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和邓⼩平理论⼀脉相承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着不同的时代课题,但都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法论,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都代表着最⼴⼤⼈民的根本利益,都坚持⼤致相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
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邓⼩平理论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察当今实际得出的科学结论。
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邓⼩平理论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为实践所检验,随实践⽽发展,不是教条⽽是⾏动的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具有新的时代内容;既⼀脉相承,⼜别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邓⼩平理论都视⼈民利益⾼于⼀切。
马克思主义从诞⽣之⽇起就公开申明,⾃⼰是⼯⼈阶级的精神武器,是代表⼯⼈阶级和⼴⼤劳动群众利益的理论和学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代表和维护最⼴⼤⼈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它把最⼴⼤⼈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切⼯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邓⼩平理论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取向。
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泽东思想、邓⼩平理论都坚持以通过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产⼒为根本任务,都坚持以⼈的⾃由和全⾯发展为核⼼价值和命题,都坚持完全相同的基本原理和最终⽬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和邓⼩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多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是,把发展先进⽣产⼒、先进⽂化和实现最⼴⼤⼈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相联系,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度,构成了⼀个完整的体系,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和发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序言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充满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是①反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顺应新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浪潮。
③把握世界多极化和世界多样性的趋势。
④应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总结当代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经验教训。
2、党的十三大把“和平与发展”概括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3、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将更加倚重于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
4、经济全球化,是指由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所导致的世界各国经济以来程度日益提高、国内规则趋于一致和全球经济治理结构不断强化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以来不断加深的趋势。
5、1991年12月,苏共丧失政权,苏联解体。
6、中共总结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是“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
二、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第二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实践原因,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的要求。
它的提出①是进一步推进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要求②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需要③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④是总结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本结论2、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要求主要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民主与法制、发展先进文化。
3、党的十四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没有民主与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
5、党的建设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20XX版毛概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修改版]
![20XX版毛概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a3fbbbfe4733687f21aab5.png)
第一篇:2018版毛概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挫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我们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时代背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这是最重要的时代背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难得的相对稳定的和平的外部环境。
经济全球化浪潮蓬勃发展,是世界的生产力、世界市场和科学技术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在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各国之间的科技竞争空前激烈世界多极化(苏联解体,美国独大,一超多强)经济全球化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现实依据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问题党情新变化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多党的社会成分和年龄发生变化(党员队伍的职业构成复杂)党的作风发生变化(极少数党员干部腐败行为破坏党的形象和优良作风)两大历史性课题要求解决(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
版毛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LOGO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① 党的历史方位变化 ② 世情变化 ③ 国情变化 ④ 党情变化
3. “民族矛盾说”。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实行大俄罗斯 主义,对内搞霸权主义的结果。苏联演变的过程也是苏联民 族关系日趋紧张、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民族分立日见增长的 过程。
4. “上层自决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苏 共内部,“是苏共的上层精英在对苏联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所做出的决策结果”。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所谓多极化,就是指存在多个对世界政治、经济具 有重要影响的力量中心。苏联解体后,以美苏两个 超级大国争霸世界为特征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 入了新旧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正在往多极化格局发 展。
LOGO
1
2
6
4
3
5
世界多极化力量分布
LOGO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 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前那些由于民族、 国家、地域等因素所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世界经济愈 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过程。
LOGO
➢ 东欧巨变: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
代初,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 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 。与之相伴随的是执政东欧40多年的共产 党、工人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改变了 性质。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社会 性质发生改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三个代表” 重要思 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 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 引导的,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揭示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 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 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的进程。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 纲领、方针、政策和 各项工作,必须努力 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 律,体现不断推动社 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 展的要求,尤其要体 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 展的要求,通过发展 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 群众的生活水平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 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 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的不断提高,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关键: 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 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 坚持执政为民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先进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
党内背景:
一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思想 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 作风浮漂,特别是腐败问题。 再加上共产党正进入整体性 新老交替的重要时刻,一大 批年轻干部要走上中高级领 导岗位。在这种情况下,从 严治党,进一步全面提高全 党特别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素 质,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 务,给“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18年版)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 点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三 个 代 表 ”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
相互区别,各有其特定内涵;但又相互联系,相 互促进。 ①.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②.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 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③.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 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 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机遇和挑战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的第143个正式成员
温州是鞋类“中国制造”的重要之地,欧盟对华鞋 类反倾销案对温州制鞋业及中国制鞋业产生巨大影响。 2006年4月起,欧盟对中国皮鞋开始征收4.8%至19.4%的 渐进临时关税,其后又多次调高税率,这使一些规模较 小的鞋类出口企业面临困境。 据统计,2008年美国政府对中国产品进行了十余次反倾销、 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约60亿美元,同比上升近700%。 不仅是美国,还有欧盟甚至新兴市场国家,都展开了一系 列对华贸易保护举措。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全年中 国遭受到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案子有116个,涉及金额达 127亿美元,两个数字均比同期翻了一番
(1)时代背景:对冷 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 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世情)
世情变化
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还很不安宁 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文化冲突更为明显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苏联解 美国成 为超级 体,东 欧剧变 1 2 大国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要点)+毛中特(最新版)

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2006年8月15日)学习要点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①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①2000年,江泽民首次对“三个代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②2000年,江泽民提出: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都应贯穿‘三个代表’要求。
③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④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⑥2004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思想地位被载入宪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贯彻“三个代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部的辩证关系①“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②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③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化、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失去“执政地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二,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 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认识当代 中国的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发展阶段和战略任务的变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时代背景:新世纪国际局 势的新变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今国际局势 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挑战 全球化的挑战
国际政治生活的挑战
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挑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邓 小 平 交 班 江 泽 民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在1989年到1999年的十年中,以江泽 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先后发表了许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讲话, 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措施,从理 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加强党的建设,改进 党的领导,作出了积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创新,并逐步明确了“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加强党的建设、改 善党的领导的根本问题。
苏联为什么解体?
苏共解体前不久,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 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 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 的占7%,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 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 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 苏共: 20万党员时,十月革命胜利;200 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接近2000 万党员时,在平静中退出历史舞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 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 个统一的整体。 个统一的整体。 1、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广大人民 、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 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2、只有发展先进文化,才能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精神 、只有发展先进文化, 动力和智力支持,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 动力和智力支持,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 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3、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也是 、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 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4、坚持“三个代表”,关键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坚持“三个代表” 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四个统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四个统一(P35)
(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 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 政策和各项工作 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 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 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不断发展 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 进步的基础上 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 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怎样才能做到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 的根本利益? 1、必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必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2、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财富积累的"马太效应"正逐步显现, 中国社科院:2002年全国的基尼系数 东 穷人越穷、富人越富。2004年,收入 部 GDP超过全国的50% 达到0.454;世界银行:2001年中国的 最高的10%家庭的财产总额占城镇居 基尼系数为0.447,都超过了国际公认 民全部财产的比重接近一半,收入最 1991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为 1.86倍 的0.4的警戒线,中国的收入差距进入 低的10%家庭的财产比重只有1%左右 了差距过大的区间。2006年0.473。 。
19世纪 20世纪初 20世纪70年代 近10年 截止2003年 预计到2020年 预计到2050年
互联网的发展状况
高速增长的中国互联网用户群体
• 截止至2007年6月,中 国上网人口已经达到
万人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4580 5910 6800 72.8% 75.4%
1939年生,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毕业于安徽农 学院林学系,曾任林学系党总支副书记、书记, 1991年任安徽农学院副院长。1993年任安徽省人 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1996年1月任林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级),1996年 2月任中国林科院院长,现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总的是一条主线两个方面
一条主线是改革开放和发展。
两个方面是:
一方面,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需要提高执政能 力和执政水平,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另一方面,发展本身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自 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甚至是挑战。
地 区 差 距
西 部 GDP只占全国的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内涵
(1)中国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 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 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 则、根本依据,成为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中国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高度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中国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 时俱进。
(3)“三个代表”是中国力量之源。回顾中国的历史,中国建党之初只有几十个党员。之后,中国不断发展 壮大,成为拥有6100多万党员的大党。
重大意义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中国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 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中国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在八十多 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八十多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始终紧紧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全体人民, 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 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 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在科学分析我们党所处历史方位变化的基础上,着眼于新形势下我们党如何走在时代前列,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领导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提出来的。
它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21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解决党的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创造力的行动指南。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1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 “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在当代中国,在新的世纪,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旗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是指引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旗帜。
4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是“十六大”作出的历史性决定,也是“十六大”的历史性贡献。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一章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提要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尽管我们所面临的时代主题、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都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国际国内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世情:时代背景。
国情:实践基础。
党情:现实依据。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世情)就国际形势来讲,一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二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时起时伏,世界还很不安宁;三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
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国情)就国内形势来讲,我们在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以后,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跃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中国充满活力。
2018版毛概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ppt课件

PPT课件
8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1.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 基础上形成的
2.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 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基础上形成的
PPT课件
9
1.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 基础上形成的
世情变化
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仍不安宁
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文化冲突更为明显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PPT课件
10
1.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 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主要体现为东欧 巨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巨变:
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8个社会 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 度的剧烈动荡。与之相伴随的是执政东欧40多年 的共产党、工人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改变了 性质。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社会性质发 生改变。
和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PPT课件
50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3.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年份 1997
改革发展阶段简图
攻 坚
1992
1978
PPT课件
阶 段
47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3.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三个代表的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的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进性要求,强调要以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使我们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性的要求,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主体和价值主体地位,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崇高价值取向。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强调了生产力的先进性,不是静态地考察生产力的先进性,而是着眼于先进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是一般地讲“一般的生产力”,而是强调“先进生产力”。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强调了生产力中人的因素。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强调了科学技术对于先进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论证了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辨证关系,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纲领的理论。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建设目标的新探索。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新世纪党的建设实践的新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析

19
(2)、什么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一定的 文化作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 的反映,有先进和落后之别。
所谓先进文化主要是指科学的、健康的、 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 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一贯倡导 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______胡锦涛
2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在思想路线上,强调要坚持“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在发展道路上,提出“发展是党执 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在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上,提出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在根本任务问题上,强调不断促进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30
(5)在改革问题上,提出改革是全面 改革,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
第四,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 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 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6
“三个代表” 的相互关系图示
人民根本利益 主体
中国共 产党
先进文化 灵魂
基础 先进生产力
27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 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不仅仅是那“三句话”, 而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 会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 和实践创新的理论成果。
16
(1)、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
劳动者
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是指生产力获
生
劳动资料 得解放和发展的条
产 力
劳动对象
现代化的 管理
件,最根本的条件 还是生产关系要适 应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要同经济 基础相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柴学院
exit
2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1-1-1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250
2002年11月召开了 主题是“高举邓小 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继 往开来,与时俱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 现代化,为开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新局面而奋斗”。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 和内容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基本经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目标 第三节 新世纪新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第四节 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第五节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代怎 市样 场建 体立 系现 ①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 ②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③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④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 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13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重大历史课题:
新世纪新阶段,怎样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继续推向前进,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历史课题。 主要理论成果: ( 1)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历史地位。(2)总结概括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 来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基本 经验,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 )提出 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对外关系、党的建设 等方面的战略思想。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11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3-1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济 社 保 种 类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247
社 保 的 作 用
①体现了社会的人文精神, 反映着人类的道德追求 ②调节社会经济关系,消除 分配不平等,维护社会公平 ③保障基本生活维护安定 ④使劳动者解除生老病死、 失业、伤残等后顾之忧 ⑤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推进劳动力流动和劳动用工 制度的改革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21
江泽民参加上海团讨论时指出: 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 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 要有新举措。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20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5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1-5-2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 一定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 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 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 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 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 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 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 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导亚 人太 经 年合 在组 上织 海领
2016/5/25
织海 领科 导技 人馆 会宣 议读 宣第 言九 次
青柴学院
01
exit
19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5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1-5-1 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的概括: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 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 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 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 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 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 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 史前进中的作用。158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15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3-3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新概括:当今世 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 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 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157 一是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如何发展 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 二是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是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四是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五是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六是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年纪 政念 协“ 主江 席八 贾点 庆” 林发 讲表 话十 周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18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4-3 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 外 新 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交 世 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政纪 策 新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方 阶 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 针 段 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 亚 江 太泽 主 我 多样化。 经民 张 国 反对一切形式恐怖主义。 合 在 组上
11-2-2
三是坚持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五是坚持两手抓,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六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七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精兵路。 八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九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十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
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它回答了党 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 代前列的问题。 153 504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5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1-4 怎样 高举邓小平 理论伟大旗 帜,全面贯 彻 “三个代 表” 重要思 想
①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 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 新境界。 ②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 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 力量。 154 251 ④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 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503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6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2 基本经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1-2-1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十三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1989-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 (亿元)
120000
95933 74772 57733 31380 15677 1989 19580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82054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4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对党的建设 的根本问题作了科学的回答。
11-1-3 “三 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 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它回答了我 们党如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不断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的两 大历史性课题。
11-3 新世纪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11-3-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如何发展 二是坚持和完善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主政治 基层民主制度
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推进领导方 式、决策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156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8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2-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必经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上承第二步,下达基本实现现代化。155 309
11-2-4 全面建 设小康 社会目 标 经济建设目标 政治建设目标 文化建设目标 持续发展目标
十五届政治局常委在十六大上
1990-2001年中国与发达国家GDP(美元) 比较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中国 法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7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一是坚持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靠发展解决问题。 会 以 来 的十 基四 本届 经三 验中 全
青柴学院
exit
2016/5/25
12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3-1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四)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要 求: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 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 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 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3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最新理论成果 深 远 意 义 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 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
2003年7月1日“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在 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 重要讲话
2016/5/25
青柴学院
exit
16
第十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
11-4 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一是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 律严明、保障有力总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不 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11-4-2 二是始终把思想政治 技中 新世纪 建设摆在首位。 术央 大军 新阶段 三是贯彻积极防御的 学委 军事战略方针 。 题主 国防军 写席 队建设 四是探索新的历史条 校为 训国 件下治军特点和规律 五是坚持国防建设与 经济建设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