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犯罪学第一讲:犯罪认识

合集下载

第1章犯罪学导论

第1章犯罪学导论
犯罪生物学、犯罪心理学、犯罪社会学、 被害人学、比较犯罪学、沿革犯罪学、中 国犯罪学和外国犯罪学等等。
2020/3/27
犯罪学
6
(一)属于刑事科学的范围: 刑事科学是查证和惩罚犯罪的科学的总称
(二)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刑法学、社会学 刑事政策学、刑事侦查学、监狱学
2020/3/27
犯罪学
犯罪学的产生与发展约有150年左右的历史, 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明显的与时俱进的 过程。
最初单纯地从解剖学角度研究犯罪的生物原因, 发展到着重从社会因素的角度去分析犯罪产生的 原因,同时还不断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去探究人类 的生理、心理原因与犯罪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关于人格障碍(心 理变态)所引起的犯罪。
2.思辨性研究与经验性研究的方法
是两种推理逻辑的选择
3.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方法
是研究角度的选择
2020/3/27
二、犯罪学的研究模式(程序/步骤)
(一)选题 (二)设计 (三)实施 (四)总结
2020/3/27
四、参考书
1.张绍彦主编:《犯罪学教科书》,法律出版社,2000.12版 2.张远煌著:《犯罪学原理》,法律出版社,2008.8版 3.张远煌著:《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11版 4.张小虎著:《犯罪论的比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版 5.宋浩波等主编:《犯罪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4版 6.【英】韦恩.莫里森著,刘仁文等翻译:《理论犯罪学》,法律出
贡献一:提出社会失范论 贡献二:提出犯罪功能论
2020/3/27
犯罪学
29
社会结构理论关于犯罪的论断如下:
1.下层阶级犯罪严重。 2.青少年犯罪值得重视。 3.社会环境决定人们的行为。

犯罪学 笔记

犯罪学 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犯罪学概述一、犯罪的概念(一)、法学上的概念犯罪是指侵害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由统治阶级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在法律上的规定,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法学上的犯罪具有如下特性:(1)、侵害统治阶级意志-----社会危害性(2)、违法性(3)、应受刑罚性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指依具体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

(二)犯罪学上的概念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而应受到社会处罚和矫治的行为。

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除包涵法定的犯罪外,还包括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1)、触犯刑法而不受刑罚的行为(2)、有严重社会危害的违法行为(3)、有严重社会危害的不良行为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是广义的犯罪,但须以狭义的刑法学上的概念为基础。

二、犯罪学的概念(一)狭义犯罪学狭义犯罪学狭义犯罪学是指将犯罪和犯罪现象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探求犯罪发生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其核心在于揭示犯罪原因,故又称犯罪原因学或犯罪定量学。

(二))广义犯罪学广义犯罪学广义犯罪学是指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揭示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特点,探索犯罪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预防,减少和控制犯罪的措施和途径的科学第二节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及学科地位一、学科性质犯罪学是一门主要以社会学和法学为基础,并运用多种学科如心理学,生物学和统计学等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揭示犯罪现象及其原因,探索犯罪预防对策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一)、单一学科或边缘学科的观点既无力完成犯罪学所肩负的使命,又没有反映犯罪学研究的客观现实。

(二)、对综合性学科观点的日益广泛的认同,是犯罪学研究走向成熟的客观要求,必然结果和具体体现。

(三)、独立于其所借助的诸多学科,也不是诸多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的概括和综合。

二、学科地位(一)、与刑法学的关系(1)、犯罪学从刑法学中分离出来;(2)、刑法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犯罪学的研究提供借鉴,如:对犯罪的界定及刑罚的预防犯罪功能;(3)、犯罪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为刑事立法和司法服务,如犯罪的心理态度,量刑原则,刑罚种类,量刑制度等(二)、与社会学的关系与社会学的关系都研究犯罪的社会原因及社会预防,犯罪社会学是两门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学科。

犯罪学章节知识点

犯罪学章节知识点

犯罪学章节知识点概述总结第一章:犯罪学概述第一节: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1.1犯罪学的概念犯罪学就是研究犯罪现象的科学根据犯罪学研究对象与内容的不同,又有广义和狭义的犯罪学之分狭义犯罪学:探索犯罪发生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部分是犯罪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和理论。

另一部分是犯罪原因研究和理论。

广义犯罪学:不仅包括对犯罪现象及其发生原因和规律的研究,还包括对控制和预防对策的研究。

1.2犯罪学的研究对象○1犯罪现象(犯罪学的研究是以犯罪现象为基础) 犯罪现象研究有两个视角:一是具体的犯罪事件(包括犯罪人、犯罪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犯罪行为的对象、犯罪发生的时空条件及犯罪造成的后果)二是全部或部分犯罪事件的集合体。

犯罪原因的研究一般从两个思考方向展开:个体差异研究(假设一些人更容易实施犯罪)社会结构/过程研究(假设某类社会环境产生较高的犯罪率)○3犯罪对策(犯罪学研究的目的和归宿) 犯罪对策:包括打击犯罪、控制犯罪和预防犯罪,是指运用多种手段,消除和减少犯罪门性的综合措施犯罪预防和控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犯罪预测、犯罪预防战略、预防主体、预防体系和措施等方面。

研究程序:观察犯罪现象 分析犯罪原因 提出犯罪预防与控制为内容的对策建议1.3犯罪学的研究意义○1认识犯罪刑法学就是对犯罪和刑罚规律——进行概括的科学;刑法学研究犯罪是从规范的角度研究;刑法学研究犯罪是为其研究目的服务的,即如何正确适用法律。

不重视犯罪实际、不重视犯罪规律、原因。

犯罪学对犯罪现象本质和规律有着的理性科学的认识认识犯罪就是透过犯罪的表面现象,揭示犯罪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原因。

○2指导刑事政策(犯罪学为指导刑事政策提供依据)刑事政策是国家采取的治理和预防犯罪的对策。

刑事政策制定前提是对犯罪现象的科学认识;第二步制定控制和预防犯罪的方阵、策略和方法,采用刑罚和一系列非刑罚处理措施,来达到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首先,犯罪学对犯罪的认识功能为刑事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犯罪学知识点梳理

犯罪学知识点梳理
知识要点
◆必要性 ◆建立基点
*宏观微观相结合 *服务于犯罪预防
◆内容
*犯罪产生的一般原因 *犯罪产生的个人因素 *某类犯罪产生的具体原因
第七章 犯罪产生的一般社会原因
第一节 各种文化冲突的存在 第二节 思想道德教育放松 第三节 社会监管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 第四节 在一定时期内对犯罪打击不力
第三节 犯罪现象的结构
概念
◆犯罪现象的结构
知识要点
◆犯罪主体的结构 ◆犯罪行为的结构
*犯罪行为类型结构 *犯罪行为方式结构
第四节 犯罪现象的动态
概念
◆犯罪动态 ◆犯罪动态数列 ◆犯罪现象的动态分析
知识要点
◆犯罪现象的动态的一般认识 ◆犯罪现象的动态分析
第五节 犯罪现象的区域性与时间性
知识要点
第一节 犯罪学理论学说评介(三)
◆犯罪精神病理学理论
*病态人格理论 *智力低下理论
◆犯罪心理学理论
*犯罪诱惑理论 *明耻整合理论 *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攻击理论 *个性心理学理论
◆犯罪学的最新发展
第三章 犯罪现象概述
第一节 犯罪现象的概念和特征
◆ 概念 ◆ 特征
*历史性 *客观性 *法律性 *相对性 *因果性 *社会性
知识要点
◆犯罪人类学理论
*意义和贡献
◆犯罪生物学理论
*体型性格类型理论 *遗传的犯罪倾向理论 *染色体异常理论 *内分泌失调理论 *物质代谢异常理论
第一节 犯罪学理论学说评介(二)
◆犯罪社会学理论
*模仿理论 *社会环境论 *菲利的犯罪原因三元论 *异化交往论 *社会结构瓦解论 *文化冲突论 *社会异常论 *亚文化理论 *社会标定论 *犯罪控制理论 *批判犯罪学理论

犯罪学理论

犯罪学理论

B.孪生子遗传研究 C.性染色体遗传研究 XYY型染色体异常研究 (2)体质生物学研究 A.内分泌与犯罪 B.体型与犯罪
1性恶论2自由意志论3功利主义或享乐主义2犯罪控制论1法律控制论2心理强制论3报应刑论4监狱制度改革二19世纪末犯罪实证学派1产生背景2基本观点1排斥犯罪和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概念以治疗模式为基础的个别化司法来取2排斥刑罚以矫正治疗来替代
第一篇 西方犯罪学发展简史
一、18世纪的古典犯罪学派
又称为前期古典学派,代表人物:贝卡里亚、边 沁、费尔巴哈(“近代刑法学之父”) 《犯罪与刑罚》是学派形成的标志和最重要的代 表作 1、犯罪原因论: (1)性恶论 (2)自由意志论 (3)功利主义或享乐主义
2、犯罪控制论 (1)法律控制论 (2)心理强制论 (3)报应刑论 (4)监狱制度改革
二、19世纪末犯罪实证学派
1、产生背景 2、基本观点 (1)排斥犯罪和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概念,以治疗 模式为基础的个别化司法来取 (2)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刑罚,以矫正治疗来替代。 (3)排斥自由意志,用科学的决定论来代替。 (4)排斥对刑罚的研究,用对个别犯罪人和他的医 学、心理学和社会特征来替代
C.亚文化理论 D.社会生态理论 (2)社会化过程理论 A.社会学习理论 B.社会控制理论 C.标签理论
(3)社会冲突理论 (4)整合理论 2.当代犯罪心理学理论 (1)精神分析学理论
弗洛伊德
(2)精神病学理论 (3)正常个性心理学理论 (4)社会心理学理论 萨瑟兰:“不同交往理论”
3.当代西方犯罪生物学研究 (1)遗传生物学研究 A.犯罪家族研究 达格代尔的“朱克家族”研究
3、代表人物(“犯罪学三圣”) (1)龙布罗梭
(2)菲利 (3)加罗法洛

犯罪学 第一编 绪论

犯罪学 第一编 绪论

二、犯罪学与社会学的联系
(一)历史渊源类似
首先,两者产生于大致相同的历史时期。 其次,早期研究的内容相似。
(二)研究内容交叉 首先,社会学和犯罪学有很多共同的研究
主题 。 其次,犯罪学利用社会学的许多学说和观 点来研究犯罪问题 。 再次,许多研究者的研究领域有交叉。 最后,社会学和犯罪学的训练内容有交叉。
第三节
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一、社会学概述
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
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主要研究社会组织与 个体(包括文化、社会及其结构、社会互动、 社会化、群体与组织、社会问题等)、社臵(包括家庭、教育、宗教、 政府等)、社会环境与社会变迁等内容。
犯罪学概念的多样性
通过对犯罪学概念的研究,可以大体上了 解犯罪学的基础理论和理论的基本发展方向。 也说明: 1、犯罪学目前尚是一门正处于蓬勃发展中 的不成熟的学科。 2、犯罪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1982年美国关于犯罪被害人的总统特 别工作小组的报告讲道: 在美国发生了一些危险的事:犯 罪已经使我们所有人都成为被害人。 对犯罪危险性的认识影响了我们思考 问题的方式,对我们住在何处,去往 何处,买什么东西,怎样教育孩子, 以及我们年老后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 影响。……现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 公民都因罪犯的威胁更加穷困,更加 不自由,更加恐惧,更加不安全。
最早使用“犯罪学”这一概念的是 法国人类学家托皮纳尔,他于 1879年在巴黎出版的《人类学》 中第一次提出了犯罪学的概念,意 为研究犯罪行为问题的学科。
1885年意大利犯罪学家加 罗法洛出版了《犯罪学》一 书,此后这一概念被普遍采 用。
一、历史沿革上的犯罪学概念
(一)菲利的犯罪学概念 1882年发表代表作《犯罪社会学》,提出一 个广义的犯罪学概念,犯罪学是一门包含刑 法学、刑事政策学、刑罚学和刑事诉讼法学 内容在内的刑事科学集大成者。

犯罪学课件

犯罪学课件

二、社会结构理论 (一)社会解组理论 (二)紧张理论 (三)文化越轨理论 1.文化冲突理论 2.少年犯罪亚文化理论 3.下层阶级文化理论 (四)不同机会理论
• • • • •
三、社会过程理论 (一)社会控制理论 1.遏制理论 2.社会控制理论 (二)标定理论
第五节 批判犯罪学理论
• 一、概说 • 批判犯罪学理论(theory of critical criminology)是一类从批判现行的社会制 度着手,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具有罪因 性特点的犯罪学理论。 • 在当代西方犯罪学论著中,人们把这类理 论看成是与主流犯罪学理论相对的一类犯 罪原因理论。
• (二)体型与犯罪 • 将体型与犯罪联系起来的第一位引起广泛关注的 学者,是德国精神病学家恩斯特·克雷奇默(Ernst Kretschmer 1888 1964 Kretschmer,1888-1964)。其对体型与犯罪关 系的研究,得出了3方面的结论: • 第一,犯罪人的体型分布。 • 第二,不同体型犯罪人的犯罪生活曲线(life curve of criminality,犯罪的年龄分布)。 • 第三,犯罪人的体型与犯罪类型的相关性。
• (二)身心条件犯罪研究 • 身心条件(psychosomatic conditions)是 指身体和灵魂的统一体,也可以说是生理 和心理的统一体。 • 探讨身心条件与犯罪关系的研究者,重视 身心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认为犯 罪行为的发生受到身心条件的影响。
• (三)孪生子与犯罪研究 • 最著名的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约翰内斯·朗 格(Johannes Lange,1891-1938,又译 为“兰格”)进行的开拓性调查和研究。
• 2.不同类型犯罪人之间的人类学差异 • 根据胡顿的调查结果,在不同类型的犯罪 人之间,也存在人类学差异。这些差异既 有身体方面的差异,也有形态学方面的差 异。 • 3.种族与犯罪 • 他发现,不同种族的人实施犯罪的数量是 不同的,同时,不同人种实施的犯罪的类 型也有差异。

犯罪心理学第一讲犯罪心理学概论

犯罪心理学第一讲犯罪心理学概论

犯罪心理学第一讲犯罪心理学概论《犯罪心理学》教案第一讲犯罪心理学概述一、犯罪心理学定义---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一门社会科学。

学好犯罪心理学,应当着重把握以下问题(一)、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1、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行为人实施犯罪的心理因素总称,包括认识、情感、意志、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是犯罪行为产生的内在起因。

2、犯罪行为---指行为人在一定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违反刑法的和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包括故意和过失行为,作为和不作为等3、两者的联系①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②了解犯罪行为是了解犯罪心理的前提和先导③犯罪行为性质由犯罪心理状况所决定4、两者的区别①内在性和外显性②相对犯立性与依存性③形成状态的时间有先后性④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及其结果关系的复杂性(二)犯罪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三)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研究犯罪人及其密切关系的相关人员犯罪人、一般违法人员、虞犯、两劳人员、揭露和惩治犯罪的人员、监管矫正罪犯的人员;(二)犯罪心理主要研究课题1、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2、犯罪的心理机制3、犯罪心理结构4、犯罪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规律5、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和特征6、犯罪心理的预测、预防和矫正三、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偏重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二)是一门犯罪科学与心理科学交叉的学科(三)是理论科学与实践科学(四)、是一门或然性科学四、犯罪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一)任务—就是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应用心理科学理论,研究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为预防、揭露和惩治犯罪提供心理学对策依据,为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服务。

第四章 犯罪概念

第四章 犯罪概念

• 三、我国犯罪构成理论 • 1、二要件说。 • 第一种意见认为犯罪构成要件可以分为行 为要件和行为主体要件两部分。 • 第二种意见认为犯罪构成要件应分为主观 要件和客观要件两部分 。
• 2、三要件说。 • 一种认为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是密不可分 的有机整体,主张把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合并为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样一个要件。犯 罪构成应是主体、危害社会的行为、客体。 • 另一种认为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 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客体不是 构成要件。
• 2、身份犯与非身份犯 • 身份犯是指必须具备特殊的身份才能构成 的犯罪。 • 非身份犯是指不需要特殊的身份构成的犯 罪。
• • • • • • •
3、亲告罪与非亲告罪 亲告罪——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①侮辱罪(246条) ②诽谤罪(246条) ③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257条) ④虐待罪(260条) ⑤侵占罪(第270条)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 一、犯罪的界定 违
合法行为


犯罪
行 为
第一节 犯罪的一般概念
• • • • • • 一、犯罪的本质 1、西方学者关于犯罪本质的认识 (1)权利侵害说。 (2)法益侵害说。 (3)义务违反说。 (4)折中说。
• 2、马克思对犯罪本质的认识 • 马克思、恩格思对犯罪本质的认识是建立在对 资产阶级犯罪观的基础上的,他认为 “犯罪-孤 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和大一样也不是 随心所欲地产生的,相反地,犯罪和现行的统治 产生于相同的条件。同样也就是哪些把法和法律 看做是独立的一般意志的统治阶级的幻想家才会 把但在看成是单纯对法和法律的破坏。”(全集3 卷379页《德意志意识形态》)“蔑视社会秩序 的最明显最极端的表现就是犯罪。”(2卷416页) 从而揭示了犯罪的阶级本质。

犯罪学课堂笔记

犯罪学课堂笔记

第一讲犯罪学导论第一章犯罪学概述一、犯罪的概念社会危害+处罚;[许]P3,[王]P67;社会:1、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要素:人,环境,文化;3、结果分层我国四种分层理论:(1)十阶层理论;(2)社会断裂理论;(3)倒丁字形理论;(4)四个利益集团理论;“十阶层理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二、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的需要群体犯罪现象三、犯罪学的概念[许]P3;五、犯罪学的功能1、认识功能:认识规律(犯罪规律)2、导向功能:指导刑事政策的制定3、促进功能:促进刑法的发展意志自由21世纪刑法的趋势:(1)刑罚的轻型化((犯罪多元论);(2)死刑的废除;六、研究犯罪的态度和方法(一)态度1、采取现实主义2、消除对犯罪人的偏见和差别观念3、不要被犯罪学常识所迷惑4、树立正确的研究伦理观念(1)知情后同意(2)资料机密性原则(3)价值观中立(4)研究与资助(5)对研究对象的干扰与损害尽量减少(二)方法论1、树立因果关系理论,用因果关系分析每一个犯罪现象;2、树立整体观;(三)具体方法1、群体比较法2、对特定对象长期跟踪研究法3、历史的和比较的方法4、案例研究5、犯罪人的经历分析(发达犯罪学)6、大量抽查方法七、犯罪学和现代社会1、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对犯罪的态度国家社会有时与犯罪学对待犯罪的态度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存在差别;国家与个人对待犯罪的态度有时二者存在着紧张关系;2、情报化(信息化)社会与犯罪的关系信息化社会对犯罪手段、犯罪率、犯罪结构、犯罪类型的影响;3、老年化社会与犯罪4、国际化社会与犯罪第二章西方犯罪学简史一、犯罪学产生之前的思想渊源(一)恶魔论:犯罪——恶魔附体——驱魔(二)原罪论:人类始祖犯罪《圣经》亚当夏娃(三)自然主义的经验论二、西方犯罪学的历史阶段(一)古典学派犯罪学1、背景:启蒙运动:人性(自由)、民主、科学2、犯罪观点:(1)自由意志论(核心观点):认为任何人只要达到年龄,除精神病外都能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2)人性自私论:人是邪恶自私的,犯罪是人本性的体现;(3)功利主义、重利主义论:人不选择守法行为而选择犯罪行为是人们功利主义观念使然;3、犯罪预防的观念:(1)法律控制论(2)心理强制论(3)报应刑论4、评价(1)该种理论对当时的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98年的法国刑法典就是依据贝卡里亚基本思想制定的;(2)由于过分强调自由意志,并作为社会施加刑罚的基础而忽视了其他因素对犯罪的影响,与现实社会状况不符,因而使法国刑法典在日常生活中遭遇了许多问题,如自由意志程度不同,个体差异、环境差异对自由意志也有影响,人不可能是完全自由的;(二)实证派犯罪学1、背景(1)犯罪现象日益严重,政府与民众都十分担忧;(2)各门现代科学(能力守恒、生物进化论)的发展,过去许多困惑的问题逐渐都得到了解答;[古典学派的犯罪理论很发达而社会犯罪却不断增加,说明古典学派的理论本身是有问题的] 2、杰出代表(1)龙勃罗梭、菲利、加罗法洛、李斯特;(2)基本观点:否定意志自由,认为自由是被决定的;[现在观点:意志是相对自由的]3、龙勃罗梭(1)天生犯罪人①犯罪人在命运上是有与生俱来的犯罪倾向,是犯罪学上的变种;②犯罪人由于隔代遗传、退化等原因,具有区别于普通人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特征,而且可以标示出来;③犯罪人是野蛮人的返租者或者退化者,在体质上更接近于人类祖先;(2)理论产生的条件①犯罪统计学出现,用统计的方法研究犯罪;②头盖学、人像学、颅像学;③达尔文的进化论;(3)犯罪人分类四种:天生犯罪人、精神病犯罪人、激情性犯罪人、偶发性犯罪人一般天生犯罪人的特征:齿平、额头头骨突出、肩骨凸起、非常大或非常小的耳朵、斜眼、体毛不足;精神性犯的特征:视觉缺失、病态的虚荣心、纹身;杀人犯特征:冷酷、牙长、唇厚、目不转睛看着人;盗窃犯特征:面部表情非常丰富、东张西望;强奸犯特征:唇厚、发长、皮肤细腻;(4)犯罪对策[王]P55;龙勃罗梭的犯罪对策建立在他的犯罪学理论之上,处罚不是根据犯罪人行为,而是要与犯罪人的主观状况相一致;(5)评价A把研究的方法从思辨转向思辨与实证相结合,并注重实证的方法;B把研究的视角从人的意识领域转移到人自身的意识构造,寻找物质的意识基础,从而使犯罪学的走向具有现代意义;C在当时具有很大影响,也不乏追随者,是犯罪学产生的标志,D他的理论过于强调犯罪学的生物学原因和实证的方法,忽视了引起犯罪的其他社会原因,将引起犯罪的原因片面化、主观化,对犯罪人的人格描述也不精确;4、菲利(1)犯罪理论:提出犯罪三元论(自然因素、生理因素、社会因素)菲利十分强调社会因素,但更强调三者的综合作用;轻刑化犯罪多元论原因社会因素是指促使人类生活不诚信、不安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犯罪饱和论”:每一个国家始终存在某种某些犯罪,虽然有时会超越饱和度,但最终会回到饱和状态;刑罚无用(2)犯罪对策:认为刑事责任是社会防卫①犯罪政策应与犯罪人分类相对应,如对天生犯罪人应终身监禁;反对只用刑罚,主张从犯罪倾向的有无、强度入手;②社会改革方案应以预防为目的,预防应从整体上改善不良环境,“菲利提案”非刑罚方法:禁止垄断市场、禁止不良生育、设立平民服务的银行、贸易自由化;(3)评价①因著有《犯罪社会学》一书,首次使用犯罪这一概念,被称为犯罪社会学的鼻祖;②他对犯罪实证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是龙勃罗梭犯罪人类学最大的拥护者;③提出了自己的犯罪理论,论述了实证主义犯罪学的方法,还提出了“天生犯罪人”这一词;5、加罗法洛(1)犯罪理论①否定了意志自由,否定了道义责任论,坚持意志决定论;②最大贡献是在犯罪的法定主义之外提出了自然犯和法定犯;③在现象原理的解释,龙勃罗梭注重身体因素,而加罗法洛注重心理因素;④认为人类有两种属性,一是基于保护自己本能的利己情绪,二是基于保护社会的利他情绪,而利他情绪是一种怜悯和正直的道德观;⑤自然犯就是违反了人类社会所具有的这种最基本的怜悯和正直的犯罪,自然犯为任何文明社会所不容,是真正的犯罪;⑥法定犯罪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属于自然犯罪范畴之外的犯罪。

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doc

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doc

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犯罪概念是犯罪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犯罪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只有对犯罪学中的犯罪做出一个科学的、明确的界定,才能更好地开展对犯罪学理论中其他诸如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的研究,也唯有如此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研究犯罪的概念,主要就是回答“犯罪是什么”的问题。

但长期以来,犯罪学所研究的犯罪,到底应该如何定义,不仅困扰着国内的学者,而且在国外的犯罪学研究中也是一个最为困难和混乱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古今中外的刑法学者和犯罪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国外,甚至每个犯罪学家都有自己的犯罪概念。

[1]迄今为止,理论界尚未形成一个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定义,甚至是没有一个定义能够获得学者们大体上的共识。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犯罪学的学科地位,而且严重影响了犯罪学的发展和成熟。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刑法学产生的时间并不比犯罪学长得多,却比犯罪学成熟得多,这与刑法学有恰当的犯罪概念分不开。

”[2]因此,必须对犯罪概念给予一个科学化的界定,因为这是解决犯罪学理论的基础问题,唯有牢固的基石,才能建立起宏伟的犯罪学理论大厦。

"犯罪学"一词是法国人类学家托皮纳尔于1879年首先提出的。

1885年意大利法学家加罗法洛发表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犯罪学"为名的著作。

此后,"犯罪学"一词被延用下来。

但是,对于犯罪学的概念,犯罪学学者一直有不同的认识,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犯罪学。

关于犯罪学的概念,由于认识的角度不同,具体理解也不一样。

(一)从犯罪学研究对象的角度认识犯罪学的定义有学者认为,犯罪学对象的定义就是作为一门学科的犯罪学的定义。

因为对犯罪学研究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认识,所以,从犯罪学研究对象看,可分成狭义的犯罪学和广义的犯罪学。

狭义的犯罪学通常被认为是研究犯罪原因的科学,其研究对象为犯罪和犯罪人。

狭义犯罪学又分为临床犯罪学和一般犯罪学。

2023年犯罪学主要知识点

2023年犯罪学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犯罪学概述“犯罪学”一词是法国人类学家皮纳尔于1879年在其《人类学》中初次提出, 1885年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旳代表作《犯罪学》问世。

此后犯罪学一词被人们普遍接受。

第一节犯罪学旳概念犯罪学是一门跨学科旳、对犯罪现象和犯罪行为进行综合研究旳事实性学科, 它基于对犯罪现象原因和犯罪行为发生规律旳理性认识, 提出意在防止、减少犯罪旳对策和措施体系。

一、犯罪学旳外延(一)菲利旳犯罪学概念犯罪学旳创始人之一, 意大利学者菲利在1882年刊登了其代表作——《犯罪社会学》。

(二)奥地利学派旳犯罪学概念以汉斯·格罗斯、格拉斯贝尔格及塞利格为代表旳一批犯罪学家1.减法: 不一样意菲利将刑法学也包括在犯罪学之内旳思想, 并对刑法学与犯罪学旳区别加以了认真研究。

犯罪学和刑法学旳区别: 事实和实体vs 规范2.加法: 刑事侦查学、监狱学、刑事政策学等均包括在犯罪学之中。

3、评价: 奥地利学派旳犯罪学思想对后来西方犯罪学旳研究及理论构架产生了较大旳影响。

(1)刑法学与犯罪学旳区别旳观点, 后世认同(2)犯罪学和监狱学合为一体旳思想(三)美国经典学派旳犯罪学概念美国经典学派旳代表埃德温·H·萨瑟兰(Sutherland)和其学生唐纳德·R·克雷西(Cressey)提出了自己旳犯罪学概念。

犯罪学: 研究作为社会现象旳犯罪旳科学。

划分出犯罪学旳三个分支学科: 刑法社会学、犯罪原因学及刑罚学。

(四)老式(狭义)犯罪学派旳犯罪学概念老式旳犯罪学派理论都承认犯罪学与刑法学及其他刑事科学是既亲密联络又互相独立旳学科, 彼此不存在包容关系, 并把犯罪学视为研究犯罪原因或重要是研究犯罪原因旳科学。

第二节犯罪学中旳犯罪一、问题旳提出在我国, 由于犯罪学发展旳历史很短, 历史上也缺乏犯罪学方面旳理论积淀, 因而现阶段人们对犯罪旳概念, 重要是从刑法学意义上去把握旳。

问题: 犯罪学上旳犯罪是刑法规定旳应当受到刑罚惩罚旳行为吗?犯罪学从事实(实体)层面来把握犯罪, 而刑法学则着眼于规范(法律)层面把握犯罪。

犯罪学主要知识点

犯罪学主要知识点

“犯罪学”一词是法国人类学家皮纳尔于1879年在其《人类学》中首次提出,1885年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的代表作《犯罪学》问世。

此后犯罪学一词被人们普遍接受。

第一节犯罪学的概念犯罪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对犯罪现象和犯罪行为进行综合研究的事实性学科,它基于对犯罪现象原因和犯罪行为发生规律的理性认识,提出旨在预防、减少犯罪的对策和措施体系。

一、犯罪学的外延(一)菲利的犯罪学概念犯罪学的创始人之一,意大利学者菲利在1882年发表了其代表作——《犯罪社会学》。

(二)奥地利学派的犯罪学概念以汉斯·格罗斯、格拉斯贝尔格及塞利格为代表的一批犯罪学家1、减法:不同意菲利将刑法学也包括在犯罪学之内的思想,并对刑法学与犯罪学的区别加以了认真研究。

犯罪学和刑法学的区别:事实和实体 vs 规范2、加法:刑事侦查学、监狱学、刑事政策学等均包括在犯罪学之中。

3、评价:奥地利学派的犯罪学思想对后来西方犯罪学的研究及理论构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刑法学与犯罪学的区别的观点,后世认同(2)犯罪学和监狱学合为一体的思想(三)美国经典学派的犯罪学概念美国经典学派的代表埃德温·H·萨瑟兰(Sutherland)和其学生唐纳德·R·克雷西(Cressey)提出了自己的犯罪学概念。

犯罪学: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的科学。

划分出犯罪学的三个分支学科:刑法社会学、犯罪原因学及刑罚学。

(四)传统(狭义)犯罪学派的犯罪学概念传统的犯罪学派理论都承认犯罪学与刑法学及其他刑事科学是既密切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学科,彼此不存在包容关系,并把犯罪学视为研究犯罪原因或主要是研究犯罪原因的科学。

第二节犯罪学中的犯罪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由于犯罪学发展的历史很短,历史上也缺乏犯罪学方面的理论积淀,因而现阶段人们对犯罪的概念,主要是从刑法学意义上去把握的。

问题:犯罪学上的犯罪是刑法规定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吗?犯罪学从事实(实体)层面来把握犯罪,而刑法学则着眼于规范(法律)层面把握犯罪。

西方现代犯罪学理论脉络梳理

西方现代犯罪学理论脉络梳理

西方犯罪学理论百年嬗变脉络梳理王冠三、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犯罪社会学派犯罪社会学派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犯罪原因和探讨犯罪对策,把犯罪原因归咎于社会。

马克思主义犯罪学大致亦可归入犯罪社会学范畴。

与传统重视研究个别社会弊病的犯因性作用不同,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更强调整体社会形态是犯罪发生的原因,因其从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故笔者在此不作专门论述。

以下只就犯罪社会学研究的三个传统分支作简要述评: 1.环境社会学派:该学派以法国学者拉柯沙尼为代表,强调犯罪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在犯罪产生中所起的作用,认为“社会环境是培养犯罪人的培养基”。

据此,该学派在犯罪对策方面主张“社会疗法”,如保护儿童、保障民众工作、妥善安置刑满释放人员等。

2.生物社会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犯罪学家菲利和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

关于犯罪原因,菲利提出“犯罪三元论”的观点,将犯罪原因分为个人、自然和社会三类。

李斯特则认为,犯罪是由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共同造成的即“犯罪二元论”。

关于犯罪对策,该学派非常重视社会政策在同犯罪作斗争中的作用,指出“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并据此提出一系列社会改良措施。

3.行为心理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

塔尔德认为,个体行为包括犯罪是通过模仿习得的,模仿遵循三个规律:距离规律即模仿取决于交往的程度;方向规律即由较高社会阶层到较低社会阶层,从城市到农村;插入规律即当两种相互排斥的行为共存时,新式的行为会取代旧式的行为。

这些研究为当代犯罪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犯罪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四、20世纪20年代至今:现代犯罪学研究(一)现代犯罪学研究的主流:犯罪社会学研究1.社会化过程理论: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角度考察犯罪原因。

第一,社会学习论。

该理论认为犯罪是个人社会交往和学习的结果。

美国学者萨瑟兰的“不同联系理论”是该理论的滥觞。

萨瑟兰认为,犯罪是在社会交往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而习得的;犯罪行为学习发生在具有亲密关系的人群中;这种学习主要包括两项内容,即犯罪技术和对待犯罪的态度;个人违法是因为所处群体中赞许破坏法典者占了多数;不同交往在发生频率、持续时间、优先性等方面不同。

第二章犯罪行为心理学发展史

第二章犯罪行为心理学发展史

•第二章犯罪行为心理学发展史第一节:犯罪行为心理学早期发展史•一、西方国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犯罪心理的根源“由邪恶幽灵引起”、“中了恶魔的结果”•苏格拉底:从人的面色和头形来推断善恶(面相)28•柏拉图的犯罪心理思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8~公元前348)认为,人的灵魂中存在着善与恶两个方面,如果个人受到良好的教育,灵魂中的善就能控制住其恶的部分,人就不会去犯罪,否则人就会犯罪。

•亚里士多德:头部形状与人的心智有关,犯罪者的头盖骨形状与正常人不同(颅相学),诸葛亮:魏延有反骨;许多犯罪的原因就在于人类邪恶的本性。

•近代,英国学者J.洛克“自然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自由意志的表现”,“犯罪也是一样,行为人对自己所发生行为要负责,法律要惩罚的就是基于自由意志的行为”•法国学者孟德斯《论法的精神》犯罪人的精神有重大质变,“悖德狂”和“色情狂”是这种重大质变的结果和表现•人为了追求快乐、为了得到财物和肉体的享受才犯罪•1872年,德国精神病学家K.埃宾出版世界上第一本犯罪心理学著作《犯罪心理学纲要》•1889年,奥地利的检察官和犯罪学家H.格罗斯出版了《犯罪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性本能冲动是犯罪的根本原因•1936年,精神病学家W.希利和A.F.布朗纳通过对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提出“情绪障碍理论”•1939年,犯罪学家E.H.萨瑟兰出版《犯罪学原理》,提出“不同接触理论”•1940年,精神病学家K.施奈德出版《精神病质的人格》:具体分析了各种异常人格与犯罪行为的联系•上世纪30年代前后,西方的犯罪心理学开始传入中国•二、我国犯罪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一)我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1、强调后天习俗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决定作用•例:孟母三迁;西晋傅玄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2.注重从人性的角度探讨犯罪心理的成因•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只有近百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对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的探讨——诸子百家“人性善恶”• A.告子的性无善恶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犯罪学》课件

《犯罪学》课件
(二)加罗法洛的相关理论 加罗法洛在《犯罪学》一书中立足于“天生犯罪人”理论,运用实证和归纳方法,将犯罪分为自然犯和法定犯,认为犯罪学由犯罪、犯罪人、遏制犯罪等方面构成基本内容。
(三) 菲利的犯罪社会学观点: 意大利著名的犯罪学家菲利认为犯罪的原因不仅仅是人类学因素,他提出体质、社会和地理环境的“三要素论”。(菲利的三要素论.ppt) 强调“犯罪的规模与种类取决于某一特定空间里起决定性影响的社会条件。”
三、当前我国主要的犯罪类型(暴力犯罪、青少年犯罪、团伙犯罪、女性犯罪、重新犯罪) 1、暴力犯罪(暴力犯罪是指为获取某种利益或满足某种欲求而对他人人身采取的暴力侵害行为。表现形式有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以及以暴力威胁手段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公共财产和重要设施的损害。 ) 典型案例:沈阳大劫案(沈阳大劫案.wmv)
《犯罪学》课件
法律守望人
绪 论——何为犯罪学
犯罪学是对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运用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系统分析犯罪活动的现状、特点,研究犯罪活动规律,探索犯罪活动成因,预测犯罪活动的发展趋势,提出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可操作的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基础思想方法和策略。
d.不良的性格特征。高度内倾或高度外倾,冷漠孤僻,爱慕虚荣,虚伪狡诈; e.生活方式的习癖化 (3)犯罪人的社会行为特征(对亲友或关系冷漠、态度疏远;解决问题多采用激烈的方式)
第二节 犯罪行为
一、犯罪行为概念特征 比刑法中的概念更宽泛,具有反社会性特征 社会标准、法律标准 二、犯罪行为的评价标准 政治标准、心理标准
三、犯罪现象的特征 (一)犯罪现象的历史性特征: (1)犯罪现象与生活经济状况具有直接联系 (2)法律制度和道德文化观念对犯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具有决定作用 (二)犯罪现象的区域性特征: (1)城市与农村的犯罪现象具有明显区别 一般说,城市犯罪率高于农村犯罪率;从犯罪形式看,农村的暴力性犯罪高于城市;但在贪利性财产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危害公共安全方面的犯罪,城市更具特色。

犯罪心理学课件第一讲犯罪心理学概述

犯罪心理学课件第一讲犯罪心理学概述

1、过失犯罪
2、不稳固、不完全的犯罪
3、宣泄型犯罪
27
犯罪心理结构的要素
动力结构(个性倾向性)要素:反社会意 识;强烈的、畸变的需要;犯罪动机;不 良兴趣
调节结构(自我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 识)要素:不成熟或歪曲的自我意识;扭 曲的道德意识;错误的法律意识
特征结构(气质、性格、能力)要素:特 定的气质;消极的性格特征;与犯罪活动 的适应能力;不良的行为习惯
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
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26
犯罪心理结构的一般模式
一般模式
故意犯罪心理结构:
以犯罪需要为核心,
形成从意向到行为的
心理锁链,以一定的
情绪状态和能力作为
引发犯罪行为的条件
特殊模式:缺少明确的故意和动机;犯罪心理不 稳定,结构不完整;犯罪目的不明确,不是为了 从犯罪行为中获益,只是为了发泄情绪等。
43
名称
未回答量表(Q): 说谎量表(L):


1.效度量表(4个)
原始分>30,说明测被试是否过分夸大自己的优点,企图给人一种好印象,表示自己有崇高的道 德品质,然而,在实际上生活中,很少人有这样的信念。
稀有回答量表(F): 此量表由一些不经常遇到的问题所组成。分数高,表现出一组互相无关的症状,反映 被试不认真,或理解错误、或伪装精神疾病。
情绪易冲动、缺乏理智 心胸狭窄、报复心强 嫉妒心和虚荣心强 耐受挫折能力差(暴力型)
固执己见、思维狭窄、偏执性强(低智能者) 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冒险,侥幸心理突出(共性)
21
犯罪心理 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 理因素的总称
犯罪行为 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 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事法律的、应受 刑罚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包括故意犯 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大类

第一讲犯罪学

第一讲犯罪学
第一讲 什么是犯罪学?
犯罪学这个词1879年是由法国人类学家托皮纳尔首先使用的, 犯罪学这个词1879年是由法国人类学家托皮纳尔首先使用的, 年是由法国人类学家托皮纳尔首先使用的 1885年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首次出版了以犯罪学命名的 1885年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首次出版了以犯罪学命名的 著作。 著作。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 一、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两种主要观点 1、狭义犯罪学的观点:认为犯罪学是研究犯罪原因的科学。 狭义犯罪学的观点:认为犯罪学是研究犯罪原因的科学。 从不同角度探讨犯罪原因,形成了不同的学科分支: 从不同角度探讨犯罪原因,形成了不同的学科分支: 犯罪生物学(从体质遗传生理学等方面) 犯罪生物学(从体质遗传生理学等方面) 狭义犯罪学 犯罪原因学)犯罪心理学(运用精神分析等方法) (犯罪原因学)犯罪心理学(运用精神分析等方法) 犯罪社会学 (社会结构理论、亚文化理论等) 社会结构理论、亚文化理论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广义犯罪学的观点:(目前的通识)犯罪学的 、广义犯罪学的观点:(目前的通识) :(目前的通识 研究对象涵盖犯罪的全过程。 研究对象涵盖犯罪的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 方面: 方面: • (1)犯罪现象的研究 ) • (2)犯罪原因与犯罪生成规律的研究 ) • (3)犯罪的预防对策研究 ) • 基于此,犯罪学可初步定义为:“犯罪学是一门 基于此,犯罪学可初步定义为: 通过描述犯罪现象, 通过描述犯罪现象,揭示犯罪原因和犯罪生成规 探讨犯罪预防对策的学科。 律,探讨犯罪预防对策的学科。”但这一定义并 非真理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非真理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学的研究对 象也在不断变化,其定义也难以统一, 象也在不断变化,其定义也难以统一,这表明犯 罪学是一门开放式的、不断发展的学科。 罪学是一门开放式的、不断发展的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
• 早期的这种关于犯罪的思想,淹没在了主 流的“妖魔鬼怪”的探讨之中,没有引起 统治者和社会的关注。 • 莫尔的犯罪社会学研究导向在当时一直鲜 有响应,直到19世纪才逐渐得以推广。 • 对犯罪的认识和建立新的刑罚制度的构想 就是这个时代的精神、使命和哲学理念驱 使的结果。
三、18世纪:系统认识犯罪现象的 开始
反应
• 在对待犯罪的态度上强调以死刑为中心的 暴行手段。这时的死刑具有双重含义:一 方面是为了惩罚罪犯,另一方面是为了平 息神的怒火。 • 沃尔德称为是对“恶魔的研究”,是对犯 罪的唯心主义的解释 • 英美法系的宣誓作证制度、陪审团制度和 现代的监狱制度(最初的感化院)都是与 犯罪的唯心论解释密切相关
• 刑事古典学派开始系统地、理 性地反思既存的刑罚制度,试 图建立一种新的刑事司法制度, 开始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对 犯罪的系统认识。 • 古典犯罪学派随着启蒙运动应 时而生,批判封建刑罚制度, 试图建立新的刑罚制度和法治 秩序 • 直接导致了近代刑事司法制度 的改革。 • 从这时开始,标志着对犯罪行 为进行自然主义探讨的开始。
五、19世纪中后期:科学认识开始
• 犯罪统计学派的研究显示了古典主义刑罚 政策的对治理犯罪的无能为力和失败,同 时也说明了其他社会因素可能影响社会犯 罪率的变化。 • 犯罪统计表明了犯罪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 题,根本上是一个社会问题,单靠刑罚是 不能够解决的 • 古典学派的理论需要更新或者社会需要新 的犯罪理论来解决现实的犯罪问题。
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开始:把犯 罪与社会联系起来
• 运用物质世界中的客观事物和事件来解释犯罪,把犯罪与 社会联系起来。 • 古希腊罗马时期,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 多德等都对犯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 16、17世纪,以托马斯·莫尔(英国)、康帕内拉(意大 利)、摩莱里(法国)等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在对当时的社会制度进行了批判的基础上,把犯罪现象与 社会制度和社会矛联系起来。 • 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社会是解决犯罪问题的根本途径。 • 17、18世纪,欧洲随着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本质上是 一个与法律相伴的概念,提出了罪刑法定和罪刑相适应的 理念。

六、实证学派的挑战:心理学和社 会学解释
• 20世纪初期,欧洲复查和 批判:英国犯罪学家戈林 和美国犯罪学家胡顿的研 究; • 挑战1:以弗洛伊德为代 表的犯罪心理分析。 • 犯罪心理学理论主要研究 犯罪的心理方面或犯罪心 理,特别是研究人格、道 德发展、学习、智力、精 神疾病等与犯罪行为的关 系。 • 挑战2:犯罪社会学的兴 起:社会条件
七、0世纪美国犯罪学的兴起
• 美国随着社会工业化、都市化和现代化的 迅速发展,犯罪数量,尤其是少年犯罪数 量剧增,美国社会科学家开始借鉴欧洲犯 罪学的经验,研究犯罪的规律,寻找解决 犯罪问题的方案。 •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犯罪生态学研究 • 塞林:文化冲突林论
影响
• 为20世纪的犯罪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向, • 这时期的研究也是20世纪20年代的芝加哥学派犯 罪社会学研究的基础。 • 《论犯罪与刑罚》出版后的60年后,即1827年, 法国第一次公布了国家年度犯罪统计。 • 法国学者开始利用着色生态图对法国一些地区侵 害人身犯罪和财产犯罪的犯罪率进行分析。 • 凯特勒积极推进将数理统计方法用于犯罪现象的 研究,因此被誉为“第一位社会犯罪学家”。
犯罪社会学派的挑战
• 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Franz von Liszt) •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Gabriel Tarde)和 迪尔凯姆 • 荷兰犯罪学家威廉姆· 邦格(Willem Bonger) 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犯罪学 • 里昂学派代表的环境社会学的犯罪学研究
犯罪社会学派的犯罪观
• 迪尔凯姆:犯罪是正常的现象,是“一种人们虽 不愿意但又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犯罪是 社会健康的一个因素,是健康的社会整体的一个 组成部分” • 塔尔德:犯罪特别是少年犯罪,都是通过学习产 生的,而不是由生理或生物因素、自然因素决定 的。 • 廉姆· 邦格:犯罪的根源是社会性的,而不是生物 性的;经济组织是解释犯罪和犯罪性的基础;犯 罪特别是财产犯罪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竞争导致无 产阶级贫困的结果。
四、19世纪初期:通过统计认识罪 现象
• 从17世纪到19世纪,西方 社会充斥着经验研究 • 运用统计来分析社会现象 的方法,首先在法国得到 广泛发展。 • 犯罪问题的经验研究, “统计——社会学家”们 开始把犯罪作为一种社会 事实进行研究,并通过统 计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揭 示犯罪与自然环境、社会 环境的关系。
一、早期的唯心主义的犯罪解释: 恶魔神怪崇拜
• 把犯罪这种异常现象被看 成是魔鬼附体的结果,这 就是所谓的“魔鬼学说”。 • 统治者便“托神而治,假 神道以欺世罔民。” • 犯罪:触犯神意的结果, 把犯罪原因归结为“原罪” 或者恶魔力量的驱使。 • 相应地,刑罚也成了对神 灵的一种祭祀,是“替天 行罚”,所以出现了神明 裁判的方式。
手段:方法论
• 现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提供方法论基础和理 论基础:颅相学、进 化论 • 孔德实证主义哲学: 提供方法论。
龙勃罗梭的犯罪人类学:犯罪是一 种必然的自然现象
• • • 《犯罪人论》,该书从人类学和 进化论的角度对犯罪人进行了研 究 对犯罪人解剖、观察、测量、比 较 犯罪并不是像古典学派所说的是 基于合理打算而选择的结果,而 是根源于行为人的生物特征,是 一种自然的病理现象。 由他们异常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 征所决定的,而且这种异常的生 物特征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类进 化过程中“隔代遗传”或者“退 化”的结果,即是“天生犯罪 人”。
犯罪心理学派的挑战
• 精神病分析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对人的行为和心理 有重大影响,犯罪不是“天生的缺陷” • 医学临床经验:疾病行为发生过程精神因素起的 作用,并用来解释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 瑞士精神分析学家艾希霍恩(August Aichhorn, 1936)和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弗里德兰德(Kate Friedlander,1947)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研究少 年犯罪,发展关于少年犯罪的精神分析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