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提纲(有答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结构:种皮、子叶、胚。

种皮起到保护种子内部的作用。

子叶分为单子叶和双子叶。

2、种子的共同特征,即种子里面都有胚。

胚能发育成一株植物。

3、种子萌发条件:萌发需要温度、空气、水三个基本条件。

(有些植物如苜蓿,烟草,胡萝卜等种子的萌发则需要光,称为需光种子。

)4、花盆底部垫瓦片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水分能够缓缓流出,又使泥土不会堵塞排水孔保证空气及水分的流通。

5、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播种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但是由于杯子小,营养不够,植物很难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当种子萌发之后应把幼苗移植到花盆里。

6、植物生长的“证据”:小苗的高度、叶子的大小、宽窄、数量、茎的大小、分枝的多少、开花、结果等。

7、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播种、发芽、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收获种子。

生生不息1、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物的生命能够延续、能够发展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繁殖方式。

2、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称,如:萼片、花瓣、雌蕊、雄蕊等。

3、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

植物可以利用传粉的方式繁殖后代。

4、不同的传粉方式:植物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有的是虫媒花(如:菊花),有的是风媒花(如:黑麦花);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授粉。

所谓自花传粉,就是花中雄蕊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如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芝麻等都是自花传粉植物。

自花传粉植物一定是两性花,但是两性花的植物不一定进行自花传粉,更多的是进行异花传粉。

所谓异花传粉,就是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植株的另一朵花的柱头上,或一朵花的花粉传到不同植株的另一朵花的柱头上。

植物进行异花传粉时,一定要借助外力的帮助,才能把花粉传播到其它花的柱头上。

传送花粉的媒介有风力、昆虫、鸟和水,最为普遍的是风和昆虫。

靠风力传送花粉的方式称为风媒。

如杨树、栎树、桦木及大部分禾本科植物等都是风媒植物,它们的花叫风媒花。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提纲(有答案)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提纲(有答案)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2单元复习提纲1.菜豆种子的结构:2.种子的结构分为(种皮:保护种子)和(胚: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分为:(子叶:提供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种子分单子叶种子和双子叶种子两类。

玉米、小麦、水稻等的种子是单子叶种子,大豆、白菜、南瓜等的种子是双子叶种子。

3.3.种子的共同特征:种子里面都有胚(pēi),胚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4.种子的萌发条件:种子萌发需要温度、空气、水三个基本条件。

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根,而且是向下长的;用透明的玻璃杯有利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花盆底部垫瓦片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水分能够缓缓流出,又使泥土不会堵塞排水孔保证空气及水分的流通。

5.小苗逐渐长大将会发生哪些变化?答:小苗的高度,叶子的数量、大小、宽窄都会发生变化。

植物生长的“证据":小苗的高度、叶子的大小、宽窄、数量、茎的大小、分枝的多少、开花、结果等6.植物的一生要经过播种、萌发、生长、开花、结果、收获种子的过程。

7.花开花落是为了繁殖后代.8.一朵完全花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组成。

9.花的传粉:雄蕊顶端有花药,花药里的花粉成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传到雌蕊顶端,这个过程叫传粉.植物传粉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授粉。

10.花按结构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按传粉媒介分虫媒花和风媒花。

11.植物的繁殖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

植物利用传粉的方式(种子)繁殖后代是有性繁殖。

植物利用扦插、嫁接等方式(身上的一部分)繁殖后代是无性繁殖。

如:榕树用气生根繁殖后代,大蒜、马铃薯用茎繁殖后代,秋海棠用叶繁殖后代。

植物的无性繁殖有扦插和嫁接两种技术方法。

嫁接能够结合不同植物的优点,在果树、蔬菜、花卉等方面应用广泛.苹果、梨、桃等果树,都是进行嫁接繁殖的,无心插柳柳成荫是通过茎繁殖的12.动物的繁殖方式有胎生和卵生,方式不同,但共同特点是都有受精卵,只有公鸡和母鸡交配后产生的受精卵才能孵化出小鸡.13.鸡蛋椭圆形的结构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整理复习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整理复习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整理复习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枯萎死亡。

2、种子的结构分为种皮(保护种子)和胚(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分为子叶(提供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3、种子萌发条件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有些种子还需要光。

第二单元生生不息1、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物的生命能够延续、能够发展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繁殖方式。

2、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之一。

花的结构花萼、花瓣、雄蕊(花丝、花药)、雌蕊(柱头、花柱、子房)。

解剖花是从外到内。

一朵花中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叫完全花(白菜、萝卜、棉等),缺少一部分或多部分叫不完全花(如南瓜、黄瓜等)。

3、雄蕊顶端有花药,花药里的花粉成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像昆虫、风、水、人工传到雌蕊顶端这个过程叫传粉。

花经过传粉后花瓣会脱落子房发育成果实。

4、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开花结果)和无性繁殖。

通过根、茎、叶繁殖常用的方式有扦插、嫁接。

5、动物的繁殖方式分为卵生,有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胎生,像哺乳类。

6、克隆是生命科学中一项巨大的技术工程。

它有利也有弊。

第三、四单元位置与运动和力与运动1、每个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都是相对的,在描述它们时,都需要先找到一个参照物。

精确描述物体位置时要说明参照物及与参照物的距离,方位。

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同。

如坐在行驶的汽车里,如果选择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人就动了。

如果选择汽车为参照物,人就没动,树在向相反方向运动。

再如我们通常说房屋、树木、电线杆、桌子等物体是静止的,是用地球做参照物来判断的。

假定选太阳为参照物它们又都运动。

2、物体的运动方式分为平动、转动、振动。

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方向和快慢。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一般经历四个阶段: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枯萎死亡。

2、种子的结构分为种皮和胚。

种皮可以保护种子,胚可以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分为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

子叶提供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有些种子还需要阳光。

4、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一,也是生物能够延续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都有自己的繁殖方式。

5、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

花的结构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解剖花是从外到内。

一朵花中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叫完全花,如白菜、萝卜、棉等;缺少一部分或多部分叫不完全花,如南瓜、黄瓜等。

6、雄蕊顶端有花药,花药里的花粉成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传到雌蕊顶端,这个过程叫传粉。

花经过传粉后,花瓣会脱落,子房发育成果实。

7、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指开花结果;无性繁殖指通过根、茎、叶繁殖,常用的方式有扦插、嫁接。

8、动物的繁殖方式分为卵生和胎生。

卵生有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胎生有哺乳类。

9、克隆是生命科学中一项巨大的技术工程。

它有利也有弊。

10、每个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都是相对的,因此在描述它们时都需要先找到一个参照物。

精确描述物体位置时要说明参照物及与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

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的汽车里,如果选择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人就动了;如果选择汽车为参照物,人就没动,树在向相反方向运动。

再例如,我们通常说房屋、树木、电线杆、桌子等物体是静止的,是用地球做参照物来判断的,假定选太阳为参照物,它们又都是运动的。

11、物体的运动方式分为平动和转动。

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方向和快慢。

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2、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结构分为种皮和胚。

种皮:保护种子。

胚: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分为: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

(子叶:提供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2、种子萌发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空气,有些种子还需要阳光3、植物幼苗逐渐长大将会发生哪些变化?答:幼苗的高度,叶子的数量、大小、宽窄都会发生变化4、花盆底部垫瓦片的主要作用:保证水分能够缓缓流出,又使泥土不会堵塞排水孔保证空气及水分的流通。

5、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播种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但是由于杯子小,营养不够,植物很难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当种子萌发之后应把幼苗移植到花盆里。

6、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播种、发芽、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收获种子。

第二单元:生生不息1、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物的生命能够延续、能够发展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繁殖方式。

2、植物的花由花萼、花瓣、雌蕊、雄蕊组成。

3、雄蕊顶端有花药,花药里的花粉成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昆虫、风、水、人工)传到雌蕊顶端,这个过程叫传粉。

花经过传粉后,花瓣会脱落,子房发育成果实。

4、不同的传粉方式:植物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授粉。

5、植物繁殖方式具有多样性。

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开花结果)和无性繁殖(通过根、茎、叶繁殖)。

6、了解扦插、嫁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①扦插: 剪除部分叶子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枝条下端剪成斜口,便于与土壤充分接触;在土中挖小坑的作用是防止擦伤植物的新断面。

植物扦插能否成活,关键还要看扦插后的养护工作。

②嫁接能够结合不同植物的优点,在果树、蔬菜、花卉等方面应用广泛。

苹果、梨、桃等果树,都是进行嫁接繁殖的。

7、知道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认识动物繁殖的多样性及相似性。

新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新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新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1.周围的事物会经历各种变化。

2.将纸揉成团、吸管折成形状、捏泥巴成形、制作木椅等都只改变了物体的形状,而构成物体的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3.在冬天会下雪,春天雪会融化。

4.切割后的蜡烛会变短,但仍然是蜡。

5.使用酒精灯加热蜡块,蜡块会从固态变为液态,冷却后则从液态变为固态,形状也会改变。

6.早在4000年前,我国已经掌握了铸造青钢器的技术。

商周时期是青钢文化的鼎盛时期。

7.生产青钢器的步骤包括制模、制范、熔铸和修整。

8.蜡变成蜡油、巧克力融化、铁水变成钢锭、铸造青铜器等变化的共同点在于形状和状态发生了改变,但构成物体的物质并没有改变。

9.分离盐和芝麻的步骤包括:(1)将盐和芝麻混合物倒入烧杯,加水搅拌;(2)将烧杯里的盐水通过有滤纸的漏斗倒入另一个烧杯里,将芝麻分离出来;(3)将烧杯里的盐水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至水全部蒸发。

10.蒸发实验的注意事项包括:(1)使用坩埚钳取放蒸发皿;(2)液体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3)加热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飞溅;(4)大量固体析出后就熄灭酒精灯,用余热蒸干剩下水分;(5)戴护目镜。

11.一些物体混合在一起后,仍然保持着它们原有的性质和特征,可以使用特定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例如,利用磁铁吸引力可以用磁铁分离物质,利用筛子可以按大小分离物质。

12.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包括:(1)将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中,利用浮力分离好种子和坏种子;(2)使用风谷车将饱满的稻粒与瘪粒稻壳分开;(3)利用酒精和水的沸点差异,分离酒精和水,从而提高酒的浓度。

第二单元1.早在3000-4000年前,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了。

2.蚕卵呈鼓形,中间凹陷,有些是白色的,有些是黑色的。

在温暖的环境下,蚕卵会更快地孵化。

3.新出生的蚕体长约2-3毫米,像妈蚁一样,被称为蚁蚕。

蚁蚕全身黑色,有一道白色条纹,分成好几截,每截下面都有黑点。

4.蚕的前面有6只小脚,隔了几截后有8只大脚,身体分成好多截。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2)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2)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2)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篇四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3、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4、知道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

5、电池的一端是铜帽,一端是锌壳,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

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7、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

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

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8、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10、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科学实验1、会用1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

2、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3、会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是导体。

4、会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比较串联与并联电路在连接方法上的本质不同。

5、会画简单电路图,并且会用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方法连接电路。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篇五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

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5、只有雄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6、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7、雄蕊一般由2部分组成,上面是花药,下面是花丝。

人教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一、生物1. 动物的分类- 动物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比较常见的动物有哪些?2. 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动物的特征有哪些?- 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哪些?3. 植物的分类- 植物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比较常见的植物有哪些?4. 植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植物的特征有哪些?- 植物的生活习性有哪些?二、物质1. 物质的三态- 什么是物质的三态?- 分别举例说明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

2. 物质的变化- 物质可以发生哪些变化?- 如何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3.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 空气有哪些性质?4. 水的性质和用途- 水的性质有哪些?- 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有哪些?三、地球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地球有哪些运动?2. 地球的自然环境- 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哪些要素?- 地球上有哪些不同的自然环境?3. 太阳和月亮- 太阳对地球有什么作用?- 月亮对地球有什么作用?4. 季节和气候- 什么是季节和气候?- 季节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四、生活中的科学1. 常见的生活现象与科学原理- 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对应的科学原理。

2. 生活中的健康知识- 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生活中哪些行为有害健康?3. 安全生产常识- 生活中哪些场景需要注意安全生产?- 如何避免事故发生?4. 节约用水和环保知识- 如何节约用水?- 如何保护环境?以上是人教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对复习有所帮助!。

湘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湘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湘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最新湘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知识点1.我们周围的事物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

2.将纸揉成一团、将吸管折成各种形状、将泥巴捏成泥人、将木头制成椅子等变化都只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变。

3.冬天时会下雪,春天雪会融化。

4.切割后的蜡烛变短了,但还是蜡。

5.用酒精灯给蜡块加热,蜡块受热后会熔化,从固态变为液态;冷却后,蜡油由液态变成固态,形状和原来不同了。

6.早在4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能铸造青铜器。

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

7.生产青铜器的步骤是制模、制范、熔铸、修整。

8.蜡变成蜡油、巧克力熔化、铁水变成钢锭、铸造青铜器等变化的共同点是形状、状态等发生了变化,但构成物体的物质并没有改变。

9.分离盐和芝麻的步骤:(1)将盐和芝麻的夹杂物倒入烧杯,加水,搅拌;(2)将烧杯里的盐水经由过程有滤纸的漏斗倒入另一个烧杯里,芝麻分离出来;(3)将烧杯里的盐水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至水所有蒸发。

11.一些物体混合在一起后,还保持着它们有的性质特征,可使用一定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如:利用能否被磁铁吸引,可以用磁铁分离它们;利用大小不同,可以用筛子分离它们等。

12.生活中混合物的分离:(1)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浮力分离好种子和坏种子;(2)风谷车可将饱满的稻粒与瘪粒稻壳分开;(3)利用酒精的沸点和水的沸点的温差,分离酒精和水,从而提高酒的浓度。

二单元知识点1.早在3000-4000年前,我国劳动群众就知道养蚕。

2.蚕卵的形状是鼓的,中间陷,有的卵白色,有的黑色。

蚕卵在暖和的环境下孵化得更快。

3.刚出生的蚕有2-3毫米长,像蚂蚁一样,叫蚁蚕。

蚁蚕整体黑色,有一道白色条,有好几截,每截下面有黑点。

4.蚕的前面有6只小脚,隔了几截后有8只大脚,身体分成好多截。

蚕的粪便是黑色的,很像五角星形。

5.蚕宝宝的饲养与护理:(1)喂新鲜干净的桑叶,蜕皮的蚕只能吃嫩桑叶。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1. 植物分类和育种植物根据其特征和用途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基本的植物分类有:树木、草本植物、水生植物等。

育种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培育出具有特定特征的植物品种。

育种可以通过选择优良的品种进行繁殖,或者通过人工控制交配和遗传基因的改良来实现。

2. 生活中的物体和物质生活中的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物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气体物体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物质是构成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是单一元素的纯物质,也可以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质。

物质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变化来改变其性质。

3. 生活中的能源和能量转化能源是指能够产生物体的运动、变化或工作的资源。

常见的能源包括光能、热能、电能和化学能等。

能源可以通过转化和传递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能量转化是指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常见的能量转化有光能转化为热能、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4. 生命现象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命现象包括生长、繁殖、运动、呼吸、消化、排泄等。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密切相关,包括生物对环境的依赖、适应和相互作用等。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等来描述。

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链式结构,而食物网则更加复杂地反映了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是指为了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资源利用是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自身需求的活动。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退化等。

为了减少这些影响,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6. 科学观察和实验科学观察是指对自然现象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观察和记录。

科学实验是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方法,验证和解释科学观察现象的过程。

科学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现象、发现规律和验证假设。

在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和正确使用实验器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2单元复习提纲1.菜豆种子的结构:2.种子的结构分为(种皮:保护种子)和(胚: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分为:(子叶:提供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种子分单子叶种子和双子叶种子两类。

玉米、小麦、水稻等的种子是单子叶种子,大豆、白菜、南瓜等的种子是双子叶种子。

3.3.种子的共同特征:种子里面都有胚(pēi),胚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4.种子的萌发条件:种子萌发需要温度、空气、水三个基本条件。

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根 ,而且是向下长的;用透明的玻璃杯有利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花盆底部垫瓦片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水分能够缓缓流出,又使泥土不会堵塞排水孔保证空气及水分的流通。

5.小苗逐渐长大将会发生哪些变化?答:小苗的高度,叶子的数量、大小、宽窄都会发生变化。

植物生长的“证据”:小苗的高度、叶子的大小、宽窄、数量、茎的大小、分枝的多少、开花、结果等6.植物的一生要经过播种、萌发、生长、开花、结果、收获种子的过程。

7.花开花落是为了繁殖后代。

8.一朵完全花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组成。

9.花的传粉:雄蕊顶端有花药,花药里的花粉成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传到雌蕊顶端,这个过程叫传粉。

植物传粉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授粉。

10.花按结构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按传粉媒介分虫媒花和风媒花。

11.植物的繁殖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

植物利用传粉的方式(种子)繁殖后代是有性繁殖。

植物利用扦插、嫁接等方式(身上的一部分)繁殖后代是无性繁殖。

如:榕树用气生根繁殖后代,大蒜、马铃薯用茎繁殖后代,秋海棠用叶繁殖后代。

植物的无性繁殖有扦插和嫁接两种技术方法。

嫁接能够结合不同植物的优点,在果树、蔬菜、花卉等方面应用广泛。

苹果、梨、桃等果树,都是进行嫁接繁殖的,无心插柳柳成荫是通过茎繁殖的12.动物的繁殖方式有胎生和卵生,方式不同,但共同特点是都有受精卵,只有公鸡和母鸡交配后产生的受精卵才能孵化出小鸡。

13.鸡蛋椭圆形的结构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蛋壳上的小孔起到透气的作用。

蛋壳里面有两层卵壳膜,起保护卵细胞的作用。

在鸡蛋大头的一端卵壳膜分开形成气室,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鸡蛋的内部由卵白、卵黄和胚盘等部分组成。

卵白起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同时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

卵黄内贮存着供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

14.小鸡是怎样出生的?(1)鸡妈妈孵蛋;(2)胚盘慢慢分裂;(3)逐渐发育成幼小的个体,长出喙和羽毛等;(4)成熟的小鸡用喙啄破蛋壳而出,自己觅食和行走。

(共21-22天),觅食和行走是动物的本能15.人的孕育过程:受精卵附在妈妈的子宫壁上,开始发育,形成胚胎。

胚胎从妈妈体内吸收营养,一天天长大。

从受精卵到小宝宝出生,大约有38周。

16.人的孕育过程与小鸡的孵化过程相比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相同点:人和小鸡都是有性繁殖,即需要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后一代。

不同点:小鸡是卵生动物,卵生动物的受精卵是在母体外孵化发育成新个体的;人是胎生动物,胎生动物的受精卵是在母体内发育成胚胎然后再生出来的,而且刚出生的幼体是靠吸食母乳长大的。

17.19世纪3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施莱(lái)登、施旺指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18.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蒂(dì)伍德用胡萝卜根的细胞培育成了胡萝卜幼苗,这种方法叫克隆。

袁隆平是我国的农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最先研究对象是甘薯。

19..克隆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项巨大工程,它有利也有弊,从繁殖方式来说,它属于无性繁殖。

1997年,英国杨.维尔莫特博士成功地克隆出绵羊多利。

20.克隆技术的应用:克隆栽培中国兰花由一两年甚至更长缩短成几个月的时间;获取人参中的皂苷由自然二三十年、人工六七年而克隆可缩短到二三十天;一头牛自然下一般只产10头小牛,而克隆可获50头小牛。

克隆技术的意义:(1)培育优良品种;(2)生产实验动物;(3)生产转基因生物;(4)生产人的器官和组织,为医疗服务;(5)复制濒危生物。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3-4单元复习提纲21.在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总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22.要精确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先要有参照物,还要说明它的方位和距离。

23.物体运动或静止,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说的。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如:游船上的小女孩,以岸边为参照物,她是运动的;以游船为参照物,她是静止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24.在描述物体运动的时候,我们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和快慢。

我国首先实现载人航天飞行是年月发射的飞船。

25.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是规定相同的距离,比时间;二是规定相同的时间,比距离。

走相同的距离,时间用得少的速度快。

若用相同的时间,走的距离越少,速度越慢。

26.物体运动的方式分平动和转动两种。

摆动属于振动,振动又属于平动,这是因为摆动和振动都是物体在来回或上下移动,因此可以看作平动。

如:飞机飞行----平动抛小球----平动+转动钟摆运动----平动蹦极----平动电风扇运动----转动滚铁环----平动+转动槭(qì)树种子飘落----平动+转动27.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者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28.力的种类很多。

生活中常见的力有风力、水力、浮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每一种力都有大小和方向。

物体的水中会受到重力和浮力。

29.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这是为了纪念著名的科学家牛顿而规定的。

30.像弹簧和橡皮筋这样,变形后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所产生的力是弹力。

弹力与外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

31.1个50克的钩码重量是0.49牛顿32.弹簧伸长的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33.怎样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①要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所测量的力不要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②竖直提起测力计,观察它的指针初始位置是否指零,否则要把它调节到零位。

③测力时,要待指针停稳后,眼睛平视指针读数,要尽量减小读数误差。

34.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

35.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苹果落地就是这个原因。

36.相互接触的两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但不一定就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37.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接触面的压力,物体的材料和表面情况有关。

还和摩擦的方式有关,一般,滑动摩擦和大于滚动摩擦38.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加大摩擦力,如黑板擦、运动鞋、拖帕等,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如溜冰鞋、滑动窗、磁悬浮列车等。

蜡烛熔化、热胀冷缩、青铜器的制作、水的三态变化是可逆的变化过程,炸鸡蛋、木炭燃烧、种子发芽是不可逆的变化过程。

“煮海为盐”是可逆变化过程,“青铜冶炼”是不可逆变化过程,“青铜器制造”是可逆变化过程40.远在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能铸造青铜器。

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文化的鼎盛时期。

41.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制模制范熔铸修整(蜡星星的制作也是如此)42.铜镜因为生锈,所以会失去光泽。

43.金属在什么情况下会生锈?①在潮湿的环境中会生锈;②与空气接触会生锈;③与酸、碱、盐接触会生锈。

44.锈是某种金属发生了变化后所产生的新物质。

金属和锈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金属生锈是不可逆的变化过程。

45.常见金属和锈的颜色:铁:银白铁锈:红褐色铜:橙红铜锈:绿色铝:银白铝锈:灰白46.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①用涂料涂在金属表面,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保持干燥;②不与酸、碱、盐类物质接触③用纳米技术增强金属的防锈能力。

47.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即物理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即化学变化)。

例如:蜡烛熔化、热胀冷缩、水的三态变化、剪开布料、木头做成家具、食盐的溶解等都属于形态上的变化(即物理变化);金属生锈、混水泥、泥土烧成砖都会产生新物质(即化学变化)。

48.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关于密闭容器里木炭燃烧的实验结果是:总重量没有改变。

这说明物质是不灭的,物质燃烧是把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或几种物质。

49.蜡烛燃烧中伴随的熔化是可逆的变化过程,而燃烧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则是不可逆的。

5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它的这个特性鉴别二氧化碳气体。

51、中国是海水晒盐产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盐田面积最大的国家。

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1、整理分析数据信息是科学研究最终取得成果的关键步骤。

2、必要的梳理归类和统计是分析数据的基础和前提,它能使零乱的数据信息逐渐变得条理清晰。

归类梳理、甄别筛选、分析比较是处理信息的基本步骤。

3、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它们各有所长,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统计方法。

(表格统计、曲线图描述:可显示变化的。

条形图:对比。

圆形图表示:可显示比例)4、整理数据的目的是便于从数据中发现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