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教学建设
据2023年3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官显示,空天院有科研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1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9个。
截至2022年8月,空天院有在读研究生1800余人。
2022年,空天院共有40人获得空天院优秀研究生奖学金,21人获得企业冠名奖学金一等奖,32人获得企业冠 名奖学金二等奖。
(三)“AIR”空天院英文名称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的缩写,置于标识底部托起 整个标识,体现空天院在该领域科技发展中的基石作用。
标识
谢谢观看
2023年6月,长光卫星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开展的星地激光高速通信试验取得成功。该试 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功实现了星地激光高速通信的工程应用。
截至2022年8月,空天院学术期刊有《微系统与纳米工程》(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国 际数字地球学报》(IJDE)、《地球大数据》(Big Earth Data)、《卫星导航》(Satellite Navigation)、 《国际遥感学报》(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电子与信息学报》、《雷达学报》、《遥感学报》、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 学研究所共同创办,主要刊登图像图形科学及其密切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内容涉及图像分析和 识别、图像理解和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系统仿真、动漫等众多领域。
《电子与信息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原电子学研究所)主办的电子与信息领域综合性 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电子与信息领域的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科技成果论文和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科院各大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工作站*中国科学院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原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院直属事业单位(京外)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筹)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原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原子核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药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营养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原武汉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原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长沙矿产资源勘查中心(原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邸凯昌:做毕生喜欢事当快乐科学人
邸凯昌:做毕生喜欢事当快乐科学人王涵【期刊名称】《科学中国人》【年(卷),期】2012(000)018【总页数】2页(P40-41)【作者】王涵【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2008年,阔别祖国8年的遥感专家邸凯昌回国。
在遥感之路上前行了20多年的邸凯昌,从国内走到了国外,从小实验室走上了国际科研大舞台,如今,他回国,带回了最新的国际科研成果,也踏上了他事业的新起点。
兴趣是终生导师1985年,邸凯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时的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后并入武汉大学),在专业志愿书上,郑重写下“摄影测量与遥感”这个在当时鲜有人知的专业。
“好玩儿”,这是邸凯昌选择专业的出发点,然而没想到他在这个专业就这样一直“玩儿”下去了,玩儿出一项又一项闪光的科研成果。
在大学潜心学业四年后,邸凯昌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继续留校攻读硕士,“当时读硕士的人还很少,专业一百多个人也只有三四个选择继续深造。
”因为邸凯昌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爱好的坚持,他选择坚持在这个专业深造下去。
又是三年春华秋实,已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邸凯昌离开武汉来到北京,进入地矿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现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部,从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
自此,他终于将自己的爱好变成了为之终生奋斗的事业。
作为当时部里为数不多的研究生,加之专业素质突出,邸凯昌很快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肯定及赏识。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满足,越是对科研接触得更加深入,他越是能够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应当继续学习深造,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求时常萦绕心头。
1995年,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邸凯昌再次回到母校,师从著名的李德仁和李德毅两位兄弟院士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三年多的两地奔波生活。
学业在继续,工作也丝毫不能松懈,凭借非常人能够想象的毅力,邸凯昌坚持了下来,而且在两条战线上都收获了可喜的战果。
学业上,攻读博士期间,他在国内较早地系统研究了空间数据发掘和知识发现的理论与方法。
对云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发展,为数据发掘中概念和知识表达、定量定性转换等基础性问题提出了新的有效的解决方法。
超越平凡的遥感人——记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聂跃平研究员
有 志 者 事 竞 成 。 由 于 各 方 面 表 现 优 异 ,1 7 年 ,聂 跃 平 现 场 考 察 和 实 地 考 察 观 测 等 方 法 .聂 跃 平 在 分 析 我 国地 形 地 6 9 被推 荐到 贵 州 工 学 院 地 质 系 水 文地 质 和 工 程 地 质 专 业 学 习 。 貌 的 发 育 规 律 后 ,到 贵 州 进 行 了 为 时 4 天 的 实 地 考 察 和 资 料 5
他 的家庭 。文革期 间 ,由于南 下干部 的身份 ,父 亲被污蔑 为 界 上 最 大 的 50 口径 球 面 射 电望 远 镜 项 目 .联 合 了全 国2 多 0米 O
走 资 派 ” ,遭 到 了揪 斗 和 下 放 劳 动 。 那 时 候 .聂 跃 平 一 边 家科研 院校参 与 ,并于次 年将选址 工作的重任 交给 了中国科 读 书 ,一 边 为 家 里 砍 柴 、捡 煤 .做 饭 更 是 经 常 的 事情 。 苦 难 带 给 人 的 是 痛 苦 ,更 是 磨 砺 和 成 长 。 1 7 年 ,高 中 4 9 毕 业 的聂 跃 平 被 下 放 到 上 道 公 社 ( 属 基 长 镇 ) 当 知 青 。在 今
遥 感 技 术 已广 泛 应 用 于 资 源 、环 境 、水 文 、 气 象 ,地 质 地 理 究 生 。 由 于 学 习刻 苦 ,他 在 1 9 年 就 提 前 考 取 我 国 著 名 地 理 0 9
等领域 .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 的空间探测技术。
未 来 ,遥 感 技 术 无 疑 将 拥 有 更 大 的用 武 之 地 。
了我们的 目光 .他就是 中国科 学院遥感应 用研究所聂跃 平研 国 遥 感 奠 基 人 陈 述 彭 院 士 .开 始 在 遥 感应 用 研 究 所 攻 读 博 士
遥感卫星网站
/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所)成立于1979年,是我国从事遥感理论、技术和应用的综合性、开放型科研机构/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国家遥感工程中心/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index.jsp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hk/ 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index.htm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njuc/dep/chengzi/index.htm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xgxy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遥感与GIS研究所/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http://210.31.68.17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建设部遥感制图中心/zys/new/zysz.html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总公司/ 中煤航测遥感局遥感应用研究院- 中国联合遥感网/ 中煤航测遥感局/ 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 武汉大学MODIS卫星地面接收站/modis/main.htm 遥感所MODIS卫星地面接收站 环境遥感-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主办,提供环境遥感(可见/红外)技术和应用最新发展/ 数字地球中科院资源环境信息网络与数据中心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资源网/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tw/cindex.htm 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海洋遥感探测实验室/3-zuzhi.php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热红外遥感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tw 台湾航空测量及遥感探测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历史博物馆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
/cpgis 海外遥感中心/ 上海市测绘院/ 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从事岩土工程、建筑设计、遥感测绘、信息工程、环境工程和城市水务等领域的研究开发。
属中科院的所有研究所
北京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力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
高能物理研究所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
国家天文台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理化技术研究所化学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遥感卫星地面站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沈阳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金属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长春
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西安
国家授时中心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地球环境研究所
兰州
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海盐湖研究所
国家科学图书馆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微电子研究所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青藏高原研究所光电研究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苏州纳米技术与仿生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城市环境研究所
上海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天文台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
外语系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动物研究所
植物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心理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
自动化研究所电工研究所软件研究所
中科院天地园区研究所介绍
1、国家天文台国家天文台拥有两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分别是光学天文和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
一个国家大科学工程指挥中心—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项目指挥中心,承担了包括空间太阳望远镜(SST)、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FAST )及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等多项国家级大科学工程预研和研制任务。
2、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所包括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其科研设备和科研水平在国内外位居前列。
3、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有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数字地球科学实验室。
内有红外辐射计、航空摄影机系统、GIS运行系统、数字地球原型系统等大型设备。
4、动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拥有农业虫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个大型实验室,内有流式细胞仪、液相质谱联用仪、膜片箝与图像系统及其它大型仪器15台。
5、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所拥有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与免疫学所级重点实验室、蛋白质与多肽药物所级重点实验室4个重点实验室。
内有脑成像系统、透视电子显微镜、核磁谱仪、IP面探系统、分析超速离心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X射线衍射仪、停留谱仪、三维减震仪等仪器设备。
6、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目前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拥有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3大重点试验室。
7、微生物研究所目前微生物研究所拥有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共建)和中国科学院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设有微生物资源、能源与工业生物技术、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代谢工程、分子病毒和分子免疫等研究中心和一个为科研服务的技术与信息中心。
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阅读附答案
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阅读附答案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新京报记者贾鹏实习生罗婷曹忆蕾北京报道貌不惊人,神功盖世。
这是很多人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
在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
但第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
当时,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那时他才53岁,已经有那么多成果了,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
”一天,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告诉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偶像的这身装扮,让谢云很意外。
他后来听同事讲,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为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
地遥学院晚上11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
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
李小文说:“我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够交差。
”但身边师生都知道他对科研有多严谨审慎。
学生胡容海说老师的“能交差”,指的可是把项目申请时许下的承诺全部完成。
他审阅学生的报告,勘误是逐字逐句的。
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他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抠出每一个符号的疏漏。
李小文的研究论文被广泛引用,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 教授曾评价,李小文是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
李小文的快乐来自学生。
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他经常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
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中科院2012地学分析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1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遥感地学分析总分:100分时间:180分钟(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一、论述土壤、植被、岩石、冰雪、水体等典型地物的反射波谱特性、红外辐射特性、微波辐射与散射特性,分别说明它们在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和微波遥感图像上表现出什么特征?如何通过遥感图像增强处理和融合,提高典型地物的遥感识别能力?(20分)答:(一)土壤、植被、岩石、冰雪、水体等典型地物的反射波谱特性(1)关于土壤(a)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的反射波谱特性以及散射特性:土壤本身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它是由物理和化学性质各不相同的物质所组成,这些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可能会影响土壤的反射和吸收光谱特征。
土壤的许多性状都源于土壤母质。
一般土壤中含有的原生矿物主要有石英、白云母、赤铁矿、黄铁矿等。
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土壤资源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
当土壤含水量增加时,土壤的反射率就会下降。
作为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那些来源于生物的物质。
有机质的影响主要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
一般来说,随着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土壤的光谱反射率减小。
铁在土壤中主要以氧化铁的形式存在,氧化铁是影响土壤光谱反射特性的重要土壤成分,其含量的增加会使反射率减小。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相对比例。
它对土壤光谱反射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影响土壤持水能力,进而影响土壤光谱反射率;二是土壤颗粒大小本身也对土壤的反射率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如果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则土壤或矿物的光谱反射率随土壤颗粒尺寸的减小而减小。
(b)红外辐射特性:白天受太阳辐射影响,温度高、呈暖色调;夜间物质散射,温度低,呈冷色调。
(c)微波辐射特性:土壤的介电常数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十分明显,它可以使雷达后向散射回波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两者呈线性关系。
土壤的后向散射系数,除受含水量影响外,还同时受土壤表面粗糙度、土壤结构、土壤化学组成等影响以及与雷达系统参数有关。
遥感领域两院院士和中科院遥感所研究员
遥感领域两院院士和中科院遥感所研究员遥感领域两院院士和中科院遥感所研究员陈述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方向:GIS及遥感应用被誉为中国的“遥感之父”。
中国遥感和GIS的开拓者。
20世纪50年代,积极推动中国国家地图集的编制.60年代倡导航空像片系列制图与计算机辅助制图.70年代致力于开拓遥感应用,组织自然资源与城市环境航空遥感实验.80年代负责研制中国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规范,筹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著有《地学的探索》文集6卷(1990-2003),《石坚文存》(1999);合著《遥感地学分析》(1985,1990)、《地理信息系统导论》二种教材,主编《地球系统科学》及《遥感大词典》(1990)二种工具书;主编《地学信息图谱》(2001);主编《地球信息科学》(1997一)及《遥感信息》(1986一)两种期刊.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科技部原部长,原中科院遥感所所长研究方向:资源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卫星数字图处理研究方面,发展了边界决策、训练样地分析、图分类、图斑综合、生物量估测等的理论和技术,研制成功中国最早的遥感卫星数字图处理系统;发展了遥感综合调查和系列制图的理论和方法,领导编制了第一部再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系列制图技术规程,在分类系统、制图比例尺、技术流程、专题图种类等方面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领导的"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课题在空间遥感应用规模、技术难度和时间要求上均取得突破.童庆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大学研究方向:遥感技术与应用早年从事气候学、太阳辐射和地物遥感波谱特征研究.在中国首先提出关于多光谱遥感波段选择问题,并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进行了研究.主持了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系统的研制,"七五"攻关中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空机载遥感实用系统".倡导和开展了高光谱遥感研究,在岩石矿物识别、信息提取和蚀变带制图方面取得突破.根据植被光谱特征研究发展的高光谱导数模型和光谱角度相似性匹配模型等为高光谱遥感这一科技前沿的发展与应用奠定了基础.李小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遥感信息处理创建了植被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 几何光学模型,奠定了地物二向性反射研究中几何光学学派的基础.在赫姆霍兹互易原理在地表遥感中适用性(尺度效应)研究方面,给出赫姆霍兹互易原理用于非均一像元二向性反射的约束条件.在普朗克定律在地表遥感中尺度效应研究方面,建立了适用于非同温地表热辐射方向性的概念模型,首创了普朗克定律用于非同温黑体平面的尺度修正式及一般的非同温三维结构非黑体表面热辐射在像元尺度上的方向性和波谱特征的概念模型。
中科院遥感所就业前景
中科院遥感所就业前景中科院遥感所作为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机构,一直以来都在遥感领域拥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中国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推广,中科院遥感所的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首先,中科院遥感所的研究方向与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遥感传感器、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遥感应用等多个方面。
这使得在中科院遥感所就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各种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在该领域中深入研究和发展自己的专长。
同时,作为国内行业内顶尖的研究机构,中科院遥感所吸引了众多遥感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专家,他们的指导和合作将为学生提供宝贵的机会和资源。
其次,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中科院遥感所的就业前景提供了很大的机会。
遥感技术在农业、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科院遥感所的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遥感技术和应用方法,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手段和解决方案。
因此,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力。
再次,中科院遥感所不仅重视学术研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学习期间,学生将有很多实践机会,如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遥感传感器的测试和校准、遥感应用项目的实施等。
这些实践经验将为学生将来进入遥感领域的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技能。
此外,中科院遥感所还与国内外多家企事业单位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和发展机会。
有些学生在完成学业后,甚至在中科院遥感所所在的国家遥感中心及地方遥感中心等部门找到了工作机会。
这些机构通常有与国家重大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相关的工作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了不少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
总的来说,中科院遥感所在遥感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专业知名度,学生毕业后具备很好的就业前景。
不仅有自身实力突出的科学家和专家提供指导和资源支持,也有广阔的遥感技术应用领域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此外,中科院遥感所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其进入遥感行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因此,选择中科院遥感所作为职业发展的起点,将为学生提供广阔而有前景的就业前景。
10732229_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应用
海洋61开发与管理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风采聚焦2012年第6期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应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12年3月31日,首届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应用”项目来源于国家海洋局和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联合完成。
当前,我国海洋灾害频繁发生需要开展应急监测、海洋环境污染需要开展海洋环境综合监测、海洋油气资源开发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该项目针对以上问题,综合利用卫星、航空、地面(海面)监测的多源遥感数据,构建从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到应用服务的天空地海洋遥感应用业务化运行体系,建立了针对浒苔应急监测、溢油应急监测、渤海湾环境监测、油气勘探的应用技术示范平台,形成了我国第一个大型的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
该系统提升对海洋灾害的应急监测能力,减少海洋灾害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失;提高对海洋环境的综合监测能力,保护海洋环境;提高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效率,发展海洋经济。
项目组经过4年多的潜心研究,全面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取得了5项创新性成果:国际首次建立了浒苔灾害天空地(海)一体化的应急动态监测技术体系,及时准确地实现了对浒苔分布面积、密集度、重量估算、态势分析和来源追溯等信息的动态监测;攻克了海洋溢油污染雷达遥感图像分析与综合解译技术,实现了对溢油区域、溢油来源、溢油量、扩散态势的快速精确监测;攻克了海洋油气资源遥感综合勘查技术,综合利用雷达卫星遥感、卫星重力、航空磁力数据,实现了多元信息复合分析和海洋油气资源(含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勘探靶区圈定及其可信度评估;攻克了便携式集群快速计算技术,研制了便携式并行计算装置,研发了航空遥感数据快速处理系统,解决了无人机平台姿态信息精度不高、海面少(无)控制点等复杂问题,形成野外航空遥感数据综合处理一体化专业装置,200张、12GB 的数据处理时间由4~8个小时加快到7~10分钟;攻克了卫星遥感环境多要素集群计算技术,突破了基于GPU+CPU、并行计算技术的遥感海量数据业务化应用技术瓶颈,实现了海上高精度、大范围、覆盖式遥感数据的获取、快速处理、定量反演、专题制图功能,形成从开始处理数据到产出专题图与评估报告30分钟业务响应的能力。
借卫星之眼 瞰天地之境——记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家国
借卫星之眼瞰天地之境——记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家国作者:宋洁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6年第9期本刊记者宋洁李家国是我国遥感卫星事业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他经历了与国家事业共同成长到蜕变的铭心历程。
2003年10月21日,“资源一号02星”成功发射,结束了我国长期依赖国外卫星遥感数据的历史,那年李家国读大三,刚刚接触遥感;2007年,我国正在筹备建设“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适应环境监测和防灾减灾新的形式和要求,那年李家国获得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硕士,结合着地理信息研发和遥感应用,走进了遥感研究领域;随后,我国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即将陆续发射7颗高分卫星,为遥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支撑和保障,李家国则一直默默坚守在遥感领域,为我国的遥感事业贡献着一己之力。
一门课引发的兴趣2000年,李家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吉林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十分珍惜大学生活的他也格外奋发图强。
直到一门课的出现,他前进道路的方向从此被改变。
“当时修了一门课叫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又恰逢我国发射了‘资源1号02星’”,在课上,老师讲述了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的遥感卫星未来发展的规划,这使李家国感到非常激动和兴奋,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他决定研究生转变研究方向,于是报考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李家国不断深造,于2010年取得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定量遥感理学博士学位。
随即,他进入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工作,直至今日。
围绕着传感器辐射定标与校正、水环境遥感监测、遥感大数据快速处理这3大研究方向,李家国辛勤耕耘,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
传感器辐射定标与校正,即把卫星或传感器探测到的信息转换成人所能理解的信息,“因为传感器观测到的是地球光电转换的过程,通过接收地球反射来自太阳光的能量,或地球自身发射的辐射,从而记录下数字”,然而,这些干巴巴的数字对于科研者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需要把数字转换成具有物理意义的参量,比如太阳光反射率、地表发射热辐射的辐量度等。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843遥感概论考研(历年真题+答案+梅安新、赵英时笔记)复试分数线
考试范围解析:
考察大家对遥感的基本概念和了解,难度一般。
开篇就说要着重考察学生对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对遥感信息处理基本方法的 掌握以及对遥感地学应用问题的基本分析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三块,分别是遥感基本概念 和原理;遥感信息处理基本方法的概念、原理;遥感应用的基本分析能力。这几个方面, 都 强调的是基本能力,也就是说题目不会太难。 ……………… ⑤遥感的应用 包括遥感地学应用的一般工作流程,以及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遥感、植被遥感、水体遥感、 地质遥感中的最基本内容,能够举例说明。注意两点,一是掌握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遥感、 植被遥感、水体遥感、地质遥感中的最基本内容,也就是概念,原理,流程,这些在资料里 面都有涉及;二是要举出代表性例子,书上例子均可。
3、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大气校正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地学考研中心遥感小组解析】 :一要知道大气对电磁波辐射都有哪些影响?一是散射,二 是吸收,三是透射。大气的这些特性都取决于电磁波的特性、大气成分和环境的变化。二要 知道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范围,那就是 0.38-2.5um。 参考答案: 大气对透过的电磁波会产生吸收、散射和透射的特性。当太阳辐射进入地球表面,必然与大 气有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能量不断减弱。主要有几个方面:大约 30%会被云层和其他大气成 分反射回宇宙空间;17%会被大气吸收;22%会被大气散射;仅有 30%会辐射到地面。 大气吸收方面:具有显著的选择性,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的主要气体是水汽。在可见光区, 大 气的吸收很少,可以忽略;在红外区,主要是水汽的吸收,可以吸收大约 20%太阳能量,主 要在 1.4 和 1.9um 处………… 大气散射方面:大气散射是电磁辐射能受到大气中微粒(大气分子或气溶胶等)的影响, 而 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其散射强度依赖于微粒的大小、微粒含量、辐射波长和能量传播穿过 大气的厚度,分为瑞利散………… 大气反射方面:由于遥感成像一般都会选择晴朗无云天气,所以大气反射应先排除。 所以, 太阳辐射的衰减主要是由于散射造成的, 散射衰减的类型与强弱主要和波长密切 相关。而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主要就是瑞利散射。所以在此波段的大气校正主要考虑因 素应是空气中的气溶胶或大气分子,一般………… 三、论述题 3、如果需要对某个南方多云多雨的城市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请叙述整个工作流程和其 中的注意事项。 【地学考研中心遥感小组解析】 :关于土地利用遥感调查,也是遥感的主要应用之一,相关 书籍对流程这块都有详细说明。 比例尺方面, 由于已经确定为城市, 影像可选取 TM、 SPOT、 HJ-1 号、ZY-3 等,细节方面考虑使用 IKONOS 影像补充。另外要注意多云多雨这个条件。 一、基本工作流程 土地利用主要研究各种土地的利用现状(包括人为和天然状况) ,一般指地球表面的社 会利用状态,如工业用地、住宅地、商业用地等。土地利用仅反映土地实际用途,而不表示 它的潜在用途和适用性。 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以摸清土地数量及分布状况, 是遥感应用最早,也是最多的一项基础工作。基本工作流程即为: 遥感图像的选取---图像的分析---解译标志的建立---判读与制图---面积量算---精度分析。 二、具体步骤 1、遥感数据源的选择 目前用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监测的遥感数据主要有 NOAA/AVHRR 数据和 Landsat/TM 数 据,还有 SPOT 数据。NOAA 是美国发射的气象观测卫星,其 AVHRR 数据时间分辨率高,有利 于捕捉地面快速动态变化信息,但空间分辨率低(1.lkm)太低,适于全球、大洲、区域等 大尺度的环境资源研究。 Landsat/TM 数据。 TM 有七个波段, 地面分辨率为 30m(TM6 为 120m) TM 数据光谱分辨率较高,针对性强,可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进行多种组合处理和专题信 息提取, 适于做中小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研究。 最终本项目选择了 TM 和 SPOT 数据。 理由如下: (1)对于城市及周边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SPOT 10 米分辨率、环境系列卫星 15 米的分辨 率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 5、人工目视解译 (1)解译标志的建立 首先, 根据区域特点, 确定以国家一、 二级分类系统为基础的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11年硕士、博士拟录取
2011年硕士、博士录取及调档政审通知2011/05/13 | 编辑: | 【大中小】【关闭】2011年硕士、博士录取及调档政审通知经过初试和复试,决定录取以下考生为我所2011年硕士生和博士生:硕士录取名单序号姓名性别录取类别录取导师录取专业专业代码1 杨延青男非定向杨崇俊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2 刘韶菲女非定向阎福礼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3 刘迪男非定向曹春香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4 耿晓庆女非定向李紫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5 贾松林男非定向苏林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6 尚华哲男非定向陈良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7 游行至男非定向蒙继华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8 张焕雪女非定向李强子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9 王晶女非定向方俊永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10 佘晓君女非定向张立福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11 李雪轲女非定向王晋年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12 张艮中男非定向童庆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13 田海静女非定向李小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14 谢飞女非定向郭子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15 李涛男非定向吴炳方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16 赵玉金男非定向赵千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17 钱丹女非定向关燕宁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18 庄齐枫男非定向吴炳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19 陈琪婷女非定向贾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20 李龙翔男非定向龚建华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21 尚南男非定向聂跃平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22 刘雄飞男非定向王世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23 汪昊女非定向黄晓霞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24 徐旭男非定向张凤丽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25 高应波男非定向燕守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26 刘佳女非定向薛勇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27 邵静女非定向池天河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28 赵元女非定向彭玲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29 徐源璟女非定向张增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30 袁媛女非定向赵忠明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31 赵仁辉男非定向乔彦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32 李辰男非定向孟庆岩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33 孙义威男非定向邸凯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34 李明磊男非定向刘少创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35 谢光磊男非定向周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36 李旺男非定向牛铮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37 曾也鲁男非定向柳钦火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38 陈澄男非定向李正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39 赵威男非定向骆剑承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40 矫京均女非定向辛晓洲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41 张云俊男非定向邵芸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42 彭彬男非定向施建成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43 朱鹏男非定向宫鹏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44 张正男非定向唐娉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45 庄智男非定向张霞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46 许清女非定向刘亚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47 刘书含女非定向顾行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48 卢遥男非定向余涛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博士录取名单序号姓名性别录取类别录取导师录取专业专业代码1 柳彩霞女定向宫鹏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2 方舟男非定向李小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3 张春燕女定向聂跃平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4 项海兵男非定向曹春香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5 王合顺男非定向柳钦火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6 张玉环女非定向李正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7 许时光男非定向牛铮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8 袁名欢男非定向邵芸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9 邬明权男定向牛铮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10 王龙飞男非定向邵芸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11 黄启厅男非定向骆剑承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12 夏列钢男非定向骆剑承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13 谭宁生男非定向杨崇俊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14 石木耀男非定向乔彦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15 刘坡男非定向龚建华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16 梁剑鸣男非定向龚建华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17 刘天悦男非定向池天河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18 苟盛男非定向邸凯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19 高英倩女定向童庆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20 李云青女非定向施建成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21 郭红男定向顾行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22 熊攀男定向顾行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23 张蕴灵女定向王世新-王国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24 柳鹏男非定向余涛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25 郑逢杰女非定向余涛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26 邓安健男定向池天河-余涛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27 李巍男非定向邸凯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28 刘桂红女非定向李紫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29 马胜男非定向李紫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30 李娜娜女非定向贾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31 李占胜男非定向贾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32 蒋磊男定向卢立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33 丁玲女非定向唐娉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34 李飞男非定向赵千钧-吴炳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35 张爱英女定向唐娉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36 朱金峰男非定向周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37 易玲女非定向张增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调档函(含政审)已于5月12日挂号发出,以上人员请注意查收,并通知学校或单位将相关材料邮寄至中科院遥感所研究生部。
遥感科学领域的先行者——记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Support Platform支撑平台遥感科学领域的先行者——记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科学是在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的一门综合交叉学科。
涵盖遥感信息机理、遥感高技术前沿、遥感应用基础和遥感地理空间信息集成理论。
随着国际地球观测系统的迅速发展,遥感科学在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94年,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开放运行,2000年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良好。
2003年,为了推动遥感定量化前沿科学问题的解决,加强学科优势和部门优势,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遥感信息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L A R S I S)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较强的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联合申请组建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5年,获科技部批准并对外开放运行。
通过联合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既充分发挥了L A R S I S的专业性强、实验条件完备的优势,又保持了北京师范大学人才资源丰富、专业齐全和学科交叉的特色,青年学生能提前参与研究,实现了大学和研究所强强联合,大幅提升了实验室的研究能力。
实验室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原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其中两依托单位的实验室固定人数比例为2∶1。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目前唯一进行遥感科学基础研究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凝聚了我国遥感界的一批骨干力量,引导了我国遥感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
2010年,实验室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良好。
2012年,为加强遥感与数字地球科技领域的综合优势,中国科学院决定由原遥感应用研究所和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联合组建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7年,面向促进空天领域重大产出和支撑国家实验室建设目标,中国科学院进一步整合空天信息领域的电子学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和光电研究院三家单位,构建形成空天信息领域高起点、大格局、全链条的学科布局。
中科院遥感所复试名单201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吴萍昊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北京建筑大学
仵倩玉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徐帅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天津科技大学
闫智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河南理工大学
阎世杰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武汉大学
杨轩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首都师范大学
伊铁延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河北工程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马润
电子与通信工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毛辉辉
电子与通信工程
湖北大学
王法溧
电子与通信工程
中南大学
闫俐孜
电子与通信工程
山东科技大学
杨富坤
电子与通信工程
山东科技大学
专项计划
少民计划
考生姓名
报考专业名称
毕业学校名称
李志新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华中农业大学
退役大学生计划(请携带入伍及退役证件)
考生姓名
报考专业名称
2016年遥感地球所硕士复试名单
(按报考专业和姓氏排序)
考生姓名
报考专业名称
毕业学校名称
毕森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山东农业大学
陈炜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山东师范大学
陈瑶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南大学
褚闪闪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山东建筑大学
崔红星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广西科技大学
邓刘洋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毕业学校名称
何昭欣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鲁东大学
砭石资料
砭石养生一、砭石疗法砭石疗法是中医的五大疗法及两大医疗器械之一,中医认为砭石有安神、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用现代医学手段检测,砭石可以发出许多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促进微循环、调理新陈代谢,相当于远红外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
用天然的特殊石头中所蕴含的能力,唤醒现代人疲乏的身体,激活全身的淋巴与血液,净化肝肾等脏器,排除多余的毒素,能全面增强人的免疫能力.这就是神奇的砭石疗法!对于颈椎病,腰椎病,偏头疼,类风湿疗效尤为显著,秋燥冬寒之际,通过砭石疗法可有效预防感冒,老年人和病重患者疗效更佳.真是有病治病,无病防身.其实,砭石并不陌生,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没有药理知识,每当身体不适时,就抓起火堆旁被烤热的石头进行热敷和刮拭,他们慢慢发现,一些特殊的石头对于病痛颇有疗效,于是逐渐总结为中医的精华之——砭术。
经国家权威部门鉴定,砭石含有40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石疗治病有五大特性:(1)安全性:通过国家权威部门的检测砭石不含有有害物质。
(2)成分:含有四十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镁、锌、铬、锶、硒等20多种抗衰老元素。
(3)远红外射线:砭石有奇异的能量场,作用于人体皮肤表明可产生极远红外辐射,其频带极宽,远红外频率可达范围为7~20微米。
(4)超声波:砭石每摩擦人体一次就能产生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超声波脉冲,平均超声波脉冲次数可达3 708次,频率范围为2~200万赫兹是所有材质之首。
(5)微晶结构:是晶体粒度小于0.03mm的方解石微晶岩体,其质感非常细腻,摩擦人体使人感到非常舒服。
砭石(称“扁鹊石”)的收藏价值、保值价值及养生保健价值极为高。
“浮磬”得见于《尚书》中的《禹贡》,而当时的徐州非今日的徐州市所在地。
砭石,为“天地气交”的玉质磬,是天地氤蕴、造化之物,该玉石通体有玉质感。
通体细腻,且软硬适中,接近硬玉。
以间有不规则斑块杂于其中为上品。
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中心成立
有效 处 置 .确 保 库 区人 民群 众 生 命 财 产 安 全 ,专
家组 提 出应 在 考虑 前 期历 史 和 目前 实 际 的基 础 上 , 妥善 解 决 二 、三 期 治 理 遗 留 问题 ,完 善 并 尽 快 启 动 长 效 机 制 。建 立 三 峡 库 区地 质 灾 害 应 急 基 金 ,
害 防治 工作 成 效 。专 家组认 为 ,已实施 完 毕 的 5 1 1 个 工 程 治 理 项 目经 受 住 了三 峡 水 库 蓄 水 和 水 位 升 降 、特 大 暴 雨 洪 灾 的严 峻 考 验 ,确 保 了库 区 移 民 迁 建 工程 顺 利 完 成 及 枢纽 工程 蓄水 运 行 ; 自 2 0 03 年 三峡 水 库 蓄水 ,特别 是 2 0 0 8年 1 5米 试 验 性 蓄 7 水 以来 ,建 立 健 全 了专 业 队 伍 和 群 测 群 防 相 结 合
的 地 质 灾 害 防 灾 减 灾 体 系 :近 2 0名 地 质 专 家 和 0 技 术 人 员 驻 守 库 区 ,指 导 当 地 开 展 地 质灾 害 巡 查 排 查 、调 查 勘 查 和 应 急 处 置 ;成 功 预 报 和 处 置 了
面 积 2 0余 万平 方米 。辖 区人 员结 构 复 杂 ,村 民 4 修 建 房 屋 多 ,厂 房 面 积 大 ,收 入 来 源 主要 靠 房 屋 租 金 ,相 对 富裕 ,一 些村 民不 支持征 地拆 迁 。 区 委 区政 府 高度 重 视 ,区征 地 办 国土 分 局 和
划 、土 地 利 用 监 察 执 法 、矿 产 资 源 勘 查 与 开 发 、 地 质 环 境 保 护 、地 质 灾 害监 测 预 警 、房 屋 调 查 与
管 理 等 领 域 的应 用 研 究 ,逐 步 建 立 重 庆 市遥 感 空
090111中科院遥感所GIS考研真题
090111中科院遥感所GIS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5*4)1、地球信息科学2、地学信息图谱3、空间信息模型4、OpenGIS二、简答题(15*4)1、简述空间数据元数据的概念及应用。
2、简述生成网格(Grid)的主要方法及插值思想。
3、简述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4、简述空间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论述题(35*2)1、2008年,我国南方低温冰雪,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灾害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带来重大损失。
利用遥感和GIS等技术,对重大自然灾害进行预警、监测和评价,可以为政府和有关专业部门提供及时、动态的灾情信息,使防灾救灾决策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2、论述我国GIS科学的发展历史、作用和未来使命。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XXXX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共3页)科目: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总分150分)时间:180分钟(一名词解释,二填空题,三判断题答在试卷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答在答题纸上)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地理信息系统2、空间信息网格3、空间数据挖掘4、数据互操作性5、空间索引二、填空题(每空答对得2分,不答或答错不扣分,共40分)1、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年代。
2、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工作起始于()年代,其标志是()。
3、()、()和()是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要素。
4、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转换主要包括()和()。
5、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分为()、()和()三个层次。
6、空间关系通常分为()、()和()三类。
7、手扶跟踪数字化的精度受()、()和()三种条件的影响。
8、空间信息查询方式主要有()、()和()三种方式。
三、判断题(请根据判断在每题的括弧中写入“对”或“错”,每一题答对得4分,答错不扣分,共20分)1、若某一弧段的左、右多边形分别为A和B,则A、B两个多边形相邻。
()2、若弧段A和多边形P无交点,则A和P是分离关系。
()3、利用游程编码数据结构一定能够减少数据存储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年GIS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地理信息系统2、空间信息网格3、空间数据挖掘4、数据互操作性5、空间索引二、填空题(每空答对得2分,不答或答错不扣分,共40分)1、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年代。
2、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工作起始于()年代,其标志是()。
3、()、()和()是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要素。
4、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转换主要包括()和()。
5、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分为()、()和()三个层次。
6、空间关系通常分为()、()和()三类。
7、手扶跟踪数字化的精度受()、()和()三种条件的影响。
8、空间信息查询方式主要有()、()和()三种方式。
三、判断题(请根据判断在每题的括弧中写入“对”或“错”,每一题答对得4分,答错不扣分,共20分)1、若某一弧段的左、右多边形分别为A和B,则A、B两个多边形相邻。
()2、若弧段A和多边形P无交点,则A和P是分离关系。
()3、利用游程编码数据结构一定能够减少数据存储空间。
()4、对于等角投影,面积越大,造成的畸变越大,因而大面积的区域制图不适合使用等角投影。
()5、开放式GIS的目的是实现异构分布数据的共享和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
()四、简答题(共三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地理空间数据库的特点及发展趋势2、简述空间数据质量的标准要素3、简述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及意义五、论述题(共两题,45分)1、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注目的重大水利工程。
若根据蓄水前后的水位计算淹没区范围、淹没耕地面积及淹没区移民数量,你需要哪些基本数据?并结合GIS的功能给出详细的技术方案和实现过程。
(25分)2、给定某一海域的海面观测点分布地图及每个点的海面日平均温度观测数据,现需要计算该海域内某一天的海面温度等值线分布及温度变化梯度分布,请利用GIS的功能给出求解方法和步骤。
(20分)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GIS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一、填空题1.数据建模的三个步骤:2.空间分析的三种类型:3.矢量对象按其维数分为五类:分别判断集中对象是人为、还是自然空间对象。
4.GIS的硬件的四个组成部分5.地图投影按几何畸变分为三种类型:高斯投影为哪种投影。
6.数据库的类型二、简答题1.简述地理信息的组成部分。
2.元数据的概念和作用。
3.关于空间分析三、论述题1、为测定区域的水土分布情况,在区域内布设100个观测点,问如何布设?如何根据这100个观测值,分析区域的水土分布情况。
(大意就是这样)2、给出遥感数据的行程编码,你能将数据还原为原来的形式。
并转换为二维的Morton码,然后求第5行第6列的Morton码是多少?3、数据质量的各个要素和内容?4、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GIS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4' X 5)1、虚拟现实2、空间信息网格3、空间信息挖掘4、数据互操作性5、空间索引二、填空(大概意思,不全,少4空,望补充!顺序不对)(每空2分,答错倒扣1分)1、数据建模三步骤()()()2、空间分析三层次()()()3、地图投影按畸变情况分三种类型()()()。
高斯投影为()投影。
面积大,畸变()4、常用数据库模型有()()()5、三类空间关系()()()6、完全栅格图形常用编码方式()()()7、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年代8、9、忘记了。
(少4空)三、简答(10' X 5)1、地理信息的组成部分2、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主要步骤3、元数据的概念及作用(记不太清楚了,好象是这个吧)4、空间数据质量标准要素和内容5、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四、论述(30')结合你的知识,试说明地理信息系统在载人航天中的应用和前景,试举例说明技术步骤。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7年GIS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20PTS)1、空间信息网格2、空间关系3、空间数据质量4、空间索引5、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二、填空:(50PTS 每空2分,答错扣一分)1、空间分析三层次2、地图投影三类型、及适用情况(大面积点分布、大面积区域制图),高斯投影类型、特点(中央经线与纬线)3、矢量数据三种存储结构及那种具有真正GIS功能4、地理建摸三步骤5、空间信息三种查询方式6、空间实体的三种信息7、GIS萌芽年代,第一个运行型GIS系统出现的国家三、简答:(50PTS)1、遥感影像的常用组织和存储方式2、地理数据库特点3、数据质量控制常用方法4、空间信息分类中的数学方法5、GIS开发步骤四、论述:(30PTS)GIS在《十一五规划》四类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应用前景,并举例说明技术流程。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某年GIS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遥感概论》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1 地物反射波(光)谱2 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3 基尔霍夫定律4 瑞利散射5 大气窗口6 分辨率7 辐射亮度8 维恩位移定律9 高光谱 10 小波分析二、问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 简述遥感数字影像增强处理的目的,例举一种增强处理方法,说明其原理和步骤。
(12分)2. 比较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方法。
(12分)3. 利用雷达探测地物的机理及其优势。
(12分)4. 光机扫描成像与CCD成像的比较。
(12分)5. 晴空时大气对可见光遥感和红外遥感的影响有何特点?(12分)三、论述题(30分)我国“风云一号”系列气象卫星是极轨气象卫星,其中“风云一号C星”及“风云一号D星”携带的多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MVISR) 有10个通道,各通道波长如下表。
请谈谈这些探测波段在陆地地表遥感中的用途。
(30分)表1:风云1-C、D多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MVISR)各个波段的波长范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GIS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A node in a tree that does not have any children is called(a) a leaf;(b) an internal node;(c) a root;(d) anempty node;2.对于一棵深度为2的二叉树,它的总节点数:(a) 至多7个(b)至多2个(c) 节点数不限(d) 至多4个3.下面的伪码是对二叉树操作算法的片段:print( node ){if( there is a left child ) print( left child );print data;if( there is a right child ) print( right child );}这个算法是:(a)折半查找;(b)前序遍历;(c)中序遍历;(d)后序遍历;4.下面哪个序列不是折半查找(二分查找)所访问的数值序列(a) 10, 20, 30, 40, 50;(b) 50, 40, 30, 20, 10;(c) 10, 20, 30, 15, 18;(d) 30, 50, 40,45, 425.递归函数可以调用自身多少次?(a) 只多1次; (b) 任意次数; (c) 0 次; (d) 至多2次;6. 分析下面函数:int f( int n ){if( n = = 0 ) return 0;if( (n & 1) = = 0 ) return f(n/2);return f(n/2) + 1;}调用函数f(10)的返回值是:(a) 1;(b) 3;(c) 5;(d) 2;7. 假如n,m>=0,那么下面函数的功能是:int ff( int n, int m ){if( n == 0 ) return m;return ff( n-1, m*n );}(a) 计算m * (n!);(b) 计算最大公约数;(c)计算最小公倍数;(d) 计算(m + n)!;8. 给定长度为10的数组,归并排序由于对站所需的额外空间是(a) n+1;(b)n;(c)log n;(d)n2 ;9. 总的来说,哈希方法(hashing,也称散列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a)哈希函数难以计算;(b)哈希表的存取速度慢;(c)会发生冲突;(d)哈希表占很多内存;10. 对于一个大小为m含有n项的哈希表,它的负载(load)因子是:(a) m - n;(b) n + m;(c) m/n;(d) n/m ;11. 编译或执行下面C语言条件语句的结果是:if( x = expr ) ;(a)expr的值赋给x,然后计算x的值作为if的条件;(b)当且仅当expr的值为true(真)时,其值付给x;(c)会出现编译错误;(d)计算expr,然后与x的值相比较;12. 下面对p的声明,那一个是指向整数的指针:(a) int **p;(b) int p[];(c) int &p;(d) int *p;13. 假设Thing是一个用户定义的类,B是Thing的一个实例,对于下面的代码段Thing A = B用到了类Thing中的哪一个成分:(a)赋值操作符;(b)析构函数;(c)构造函数;(d)复制构造函数;14. 下面对类的部分描述用于说明一种用户定义的实数实现:class RealNumber {...RealNumber( float x );RealNumber( float x, float y=0 );};这段代码可能错在哪里?(a)在构造函数中不允许时有缺省值;(b)没有错误;(c)第二个构造函数与第一个不一致;(d)用两个实数参数无法创建一个实数;15.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最适合下面哪一种开发要求:(a)程序是一个完整的程序模块;(b)提供完善的代码复用;(c)获得高效率;(d)对封装的需求;16. 下面哪一条关于继承的叙述是正确的:(a)它是一种重要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但是在程序语言中无法实现;(b)它提供了由现有类构造新类的完善方法;(c)提供数据成员保护,阻止非法存取;(d)使得一种类型表现出多种类型的行为;17.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多态机制的目的是:(a)在现有的多个类的上层创建一个新类;(b)在运行时动态地确定一个对象的类型;(c)保护数据成员,阻止非法存取;(d)根据类的数据成员确定类的方法;18. 对于有n个节点e条边的图,如果用邻接表表示,则计算全部入度的时间复杂度是:(a) O(n + e);(b) O(n^2);(c) O(n^3);(d) O(n * e) ;19. 结定结点的关键字序列(F、B、J、G、E、A、I、D、C、H),对它按字母的字典顺序进行排列,快速排序的第一趟结果是:(a)(C、B、D、A、F、E、I、J、G、H)(b)(C、B、D、A、E、F、I、G、J、H)(c)(B、A、D、E、F、G、I、J、H、C)(d)(B、C、D、A、E、F、I、J、G、H)20. 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参数传递方法有传值调用(CALL BY VALUE)、引用调用(CALL BY REFERENCE)、传名调用(CALL BY NAME)和宏扩展(MACRO EXPANSION),其中,引用调用是指把实在参数的___传递给相应的形式参数:(a)地址;(b)值;(c)地址和值;(d)名;21. 设W为一个二维数组,其每个数据元素Wij 占用6个字节,行下标i从0到8,列下标j从2到5,则二维数组W的数据元素共占用___个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