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合集下载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讲义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讲义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讲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液体混合在一起的情况。

比如,我们把盐放入水中,糖放入咖啡里,酒精与水相融合等等。

这些都是液体之间发生溶解的现象。

那么,什么是液体之间的溶解呢?简单来说,溶解就是一种物质(溶质)均匀地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溶剂)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的过程。

当溶质在溶剂中溶解时,它们的分子或离子会相互作用,使得溶质能够在溶剂中分散开来。

不同的液体之间溶解的能力是不同的。

有些液体能够很容易地相互溶解,而有些则很难。

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比如说,水是一种非常常见且优秀的溶剂。

许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像我们熟悉的盐(氯化钠)、糖(蔗糖)等。

这是因为水分子具有极性,能够与许多具有极性的溶质分子或离子相互吸引,从而促进溶解。

而像油和水这样的组合,就很难相互溶解。

油通常是非极性的,水分子难以与油分子产生有效的相互作用,所以油会漂浮在水面上,形成明显的分层。

影响液体之间溶解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温度。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会增强。

比如,我们在泡糖水的时候,用热水往往能溶解更多的糖。

其次是压强。

对于一些气体溶质溶解于液体溶剂的情况,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量会增加。

例如,打开碳酸饮料瓶时,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气体就会大量逸出。

另外,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也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相溶原理告诉我们,结构相似的物质往往更容易相互溶解。

极性溶质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溶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配制各种溶液来进行反应和分析。

准确掌握液体之间的溶解规律,能够帮助我们配制出浓度准确、性质稳定的溶液。

在医药领域,药物的溶解和吸收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药物需要在人体内的体液中溶解,才能发挥作用。

研究药物在不同液体中的溶解特性,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药物制剂。

在工业生产中,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也无处不在。

例如,在化工生产中,需要将原料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进行反应;在金属加工中,会用到各种切削液和润滑剂,它们的性能也与溶解现象密切相关。

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备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备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探索溶解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科版科学四上的教材内容紧密围绕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展开,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溶解的基本概念,了解溶解的三个阶段,以及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物质的基本概念,如固体、液体、气体等。

同时,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

然而,对于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如认为所有液体都能相互溶解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认知误区进行引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掌握溶解的基本概念,了解溶解的三个阶段,以及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溶解的基本概念,溶解的三个阶段,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2.教学难点:溶解速率的计算,影响溶解速率的具体因素。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各种液体(如水、酒精、盐水等),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等。

2.教学课件: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3.教学素材:有关液体溶解现象的实验报告和论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液体混合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word教案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word教案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word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

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

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

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二、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1.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2.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3.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4.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5.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6.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解现象。

7.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三、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1)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1.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

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

2.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3.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1.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2.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

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食盐、高锰酸钾这 些固体在水中溶解 了。形成均匀、透 明、稳定的溶液。
液体也能像食盐、 高锰酸钾那样溶解 在水中吗?
洗发液能溶解在水中吗
猜测:洗发液能溶解在水中吗
观察与思考
观察洗发液是怎样进入水中的?它们在水 中是飘浮还是下沉的? 缓缓的进入水中,发现洗发液沉入水底并蜷 缩在杯底。 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
扩散的很缓慢,它的扩散有点像漩涡。
观察与思考
• 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 继续观察:洗发液在水中溶再充分搅 拌之后洗发水不见了。
• 洗发液现在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水溶液,均 匀地分散在水中,所以我们就说洗发液在 水中溶解了。
• 与高锰酸钾的溶液比较,洗发液的溶解有什 么特点? •高锰酸钾进入水中后,部分开始溶解,搅 拌之后,完全溶解;而洗发液进入水中沉入 水底,搅拌之后才溶解的。
醋、酒精和食用油能溶解在水中吗
洗发水 进入水中后的状态 沉入水底 醋 分散 酒精 分散 食用油 浮在水面
在水中怎样扩散
慢慢扩散 很快扩散 很快扩散 不扩散 均匀分散 在水中 是 看不见 是 浮在水面 否
充分搅拌或振荡后 分散在 的状态 水中 是否溶解 是
• (1)醋和酒精的溶解与洗发液的溶解有什 么相同和不同? 醋和酒精快速的溶解于水,而洗发液需要搅 拌才能溶解,比较缓慢。 (2)与醋和酒精的溶解相比,食用油在水 中有什么特点?食用油能溶解在水中吗? 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而食用油在水 中没有溶解。
想一想
你还能想到生活中其他的液体 之间的溶解现象吗?
拓展活动:加少量的洗涤剂
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 充分震荡,观察现象。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油溶解在水里了,说明有些 液体在水中不溶解,但是在 其它液体中能溶解。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以及溶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溶解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充满好奇。

但学生在溶解现象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和理解溶解现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知道溶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2.难点:溶解过程中的现象观察和解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引发学生对溶解现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溶解现象的原因,总结溶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4.知识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液体之间溶解现象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溶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5.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验证所学知识,巩固溶解现象的理解。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7.拓展延伸:学生进行课外小实验,探究更多溶解现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定义: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影响因素:温度、压力、溶质溶剂的性质•实验观察:不同液体之间的溶解情况•结论:溶解过程中,溶质溶剂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溶液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反思这一课的内容我把它作为教研课的内容。

在备课时,考虑到同窗小组实验和记录所需时刻较长,而且会有一些不确信因素,因此把教材后边的“醋、酒精和食用油是如何溶解的”放到了前面,而且省略了“醋在水中的溶解”作为课后作业。

教材前面的“胶水和洗发液是如何溶解的”放到了后边作为教师演示实验,并省略了“洗发液的溶解”作为课后同窗实验完成。

由此,这一节课内容较少,因此我有丰裕的时刻让同窗经历一个科学的观看进程,引导同窗在课堂中学会观看,学会归纳描述,深切地生成科学概念。

在实验器材的预备上,我就给同窗小组实验预备了两个棕色瓶(别离装酒精和食用油),两根木棒用于搅拌,还有两个装了水的试管。

力求让同窗在最少的活动中达到最有效的观看成效。

二十分钟的同窗实验,我引导了同窗从多层次的实验和观看操作活动中研究酒精和食用油的溶解现象。

通过优化对照观看进程,有效地引导同窗深切的观看。

因为学会观看,能在对照中深切的观看,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在同窗描述出所观看到的现象后,又和时引导同窗对现象进行深切的观看,并进行探讨,寻求其中的答案。

如:当酒精滴入试管后,浮在上面的红色酒精颜色有何不同?酒精和水溶液搅拌显现的气泡和食用油和水搅拌显现的气泡有何不一样?针对这些问题的研讨,促使同窗加倍深切地探讨,同时让同窗的描述能力取得了锻炼提高。

学会描述观看到的现象,是本课的又一重点,也是难点。

在实验观看进程中,我注重了引导同窗运用准确的词语进行表述。

如酒精进入水中是“慢慢溶解”,因为“上层颜色较深,基层颜色较浅”;食用油进入水中是“漂浮在水面上”,搅拌后是“分散水中又浮在水面上”…… 在演示实验中,我在往试管中倒入胶水时,胶水沿着试管壁划入了水中。

后来同窗在描述和记录时很多都用了“滑下去”那个词语,发觉这一现象后,我和时进行了纠正,从头拿了一个试管,在里面加满了水。

如此,同窗很清楚地看到倒入的胶水在水中缓缓沉入水底。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学习此现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液体溶解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他们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意识。

因此,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作业设计目标:1.了解液体溶解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液体之间的溶解规律;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作业设计内容:1.理论知识学习: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液体溶解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浓度、溶质、溶剂、溶解度等相关概念,并探讨液体之间的溶解规律。

2.实验操作:学生分成小组,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不同液体之间进行溶解实验,比如水和酒精、水和沙糖等,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3.实验报告撰写:每个小组将实验数据整理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并进行口头展示。

四、作业设计步骤: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和材料,同时对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行深入了解,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指导和支持。

2.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小组分工进行实验操作,每个小组选择一组液体进行溶解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探讨液体之间的溶解规律,总结规律和特点。

4.实验报告:每个小组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口头展示,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加深对液体溶解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五、作业评价方式:1.实验操作评价:根据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度进行评价,包括实验操作步骤是否正确、实验数据记录是否完整等。

2.数据分析评价:评价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能力,看是否能准确反映液体之间的溶解规律。

3.实验报告评价:评价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和口头展示能力,看是否能清晰表达实验过程和结果。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实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烧杯1个、酒精1、食用油1、醋1、筷子1、装水试管3、试管架1个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4分)师:同学们,下课十分钟是不是玩得口渴了?很想喝点水或饮料吧?生齐:是。

师:老师这里有一瓶果珍,如果我们想很快的喝到饮料,该怎么办呢?生:用水冲。

生:加热水。

师:好,老师把果珍放入水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果珍会怎样?(师动手操作。

)师:果珍在水里怎么了?生:溶解了。

师: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果珍在水里溶解了? 说说果珍的溶解过程。

生:果珍进入水中下沉慢慢扩散,水的颜色也变了。

生:搅拌之后果珍看不见了。

师:对了,果珍看不见了,已经完全溶解在水中了。

师:我们已经知道食盐、高锰酸钾、果珍等固体物质能在水中溶解.那么液体也能象食盐和果珍那样溶解在水中吗?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液体在水中溶解的现象。

(板书课题.)意图:学生观察过食盐、高锰酸钾,但对于果珍有的学生喝过,有的学生没有见到过。

爱喝饮料是孩子的天性,当他们看见果珍变成饮料时会感到惊讶,同时也激起他们对本课探究的兴趣。

二、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15分)师:那么液体之间是怎样溶解的呢?老师这里有两种物质,都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你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生:老师这瓶是胶水,那瓶是洗发液.师:那请你们猜一猜胶水和洗发液能在水中溶解吗?小组讨论,汇报。

生:洗发液在水中能溶解,但是胶水我没有看到过我们想也能溶解吧!师:你说的很对,让我们一起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么在水中溶解的吧!师:在做实验之前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实验的要求.出示幻灯:取一小勺胶水或洗发液慢慢地倒入盛水的烧杯中。

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及反思教科版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炎热的夏天你们最喜欢喝什么?(饮料)老师现在就来制作一杯饮料。

老师出示果珍,把果珍放入水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果珍会怎样?提问:果珍在水里怎么了?(溶解了)回亿固体物质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这些固体物质均匀地分布在水里,形成透明、稳定的溶液。

2、引出课题。

那么,液体是否能像食盐和高锰酸钾那样溶解在水中呢?3、学生讨论回忆已有经验。

二、观察和描述胶水和洗发液的溶解过程提问:那么液体之间是怎样溶解的呢?1、出示胶水和洗发液,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的现象。

大家猜猜看,如果把它们分别倒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2、学生小组讨论,猜测结果。

3、让我们一起做个实验看看胶水和洗发液是怎么在水中溶解的吧!老师做演示实验。

(1)取一小匙胶水或洗发液倒入盛水的玻璃杯。

(2)观察是怎样进入水中的。

(漂浮?下沉?)(3)观察在水中是怎么扩散的。

(轻轻搅拌一下怎么样?充分搅拌后怎么样?)(4)注意从杯子的侧面观察会更清楚。

(5)做好观察记录。

4、描述实验过程(1)我们观察到胶水的溶解过程是,一小匙胶水倒入水中,像一条透明的线缓缓地沉入杯底,并蜷缩在杯底,起先不扩散,轻轻搅拌一下,一条条透明的丝分散到水中。

充分搅拌后,透明的丝不见了,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水中,形成透明的溶液。

(2)洗发液倒入水中,沉入水底,聚在水底,不扩散,搅拌洗发液,洗发液小片的向水中扩散,一些浮到水面,充分搅拌,洗发液像云雾在水中翻滚,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慢慢地形生成稳定的溶液。

5、通过实验并和与食盐和高锰酸钾的溶解相比,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有什么特点?下沉在杯底,充分搅拌,慢慢地扩散,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水中。

得出结论胶水和洗发液能溶于水。

三、观察和描述醋、碘酒、酱油和食用油的溶解过程1、提问: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和比较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过程,知道了胶水和洗发液充分搅拌后,能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也就是能溶解在水里。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2.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2.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科版

课内比教学教案(修改后)学科:科学年级:四年级备课人:课题: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课时数:1教材解读这一课的内容比较新。

提到溶解,学生总是先想到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

而这一课,学生将制造几种液体与水的混合物,观察这几种液体能否溶解在水中。

第一个是它们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学生会发现胶水和洗发液一开始是沉入水底,并蜷缩在杯底。

第二个问题是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学生可以清晰的发现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缓慢扩散的过程,这可以使他们联想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扩散过程,并与之进行比较。

第三个问题是搅拌之后,它们溶解了吗?学生会发现胶水和洗发液可以形成稳定的水溶液。

本课教材的第二个活动是醋、酒精、食用油分别与水的混合,这两个活动均为其他液体与水的混合。

这一课选用一些学生生活、学习中非常熟悉的几种液体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在水里的溶解情况,发现有些液体可溶于水,而有些液体不溶于水。

在充分调动学生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溶解概念。

教学内容A类: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B类: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C类: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教学辅助工具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

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体现“主动”的关键点设计意图主动感知提前预习,提出疑问搜集问题,课前解答让学生有准备的学习新课程,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活动记录单上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活动记录单上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记录表
学年第一学期 执教教师:
课题
实践活动名称
1.1我们关心天气 1.2天气日历 1.3温度与气温
1.4风向和风速
1.5降水量的测量 1.6云的观测 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 制作天气日历 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气温的变化与测量 制作一个风向标 风向和风速的观测 观察制作雨量器 降水量的观察与测量 云的观测与分类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过滤实验 高锰酸钾的溶解
A
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A
3.3声音的变化
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A
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A
土电话的制作
A
3.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能力的比较
A
3.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C
3.7保护我们的听力
控制物体发声
A
4.1身体的结构
观察我们的身体
C
4.2骨骼、关节和肌肉
类型
B D A A D B D B C C A A A A
完成日期
完成情况
2.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A
观察液体在水中的溶解
A
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醋、酒精和食用油在水中的溶解
A
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比较固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A
能力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A
溶解的快慢与搅拌的关系
观察上肢的运动
A
体验呼吸
A
4.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呼吸时气体成分的比较实验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科版(1)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科版(1)

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教学难点】描述不同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状态。

【教学准备】教师实验用:烧杯,酒精,胶水(或洗发水),高锰酸钾。

小组观察实验用:、试管、滴管、烧杯、自备的醋、白酒、食用油等液体。

课前导学案及液体之间溶解现象记录表。

【教学过程】1、引入-------复习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小勺高锰酸钾。

再次演示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学生观察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

·高锰酸钾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高锰酸钾在水里溶解了?·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

那么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板书)2.教师演示实验一:观察胶水(或洗发水)能在水中的溶解吗?最好用有点颜色的洗发水,学生能直观的观察到和描述溶解过程:浮在水面,慢慢沉入水中,用搅拌棒搅拌之后,缕缕状缓慢地扩散。

最后形成乳状有色水液体。

3.学生分组实验:根据自己小组所带的液体,分别完成与水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实验。

(醋、白酒、食用油、洗洁精等)·老师强调试管的正确使用方法作实验指导。

每一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实验现象和结果,并在黑板上和书上或导学案填写记录结果。

·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4. 教师演示:酒精与水溶解吗?酒精是日常生活必备品之一,常用于医疗、食品等行业。

因为实验用酒精容易挥发,易燃烧,对皮肤有很大刺激,所以老师来演示本实验。

《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说课稿

《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说课稿

《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这是教科版(2001)小学四年级上册关于溶解这一单元中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这一内容在整个小学科学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比如盐、糖等固体在水中溶解后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

而这部分内容则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液体与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对溶解概念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溶解现象的理解,还能为后续学习不同物质的混合、分离等知识奠定基础。

2. 教材内容分析教材通过几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来展示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例如,把少量酒精倒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混合情况;把少量食用油倒入水中,比较与酒精和水混合的不同之处。

这些实验简单易行,现象明显,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液体之间相互混合时的不同表现,从而区分哪些液体之间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

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细致的观察、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学生能够知道有些液体能相互溶解,有些则不能。

②能够准确描述酒精和水、食用油和水混合时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②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实验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4.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观察并准确描述酒精与水、食用油与水混合时的现象。

②能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哪些液体之间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液体之间溶解现象的概念。

引发学生对液体之间溶解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2 教学内容:液体之间溶解现象的定义。

溶解现象的例子。

1.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

1.4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察盐放入水中溶解的过程。

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第二章:液体之间的溶解过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液体之间溶解过程的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溶解过程的三个阶段:扩散、平衡、饱和。

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温度、搅拌、接触面积。

2.3 教学方法: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溶解过程。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2.4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溶解过程的变化。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第三章:溶液的组成和性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溶液的组成和性质。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3.2 教学内容: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溶液。

溶液的性质:均一性、稳定性、透明度。

3.3 教学方法: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溶液的性质。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3.4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溶液的性质。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第四章:溶解度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4.2 教学内容:溶解度的定义和单位。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压力、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4.3 教学方法: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溶解度的变化。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4.4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变化。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第五章:溶解现象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5.2 教学内容: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药物溶解、饮料制作。

溶解现象在工业中的应用:金属加工、溶液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震荡,观察现象。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食盐、高锰酸钾这 些固体在水中溶解 了。形成均匀、透 明、稳定的溶液。
液体也能像食盐、 高锰酸钾那样溶解 在水中吗?
洗发液能溶解在水中吗
取一小匙洗发液,慢慢地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观察洗发液是怎样进入水中的。 它们在水中是飘浮还是下沉的? 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 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 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吗?
醋、酒精和食用油能溶解在水中吗
胶水 进入水中后的状态 沉入水底 在水中怎样扩散 慢慢扩散 醋 分散 酒精 食用油
分散
浮在水面
很快扩散 很快扩散 不扩散 均匀分散 看不见 在水中 是 浮在水面
充分搅拌或振荡后 分散在水 的状态 中 是否溶解 是


拓展活动:加少量的洗涤剂
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
洗发液能溶解在水中吗
进入水中后的状态
洗发液 沉入水底
在水中怎样扩散 慢慢扩散 充分搅拌或振荡后的状态 分散在水里 是 是否溶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醋、酒精和食用油能溶解在水中吗
在三个试管中,各盛入约10-15毫升的水。
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2毫升的醋、酒精和食用油。 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 观察、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