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的基本理论 和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依法行政学习心得(3篇)

依法行政学习心得(3篇)

依法行政学习心得在学习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法治是现代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是政府行政行为规范的重要依据,也是人民权益得到保障的最有效的途径。

法治在中国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依法行政的意义和重要性,并深刻体会到了法治下政府行政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首先,依法行政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关键。

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的最高准则,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政府行政行为必须建立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遵循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原则。

只有依法行政,政府才能真正成为公正、公平、高效的服务机构,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其次,依法行政是保障人民权益的基础。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在行政活动中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坚持依法保护和依法尊重公民的权利,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或限制公民的基本权益。

依法行政是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保障,它能够有效地防止和纠正政府的不当行为,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依法行政的学习对于我们提高行政效能,提高行政公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学习法律法规。

政府工作需要遵守和运用的法律法规虽然众多,但是我们可以着手学习其中最主要的和与我们工作直接相关的部分,逐步建立自己的法律法规应用基础。

通过学习法律法规,我们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行政能力,还可以避免违法行为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后果。

第二,了解行政程序。

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程序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是政府行政行为的基础。

了解行政程序,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处理行政事务,提高行政效能,保证政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第三,学习法治精神。

法治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它要求我们坚持以法律为准绳,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学习法治精神,我们才能够正确地行使我们的权力,依法行政,不受非法干扰,推动政府工作的持续发展。

依法行政的实践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学会灵活运用法律法规,还要实践中深入理解和把握法律精神和价值观。

依法行政相关理论和实践

依法行政相关理论和实践
• 2、执行公务回避:涉及本人(或近亲属)利害关系的;近亲即夫妻、直系 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
• 3、离职回避:公务员离职后,领导成员在 3 年内(其他人在 2 年内)不得 到与原工作直接相关的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直接相关的营 利性活动
公务员的退出和争议的解决
二、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行政许可法
• 因此,本案中三所的做法违反了行政法上的合理原则的比例原则,对刘大脑袋 作出的治安处罚幅度明显与其实施的违法行为情节不成比例,因此是不正确的。
六、规范性文件(法律依据)
• 王大拿经过以上事件后,公司损失惨重,个人向谢大脚借贷100万元无力偿 还,被谢大脚诉至法院。谢大脚向法院申请执行时,发现王大拿找不到了, 经过多方寻找,发现王大拿在哈尔滨,但具体地址不详,案件无法执行。
复议维持案件的处理
复议改变案件的处理
复议不作为案件的处理
四、行政强制措施/执行
• 谢永强、王小蒙向县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县政府认为, 王大拿的大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违规建筑,多建了4层, 限期拆除违建。王大拿逾期未履行拆除义务。
•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当事人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
罚种类不包括吊销营业执照 税务所 税务局 2000 元以下的罚款
行政相对人、行政许可
• 1、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直接针对的对 象—王大拿
• 2、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 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三、行政相关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 王大拿顺利拿到营业执照,申请开发南六商场,住建局 批准建设5层商场,实际建了9层。住在南五工商局家属 楼的谢永强、王小蒙夫妇觉得挡住了他们的采光,申请 行政复议。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04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目标:十年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基本原则: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维护宪法权威等。

基本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1、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2、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

3、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

4、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5、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行政首长、部门首长第一责任人);明确责任,严肃纪律(五年有规划,年年有安排,严肃纪律,追究责任)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2008年大力提高市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1、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

2、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的法律知识考查和测试。

3、加大公务员录用考试法律知识测查力度。

4、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

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

市县政府发布规范性文件后,应当自发布之日起15日内报上一级政府备案;市县政府部门发布规范性文件后,应当自发布之日起15日内报本级政府备案。

建立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

市县政府及其部门每隔两年要进行一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三、《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至少要举办2期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班。

加强对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规章一般每隔5年、规范性文件一般每隔2年清理一次,清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健全推进依法行政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每年至少听取2次依法行政工作汇报,及时解决本地区依法行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行政首长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行政执法教程

行政执法教程

行政执法教程第一章到第六章要点解读省政府法制办公室钟瑞友概览⏹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第二章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第三章我国依法行政基础理论⏹第四章行政执法概述⏹第五章行政执法主体⏹第六章行政执法依据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一、法律的概念与特征⏹二、法律的功能与作用⏹三、法系、法律体系与法律渊源⏹四、法制(law system)与法治(rule by law)⏹五、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法律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主体、对象、外在形式、效力⏹2、特征:公开性、普遍性、概括性、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可预期性、明确性(第3页和第49页)⏹3、本质:国家治理与公民个人生活方式的统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发展阶段性和渐进性的统一相对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的统一执法的强制性与协商性的统一二、法律的功能与作用⏹1、功能(规范意义上的角度):调控与引导、预期与评价、强制与教育⏹2、作用(实证意义上的角度):——从国家的层面:政权的形式合法性和正当性,对内对外、对内中的自身权力配置、政权巩固、社会稳定——从社会的层面:利益平衡。

利益法学派提出,利益是法律的起点和终点——从个人的层面:个人权利保障的护身符。

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三、法系、法律体系与法律渊源⏹1、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2、法律体系:因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不同产生各种部门法的总和⏹3、法律渊源:因制定主体不同产生的效力不同的各种法律表现形式的总和如宪法、法律(狭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国已加入的国际条约等。

法律渊源就是行政执法的依据,见第83页四、法制与法治⏹“徒法不足以自行”和亚里士多德对法治的定义⏹法制的对立面是专制,法治的对立面是人治⏹法治是动态的法律制度,有法制可以人治五、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社会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历史意义与现实局限有法可依——根本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保障⏹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精神的中国化依法治国——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本质要求公平正义——价值追求服务大局——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根本保证第二章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一、何为宪法和我国现行宪法⏹二、宪法的基本制度⏹三、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四、全面理解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一、何为宪法和我国现行宪法⏹1、宪法具有最高法的三点理由:内容的根本性、效力的源泉性、修改的复杂性(中国宪法的修改和美国宪法的修改)⏹2、宪法坚守的五项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财产权保护原则⏹3、1982年宪法(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修正,共计31条修正案二、宪法的基本制度⏹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经济制度: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分配制度: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三、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1、公民与人民:法律概念与政治概念⏹2、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申诉、控告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其他权利四、全面理解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1、应然和实然的权利集聚、列举性基本权利和未列举的权利⏹2、基本权利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依法行政原则的理论与实践

依法行政原则的理论与实践
依法行政原则的 理论与实践
内容纲要
• • • • • • • 一、导言:三个基本问题 二、立法——依法行政的基础 三、权限问题 四、程序问题 五、救济制度 六、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 七、行政执法与行政改革的挑战
一、导言:三个基本问题
• • • • • 1.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2.十八大报告中的集中阐述 (1)关于制度建设; (2)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3)法治发展的差距——报告中没有写的 内容。 • 3.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关系。
(2)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 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 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 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 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 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 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 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3.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关系。
• 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点,很多是在于私权 和公权的矛盾。 • 安全生产监管实质上也是公权力对私权的 介入,也即干涉。
二、立法——依法行政的基础
• (一)改革之初我们提出来的法治目标: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 究。
(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结构
1.理论体系; 2.法律规范; 3.制度体系。

依法行政的内涵

依法行政的内涵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依法行政的内涵篇一:依法行政内涵浅谈依法行政的内涵“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只有以依法行政为重心和突破点,法治才有望实现。

本文仅从依法行政的基本含义、必要性、原则等问题出发对“依法行政”进行分析。

1.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行政法中的基本原则,其概念的形成及其内容的变化可以说与行政法的产生和发展呈并进态势。

各个国家由于宪政体制和法律制度的差异,理论学说及实践对依法行政往往有不同的诠释,在依法行政的观念和具体实践上也有所差异,但“行政必须依法进行”这一实质内容是共同的。

在我国,依法行政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是“依法治国”原则在行政领域的具体运用。

依法行政的基本含义就是行政机关(包括其它行政主体,下文同此)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必须由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

法律是行政机关据以活动和人们对该活动进行评判的标准。

依法行政的内涵宜从下列几个方面来理解:1.1依法行政中“法”的界限1.1.1从法律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从来都是统治阶级的法社会主义法治的首要要求就是要制定出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法律,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

依法行政之“法”必须是体现篇二:依法行政的含义和基本要求是什么概括起来讲,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行使行政权力,并对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现代社会,依法行政之"法"不仅应包括法律规范,还应包括法律的一般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目的。

依法行政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行政主体合法。

行政主体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并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条件。

该项内容包括行政机关和其他行政公务组织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主体地位、资格和组织条件。

如果进行行政活动的主体不是依法成立的或者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其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行政权的取得和行使合法。

具体包括:一是行政权的取得必须有法律依据。

依法行政学习心得体会(3篇)

依法行政学习心得体会(3篇)

依法行政学习心得体会依法行政是指政府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行政手段来履行自己的职责,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的活动。

作为一名学法律的学生,我深刻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在学习依法行政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依法行政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在法治社会中,政府机关是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法行政是政府机关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

政府机关要依法行政,首先要全面深入地学习法律法规,掌握法律知识,扎实提高法律素养。

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提高了自己的法律素养,增强了依法行政的能力。

其次,依法行政需要强化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一种观念、道德和行为习惯的集合,是法律的灵魂,也是依法行政的根本保证。

在学习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守法、守规矩,强化法治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注重提高自己的自律性和遵纪守法的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将法治观念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逐渐形成了依法行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再次,依法行政需要加强沟通与协作能力。

作为一名政府机关的工作者,我们要与各个部门、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作。

只有通过沟通与协作,才能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实现依法行政的目标。

在学习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和合作,不断提高我自己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我在学习中的进步,也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依法行政需要强化自我约束。

政府机关的工作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而非个人或特殊利益的追求。

在学习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我时刻铭记政府机关的职责和使命,提醒自己要始终坚守纪律,廉洁从政,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在与同学们的讨论和交流中,我通过听取他们的观点和意见,不断提醒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观。

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理论
d、高效便民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 高效便民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 遵守法定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公民、 遵守法定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公民、法人 和其他组织。 和其他组织。 诚实守信原则。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 e、诚实守信原则。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 准确、真实。而不能蒙混老百姓, 准确、真实。而不能蒙混老百姓,更不能提供虚 假信息。行政机关不得撤销、 假信息。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 政决定;因国家利益、 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 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 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 权限和程序进行, 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 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权责统一原则。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管理职责, f、权责统一原则。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管理职责, 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三、实现依法行政的主要途径
1、转变观念,培养法律意识。 转变观念,培养法律意识。 学法懂法,提高依法决策能力。 2、学法懂法,提高依法决策能力。 恪守行政道德,打造“责任行政” 3、恪守行政道德,打造“责任行政”。 加大监督力度,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 4、加大监督力度,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 坚持“依法” 有情”行政相结合, 5、坚持“依法” 与“有情”行政相结合,构建 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理论
c、程序正当原则。即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 程序正当原则。 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 理,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程序正当要符 合以下要点: 合以下要点: 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①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必要时举行听 证会 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②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不能作自己案件的法官。 ③不能作自己案件的法官。 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 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 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

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

案例二:某部门严格执法、优化服务的新举措
总结词
严格执法、优化服务、创新管理
详细描述
某部门通过严格执法,提高了行政效能;同时优化服务,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并通过 创新管理,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提高了行政效率。
案例三
总结词
责任落实、规范执法、完善监督
VS
详细描述
某县(区)通过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明 确了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职责和责任; 通过规范执法程序和行为,确保了执法的 公正性和合法性;并通过完善监督机制, 保障了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效果。
决策方面的原因
行政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随意性较大,主要是由于 决策过程缺乏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机制,导致决策失误。
执法方面的原因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观念淡薄,执法水平不高,主要是 由于执法培训不足,对法律、法规、规章的理解和执行不 到位。
监督方面的原因
监督机制不健全,责任追究不到位,主要是由于监督机制 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
其符合法律规定。
加强外部监督
鼓励社会各界对行政行为进行监 督,特别是加强媒体和公众的监 督作用。
严格问责制度
对违反法律规定或造成重大损失的 行政人员,要严格追究其责任,并 予以相应的处罚。
推动公众参与和透明化
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化
及时公开行政决策和执行过程的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 权。
建立公众参与渠道
03
依法行政的实践路径与方 法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完善行政法律体系
制定和修订与行政相关的 法律法规,确保其与宪法 和基本法律相一致,并适 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强化法律实施机制
建立健全法律实施机制, 确保行政行为符合法律规 定,并严格追究违法行为 的责任。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文)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文)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文)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实施纲要。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

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1999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是:行政管理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制度建设反映客观规律不够,难以全面、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不到及时救济;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妨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解决这些问题,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依法治国的进程,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透明度,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一、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二、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之上;三、重要内容: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人为本、执法为民、严格公正执法、维护公平正义,紧紧围绕中心、保障服务大局,坚持并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四、政治基础: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五、重要保障: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一、鲜明的政治性;二、彻底的人民性;三、系统的科学性;四、充分的开放性。

3、依法治国:(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一、是我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二、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三、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二)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一、人民民主是政治基础;二、法制完备是法制国家的重要标志;三、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必然要求;四、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4、执法为民:(一)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一、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的必然要求;二、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三、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二)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一、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二、保障人权是基本要求;三、文明执法是客观需要。

5、公平正义:(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一、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二、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三、是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二)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二、合法合理是内在品质;三、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与载体;四、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尺。

6、服务大局:(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一、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必然要求;二、是法治工作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三、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二)服务大局的基本内涵:一、把握大局是前提条件;二、围绕大局是根本保证;三、立足本职是基本要求。

依法行政讲义PPT课件

依法行政讲义PPT课件
萨米尔森——政府主要解决的是市场规律 所解决不了的问题
a
26
因为存在单纯靠市场经济规律解决不了的问题, 人民才将社会自我管理、协调的一部份权利“让渡” 给政府,赋予政府管理这部分事务的权力
全市行政部门“三定方案”中的主要职责,
80%都可以划归到服务职能
▲服务职能能否体现“执法为民”将至关重

a
27
谢谢!
a
28
二、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一)行政基本法律概况
1. 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
法、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许可法。
2.一部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全面
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a
5
(二)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1.合法行政 2.合理行政 3.程序正当 4.高效便民 5.诚实守信
a
6
6.权责统一
7.体现人性化精神
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刘猛生
二OO八年六月
a
1
第一篇:概念和基本要求
a
2
一、依法行政的概念和内容
(一)概念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取得并行
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行政相对人如认
为行政机关侵害其权益,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请
求纠正行政机关的错误行为,获得法律救济,
并要求行政机关承担责任,以切实保障公民的
2.现有整个行政人员队伍素质不理想
3.依法行政本身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
一个有涵养的执法者其执法的过程与结果一定也是
具有人性化的
a
23
严格依法办事
1.必须以符合法律规定为处理问题的基
本出发点,要有法律意识
2.必须以法律的视角认识和处理问题,
要有法律思维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依法行政(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依法行政(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行政行为与法制行政第十三章依法行政13.1 复习笔记一、依法行政的历史缘由和发展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

1.依法行政的发展阶段(1)依法行政的缘起依法行政源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及封建法统下保护私有财产的意愿。

这一时期依法行政的释义严格限定为:一切政府公共行政行为,都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

其基本的思想是,要对以国王为主导的政府及其行为实施严格的限制,以防止专制重来、自由受限、财产受损。

(2)依法行政的形成依法行政形成于资产阶级完全控制国家权力,并形成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之后,依法行政的概念变得宽泛:凡行政机关限制人民的权利或使人民承担义务时,必须有法律的依据,此外可由行政机关自由决定,即关于人民的权利和义务“法律保留”。

(3)依法行政的发展依法行政发展形成于垄断资产阶级主导政治权力的欲望及法的规范严重滞后于社会现实的发展的情况。

依法行政概念变得空前宽泛:只要不违反法律范围,行政机关就可以自由决定,而不是行政机关的一举一动都需要法律的依据。

2.依法行政的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变迁特点(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体上都经历了一个从重视立法、强调立法高于一切,向重视行政、突出行政职能地位转变的历史过程;(2)资本主义国家依法行政释义的宽泛化,是在三百余年法制(治)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国家现象;(3)行政权力的扩展受到了三权分立国家权力体系中其他国家权力主体的制衡,使行政权力不可能恣意妄为。

二、依法行政的理论基础1.依法行政的思想源流(1)自然法理论。

它是近代人权理论的基础,自然法认为法在本质上是一种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是宇宙、自然、事物以及人的本性,是“理性”的反映。

(2)契约论。

它是在自然法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张为了消除自然法统治下的自然状态存在的一些缺点,通过社会契约来建立公民社会即国家。

2.依法行政的社会基础(1)财产私有制。

行政法基础理论

行政法基础理论

行政权即是指执行、管理权, 行政权即是指执行、管理权,主要是指 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法律、 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法律、管理国家 内政外交事务的权力。 内政外交事务的权力。 行政权与公权力 行政与行政国家
(二)行政法的概念界定
通常可从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行政法 通常可从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的调整对象等不同角度给行政法进行界 定。
国家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从事的执行管理 国家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从事的执行管理 活动。 活动。 国家行政在实际运作中有形式行政和实质 国家行政在实际运作中有形式行政和实质 之分。 行政之分 行政之分。形式行政是以行政的主体来界定行 政:凡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的职能即为行政; 凡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的职能即为行政; 实质行政是以行政实质内容作为界定行政的标 凡是国家机关实施具体的执行、 准:凡是国家机关实施具体的执行、管理行为 即为行政。 即为行政。 总之:行政有公行政和私行政之分, 总之:行政有公行政和私行政之分,公行 政有国家行政和非国家行政之分, 政有国家行政和非国家行政之分,而国家行政 又有形式行政和实质行政之分。行政法学研究 又有形式行政和实质行政之分。 的行政主要是指形式行政。 的行政主要是指形式行政。
行政法理论基础之



平衡论最早由北京大学行政法学者罗豪才 先生提出。 先生提出。
“平衡论”观点的基本含义是:在行政机关与相对 平衡论”观点的基本含义是: 一方权利义务的关系中,权利义务总体上应当是平衡的。 一方权利义务的关系中,权利义务总体上应当是平衡的。 它既表现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利的平衡, 它既表现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利的平衡,也表现为 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义务的平衡; 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义务的平衡;既表现为行政机关自 身权利义务的平衡, 身权利义务的平衡,也表现为相对一方自身权利义务的 平衡。不论哪一方侵犯了另一方的合法权益, 平衡。不论哪一方侵犯了另一方的合法权益,都应予以 纠正。同时,平衡论也可称为兼顾论,即兼顾国家利益、 纠正。同时,平衡论也可称为兼顾论,即兼顾国家利益、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公告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4、信访答复、复查、复核及信访不作为 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五)审理问题
1、原具体行政行为已经失效,或者行政机关改变 了原具体行政行为而申请人拒不撤回行政复议申 请的,该如何处理? 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的 规定:“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改变原具体行政 行为的,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但是,申 请人依法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除外。” 2、不予受理决定,驳回决定在法律文书中,不需 要交待诉权。
行政复议理论与实务
主讲人:朱红星 (省政府法制办行政复议处 副处长)
一、行政复议的 功能及特点
行政复议的定义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 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依法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就原具体行政 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 议决定的活动。
1、申请的主体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申请的对象是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3、申请须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 4、主要审查合法性、适当性
谢谢大家
平。
行政复议制度的层级监督功能
2、行政复议具有层级监督 功能,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行政
机关内部自我纠正错误的监督
机制,推进依法行政。
行政复议制度的救济功能
3、行政复议具有行政救济 功能,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密切行政机关与群众的关系。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比较
共同点:都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和监
行政复议。
● 选择制度是行政复议法的一大特色
合法性审查
合法性原则
含义:
具体行政行为要符合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
要求:
● 审查的主体合法
● 审查的依据合法
● 审查的程序合法
适当性审查
适当性原则
含义:
具体行政行为内容要适当,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要求:
● 审查目的正当(行政动机) ● 审查内容适当(规范自由裁量权) ● 审查方法适当
不予调整伤残等级决定书
: 经审查,你提出的调整伤残等级的申请, 依据: 决定:不予调整伤残等级。 如不服本决定,可于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本级人民 政府或者上一级民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民政厅(局)章 年 月 日
决定书应载明事项: “经审查”部分,注明申请人的申请不符合下列哪种情形:1.没有因战因公 致残的档案记载或者原始医疗证明;2.残疾情况达不到《军人残疾等级评定 标准(试行)》;3.其他。 “依据”部分,根据申请人的身份注明不予评定的具体依据:1.《军人抚恤 优待条例》第 条的规定;2.《伤残抚恤管理办法》第 条的规定;3.《关于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伤亡抚恤有关问题的通知》;4.其他相关依据。 注意事项: 1.根据申请人的具体情况打印本决定书,打印时删除决定书应载明事项、注 意事项。 2.如今后有关政策发生变化,应当按照新政策变更有关内容。
决定书应载明事项: “经审查”部分,注明申请人的申请不符合下列哪种情形:1.没有因战因公 致残的档案记载或者原始医疗证明;2.残疾情况达不到《军人残疾等级评定 标准(试行)》;3.其他。 “依据”部分,根据申请人的身份注明不予评定的具体依据:1.《军人抚恤 优待条例》第 条的规定;2.《伤残抚恤管理办法》第 条的规定;3.《关于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伤亡抚恤有关问题的通知》;4.其他相关依据。 注意事项: 1.根据申请人的具体情况打印本决定书,打印时删除决定书应载明事项、注 意事项。 2.如今后有关政策发生变化,应当按照新政策变更有关内容。
武汉市(随州市)民政局: 报来东西湖区人民警察张山石同志 (随州经济开发区残疾军人王家洲同志) 申请评定(调整)伤残等级的材料收悉。 根据民政部《伤残抚恤管理办法》的相关 规定,本机关审查后依法作出了《不予评 定(调整)伤残等级决定书》。 现将上报材料退回。 (优抚专用章) 年 月 日
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登记 管理暂行条例》
其他方面:《地名管理条例》、《地方志工作条例》、《殡葬管
理条例》、《军用饮食供应站供水站管理办法》
2、内部行政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复 议受案范围?
不予评定伤残等级决定书
: 经审查,你提出的评定伤残等级的申请, 依据: 决定:不予评定伤残等级。 如不服本决定,可于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本级人民 政府或者上一级民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民政厅(局)章 年 月 日
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有效途径
不同点:
申请、起诉 时间 受理 范围
人身权、财产 权和其他权利 人身权 财产权
审查 范围
合法性 适当性 合法性
审理 程序
一级复议 两审终审
处理 方式
书面审理 庭审判决
费用
不收取 收取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60 天 3 个月
二、行政复议有关 问题研究和处理
(一)申请人的资格问题
职业打假人对举报事项处理不服(认为不 作为或对处理结果不满)能否申请行政复 议?职业打假人对信息公开申请处理不服 能否申请行政复议?怎样界定“自身生产、 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 “申请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 是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条件之一。
(二)被申请人的资格问题
行政复议的功能
1、行政复议具有化解矛盾的功能。这是新形势下行 政复议的首要功能。通过行政复议,能够妥善解决因政府
配置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和公共资源引发的行政争议,
有效发挥政府经济调节职能,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够妥善 解决因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违法集资、非法 摊派等引发的行政争议,促进政府对市场的监督更加有效; 能够妥善解决因不颁发许可证、不及时审批、不发放抚恤 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的行为等引发的行政 争议,及时制止行政机关的不作为,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
(四)受案范围问题
1、在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前行政复议机关发 现被申请人没有相应法定职责或者已经履 行了法定职责的,应不应该受理?
民政部门的法定职权
安置方面:《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救助管理办法》
优抚方面:《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婚姻登记方面:《婚姻登记条例》 社会事务方面:《基金管理条例》、《外国商会管理暂行办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规定: “行政机关设立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或 者其他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对外 以自己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限问题
《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行政复议申 请应该从申请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60日内提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 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 消除之日起计算。
申请主体明确




● 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当面递交、邮寄)
● 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 可以电子邮件、传真等形式
行政复议的范围
● ● ● ● ● ● ●
行政处罚行为 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许可行为 行政确权行为 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 行政不作为 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申请必须向上一级提出






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 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 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