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企业宰前、屠宰过程与宰后检验流程要点和检验制度-生猪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1.前期准备在生猪屠宰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制定屠宰计划、评估风险等级、进行人员培训、准备必备设备等。
这些准备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屠宰过程的安全卫生,并对可能存在的疫情进行控制。
2.屠宰前检疫在生猪屠宰前,需要对待宰的猪进行检疫。
这一项工作通常由专业的检疫人员或兽医进行。
检疫的目的是排除有潜在传染病风险的猪,从而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检疫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观察猪只的精神状态、食欲和行动能力,了解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
-检查猪只皮肤的状况,观察是否有病斑、疮疖等病变。
-检查猪只的体温,异常体温可能是其中一种疾病的表现。
-检查猪只的耳朵和尾巴,观察是否存在疥癣或剪耳剪尾的情况。
-检查猪只的肛门和外生殖器,观察是否有病变或分泌物。
3.屠宰环节检疫屠宰环节是确保生猪肉安全卫生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检疫。
屠宰环节的检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确保屠宰设施的卫生状况良好,设备无污染、无生锈、能正常运转。
-检查屠宰设施内部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保证屠宰过程的适宜性。
-对每头猪只进行肉类检疫,检查是否有疾病病变、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检查猪只的肉质状态,观察其颜色、弹性、水分等,确保产品质量。
-进行瘦肉精检测,排除猪只体内是否有残留禁用药物。
4.屠宰后检疫屠宰后的检疫是为了确保生猪肉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
-对屠宰后的生猪肉进行包装和标识,确保产品能够追溯。
-对肉类进行质检,检查是否存在疾病病变、污染物等情况。
-进行微生物检测,排除肉类是否存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
-对屠宰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总结: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屠宰前检疫、屠宰环节检疫和屠宰后检疫四个环节。
前期准备包括制定屠宰计划、评估风险等级、进行人员培训、准备必备设备等;屠宰前检疫主要观察猪只的精神状态、皮肤状况、体温等;屠宰环节检疫主要确保屠宰设施的卫生状况良好,并对每头猪只进行肉类检疫和瘦肉精检测;屠宰后检疫主要对肉类进行包装和标识,以及进行质检和微生物检测。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在猪只屠宰前,对猪只进行检测并排除有害物质,以确保猪肉安全卫生的一项程序。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和要点。
1. 接触初检:在猪只进栏前,对猪只的精神状态、体质素质等进行初步检查。
2. 外观检查:目视检查猪只的体表,如是否有皮肤病、伤口、肿瘤、疮痂等异常情况。
3. 内脏检查:猪只经过宰杀后,进行内脏的检查,主要检查肝、肺、脾、肾等脏器是否有异常情况。
4. 环节检查:对于猪只的肉类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是否有生肉“黑心”、溃疡、肉中带水和臭味等情况。
5. 核查管理:对猪只的来源、存储等信息进行核查,确保生猪的信息真实。
1. 应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屠宰场进行屠宰,遵守安全卫生规范,建立标准屠宰工艺,做好猪只的检疫工作。
2. 应选用无菌、干净的屠宰设备,并做好设备的保养和消毒工作。
3. 应定期对屠宰场的设施设备、人员的健康情况、认真做好疫情监测。
4. 屠宰后应对生猪肉进行分类,进行质量检验,严格控制猪肉的出厂质量。
5. 应建立健全的追溯管理制度,对生猪来源、交易、运输、保存、屠宰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确保生猪肉的质量安全。
6. 对屠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对处理,在屠宰过程中要有质量管理人员到场监督。
7. 屠宰过程中尽量减少手工进程,采用自动化设备,避免猪只在屠宰过程中受到伤害。
8. 屠宰场应建立于区分不同等级的储存场所,避免产生误交混淆等情况,使各种猪肉得到高质量的区分储存。
9. 应保证员工的工资福利和安全防护措施的配备,加强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理解,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
通过以上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和要点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做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不仅要依靠检疫工作人员的技能,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做好管理和监督,提高生猪肉质量安全的保障水平。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对屠宰场内屠宰的猪只进行检疫和审查,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以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动物入场检查:在生猪进入屠宰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入场检查。
此时,检疫人员会细致检查猪只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和携带情况等,以排除明显有疾病的动物。
2. 屠宰场环境卫生检查:在猪只进入屠宰场后,需要检查屠宰场的环境卫生状况,确保屠宰环境卫生达标,避免污染猪肉。
3. 麻醉和宰杀:在确保入场检查和环境卫生合格后,使用合适的麻醉方法对猪只进行麻醉,然后进行宰杀。
宰杀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旨在快速、安全地完成。
4. 屠宰后检查:在宰杀完成后,会对猪只的各个部位进行仔细检查,以确保屠宰过程中无肉类污染和内脏病变现象。
检查内容包括内脏、肠道、结核病灶、寄生虫感染等。
5. 标记追溯:检疫人员会在猪只的耳朵上标记进行追溯,以便跟踪和溯源。
6. 肉品质量检查:经过屠宰和检查的猪肉会进行质量检查,包括颜色、气味、质地等方面。
生猪屠宰检疫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控疾病传播:屠宰场应当加强对外界病毒和细菌的防控,避免疾病在屠宰场内传播。
猪肠道内脏器官和尿液是一些疾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在屠宰过程中需要小心处理这些物质,确保不污染猪肉。
2. 麻醉和宰杀操作:麻醉和宰杀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猪只在屠宰过程中不受伤。
3. 检查内脏和肉质:屠宰后,对猪只的内脏和肉质进行检查,以排除疾病和污染现象。
特别是肉质方面,需要检查其颜色、气味和质地等指标,确保出品的猪肉质量符合标准。
4. 标记和追溯:屠宰后,猪只的耳朵上需要标记并做好追溯工作,以便跟踪和溯源,确保猪肉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5.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屠宰场应建立起完善的生猪屠宰检疫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管理责任和操作规范,加强屠宰检疫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食品。
随着生猪数量的增加和长距离运输的日益普遍,生猪屠宰检疫变得尤为重要。
生猪屠宰检疫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屠宰过程中无疫病和食品安全问题出现,保障人们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下面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到达检疫站:当生猪到达检疫站时,首先会进行畜牧兽医的初步检查,对猪只的外观和行为进行初步观察,确认是否有异常情况。
2.麻醉处理:经过初步检查后,猪只将会进行麻醉处理,这样可以减轻猪只的痛苦,同时也便于后续的宰杀操作。
3.体温检测:在麻醉处理后,还会进行体温检测,通过体温检测可以初步判断猪只是否患有发热病症。
4.安置至屠宰线:经过麻醉处理和体温检测后,将猪只安置至屠宰线,为进行宰杀作准备。
5.宰杀处理:在屠宰线上,对猪只进行宰杀处理,确保屠宰操作符合卫生标准。
6.检验内脏器官:宰杀完毕后,对猪只的内脏器官进行检验,确认是否有病变情况。
8.入库冷藏:最后将通过检验合格的肉品进行冷藏处理,为后续销售做准备。
1.健康证明:生猪屠宰前,需要具备一定的健康证明,确认猪只没有发热等异常情况。
3.消毒处理:对于屠宰场的环境和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处理,确保生猪屠宰过程中的卫生情况。
4.检验工作:对猪只的宰杀过程和肉品进行系统的检验,对于可能存在的疫病和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的排查。
5.冷藏处理:对通过检验合格的肉品及时进行冷藏处理,确保肉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6.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对生猪屠宰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整个过程符合卫生标准。
7.卫生标准:屠宰场要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确保屠宰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防止污染肉品的食品安全问题。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在屠宰过程中,确保了生猪没有患有疾病,同时也保障了肉品的食品安全。
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健全和严格对于人们的健康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希望各个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屠宰检疫工作,确保猪肉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环节。
在现代化的生猪屠宰场,有着严格的检疫流程和要点,以确保屠宰过程中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 未宰检疫在生猪被屠宰前,需要进行未宰检疫。
未宰检疫是指对将要屠宰的生猪进行身体状况、疫病情况的检查和评估。
只有通过未宰检疫的生猪才能被送到屠宰场进行屠宰。
未宰检疫可以通过目视检查、体温测定、抽血检验等方式进行。
2. 屠宰前准备在生猪到达屠宰场后,需要对生猪进行登记和分拣,确定生猪的来源和目的地。
同时要对屠宰场设施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屠宰环境卫生。
3. 屠宰过程生猪被送到宰杀间后,需要进行电击麻醉和宰杀。
在宰杀过程中,需要在相关人员的配合下,对生猪进行肢解和处理。
4. 屠宰后检疫在生猪被宰杀之后,需要进行屠宰后检疫。
屠宰后检疫是指对已经宰杀的生猪进行外观检查、内脏检查和器官检查,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同时需要对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清理和处理。
1. 动物健康状况在未宰检疫和屠宰后检疫中,需要对生猪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
主要包括生猪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情况、步态和皮毛等外观特征。
对于出现异常状况的生猪,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疫和处理,以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2. 疫病监测在未宰检疫和屠宰后检疫中,需要对生猪进行疫病监测。
主要包括口蹄疫、瘟疫、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丹毒等疫病的检测。
只有经过疫病检疫合格的生猪才能被允许进行屠宰和加工,以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3. 屠宰环境卫生在屠宰前准备和屠宰过程中,需要对屠宰场的环境卫生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主要包括宰杀设施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废弃物的及时清理和处理,以及屠宰场周边环境的卫生保洁工作。
只有保持屠宰环境的卫生和整洁,才能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4. 应急处理在未宰检疫和屠宰过程中,一旦发现生猪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应急处理。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在生猪进入屠宰场进行屠宰前,对其进行检疫和检查,以确保生猪的健康和屠宰产品的安全卫生。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生猪进场检疫生猪运抵屠宰场后,首先需要进行进场检疫。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的身体状况、行为举止、毛色等进行全面观察和检查。
主要包括生猪的精神状态、步态是否正常、有无呼吸困难等。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的耳标进行核对,确保生猪的来源和身份信息正确无误。
经过进场检疫后,符合要求的生猪需要进行隔离检疫。
这个环节是为了防止疫病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检疫人员需要将生猪单独隔离,并进行定期观察和检测。
一旦发现生猪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警并进行处理。
3.生猪体检在隔离检疫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生猪进行体检。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的体温、呼吸、心率、皮肤、粘膜等进行仔细检查。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进行血液检测、粪便检测等实验室检测。
确保生猪没有携带疾病并且身体健康。
4.生猪屠宰前检疫在生猪进行屠宰前,需要进行最后一次的检疫。
确保生猪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保证屠宰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1.疫病防控生猪屠宰检疫的核心在于疫病的预防和控制。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观察,确保生猪没有携带疫病。
遇到有疫病症状的生猪需要及时隔离和处理,防止疾病的传播。
2.检疫人员素质检疫工作需要严谨和细致,检疫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需要有较高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操守。
确保检疫工作的准确和可靠。
3.检疫设备和工具在生猪屠宰检疫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设备和工具。
比如体温计、心率仪、血液分析仪等。
这些设备需要保持干净和消毒,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4.疫苗接种和防治生猪在进场前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保证生猪没有携带疾病。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进行定期的防治工作,确保生猪的健康。
5.合理的检疫流程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需要合理设计。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猪肉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疫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在猪肉行业中,各种流行疫病都可能对生猪产生影响,因此进行全面的检疫工作对确保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和检疫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要点。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 检疫前准备:在生猪屠宰前,需要对生猪进行初步检查和准备工作。
检查生猪的外貌和行为,确认是否有明显的异常情况,如疾病症状等。
并对生猪进行麻醉和固定,以方便后续的检疫工作。
2. 体检和标本采集:经过初步准备后,需要对生猪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检查生猪的体温、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指标,并仔细观察生猪的皮肤、毛发、眼睛、鼻孔、口腔等部位,检查是否有异常症状。
根据需要采集相应的标本,如血液、尿液、粪便等,进行病原学检测和病理学分析。
3. 实验室检测和诊断:采集的标本需要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和诊断,对病原体和病理变化进行分析,确认生猪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
必要时,进行病理剖检,以确定猪只的疾病类型、病变部位和范围。
4. 检疫结果处理:根据实验室检测和诊断的结果,对生猪的检疫结果进行判定和处理。
如果确认生猪患有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和处理,以防止疾病传播和扩散。
5. 检疫合格标识:对通过检疫的生猪进行合格标识,确认其符合屠宰标准,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屠宰和后续加工。
二、生猪屠宰检疫的要点1. 诊断能力与技术要求:为了进行有效的生猪屠宰检疫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诊断能力和技术要求。
对生猪进行体检和标本采集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疫设施与装备要求:在进行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时,需要配备相应的检疫设施和装备,如实验室、诊断设备、标本采集工具等,以支持检疫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需要保证检疫场所的清洁和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3. 检验标准与操作规程:进行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如《猪屠宰检疫操作规程》等,确保检疫工作的规范和标准化,提高检疫效率和准确性。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国家对畜禽产品实施的一项重要监管措施。
生猪屠宰检疫的目的是通过对生猪进行检疫、监管和检测,确保生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疾病传播和食品安全问题。
(一)入场检疫1. 生猪进入屠宰场后,首先需要进行入场检疫。
检疫人员对生猪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生猪的体温、呼吸、精神状态和行为举动,以及是否有明显的疾病症状和异常情况。
还需检查生猪的检疫证明、运输证明等相关文件。
2. 对于没有明显异常的生猪,入场检疫可以通过。
对于有异常情况的生猪,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并酌情处理,不合格的生猪需要进行隔离或者退回。
(二)屠宰前准备1. 入场检疫合格的生猪,需要进行屠宰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定点屠宰场的登记、称重、储存、分类等工作。
2. 需要对屠宰场的环境和设施进行检查和清洁消毒,确保屠宰场的卫生安全,减少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三)屠宰检疫1. 屠宰前,对生猪再次进行检疫。
检疫人员对生猪进行细致的观察,检查生猪的皮肤、毛发、眼睛、鼻子、口腔、耳朵、乳房、生殖器等部位,以及内部器官和腔体。
(四)宰前检验1. 屠宰前,需要对屠宰生猪进行宰前检验。
检验员对生猪的皮肤、肉色、肌肉质地、肿瘤、脓肿、肿胀、水肿、出血、异色、肠道杂物等进行检查。
(五)屠宰处理1. 进行屠宰处理。
屠宰刀具需要进行消毒并定时更换,避免屠宰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
2. 需要对屠宰后的猪肉进行处理,包括清洗、消毒、包装等工序,确保屠宰后的猪肉卫生安全。
(一)检查生猪的外观和行为状态1. 注意观察生猪的体温、呼吸、精神状态和行为举动,以及是否有异常情况。
(二)检查生猪的身体状况2. 对生猪的内部器官和腔体进行检查。
(三)检验生猪的肉品质和卫生状况(四)确保屠宰场的卫生安全。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日益提高,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防止传染病疫情的扩散,生猪屠宰检疫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下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 进场检疫在生猪被屠宰前,首先需要进行进场检疫。
这个环节通常由专业的兽医或检疫人员进行。
在进场检疫时,会对生猪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方面。
还会对生猪进行皮肤、毛发、眼睛、耳朵、口腔等各个部位的检查,以确保生猪没有患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
还会对生猪进行必要的血液、粪便样本的采集,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2. 隔离检疫对于需要隔离的生猪,需要对其单独进行隔离检疫。
隔离检疫是为了防止传染病的扩散,保护其他生猪的健康。
在隔离期间,会对生猪进行密切观察,定期测量体温,观察疾病症状,确保生猪的健康状况。
3. 屠宰前检疫在生猪即将被屠宰前,还需要进行一次屠宰前的检疫。
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排除生猪身上是否有传染性疾病,以确保肉类品质和食品安全。
在屠宰前检疫中,会再次对生猪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方面。
还会对生猪进行外观和内部器官的检查,以确保生猪的身体健康。
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生猪屠宰检疫中,首先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操作规程,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操作规程包括进场检疫、隔离检疫、屠宰前检疫、屠宰检疫等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和要求,包括检查内容、检查工具、检查方法等方面,以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严格执行。
2. 加强对兽医和检疫人员的培训兽医和检疫人员是生猪屠宰检疫的主要执法人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到检疫工作的质量。
加强对兽医和检疫人员的培训尤为重要。
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控知识、检疫规程、检查方法、采样技能等方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3. 加强疫情监测和溯源管理在生猪屠宰检疫中,还需要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溯源管理。
屠宰企业宰前屠宰过程及宰后检验流程要点和检验制度

屠宰企业宰前屠宰过程及宰后检验流程要点和检验制度屠宰企业宰前屠宰过程是指在动物到达屠宰企业之前的各种操作和准备工作,包括清洁消毒、固定及安抚动物、麻醉和宰杀前的准备等。
而宰后检验流程是指在动物屠宰过程结束之后进行的一系列检验和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对屠宰质量、食品安全和卫生的检验和监督。
宰前屠宰过程的要点和检验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洁消毒:屠宰场应当进行定期的清洁消毒工作,包括清除死角、垃圾、污物等,并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设施、设备、地面和空气进行消毒。
2.动物运输和固定:动物运输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保证动物运输途中的安全和舒适,并防止动物的受伤和不适。
在到达屠宰场之后,应对动物进行适当的固定和安抚,减少动物的紧张和焦虑。
3.麻醉和宰杀前的准备:屠宰场应当使用合适的麻醉方式对动物进行麻醉,以减少动物的痛苦和抵抗。
在麻醉完毕之后,应对动物进行宰前净化处理,包括脱毛、浸水、清洗等。
4.宰后检验流程的要点和检验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屠宰质量检验:屠宰质量检验包括对宰杀工艺和操作的检查,确保宰杀过程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防止屠宰时对动物造成过度痛苦。
此外还需要对屠宰环境、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卫生要求。
b.食品安全检验:食品安全检验主要包括对宰后食品的检查和监测,确保屠宰后的食品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检验的项目包括食品中的微生物指标、化学指标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c.卫生检验:卫生检验主要包括对屠宰场和周围环境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确保无杂质、无异味、无害虫等。
此外,还需要对从屠宰场排放的废水和废弃物进行监测和处理,确保其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d.资质认证和安全管理:屠宰企业应具备相关的资质认证,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屠宰许可证等。
同时,屠宰企业还应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人员培训、工艺控制、设备维护等,确保屠宰过程的安全和可靠。
综上所述,屠宰企业宰前屠宰过程及宰后检验流程的要点和检验制度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屠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以及对动物福利的尊重和保护。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对屠宰场进场的生猪进行检疫和监督,确保生猪的健康和安全。
以
下是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1. 准备工作:
- 检疫人员需佩戴好检疫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 检疫人员应检查自身是否有任何传染病或感染病的症状。
- 准备好检疫记录表、标签等必要的工具。
2. 进场检查:
- 检疫人员到达屠宰场后,首先对进场的生猪进行检查。
- 检查生猪的外观,包括毛色、体型和行动是否正常。
- 注意观察生猪是否有任何异常现象,如呼吸困难、腹泻等。
- 检查生猪的耳标是否齐全,并与记录表上的信息核对。
3. 检疫处理:
- 对于外观正常、无异常现象的生猪,可以继续进行屠宰处理。
- 对于有异常现象的生猪,如呼吸困难、腹泻等,应立即进行隔离,并通知兽医进行
进一步检查。
- 对于有明显传染病的生猪,如猪瘟、口蹄疫等,应立即进行隔离,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处置。
4. 屠宰过程监督:
- 检疫人员对屠宰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屠宰操作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 监督屠宰场是否有足够的卫生设施和设备,如洗手设备、消毒设备等。
- 检查屠宰工具是否清洁卫生,并定期更换、消毒。
- 监督屠宰过程中是否有任何违规行为,如交叉污染、混淆屠宰等。
5. 检疫记录:
- 检疫人员需记录每一头生猪的信息,包括耳标号、屠宰日期等。
- 将正常的生猪标上合格标签,并进行编号。
- 对于异常的生猪,应在记录表上注明,并详细描述异常症状。
- 检疫人员需定期整理和归档检疫记录,以备查证。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对生猪在屠宰前进行的检查和检疫工作。
检疫的目的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防止疫病传播。
本文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和要点。
一、检疫流程1. 接收生猪:生猪到达屠宰场后,必须先进行接收检查。
接收检查的目的是确认生猪是否具备屠宰条件,是否存在明显的疾病症状。
2. 检疫检查:在接收合格后,生猪需要进行检疫检查。
检疫人员会对生猪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检查,包括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方面的观察,以及对皮肤、粪便、呕吐物等进行检查。
还会对特定疾病进行检测,如猪瘟热、猪蓝耳病等。
如果发现疫病或可疑病例,将暂停该批生猪的屠宰。
3. 屠宰:通过检疫检查合格的生猪将进行屠宰。
屠宰过程中,屠宰场需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操作,保证生猪肉制品的卫生安全。
4. 审查和验收:屠宰完成后,对屠宰车间、设备和卫生条件进行审查和验收。
只有通过验收的生猪肉制品才能出售和流通。
5. 封存管制:封存检疫合格的生猪肉制品,将其进行标识并进行管制,确保只有经过检疫合格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
二、检疫要点1. 疫情查明:疫情查明是保证生猪屠宰检疫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接收生猪的时候,必须查明生猪的来源,确保生猪未受到疫病的感染。
2. 体检观察:在检疫检查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体检观察,包括对生猪的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观察。
如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
3. 环境卫生:屠宰场必须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包括屠宰车间、设备和周围环境。
屠宰场应该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疫病传播。
4. 实验室检测:对特定疫病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保生猪不患有疫病。
特定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应有专门的实验室进行,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生猪进行检查和检疫,可以防止疫病的传播,保障人们的健康。
检疫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检疫流程进行操作,并注意疫情查明、体检观察、环境卫生、实验室检测和封存管制等要点,以确保检疫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针对屠宰场内活体猪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下面是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1.进场检查:疫区内的猪只在运输到屠宰场之前,需要进行进场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疫区内是否有疫情报告、病死猪处理制度是否完善、车辆、人员是否做好防护等。
2.入场检查:进场检查合格的猪只需要再进行一次入场检查,主要检查项包括体温、健康状况、耳号是否与证件一致等。
3.隔离观察:猪只入场后,需要在隔离区进行观察,观察期间对猪只进行健康状况监测、体温测量等。
4.屠宰前检查:进入屠宰环节之前,对隔离观察期内猪只进行最后一次检查,主要包括体温、体质、身体是否有异常等。
5.屠宰: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检查合格后,可以进行屠宰,屠宰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条件、环境温度、屠宰工具的清洁度等。
6.检疫取样:在屠宰过程中,需要对猪只进行检疫取样,取样部位包括腹腔淋巴结、肾上腺、肝脏等。
取样之后,需要送往相关实验室进行检测。
7.屠宰检查:屠宰结束后,需要进行屠宰检查,主要检查项包括猪肉细菌总数、沙门氏菌、副溶血性链球菌等。
8.合格证明:经过检疫检查合格的猪只,可以获得相应的合格证明,作为放行和销售的依据。
1.健康检查:对猪只进行健康状况的检查,包括体温、活动度、呼吸是否正常、毛色是否鲜亮等。
2.疫情检查:进场前、入场时、屠宰前等环节,需要对猪只来自疫区,或疫区内是否有疫情报告等情况进行检查。
3.耳号核对:入场时、屠宰前对耳号与证件是否一致进行核对,防止猪只流向混杂。
5.屠宰环境卫生:屠宰场内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包括保持通风、干净,清洁宰杀设备等。
6.检疫取样规范:取样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保持取样器具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7.检疫报告及记录:对检疫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疫样品编号、检测结果、合格数量等。
8.对不合格猪只的处理:对于检测不合格的猪只,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将其投放市场。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已经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重要食品之一。
而猪肉的质量安全也是消费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为了确保屠宰后的猪肉安全卫生,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屠宰场对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进行了严格规定。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 送检程序生猪到达屠宰场后,首先需要进行送检程序。
送检程序是指生猪运抵屠宰场后,由生猪交易的双方卖方与买方将生猪无害性证明以及相关检验或检测数据报送到检验检疫机构进行检验和审核,经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屠宰。
2. 检验程序送检程序合格后,接下来就是检验程序。
检验程序是指在屠宰前对生猪进行各项检验,确保生猪的安全卫生,化验检测项目有: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疫霉病等。
对生猪进行检验,检验员会进行外观检查、体温测定、血液检测、组织检疫等相关项目的检测。
3. 屠宰程序经过检验合格后,生猪进入屠宰程序。
屠宰程序中,需要对生猪进行宰前净化、麻醉、杀伤等过程。
确保生猪在屠宰过程中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且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
4. 检测程序屠宰之后,还需要进行检测程序。
检测程序主要是对屠宰后的猪肉进行各项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肉质检测、菌落总数检测、病原菌检测等。
确保屠宰后的猪肉符合卫生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5. 包装程序检测合格后,猪肉会进行包装程序。
包装程序是指将经过屠宰后的猪肉进行分割、真空包装等程序,以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
以上就是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可谓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1. 生猪检验标准生猪检验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不同地区可能有相应的生猪检验标准,但基本的要求大同小异,主要是对生猪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确保不患有传染病。
2. 屠宰环节要求屠宰环节要求屠宰刀具要保持锋利,确保杀伤效果,减少猪肉受到伤害。
同时在屠宰过程要注意卫生,保持操作场所清洁。
另外需要对屠宰场的卫生条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达到卫生标准。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在生猪屠宰、加工过程中,对猪只进行检疫,排除有病、有害生物质的肉类,确保肉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下详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一、流程1.猪只检疫进行猪屠宰前的检疫是屠宰检疫的第一步。
检查猪只体表是否有皮肤病、传染病等,猪只鼻眼是否呼吸不畅等。
如果发现不良现象,需要将不合格猪只隔离,确保不被混进正常屠宰流程中。
2.猪只宰杀猪只宰杀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屠宰卫生法规,使用质量合格的刀具及设备。
同时,屠宰人员需要保持卫生,确保不会传染病菌到猪肉上。
猪只宰杀后需要进行血液清洗,将血液、内脏及其他杂物清除干净。
在屠宰过程中,需要对猪肉进行检疫。
包括检查猪肉外观是否正常、是否有病变、疤痕、脓肿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对瘦肉、眼肉和其他部位进行检查。
对肝、心、肺、肾等内脏器官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肉类质量不合格,需要立即隔离,切割后的问題需要清理干净。
4.检疫证明通过检查,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之后需要发放检疫证明。
证明包括证明材料、符合要求的相关数据信息,可以是电子证明,也可以是实体证明,并在证明上加盖检疫站公章。
二、检疫要点需要进行健康、干净、卫生的饲养,不允许使用生长激素和抗生素等药物。
生猪在饲养期间,需要进行疫苗预防,定期打疫苗,保证猪只免疫力水平。
猪只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病虫消毒。
运输时间应短,运输过程要减少震动和挤压,尽量保证猪只运输过程中的舒适度。
3.人员卫生在生猪屠宰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配戴清洁、整洁的工作服,戴上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肉类裹尘、污染的风险降至最小。
4.肉品质量检查猪肉后,应及时分离不合格的部分,肉品应有证明材料的附着标记,标记明显,肉品应储运到指定地点并及时销毁,以免对消费者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5. 检测技术当疫情高发时,需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加强检测力度,增强相关技术设备配备,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检测速度的快速性。
生猪屠宰检疫同步监管系统是国家屠宰检疫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和检疫要点

畜牧兽医XUMUSHOUYI生猪屠宰检疫流程和检疫要点俞红卫作为生猪进入流通渠道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技术方法,对猪进行全面检测,然后根据规定处理好带病猪,确保市场上的猪肉制品安全可靠。
1 生猪屠宰前的检疫流程和检疫要点1.1 入场(厂、点)监督查验查验进厂(场)生猪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畜禽标识佩戴、临床健康状况。
查验合格的,按批次回收《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将不同货主、不同批次的生猪分圈编号待宰,按河南省畜禽屠宰管理系统规定对进厂(场)生猪进行登记。
查验不合格的生猪不得入厂(场)。
1.2 检疫申报生猪屠宰企业应在屠宰前6小时通过河南省畜禽屠宰管理系统申报检疫,同时提交回收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驻场官方兽医接到网上检疫申报后,查阅进厂(场)生猪登记情况,并与《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进行比对核查。
根据比对核查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受理。
受理的,应当于宰前2小时对待宰生猪实施宰前检查,认真检查待宰动物数量、畜禽标识佩戴情况及临床健康状况。
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
急宰动物可随时进行检疫申报。
未使用河南省畜禽屠宰管理系统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官方兽医仍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实施检疫监管工作。
待宰生猪宰前检查合格且待宰静养不少于12小时的,驻场官方兽医通过河南省畜牧兽医执法监管系统中的“屠宰管理”出具准宰通知单,并打印签发。
1.3 生猪宰前检查屠宰前2小时内,官方兽医应按照《生猪产地检疫规程》中“临床检查”部分实施检查。
生猪屠宰之前的检疫检查,主要分为同步检疫和留样检查。
生猪进入屠宰厂之后,应该对猪群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
重点观察猪群个体情况,采用视诊、触诊、听诊和叩诊等方法,对猪的体温进行有效测定,检查合格之后才能混群进入猪舍。
留样检查主要是针对个体检查,日常要密切观察整个猪群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等发病情况,应该及时查明原因,并将猪群进行隔离。
留样检查应该对猪的可视黏膜、口腔黏膜、鼻粘膜、体温、粪便进行重点检查。
屠宰企业宰前、屠宰过程与宰后检验流程要点和检验制度-生猪

生猪屠宰厂宰前、屠宰过程宰后标准化屠宰检验操作要点及管理制度为加强生猪屠宰企业的监管,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特制定生猪屠宰厂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化屠宰检验要点。
一、引用的相关标准。
1、生猪屠宰操作规程(GB/T 17236-1998)2、生猪屠宰良好操作规程(GB/T 19479-2004)3、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GB/T 17996-1999)4、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GB 12694-90)5、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8-2006)6、《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二、生猪屠宰及检验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见附图。
三、各屢宰及检验环节的具体操作。
按照屠宰及检验的工艺流程图,对各屠宰及检验环节的具体操作规范如下:1>入厂检验:1.1索要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1.2检查是否灌水。
2、病健分离。
在卸车的过程中,检验人员应当逐一检查生猪的健康状况,按检查结果进行分圈、编号。
2.1健康生猪赶入待宰圈休息。
2.2可疑生猪赶入隔离圈继续观察。
对检出可疑病猪,经过充分饮水和休息后,恢复正常的,可以赶入待宰圈;症状仍不见缓解的,签发《急宰证》送急宰间进行急宰。
2.3病猪及伤残猪,签发《急宰证》送入急宰间进行急宰。
2.4死亡及患有传染病的,签发《无害化处理登记表》进行无害化处理。
3、停食管理:3.1应当停食静养12-24小时:3.2充分喂水至宰前3小时;3.3赶猪时,应按顺序赶送,不得釆用脚踢、棒打等粗暴方式驱赶。
4、待宰检验:4.1检查待宰期间的停食静养是否达到3的要求。
4.2对待宰生猪进行“动、静、饮水”观察,检查有无漏检病猪。
5、送宰检验:5.1送宰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确认健康的签发《准宰证》。
5.2检查生猪通过通道是否按照3.3要求执行。
5.3检查生猪淋浴时是否按照7的要求执行。
6、签发《准宰证》6.1车间凭借宰前检验人员签发的《准宰证》进行屠宰生猪。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对屠宰场的生猪进行检疫,以确保食品安全和疾病防控。
下面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1. 登记检疫:生猪进入屠宰场时,需要进行登记检疫。
登记检疫包括查验动物健康证明、识别标志、耳标、品种、数量等信息,以及进行身体外观的检查。
2. 隔离检疫:在登记检疫后,生猪需要进行隔离检疫。
隔离检疫是为了排除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猪瘟等重大疫病。
隔离检疫时间一般为14天,期间需要对生猪进行体温监测和身体状况观察。
3. 检疫审批:隔离检疫合格后,生猪可以进行屠宰。
在屠宰前,需要进行检疫审批,包括查验隔离检疫记录、疫病防控措施、生猪运输记录等,确保生猪符合相关检疫要求。
4. 屠宰过程监控:屠宰过程需要安装摄像头进行监控,以确保屠宰过程符合卫生要求。
监控视频需要保存一定时间,以备查验。
5. 检疫查验:屠宰后,需要对生猪进行检疫查验。
检疫查验包括对内脏器官、淋巴结等进行观察,排除疾病。
还需要对肉品进行抽检,检测是否有病原体、残留药物等。
6. 核查合格:经过检疫查验,如果生猪和肉品符合相关卫生要求,则核查合格,可以投入市场销售。
1. 健康证明:生猪进入屠宰场时,需要呈交动物健康证明,证明生猪有无传染性疾病,如猪瘟、猪流感等。
2. 隔离检疫:对进场的生猪进行隔离检疫,一方面确保生猪没有传染病,另一方面防止已感染病原体的生猪传播给其他生猪。
3. 消毒杀菌:屠宰场要定期对车辆、设备、场地等进行消毒杀菌,以预防病原体传播。
消毒杀菌要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并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操作。
4. 屠宰卫生控制:屠宰场需要建立完善的卫生控制措施,包括对生猪在屠宰前进行脱毛、清洗、消毒等处理,对屠宰场环境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5. 检疫记载:对登记检疫、隔离检疫等环节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生猪的来源、检疫员的姓名、检疫时间、体温记录等,以备查验。
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屠宰场生猪和肉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严格的检疫流程和检疫要点,可以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保障食品安全。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和检疫要点

X u m u s h o u y i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市场中对于猪肉及肉制品的需求量也在随之不断增加,生猪养殖行业在其的推动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了确保为市场提供优质健康安全的猪肉,就必须加强对于生猪屠宰的检疫工作,因此,本文针对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以及检疫要点展开了探讨,致力于对确保生猪产品质量作出强有力的支持。
一、宰前检疫1、查证验物对于生猪养殖来说,其的养殖过程中也需要面临多样化的检疫工作,其各项检疫工作中会产生相应的检疫证件,宰杀前期的查证验物主要针对的就是这一类证件是否齐全的检测,其中主要包含一些《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A)》以及耳标、本批生猪来自非疫区、非洲猪瘟PC检测为阴性、瘦肉精检测阴性等等,相关人员需要重视这一环节工作的开展,在保障生猪品质安全的基础上,还能够尽可能地降低病害的跨区域传播可能性。
2、临床健康检查生猪的临床健康情况也是审查其是否符合宰杀资格重要检查环节,这一过程中,针对每一头生猪都需要落实细致全面的检查,主要的检查内容需要包含生猪的呼吸是否顺畅、其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其是否具有其他异常症状等,此外,还需要注意,当存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遭到群体孤立的生猪,需要将其视为检查重点,以此从根本上保障生猪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提升猪肉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性,保障生猪市场的健康产品供应,另外,在其送宰前期,需要保障生猪具备充足的休息时间。
3、送宰检验当完成上述检验环节,则可以将其进行送宰,在这一环节中,也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工作,这一检验工作过程中,需要由相关部门依据实际的检测情况出具官方认证的合格证明,由此,当生猪符合其的标准,即可移送至屠宰场进行宰杀,并在宰杀工作完成后进行相关改印章的签盖。
二、宰后检疫1、头部及蹄部检验猪头以及猪蹄部分是生猪宰杀后重要的一项产品组成,因此头部及蹄部检验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检验环节,对于猪头来说,主要可以利用剖检的方式来实现,重点的检查部位需要放置在左右颌下淋巴位置,并观察其的实际检测切面,确保其不存在局限性炭疽以及寄生物囊尾蚴,要注意,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好切割工作的把控,尽可能地保障猪头的完整性,而针对猪蹄部分,则需要联合口腔进行检查,确保其不存在丘疹或红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猪屠宰厂宰前、屠宰过程宰后标准化屠宰检验操作要点及管理制度为加强生猪屠宰企业的监管,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特制定生猪屠宰厂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化屠宰检验要点。
一、引用的相关标准。
1、生猪屠宰操作规程(GB/T 17236-1998)2、生猪屠宰良好操作规程(GB/T 19479-2004)3、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GB/T 17996-1999)4、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GB 12694-90)5、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8-2006)6、《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二、生猪屠宰及检验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见附图。
三、各屢宰及检验环节的具体操作。
按照屠宰及检验的工艺流程图,对各屠宰及检验环节的具体操作规范如下:1>入厂检验:1.1索要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1.2检查是否灌水。
2、病健分离。
在卸车的过程中,检验人员应当逐一检查生猪的健康状况,按检查结果进行分圈、编号。
2.1健康生猪赶入待宰圈休息。
2.2可疑生猪赶入隔离圈继续观察。
对检出可疑病猪,经过充分饮水和休息后,恢复正常的,可以赶入待宰圈;症状仍不见缓解的,签发《急宰证》送急宰间进行急宰。
2.3病猪及伤残猪,签发《急宰证》送入急宰间进行急宰。
2.4死亡及患有传染病的,签发《无害化处理登记表》进行无害化处理。
3、停食管理:3.1应当停食静养12-24小时:3.2充分喂水至宰前3小时;3.3赶猪时,应按顺序赶送,不得釆用脚踢、棒打等粗暴方式驱赶。
4、待宰检验:4.1检查待宰期间的停食静养是否达到3的要求。
4.2对待宰生猪进行“动、静、饮水”观察,检查有无漏检病猪。
5、送宰检验:5.1送宰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确认健康的签发《准宰证》。
5.2检查生猪通过通道是否按照3.3要求执行。
5.3检查生猪淋浴时是否按照7的要求执行。
6、签发《准宰证》6.1车间凭借宰前检验人员签发的《准宰证》进行屠宰生猪。
屠宰头数必须与《准宰证》中的头数一致。
6.2《准宰证》应当按与宰后检验登记记录一起,按要求进行保管。
7、淋浴7.1尽可能除去体表内的污物;7.2水压不宜过大,水温应当适中,尽可能不惊吓到生猪:7.3应从各个方面进行淋浴。
淋浴间应设置不同方向和角度的喷淋装置。
8、致昏(麻电)8.1必须准确把握麻电的电压。
人工麻电器:电压为70-90V,电流0.5-1.0A,麻电作用时间l-3s,盐水浓度5%:自动电麻器:电压不超过90V,电流不应大于1.5A,麻电时间l-2so8.2人工电麻时,应将生猪固定位置后,再进行麻电。
8.3麻电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靴、绝缘手套,注意自身的防护安全。
8.4猪被麻电后应保持心脏跳动,呈昏迷状态,不得使其致死。
9、刺杀放血9.1从麻电致昏到刺杀放血,不得超过30s,刺杀放血的刀口长度约为5cm,沥血时间不得少于5min。
9.2正常情况下应当采用吊挂放血。
9.3放血时,操作人员一手抓住猪前脚,另一手握刀,刀尖向上,刀锋向前,对准笫一肋骨咽喉正中偏右0.5-1.0cm处向心脏方向刺入,再侧刀下拖切断颈部动脉和静脉,不得刺破心脏。
9.4刺杀时不得使猪呛隔、淤血。
(即不得刺破气管)9.5应配备两把放血刀,消毒后轮流使用。
10、头部检疫。
(具体操作山检疫人员进行,在此不予叙述)主要目的是为了检疫炭疽和结核。
11>浸烫。
11.1放血后的猪屠体应用喷淋水或清洗机冲淋,清洗血污等污物。
11.2按猪屠体的大小、品种和季节差异,控制浸烫池水温。
一般为58—63°C,浸烫时间为3-6min o113浸烫时,不得使猪屠体沉底、烫老。
11.4浸烫池应有溢水口和补充净水的装置。
11.5浸烫池中的热水应及时更换,以保证烫池水的清洁。
12、打毛(脱毛)。
12.1打毛应采用合适的打毛机进行。
对于特大猪只,也可釆用人工刮毛的方式。
釆用人工刮毛时,不得使猪只落地,可搭建适合人工操作的刮毛操作台。
12.2经机械脱毛或人工刮毛后,应对猪只进行洗刷浮毛、污垢后,再将猪体提升悬挂、修割、冲淋。
12.3猪只进行洗刷浮毛、污垢时,建议釆用平板操作台或者吊挂洗刷,不建议采用清水池。
13、燎毛、刮黑。
有条件的企业,建议配备燎毛、刮黑设备,以清除屠体内的残毛、绒毛。
条件达不到的企业,也可以采用酒精喷灯燎毛、手工刮黑的方法。
但严禁釆用松香和沥青进行拔毛。
14>修整。
通过燎毛刮黑后,对屠体的外观等再进行一次修整,以除去残毛、浮毛、燎黑的皮肤等。
15、统一编号。
15.1对没有设置同步检验线的中小型屠宰厂,必须釆用统一编号的方法进行对照检验。
15.2在每头屠体的耳部、腿部外侧,用变色笔进行编号,字迹应清晰。
15.3不得漏遍、重遍。
15.4在开膛后,也应当对内脏进行统一编号。
16、体表检验。
16.1对屠体的体表和四肢进行全面观察,剥皮猪还要检查皮张,检查有无充血、出血和严重的皮肤病。
当发现皮肤肿瘤或皮肤坏死时,要在屠体上做出标志,供胴体检验人员处理。
16.2检查颈部耳后有无注射针孔或局部肿胀、化脓,发现后,应做局部修割。
16.3检查屠体脱毛是否干净,有无烫生、烫老和机械损伤,修刮后浮毛是否冲洗干净,剥皮猪体表是否残留毛、小皮,是否冲洗干净。
17、开膛、净膛。
17.1雕圈:刀刺入肛门外圉,雕成圆圈,掏出大肠头垂直放入骨盆内。
应使雕圈少带肉,肠头脱离括约肌,不得割破直肠。
17.2挑胸、剖腹:自放血口沿胸部正中挑开胸骨,沿腹部中正线自上而下剖腹,将生殖器从脂肪中拉出,连同输尿管全部割除,不得刺伤内脏。
放血口、挑胸、剖腹口应连成一线,不得出现三角肉。
17.3拉直肠、割膀胱:一手抓住直肠,另一手持刀,将肠系膜及韧带割断,再将膀胱和输尿管割除,不得刺破直肠。
17.4取肠胃:一手抓住肠系膜及胃部大弯头处,另一手持刀在靠近肾脏处将系膜组织和肠、胃共同隔离猪体,并割断韧带及食道,不得刺破肠、胃、胆囊。
17.5取心、肝、月市:一手抓住肝,另一手持刀,割开两边隔膜,取横隔肌交备检(旋毛虫检疫)。
左手顺势将肝下揪,右手持刀将连接胸腔和颈部的韧带割断,并割断食管和气管,取出心、肝、肺,不得使其破损。
17.6冲洗胸、腹腔:取出内脏后,应及时用足够压力的净水冲洗胸腔和腹腔,洗净腔内淤血、浮毛、污物,并摘除两侧肾上腺。
(严禁在未摘除内脏的情况下进行冲膛)18、内脏检验。
屠体挑胸剖腹后进行,首先,检查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随后对摘出的心肝肺进行检验,当发现肿瘤等重要病变时,将该胴体推入病肉岔道,山专人对照检验、综合判定和处理。
18.1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的检查。
首先检验胃肠浆膜面上有无出血、水肿、黄染和结节状增生物,触检全部肠系膜淋巴结,并拉出脾脏进行观察。
对肿大、出血的淋巴结要切开检査,当发现可疑肿瘤、口血病、霉菌感染和黄疸时,连同心肝肺一起将该胴体推入病猪岔道,进行详细检验和处理。
胃肠内容物清除后,还要对黏膜面进行检验和处理。
(对于胃肠黏膜面的检验,可直接观察肠胃颜色,如果对于肠内出现血肠样的,必须进行检验,如无异常,可以不检)18.2膀胱和生殖器的检查:剖腹后,还应注意观察膀胱和生殖器有无异常,当发现膀胱中有血尿、生殖器有肿瘤时,要与胴体进行对照检验和处理。
同时,还应对种公母猪晚阉猪进行判定。
18.3心肝肺的检查:18.3.1心脏检验:观察心包和心脏有无异常,随即切开左心室检查心内膜。
注意有无心包炎、心外膜炎、心肌炎、心内膜炎、肿瘤和寄生虫性病变等。
18.3.2肝脏检验:观察其色泽、大小有无异常,并触检其弹性有无异常,对肿大的肝门淋巴结、胆管粗大部分要进行切检。
注意有无肝包膜炎、肝淤血、脂肪肝变性、肝脓肿、肝硬变、胆管炎、坏死性肝炎、寄生虫性白斑和肿瘤。
18.3.3肺脏检验:观察其色泽、大小是否正常,并进行触检。
发现硬变部分要切开检查,切检支气管淋巴结有无肿大、出血、化脓等病变。
注意有无肺呛血、肺呛水、肺水肿、小叶性肺炎、肺气肿、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纤维素性肺炎、寄生虫性病变和肿瘤等。
气管上附着的甲状腺进行摘除。
20、整理内脏。
20.1分离心、肝、肺:切除肝隔韧带和肺门芥蒂组织、摘除胆囊时,不得使其损伤、不得残留;猪心上不得带护心油、横膈膜;猪肝上不得带水泡;猪肺上允许保留5cm的肺管。
20.2分离脾、胃:将胃底端脂肪割除,切断与十二指肠连接处和肝胃韧带。
剥开网油,从网膜上摘除脾脏,少带油脂。
翻胃清洗时,一手抓住胃尖冲洗胃部污物,用刀在胃大弯处戳开10cm的小口,再用洗胃机或长流水将胃翻转冲洗干净。
20.3扯大肠:摆正大肠,从结肠未端将花油撕至与小肠连接处约15-20cm,割断,打结。
不得使盲肠破损,残留油脂过多。
翻洗大肠,一手抓住肠的一端,另一手自上而下挤出粪污,并将肠子翻出一小部分,用一手二指撑开肠口,另一手向大肠内灌水,使肠水下坠,自动翻转。
经清洗、整理的大肠不得带粪污,不得断肠。
20.4扯小肠:将小肠从割离胃的断面拉出,一手抓住花油,另一手将小肠末梢挂于操作台边,自上而下排除粪污,操作时不得扯断、扯乱。
扯岀的小肠应及时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清除肠内污物。
20.5在整个整理内脏的过程中,不得时内脏落地。
21、胴体检验。
21.1观察体表四肢有无异常。
21.2切检两侧腹股沟浅淋巴结有无肿大、出血、淤血、化脓等变化。
21.3检验皮下脂肪和肌肉组织是否正常,有无出血、淤血、水肿、变性、黄染、蜂窝组织炎等病变。
21.4检查肾脏,剥开肾包膜观察其色泽、大小并触检其弹性是否正常,必要时进行纵剖检查。
注意有无肾淤血、肾出血、肾浊肿、肾脂变、肾梗死、间质性肾炎、化脓性肾炎、肾囊肿、尿潴留以及肿瘤等。
检查是否摘除肾上腺。
22.5检查胸腹腔有无炎症、异常渗出液、脓肿、肿瘤病变等。
22.6结合内脏检验结果,对猪胴体进行综合判定。
对可疑病猪做上标记,推入病肉岔道,通过复检做出处理。
22、去头蹄。
22.1经过前面的肉品品质检验,均无问题的,可以将头、蹄修割下来。
22.2修割下来的头蹄,应当有专用的盛装容器,不得落地和随意扔在地上。
23、劈半。
23.1可采用手工劈半或者电锯劈半及自动劈半机。
23.2手工劈半或手工电锯时,应“描脊”,使骨节对开,劈半均匀。
23.3使用自动劈半机应使轨道、锯片、引进槽成直线,不得锯偏。
23.4劈半后的片猪肉还应立即摘除肾脏,撕断腹腔板油,冲洗血污、浮毛及锯肉末。
24、胴体修整。
按顺序修整腹部,修割乳头、放血刀口、割除槽头、护心油、暗伤、脓疮、伤斑和遗漏的病变淋巴结。
25、复检。
25.1结合头部、体表、胴体、内脏进行全面复检。
25.2检查有无内外伤造成的淤血、胆汁污染部分是否修割干净。
25.3检查椎骨间有无化脓灶和钙化灶,骨髓有无褐变和溶血现象。
的。
3、签发《准宰证》、《急宰证》环节。
主要存在以下儿方面问题:3.1做好宰前检验工作;3.2对经过宰前检验合格的畜禽,山宰前检验人员签发《准宰证》;对伤残畜禽和患有一般性疾病且有死亡危险的畜禽,山宰前检验人员签发《急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