马克思的代表作《资本论》又被称为“一切社会科学中最杰出的著作”,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那么,它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巨著呢?可见,《资本论》一书的主要思想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建立起剩余价值学说、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等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从而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机制的基础。
《资本论》的核心就是他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特点及其产生的根源,同时指出这一方式必然被生产力的发展所消灭,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因此,资本主义将被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正秘密并非是“榨取剩余劳动”,而是利用资本来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所追求的目的,是使自己手中的商品更快地增殖,以增加收入,获得更大的利润。
工人的境遇则恰好相反,他们希望劳动力的买卖价格低于劳动力的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凭借资本对工人的统治,当然可以对工人巧取豪夺。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把资本称为“经济上的强盗”。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实际上是他们以无偿占有的形式所攫取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在付出劳动力的全部价值后所得到的,仅仅是商品的价值或生产费用,即等于商品价值或商品价格。
马克思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哥达纲领批判》,是为迎接1848年的巴黎工人起义而写的。
1848年的工人革命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轨迹,标志着人类开始了自己的文明时代。
马克思资本论的主要内容ppt课件.ppt
剩余价值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他认为,资本家通 过雇佣劳动力,生产出的商品的价格超过生产过程中所用工人所得的工资,这 被称作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严重问题之一。
资本积累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经济不断积累,这是导致产生巨大贫富差距和其他社 会问题的主要原因。资本的积累还引发了劳动力的过度利用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阶级斗争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着阶级斗争。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利益冲突 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斗争将特定的社会关系转化为阶级意识和组织行动。 总之,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经典著作, 为人们认识和理解现代经济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启示。
谢谢
马克思资本论的主要内 容ppt课件.ppt
演讲人
目录
01
商品和货币
02
资本积累
03
剩余价值
04
阶级斗争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经济学理论著作,主要围绕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展开批判和研究。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商品和经济生活中的基 本形式,而货币则是商品流通的基础。
《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读书笔记《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写的一本科学著作。
内容对于我们这些处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有些晦涩难懂,所以,我在阅读《资本论》这本书时,也参考了《资本论选读和简论》。
一、《资本论》的主要内容:(个人整理)纵观《资本论》这本书,将里面的最主要的内容提炼出来的话,我个人认为主要有: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诸多范畴。
包括: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价值的本质、价值的实体、价值量、价值载体、价值形式、价值构成、价值转型、价值规律、国际价值等。
其中,重点介绍的是:(1)商品的二重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2)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马克思的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剩余价值论。
————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的学说。
3、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4、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5、马克思地租理论6、马克思的货币理论7、马克思经济学核心: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马克思价值源点的要点是:商品生产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二、《资本论》的总体印象阅读《资本论》这本书,无论从语言、逻辑、等方面都展现出马克思对于写作的严谨态度,而就是这种严谨与他超前的哲学思想和经济观点影响了后世的人们。
特别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和社会结构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
主要包括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或转化等理论。
科学地揭示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关键在于把“劳动力”与“劳动”区分开来,并且依据价值规律阐明了劳动力这个商品的特殊性质。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论包括:(1)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资本论一二三卷主要内容
资本论一二三卷主要内容
《资本论》是由卡尔·马克思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分为一、二、三卷。
下面是《资本论》一、二、三卷的主要内容概述:
第一卷:《资本论》第一卷主要讨论商品和货币形态、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以及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等问题。
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交换中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揭示了货币的本质和资本的起源。
他详细阐述了剩余价值是如何通过剥削工人而产生,并进一步讨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矛盾和扩大再生产问题。
第二卷:《资本论》第二卷主要探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
马克思对资本循环过程中的商品流通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规律。
他讨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各种市场和价格形成机制,同时也涉及货币和信用的作用。
第三卷:《资本论》第三卷主要讨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整体循环过程、利润率的倾向下降和资本主义崩溃危机等问题。
马克思进一步深入剖析了商品生产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探讨了利润率下降和资本有机构成上升对经济周期和崩溃的影响。
此外,他还涉及了货币和信用的作用、国家干预经济以及工人阶级的斗争等方面内容。
《资本论》通过透彻地剖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本质和运行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不稳定性,并提出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这部著作对于理解和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资本论
• 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描写爱情,没有采取悲剧手法, 也没有采用喜剧手法。她的手法类似今天的“肥皂剧”, 场景窄小,情节简单,人物不多。出现在作家笔下的是一 场一场的舞会,是一次又一次的聊天喝茶喝一顿一顿的家 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大喜大悲的场面。书中多 有的,是作家对人物性格的张扬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述。 这是作家的精明之处,也是其高明之处。
三、《资本论》揭示了社会生产的规律
•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 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例 如: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 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 变换的过程。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还分析了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和方法、劳动过程的一般 内容和基本要素、分工协作的发展规律、社会再 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机器、大 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作用等问题。马克思对生产一 般的这些研究反映了社会再生产的一般条件和一 般要求,对于包括社会主义在内的一切社会都是 适用的。
七、《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 书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具体研究了英国的工厂法对于劳资关系的调节作用, 阐述了法律、经济和阶级斗争的相互关系。在历史方面,《资本论》详尽地 考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商人资本、生息资本和资本主义地租的历史起 源。关于宗教,马克思指出,在商品社会里,崇拜抽象人的基督教,特别是 资产阶级发展阶段的基督教,如新教、自然神教等等,是最适当的宗教形式, 而在古亚细亚的、古代的等等的生产方式下,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 的狭隘性,观念地反映在古代的自然宗教和民间宗教中。关于家庭,马克思 指出,大工业使妇女、少年和儿童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也就为 家庭和两性关系的更高级的形式创造了新的经济基础。关于教育,马克思指 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 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关于道德,马克思从商品等价交换中发现 了市场经济中平等意识的基础,又从劳动力的买和卖表象背后发现了资本主 义社会自由、平等、博爱的虚伪性。马克思还深刻地分析了商品拜物教和资 本拜物教的根源,并把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实质概括为资产阶级生产当事人关 于他们自己的最美好的陈腐而自负的看法的系统化。
(完整word版)《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
《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一、《资本论》第一卷的研究对象:资本的生产过程1、是指产业资本。
2、分析的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
3、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4、包括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过程。
二、《资本论》第一卷体系结构七篇25章,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篇,以一般商品生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商品和货币的分析,阐述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第二部分:第二至六篇,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为研究对象,阐述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第三部分:第七篇,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阐述资本积累理论。
第一卷三大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第一节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一、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从分析商品开始第一、是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要求。
第二、是资本论研究方法的要求。
第三、是资本自身实际运动的要求。
二、商品使用价值的属性和特点1、商品使用价值的涵义:物品能够满足人某种需要的有用性。
2、商品使用价值的质和量①质:由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物的用途。
包括:一物一质;一物多质。
②量:指使用价值的计量。
使用价值的计量尺度是一种社会尺度。
3、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①-⑥P.2、P6三、商品价值的质和量1、交换价值2、价值的质第一、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第二、价值的实体是凝结状态的抽象劳动;第三、要通过交换价值来表现。
劳动的各种形态与价值决定的关系:(撇开供求关系)潜在劳动流动劳动物化劳动(劳动过程前)(劳动过程中)(劳动过程后)↓↓↓劳动力劳动发挥作用凝结为产品的劳动↓↓↓价值形成的基础形成价值价值3、价值的量①价值量的涵义②价值量的决定③价值量变动的一般规律四、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1、决定商品的要素第一、是否是劳动产品;第二、是否是社会的使用价值;第三、是否通过交换;第四、价值是决定性要素。
2、统一性:3、对立性:第一、质和量的对立;第二、人和物的对立;第三、买者和卖者的对立;第四、使用价值量和价值量的对立;第五、源泉上的对立。
《资本论》第1卷的逻辑体系
《资本论》第1卷的逻辑体系
《资本论》第一卷是整个《资本论》的基础部分,其逻辑体系可
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商品和货币理论:马克思通过对商品和货币的分析,揭示了商
品的二因素和货币的本质,阐述了价值规律和货币流通规律。
2.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
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阐述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
3. 资本积累理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积累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历史趋势,阐述了资本积累的规律和影响。
4. 资本流通理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分析,揭
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连续性和周期性,阐述了资本流通的规律和影响。
5.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马克思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和危机,阐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
规律和条件。
以上是《资本论》第一卷的逻辑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些理论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历史趋势。
深入解读《资本论》
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作原理
作者: xx 汇报时间: 2023/12/23
目录
01 《资本论》简介与作者背景 03 对《资本论》的深度解读 05 《资本论》在现代的应用
02 《资本论》的主要思想内容 04 《资本论》对社会的影响 06 个人对《资本论》的读后感
01 《资本论》简介与作 者背景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 济学的基石,对现代经济理 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我们 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 提供了理论基础。
《资本论》对现代劳 动理论的影响
《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 ,对现代劳动理论产生了重 要影响,为理解和改善劳动 者权益提供了理论支持。
《资本论》对现代社 会主义建设的贡献
《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 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为 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 导和实践参考。
正、公平的社会制度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3 《资本论》对劳动权益的保护
《资本论》强调劳动者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
用,对劳动权益的保护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为
我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权益提供了
理论支撑。
05 《资本论》在现代的 应用
《资本论》在现代的应用
《资本论》在现代经 济理论中的地位
《资本论》的基本原 理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 经济学著作,它基于劳动价 值论,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资本论》对现代社 会的影响
《资本论》对全球范围内的 社会经济制度产生了深远影 响,为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 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资本论》的现实意 义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 学巨著,更是一种批判性思 考的工具,对于我们认识和 改变现实社会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提要:《资本论》科学地说明了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社会经济结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
第一卷主要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指出这一过程的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第二卷阐述了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不断被破坏,引起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第三卷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进而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本中通过对资本运动过程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运动规律。
对资本运动的研究,马克思采用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分别对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展开阐述。
《资本论》是对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证研究。
它首先阐述了整体研究的分析基础:劳动价值理论。
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和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展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和经济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局限性和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必然性。
一、第一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发展趋势《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
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1、分析基础:价值理论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范畴,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分析的基础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和社会结构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马克思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
马克思在本卷第一篇,首先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来的。
”即商品拜物教性质产生于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5)“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
价格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
马克思指出:“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
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马克思还建立了货币理论,指出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
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则是伴随着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产生的派生职能。
货币的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货币的本质。
货币流通规律指出,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理论,为在以后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其他规律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在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制度中,雇佣劳动只能在市场上出卖劳动力,资本给劳动者支付的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
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大于劳动力价值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劳动者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两者之差就是剩余价值(m),这个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所占有。
这就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质,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在本卷第二篇到第六篇中,马克思研究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
具体内容为:(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商品时,货币就转化为资本,原来单纯的货币所有者就转化为资本家,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这不仅为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奠定了基础,而且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中资本和“劳动”相交换而产生的矛盾;(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是目的,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c)只是转移而不创造价值,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可变资本(v)才创造出新的价值(包括相当于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才是剩余价值加(m)的真正源泉。
判断资本对劳动力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m′),即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m′=m/v)。
而剩余价值量取决于预付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
在预付可变资本和劳动力价值一定的条件下,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一种方法是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即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3)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另一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它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劳动力价值下降为条件,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反向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实现的。
每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个别资本家为了这种目的而竞争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了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过程依次经历了“协作”、“分工和工厂手工业”和“机器和大工业”三个主要阶段。
(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剩余价值的产生不是靠自然条件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资本和劳动关系的产物。
(5)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但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工资就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即表现为资本家支付给雇佣工人的全部劳动的报酬。
资本主义工资的支付形式主要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工资国民差异的比较必须考虑决定劳动力价值量变化的一切因素。
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条件下,生产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这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现象——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即一方面,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使得厂商具有无限扩大生产的趋势,表现为市场供给的扩张;另一方面,工资的市场定位,使得工资被定位于劳动力价值的水平,无法与生产扩大的趋势同步,表现为由工资形成的市场需求落后于市场供给的扩张。
因此,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必然导致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
3、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资本积累理论资本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而且是资本自身的生产过程,即剩余价值资本化的过程,因此,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基础上,在第七篇又阐述了资本的积累理论,分析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发展及其变化趋势,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在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资本主义竞争的外在压力。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预付资本的数额。
(3)随着资本的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形成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是:“社会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
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
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
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
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
(4)在资本主义发展中,一方面“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同时,“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合与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
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
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
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
即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二、第二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及其矛盾《资本论》第二卷考察的是资本的流通过程,这里的资本不是商业资本,而是产业资本,流通过程并不是狭义的流通过程,而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是广义的流通过程,但是重点考察狭义流通过程。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流通过程的分析,阐述了剩余价值实现的理论。
《资本论》第二卷阐述了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一方面,无论是单个资本还是社会总资本,就其本身的运行来说,需要严格的连续性和比例协调性;另一方面,就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来说,不仅无法保证这种严格的连续性和比例协调性,而且,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不可避免地要不断出现严重的比例失调,从而导致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不断被破坏,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