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古诗词选择题带答案【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同步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同步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同步练习题汇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登小楼忆洛中旧游·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定风波①苏轼三月七日②,沙湖③道中遇雨,雨具先去④,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⑤且徐行。

竹杖芒鞋⑥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⑦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⑧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①定风波:词牌名。

②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的三月七日,这时苏轼被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

③沙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

④雨具先去:有人带雨具先走了。

⑤吟啸:高声吟咏。

⑥芒鞋:草鞋。

料峭:⑦料峭:形容微寒。

⑧萧瑟: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

苏轼这首词的风格是风趣幽默。

词中的哪些词句体现了这种风格?(两句即可)我们从中应学习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阅读苏轼的《定风波》,完成小题。

(6分)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①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②,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③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④,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①沙湖:位于黄州东南30里处。

②穿林打叶声:指雨声。

③芒鞋:草鞋。

④向来:刚刚、刚才。

萧瑟处:指遇到风雨的地方。

2.“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是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给这位旷世大才所下的评语。

该词哪些词语直接点明苏轼的这种人生态度?(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词中“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带给我们怎样的启迪?(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部编版九下全册古诗词选择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下全册古诗词选择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下全册古诗词选择题及答案班级:姓名:目录:12.词四首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四、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期中课外古诗词诵读五、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六、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七、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八、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23.诗词曲五首九、十五从军征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十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十二、过零丁洋/文天祥十三、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期末课外古诗词诵读十四、南安军/文天祥十五、别云间/夏完淳十六、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十七、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原诗】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习题】选择题:1、下面对范仲淹的《渔家傲》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渴望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解析】C分析:“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大雁飞往衡阳,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2、对范仲淹的《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又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精选练习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精选练习附答案解析)

诗词曲五首(附答案解析)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踌.躇(chóu)瀚.海(hàn)冷难着.(zháo)B.松柏.(bǎi)羌.笛(qiāng)寥.落(liǎo)C.狗窦.(dòu)风掣.(chè)飘絮.(xù)D.狐裘.(qiú)兜鍪.(móu)羹.饭(gěng)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中庭生旅谷..(野生的谷子)B.辛苦遭逢起一经...(指遇到朝廷选拔)C.何处望神州..(指中国大地)D.望西都..(指长安)3.根据要求填空。

(1)《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极度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

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_____,_____”。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抒发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及不尽愁绪与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

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坚持抗战的句子是“_____,_____”。

点明该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

(4)《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是“_____,_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气势雄伟,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英雄是人类历史天空的璀灿星辰,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

中华民族起起伏伏,低潮时有慷慨悲壮之士力挽民族危亡,振兴时有英雄豪杰人物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阅读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1)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阅读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1)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阅读选择题(附参考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对这首诗的前四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句中的“卷”和“折”分别从侧面和正面写狂风之猛烈,遍地肃杀的景象。

B.第二句中的“即”字,表明这里与内地相比,冬天来得格外早。

C.三、四两句诗人将将雪花比作梨花,颇具浪漫色彩。

D.三、四两句是诗人的想象和主观感受,表达出诗人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暗示归途艰险,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

B.“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用春花喻冬雪,展现了边塞雄奇瑰丽的景象。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诗人驻足远望的情形。

D.这首诗以“雪”为中心线索来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的惜别之情和思乡之情,充满伤感的情绪。

3.下列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喻雪,新颖奇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

而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化奇特,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雪景后的惊喜之情。

B.“胡琴琵琶与羌笛”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但仍然能间接表现出场面的热闹。

C.“风掣红旗冻不翻”,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D.“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

4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

“卷”和“折”分别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做个小诗人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你很棒的!)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酬”,这里是________的意思。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赤壁一、做个小诗人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没问题的!)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

2.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过零丁洋一、做个小诗人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看你的了!)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又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诗中最负盛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水调歌头一、做个小词人请把这首词默写在下面!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词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朝________家。

2.请用原文语句来回答问题。

(1)“此事古难全”中“此”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人教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和考题(Word版 含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和考题(Word版 含答案)

【九下】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上阕扣准“异”字,极写秋日边塞的风光景物。

“雁去”紧承“秋来”,“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

“四面边声连声起”写四处回荡的音响。

“千蟑里”点明“孤城”的位置坐落于群山之中;“长烟”“落日”写“孤城”的景色;一个“闭”字写出“孤城”的冷落,警戒气氛。

这三句围绕着“孤城”描绘了一幅迥异于中原乡土的“塞下秋来”的荒凉画面。

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句转入抒情。

在羌笛悠悠、寒霜满地的边塞,人们夜不能寐,将军头发白了,战士流下思乡的眼泪。

全词苍凉悲壮,表达了作者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鉴赏】这首词通过对独特奇异的边塞秋季风光的描写,表现了戍守边疆的将士的英雄血性和可亲的人间真情,展示了作者所具备的报国雄心及对边关生活实际的深切感受。

1.赏析《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远望重重叠叠的关山,苍茫的暮霭之中,落日的余晖之下,一座紧闭城门的孤城这是“异”于内地的边城,一座被西夏军包围的宋朝将士守卫着的孤城这是多么悲壮的氛围,也渲染了守边将士的艰苦表现守边将士英雄气概,全词苍凉悲壮又豪放慷慨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返。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4.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士们都没有睡觉,听着悠悠笛声哀婉动人,满地的霜映照着将军的白发和士兵的泪水,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情景思乡之情和渴望建功,以及如此长的艰苦生活,交织在一起,人怎么能入睡,人怎么能入睡?将军的白发和士兵的泪水,记载着宋代帝王对外软弱,消极防御,长期征战无果的史实有人认为此词可以作为“词史”来读,是有道理的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雄浑沉郁,苍凉悲壮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为什么戍边将士彻夜无眠、头生白发?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7.全词上阕极力表现边塞秋季风光的“异”,为下阕的抒发感情作铺垫;下阕抒发守边将士的情怀,以情写景,以景衬情,思乡和忧国交织在了一起全词由景物深入到人物的精神境界,悲壮而不悲观,意境浓郁,沉雄而不消沉,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怀【甲】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初三下册语文古诗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下册语文古诗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下册语文古诗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属于杜甫的《春望》的是: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答案:A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作者是:A. 李白B. 王之涣C. 杜甫D. 王勃答案:B二、填空题1. 请填写《望岳》中的名句:“会当凌绝顶,________。

”答案:一览众山小2. 请补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答案:不识庐山真面目三、简答题1. 请简述《游园不值》这首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答案:《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通过描绘园中景色的变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描绘了园中景色的幽静和作者的期待,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则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好。

2. 《江雪》这首诗中,柳宗元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心境的?答案:《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通过描绘江边的空旷和寂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事的超脱。

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四、古诗文默写1. 请默写《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全文。

答案: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 请默写《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答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五、诗歌鉴赏1. 阅读《登鹳雀楼》并回答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

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作者对更高远目标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九下语文课内古诗试题及答案

九下语文课内古诗试题及答案

九下语文课内古诗试题及答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描述春天景象的是: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A2. “床前明月光”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A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首诗?A. 《望岳》B. 《登鹳雀楼》C. 《静夜思》D. 《春望》答案:A二、填空题1. “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

答案:月落乌啼霜满天2. “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白日依山尽3. “______,人约黄昏后。

”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

答案:昨夜雨疏风骤三、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一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答案:《静夜思》是李白的一首著名抒情诗,通过夜晚的寂静和月光的明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月光时,不禁想起远方的家乡,情感真挚而深沉。

2. 请分析《登鹳雀楼》一诗的主旨。

答案:《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广阔视野和豪迈情怀。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诗人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志向。

四、翻译题1. 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翻译成英文。

答案:Alone in a foreign land as a guest, I miss my family even more during festivals.2. 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翻译成英文。

答案:The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suspect it's frost on the ground.五、写作题1. 以“春天”为主题,写一首现代诗,不少于四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文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文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文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B.《鱼我所欲也》中孟子先类比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然后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对论点进行分析和论证。

C.《鱼我所欲也》一文善用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形象,句式上多用对偶、排比,富于文采和雄辩的气势。

D.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观点,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

现在是和平年代,所以“舍生取义”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出使)B.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广:扩充)C.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D.寡人谕.矣(谕:明白,懂得)3.下列对《送东阳马生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以时间为序,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刻苦勤奋的求学经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B.“砚冰坚”“大雪深数尺”等属于环境描写,传神地表现出求学不易,衬托了作者的努力和勤奋。

C.马生和作者是同乡,且学习勤奋刻苦,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高度赞美马生。

D.文章将太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的优越与作者求学时的艰辛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求学信念的坚定。

4.根据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对甲、乙两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B.《江城子》的上阕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下阕运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决心。

C.《水调歌头》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D.《江城子》的上阕语言风格粗犷、豪放,下阕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5.对《满江红》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豪气表达得淋漓尽致。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全册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全册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与运用1.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

(纳兰性德《浣溪沙》)(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5)《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9)__________________,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10)__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

(纳兰性德《浣溪沙》)(11)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12)二十余年如一梦,__________________。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1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14)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选择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选择题及答案

23.《诗词曲五首》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23.诗词曲五首一、十五从军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四、过零丁洋/文天祥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一、《十五从军征》【习题】选择题:1、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B )A.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因战乱而失去一切的老兵形象。

B.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断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

C.全诗以时间为序,先写老兵归家时的急切心情,接着写他归家后见到的景象,最后写饭熟无人吃的凄凉情景。

D.结句“泪落沾我衣”将全诗思想感情推向高潮。

这泪既是辛酸孤凄之泪,又是愤慨控诉之泪。

【解析】B 无心理描写。

2、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C )A、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B、“遥望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这两句用远景描写,写出了庭院因无人打扫而凄凉破败的景象,同时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兵亲人的离去。

C、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近景描写。

运用白描手法,作者抓住野兔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从正面表现征人从军时间之久,物是人非,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D、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运用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解析】C 从侧面表现征人从军时间之久,物是人非,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3、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D )A、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一个“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来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上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

B、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这两句写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

人教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和考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和考题(word版 含答案)

【九下】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上阕扣准“异”字,极写秋日边塞的风光景物。

“雁去”紧承“秋来”,“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

“四面边声连声起”写四处回荡的音响。

“千蟑里”点明“孤城”的位置坐落于群山之中;“长烟”“落日”写“孤城”的景色;一个“闭”字写出“孤城”的冷落,警戒气氛。

这三句围绕着“孤城”描绘了一幅迥异于中原乡土的“塞下秋来”的荒凉画面。

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句转入抒情。

在羌笛悠悠、寒霜满地的边塞,人们夜不能寐,将军头发白了,战士流下思乡的眼泪。

全词苍凉悲壮,表达了作者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鉴赏】这首词通过对独特奇异的边塞秋季风光的描写,表现了戍守边疆的将士的英雄血性和可亲的人间真情,展示了作者所具备的报国雄心及对边关生活实际的深切感受。

1.赏析《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远望重重叠叠的关山,苍茫的暮霭之中,落日的余晖之下,一座紧闭城门的孤城这是“异”于内地的边城,一座被西夏军包围的宋朝将士守卫着的孤城这是多么悲壮的氛围,也渲染了守边将士的艰苦表现守边将士英雄气概,全词苍凉悲壮又豪放慷慨2.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3.典故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返。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4.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士们都没有睡觉,听着悠悠笛声哀婉动人,满地的霜映照着将军的白发和士兵的泪水,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情景思乡之情和渴望建功,以及如此长的艰苦生活,交织在一起,人怎么能入睡,人怎么能入睡将军的白发和士兵的泪水,记载着宋代帝王对外软弱,消极防御,长期征战无果的史实有人认为此词可以作为“词史”来读,是有道理的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雄浑沉郁,苍凉悲壮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为什么戍边将士彻夜无眠、头生白发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7.全词上阕极力表现边塞秋季风光的“异”,为下阕的抒发感情作铺垫;下阕抒发守边将士的情怀,以情写景,以景衬情,思乡和忧国交织在了一起全词由景物深入到人物的精神境界,悲壮而不悲观,意境浓郁,沉雄而不消沉,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怀【甲】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部编版九下期末课外古诗词赏析同步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下期末课外古诗词赏析同步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下期末课外古诗词赏析习题及答案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期末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南安军/文天祥二、别云间/夏完淳三、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四、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一、《南安军》文天祥【原诗】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译文】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

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夷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作者】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江西吉州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大臣,政治家、文学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

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

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

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

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

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主题思想】表达诗人对民族危亡的深沉的忧患,以及他视死如归,坚贞不屈, 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赏析】一二两句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

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

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颔联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

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及考题练】汇编附答案解析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及考题练】汇编附答案解析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及考题练】汇编渔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翻译: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作者简介:范仲淹,字希文。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抒发了作者忧国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重点赏析:这首词“异”字统领全篇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为下文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做铺垫。

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嘈杂,号角呜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奇异的风光,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浊酒”两句揭示自己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抒发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

最后一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悲怆含蓄地表达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实例赏析:1.本词重点句翻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一杯浊酒,不由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2.句子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曹刿论战》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表现了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上,突出其“鄙”。

B.文章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相关情况,其中略写了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

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说明了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突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

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其间.千二百里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3.下列对《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概括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结构严谨。

“比美”“讽谏”“纳谏”“三赏三变”等内容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B.邹忌能够讽谏成功,除了他有高超的讽谏艺术之外,与齐威王的善于纳谏也分不开。

C.本文的中心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

D.本文以邹忌与徐公比美的生活小事比喻治国大事,道理由浅入深,极具说服力。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为坛.而盟,祭以尉首B.大楚兴,陈胜王.C.置人所罾.鱼腹中D.天下苦.秦久矣5.对下列句子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苟富贵,无相忘。

”反映了陈胜有远大的志向和与同伴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情感。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反映了陈胜与众不同,在青年时期就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C.“天下苦秦久矣”这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批判了帝王将相世代相袭的谬论,反映了农民们要推翻封建统治的气概。

6.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B.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C.深入不毛(毛发)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二、句子默写7.(1)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舂.谷()冢.累累()干戈.()锦衾.薄()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羹饭一时..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知饴.阿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风掣.红旗冻不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坐断..东南战未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干戈寥落..四周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零丁洋里叹零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意踌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学常识填空。

(1)《十五从军征》出自《__________》。

全诗描绘了一个长年在外征战的__________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

该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__________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作品。

此诗描写了西域__________的壮丽景色,抒写了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了__________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词人__________的作品。

此词通过对古代__________的歌颂,表达了词人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

(4)《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__________在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

全诗表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5)《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__________的散曲作品。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答案《渔家傲·秋思》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6.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9.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0.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1.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江城子·密州出猎》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3.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原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

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主题思想】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习题】一、赏析选择题:1、下列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怀古诗。

作者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词,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呼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词的题目。

B.诗歌的上阕化用了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用得不落痕迹,贴切自然。

C.本词下阕落笔眼前引遐思,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惆怅。

D.“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处赞叹孙权的雄才大略,实际上暗指类似东吴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没有出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古诗词赏析与默写04满江红(清秋瑾)-解析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古诗词赏析与默写04满江红(清秋瑾)-解析版

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与理解性默写考点实训04 满江红(清·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

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

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不屑啊!今生我虽然身子不在男儿的行列,但是我的心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

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

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

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赏析】这首词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写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从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上阕写词人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表现出词人对富贵生活的不留恋和蔑视。

下阕写“身”和“心”的对比,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词人的忧虑和担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踏上革命征途前的思想状况。

【主题】反映了词人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写法】①感情基调高昂;②语言刚健清新。

【考点】一、理解型默写1.秋瑾的《满江红》中,“,,,”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2.秋瑾的《满江红》中“”一句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课后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课后练习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 对《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2. 下列对《渔家傲·秋思》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此词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作。

上片着重写景,围绕一个“秋”字,描写边塞阔大苍凉的景象,为下文抒情蓄势。

B.“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衡阳的大雁即飞向南方避寒,毫无留恋之意,更显边塞寒风萧瑟,满目苍凉。

C.“长烟落日”,使人联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四字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

而“孤城闭”隐隐地透露出对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D.“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无从谈起。

这种思乡情切和悲愤无奈使将军愁白了头发,令征夫默默垂泪。

3. 下列对《江城子·密州出猎》《渔家傲·秋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将士们渴望建立功业但又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B.《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现了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思想。

C.《渔家傲·秋思》描绘边地奇异的秋景,给人以苍凉悲壮之感,“长烟落日孤城闭”,一个“闭”字隐隐透出当时军事态势的严重。

D.两首词都表现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但又壮志难酬的思想。

4. 下列对《满江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写京城的气候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选择题(全册共17首,带答案)班级:姓名:说明:精心编辑整理,可以下载后删除答案印刷使用。

教材目录:课内古诗词(9首)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辛弃疾满江红/秋瑾23.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南乡子•登京口……/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课外古诗词8首定风波(莫听……)/苏轼临江仙•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太常引•建康……/辛弃疾浣溪沙(身向……)/纳兰性德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课内诗词赏析选择题: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1、下面对范仲淹的《渔家傲》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渴望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2、对范仲淹的《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又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二、江城子作者:苏轼(宋)1、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B. 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壮观的出猎场景。

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C.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冯唐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射天狼”直抒胸臆,表达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D.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2、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3、下列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狂、豪放的,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B.词的上阕展现出人数众多、装备齐全的壮观的狩猎场面,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狂气”。

C.“何日遣冯唐”一句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

D.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希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的壮志,抒发了关怀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下列对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词题为“壮词”,“壮”在它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壮阔的战斗生活,道出了英雄渴望杀敌报国的一片壮心。

B.“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用典贴切,描绘了秋天沙场点兵场面的辽阔、宏大与苍凉,烘托出一幅肃杀、庄严的战争画面。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与之前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情感由雄壮变得悲壮,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悲愤跃然纸上。

D.全词虚实结合,首尾写实,“梦回吹角连营”一句即写梦境,激情直泻,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常规写法,凸显艺术上的独创。

2、对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醉里挑灯看剑”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你看他以酒浇愁,醉眼朦胧中还不忘把灯挑亮,仔细端详手中报国乐杀敌的宝剑。

B.“梦回”和“八百里”二句写大片军营,绵延八百里,处处炊烟烤着牛肉,极言战斗场面的宏大。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斗的速战速决,表现出所向披靡。

D.“可怜白发生”与前面九句形成极大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深沉地感受到词人火一般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无奈。

四、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1、下列句子对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理解有误的一句是【】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五、十五从军征1、对《十五从军征》中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两句概括老兵六十五年戎马倥偬的生活和所受苦难之深。

B.中间十二句写老兵返家后看到家园已变成一片废墟的凄惨景象。

C.最后两句写老兵“出门东向看”,做好饭后有意识地到门口张望,盼家人回来一起吃团圆饭。

D.这首古诗控诉了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了兵连祸结的社会现实。

2、对《十五从军征》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整首诗内容取舍剪裁得当,结构布局严谨,独具匠心。

B.整首诗并没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从老兵回乡后所见所感落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情真挚,悲怆动人。

C.语言质朴,不尚雕饰,以短小的篇幅反映深刻的主题,收到了“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D.运用白描手法,着重刻画人物的言行与心理,环境描写只是起到辅助性的作用。

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下面诗句赏析的误的一项是【】A.“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但仍然能间接传达出一种热闹的场面。

B.“风掣红旗冻不翻”,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C.“雪上空留马行处”,既写出了作者对行者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D.诗歌主要写雪景,而作者在那白雪的背景上设置鲜红一点,反衬得整个世界更洁白,更寒冷。

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2、下列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

B.全诗想象奇特,以冬春之际一天之内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

C.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

七、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代:辛弃疾1、下列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怀古诗。

作者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词,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呼声。

八、过零丁洋文天祥1、下列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九、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1、对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如聚”,山峰走集于潼关之状;“如怒”河流奔涌之状。

潼关外临渭河,内有嵩山。

首句极言潼关地势险要,已寓兵家必争之意。

B.“望西都,意踌蹰”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可作者眼前只剩下一片凄凉。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D.作者通过怀古表现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与同情。

立意精辟,主题深刻,气势雄浑,感情深沉。

课外古诗词赏析选择题(8首)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苏轼1、对苏轼的《定风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本首词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B.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不仅描绘出雨骤风狂,而且又以“莫听”二字表达了对狂风骤雨的厌恶之情。

“何妨吟啸且徐行”,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

C.“竹杖芒鞋轻胜马”,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D.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是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宋代:辛弃疾1、下列对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句“转”、“又”字,抒发了对日月轮回、人生短暂的感伤,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