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风湿病科 燥痹(干燥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燥痹(干燥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王承德、胡荫奇、沈丕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燥痹是由燥邪损伤气血津液而致阴津耗损、气血亏虚,使清窍失于濡润、肢体失于荣养、瘀血痹阻、脉络不通,导致口干、眼干,甚则肢体疼痛、肌肤枯涩、脏器损害的病证。

2.西医诊断标准

*常规服用抗胆碱能药物的患者评估唾液腺能力不全和眼干的客观体征前需停药时间足够长。

上述项目得分≥4诊断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

1. pSS诊断前入选标准:

(1)眼干或口干的症状(≥1项)

白天持续的、令人烦恼的眼干症状≥3个月;

眼睛反复出现砂砾感;

人工泪液使用次数>3次/天;

口干≥3个月;

吞咽干性食物需要频繁饮水辅助。

(2)EULAR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度(ESSDAI)指数问卷调查疑似SS的患者:至少有一项为阳性。

2.pSS诊断前排除标准:

已诊断有以下疾病:头颈部放射治疗史、活动性HCV肝炎(PCR检查)、艾滋病、结节病、淀粉样变、移植物抗宿主病、IgG4相关疾病。

(二)证候诊断

1.阴虚津亏证:口干、眼干、鼻干、咽干、干咳少痰、吞咽干涩、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夜尿频数。舌红少苔或裂纹,脉细数。

2.气阴两虚证:口干、眼干、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食少纳呆、大便溏泄。舌淡少苔,脉细弱。

3.阴虚血瘀证:口干、眼干、关节肿痛、肌肤甲错、肢体瘀斑瘀点、肢端变白变紫交替、皮下脉络隐隐。舌质暗或瘀斑、苔少或无苔、脉细涩。

4.阴虚热毒证:口干、眼干、咽干、咽痛、牙龈肿痛、鼻干鼻衄、目赤多眵、发颐或瘰疬、身热或低热羁留、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干红或有裂纹、苔少或黄燥苔、脉弦细数。

二、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

1.阴虚津亏证

治法:滋养阴液,生津润燥

(1)推荐方药: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沙参、麦冬、五味子、玉竹、生地黄、山萸肉、白芍、茯苓、牡丹皮、当归、石斛、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

选穴:三阴交、太溪、照海、肾俞、睛明、攒竹、廉泉、迎香、四白等。

操作:毫针刺,补法,一日一次,十次一疗程。

(3)中药泡洗技术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滋养阴液、生津润燥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使用中医泡脚桶洗按足部,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度,浸泡数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防止烫伤皮肤。

2.气阴两虚证

治则:益气养阴,生津润燥

推荐方药:生脉饮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生黄芪、当归、沙参、麦冬、白芍、茯苓、炒白术、石斛、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

选穴:足三里、关元、气海、肾俞、中脘、睛明、四白、迎香、承浆等。

操作:毫针刺,补法,1日一次,10次一疗程。

(3)中药泡洗技术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益气养阴、生津润燥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使用中

医泡脚桶洗按足部,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度,浸泡数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防止烫伤皮肤。

3.阴虚血瘀证

治则:活血通络,滋阴润燥

推荐方药及参考剂量:四物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沙参、麦冬、丹参、三七、益母草、赤芍、鸡血藤、牛膝、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

选穴:血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睛明、四白、承浆、廉泉。

操作:毫针刺,提插捻转泻法,1日一次,10次一疗程。

(3)中药泡洗技术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活血通络、滋阴润燥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使用中医泡脚桶洗按足部,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度,浸泡数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防止烫伤皮肤。

4.阴虚热毒证

治则:清热解毒,润燥护阴

推荐方药:养阴清肺汤加减。生地黄、沙参、麦冬、元参、贝母、桔梗、赤芍、白花蛇舌草、黄芩、金银花、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针刺治疗

选穴:曲池、外关、合谷、尺泽、血海、阳陵泉、睛明、四白、外金津、外玉液等;

操作:毫针刺,提插捻转泻法,1日一次,10次一疗程。

(3)中药泡洗技术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用清热解毒、润燥护阴中药或随证加减,煎煮后使用中医泡脚桶洗按足部,每次15~30分钟,水温宜小于42度,浸泡数分钟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不宜过高,防止烫伤皮肤。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以下中医疗法技术适用于所有证候。

1.中药雾化

主要应用于眼部雾化,处方:选用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类中药,如谷精草、菊花、石斛、玄参、金银花等。

具体操作方法:将中药煎煮过滤,放入无菌容器内,每次取20ml加入雾化器内,距眼部约2~3cm,进行眼部雾化,每次20min,1~2次/日。

2.中药含漱

选用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麦冬、蒲公英、薄荷等。

用法:上药水煎、去渣,每日漱口3次。

3.中药外敷

(1)涌泉穴外敷:吴茱萸粉末,用醋或茶水调成糊状,睡前敷涌泉穴,次日晨取下。

(2)口腔溃疡外敷:选用黏膜溃疡粉,用棉签蘸少许粉末,涂在患处,3次/日,有消肿止痛功效,促进溃疡处的愈合。

(3)发颐:选用金黄膏或以新癀片研磨外敷,金黄膏每次3~5g,均匀涂抹,每日三次;新癀片研磨过200目筛,并以黄酒调后外敷,每日两次。

4.药物熏蒸

中药熏蒸是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物理综合疗法,适用于本病合并关节肿痛等症状的患者。

处方用药:选用辨证论治的中药方剂。

操作方法:将中药放在中药熏蒸机里,加水煮沸后,温度控制在40℃~45℃为宜,选择治疗部位,注意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熏蒸时间大约20~30分钟。

5.中药离子导入技术

本方法适用于合并关节肿痛的患者。

处方用药:选用辨证论治的中药方剂。

操作方法:将药物煎煮成200ml每袋,用纱布蘸取药物后,外敷于患处,通过药物离子导入设备,将药物通过低中频电流导入肿痛关节,温度控制在37℃左右,避免水温太高或电流过大,引起皮肤烫伤或患者不适。

6.膏方

推荐方药:沙参、麦冬、天冬、生地黄、山萸肉、石斛、百合、玉竹、五味子、当归、白芍等。兼气虚者,加西洋参、黄精、黄芪、茯苓、白术等;血瘀明显者,加丹参、鸡血藤、三七、红花、益母草等;兼热毒者,加黄芩、金银花、连翘、菊花、赤芍、生薏米等。

上方一料,另加阿胶、龟甲胶、蜂蜜等收膏,每日二次,每次10ml,如法每年冬季长服2~3月。

(三)眼保健操

眼干患者,可每日做眼保健操一次。操作步骤为依次按揉攒竹穴、睛明穴、四白穴、太阳穴,然后轮刮眼眶。

(四)西药治疗

无系统损害,可根据《2012年中华医学会干燥综合征临床诊疗指南》对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