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分析
2024年我院~老人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
![2024年我院~老人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f155a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b.png)
2024年我院~老人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使用及疗效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对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患者基本情况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60-80岁之间。
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部分患者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在药物治疗前,患者的血压水平普遍较高,且波动较大。
二、药物使用情况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
在药物选择方面,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合并症及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力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也注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药物疗效评估通过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我们发现大部分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其中,CCB类药物在降低收缩压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疗效,而ACEI和ARB类药物在降低舒张压方面更具优势。
然而,也有部分患者因药物抵抗、不耐受等原因,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
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会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四、药物副作用观察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过程中,我们也密切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心悸、乏力等。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低血钾、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针对这些副作用,我们会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同时,我们也会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醒患者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及时就医。
五、用药依从性调查为了解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我们进行了相关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能够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但也有部分患者因记忆力减退、忘记服药等原因,导致用药依从性较差。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9c92d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7.png)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心内科作为高血压的主要管理部门,常常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来控制病情。
本文将对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药物。
一、降压药物分类抗高血压药物主要包括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和中枢α2受体激动剂等。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特点,可以将这些药物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更好地选择和应用。
1.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主要通过抑制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减少细胞内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使血管平滑肌松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压。
常用的钙离子拮抗剂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
氨氯地平具有降压效果快、持续时间长、适用于伴有心绞痛、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等优点。
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的兴奋作用,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降低血压。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
美托洛尔具有心率减慢、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心律失常等作用,适用于伴有心律失常、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扩张血管,减少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压。
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卡托普利具有降压稳定、保护肾脏功能、预防心肌梗死等作用,适用于伴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患者。
二、临床应用分析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原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个体化选择降压药物,进行合理联合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况下的临床应用分析:1.轻度高血压患者: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可首选单药治疗,如单用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对于老年患者和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则可优先考虑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分析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717f9ddd88d0d233d46aa6.png)
用其 它降压药的原则 , 为保 护心 、 、 或 脑 肾并 发症而 以血管
紧张 素转 换酶抑 制剂 为主 联用 其 它降 压药 的综 合用 药方 法 … 。1一受体阻滞 剂 、 3 利尿 剂 因价格 低廉 、 可配 合使 用 , 其销 量逐 年 平稳 上 升。2 1 0 0年 A E C I临床 应用 频 率 也较 高, 排第 2位 ,0 1 2 1 年其用 药频度则后 退到第 3位 , 因与 原
摘要 目的 : 析 抗 高血 压 药使 用情 况 , 分 为合 理使 用抗 高血 压 药提 供 参 考 。方 法 : 用 WH 以 限定 日剂量 采 O ( D 为指标的方法对我 院销 售金 额、 D D) 用药频 度 ( D s 等 进行 回顾 性分析 。结 果 : 高血压 药用量 呈上 升趋 D D) 抗
的 总体 水 平 正朝 着 趋 于合 理 的 方 向发 展 。 关键词 抗 高 血 压 药 ; 售 总 金 额 ; 药 频度 销 用
中 图分 类 号 :R 4 . 541
文 :2 9 1 3 .0 20 .3 0 5— 4 4 2 1 .5 0 9
第2 卷 第5 3 期
航 空 航 天 医 学 杂 志
21年5 0 2 月
59 7
近年来 , 销售金额前 3位 的为 : 拮抗剂 、 管紧 张素转换 钙 血 酶 抑制剂 、 血管 紧张 素受体 I 阻滞 剂 , 明我 院用药 基本 I 说 符合 高血压用药理论在 中国的情 况 , 以钙 拮抗剂 为主联 即
高血压药物一血管 紧张素 Ⅱ( n l 受体 拮抗 剂( R , Ag) I A B) 主 要为 沙坦 类 药 , 用 于治疗 各 种原 因及各 种类 型 的高 血 可 压 、 血性 心力 衰竭 , 充 可逆 转左 心室肥 大 , 改善 心功 能 , 减 轻蛋 白尿 , 肾脏有 保 护作用 , 对 由于 几乎 没有 咳嗽 的不 良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d89d82ddccda38366bafdb.png)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目的分析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该类药物提算用药金额、钙拮抗剂使用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
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 2012年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种类、用量、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5年间医院抗高血压药用药金额、DDDs均呈增长趋势。
结论近5年来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服药人次增多,且更多地选用了新型抗高血压药物。
标签: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高血压是一种世界各国最常见的发生于心血管的疾病,易导致心、脑、肾等器官发生并发症,是诱发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因素,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逐年上升[1]。
世界抗高血压药物的研发不断深入,至今已达100多种可供临床应用的品种。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选择应用,可使患者花费最少的医疗费用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因此抗高血压药物的规范使用,对控制高血压、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意义十分重要[2],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医药工作者研究和关注的重要课题。
笔者通过对我院2008年-2012年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对我院2008年-2012年抗高血压药物处方的种类、用量、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统计我院五年来抗高血压药物的用量,观察分析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量及用量,并对口服高血压类药物分析。
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5版本)和《中国药典》(第2000年版本)二部《临床用药须知》,运用药物主要适应证剂量、新药的药品说明书并结合本院临床用药习惯,限定各种药品的日用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
DDD是指用于成人的药物在达到主要治疗效果的平均日用剂量。
用药总量/DDD=DDDs。
该药用药倾向越大则DDDs 越大[3]。
2.结果2.1五年来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用量由表1可以看出,我院抗高血压类药物用量金额5年来增长了80.38%,而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增长了89.13%,其在当年口服心血管类药物销售总金额中所占的百分比一直保持第一。
抗高血压药临床用药论文
![抗高血压药临床用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2285e4f8c75fbfc77db24c.png)
抗高血压药临床用药分析【摘要】探讨高血压药临床应用,对医院的药学服务提出意见。
【关键词】高血压;合理用药一、高血压及抗高血压药的分类:1.高血压。
高血压的定义为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18.7kpa)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12.0kpa)。
高血压可引起血管的病理性改变和左心室肥厚,是导致脑卒中、冠状动脉病变及猝死的主要原因,也可引起肾功能不全和主动脉瘤等并发症。
2.抗高血压药。
抗高血压药物可通过两种方式发挥作用:一是舒张血管平滑肌或干扰交感神经对血管平滑肌收缩的活性而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二是通过抑制心肌收缩力或降低左心室充盈压从而减少心排出量。
抗高血压药根据其作用部位及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四大类:①交感神经抑制药,包括:中枢性抗高血压,如可乐定。
神经节阻断药,如樟磺咪芬。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如利血平,胍乙啶。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哌唑嗪、普奈洛尔、拉贝洛尔;②血管平滑肌舒张药,包括:直接舒张:如肼屈嗪、硝普钠,钙通道阻滞药:如硝苯地平,钾通道开放药:如米诺地尔,其他血管扩张药:如吲达帕胺;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如氯沙坦,肾素抑制药:如雷米克林;④利尿药:如氢氯噻嗪。
3.临床降压药联用配伍举例。
①利尿剂+?%[受体阻滞剂;②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③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④?%[受体阻滞剂+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⑤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⑥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⑦?%[受体阻滞剂+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⑧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利尿剂。
二、临床用药现状及问题.用药现状。
①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以钙通道拮抗药为主,其次为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等。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830985f01dc281e43af02a.png)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目的分析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情况。
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530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抗高血压用药情况。
结果5300例高血压患者常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硝苯地平缓释片,盐酸贝那普利片,坎地沙坦酯片和分散片,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片和缓释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替米沙坦片,缬沙坦胶囊,奥美沙坦酯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其中硝苯地平缓释片使用频率最高。
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比较合理,符合当前抗高血压用药趋势。
标签:抗高血压药;临床用药;高血压近几年来,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不断升高,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加重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1]。
因为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治疗,所以家庭护理是主要的护理方式。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有效的控制血压需要长时间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以及体育锻炼等,以此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
但是高血压一旦治疗不当,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造成巨大的威胁,高血压最直接恶果就是会造成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以及肾脏多种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1]。
目前,我国虽然在开展抗高血压药物合理使用,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实施方案,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所以,临床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结合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530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目前我院抗高血压用药基本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530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男性3084例,女性2216例;年龄38~86岁,平均年龄(47.16±3.12)岁;其中伴糖尿病746例,肾病157例,心脏病483例,脑血管病126例。
1.2方法回顾分析法对研究所有患者使用抗压药处方进行研究,对抗压药处方数、种类、用量情况进行计数,并采用限定日剂量法衡量使用的频率,计算合理的药物利用指数。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分析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bb67ccbb4cf7ec4afed094.png)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本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
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抗高血压药物的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抗高血压药物共销售1115.28万元;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为268.25万每日;本院所使用的抗高血压品种主要涉及7大类,其中销售前5名的分别是:ccb类、arb类、acei类、β-rb类、利尿剂类。
结论本院的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比较合理。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高血压病目前是我国中老人的高发病、多发病,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销售也占到本院药品临床销售的主要地位[1],为了更好地了解本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更好地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抗高血压药物的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本院计算机中心提取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相关信息资料。
1.2 方法使用excel办公软件[2]对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高血压品种、数量以及销售的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销售金额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抗高血压药物共销售1115.28万元;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为268.25/万日。
销售金额前5位的抗高血压药物分别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拜耳医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扬子江药业)、福辛普利(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缬沙坦(北京诺华)、氨氯地平(辉瑞制药),见表1。
表1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抗高血压药物销售前十名名次名称厂家销售金额第1名硝苯地平控释片拜耳医药 163.25万元第2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扬子江药业 159.85万元第3名福辛普利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 116.31万元第4名缬沙坦北京诺华 95.69万元第5名氨氯地平辉瑞制药 75.36万元第6名非洛地平缓释片阿斯利康制药 68.25万元第7名厄贝沙坦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 63.58万元第8名盐酸贝那普利北京诺华制药 62.13万元第9名氯沙坦钾杭州默沙东制药 50.28万元第10名赖诺普利江苏黄华药业 36.25万元合计〖4〗890.95万元2.2 品种使用情况本院所使用的抗高血压品种主要涉及7大类,其中销售前5名的分别是:ccb类、arb类、acei类、β-rb 类、利尿剂类,见表2。
高血压病的临床用药分析
![高血压病的临床用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2d4791f7ec4afe05a1dfc2.png)
高血压病的临床用药分析目的:统计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拟定若干指标(并发症、患者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分级用药状况、用药频度以及销售金额等),对我院近些年以来收治的400例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在我院降压药物之中销售金额最高药物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其占到了我院降压药物总销售金额的41.2%;而使用频度最高的降压药物为钙拮抗剂,其平均每日剂量达到了15.8万个;我院日均药费最高的抗高血压药物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为4.92元。
我院收治的本组400例高血压患者年龄大部分在40岁至80岁之间,其中男性患者的体重指数在28以上的患者有60例,占男性患者总数的26.3%;女性患者体重指数在28以上患者为110例,占女性患者总数的63.9%。
患者中并发症最多的为高血脂病,在住院患者中大部分患者为3级极高危,而在高血压患者用药当中使用最多的为二联用药。
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状况基本合理,对于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符合当前阶段用药的基本趋势。
标签:高血压;临床用药;体重指数;指标分析;临床研究引言高血压病是临床之中的常见病以及多发病,同时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在近些年以来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对于患者而言造成了巨大的痛苦。
为了进一步的探讨并且了解掌握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对我院近些年以来收治的400例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抗高血压类药物的用药趋势、临床合理应用、经济性以及科学管理性的加强提供必要的参考。
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近些年以来收治的400例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我院数据库提供的抗高血压药物出库数据,进行统计并且比较分析。
1.2方法结合我院情况,药品为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_曾繁涛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_曾繁涛](https://img.taocdn.com/s3/m/550c463f0b4c2e3f57276318.png)
32例 , 其 中 单 纯 性 高 血 压 病12例 、高 血 压 合 并 冠 心 病 或 合 并 糖 尿病10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3例、无 器质性心脏病证据1例。在 32例患者中, 男23例, 女9例, 年龄41 ̄78岁, 平均56岁。 1.2 治疗方法: 对符合条 件 的 阵 发 性 快 速 心 房 颤 动 的32例 患 者 , 按 就 诊 顺 序 随 机 分 成 胺 碘 酮 和 普 罗 帕 酮 两 组 。建 立 静 脉 通 道 及 心 电 监 护 。胺 碘 酮 组: 胺 碘 酮 ( 可 达 龙 ) 300 mg微 泵 持 续 匀 速1小时静脉输入, 未转复窦 性 心 律 者 以 胺 碘 酮1 mg/分 持 续 静 脉 滴 注5小 时 。普 罗 帕 酮 组 : 普 罗 帕 酮70 mg加 生 理 盐 水20 ml, 10分 钟 注 射 完 毕 , 观 察20分 钟 , 未 转 复 窦 性 心 律 者 重 复 静 脉 注 射普罗帕酮70 mg, 观察20分钟仍未转复者, 以普罗帕酮0.5 mg/ 分 持 续 静 脉 滴 注 , 滴 注 时 间 不 超 过2小 时 。用 药 开 始 后 共 观 察6 小时。治疗过程以房颤消失 , 恢复窦性心律为复律成功。用药过 程 中 持 续 心 电 、血 压 监 测 。 1.3 终止指标: 用药开始后6小 时 内 转 为 窦 性 心 律 者 判 定 为 转 复 有 效 , 未 能 转 为 窦 性 心 律 者 判 定 为 转 复 无 效 。用 药 过 程 中 出 现 心 率 小 于60次/分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血 压 小 于90/60 mmHg, 立 即停药直至病情稳定。 1.4 统 计 学 方 法 : 计 量 资 料 用 均 数±标 准 差 ( x±s)表 示 , 均 数 的 比较用t检验,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于高血压患者临床用药的分析
![关于高血压患者临床用药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ca805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7.png)
关于高血压患者临床用药的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临床上主要通过用药来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主要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其中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之一药物治疗可以根据机制、作用部位以及药物的选择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根据药物的机制进行分析。
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降压药、扩血管药和水钠平衡药。
降压药主要通过干扰大动脉和小动脉血管之间的平衡关系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常见的降压药有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
β受体阻断剂可以阻断β受体,减少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和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减少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脏输量和血压。
钙离子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平滑肌中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减少心肌收缩力和血管收缩,以达到降压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扩血管药可以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血管腔径,减少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扩血管药有硝酸酯类药物和钾通道开放剂。
硝酸酯类药物主要通过释放一氧化氮,使血管平滑肌放松,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钾通道开放剂主要通过开放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使细胞膜去极化,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
水钠平衡药主要通过调节身体对盐和水的代谢,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常见的水钠平衡药有利尿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排泄,减少体内的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拮抗醛固酮的受体,减少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合成,从而达到降低外周阻力和阻止盐和水的潴留,降低血压的作用。
其次是根据药物的作用部位进行分析。
常用的药物还可以根据其作用部位进行分类,分为心脏和血管作用药物、中枢和自主神经作用药物以及荷尔蒙作用药物等。
心脏和血管作用药物主要通过作用于心脏和血管来降低血压。
这类药物包括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和硝酸酯类药物等。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d3f0ce28ea81c758f57877.png)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拟定若干指标(年龄、体重指数BMI、并发症、高血压分级分层的用药情况、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对2008年全年487人次高血压病住院患者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08年降压药销售金额最高的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占43.48%;钙拮抗剂使用频度(DDDs)最高,为16.24万个日剂量,占31.36%;日均药费最高的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组滞剂,为4.87元,占31.25%。
高血压患者的年龄绝大部分为40-80岁之间;男性患者体重指数(BMI)≥28者72例,占男性患者的33.49%;女性患者体重指数(BMI)≥28者116例,占女性患者的42.64%。
并发症最多的为高脂血症,住院患者大部分为3级极高危,高血压用药中最多为二联用药。
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状况基本合理,符合当今用药趋势。
关键词:高血压;指标;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
为了解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探讨其临床用药的特点、合理性及发展趋势,笔者对2008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为该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用药趋势、经济性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于我院药库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08年抗高血压药物的出库数据(包括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规格、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等基本信息)以及病案室2008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病案记录。
1.2 方法1.2.1 药品分类根据目前最常用的5类一线药物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分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βRB)、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及其它6类。
1.2.2 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用药费用(DDDC)采用药物经济学的用药频度分析法,以约定日剂(DDD)为标准计算各品种和各类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及约定日均用药费用(DDDC)。
高血压的临床用药研究
![高血压的临床用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75ab27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1.png)
高血压的临床用药研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针对高血压的治疗药物也日益丰富。
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对于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一、高血压药物的分类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高血压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利尿剂通过促进肾脏排尿,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有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
2、钙通道阻滞剂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发挥降压作用。
代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的结合,达到降压效果。
常见的有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5、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来降低血压。
例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二、药物的选择原则在选择高血压治疗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合并疾病等因素。
1、对于年轻、心率较快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2、老年患者,尤其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钙通道阻滞剂或利尿剂较为适用。
3、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蛋白尿等情况的患者,ACEI 或 ARB通常为首选。
4、若患者血压较高,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联合用药。
三、联合用药的策略联合用药可以增强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有:1、钙通道阻滞剂+ ACEI/ARB两者协同作用,可有效降低血压,同时减轻钙通道阻滞剂引起的水肿。
2、利尿剂+ ACEI/ARB利尿剂减少血容量,ACEI/ARB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共同发挥降压作用,并降低低钾血症的发生风险。
3、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前者扩张血管,后者降低心率,相互补充,适用于伴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
四、特殊人群的用药1、儿童高血压儿童高血压的治疗需谨慎,首先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如血压仍未达标,可选择适合儿童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我院老年人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
![我院老年人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0e3f0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6f.png)
我院老年人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我院老年人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高血压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诱发并发症,影响生命质量。
因此,老年人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以控制血压。
然而,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退化,药物代谢能力下降,用药需谨慎。
本文将结合我院老年人中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进行分析。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利尿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病情、身体状况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等因素。
利尿剂是老年人中常用的抗高血压药。
该类药物可以通过减少体液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但是,老年人普遍存在体液不足的问题,使用利尿剂有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因此,利尿剂的剂量需要谨慎调整,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严格监测。
ACEI和ARB是另外两类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这两类药物有助于降低血压,还能对心肌和肾脏保护作用。
它们的优点在于副作用相对较少,可以适应很多老年人的口服习惯。
但是,使用时需要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和血液电解质,以防疲劳等不适症状。
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是其他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这些药物的特点在于能够降低心脏的O2需求和心率。
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防止血管收缩,防止心脏缺血等问题。
而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还可以保护心肌。
但是,使用这些药物需要注意心电图和心率监测。
总之,在老年人的抗高血压药物选择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用药过程中,必须时刻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药物代谢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同时,需要注意服药的规律和方法,老年人需要在医生或家属的指导下正确服药。
最后,老年人的抗高血压治疗,还需要在饮食、生活方式、锻炼等多个维度合理干预,以最大程度地维护心血管健康。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3c350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7.png)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8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用药进行分析,包括其用药方案、用药频率及用药金额等。
结果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样例中高血压患者治疗中所用最多的药物是利尿剂。
在消耗金额最多是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在用药方案方面,单用药和二联用药方案都较为普遍,其中单用药和二联用药频率为80%,其他类型方案为16.25%。
结论在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症状情况、经济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对高血压疾病进行预防和救治,减少高血压疾病对患者的伤害。
关键词:高血压;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引言临床用药分析是对抗高血压药物在实际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大量临床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提示不同药物的药理特点、适应症、副作用等信息,为医务人员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
在选择合适的抗高血压药物时,了解其临床用药分析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1]。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分析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药物类型、剂量选择、联合用药等。
针对高血压患者群体,如老年人、伴有糖尿病或其他并发症的患者,临床用药分析的内容和重点也有所不同。
通过梳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可以更好地指导医生在不同情况下做出科学合理的用药决策[2]。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分析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完全替代医务人员的临床经验和判断。
每个患者的病情特点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因此,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应该是个性化的,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确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次临床用药分析研究中,收集了80名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其中,针对轻度和中度高血压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利血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而针对重度高血压的患者则常用氢氯噻嗪片、尼群地平、普萘洛尔等药物[3]。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a28ab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2.png)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临床上常采用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
以下将对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一、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s):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减少心脏收缩力及心率,从而降低心输出量和血压。
在心内科,β受体阻滞剂常用于治疗心动过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同时能起到降压的作用。
二、钙离子拮抗剂(CCB):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和平滑肌细胞,减少心肌收缩力和血管收缩,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钙离子拮抗剂有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
这类药物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冠心病、心绞痛等病症,可改善冠脉反应性和心肌缺血状况。
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而发挥降压作用,还能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这类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治疗,能减少心肌肥厚、平滑肌细胞增生等病变。
四、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止其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从而减少血管收缩,降低血压。
这类药物适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上常与ACEI联合应用。
五、利尿剂: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排除体内的多余水分和盐分,从而降低血容量、血流量和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有噻嗪类利尿剂和袢利尿剂。
这类药物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水肿、心力衰竭等情况,能缓解水钠潴留、降低血压。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涵盖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其他用药、病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并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但是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还需注意患者的心功能、肾功能、血压控制目标等因素,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疗效。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4b96e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5.png)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人因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影响到生活质量和寿命。
因此,对高血压的及时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抗高血压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其种类和适应症非常广泛。
本文将简要介绍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一、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种通过阻止钙离子通道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从而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外周血管阻力的药物。
钙通道阻滞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
临床上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
二、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通过阻止β-受体的激活,从而减缓心率和心脏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的药物。
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治疗高血压、肥胖症、心绞痛、心肌梗死后的治疗等疾病。
临床上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索洛尔等。
三、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种通过增加尿量,减少体液量和循环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的药物。
利尿剂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临床上常用的利尿剂包括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等。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一种通过降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扩张血管的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疾病。
临床上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依普利酮、贝那普利、肼屈嗪等。
五、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是一种通过阻止血管紧张素II和其受体的结合,从而减轻心肌和平滑肌细胞收缩力,降低血压的药物。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
临床上常用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包括洛卡特普、厄贝沙坦等。
总之,抗高血压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医生和患者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从而使治疗更加有效。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9bc4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f.png)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内科是专门管理心血管疾病的科室,而抗高血压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常见的抗高血压药物类型、临床应用及药物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抗高血压药物类型目前常见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等。
1. 利尿剂:主要通过促进尿液排泄,减少体内水分和钠的潴留,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袢利尿剂等。
2.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从而起到降压作用。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洛尔、阿罗洛尔等。
3.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通道,减少心脏的舒缩功能,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合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常见的ACEI包括卡托普利、雷米普利等。
5.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II的受体,阻断其作用,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见的ARB包括缬沙坦、氯沙坦等。
6.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如阿尔道夫、甲基多巴等,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调节交感神经的活性,降低血压。
二、临床应用1. 单药治疗:对于轻度高血压的患者,可以首先尝试单药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并发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年轻患者可以首选ACEI或ARB,对于老年患者可以考虑利尿剂或钙通道阻滞剂。
2. 联合用药:对于中度至重度高血压的患者,常常需要联合应用2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以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17890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4.png)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而心脑血管疾病是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心内科的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病患者时必须慎重选择抗高血压药物,并根据病情和患者个体差异进行合理的用药。
本文将从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入手,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分析,以期对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钙通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胞膜上的钙通道,降低心肌收缩和外周血管的紧张,从而降低血压。
目前主要有非二氢吡啶类和二氢吡啶类两种。
钙通道拮抗剂非二氢吡啶类药物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其主要通过抑制心脏和外周血管的钙通道,从而减少心肌做功,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耗氧量。
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心绞痛、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二、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通过作用于β受体,减慢心率,减少心排出量和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降低心脏对心肌耗氧量,同时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进而降低血压。
目前主要有美托洛尔、阿莫洛尔、卡维地洛等。
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患者,也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可有效降低心率,减轻心肌耗氧,减少靶器官的损害。
三、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类常用药物,主要通过促使肾脏排出盐分和水分,减少体液量,进而降低血容量,降低心脏负荷和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目前主要有噻嗪类和袢利尿素类。
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氯噻嗪等,通过作用于近曲小管,增加钠和水的排泄,减少循环血容量,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这类药物常用于一般性高血压和轻至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四、抗肾素抗肾素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类新型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扩张外周血管和减少水钠潴留,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目前主要有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
抗肾素适用于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可有效降低血压,并对肾脏和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fd8f0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6.png)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症,对心血管系统、肾脏等多个器官都有不良影响,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本文将就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常用的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具体适用情况也有所区别。
利尿剂是最早用于抗高血压的药物之一,主要通过促进尿量增加,减少身体内的盐分和水分,从而降低血压。
利尿剂常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高血压,但对血容量和肾脏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医生仔细考虑患者的情况后再进行使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是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之一,主要作用是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从而降低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具有收缩血管和增加血容量的作用,阻止其生成能够减少血管压力的毒素,如生长素、修复素等含量也会降低,因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够起到降低高血压风险的作用。
钙通道阻滞剂则是通过抑制心血管系统的交感神经和降压神经系统,减轻平滑肌对钙离子的吸收,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钙通道阻滞剂常用于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没有明显的明显禁忌症,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β受体阻滞剂则是通过抑制肾上腺髓质素对β受体的作用,来减缓心率和降低血压。
β受体阻滞剂是一种抗心律失常和抗心绞痛的药物,常用于高血压并发心脏病或心脏病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应遵循“适应症明确、剂量合理、用药时机准确、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基本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效果,防止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在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及剂量。
加强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做好药物的调整和转换,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在的治疗效果,从而帮助患者摆脱高血压的困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本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
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抗高血压药物的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抗高血压药物共销售1115.28万元;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为268.25万每日;本院所使用的抗高血压品种主要涉及7大类,其中销售前5名的分别是:ccb类、arb类、acei类、β-rb类、利尿剂类。
结论本院的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比较合理。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
高血压病目前是我国中老人的高发病、多发病,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销售也占到本院药品临床销售的主要地位[1],为了更好地了解本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更好地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抗高血压药物的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本院计算机中心提取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相关信息资料。
1.2 方法使用excel办公软件[2]对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高血压品种、数量以及销售的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销售金额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抗高血压药物共销售1115.28万元;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为268.25/万日。
销售金额前5位的抗高血压药物分别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拜耳医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扬子江药业)、福辛普利(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缬沙坦(北京诺华)、氨氯地平(辉瑞制药),见表1。
表1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抗高血压药物销售前十名名次名称厂家销售金额
第1名硝苯地平控释片拜耳医药 163.25万元
第2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扬子江药业 159.85万元
第3名福辛普利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 116.31万元
第4名缬沙坦北京诺华 95.69万元
第5名氨氯地平辉瑞制药 75.36万元
第6名非洛地平缓释片阿斯利康制药 68.25万元
第7名厄贝沙坦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 63.58万元
第8名盐酸贝那普利北京诺华制药 62.13万元
第9名氯沙坦钾杭州默沙东制药 50.28万元
第10名赖诺普利江苏黄华药业 36.25万元
合计〖4〗890.95万元
2.2 品种使用情况本院所使用的抗高血压品种主要涉及7大类,其中销售前5名的分别是:ccb类、arb类、acei类、β-rb 类、利尿剂类,见表2。
表2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抗高血压药物品种分类销售前五名
名次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第1名 ccb类 482.25万元 112.25/万日
第2名 arb类 301.32万元 59.25/万日
第3名 acei类 205.13万元 54.23/万日
第4名β-rb类 86.25万元 23.16/万日
第5名利尿剂类 5.36万元 15.22/万日
合计 1080.31万元 264.11/万日
3 讨论
通过本文对本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分析可见,本院的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品种均符合我国标准[3],并且应用较为合理,同时我们发现,目前本院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还是以进口药物为主,由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外资药厂生产的药物价格比较贵,所以医生在临床用药时还是应该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质量好、价格低、疗效好的同类国产药物来降低患者的用药负担[4]。
综上所述,本院的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比较合理,今后我院要持续加大临床医生对抗高血压药物的知识掌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抗高血压药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李培军.2007-2008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9):185-186.
[2]吴红梅.抗高血压药物的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6):422-423.
[3]李磊.2008至2009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21):3085-3086.
[4]曾繁涛,谢杰.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226-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