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话端午的主题班会0001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7篇)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7篇)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篇1一、设计背景: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今年的端午节是在抗震救灾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特殊时刻中迎来的,因此围绕“走进端午”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地点:二(5)教室四、活动时间: 6月7日五、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等。
六、活动过程【活动导入】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活动一】端午说由来(一)端午节别称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二)端午讲故事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2、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一)赛龙舟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二)话粽子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端午节主题班会——粽叶飘香话端午

竞渡诗
可编辑
端午节赛龙舟
赛龙舟的目的意义全国各地都大同小异,都与纪念屈原有关,吴川亦不 例外,但吴川人扒龙船还有赶“鬼”驱邪的意思。吴川江河湖海众多,以前 水利设施落后,经常有水灾水患,古人以为有“水鬼”河怪作祟,因而五月 初五想通过扒龙船来赶走“水鬼”,驱邪消灾,以求得平安。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端午画额头
端午节佩饰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 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 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 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 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 年。
我们的节日端午
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著名的爱国 主义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每到端午 节这一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江 边划龙舟、吃粽子、在家门口上挂上菖 蒲和艾草,热闹非凡,现在端午节还是 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之一。
薄荷叶茶 具有冷静、助消化的效果,还能减轻偏头痛、胃 部不适或嗓子不舒服,是提振精力激起生机的良品。
薰衣草茶 能够净化心绪,免除严重焦虑,舒解压力,松 懈神经,协助入眠:也可医治前期伤风咳嗽,安靖消化系统, 是医治偏头痛的抱负花草茶。 迷迭香茶 医治头痛的最佳花草 茶,不只能增强记忆力,还对痛经有极好的效果。 金盏花茶 对消化系统溃疡及淋巴结炎有极佳的效果,并维护消化系统, 增强肝脏功用,还可减轻痛经,主张女人无妨多饮。
端午节主题班会
金色绿叶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 道这幅沙画画的是什么 节日的活动么?
今天的班会主题是: 粽叶飘香话端午。
端午节的传说
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 义诗人,芈(mǐ)姓屈氏,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 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 爱国诗人。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公元前278年, 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 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 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
粽叶飘香品味端午主题班会三篇

粽叶飘香品味端午主题班会三篇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在屈原投江之前因为遭到小人谗言,被楚怀王放逐。
下面是带来的三篇粽叶飘香品味端午主题班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粽叶飘香品味端午主题班会1#一、指导思想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
为传承端午文化,本学期,我校决定将端午节文化与品德教育、传统教育、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一系列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活动,并在全校队员中开展“小画家”、“小诗人”、“故事大王”和“包粽子能手”等评比活动。
二、活动主题:传承端午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三、活动时间:四、活动组织机构:组长:李启蒙副组长:林灯马成双成员:全体班主任五、活动安排:(一)感知端午节(6月1日—6月3日)1.制定《五月飘香——端午节活动方案》。
2.为迎接端午节,利用横幅、标语、板报、橱窗、网络、校园电视台等宣传端午节专题内容,营造浓浓的节日氛围。
3.利用升旗仪式和晨会等作专题宣传发动。
4.各班级制订端午节活动计划,在队会、班会活动时布置班级活动内容,指导队员收集端午资料(来历、风俗、诗词、故事等)。
(二)感受端午节(6月1日—6月3日)1.各班基础性活动(6月1日—6月3日)(1) 每班出好一期“走近端午文化”主题黑板报。
(2) 队员们人人都知道端午节的由来,人人都会包粽子、做香囊,人人都会背一首端午诗词,人人都写一篇端午节作文(低年级日记画)。
(3) 分发《亲子实践倡议书》,让家长、队员齐动手,共参与,传承端午文化。
(4) 年级组组织比赛,选拔“小画家”、“小诗人”、“故事大王”和“包粽子能手”。
2.年段单项特色活动(6月7日—6月9日)(1)一、二年级开展“日记画.画日记”比赛活动,选拔年级“小画家”。
《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六年级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活动。
(2)学会包粽子,体验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了解端午节的背景和习俗。
(2)动手实践,学会包粽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活动。
(2)学会包粽子,体验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2. 教学难点:(1)端午节习俗的深入了解。
(2)包粽子的技巧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习俗和活动。
(2)准备包粽子的食材和工具。
2. 学生准备:(1)提前查阅资料,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2)准备记录笔记的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端午节的历史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端午节习俗和活动。
2. 自主学习(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端午节的习俗和活动。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活动。
(2)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4. 动手实践(1)教师示范包粽子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动手实践,学会包粽子。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学会包粽子的喜悦感受。
6. 课后作业(2)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程度。
六、教学延伸1. 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端午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2. 文化欣赏:(1)教师展示端午节相关的诗词、画作等文化作品。
(2)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七、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端午节的重要性和传统习俗。
(2)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5篇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5篇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5篇重温习惯中的童年记忆,用细致去感受每一个陪伴过你的人,站在充满喜庆与温馨的独特景象中,享受节日带来的刮目相看的意境。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供大家参考学习。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精选篇1)一、活动主题家园共育,“粽”情欢笑。
二、活动目的1、通过家长和孩子们亲自动手包粽子,让大家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2、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家长代表和我们一起过节,增进大家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节日的问候。
在集体的温暖中度过异地的传统节日。
三、活动时间20__年6月8日上午九点半。
四、活动地点前进路幼儿园院内。
五、活动流程1、6月6日-7日开始报名,7日下午五点截止报名,各班选出5名包粽子比较熟练的家长。
2、集合:参赛家长九点到学校集合,到指定场地等待。
3、全部人员到齐之后,九点半准时开始,4、参赛人员领取到自己需要的材料后,等待裁判老师的指示开始进行。
初赛是每人制作3个高质量的粽子,以最先完成的为优胜,最前完成的十名家长进入决赛,决赛是在规定时间内制作的最多,质量最好的,不浪费材料且场地保持最干净的家长获胜。
活动分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不并列,出现并列继续比赛)5、制作结束后由负责人员将大家包好的粽子集中放置,然后将剩余材料整理,对于盛装不用的盛装容器洗净返还给食堂工作人员。
6、对评选出来的优胜家长,我们会为您和小朋友送上小礼物一份!7、晚上放学,孩子们就能吃上您制作的粽子了,家长们,踊跃报名参加吧!六、注意事项1、各参赛员人员按时到既定地点后应预先了解包粽子的有关方法。
2、不要随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现场凌乱。
3、注意个人和食材卫生,不应弄混弄乱。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精选篇2)活动背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
2023热粽飘香话端午班会教案(通用5篇)

2023热粽飘香话端午班会教案(通用5篇)2023热粽飘香话端午班会教案精选篇1一、活动来源: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
“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大班年龄段节庆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等;(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三、大班节庆活动实施概况:1、屈原的故事(语言)2、童谣《拍手歌》(语言)3、感受赛龙舟(社会)4、美丽的龙舟(艺术)5、龙舟竞赛(健康)6、我爱吃粽子(科学)四、端午节庆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1、各班级幼儿进行手工粽子折纸和涂色,并进行环创布置;2、大班活动领域三楼音美大厅走廊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3、展板三个班级一组,主题明显,体现端午主题活动;4、龙舟的制作,六个班级合作制作;5、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
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3、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③动手区: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4、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五、家园共育: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2、可以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一起包粽子活动(大一班),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2023热粽飘香话端午班会教案精选篇2教学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
“粽叶飘香 走进端午”纪念日主题班会

“粽叶飘香走进端午”纪念日主题班会一、相声《端午小段》甲:今天是什么日子?乙:五月初五。
甲:什么节?乙:端午节。
甲:吃什么?乙:吃粽子。
甲:纪念谁?乙:屈原。
甲:他为什么叫屈原?乙:我哪知道呀。
甲:死的憋屈,必有因原。
乙:是这么解释的吗?甲:屈原写过一篇诗歌,叫那什么。
乙:什么?甲:牢骚。
乙:牢骚?那叫《离骚》。
甲:离牢骚不远乙:没那一说。
甲:屈原长什么样?乙:你管得着吗?反正现在一到端午就吃粽子。
甲:你就知道吃。
乙:本来嘛,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能干什么啊?甲:看来,咱们对端午节还真是缺乏了解。
这样吧,咱们一起走进三(4)班会看一看吧。
二、端午的来历:千年的怀念,把苦艾染绿,在檐头挂成一面旗。
汨罗江上的风,打落苦味的露珠,滴今湿古。
今天,让我们回到挂菖蒲的门前,回到飘满艾香的城市与乡村,回到屈原纵身的一跳,让我们共同走进端午。
现在开始。
汨罗江,一条止于湖南的河流,却流经中国每一个人的心灵。
端午节,中国老百姓的一个节日,几千年地打捞,几千年地存在,应该比什么都重要都深刻。
三、请听端午名字的由来1、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
2、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3、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4、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现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XX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教案

《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由来:屈原投江、龙舟竞渡等。
2. 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佩香囊、挂艾叶、划龙舟等。
3.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纪念屈原、弘扬民族精神、家庭团聚等。
三、教学重点1.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2. 屈原的品质和精神。
四、教学难点1. 端午节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
2.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五、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粽子、艾叶等实物。
3. 活动材料:龙舟模型、香囊、彩纸等。
【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引发学生兴趣。
【自主学习】1. 学生通过课件、视频等资源,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课堂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文化内涵。
2. 引导学生思考屈原的精神品质,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粽子、挂艾叶、划龙舟模型等。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总结反思】1. 学生分享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交流对端午节的理解和认识。
2.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强调端午节的文化价值和爱国主义精神。
【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端午节的相关知识,传承民族文化。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播放屈原投江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
2. 学生分享课前调查成果,介绍家乡的端午节习俗。
【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文化内涵。
2. 引导学生思考屈原的精神品质,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粽子、挂艾叶、划龙舟模型等。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总结反思】1. 学生分享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交流对端午节的理解和认识。
浓情端午粽飘香主题班会5篇

浓情端午粽飘香主题班会5篇浓情端午粽飘香主题班会【篇1】时间: 5月22日-5月24日主办单位:__×协办单位:__社区、__社区__×(场内商户)__×广告公司活动目的:1、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增进__×的美誉度2、创和谐社会、办文明活动给常州市民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购买环境,让__×和__市民面对面,赢得更好的口碑营销。
3、迎接端午,邻里互动。
活动对象:周边居民、路过市民活动形式:包粽子大赛、户外文艺演出、车展活动流程:7:30-8:30 进场布置14:30-17:30包粽子大赛18:00-20:30歌舞表演(中间穿插互动环节)表演活动流程:1、节目表演(拉丁)2、节目表演(歌曲)3、互动节目及礼品赠送4、节目表演(舞蹈)5、节目表演(歌曲)6、互动节目7、节目表演(歌曲)结束互动环节送小礼品包粽子大赛流程:比赛选手一共:42人1、6人一组,分7组2、每组比赛前材料整理1分钟,比赛看选手包5个粽子需要多少时间。
14:30-14:40 主持人介绍14:40-15:00第一组15:00-15:20第二组15:20-15:40第三组15:40-16:00第四组16:00-16:20 第五组16:20-16:40 第六组16:40-17:00 第七组3、每组比完后就速度和美观进行评比。
全部比赛结束后,评出单组速度胜出者:7人美观胜出者:7人最快包粽手:1人最美观包粽手:1人比赛规则:1、选手必须为70岁以下,并且身体健康。
2、包之前有1分钟的准备时间,主持人喊开始才能开始包。
3、粽子漏馅的不算。
4、裁判有3人,对美观度进行10分制评分,所有选手的3个成绩的平均分数为最后美观比赛成绩。
5、比赛结束后10分钟内主持人要公告出各选手获奖情况,并由__×领导当场颁奖。
6、所有选手自己包的粽子都可以带回家。
5.22~24日现场汽车、太阳能产品展示:艾力特车展:现场展示(8辆车)太阳能展示:现场展示现场布置:见附图浓情端午粽飘香主题班会【篇2】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
2024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发言稿7篇

2024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发言稿7篇最新2024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发言稿7篇端午这一节日主要纪念屈原这位伟大诗人和爱国志士,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对自己祖先的追思和缅怀。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2024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发言稿【篇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这一天,人们插艾草,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到处是喜洋洋的气氛。
节日是生活送给人们的礼物,因为在热切等待充满惊喜的过程中,所有的准备都是甜蜜的。
端午节的前几天是最热闹的,勤劳的人特别忙碌而开朗,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这是一种多么幸福的生活啊。
端午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首先,端午节是一个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
因为爱国诗人屈原看到自己的国家四分五裂,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跳进汨罗江。
屈原投江之后,人们让万舟齐发,用呐喊鼓乐来吓退蛟龙,以此崇敬和怀念屈原。
其次,端午节是一个卫生节日。
端午节前后正是春夏交替的时候,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
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插艾叶驱蚊、驱蝇、驱虫、净化空气。
第三,端午节是一个体育节日,因为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一种很壮观、很有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对增强体质,促进社会团结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四,端午节是一个美食节日。
早在晋代,粽子就被指定为端午节的食品。
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颜色品种非常多。
从形状上来看,有四边形、锥形、菱形等等。
从馅料上看,北方多包小枣,在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和其他馅料。
各位同学,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但一些传统习惯已经淡化了很多,我希望我们能好好传承我们的传统节日,好好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成为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谢谢大家!2024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发言稿【篇2】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023多年的历史。
优秀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5篇)

优秀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5篇)优秀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5篇)在包粽子时需要先将竹叶泡水然后进行煮煮的过程,以使得竹叶更加柔软便于包裹食材。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优秀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优秀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日期: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教室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活动内容:一、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同学们在家通过看书,上网查阅等途径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具体内容如下:(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二、与妈妈一起包粽子(主持人):同学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
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和妈妈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
、蒸煮。
学生和家长动手包。
三、诗歌朗诵(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__同学朗诵。
第二、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家长和学生齐诵(诗歌内容附后)四、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六年级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编写日期:2024年5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食物,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制作粽子,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2. 粽子的制作方法3. 端午节的食物和饮品4. 民族自豪感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端午节,引导学生思考端午节的意义。
2. 讲解:详细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食物,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 实践:分组让学生动手制作粽子,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
4. 分享: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粽子,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民族自豪感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制作粽子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对民族自豪感和团结协作精神的认识。
教学资源:1. 端午节相关资料。
2. 粽子的制作材料(如糯米、粽叶等)。
3. 展示用的道具和器材。
教学建议:1. 提前为学生准备制作粽子的材料,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2. 在讲解端午节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展示个性。
4. 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使班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教学准备1. 收集端午节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
2. 准备足够数量的粽叶、糯米、红枣等制作材料。
3. 准备绳子、剪刀等制作工具。
4. 准备展示用的桌子和展示用品。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端午节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简要回顾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重点讲解粽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发言稿6篇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发言稿6篇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发言稿6篇端午,又称端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发言稿(精选篇1)全体同学:下午好!同学们,你能列举出我国的传统节日吗?也许,你能早已经习惯了圣诞节的狂欢,习惯了在“父亲节”送给爸爸小礼物,习惯了在“母亲节”向妈妈表达感激之情。
其实,一年365天,还有许多印有“中国”标签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传统节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象征着丰富的华夏文明,闪耀着龙的传人无穷的智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的代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端阳,午日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龙日等。
民间纪念端午节的习俗很丰富,较普遍的庆祝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还有悬钟道像以驱邪,挂艾草以避邪驱瘴,佩香包驱瘟等。
每一项端午习俗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首出自当代诗人文秀笔下的《端午》,道出了端午节与屈原的渊源。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
然而今天,当我们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时,人们也多多少少冷落了传统节日,丢失了对文化传统的记忆。
同学们,下一周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了。
你们想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个绵延两千年的传统节日呢?让我们从今年端午节开始,重新拾起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传统节日习俗,让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毕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发言稿(精选篇2)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青粽飘香,端午的气息为日渐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丝丝清香。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这个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粽叶飘香话端午的主题班会5篇

关于粽叶飘香话端午的主题班会5篇关于粽叶飘香话端午的主题班会精选篇1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国民间,端午节有很多习俗,要吃粽子、挂香袋、系绒线、房前屋后挂上象征祝福的葫芦、艾蒿、柳枝等。
今年端午节,社区将开展一些列庆祝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活动目的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开展一些列既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又体现时代特色的富有创意的趣味活动来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不但能达到活跃身心、联络邻里感情、增强社区凝聚力的作用,更能寓教于乐,增进大家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深刻体验传统节日中蕴涵的历史意义,从而使民族精神得以传承,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传播中华文明。
二、活动主题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三、活动时间端午节前夕四、活动地点滨江花园广场五、活动内容(一)包粽子、献爱心比赛在活动当天举办包粽子比赛,社区干部和居民齐参与,以拉近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增进邻里感情。
在活动结束后,将包好的粽子送给辖区孤寡、空巢及残疾家庭。
参与对象: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活动方式:1、在10分钟之内,看哪位参赛者的粽子包得又快又好。
2、由居民代表评出前三名及最上镜粽子奖。
3、向得奖者颁发相应礼品。
4、凡参加比赛者都送一份纪念品。
5、比赛结束后,将所完成的粽子送给辖区孤寡老人、高龄老人及残疾人。
(二)趣味有奖知识竞赛设置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习俗方面的题目,邀请居民参与答题,答对者获得礼品一份。
关于粽叶飘香话端午的主题班会精选篇2为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将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教育、节气文化和学校特色——节日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加深同学们对于“端午节”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活动目的: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怀念伟大的民族英雄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历古以来,已经形成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五彩绳等活动。
小学生粽叶飘香话端午的主题班会

小学生粽叶飘香话端午的主题班会粽叶飘香话端午一、活动背景: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端午节,又被称为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而传统的节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成为我们这次主题班会的重要任务。
二、活动目标:1.让同学们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2.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民族自豪感;3.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活动准备:1.准备一些端午节的资料,包括粽叶、糯米、红枣、细绳等制作粽子的材料;2.邀请老师或家长来指导同学们制作粽子;3.提前布置教室,设计好相关板报和主题。
四、活动过程:1.开场白(5分钟)主持人引入话题:“有谁知道我们即将迎来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吗?”、“关于端午节,你们了解多少呢?”然后引导同学们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对于端午节的了解。
2.端午节起源和习俗介绍(10分钟)主持人通过播放PPT、短片等方式,向同学们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包括纪念屈原、龙舟竞渡、吃粽子等。
同时,引导同学们理解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3.制作粽子(20分钟)主持人示范制作粽子的步骤,并邀请老师或家长来指导同学们制作粽子。
制作过程中,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粽子制作。
同时,鼓励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帮助和学习。
制作完成后,每个小组都将自己制作的粽子摆放在教室的展示区。
4.分享与评选(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自己小组制作粽子的过程和感受。
通过分享,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
最后,通过投票评选出制作最好、口感最佳的小组。
5.活动总结(5分钟)主持人对活动进行总结:“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制作粽子,还了解了更多关于端午节的文化知识。
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在团队中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最后,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五、活动效果评估: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对于端午节和粽子的认识程度;2.在活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观察同学们是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传统文化知识;3.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活动过程,以备后续回顾和学习。
粽子飘香品味端午主题班会

粽子飘香品味端午主题班会
前言
端午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往往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个传统文化,我们班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组织了一场主题班会,主题为“粽子飘香品味端午”。
活动内容
1. 粽子制作
首先,我们组织了粽子制作活动。
老师提供了糯米、肉馅、竹叶等主要材料,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包制粽子。
同学们互相帮助,认真制作,很快便包了许多美味的粽子。
大家的初次尝试虽然十分艰难,但是大家的坚持和合作最终让大家大获成功。
2. 粽子品尝
接着,我们进行了粽子品尝环节。
所有同学一起品尝了刚刚亲手制作的粽子,大家都感受到这份粽子里的浓浓爱意。
在品尝的过程中大家也随着味道的感觉讨论起了粽子的做法和口感,这一环节也成为了拉近同学之间距离的方式。
3. 端午文化知识问答
除了粽子制作和品尝,我们还设计了端午文化知识问答环节。
老师制作了题目,同学们则积极参与回答。
这一环节不仅有趣而且富有教育性,使同学们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端午游戏
最后,为了放松大家的紧张情绪,我们还设置了端午节的游戏。
同学们一起参加打龙舟游戏,比赛成为了不停的,欢声笑语也随之传得到每个角落。
班会心得
这次主题班会非常有意义,不仅可以让同学们了解端午节文化,而且让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加强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在团结协作中完成粽子制作和打龙舟游戏。
这场班会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大家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情感,更加激发了对端午节的喜爱和热情。
粽叶飘香话端午小学生主题班会教案

粽叶飘香话端午小学生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粽叶飘香话端午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体验包粽子的乐趣。
3. 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活动时间:1课时四、活动对象:小学生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引发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
2. 知识竞答:设置有关端午节的知识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增强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
3. 包粽子比赛:学生分组进行包粽子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分享感悟:让学生分享在包粽子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5. 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端午节的知识和习俗,弘扬传统文化。
六、活动准备:1. 准备包粽子的材料:糯米、粽叶、红枣等。
2. 准备知识竞答的题目。
3. 提前分组,安排比赛规则。
七、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引发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
2. 知识竞答:设置有关端午节的知识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增强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
3. 包粽子比赛:学生分组进行包粽子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分享感悟:让学生分享在包粽子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5. 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八、活动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端午节相关展览或活动,加深对端午节的认识。
2.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端午节的知识和习俗,弘扬传统文化。
3. 开展端午节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展示学生的才华。
九、安全事项:1. 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注意用火安全,避免火灾。
2. 学生在活动中要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受伤。
3. 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十、教学反思:1. 教师要反思活动的组织是否顺利,学生参与度如何。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班会教案通用5篇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班会教案通用5篇万象更新,寓意深刻;龙舟呼浪,热闹非凡;薄荷清香,幸福无限。
粽子香甜,生活美满!五月端阳,香囊飘香,端午佳节,愿你心情舒畅,身体健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浓情端午粽叶飘香班会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浓情端午粽叶飘香班会教案【篇1】一、活动背景: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
《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之转音也。
“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
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
二、活动主题:我的端午,我做主,给自己一个端午节最棒的礼物三、活动日期:6月__日,也就是农历五月初四。
四、活动地点:__园五、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让中心成员增进感情,让贵大的兄弟姐妹们(尤其是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过端午节的人)感受到节日气氛,和家的气息。
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人过一个难忘,有意义的温暖节日。
六、活动内容: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用展板展示于活动场地)(1)端午节的来历;(2)端午节的节日意义;(3)全国各地或国外的端午节习俗;2、包粽子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蒸煮。
具体流程:(1)前期准备:联系或委会,借来锅和炉子,并准备好包粽子所需材料;(2)参加的同学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序的到包粽子场地自己包粽子,每个人只限一个。
粽叶飘香情系端午主题班会

粽叶飘香情系端午主题班会引言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不仅是炎黄子孙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的文化盛宴。
我校今天举行的主题班会,也是为了庆祝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随着班会主题的定型,我和我的同学们,早早地准备好了粽子,并蒸好了粽叶,和我班的同学们一起度过一个充满情调的端午节。
班会主持人致辞首先,班会主持人对于本次班会简要的做了介绍。
接着,他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于这个节日的不断传承,让大家对于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班级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还提出了希望我们班的同学们,可以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深化民族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赛龙舟为了丰富班会的内容,班里同学们一起准备了赛龙舟的活动。
同学们不仅有做好了自己的赛龙舟用品,还有准备好了足够的粽子来应对比赛时候的需要。
我们在学校的游泳池比赛中,同学们协调配合,努力划桨,经过激烈的比拼,最终决出了获胜者。
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身体素质,也增强了我们班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猜谜语班级老师为了丰富活动的内容,还准备了猜谜的环节。
这一环节,考验了同学们的智商和思维反应能力。
老师给出了许多与端午节相关的谜语,同学们积极参与,猜中一个谜语的同学还能获得奖励,让我们在娱乐的同时增长了自己的知识,了解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吃粽子班会的重头戏当然是吃粽子了。
我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粽子,热情地品尝。
班里准备的粽子种类也非常丰富,有咸有甜,为包粽子的同学们加油打气的情景,也让人回味无穷。
总结本次端午主题班会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活动,班里同学们充分发扬表现了集体主义精神,让我们拥有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班会过后,同学们通过微信公众号互相分享照片和感受,留下了一份美好的回忆。
我相信,这次的活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也认知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5篇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5篇更多端午节相关内容推荐↓↓↓2023端午节简短走心祝福语2023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2023年端午节法定假日几天端午节征文600字精选10篇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教案1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好活动用的布、针线、材料以及粽子和五彩线。
一、开场白班主任: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今天,老师和大家在这里共度佳节。
二、了解民族文化班主任:(1)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传说生: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
于是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吃粽子的由来。
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风趣的风俗习惯呢生:吃粽子、撮五彩线戴。
(3)你打算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呢生:我打算和家人一起吃粽子来过今年的端午节。
……三、游戏开始(一)吃粽子比赛班主任: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
(谜底:粽子)班主任:下面我们就来个吃粽子比赛,怎么样(班主任讲规则)参赛者以四人为一组,蒙好双眼,待主持人宣布“开始”后,各参赛选手在原地转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开包装吃完粽子,当完全咽下后举手示意,由小组长检查无误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粽叶飘香话端午的主题班会导语: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班会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粽叶飘香话端午的主题班会【1】活动目标: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
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 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赛龙舟录像各种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活动过程:一、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二、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三、出旗、奏乐、敬礼四、唱队歌五、主题活动开始:(一)端午奇缘话习俗(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具体内容如下: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各种起源故事附后)(二)做香袋比赛(主持人):同学们,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乐滋滋的。
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香袋,看谁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
1. 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2. 工具:剪刀、针、缝衣线。
3. 做法:(1)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
(2)剪下相对的两片(3)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4)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
(5)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
学生动手做香包,然后进行评比。
(三)与诗共舞(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 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各小队表演诗朗诵。
第一小队:女生小组朗诵。
第二小队:配乐朗诵。
第三小队:小队齐诵。
第四小队:男女朗诵。
(诗歌内容附后)(四)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 也是一项体坛盛事! 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江自尽, 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 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高潮。
龙舟长10 米多, 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 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 唯妙唯肖; 每只龙舟可容纳20 至22 人,二人并肩而坐, 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 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
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辅导员讲话: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
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
到时候我们再一起畅谈节后的感受。
七、呼号八、退旗、奏乐、敬礼九、活动结束附活动资料:1、故事概况。
①屈原投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②曹娥寻父尸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③白蛇传传说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妻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端午节当天白蛇喝了雄黄酒,差点现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节,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戏曲的曲目。
④伍子胥的忌日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们交流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附:习俗的传说。
①吃粽子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②喝雄黄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 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
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③挂艾草、菖蒲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
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 ,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活动目标: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
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 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赛龙舟录像各种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粽叶飘香话端午的主题班会【2】活动过程:一、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二、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三、出旗、奏乐、敬礼四、唱队歌五、主题活动开始:(一)端午奇缘话习俗(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具体内容如下: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各种起源故事附后)(二)做香袋比赛(主持人):同学们,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乐滋滋的。
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香袋,看谁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
1. 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2. 工具:剪刀、针、缝衣线。
3. 做法:(1) 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
(2) 剪下相对的两片(3) 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4) 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
(5) 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
学生动手做香包,然后进行评比。
( 三) 与诗共舞( 主持人)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各小队表演诗朗诵。
第一小队:女生小组朗诵。
第二小队:配乐朗诵。
第三小队:小队齐诵。
第四小队:男女朗诵。
( 诗歌内容附后)( 四) 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 也是一项体坛盛事! 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江自尽, 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 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高潮。
龙舟长10 米多, 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 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 唯妙唯肖; 每只龙舟可容纳20 至22 人,二人并肩而坐, 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 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
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辅导员讲话: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
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
到时候我们再一起畅谈节后的感受。
七、呼号八、退旗、奏乐、敬礼九、活动结束附活动资料:1、故事概况。
①屈原投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②曹娥寻父尸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③白蛇传传说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妻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端午节当天白蛇喝了雄黄酒,差点现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节,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戏曲的曲目。
④伍子胥的忌日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们交流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附:习俗的传说。
①吃粽子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②喝雄黄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 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
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③挂艾草、菖蒲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
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 ,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④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