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信息可信度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微博实名化 以及对微博营销的影响和优劣分析

微博实名化 以及对微博营销的影响和优劣分析

微博实名化以及对微博营销的影响和优劣分析电子商务培训师分析师聚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郑讲师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网站微博都将在3月16日全部实行实名制,采取的都是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方式。

在昨天召开的贯彻《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座谈会上,市网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3月16日将成为北京微博老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的时间节点,之后未进行实名认证的微博老用户,将不能发言、转发,只能浏览。

3月16日前完成用户认证据介绍,去年12月16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微博中的个人注册信息需要使用真实身份。

微博客账号注册信息真实是指用户提交网站注册的信息,用户使用微博客服务的名称可自愿选择。

据统计,中国的网民中有65%的人开通使用微博,微博账户数量超过3.2亿。

市网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3月16日前,北京市要完成规范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工作。

网名昵称仍可自行决定据了解,对微博客用户实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以个人名义注册的,应当提供本人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以组织、机构、单位等名义注册的,应当提供组织机构代码等信息。

用户提供的个人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由微博客网站向国家权威机构比对认证。

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的比对、认证在网站后台进行,用户在前台发言是使用真实身份还是选择网名、昵称,由用户自行决定。

既然在微博上每个人都说话,那就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微博用户的事儿,推行实名制首先要转变每一个微博用户的意识,应通过名人的力量,加上其他一些政策来倡导大家转变意识。

——新浪资深网友李雯婷■反应网站设奖吸引用户实名昨天,新浪微博事业部副总经理曹增辉介绍,新浪在新用户这一段累计已经有接近300万的注册用户进行了身份比对,“尤其是过年回来以后,每日的注册申请比对量还在持续提升。

”曹增辉表示,目前新浪名人认证的用户量已经突破了40万,微博达人认证量已经突破了500万,本周新浪微博会推出“微身份”勋章以及大量礼物,对完成身份验证的博主提供增值服务。

论微博信息可信度及其影响

论微博信息可信度及其影响

论微博信息可信度及其影响本文阐述了微博的话语特征和传播特点,分析了微博信息可信度降低的原因及影响。

指出微博信息可信性较低,这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用户都有密切关系。

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应当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真实、有序、理性。

作为受众,要增强对信息的分析能力,有选择的接收,并且能坚持自己的看法,不盲从片面的观点。

国家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的立法,改善和净化网络信息环境,使其逐渐走上有序化。

标签:微博;信息可信度;影响;把关人微博的出现,改变了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形式。

简便的操作方式和即时性的特点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这一新媒体的参与度。

微博相对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导了一场“140字的革命”。

在城市化快节奏的生活中,“微博”比其他大众媒体更具有时代特点,更加符合现代人工作和生活特点,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还提供了文字、图片和视频多种途径,通过“关注”与“被关注”的形式,帮助人们维持与远距离朋友的关系,也吸引更多陌生人关注自己。

微博的出现,让社会中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引领了大量用户原创内容的爆发式增长。

[1]但在这错综复杂的信息传播过程中,虚假信息和恶意诽谤现象日益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最新在线调查显示,88.2%的受访者有微博,但相信微博上所传信息的人只占38.5%。

50.5%的人对微博上的信息持审慎态度,认为其可信度一般。

[2]在微博时代,信息可信性降低现象究竟因何而起,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这将是本文要进行论述的内容。

一、微博的话语特征和传播特点1、文本意义碎片化Ron Scollon在《Mediat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一书中谈到媒介话语使用的三个层面:一是指大众传媒话语即报纸、杂志、期刊、电视、电影话语;二是指以电脑为媒介的网络话语;三是指最为广泛意义上的公共话语和日常话语,其媒介如信件、笔记,以及更多技术媒介如电话、电脑甚至英语、汉语,或说写和符号语言传播模式。

微博平台信息披露规范与效果评估

微博平台信息披露规范与效果评估

微博平台信息披露规范与效果评估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微博平台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微博获取信息和向他人传递信息。

然而,由于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发布者的身份不明确,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成为了社交媒体平台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规范微博平台的信息披露和提升信息的可信度,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信息披露规范,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一、微博平台信息披露规范的制定背景和意义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的信息涵盖了各个领域和方面,例如新闻、娱乐、科技、体育等等。

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判断和决策,并且可能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制定微博平台信息披露规范是保障信息质量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信息披露规范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信息发布者的身份核实,信息内容的准确性核查,信息来源的透明度等。

具体来说,微博平台应与信息发布者合作,完善实名制认证系统,确保发布者身份真实可靠。

同时,微博平台也需要建立科学的审核机制,对信息内容进行核查,以降低虚假信息的传播。

此外,微博平台还应提供信息源追溯服务,让用户能够了解信息的来源和发布者的信誉。

二、微博平台信息披露规范的具体内容微博平台信息披露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实名制认证:微博平台应建立完善的实名制认证系统,对所有信息发布者进行身份认证和核实。

只有通过认证的用户才能发布信息,增强信息发布者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 信息内容核查:微博平台应建立专门的信息审核团队,负责对每一个发布的信息进行核查。

特别是对于涉及重要领域的信息,如新闻、政治、法律等,应加强核查力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 信息发布时间戳:微博平台在每一条信息下方标注发布时间,以便用户了解信息的时效性。

这样可以避免用户被过时的信息误导,并且鼓励信息发布者及时更新信息。

4. 信息源追溯:微博平台应提供信息源追溯服务,让用户能够查看信息的来源和发布者的信誉。

这样可以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并让用户自主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论微博信息可信度及其影响

论微博信息可信度及其影响

相 对而 言最 大 的特 点 就是 引导 了一 场 “ 1 4 0字 的革 命 ” 。在 城市 化 快 节奏 的 生 活中 ,“ 微 博 ”比其 他大 众 媒体 更 具有 时 代 特点 , 更 加 符 合现 代人 工 作 和生 活 特点 , 它 打破 了时 间与 空 间限 制 , 还 提供 了 文字 、 图 片和视 频 多种 途径 , 通过 “ 关注 ”与 “ 被关 注 ”的形 式 , 帮 助人 们维 持与 远距 离朋 友 的关 系 , 也 吸 引更多 陌 生人关 注 自己 。微 博 的 出现 , 让 社会 中 每一 个 “ 小 我 ”都 有 了展 示 自己 的 舞 台, 引 领 了大 量用户 原创 内容 的爆发 式增长 。Ⅲ 但 在这 错综 复杂 的信 息传 播过 程 中 , 虚 假信 息 和恶 意诽谤 现 象 日 益成 为 了一 个不 容 忽视 的 问题 。中 国青年 报 社 会调 查 中心 最 新 在线 调 查显 示 ,8 8 . 2 % 的受 访者 有微 博 , 但相 信微 博 上所 传信 息 的 人只 占 3 8 . 5 %。5 0 . 5 % 的 人对 微 博上 的 信 息持 审慎 态 度 , 认 为 其 可 信 度一 般 。口 在微 博 时代 , 信息 可信 性 降 低现 象 究 竟 因何 而 起 , 又 会 造成 怎样 的影响 ?这将 是本 文要进 行论 述的 内容 。
论微博信息可信度及其影响
传 媒 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米
论微博信息可信度及其影响
孙 芳
( 西 北 大学新 闻传播 学院 【 摘
陕 西西安
7 1 0 1 2 7 )
要 】 本 文阐述 了微博 的话 语特征和传播 特点 , 分析 了微 博信 息可信度 降低 的原 因及影响 。指 出微博信息可信性较低 , 这与每一

微博中虚假信息的传播现象分析

微博中虚假信息的传播现象分析

微博中虚假信息的传播现象分析摘要:近年来微博迅速发展,微博已经成为网络传播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信息平台。

可是与此同时微博的双刃剑性质也体现出来,由于某些微博用户的一些不当传播行为极易造成信息失真,使得受众对新闻议题的关注发生转向、偏离,造成了一系列的恶劣影响。

那么造成微博信息失真的原因都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杜绝和防范微博信息失真的现象?本文将探讨微博信失真的原因和应对的措施。

微博,还人们一个真实的世界。

关键词:微博;信息失真;网络传播;自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微博就正式进入了中文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

2010年,微博发展最为迅猛,微博集合了即时通讯工具、短信、社交网站的优势,这种天然的优势使使用人数不断激增。

越来越多的人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微博渐渐成了公共舆论的起源地和发酵地,微博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公民新闻传播进入新时代。

然而庞大的网民规模,缺失的传播规则,也使得这种便捷的交流和沟通平台成为各种谣言、传言孳生的场所,各种观点、情绪相互冲撞撕咬,如影响恶劣的北京大妈讹诈外国小伙的事件。

本文将以北京大妈讹诈外国小伙为例,就微博中的虚假信息现象进行探讨。

一、北京大妈讹诈小伙事件回顾2013年12月3日上午,多家媒体及其官方微博发布了以“北京街头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诈直接急哭”为题的新闻报道以及新闻图片,图片中一个外国小伙站在黑色摩托车旁,一位东北大妈蹲抱着摩托车,二人均作呼喊状,身后有不少围观群众。

@人民日报、@头条新闻等众多大V发布类似内容的官方微博,并被网络名人评论、转帖,其消息来源均标注为“国际在线”。

报道称“2013年12月2日上午10时30分许,北京朝阳区一名东北口音女子在经过一个骑车老外旁边时突然摔倒,随即瘫软倒地不起。

外国小伙下车急忙搀扶女子,却被女子一把揪住,自称被老外撞到腿部受伤无法行走,需要该老外负责。

[1]”@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中有老人“死命抱住对方不放手”“急哭外国小伙”、“外国小伙不得不给付1800元医药费,女子方才作罢离开”等内容。

微博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与影响分析

微博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与影响分析

微博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与影响分析微博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社交网络平台,是国内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之一。

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和分享信息的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发布消息、短视频、图片等内容,并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社交媒体平台上,信息传播和影响力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微博平台的特点微博平台是一种互联网社交网络,与其他社交媒体平台相比,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微博是一种实时的消息发布平台。

用户可以随时发布最新的消息、视频和图片,吸引广大用户的关注和分享。

其次,微博平台是一个汇聚众多用户的社交平台,用户可以在这里与其他用户交流、互动、分享和交流信息。

最后,微博平台是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平台。

一些名人、网红和行业专家在微博上拥有众多粉丝,他们的每条信息都可以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二、微博信息传播模式微博平台的信息传播模式主要分为“有机传播”和“付费推广”。

有机传播是指用户在平台上自发上传并发布信息,然后通过关注、转发、评论等行为,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用户。

用户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往往会引用其他用户发布的微博,并形成一个链式传递的模式。

付费推广则是指通过投放广告或购买热门话题等方式来推广信息,以吸引更广泛的用户关注和参与。

三、微博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微博信息传播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用户的社交影响力和内容的流行度。

用户的社交影响力是指用户在微博上的关注度和影响力,通过发布有价值的信息,用户可以在平台上积累越来越大的粉丝群体,并在其他用户中产生较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内容的流行度是指信息在微博上的传播度和影响力。

一篇信息的流行度越大,就代表它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分享,从而在社交网络上形成一种独特的传播和影响力。

四、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与挑战微博信息传播具有实时性、广泛性、短期化和瞬变性的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微博平台成为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最佳途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与困难。

首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

微博用户的可信度探析

微博用户的可信度探析

微博用户的可信度探析【摘要】随着web2.0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博成为社交网络的主要平台之一。

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互工具,微博的安全性亟需验证,而且微博用户的可信度是考察微博平台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本文基于微博用户的特征,研究了微博用户的可信度度量,提出了微博环境下的用户可信评估方法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微博用户;用户特征;可信度评估1.引言1.1 研究背景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其规模和应用领域日益发展壮大,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网络形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

微博(英语:microblogging或microblog)又称微博客,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140字)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微型博客形式。

它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随着发展,这些信息可以被很多方式传送,包括短信、实时信息软件、电子邮件或网页,一些微博客也可以发布多媒体,如图片或影音剪辑和出版。

1.2 问题的提出微博的出现必将对已存在的传媒格局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甚至政府机构均已将微博视作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渠道,在方便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同时,微博用户量和信息量的增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例如垃圾信息泛滥、谣言扩散、群体性事件产生与传播,“僵尸粉”,“伪专家”等,因此了解微博的不可信及出现的问题,研究微博用户的可信度、分析可信微博用户的特征等都很有必要和具有一定的价值。

2.微博用户特征分析2.1 微博用户的分类微博4A(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的特点降低了微博信息的传播门槛,将社交与新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社交网络与新闻传播合二为一的平台。

用户通过“关注”,成为某一用户的“粉丝”,从而接收到自己所需要的某一领域的信息。

微博用户的类型主要有:(1)个人用户。

个人用户可以分为普通用户和社会名人。

其中普通用户是微博用户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同时在消费需求,消费能力,职业上,年龄上呈现非常多层次化的特点。

最新整理微博兴起对我国新闻报道的影响分析.docx

最新整理微博兴起对我国新闻报道的影响分析.docx

最新整理微博兴起对我国新闻报道的影响分析微博兴起对我国新闻报道的影响分析微博指的是一种利用xx机制来分享篇幅较短,又具有实时性特点信息的传播、共享平台。

微博非常注重时效性与随意性。

微博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发布社会上更新的动态。

随着微博的广泛运用,传统媒体获得了更牢固的依托,它可以通过微博发布消息的功能来弥补其本身的缺陷。

同时。

微博也是媒介互相结合的一种表现,微博完全颠覆了信息的发布者与受众群体。

本文主要分析了微博兴起对我国新闻报道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一、微博容易让谣言蔓延,突出新闻把关人作用微博的自媒体特性让信息传播带有平民化、个性化、草根化的特征,让互动交流、内容共享变得更加快捷、简便。

微博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更对突发性事件的新闻传播带来了跨时间的影响。

突发性事件让人意想不到、无从掌控,使事件报道的真实性受到极大挑战。

对于微博平台来说,会造成大量谣言的滋生和蔓延。

因此,新闻把关人在这个平台发挥的作用更大,他们不止要剔除垃圾信息,更要发布真实信息,让受众得知真相。

二、微博容易制造新闻热点,影响新闻走向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反馈的重要平台,微博最容易形成舆论环境。

微博舆论即微博平台上网民对于某一事件或是某一社会问题所表现出的具有影响力的言论。

某一社会事件发生后,在微博上同样会引发热点,“过亿”、“点赞”甚至“人艰不拆”等等词汇都出自微博,这个新闻热点作为舆论环境的导火索,大多数受众甚至不知道事情的真伪,而一味地跟风、炒作,也不排除部分理性受众的所在。

特别是在一个新闻热点中,一旦产生舆论领袖,那么受众就更容易被左右,引发微博暴力,微博上的人肉搜索就是微博暴力的具体体现,这个时候,当热点还不足以不可收场时,传统媒体或者权威新闻发布者就急需出来引导舆论走向。

而微博中最易发生的是新闻热点层出不穷,受众被海量的信息迷花了眼,以致这个事件还没有得到真相,就去转而xx另一个事件和新闻热点。

微博 调查报告

微博 调查报告

微博调查报告微博调查报告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博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交流互动的重要渠道。

然而,微博的普及和使用方式的多样性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影响和潜在问题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微博的使用情况和用户态度,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文将介绍我们的调查报告,并探讨一些有趣的发现。

首先,我们调查了微博的用户群体。

结果显示,微博的用户主要集中在年轻人中,尤其是80后和90后。

这可能与微博的互动性和娱乐性有关,年轻人更善于利用微博与他人分享生活、追踪明星动态以及参与热门话题讨论。

此外,我们还发现微博用户中女性比例较高,这可能与女性对社交媒体的偏好有关。

其次,我们调查了微博用户的使用频率和时间分配。

结果显示,大多数用户每天花费3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在微博上。

这表明微博在用户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此外,我们还发现微博使用的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周末,这可能与用户在工作和学习之余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浏览和参与微博社区。

然后,我们调查了微博用户的关注内容和互动行为。

结果显示,用户最感兴趣的内容主要涵盖了娱乐、时尚、新闻和体育等领域。

这与微博作为信息获取和娱乐平台的特点相符。

此外,用户还表达了对明星动态和热门话题的关注,这反映了微博在社交话题传播和舆论引导方面的影响力。

在互动行为方面,用户主要通过点赞、评论和转发等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进一步调查显示,微博用户对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的关注度较高。

用户普遍认为微博上的信息来源多样,但也存在着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

因此,用户在浏览和转发信息时更加谨慎,尽量选择来自可信来源的内容。

此外,用户还表达了对微博平台管理的期望,希望能够加强对虚假信息和不良行为的监管,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和使用体验。

最后,我们调查了微博用户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结果显示,用户希望微博能够继续创新和改进,提供更多有趣和有价值的内容。

他们也希望微博能够更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和个性化推荐。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博已经成为了新闻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

与传统的新闻媒体相比,微博具有更快捷、更广泛的传播渠道,能够让新闻信息更快速地传播到更多的人群当中。

本文将从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和意义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1.快速传播微博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条微博可以在短时间内被转发、评论、点赞,让信息传播得非常迅速。

尤其是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微博能够成为第一手资讯的发布平台,让用户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到新闻信息。

2.广泛传播微博用户基数大,覆盖面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用户都可以在微博上获取到自己关心的新闻信息。

这也让新闻在微博上的传播变得更加广泛,让信息可以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从而有效拓展了新闻的受众面。

3.互动性强微博是一个互动性非常强的平台,用户可以在微博上进行评论、转发、点赞等操作,这让新闻传播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用户可以通过微博与新闻媒体、记者进行互动,更加深入地了解新闻的内幕,也可以在评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多元化信息形式微博不仅可以传播文字信息,还可以传播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

这让新闻报道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也更容易引起用户的注意和共鸣。

用户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取新闻信息,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事件的发展和情况。

二、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意义1.扩大新闻传播渠道微博的出现让新闻传播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让更多的新闻信息可以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这种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也更符合现代人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

2.增加新闻可信度在微博上,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等方式表达对新闻的认同或质疑,这种互动也可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

当大量用户都在关注同一条新闻,并且进行了互动,这也意味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更加可信。

4.推动新闻媒体转型升级微博的出现也促使新闻媒体对自己的传播方式和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转型升级,更加注重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多样性和互动性。

微博舆情中新闻传播特征与虚假信息识别研究

微博舆情中新闻传播特征与虚假信息识别研究

微博舆情中新闻传播特征与虚假信息识别研究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微博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和表达观点的主要平台之一。

然而,由于微博平台的开放性和信息的爆炸性增长,虚假信息在微博舆情中的传播越来越严重。

因此,研究微博舆情中新闻传播特征以及识别虚假信息的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一、微博舆情中新闻传播特征1. 速度快:微博的特点之一就是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人们往往会通过微博来获取最新的信息。

这使得微博成为了新闻事件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2. 多样性高:由于微博的特点是用户可以自由发布信息,因此微博上的新闻内容非常多样化。

不同的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表达对同一事件的看法,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舆论场。

3. 信息可信度不确定:由于微博上信息发布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很多新闻信息的可信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虚假信息往往会被放大传播,而真实的信息往往会被忽视或掩盖。

二、虚假信息识别方法1. 文本特征分析:通过对微博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虚假信息的一些特征。

例如,虚假信息往往包含夸大言辞、无证据支撑、引起情绪激动等特点。

通过识别这些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微博中的信息是否存在虚假成分。

2. 用户行为分析:用户在发布虚假信息时,往往会有一些行为模式。

例如,虚假信息源往往会频繁发布信息,与其他用户的互动较少;虚假信息往往会存在大量的点赞和转发,但缺乏真实的评论;虚假信息源的信誉度往往较低,关注和粉丝数目有限等。

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信息发布者的可信度。

3. 网络结构分析:虚假信息往往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因此网络结构的分析也可以帮助识别虚假信息。

虚假信息往往会通过大量的假粉丝进行传播,形成虚假的信息流。

通过分析信息的传播路径和转发关系,可以初步判断信息的可信度。

三、虚假信息识别的挑战1. 信息爆炸性增长:微博上的信息量庞大,并且以指数级速度增长。

因此,识别虚假信息需要高效的算法和大规模的计算资源。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和意义分析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和意义分析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和意义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

微博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之一,不仅是一种社交工具,还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随着微博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文将分析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和意义。

一、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1. 及时性:微博是一个基于即时通讯的社交平台,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获取最新的消息。

相比传统媒体,微博的传播速度更快,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事件的最新进展,对于突发事件和紧急消息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多元化:微博上的内容形式多样,既有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也有抒情、幽默、调侃等多种风格。

这种多元化的内容形式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方式与手段,也吸引了更多用户的关注。

4. 开放性:微博上的信息传播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上发布和获取信息,这种开放性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这也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更多的观点可以在微博上得到表达与传播。

2. 引导舆论:微博上的用户评论和互动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影响公众的舆论态度。

这对于新闻传播的导向具有一定的意义,也可以反映公众对某一事件或话题的关注和态度。

3. 提升新闻传播效果:微博的多媒体和互动特性可以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这对于新闻传播的效果和传播范围具有积极的意义。

4. 促进新闻创新:微博可以更多地呈现新闻内容的多样化和丰富化,用户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创新和表达,这有助于促进新闻的创新与发展,也丰富了用户的信息获取方式。

1. 虚假信息:由于微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一些虚假信息和谣言也会在上面传播,这对于新闻传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挑战。

需要新闻媒体加强对信息来源和真实性的审查,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 舆论引导:微博上的一些舆论可能会被极端观点所左右,这也可能对新闻传播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自媒体披露的信息作用——来自新浪微博的实证证据

自媒体披露的信息作用——来自新浪微博的实证证据

自媒体披露的信息作用——来自新浪微博的实证证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自媒体平台如新浪微博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主要渠道之一。

自媒体的迅猛崛起,引起了人们对其信息真实性和影响力的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新浪微博自媒体披露信息的实证分析,探讨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首先,自媒体披露的信息在推动社会议题的讨论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浪微博中的自媒体账号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他们以非传统媒体的身份,能够更快捷地报道和解读各类事件。

在社会突发事件中,自媒体账号能够迅速传播信息,引起公众的注意和讨论。

例如,突发的自然灾害、社会事件或者影视娱乐圈内的新闻,往往在第一时间被自媒体账号报道并广泛传播。

自媒体信息的披露,扩大了社会议题的讨论范围,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来源,让人们可以多角度了解事件,形成更全面的认知。

其次,自媒体披露的信息在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中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媒体在报道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政治、经济和商业压力的影响,导致信息被过滤和选择性报道。

自媒体账号自由独立,不受上述因素的制约,因此更有可能披露一些传统媒体不敢或不能报道的信息。

通过自媒体的揭露和批评,舆论监督得以实施,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公平和正义。

比如,在一些重大的事件中,自媒体账号通过深入调查和披露专业知识,揭示了一些不法行为,促使相关部门采取措施追究责任。

因此,自媒体的披露信息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社会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另外,自媒体披露的信息还能够给予公众更多的参与和表达的机会。

传统媒体往往是单向传播的,公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

而自媒体平台则为公众提供了参与和表达的空间。

公众可以在自媒体账号下面评论、转发和点赞,表达对某个事件的态度和观点。

这种互动模式的出现,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让大众变成了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使信息的流动更加迅速和广泛。

在社会问题和政治事件中,不仅仅是自媒体账号,广大公众也能通过自媒体发声,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实现公众参与的民主化和多元化。

微博信息传播的可信度分析与建模研究

微博信息传播的可信度分析与建模研究

微博信息传播的可信度分析与建模研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平台如今已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

其中,微博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具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广泛的信息传播范围。

然而,随着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信息可信度的不确定性,如何准确、可靠地评估微博信息的可信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微博信息传播的可信度分析与建模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分析1.1 信息传播速度快:微博作为一种实时社交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能够迅速将信息传递给广大用户。

1.2 信息传播范围广:微博用户庞大,覆盖了各行各业的人群,信息传播范围广泛。

1.3 信息可信度难以判断:由于信息的快速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往往难以判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部分:微博信息可信度评估的研究方法2.1 文本特征分析:通过对微博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包括文本的关键词、表情符号、语气等,进而对微博的可信度进行预测。

2.2 用户行为分析: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模式、关注度和质量等指标,评估微博发布者的可信度。

2.3 网络结构分析:通过分析微博间的关联关系和转发关系,进一步判断微博信息的可信度。

2.4 机器学习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的微博信息及其相关数据进行训练,构建可信度预测模型。

第三部分:微博信息可信度建模研究3.1 建立评估体系:根据上述研究方法,构建微博信息可信度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文本特征指标、用户行为指标和网络结构指标。

3.2 构建可信度预测模型: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训练大量的微博样本数据,构建可信度预测模型,实现对微博信息可信度的自动判断。

3.3 验证与优化:对建立的可信度预测模型进行验证与优化,通过真实的数据集进行测试,不断完善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第四部分:微博信息可信度分析与建模的实际应用4.1 舆情监测与预警:利用微博信息可信度分析与建模的方法,对热点事件进行舆情监测与预警,迅速发现和处理谣言等不实信息,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
首先,微博从传播速度的角度来看,优势明显。

相对于传统媒体,我们可以立即在微
博上发布、分享和转发新闻。

微博可以使资讯瞬间传到关注者的手机、电脑上,大大缩短
了信息的传播时间,使人们更快地了解新闻。

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微博,迅速发布新闻,及时抢占舆论高地。

在灾难和事件发生时,微博也可以成为举重若轻的沟
通工具,对于公众信息获取和应急救援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次,微博可以让新闻媒体更加灵活地控制新闻内容。

传统的媒体需要至少一天时间
收集信息、编辑、审核、排版、印刷,才能发布新闻。

相比之下,微博可以由记者在发布
新闻的同时收集、整合、筛选相关信息,可以立即打造出一个实时分享、报道的平台。


种实时报道的特点,使新闻媒体无需承受大量的制作成本、人力和物力的花费,更加灵活
地进行编辑和发稿,同时也增加了新闻卡的数量和内容生产的多元化。

最后,微博还可以提高新闻媒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微博用户会针对新闻评论和传播,提出不同的观点和声音,从而打破了传统的舆论局限,减少了新闻发布和传播带来的扭曲
或失真。

微博上的“神仙话题”和“谣言止于有识之士”等机制,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性和
可信度,有利于新闻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为公众提供更加准确、系统、理性的信息。

总之,微博的优势和意义对新闻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成为了新闻传播中的重要
传播途径,加速了信息传播的时间,让新闻媒体更加灵活地控制新闻内容并提高了准确性
和可信度。

未来,微博的应用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新闻和信息的可持续传播。

微博安全评估报告

微博安全评估报告

微博安全评估报告
根据微博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的报告如下:
1. 用户账户安全性:微博采用了账号密码登录方式,为了保障用户的账户安全,建议用户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此外,微博还提供了手机短信验证、邮箱绑定等额外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用户账户不被盗用。

2. 数据传输安全性:微博在传输用户数据时采用了SSL加密
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这意味着用户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其个人信息和操作数据都会被加密传输,减少了被黑客窃取或篡改的风险。

3. 隐私保护措施:微博的隐私设置相对较为丰富,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公开、仅好友可见或完全私密等不同的隐私设置级别。

此外,微博还提供了屏蔽、举报等功能,方便用户对不良信息或者骚扰行为进行处理和反馈。

4. 网络攻击防护:微博在技术层面上采取了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包括DDoS攻击防护、Web防火墙、漏洞检测和修复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微博平台免受网络攻击和恶意代码的侵害,提高平台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微博在用户账户安全性、数据传输安全性、隐私保护和网络攻击防护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用户使用微博的安全性。

但是,用户在使用微博时还是需要注意保护个
人信息安全,如避免使用弱密码、定期更新密码,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等。

微博时代信息失真的思考

微博时代信息失真的思考

微博时代信息失真的思考王炼[摘要]微博时代信息以裂变的速度迅速传播,一旦信息失真,负面影响随之出现、本文主要从微博角度、微博用户角度和微博监管角度阐述微博时代信息失真的原因以及对策[关键词]微博;信息失真;对策一、微博时代信息失真的内涵1.微博的内涵微博也就是微型博客,简称微博客,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人人都可以“叽歪”,“叽歪”的内容基本不受任何限制,符合大众心理的“叽歪”还会在短时间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播,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

2.微博发展史2007[来自]年校内网的创始人王兴从校内网离职后创办了饭否网,成为国内挖微博第一桶金的人.紧接着迈入微博先驱者行列的便是叽歪网:接下来就是腾讯的“滔滔”、MySpare的“9911”、嘀咕网、做啥网、忙啥网等。

2010年中国版1witter正式进入大众网民的视野,2011年微博三分天下京派、沪帮和蜀系。

据权威机构预测,2013年国内微博市场将进入成熟期。

3.微博时代信息失真的内涵微博时代的信息失真指由于微博的撰写者不了解事物的真相或者某些团体、个人出于炒作的目的,某些事物的真实特性被扭曲。

二、微博时代信息失真的原因(一)微博的特性导致信息失真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微博主要采取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点对点的交流,种是点对多点的跟随倾听方式。

微博的首页经常会出现两种类型的微博信息,一种是听众比较多的博主撰写的博客,一种是微博用户最新发表的微博,博客的收听者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微博话题,双方建立互相关注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朋友也逐渐地成为自己关注的对象,如[来自]此推理下去,只要微博的朋友圈中任何一个人发表微博,他们都可以收听到。

(二)微博的盈利目的导致信息失真微博和其他的网络应用一样,其运营分为发展期与盈利期,在发展期间各大微博平台使出浑身的招数,以最大的牺牲来吸引“粉丝”,具体而言此阶段的微博的运营涉及四个关键性词语关注、粉丝、话题和转发,即你想看谁的140个字?谁看了你的140个字?看看最近都在讨论什么?把“他的”分享转发给“我的”粉丝。

微博认证提高信任度的案例

微博认证提高信任度的案例

微博认证提高信任度的案例摘要:1.微博认证的重要性2.微博认证的案例分析3.如何提高微博认证的信任度4.微博认证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微博作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每天有数亿的用户在上面分享、交流信息。

然而,随着微博用户的快速增长,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虚假信息和欺诈行为。

为了提高微博用户的信任度,微博认证应运而生。

微博认证的重要性微博认证是通过对用户身份的核实,来提高用户在微博平台上的信任度。

通过认证的用户,会被赋予更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其发布的信息也会更容易被其他用户接受。

对于企业、名人、政府机构等微博用户来说,认证更是至关重要,因为这些用户往往需要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

微博认证的案例分析以知名歌手周杰伦为例,他的微博认证为“歌手、演员、导演”。

通过对周杰伦的身份进行核实,微博确保了他是真正的周杰伦,而非冒充者。

这样一来,周杰伦发布的信息就具有了较高的可信度,粉丝们也更愿意关注他的动态,互动交流。

如何提高微博认证的信任度除了对用户身份进行核实之外,微博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提高认证的信任度。

例如,实行严格的审核制度,对认证用户的言行进行监管,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立即取消认证。

此外,微博还可以引入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对认证用户进行信用评级,为用户提供参考。

微博认证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认证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广泛。

除了个人用户之外,企业、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也将纷纷加入微博认证的行列,以提高自身在微博平台上的公信力。

微博认证将成为各类用户在网络空间建立和维护自己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总之,微博认证对于提高用户信任度具有重要意义。

微博的流行对信息选择的影响

微博的流行对信息选择的影响
产 生 的 “ 蝶 效 应 ”是 那 么 的 让 人 着 迷 , 蝴
让 人 激 动
定的 网络工具 , 一个用户被其他用户关
变世 界。 ”他的这句话在一定 程度上 已经 得 到了验证 ,wtr T ie 的声名鹊起是在奥 巴 t 马竞选 总统期 间, 由于他善 于运 用这种新 型的传播渠道和方式 , 表达 自己的政治意 图, 与民众进行 近距离 的互 动 , 使其显得 更加亲民 , 从而为他的政治选举 增加了不
“ 界 上 能 够 生 存 下 来 的物 种 , 是 那 些 世 不 最 强 壮 的 , 不 是 那 些 最 聪 明 的 , 是 那 也 而
些 应 变迅 速 的物 种 。 ① ”
( ) 播速度的快捷性和发布渠道 的 3, 专
多样性 微 博 相对 于传统媒 体 的优 势就 是在 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发布渠道的多样性上 , 在微博的 世界中 ,人人都可以当记者。 微
进 带 来 的 一 系 列 创 新 形 式 更 是 给 互 联 网 的 发 展 不 断 的注 入 活 力 。

成为一种流行 , 其是在新 浪 、 尤 腾讯等 国
内的一批微博 网站出现之后 , 更是掀起了

天工具 ,都 可以实现个人对个人 的交流 。
再者 ,微 博帮助用 户构建 了属于 自己的 “ 圈子”,他们之 间不一定是属于 同一组 织的 , 或许 因为 同样的兴趣爱好 、 目标 、 共
小 的砝 码 。 而迈 克 尔 ・ 克 逊 的 去 世 这一 杰
在提 高工作 与生活 注 的程 度 、微博 用户普 遍关注 的热点话 获取知识信息 的渠道 ,
题 、对 于 同一 社 会 事 件 的 倾 向性 态 度 等 , 都 可 以通 过 相关 渠 道 获 得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微博信息可信度及其影响【摘要】本文阐述了微博的话语特征和传播特点,分析了微博信息可信度降低的原因及影响。

指出微博信息可信性较低,这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用户都有密切关系。

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应当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真实、有序、理性。

作为受众,要增强对信息的分析能力,有选择的接收,并且能坚持自己的看法,不盲从片面的观点。

国家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的立法,改善和净化网络信息环境,使其逐渐走上有序化。

【关键词】微博;信息可信度;影响;把关人微博的出现,改变了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形式。

简便的操作方式和即时性的特点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这一新媒体的参与度。

微博相对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导了一场“140字的革命”。

在城市化快节奏的生活中,“微博”比其他大众媒体更具有时代特点,更加符合现代人工作和生活特点,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还提供了文字、图片和视频多种途径,通过“关注”与“被关注”的形式,帮助人们维持与远距离朋友的关系,也吸引更多陌生人关注自己。

微博的出现,让社会中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引领了大量用户原创内容的爆发式增长。

[1]但在这错综复杂的信息传播过程中,虚假信息和恶意诽谤现象日益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最新在线调查显示,88.2%的受访者有微博,但相信微博上所传信息的人只占38.5%。

50.5%的人对微博上的信息持审慎态度,认为其可信度一般。

[2]在微博时代,信息可信性降低现象究竟因何而起,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这将是本文要进行论述的内容。

一、微博的话语特征和传播特点1、文本意义碎片化ron scollon在《mediat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一书中谈到媒介话语使用的三个层面:一是指大众传媒话语即报纸、杂志、期刊、电视、电影话语;二是指以电脑为媒介的网络话语;三是指最为广泛意义上的公共话语和日常话语,其媒介如信件、笔记,以及更多技术媒介如电话、电脑甚至英语、汉语,或说写和符号语言传播模式。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其最为明显的话语特征就是文本意义的碎片化。

140字的限制要求每个用户必须将所发信息加以凝练,有时一则信息往往是一句话。

这样的表达方式会使微博信息呈现极为明显的个人倾向。

2、双向交流中传-受界限模糊化在互动性不够强的传统媒体中,传播过程基本是单向的,信息主要从传播者流向接收者,接收者的反馈效果很弱,而在网络传播中,传-受双方不断转换角色。

微博中提供的实时互动功能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交流方式,受者和传者的角色不再一成不变,时常会发生互换。

信息不再被“推给”消费者,相反,人们将把所需要的信息“拉出来”,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

[3]人们开始主动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和意见互动,而且能对信息进行加工,成为发布者。

这种双向性的信息传播交流,加强了反馈作用,使得信息交流更加畅通。

二、微博信息可信度降低的原因1、微博自身的运行特征(1)“把关人”功能弱化。

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运行中,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并不是“有闻必录”,而按照一定的“把关”标准,对得到的新闻信息进行选择加工。

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者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4]而在微博的使用中,“把关”明显弱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

微博中主要有三道关卡:第一就是发布者自身,用户通过个人判断标准对于所发内容进行把关;第二是微博运营商和网友,运营商会通过屏蔽敏感词汇去控制微博内容,而网友则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以及道德标准去进行再一次判断;第三是传统媒体。

对于网络中的新闻信息,传统媒体首先会求证其真实性,对于虚假信息进行揭露,对真实事件进行后期的跟进报道,以充实事件内容。

但是,微博中的“把关人”多为个人,无法对每条微博中的碎片化信息进行严格筛选,“把关”效果自然不能同完整的媒介组织相比。

(2)信息即时性和实时互动特性。

微博的终端从一开始的电脑发展到智能手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每一位处于新闻事件现场的围观者都能在第一时间用手机进行报道,通过众多网友的评论、转发,迅速形成舆论。

网友们在其中通过简短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一旦某一个立场或主张被网友普遍认可,新一轮的舆论热潮也就立即被引爆。

例如“表哥”事件,从车祸现场微笑曝光到手表事件,网友的参与起到了推动事件发展的作用。

然而,微博的即时性和实时互动功能,往往使得受众在接受信息时跳过了思考和求证的过程,仅仅依靠单方面的价值判断或者发布者的社会地位来决定是否参与事件中。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距离本源事实的第一现场越远,人们能够借以合适信息的技术手段和有效证据就越少,人们可以凭空施加的主观偏见和个人偏好就越多。

[5]这种思维极大影响了微博信息的真实性。

2、用户身份的隐藏性和群体化特征(1)微博的匿名功能。

在我国庞大的微博用户中,除了社会知名人士,如明星、公共知识分子、知名媒体人等,更多用户还是习惯用匿名的方式来使用微博。

匿名会让用户产生一定的安全感,因为通过“关注”和“被关注”建立起来的朋友圈,不因地域,年龄和身份来划分,所以每个人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现实社会的束缚,更多的体现出一种“补偿性自我”的特征。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人们言平日之不敢言,在发布言论时,不会过多考虑到社会效果,有时会产生一些个人偏向,甚至形成极端的观点。

(2)用户群体的划分。

人以群体的形式进行活动,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

尽管微博的匿名性使得人们可以突破现实的界限来形成朋友圈。

但相似的生活背景和共同的利益追求都会通过发布的言论有所表现,在此基础上,就会形成一些具有某种共同性的群体。

厐勒在《乌合之众》中提到,群体中的个体无独立自觉意识,而且易在个体间参照形成仿效,最终以群体形式蔓延。

群体在共同面对处理一则信息时,会很快形成统一观点,采取一致行动。

而群体中的个体往往会忽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则信息的真实性。

当虚假信息经多人转发评论,很可能就会“三人成虎”,难辨真假。

微博中一些恶意诽谤事件的广泛传播,正是如此。

3、微博营销和微博“水军”“网络经济”伴随着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

微博的快速应用让越来越多的人瞄准了这块利益蛋糕,而针对这一领域的相关法律未能同步完善,使得大量“水军”在经营者的操控下进入微博。

“网络水军”是指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网络人员。

在微博中,“水军”通过对某个话题或人物的集中炒作,来达到宣传、推销某种产品或人物的目的。

最常见的就是围绕影视作品及其主演进行炒作,在一部影视作品面世之前,会有大量水军为其造势,达到极强的宣传效果,使受众形成心理期待,从而为后期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应。

受众很难对这类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考证,往往难以区分。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微博信息的可信度降低。

三、微博信息可信度降低的影响1、针对个人微博信息可信度的降低使得虚假信息和色情信息泛滥。

对于接触到微博的用户,这类现象会降低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认可程度,形成焦虑、信息恐慌等情绪,或者形成误导,引发一些不良的社会行为,不利于舆论环境的稳定。

另一方面,会使大量的真实信息得不到有效的传播,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传播谣言的推手,削弱了微博应有的社会效应和责任。

2、针对网络信息环境网络信息环境相对于传统媒体营造的信息环境,明显特征是无序性和冗杂性。

门户网站与微博相比,内容更具权威性和可信性。

而微博的广泛应用,在增加信息容量的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法规政策监管和公民信息素质的缺乏,使无证可考的信息充斥其中,加重了网络信息环境的污染。

3、针对传统媒体在微博信息转发传播的过程中,微博用户对信息的议论补充,都可以通过微博平台反馈到传统媒体,促成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多元互动的传播模式[6]。

微博的迅速发展让许多传统媒体开始将微博作为信息采集的平台之一,从中挑选出新闻价值较高的事件进行追踪报道。

但纷繁复杂的微博信息中,虚假信息比比皆是,所以传统媒体在筛选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把关,以维持自身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微博信息可信度的降低,增加了传统媒体的工作量,同时,传统媒体又担负上了为虚假信息辟谣的责任,加大了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

四、结语在充分享受微博提供的大量信息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新媒体在应用时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微博信息可信性较低,这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用户都有密切关系。

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应当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真实、有序、理性。

同时作为受众,我们要加强对信息的分析能力,在对信息进行评判之后有选择的接收,并且能坚持自己的看法,不盲从片面的观点。

国家应该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的立法,改善和净化网络信息环境,使其逐渐走上有序化。

传统媒体在这一现象面前,要善于对微博信息进行引导和筛选,将可能滋长的不安定因素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1] 刘佳.微博来了[j].互联网周刊,2009(12).[2] 50.5%受访者对微博信息持审慎态度[n].中国青年报,2013-1-15.[3] [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数字化生存.胡冰,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4.[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g].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62.[5] 易涤非.论微博传播能力及其局限[j].中国传媒科技,2011(8) 97.[6] 聂静虹,褚金勇.博而微则变微而博则通[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2) 172.【作者简介】孙芳(1991.7-)女,陕西省蓝田县人,本科,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