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名词解释(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它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

2.中医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3.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4.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认识的思想。它是中医学对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5.恒动观念:中医学用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这种观点称之为恒动观念。

6.辩证观念:中医学运用矛盾的、整体的和运动的观点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思想,称之为辩证观念。

7.辨证论治:即辨证和论治的合称,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是其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8.辨证: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9.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的过程。

10.体征:能被观察到的客观表现称为体征。

11.症:即症状。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广义的症状包括体征。

12.证:又称证候。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13.病:又称疾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14.同病异治:相同的疾病,由于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证,因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称为同病异治。

15.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可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称为异病同治。

16.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7.气化:由于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之为气化。

18.气机:即气的运动。包括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19.阴阳:同一事物内部或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20.阴气: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等作用的气,称为阴气。

21.阳气: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等作用的气,称为阳气。

22.阴阳对立:阴阳对立即阴阳相反,是阴阳双方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23.阴平阳秘:阴气平顺,阳气固秘。阴阳在对立斗争中,取得了统一,维持着动态平衡的状态,称为阴平阳秘。

24.阴阳互根:指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根据和条件。即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25.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的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

26.阴阳消长:消,即减少;长,即增加。是阴阳对立双方量的增减的运动变化。

27.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28.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它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

29.阴中求阳:治疗阳虚证时,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理论,在大量补阳药物中加入适当的补阴药,这种方法即称为阴中求阳。

30.阳中求阴:治疗阴虚证时,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理论,在大量补阴药物中加入适当的补阳药,这种方法即称为阳中求阴。

31.阴病治阳:指阳虚阴盛的虚寒之证,治应以温阳抑阴之法。

32.阳病治阴:指阴虚阳盛的虚热之证,治应以滋阴抑阳之法。

33.五行:“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34.五行相生: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35.五行相克:克有克制、抑制、制约之意。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36.五行制化:制即制约、克制;化即化生、变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在正常情况下存在着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它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相互结合。

37.五行相乘:五行之间“相乘”的概念,首见于《内经》。乘,恃强凌弱,即欺压,压服之意。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38.五行相侮:五行之间“相侮”的概念,首见于《内经》。侮,欺负、侮辱之意。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39.胜复规律:胜复指胜气和复气的关系。五行学说把由于太过或不及引起的对“己所胜”的过度克制称之为“胜气”,而这种胜气在五行系统内必然招致一种相反的力量(报复之气),将其压抑下去,这种能报复“胜气”之气,称为“复气”,总称“胜复之气”。

40.五行互藏:又称“五行体杂”。即五行的任何一行中,又复有五行。

41.母病及子:是指病从母脏传来,侵入属子之脏,即先有母脏的病变,后有子脏的病变。

42.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是指病从子脏传来,侵入属母之脏,即先有子脏的病变,后有母脏的病变。

43.微邪:某脏发病,其邪气从该脏“所胜”方向传来,其病情较轻浅,故名微邪。

44.贼邪:某脏发病,其邪气从该脏“所不胜”方向传来,其病情较重,故名贼邪。

45.滋水涵木: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一种治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46.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一种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式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47.培土生金法:是健脾气以补肺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脾气虚而致肺气虚,或肺气虚之证。

48.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之阴的一种治法。即补肺阴以滋肾阴或滋肾阴以补肺阴。适用于肺肾阴虚之证。

49.抑木扶土法:是疏肝与健脾相结合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肝旺脾虚证。

50.培土制水法:是健脾利水的一种治法,又称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停聚之证。

51.佐金平木法: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治法,又称泻肝清肺法。适用于肝火偏旺,影响肺气清肃之证。

52.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与补肾水相结合的一种治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心肾不交之证。

53.藏象:“藏象”一词最早见于《内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54.藏象学说: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55.脏腑:是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和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