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
北方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北方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北方甜玉米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农作物,因其味道甜美、口感鲜嫩而备受青睐。
针对北方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点,制定科学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甜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北方甜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帮助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收成。
一、地块选择选择适宜的地块是种植甜玉米的第一步。
北方地区通常土壤较重,排水性较差。
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肥力丰富的地块。
充足的阳光是甜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因此在选择地块时要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
二、品种选择品种的选择对于高产高效栽培至关重要。
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严酷,夏季天气炎热,冬季则寒冷。
在选择品种时要选择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目前有不少优良的甜玉米品种可以选择,比如玉米种植基地、双2758甜玉米等。
三、施肥施肥是影响甜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在北方地区,土壤肥力较差,因此必须进行科学施肥。
在甜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需施用不同种类和量的肥料。
在播种前要进行基础施肥,施入有机肥料和磷、钾肥。
在田间管理中,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及时追施氮肥,保证甜玉米的生长需求。
四、密植管理密植是提高甜玉米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北方甜玉米的生长周期较短,一般在80-90天左右就可以收割。
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的玉米穗数,提高产量。
但要注意不要密植过密,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五、病虫害防治甜玉米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对于北方地区多发的玉米螟、玉米蚜等害虫,可以选择生物防治或者化学药剂防治,定期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的危害部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六、灌溉管理北方地区降水不足,田间灌溉管理非常重要。
在甜玉米生长期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灌溉,保证土壤的湿润度。
在玉米生长初期尤其要保证充足的水源供给,促进根系的生长。
在成熟期要及时停止灌溉,保证玉米的品质。
七、收获及储存甜玉米一般在80-90天左右就可以收割。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玉M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一、播种技术1、因地制宜,选用高产品种:麦垄套种的玉M品种以滑丰9号为主,搭配滑丰11号;铁茬抢种的玉M品种、浚单20为主,搭配浚单18 、郑单958 等。
2、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以滑丰9号为主的大穗半竖叶型中晚熟品种适宜播期在5月25日左右(麦收前7—10天),每亩3000—3500株;以浚单20为主的竖叶型早熟品种适宜播期为6月1—10日(麦收前或铁茬抢种),每亩4500—5000株。
二、苗期生产技术1、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在苗期重点防治蓟马、蚜虫、麦秆蝇、灯蛾、灰飞虱、红蜘蛛等害虫。
方法是麦收后随即用40%氧化乐果或高氯1000倍液喷雾;消灭杂草,可用乙阿合剂等玉M田特效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方法是在玉M播后苗前,每亩用乙阿合剂200—250毫升,兑水40—50公斤土表喷雾或出苗后玉M2—4叶期,杂草5叶期前均匀喷雾,灌溉后喷施效果更好,要做到不重喷,不漏喷。
2、及时间、定苗:玉M4—5叶期,一次间、定苗。
拔除遭受病虫危害的弱小苗,留足壮苗,保持植株整齐一致,降低空杆率。
定苗时根据品种的密度要求,对缺苗或种植密度不够的地块可在缺苗两旁留双株匀苗或隔株一穴定双株匀苗;确保紧凑型中大穗品种亩留苗4500—5000株,平展叶型大穗品种亩留苗3000—3500株。
3、适时适量麦秸麦糠覆盖: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亩用100—150公斤麦秸或麦糠覆盖,以达到保水、调温和控制杂草的目的。
4、施好苗肥(攻杆肥):亩产600公斤以上的玉M田块需增施磷钾肥。
玉M5—7叶期,结合中耕和浇水一次性施入磷肥25—30公斤、钾肥10公斤、尿素8公斤或沃力”牌玉M专用配方肥25公斤。
对麦秸麦糠覆盖的玉M田,需亩增施碳铵7.5—15公斤、过磷酸钙10—20公斤。
三、穗期生产技术1、科学运筹肥水:一般在大喇叭口期亩埋施碳铵70公斤或尿素25公斤。
施肥后根据墒情及时浇水。
2、病虫害综合防治:在玉M中后期以防治玉M螟、棉铃虫、红蜘蛛、蚜虫为主。
水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水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水果玉米是一种新型的作物,它结合了水果和玉米的优点,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实现水果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在进行水果玉米的栽培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品种。
一般情况下,选择抗逆性和产量高的品种最为重要,例如常见的弘业1号、吉妮特等品种。
二、田间管理1. 土地准备水果玉米喜欢阳光和疏松的土壤,因此,在田间管理中,需要对土地进行处理。
最好在开春前进行早作,并在气温适宜时翻耕,整地和平地。
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可以在平地上覆盖有机肥料,进行充分的混合。
2. 施肥管理水果玉米的生长需要充分的营养,因此施肥非常重要。
在生育期,可以通过根肥和叶肥进行补充。
一般情况下,水果玉米的肥料比例为氮磷钾比为1:1:2。
3. 防治病虫害水果玉米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尘螨、叶螨、蚜虫等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在田间管理中需要注意防治。
可以通过合理用药、降温、防患于未然等方法防治病虫害。
三、采摘技巧1. 采摘时间水果玉米具有灵敏的生长周期和生殖周期,所以可以通过鉴定果实的成熟度来决定采摘时间。
当果穗颜色黄色或暗红色时,即可进行采摘,同时果实的成熟度也可通过触摸和摇动果穗的方式进行判断。
2. 采摘方式为了减少对植株的伤害和保证果实的品质,采用割开的方式进行采摘。
首先,需要选择锋利的割刀,对顶部外皮进行切割,然后将果实拎离果穗,避免对伤口进行更多的损害。
总之,要实现水果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需要综合运用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和采摘技巧等多种技术手段。
只有将这些技术融合到生产实践中,才能在增长用地面积的同时利用限定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玉米大垄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大垄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玉米大垄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玉米大垄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一、玉米大垄双行密植的优势1. 提高利用土壤面积:通过大垄栽培,可以有效提高利用土壤面积,增加玉米的生长空间。
2. 增加光照:大垄栽培可以使玉米植株在相对较高的位置生长,充分吸收太阳光,增加光合作用,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效率。
3. 促进通风透光:大垄栽培可以使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更好,减少潮湿和病菌滋生的机会,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防治病虫害。
4. 减少病虫害的侵袭:通过大垄栽培,可以使玉米植株的叶面积减少,减少病虫害的侵袭,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1. 大垄的规划与构造:大垄的宽度应为50-70厘米,高度为30-40厘米。
大垄之间的距离应为50-70厘米。
大垄的构造可以利用高耸的土壤和秸秆垫底,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2. 玉米的双行密植:在每个大垄上,由于每行玉米植株的间距较窄,因此可以将两行玉米植株交错种植,增加玉米植株的密度。
每个大垄上的玉米植株数可达到6-10株。
3. 应用有机肥料:在玉米大垄双行密植栽培中,应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如畜禽粪肥、腐熟的农作物秸秆等。
有机肥料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4. 定期疏苗和除草:在玉米大垄双行密植栽培中,由于玉米植株的生长空间较小,容易导致植株间竞争激烈。
应定期疏苗,保持每株玉米植株的生长空间。
还应及时进行除草,减少杂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5. 合理灌水管理:在玉米大垄双行密植栽培中,要合理进行灌水管理。
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土壤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过干或过湿的土壤都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要根据土壤湿度和玉米植株的需水量,合理进行灌水。
6. 病虫害防治:在玉米大垄双行密植栽培中,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
在种植前,可以采用灭茬消毒的方法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引言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因素的限制,玉米产量较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制定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选优育种高产创建的首要措施之一是选用优良品种进行育种。
选择抗逆性强、病虫害防治效果好、产量高的玉米品种。
通过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适应不同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产玉米品种。
2. 合理施肥玉米是高效利用养分的作物,因此合理施肥是增加产量的关键。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的生长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
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调整氮、磷、钾等养分的比例,满足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同时,注重有机肥的应用,提高土壤肥力。
3. 合理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对于玉米高产创建非常重要。
种植密度过低会导致土壤养分利用不充分,减少产量;种植密度过高会使得单株玉米生长不良,影响产量。
因此,在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根据品种特性和实际情况,科学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确保玉米生长稳定、充分利用土壤和养分资源。
4. 病虫害防治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保证玉米高产创建至关重要。
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采用无公害农药、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达到病虫害控制的效果。
此外,合理轮作、合理间套等措施也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 种植技术措施5.1 合理耕作合理耕作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水性。
掌握合适的播种时间和深度,确保玉米幼苗的生长正常、快速。
5.2 控制杂草杂草是玉米生长的重要竞争因素,对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在播种前进行杂草清除,使用合适的除草剂,控制杂草的生长。
定期进行杂草防治,减少杂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5.3 灌溉管理适当的灌溉是玉米高产创建的重要保证。
玉米高产攻关栽培技术总结
玉米高产攻关栽培技术总结
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农业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攻关研究,总结出了一些科学的栽培技术。
下面就是玉米高产攻关栽培技术的总结:
1. 种子选优:优质种子是高产高效的基础。
在种子选用方面,应选用优质、早熟、抗逆性强的品种。
2. 土壤改良:做好土壤的改良和处理工作,如施入有机肥、绿肥、磷、钾等营养元素。
3. 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
要根据土壤状况、气候条件和作物需要进行适当地施肥。
4. 适当密植:密植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
但要注意控制株间距离,以控制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5.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玉米高产的主要障碍。
要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特点,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6. 种植时间:在不同地区,种植时间也有所不同。
要选择适当的时间,避免遭受自然灾害和气候极端事件的影响。
7. 耕作管理:要采取科学的耕作管理措施,如及时翻耕、松土、浇水、排水等措施,以保证玉米的良好生长和发育。
总之,根据地区、气候和作物特点,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和栽培措施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为了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育种选优、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育种选优1. 优良品种选择优良品种选择是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基础。
在选材时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
同时,要注重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2. 杂交优势利用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杂交优势的利用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育种选材时应优先选择适宜进行杂交选育的亲本。
3. 品种繁育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耕作制度下的需求,可以通过品种繁育方式培育适宜当地栽培的新品种。
这需要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保藏,并进行不同品种的杂交育种。
二、田间管理1. 合理施肥在施肥时应根据不同肥料和不同阶段土壤营养水平的变化,科学施肥。
一般应先施氮肥,再施磷肥和钾肥,控制氮素的供给量,以避免过量氮肥导致玉米选优过度或老化死亡。
2. 良好的灌溉管理适度的灌溉对玉米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因此,必须确定合理的灌溉量,确保土壤含水率在20%至50%之间,避免玉米生长受限制。
另外,在干旱地区可以采用水分渗透式灌溉、喷灌等科学的灌溉方式。
3. 种植密度控制玉米增产的关键之一是种植密度的控制。
密度太大会导致玉米对土壤的营养和水分的过度利用,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种植时应根据岗位和肥力的c原则逐层逐渐递加。
三、病虫害防治1. 适时测定病虫害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病虫害发生情况。
一方面,可以根据检测结果选择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另一方面,可以提前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 合理选用农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需要注意合理选用农药和正确施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和危害。
同时,应根据具体的气息和土壤环境、农药毒性等因素确定农药类型和使用情况。
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防治玉米病虫害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选用已审定、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杂交玉米品种。
主导品种有:金玉579、贵卓玉9号、贵单8号等。
二、玉米育苗1.选地建苗床。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又靠近大田的地块作苗床,苗床与大田比例为每13—16㎡栽1亩,亩床宽度视地块或覆盖膜宽度而定,一般1.2m,长度不限。
苗床要求底平,低于地表面3—4cm,为防止虫害,可撒入适量杀虫剂,四周开好排水沟,以免积水。
2、配制营养土。
用30%一40%腐熟厩肥,60%一70%疏松肥沃土,1—2%钙镁磷肥,0.5%尿素混合过筛,充分混合堆积发酵5—7天备用。
3、营养块、营养球制作(主要介绍营养块、营养球制作方法)。
营养块的制作: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加水拌匀,拌湿,然后搬到苗床内,用铁铲压乎,表面压光滑,用切刀切成长宽各5cm 均匀小块,再在小块正中央用树技打孔,孔深1—2cm 待用。
营养球的制作: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加水拌匀,用手捏成球,球的大小直径5-6cm 左右,在球的表面用食指压一小孔,深1—2cm ,然后置于床内待用。
4、播种。
种子播前按常规方式进行选种、晒种、浸种催芽,播种时把种子胚根向下放入已制好的营养球(块)上部小孔里,每孔放粒种子。
5、覆土、浇水、盖膜。
播种后用过筛细土覆于营养球(块)上部,覆土厚度1—2cm ,以看不见球为准,然后浇足水,再盖上地膜,膜四周要细土压实压严。
6、苗期管理。
播种后5—8天,开始出苗,当出苗率达1/3时,把地膜全部揭开,注意晴天容易烧苗,以后不再用膜,视天气和苗床湿程度而浇水。
三、定向移栽1、适期移栽。
移栽适期为二叶一心期至三叶一心期,此时玉米根粗而短,不易损伤,长势旺,易成活。
移栽期晚容易出现老化苗,且成活率低。
2、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视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气候条件而定。
在我县大部分乡(镇)一般在分带间套作条件下进行宽窄行移栽,5尺开厢,小行距1.5尺,大行距3.5尺,单株种植,株距视品种特性而定,半紧凑型玉米株距7—8寸,紧凑型玉米株距6—7寸,播种密度分别3000一3400株、3400—4000株,我县推广大部分品种选择3000—3400株种植密度较为适宜。
规模化种植下如何实现玉米稳产增效
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玉米是农业种植中必不可少的农作物之一,玉米的产量会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直接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种植技术水平在不断升高,粮食产量也在稳定提高。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提高产量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同等重要。
本文简要介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提出玉米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措施,供参考。
一、把控种植方式1、整理土地玉米根茎部分相对发达,具有较强的活性,可以在不同条件下存活生长,所以在土壤的选择上没有太多需求。
但是为保证其稳定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农户在对种植地点进行选取时,应尽量选择含水量和养分较多的土壤。
另外,除非是小麦和玉米轮流种植的田地,在玉米收割后,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在确保土壤平整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土壤的蓬松度和湿润程度,为下次播种做准备。
在翻耕的过程中,为保证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充足,农户还要将准备好的农家肥料和含有丰富氮磷钾元素的肥料施加入土壤中,进而实现玉米的高产。
2、选择种子玉米拥有抗旱耐寒的特点,即使是相对恶劣的土壤也能有效适应。
所以在播种前,农户需要根据实际的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比如,如果是不需要进行售卖的,可以选取相对较甜或较糯的品种。
为掌握玉米的生长情况,确保其满足生产要求,需要在其生长的过程中开展长期的观察与记录,重点注意果实的密实度。
选择出合适的种子后,还需要进行二次筛选,为保证种子的发芽效率,达到提升产量的目的,需要过滤出坏种和病种。
为保证种子的成活,在播种前,农户需要拟定合理的施肥方法。
如果想要提升产量和种子的抗病力。
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播种试验。
玉米种子的抗病、抗旱能力是选种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点。
3、种植模式如果想要提升玉米产量,增加收入,农户需要选择合理的种植方式。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时间、密实程度、土壤质量、天气情况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物的产量。
在种植时,需要针对种植地的天气情况和土壤质量进行考察,制定最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行耕种。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种植技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任 皓 宁鹏玲(农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农安 130200)摘 要 粮食生产水平与居民生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玉米作为重要粮食作物,产量与质量备受关注。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玉米栽培经济效益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玉米综合产量、质量的有效途径。
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玉米综合栽培技术水平,简要分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玉米是重要的农作物,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不断扩展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进行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创新也非常重要。
在玉米高产栽培中,如何有效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水平非常重要,是提高栽培经济效益的关键,同时也是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点。
探讨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1 选种播种 玉米的高产栽培与优良品种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种子本身应当具有抗旱、抗倒伏的特征,以保证玉米产量得到保障[1]。
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对种植环境的要求并不相同,所以在种植期间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适当品种,以提高栽培效果。
大多数个体农户在选择玉米品种时都带有随机性特征,玉米的产出量相对比较低。
对此,农业部门应下派技术人员实现对选种的干预,提升玉米种植的综合产量。
以吉林地区为例,可以采用吉林省品种吉单558进行栽培,并集成土壤配肥、养分高效率管理、高产群体调控、重要病虫害防控等重点技术,可达到每667 m2产913 kg,整体效果突出。
1.2 种子处理与种植密度 在播种之前需要采取有效的准备工作,尽可能提升玉米产量。
种植人员选好种子后要进行提前晾晒,以达到杀菌目的,尽可能使种子保持健康状态[2]。
种子晾晒后仍然需要进行浸泡处理,种植人员可以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以及种子的具体情况采用冷浸、温浸的处理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位于全国前列。
为了追求高产、高效、高质的种植目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日益受到种植者的重视。
下面将根据实践经验,针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讲解。
一、品种的选择品种的选择是玉米高产的基础。
通常要求品种具有高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强、品质好等特点。
此外,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地资源、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二、土壤的准备良好的土壤是高产的基础。
玉米生长需要土壤的养分和水分,因此在播种前要做好土壤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土壤松土,使土壤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渗透性;其次要施肥,选择适量的有机肥和化肥,尤其是钾肥和磷肥的追施,有利于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最后要做好地膜覆盖工作,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湿润。
三、科学的播种播种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
要选择适宜的播期和密度,一般在晴天施肥后2~3天进行播种。
建议采用直播法,株距要适当,一般不超过25cm,行距为60~75cm,营养土层厚度保持在5cm左右。
四、及时的灌溉玉米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且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
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要进行不同的灌溉管理。
在生长初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在抽雄期至孕穗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和加强灌溉,以满足玉米茁壮生长所需的水分;在灌浆期要适当降低水分供应,以加强籽粒的营养积累,提高玉米的品质。
五、精细的管理精细的管理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
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松土、追肥、除草等管理,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此外还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玉米生长的损失。
六、科学的收获收获是玉米高产栽培的最终目的。
要在玉米籽粒干燥熟透后进行收获,避免因过早或过晚收获而导致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降低。
此外,在收获期间还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造成玉米收获损失。
以上就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几点讲解。
希望能对广大种植者提供帮助,实现高产、高效、高质的玉米种植目标。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Z i x u n t a i一、整地:播前整地的实质就是为玉米高产创造一个良好的耕层构造和适度的孔隙比列,从而调节土壤水分存在状况,协调土壤肥力各因素间的矛盾,为玉米的播种和种子萌芽出苗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肥地及贫瘠地均可种植,但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分枝多,要从土壤中汲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所以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地种植,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播种前要精细整地,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后再开沟起垄播种。
二、选种:因地制宜选用良种任何良种都对温、光、水、热、日照长短等自然资源及土肥等环境条件存在一定的要求,因此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并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在品种选择上,要针对各地不同类型的气候特点,土壤情况,栽培管理水平,种植习惯,茬口安排,群众的食味,消费习惯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推广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三播种:合理选择播期,可以有效地提高保苗水平。
适宜播种,抓住春季高温的有利时机及时播种。
选用标准机车是保证苗匀的关键。
播后及时镇压,保证一次播种保全苗,使用六行气吸式精量点播机播种,行距为66 cm,穴距22 cm,保苗6.5万~7.0万株/hm2。
播后苗前用90%乙草胺2.2 L/hm2+75%噻吩磺隆30 g/hm2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做到播种-喷药-镇压一条龙作业,保证全年无杂草危害。
四、合理密植:玉米高产栽培必须做到合理密植,就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品种特性,在单位土地面积上种植适当的株数,使玉米与环境统一,群体与个体统一,及玉米产量三因素相协调,平衡在较高水平上,进而建立高产的玉米群体结构,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五、适期精量播种10厘米土壤地温稳定通过7℃-8℃时,抢墒播种。
第一积温带播期为4月25日-4月27日,第二积温带播期为4月28日-5月2日,第三积温带播期为5月1日-5月7日,第四积温带播期为5月5日-5月15日播种。
玉米高产种植新方法
玉米高产种植新方法在现代农业中,玉米作为一种主要粮食作物,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想要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的种植,需要农民不断探索新方法。
以下是关于玉米高产种植的10条新方法:1.科学地选择种子种植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选取优质、适种的种子。
要选择对气候、土壤和土地类型适应能力强的品种。
一般来说,所有果粒饱满、颜色鲜亮、无虫害和霉变的种子都是优质种子。
2.进行合理施肥玉米的高产离不开合理施肥。
在播种前应该先施基肥,选用有机肥或复合肥,让土壤营养均衡,并保证能够为玉米提供足够的营养。
应根据不同的阶段配合追肥方案,提高吸收效率。
3.合理田间管理田间杂草丛生会夺去玉米的营养和水分,影响生长发育。
及时进行除草,保持畦面洁净,同时修剪削弱的叶片和茎,让植株有更好的生长空间。
4.适时进行灌溉玉米喜水,但也需要适量的水分。
合理的灌溉能够确保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充分利用水分和肥料。
玉米生长周期中急需水的阶段为丝发育期和籽粒灌浆期,此时需要增加水量和灌溉次数。
5.注意病虫害防治玉米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应当注重防治病虫害。
轮作、制定科学的药剂使用计划、及时发现病害适时防治等措施都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6.选取适合的密度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质量有直接影响。
如果密度过大,会使植株间不足光线和营养,构成互相竞争,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选择合适的密度,则有助于优化植株生长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7.科学控制蔓延生长适当的控制蔓延生长,能够避免花和茎的挤压,影响籽粒的充实,避免杂交和纯度下降。
可以通过农艺措施或者生长调控剂来实现。
8.合理摘心去蘖摘心和去蘖是玉米种植中的重要环节。
对于摘心,应该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干项或者幼项次,以得到适当的株高度和结实。
去蘖则可以促进茎与籽粒的强劲连接。
9.掌握正确的收割时间收获时间是影响玉米收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收割时间过早,可能造成严重的质量损失,而过晚则会造成品质衰退。
根据气候、品种、生长条件等综合因素,选择最佳的收获时间才能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玉米制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02023.11 玉米制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杨森月(绥中县农业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绥中 125200)1 基地选择制种基地选择要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选择适合品种生长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种植模式达到高产、稳产的地域作为制种基地。
早、中熟玉米品种,选择生产基地全年无霜期在155~170天,晚熟品种生产基地无霜期在165~180天,7月份玉米籽粒形成和灌浆时期,平均气温在18~25℃为最佳。
2 地块的选择与隔离区的设置2.1 地块的选择玉米制种应选择土壤肥力中上、集中成片的地块。
要求制种田土壤肥沃,通透性、保水性、保肥性良好,有机质含量1.2%~1.5%。
茬口以棉花、瓜类、小麦为宜,切忌甜菜、高粱茬口。
重茬制种需要增加有机肥料的投入,每亩增施农家肥3000公斤以上,良好的制种田是实现玉米制种高产稳产的基础。
2.2 隔离区的设置玉米自交系繁殖区制种隔离区设置不少于500米,单交制种区不少于400米,其他制种区不少于300米。
防止因品种间相互串粉以及与常规玉米杂交造成花粉污染,降低种子纯度。
隔离区内,不应种植其他玉米品种,最好是同一自交系集中连片制种。
生产中,一般采用自然屏障(以树林或住房做隔离)、空间隔离两种方式。
3 播前准备3.1 播前灌水灌足灌透播前水是全苗、壮苗、匀苗的基础,因此,根据土壤质地、播期适时适量灌好播前水。
在甘肃、新疆地区制种,要求灌足、灌匀、灌透,渗透深度80厘米。
3.2 整地适墒整地不抢墒:犁地作业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适墒,黏性地一定要做到土块落地瞬间自然松散,沙性地可视情况超前犁地。
要求耕深一致,犁地深度25~28厘米。
重施基肥:玉米生育期较长,需肥多,施肥以基肥为主,基肥应无机肥和有机肥相结合,一般亩施尿素25公斤,三料磷25公斤,基肥占全生育期施肥总量的57%左右。
适墒整地不抢墒:整地要合理编组,复式作业,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作业次数。
作业后种床土壤细碎,上实下虚。
播前化除:结合最后一次直播,亩用90%禾耐斯乳油80~100克对水30公斤进行播种前土壤封闭,以减少杂草基数,降低劳动强度。
夏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规程
夏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规程夏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规程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种植前的准备:- 地块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 地力改良: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施肥和土壤改良,以提供适宜的养分和pH值。
-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密植种植的夏玉米品种,考虑其适应性、耐受性和产量潜力。
2. 密植种植技术:- 行距和株距:根据品种特性、生长期、土壤条件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行距和株距。
- 播种密度:根据目标产量和品种的推荐密度,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
- 预防倒伏:采用支撑杆、秸秆覆盖等方式预防夏玉米倒伏,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保证作物健康生长。
3. 养分管理:- 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 营养调控: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追肥、叶面喷施等营养调控措施,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4. 灌溉管理:- 合理灌溉:根据土壤含水量和作物需水量,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避免过度或不足灌溉。
- 水分监测:通过土壤水分传感器等工具,定期监测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调整灌溉计划。
5. 病虫害防治:- 综合防控:采用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合理轮作、间套作、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减少病虫害发生。
- 定期检查:定期巡查田间作物,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6. 收获与后期处理:- 适时收获:根据夏玉米的生育期和颗粒饱满度,选择适时进行收获,防止粒粒过熟或不饱满。
- 后期处理:采取适当的贮藏和加工方式,确保夏玉米的质量和储存稳定性。
总结起来,夏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规程包括了土壤准备、种植技术、养分管理、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后期处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科学、精细的管理,可以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实现高效农业生产。
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玉米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指在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的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种植技术、植保技术等方面介绍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土壤改良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而玉米对土壤要求较高。
在栽培玉米之前,土壤的改良非常重要。
首先是进行土壤酸碱度的调节。
通常来说,玉米适宜生长在PH值为6.0-7.0的土壤中,因此需要对酸性土壤进行石灰化处理;对于碱性土壤则需要进行酸化处理。
其次是有机质的增加。
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改善土壤质地,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通透性和保水性。
加入适当的有机肥料,如秸秆、腐熟的粪肥等,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玉米生长发育。
最后是土壤的养分供给。
玉米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特别是氮、磷、钾等元素。
在土壤改良的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二、种植技术种植技术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
在选址上,要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在播种上,要做到精准播种。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玉米品种的特性,科学制定播种密度和行距,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保证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
在施肥上,要根据地块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保证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
在管理上,要进行田间管理。
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灌溉等工作,保证玉米生长的良好环境。
在收获时也要选择适当的收获期。
根据玉米品种的特性和生长情况,选择最佳的收获时机,确保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三、植保技术植保技术是保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病虫害防治。
玉米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如玉米小斑病、玉米赤霉病、玉米螟等。
在玉米生长期间,要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作为特别的青贮料和原料作物,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和食品加工工业。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高产栽培技术帮助农民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现代高产栽培技术,以帮助农民增加玉米产量和收益。
1. 种植和育苗选择适应地区的玉米品种。
玉米品种的选择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耐病性和产量来选择。
因此,在选择适合种植的品种时,应注意了解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种植历史。
同时,要选择一些具有较强耐病性的品种来提高种植成功的可能性。
合理施肥。
种植玉米最重要的因素是正确的施肥。
要为土壤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
在种植过程中,应该根据各个生长阶段需要调整氮、磷、钾比例。
育苗是一项关键的环节。
一定要选择种子生长健康、色泽完整和无病变的种子。
育苗时,应选择病害较少的苗子并注意保持种子的湿度,要做好地温、空气湿度、光照等方面的协调。
在幼苗期,要加强通风,注意实时除草,及时浇水,保持根系呼吸良好,加强光照等。
2. 合理的密植和剪顶密植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
但是,密植的数量要根据种类、土质、肥力等条件来确定。
同时,密植会影响株间空气流通,容易导致玉米的生长受到影响。
因此,在密植时,应注意调整适当的间距。
剪顶是农民提高产量的一个有效方法。
通过及时剪顶,可以促进玉米的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般在玉米生长初期选择较高的育苗,高3-4叶时剪掉顶部, 能够增加株高增长量,刺激耳部分生长,提高吸收利用率,提高玉米产量。
3. 定期浇水合理浇水可以使玉米生长健康,增加产量。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浇水,但不要过多的水分被积聚在土壤中,以防止病害的发生。
对于缺水的情况,可考虑采用滴灌或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有计划地定期浇水。
4. 防治病虫害玉米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
一定要选择一些具有较强耐病性的品种,并注意农药的使用。
在选择农药时,必须仔细阅读指南,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测量和使用。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选择适宜的品种选用适宜的玉米品种是提高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栽培要求选用不同的品种。
在一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应优先选择抗逆性好、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
同时,要选用符合当地栽培习惯的玉米品种,以便加强管理,提高产量。
二、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玉米高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需适时施入不同配比的肥料。
一般来说,玉米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幼苗期、生长期、成熟期和籽粒填实期。
这四个阶段对应的肥料需求也不同。
在幼苗期,应以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有助于促进根系的发育。
生长期需要施入适量的氮肥和磷钾肥,以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成熟期要减少氮肥施用,适当施入磷钾肥,有助于促进玉米的成熟和籽粒饱满。
籽粒填实期需要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以促进籽粒的填实。
三、适时浇灌适时浇灌是玉米高产的重要保障之一。
在干旱缺水的环境下,玉米的生长和发育会受到影响,导致产量减少。
适时浇灌能够满足玉米所需的水分,并且有助于提高玉米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
一般来说,玉米的生长期主要需要进行常规灌溉,成熟期需要适当减少灌溉次数和量,以避免过度浇水导致玉米耐受性降低。
四、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合理密植能够使玉米更加紧密,有助于提高玉米的养分利用效率和光合作用效率。
但是,如果密度过高,会导致玉米活力不足、营养不足,甚至影响穗的形成和籽粒饱满度。
因此,在种植玉米时,应选择适当的种植密度,一般为6万-8万株/公顷。
五、加强病虫害防治玉米生长期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是玉米高产的必要措施。
在病虫害防治中,应注重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的方法,选择低毒、高效的病虫害防治药剂。
鲜食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幼嫩玉米,也称水果玉米或果蔬玉米,从品质上分有甜玉米、超甜玉米、糯玉米等。
和普通玉米相比它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其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等含量均大大超过普通玉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鲜食玉米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种植鲜食玉米经济效益显著,产值高出普通玉米1倍左右,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好途径。
鲜食玉米要做到优质高产,应注意以下措施的落实。
1前期准备1.1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连片种植。
1.2整地早春播种鲜食玉米,采取秋整地、浇冬水、浅耙压等措施蓄足底墒,夏播鲜食玉米可借墒或造墒播种。
深耕20~25厘米,细耙达到土壤细碎、土层疏松。
2精细播种2.1品种选择要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甜、糯鲜食专用玉米品种,如津糯、津黑糯系列品种、甜单8号等犹良品种。
2.2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2~3天,用种衣剂或粉锈宁、辛硫磷等拌种,以防止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丝黑穗病等的发生。
2.3隔离种植为保持品种特性,鲜食玉米要时空隔离种植。
2.3.1空间隔离同期播种的甜玉米要距离300~500米,以400米以上为佳;糯玉米的隔离距离相对较小,以200米以上为好。
2.3.2时间隔离不同的鲜食玉米品种要错期播种,播种期间隔30天以上。
2.4播种2.4.1适宜播期根据上市季节,鲜食玉米一般1年可种植2茬,采取早春地膜覆盖和夏季露地直播连作种植。
早春地膜覆盖一般3月上旬~3月中旬播种,6月底~7月初采收。
夏季直播在7月中旬,国庆节期间采收。
2.4.2合理密植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实现单位面积穗数和效益统一的关键。
精细点播,覆土深度不超过3厘米为宜,一般每亩留苗3500~4000株。
早春地膜覆盖播种宜采取大小行种植,行比为1∶3~1∶4,大行距1~1.1米,小行距0.3~0.6米,每大行种植3~4行玉米。
夏播种植一般为等行距播种,行距0.6米,株距0.3米。
3田间管理3.1苗期管理3.1.1放苗播种后10~20天,幼苗出土至2叶1心,用竹签在幼苗上方将膜划1厘米的口子,放苗出膜,然后用细土将破口封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
【摘要】为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合理的种植技术与正确的管理方式是增加农业经济收入的必然。
【关键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重点管理
北票市位于辽宁的西部,属半干旱季风气候,年有效积温
3400~3700℃,年降水481.5㎜左右,光照时数为2400~2700小时,玉米是我市农作物的主栽作物,占耕地面积的40%左右,其产量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通过多年的种植经验及栽培技术,特总结以下旱地玉米的栽培新技术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1.精细整地提早春播
使用中小型农机具,通过秋季灭茬旋耕和苗期的垄沟深松技术,促进春季地温升高,提高土壤保墒、保肥能力。
整地以抗旱保墒为前提,墒情不好的地块尽可能做到少动土或不动土;对冬季降雨雪较多,土壤墒情好的地块,要及时整地保墒;对秋翻深松起垄的地块,早春要及时镇压保墒,适当进行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层,蓄住自然降水,随打垄随镇压,以减少水分蒸发,防止跑风漏墒。
提早抢播,一般裸地玉米在4月15日左右破垄播种,覆膜栽培在4月5日播种,4月25日前玉米全部播完,充分利用返浆水,一次播种保全苗。
保苗率与播种质量密切相关。
据调查同等墒情、同期播种、同样镇压,深度不足3㎝的,出苗率仅达20%左右,播深3~5㎝的,出苗率70%~80%。
因此,玉米在墒情差的条件下播深要
达到5㎝,并要很好的镇压。
墒情好的条件下,播深要达到3㎝。
2.选择优良抗逆品种
优良的品种是保证农业丰收的基础。
选择苗期耐低温,种子拱土能力强,幼苗生产快、健壮,较抗旱的角质型中属的玉米品种。
苗期耐低温,早发性好的品种,适应能力强,能充分利用前期的光照条件。
角质型的玉米品种大都籽粒灌浆和脱落快。
这样就能够避开辽西花期的干旱、高温,避免花粉因高温死亡造成的不能结实,在秋季又能躲避和减轻低温早霜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在中下等肥力,尤其沙性土壤的地块应种植稀植或半耐密中熟耐旱品种,在肥力较高,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可以适当种植耐密、半耐密中熟或中晚熟高产品种。
3.创新栽培理念充分合理密植
通过近几年对玉米不同栽培形式的产量调查,覆膜栽培,大垅双行,比空栽培,间作栽培比清种增产20%~50%,并有利于充分发挥玉米高光效性能,提高叶面积指数,增加光合产物,提高产量。
近几年清种玉米斑病、茎腐病、玉米蚜虫、红蜘蛛等明显加重,空秆、秃顶、缺粒都对产量影响很大,因此,逐年缩小清种面积,推广以下几种栽培方式。
覆膜栽培。
经过多年试验,覆膜栽培都比不覆膜的增产。
覆膜栽培可以选择比当地裸地栽培长7~10天的品种,覆膜的高产效应是由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综合作用的结果。
大垅双行和比空种植。
这两种栽培方式仅区别于大垅双行,把原
来的二垄植株缩小行距(40厘米)增加大垄之间的距离(60厘米)。
比空种植是种2垄空1垄。
这两种栽培方式和清种比较,光合强度要高。
玉米、小麦间种。
选择肥力较好的低洼地或有水浇条件的地块,这是高产栽培的一种模式。
如果主要作物以小麦为主,就以2:2的栽培方式,即种2垄玉米另2垄种8行小麦;如果主要作物以玉米为主,就以2:1的栽培方式,即种2垄玉米,另1垄种4行小麦。
小麦收获后就形成了2比空的玉米栽培形式。
玉米间种的占地不是固定的2:2或2:1,可以相互挤占,春借秋还。
玉米的栽培密度与产量密切相关,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品种和栽培方式,确定相应的栽培密度。
一般在中等肥力的地块清种栽培,紧凑型品种4000~4500株/亩,平展型的3000~3500株/亩。
4.不同生长时期的田间管理
4.1苗期管理
①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除草:用锈去津类胶悬剂和乙草胺乳油混合,兑水后对着地面倒步行走、均匀喷雾,进行土壤封闭。
土壤墒情不足时,要适当加大喷药用水量。
②查田补苗以保证足够的田间密度,间苗要趁小,定苗要趁早,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
③铲趟的目的是控土壤水分,幼苗期小犁趟地可起到两个作用,一是犁起的地可封严苗眼,利于扎根。
二是松土造成地表与根部水分的连通管道断裂,可防水分蒸发造成枯苗现象。
④施苗肥。
在五叶期,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硫酸钾5~7千克,沿幼苗一侧(距幼苗15~20
厘米)开沟(深10~15厘米)均匀条施。
若土壤墒情不足,施肥后及时浇水。
4.2穗期管理
①追施穗肥。
穗肥有利于雌穗小花分化,增加穗粒数。
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株高1米左右,11~12片展开叶)施入,将总氮量的60%(尿素20~25千克)沿植株一侧进行条施或穴施。
为了提高肥效,要将化肥施入到10厘米土中,并注意施肥后浇水。
②合理灌溉。
拔节后,玉米进入生长旺盛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大喇叭口期发生干旱(俗称“卡脖旱”),将影响玉米抽雄和小花分化;抽穗开花期玉米需水量最多,此期干旱将影响玉米散粉,甚至造成雌雄花期不遇,降低结实率,因此,在大喇叭口到抽雄后25天这一段时间,植株耐涝怕旱,发生旱情,要及时灌溉。
4.3花粒期管理
①追施粒肥。
在高产创建示范区,追施花粒肥可有效防治灌浆后期叶片早衰,促进籽粒灌浆,提高千粒重,对于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每亩可追施尿素10~15千克,追肥应开沟施用或结合灌溉进行追施。
②适时灌水。
进入8月份以后,辽宁省降雨逐渐减少,易造成玉米缺水干旱,后期干旱对产量影响很大,有“前旱不算旱,后旱减一半”之说,后期缺水还易导致玉米衰老较快,对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在土壤干旱时要及时灌水,延缓植株早衰,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5.病虫害防治
(1)玉米抽雄前后易发生蚜虫危害的地区,对抗蚜性差得品种要及时防治,可用50%辟蚜雾每亩8~10克或10%呲虫啉每亩10~15克对水45千克喷雾防治。
(2)玉米花粒期的病虫害要重点防治玉米大斑病和玉米螟。
在玉米抽雄前后,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药防治玉米大斑病。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花粒期采用释放赤眼蜂等生物防治方法来防治花粒期玉米螟的危害。
6.适时收获
目前,我市玉米收获时间普遍偏早,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合理的收获时期应在苞叶发黄后7~10天,即籽粒乳线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收获,与常规收获期相比,推迟10天左右收获一般可增产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