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及评审常识

合集下载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申报及评审要点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申报及评审要点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申报及评审要点一、背景介绍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本科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提高本科课程的质量,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申报及评审成为了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申报要点、评审要点三个方面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进行详细介绍。

二、申报要点1.课程目标及定位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定位。

申报者需要清晰地表达课程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明确该课程在国内外的定位,是否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优势。

2.课程设置申报者需要详细介绍课程的设置情况,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践环节等内容。

需要明确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与专业发展的契合度,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

3.教学资源申报者需要充分介绍课程所涉及的教学资源,包括师资力量、实验室设施、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情况。

需要体现出学校对于该课程建设的投入和支持情况。

4.课程质量保障申报者需要详细介绍课程的质量保障措施,包括教学评价体系、课程改革机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需要明确课程建设中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以及达到的效果。

5.创新性和实用性申报者需要体现课程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包括是否具有行业前沿的知识和技术、能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三、评审要点1.专家评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评审采取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

评审专家需要根据申报材料和现场考察等情况,对课程的目标、设置、教学资源、质量保障、创新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教学效果评审专家还需要针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学术成果、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情况。

需要明确课程的实际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3.课程可持续发展性评审专家还需要评价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性,包括课程是否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是否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机制等方面。

4.教学资源支持评审专家需要评价学校对于课程建设的教学资源支持情况,包括师资力量、实验室设施、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情况。

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及评审常识

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及评审常识

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及评审常识第一篇: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及评审常识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及评审常识时间:2005-2-6 20:13:01 作者:教务处点击: 70“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是教育部正在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四是教材建设。

五是实验建设。

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六是机制建设。

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期间由于爆发非典疫情而延缓了一段时间,但随着全国取得抗非斗争的胜利,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很快又步入了正规。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采用学校先行建设,省、自治区、直辖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

教育部在网站上设立“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页,发布与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相关的政策、规定、标准、通知等信息,整个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申报阶段,二是评审阶段,三是公布结果阶段。

国家级在线精品课评审指标

国家级在线精品课评审指标

我参考了斯坦福大学的本科通识课
◼ 1、1960年斯坦福大学为本科生开设的《人类性学基础》 通识课程。
◼ 2、开课的老师是:贺兰特·A·凯查杜瑞(Prof.Herant. A.Katchadourian)教授。
◼ 3、他把课堂讲义整合并出版了一本教材。 ◼ 4、这在北美乃至世界各大学性科学教育中,占有很重
◼ “翻转课堂” 是内在联系三个环节构成 ◼ 1、“教”:教师在线视频、设计测试、考核 ◼ 2、“学”: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测试、考核 ◼ 3、“融”:教和学的融合,回到教室师生见面
教学案例分析:翻转课堂
◼ 教师做什么? ◼ 1)观察谁看了视频能完成测验,谁不能完成测验 ◼ 2)锁定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 3)了解不同水平学生,满足个性化学习
在教给学生 知识的同时
◼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供学生的学习条件,“学习共同体”过程
评审专家注重什么? 是三个依据
1、申报书 2、网络平台
3、数据
















评审结束 排序
◼ 教育部在线精品课评审否决性指标 (14项)
◼ 教育部在线精品课评审指标(100分) (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
在线精品课资源的选择与建设
——兼解读2018年国家级在线精品课评审指标
2019年5月24日
目录
1.教育部相关在线精品课评审认定文件 2.在线精品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建设 3.解读国家级在线精品课评审指标 4.问题和建议
基本条件
◼ 1、建设在线教学精品课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 ◼ 2、在线教学精品的范围有六大门类,你可选择任一

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本科、高职)

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本科、高职)

国家精品课程一、申报条件1.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本科课程要求<1)课程原则上要求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量大面广的专业课;且在本校连续开设了3年以上。

<2)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教授职称,且近3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2轮。

课程负责人只能是1名,已经是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的不能再申报同类课程。

<3)课程内容应充分体现“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要求<附件3)。

<4)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的教案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以及至少3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案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且必须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教案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制作,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案。

2.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条件详见《2018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附件4);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详见《2018年度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附件12)。

3.课程申报负责人要承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引用的课程资源要注明来源,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4. 国家精品课程视为职务作品。

凡申请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将被视为同意该课程在享受“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期间,将其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全国各高等学校。

5.课程申报高校要为申报课程提供建设经费,申报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后,要保证课程网站畅通,免费开放课程资源,并不断更新上网内容。

6. 我司将对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复核,根据复核情况决定是否保留或取消其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对于2003至2018年的国家精品课程,我司将按年度单独进行复核<复核办法另行通知)。

二、申报限额今年计划评审产生690门国家精品课程,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和高职课程630门,网络教育课程60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案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含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的推荐限额见《201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本科)》<附件1)与《201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高职)》<附件5),超额推荐不予受理。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网站的一些注意事项(精)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网站的一些注意事项(精)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网站的一些注意事项(精)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网站的一些注意事项--记录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专家的谈话1、申报网站中的栏目需要和申报指标中的栏目进行一一对应的方式,因为进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专家一般都是拿着申报指标表进行一一对应方式的查看相关的内容,这些专家要评审的课程很多,同时专家一般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人员,所以专家希望精品课程指标按照对应的位置陈列方便他们的浏览和打分----不建议把这些指标进行分散式展示,也不建议把这些指标隐藏在很深入的内容里面。

2、对于高职高专学校的课程,需要体现和突出的重点是课程的“特色、亮点”,这些特色和亮点要有实际的内容和佐证来支撑,不是空洞的说辞,这些特色和亮点最好是呈现在醒目的地方;3、精品课程网站展现的界面不要太花哨(比如太多的动画、图片),需要突出重点,界面能够简洁美观;4、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内容的编排需要紧密结合国家近期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来编写,比如如何体现课程内容上的“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基于工作过程”,在内容上打破传统的编排结构;5、录像上增加了说课录像,需要好好把握说课录像的要求,【如何通过说课录像把课程整体设计,包括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和实训实习场景等介绍,并附相应文字说明】6、高职精品课程的特点要体现“实训”中的”训“特点:是学生如何进行自我训练的,当学生在训的过程中如何进行知识的掌握,老师如何解决学生在训中遇到的问题,体现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内容------而不是老师如何训学生,也不是通过说教的方式来训练学生;7、对于课程录像,考察点是如下几个方面:A、老师在教学场景中是否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PPT、投影等手段)B、展示的PPT中是否有图片、动画的效果,而不是一堆的文字PPT教学C、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否有交流互动的场景,学生是否向老师提问D、学生之间是否有讨论的场景E、拍摄的角度是否有老师、学生、以及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8、多一些互动交流的栏目,而且要有不同时期的交流结果的展示内容。

国家精品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

2013 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高职)一、评审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制定。

2.评审对象为已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且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完成转型升级的高职课程;本评审指标主要针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评审,公共基础课、人文素质课参照执行。

3.评审依据为《2013 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高职)、网络课程及其教学资源、国家精品课程运行监控统计数据。

4.评审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审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包括否决性指标、评分指标和专家评审意见三部分。

5. 否决性指标包括 6 项否决情况,评审对象出现任一情况,即判定为不合格,记为“ 0”分,不再进行评分;评分指标总分计算:M =刀KM,其中K为评分等级系数,A、B、C D 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 M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专家评审意见为对评审对象的总体评价。

评审指标1.否决性指标(1)不是国家精品课程,或虽是国家精品课程但未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2)近三年课程负责人未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3)有涉及国家安全、保密及其他不适合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4)课程内容存在思想性、导向性或严重的科学性等问题;(5)存在严重知识产权争议;(6)申报材料造假。

注:如评审专家判定评审对象存在以上情形,须写明具体情况及出处2.评分指标及内涵注:(1)课程基本资源是课程教学实施的支撑性网络资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系统、完整的教学资源保障,能与实际教学条件相结合支撑教学活动,达到本课程教学目标,应包含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习题等;拓展资源是在基本资源基础上,面向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扩展的自学、培训、进修、检索、科普、交流等内容,体现课程技术特点并向产业领域扩展,如素材库、培训包、工种包、企业案例等。

国家精品课申报 课程建设

国家精品课申报 课程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与课程建设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

以下是关于国家精品课申报和课程建设的要点:国家精品课申报:定位与目标:明确课程定位,突出课程特色与优势,确定建设目标(如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省级精品课等)。

团队建设:组建由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辅导教师等组成的团队,确保团队成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材,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资源建设:建设课程网站,提供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习题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评价与反馈: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收集学生、同行、专家等各方意见,持续改进课程质量。

课程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教学内容更新: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技术进展等融入教学内容,保持课程内容的新鲜度和实用性。

教学方法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教学强化: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教师能力提升: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持续改进:定期开展课程评估,收集学生、教师、同行等各方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不断提升课程质量。

总之,国家精品课申报与课程建设需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师素质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2023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

2023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

2023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摘要:一、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背景及意义二、申报要求与条件三、申报流程与时间安排四、申报注意事项五、总结正文:一、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背景及意义国家精品课程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和影响力的课程,申报国家精品课程对于提升课程质量和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3 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已经启动,各类高校和职业院校可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申报。

二、申报要求与条件申报国家精品课程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课程开设单位为具有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资格的院校;2.课程须具备一定的教学历史,教学内容应体现先进性和时代性;3.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创新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4.课程具备完善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保障措施;5.课程教学团队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三、申报流程与时间安排2023 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将于2023 年x 月x 日正式启动,各高校和职业院校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报。

具体流程如下:1.课程申报:各高校和职业院校根据申报要求,组织课程团队填写申报表,准备相关材料;2.校级初选:各高校和职业院校对申报课程进行初选,选拔出校级精品课程;3.省级复选:通过校级初选的课程,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至省级教育部门进行复选;4.国家评审:通过省级复选的课程,将进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阶段;5.公示与公布: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结果将在指定平台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公布。

四、申报注意事项1.申报课程应注重课程质量,避免过度追求课程数量;2.申报材料应真实、准确、完整,如有弄虚作假将取消申报资格;3.申报课程应与所在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相结合,发挥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4.严格遵守申报时间节点,逾期将不予受理。

五、总结2023 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已经开始,各高校和职业院校应认真准备,积极开展申报工作。

浅谈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申报

浅谈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申报

浅谈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申报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教学改革工程,使高等教育的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教材建设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高校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

课程建设规划反映了各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和学科、专业特点。

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申报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对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申报提供帮助。

关键词: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教学,课程建设2011年信息工程系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我作为该课程建设的负责主持人,历经3年的课程建设,经历了由立项-建设-申报的全过程,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有了一个逐步提高和升华的过程;对课程建设内容有一个逐步积累和深化的过程;下面浅谈一下精品课程建设的经历和体会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共勉。

一、教材的选用从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要求指标中,我们可以明确的领悟到:1. 作为被评审的精品课程必须是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基础课或者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对其他近似的专业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根据这一要求,我们选择《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作为精品课建设,是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群中诸多课程的专业核心课程,这门课程的建设直接带动了相关课程群的建设,同时也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起到一定得专业支撑作用。

2.要注意了解省内乃至全国对该门课程的建设情况,学习的途径之一是:通过网上查询了解近3年其他重点大学与示范院校已经成功申报的情况;之二是:请教有关高职学校成功申报的经验;途径之三是:多方联系,请教近几年参加精品课程评选的专家,加强沟通交流。

去年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申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作为精品课的多是重点大学,本科院校,而在高职院校中也是省外的知名院校申报的较多,而山东省的高职院校最近3年几乎没人申报,因此,我们申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技巧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技巧

如何看待专家意见
专家的意见仅代表个人,但并非没有价值,关键是如何去看待 专家的意见。 专家的意见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专业层面,从专业 角度看这门课程的教学水平,给出理性意见;另一个层面是人 性层面,从一个人的基本生理特点来给出感性意见。 应该说专业层面的意见受网站设计的影响非常小,主要是依据 申报表来形成这个专业意见,去主动迎合的意义也不大,能够 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应该说水平都是很高的,也会非常自信, 最好的方式就是真实的在申报表中展现课程的成绩。 而人性的层面出发,则是要分析专家在高强度的评审工作下自 然而然会遇到的问题与打分倾向,这一块是参加申报的学校与 课程负责人可以把握的。
专家视角的分析
刚才,从教育部的视角进行了趋势分析,下 面将从专家视角进行分析 第一个问题,专家意见的有效性。很多学校 为了提高精品课程的入选成功率,请了很多 评审专家做报告,也有很多机构组织了很多 培训班,请了一些评审专家做介绍 下面将分析一下专家个人意见的有效性问题
专家意见仅代表个人
2009年的趋势预测(一)
2004-2007年,全国当时只有天空教室的 精品课程开发系统是把教学与申报分开,并 支持课程日常教学与阶段性的申报相结合的 专用工具。所以,在这个期间,天空教室开 发出来的精品课程,虽然在后期,界面上的 优势已经不明显,但是入选率却在不断提高, 这充分说明把握住教育部所提要求的实质内 涵是争取评上国家精品课程的一个关键之所 在。


国家精品课程发展阶段分析
2003-2005,这个阶段是精品课程申报的初始阶段,很多省份 都没有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期间一直有传闻,下一年度 将不再评选国家精品课程。这个阶段评选精品课程基本上以 985、211重点院校为主。强调的是“精品” 2006-2007,这个阶段是冲刺阶段,因为精品课程即将截止, 而几乎所有院校都开始重视精品课程,很多省开始了第一次省 级精品课程的评选工作。精品课程评选开始向地方院校倾斜, 高职院校倾斜。精品课程开始强调“教学” 2008-2010,这个阶段是精品课程的普及阶段,由于2007年 质量工程的原因,精品课程项目不仅继续发展,而且数量上也 大大增加,这个阶段精品课程建设强调的目标开始由“精品” 转向“共享”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

精品课程评审标准
1.本评审指标体系依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制定而成。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3.本指标以鼓励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创新,促进教学现代化为指导思想,着重考虑了:①教学内容与体系方面的经典与现代、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②教学方法上,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评审两部分,分别用百分制记分。

总分为综合评审得分折算70%与特色评审得分折算30%后之和。

5.综合评审得分计算:M=∑K i M i,,其中K 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 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6.带*号的指标为核心指标,国家精品课程各核心指标得分均应在C以上(不含C)。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10)
1.评审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2010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课程教学录像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3)本评审指标采用百分制记分。

其中,一级指标一至六项占总分的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10%。

评价等级分为五档,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点

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点

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点一、课程申报书撰写要点:设计理念先进,思路清晰内容选取适用,安排合理方法行动导向,主体构建队伍资料翔实,表述严谨条件功能明确,体验真实效果评价优良,社会认可二、课程网站建设要点:不能满足于“至少”应提供的课程材料,要尽量突显亮点(内容,方法,条件,工学结合)建议国家精品课程上网信息:1.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和教学队伍情况及佐证材料:各种证书,课题立项材料,成果证明,论文(教材),表彰证明等2.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3.选用教材,自编教材和讲义,实训指导书,顶岗实习任务书,学生学习的扩充性参考资料目录,期刊,专业网站(链接),4.电子教案,多媒体助教助学课件,教学软件,光盘,习题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佐证材料(照片,音像,文字等),学习情境实施计划,工作训练手册,学生学习手册等6.实践条件佐证材料(校企合作基地建设,校内实训环境,设备设施,校外实习环境,企业文化,学生实践制作成果等)7.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8.课程整体设计说课录像,教学录像9.校外专家评价和校内督导组评价材料;学生评教方案和评价统计结果,学生评语;社会认可材料:技能证书,竞赛成绩等10.课程特色的总结材料和佐证材料11.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及措施落实情况的佐证材料12.其他必要的佐证材料,尤其要展示课程资源建设的亮点三、“课程整体设计介绍”说课录像建议“课程整体设计”应该按照“课程标准”的思路进行介绍: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 课程性质与作用;1.2 课程基本理念;1.3 课程设计思路2、课程目标3、课程内容与要求4、课程实施4.1 教学条件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和实训实习场景等介绍;对任课教师的要求4.2 教学方法建议4.3 教学评价,考核要求4.4 教材编写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附相应文字说明。

在评审期间,要便于专家按照《国家高职精品课程评估指标》对课程进行评审,必须让专家很方便地查到评估标准要求的和申报表填写的主要内容的佐证材料。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要求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要求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要求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对课程资源的要求很高,专家在评审时应重点关注课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专家要认真学习《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2013年)》,仔细领会指标内涵,确保对每项指标的评审把握准确。

除了注意评审指标体系中对课程的具体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课程基本资源中,每个理论教学单元(每堂课)的资料至少应包括:课堂教学视频录像、教学课件和习题作业三部分。

理论教学部分的视频录像必须完整无缺,实践教学部分的视频录像可以只录制关键环节。

(二)课程负责人为1人,如果往年授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时课程负责人数量1人以上,本次转型升级后的课程负责人数量不得多于原数量。

课程负责人主讲理论教学课程的视频录像比例不得少于30%,视频录像可以由课程负责人和其他主讲教师共同录制。

教育部拟定了十个“否决性指标”,即参评课程如果出现以下十种情况之一,即被否决。

请专家在评审时特别注意这十方面内容,如果发现某种情况出现,务必在“评审意见”中进行标注,标注后课程其他指标仍正常评审。

十个“否决性指标”分别是:1. 不属于原国家精品课程基础上升级改造的课程2. 主要授课对象不是本科学生3. 本课程未在本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4. 课程负责人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副高级以上即可)5. 无课程负责人讲授本课程的授课录像6. 承诺免费共享的教学大纲、教案或演示文稿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基本资源未全部上传至评审平台7. 课程内容存在思想性、导向性或严重的科学性等问题8. 课程中有涉及国家安全、保密及其他不适合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9. 课程资源存在较为严重的知识产权问题10.申报材料造假。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流程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流程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流程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填写申报意向表:申报单位或团队需填写申报意向表,表达对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意愿。

2. 提交申报材料:申报单位或团队需按照要求提交申报材料,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团队、教学资源等。

3. 组织专家评审:相关部门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估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创新性等方面。

4. 现场考察:对于通过初评的课程,专家将进行现场考察,了解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

5. 结果公示:根据评审和考察结果,相关部门将公示国家精品课程的入选名单。

6. 颁发证书:对于入选的国家精品课程,相关部门将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不同地区和学校的申报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申报流程可以参考
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的相关通知。

同时,申报国家精品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要求,申报单位或团队需要认真准备申报材料,确保申报课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申报国家级精品课32学时

申报国家级精品课32学时

申报国家级精品课32学时国家级精品课程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是对高质量教学资源的认可和奖励。

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是学校和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提升教学质量,推动课程建设和创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本文将以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32学时为题,介绍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的重要性、相关要求和申报流程,以及如何提高成功申报的几点建议。

一、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的重要性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的申报成功,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知名度和声誉,还能为学校赢得荣誉和奖励,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和影响力。

同时,国家级精品课程还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课程建设和改革。

因此,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要求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要求。

首先,课程内容要与学校的定位和特色相符合,符合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和要求。

其次,课程设置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能够满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需求。

教学团队的师资力量也是申报的重要条件,要求团队成员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成果达到一定标准,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此外,申报材料的准备和撰写也是申报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准备材料,如教学大纲、教学团队介绍、教学资源等。

三、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流程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程序。

首先,学校需要明确申报的课程和申报的时间节点,组织教师参与到申报工作中。

然后,制定申报计划和时间表,确保申报材料的准备和撰写按时完成。

接下来,教师需要仔细阅读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和要求,准备申报材料,如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资源和评价方法等。

完成申报材料后,需要进行内部审查和修改,确保申报材料的质量和准确性。

最后,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提交申报材料,并等待教育部的评审和答辩。

四、提高成功申报的几点建议为了提高成功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几个建议如下:1. 选择合适的课题:根据学校的定位和特色,选择与学校优势学科相关的课题,有针对性地提升课程质量和创新性。

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和评审标准

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和评审标准

附件2: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和评审标准一、指导思想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资源和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等特点和网络教育特色的示范性课程。

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及网络教育规律和教学改革的方向,适合于成人从业人员业余学习和终身学习,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学习支持服务到位,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和共享的作用。

试点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切实加大投入和保障,保证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1.科学规划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

试点高校要充分认识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不断更新远程教育教学理念,根据我部有关课程建设规范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的定位、特色和学科优势,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认真组织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提高网络教育整体教学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试点高校要支持和鼓励校内外的知名教授担任主讲教师,选派本校本学科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逐步形成一支包括教学、辅导、研究、设计和技术等人员,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资源设计和制作能力强的精品课程建设团队。

3.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试点高校要准确定位网络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成人从业人员业余学习的特点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的关系,正确处理理论基础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和实践应用知识结合的关系,探索网络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建立适合于成人从业人员业余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学习型社会的新要求。

4.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试点高校要重视课程设计,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

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习活动、开发学习资源,根据学科内容选择恰当的媒体形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差异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和传播方式。

2023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

2023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

2023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一、前言2023年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即将开始,作为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提升教育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将对2023年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指南进行全面评估,并就申报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以期为各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帮助。

二、整体要求2023年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要求课程建设要符合国家教育政策,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具体而言,申报课程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1.课程特色每门申报的课程都应具有明显的学科特色和教学特点,突出创新性、实践性和针对性。

2.教学质量申报的课程应该在教学质量上有较高水平,学术水平要求较高。

3.教师团队教学团队要求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教学经验,能够保证课程的正常运行和不断的改进。

4.社会需求课程内容要切合社会最新需求,与时俱进,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申报流程针对2023年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确定申报课程首先需要确定自己要申报的课程,明确课程的名称、特色和教学目标。

2.准备材料申报过程中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设计和教学成果等相关材料。

3.专家评审申报材料提交后,需要经过专家评审,评审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的教学质量、特色和社会需求等方面。

4.督导评估通过专家评审后,还需要进行督导评估,主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评估和考核。

四、个人观点2023年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对于提升高等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科建设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参与申报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和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国家精品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习体验。

五、总结2023年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本文对申报指南的全面评估和探讨,相信各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申报工作的要求和流程,为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益的帮助。

精品课申报课程材料

精品课申报课程材料

精品课申报课程材料
申报精品课程所需的课程材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大纲,课程大纲是课程的框架,包括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在申报精品课程时,课程大纲
应该清晰明了,突出课程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2.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课程实施的具体安排,包括教学活动
设计、教学资源准备、教学环节设置等。

申报精品课程时,需要提
供详细的教学设计,突出课程的教学特色和亮点。

3. 教学资料,包括课件、教学辅助材料、教学实验材料等。


些教学资料应该符合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的要求,能够支持课
程的有效实施。

4. 教学成果,包括学生的作业、实验报告、课程项目成果等。

这些教学成果能够反映课程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申
报精品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5. 教学评价,包括学生的评价、同行评价等。

这些评价能够客
观反映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对于申报精品课程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准备这些材料时,需要充分考虑课程的特色和创新点,突出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教学特点。

同时,还需要结合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符合性。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2023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

2023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

2023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一、申报范围1.1 本指南适用于202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

1.2 申报范围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院和本科层次高校。

1.3 申报项目分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两类。

二、申报条件2.1 专业课程申报条件:2.1.1 专业课程应符合本学校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

2.1.2 初选课程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该课程在近五年内至少连续三届被评为校级以上优秀课程;(2)该课程已顺利开设五年以上,成绩优秀,具有一定的教学应用与实践基础;(3)该课程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实践价值。

2.1.3 符合初选条件的专业课程,需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基础课程申报条件:2.2.1 基础课程是本学校所有专业共同开设的课程。

2.2.2 初选课程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该课程在近五年内至少连续三届被评为校级以上优秀课程;(2)该课程已顺利开设五年以上,成绩优秀,具有一定的教学应用与实践基础;(3)该课程在学科基础理论、实践方法或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2.2.3 符合初选条件的基础课程,应强化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学科交叉与实践应用。

三、申报流程3.1 申报单位应于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提交书面申请。

3.2 申报单位须提供以下材料:(1)课程申报书(包括申报表格、申报理由、实施方案等);(2)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源;(3)近三年学生评教结果和教学质量评估报告。

3.3 教育行政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申报项目进入评审环节。

3.4 评审环节包括学校内部评审和专家评审。

3.4.1 学校内部评审:(1)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用等方面的评估;(2)评审结果形成评审报告,作为评审结果的重要参考。

3.4.2 专家评审:(1)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通过学校内部评审的申报项目进行评审;(2)评审内容包括课程的教学资源、教学团队、教学成果等方面的评估;(3)评审结果将根据一定比例进行选拔,入选精品课程的比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及评审常识
时间:2005-2-6 20:13:01 作者:教务处点击:70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是教育部正在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四是教材建设。

五是实验建设。

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六是机制建设。

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期间由于爆发非典疫情而延缓了一段时间,但随着全国取得抗非斗争的胜利,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很快又步入了正规。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采用学校先行建设,省、自治区、直辖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
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

教育部在网站上设立“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页,发布与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相关的政策、规定、标准、通知等信息,整个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申报阶段,二是评审阶段,三是公布结果阶段。

一、申报阶段
2003年教育部计划建设150门左右精品课程,作为“质量工程”先期启动的四项主要工作之一,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一经启动就得到了全国高教战线的广泛拥护和认真落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组织本地区的高等学校参加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在先进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评选的基础上向教育部推荐优秀课程,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推荐工作,特别增加了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有关专家组织向教育部直接推荐的渠道,通过这两种渠道,全国共推荐494门课程申报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申报课程的高校全部采取网上填写的形式向教育部提交申报材料,教育部不接受高校任何书面申报材料,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进入评审阶段。

二、评审阶段
精品课程的评审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资格审查、网上教学资源评审、专家会议终审、课程公示,最终共评选出“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1.资格审查,2003年10月17日精品课程申报工作截止,本年度全国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8个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织推荐来自260所高校的494门课程申报国家精品课程,按照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03]3号)的要求进行资格审查,共有467门课程通过了资格审查。

2.网上教学资源评审,资格审查结束后,教育部按照学科专业分类组织专家对240所高校的467门课程进行了网络通讯评审,本次评审总计聘请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和青海除外)159所高校的381名专家参与网络评审,专家严格按照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2003年度)》对参加评审的课程打分,教育部根据专家打分和课程排名遴
选出210门课程参加专家会议终审,上会课程覆盖24个省、市、自治区(海南、青海、西藏、甘肃、宁夏、新疆、贵州没有课程上会),107所高等学校。

3.专家会议终审,教育部于2003年12月18日至20日组织专家召开了精品课程专家终审会议,对网络通讯评审遴选出的210门课程进行终审,通过专家投票最终评选出151门国家精品课程,覆盖21个省、市、自治区,83所高校。

4.课程公示,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要求,教育部于2004年1月5日至2月5日对入选国家精品课程的151门评审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网络资源、授课录像等材料进行了公示。

三、公布结果阶段
入选课程经过一个月公示,如无异议,则由教育部正式发文授予“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称号,向社会公布课程的所有网络资源进行共享。

获得“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须在五年中负责维护和更新课程内容,保持网络畅通,教育部将根据《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

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从开始就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处于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入选的151门“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中有院士参与的课程7门、首届国家教学名师主持的课程33门,占到课程总数四分之一,为真正体现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精品课程建设是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切实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体现,为推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在高等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