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赛课一等奖)讲课教案共35页
归园田居公开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27/38
• 2.善用比喻
• “尘网”、“樊笼”比喻官场,表示 对其厌恶
• “羁鸟”、“池鱼”自喻,表示渴求 摆脱束缚紧迫心境
• “旧林”、“故渊”比喻乡土田园生 活,表示对其喜爱之情
• 形象贴切,诗歌感情色彩浓厚
28/38
• 自四十一岁归隐田园之后,陶渊明确确实实享受了一段“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田 园乐趣。然而书香门第出来陶渊明毕竟不是稼穑好手,“ 垦荒南野际”辛勤也未必能使他过上衣食无忧小康生活。
1/38
2/38
3/38
世外桃源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 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4/38
• 陶渊明桃花源景色怡人,民风淳朴,在 那里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他们过着一 个自己自足与世隔绝生活,这个充满人 情温暖桃花源是陶渊明心中理想国,不 过,这美好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 ,那么,在现实中,陶渊明向往居处是 怎么样呢?
品中统计了他于1845至1847年在康科德附近瓦尔登湖
畔度过一段隐居生活。在他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
义理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 。他向我们提醒出一个人
类与自然完美融合新型生活方式。
34/38
霍乐威尔田园真正迷人之处,在我看是:它遁隐 之深,离开村子有两英里,离开最近邻居有半英 里,而且有一大片地把它和公路隔开了
2、“爱丘山”、“ 守拙”表示 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对田园生活向往
15/38
3、既然“性本爱丘山”,“守拙 归园田” 陶渊明何以要出仕?
2024版《归园田居》公开课优秀教案
28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29
17
陶渊明其他代表作品简介
2024/1/26
01
《桃花源记》
这是陶渊明的一篇著名散文,描述了一个理想中的乌托邦世界——桃花
源。这里的人们过着与世无争、和谐美好的生活,反映了陶渊明对于现
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
02
《饮酒·其五》
这是陶渊明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饮酒的乐趣,
2024/1/26
21
东西方田园诗歌概述
东方田园诗歌
以自然景色、农村景物和隐居生活为题材,表达诗人对宁静、淡泊、悠远生活 的向往和追求。代表诗人有陶渊明、王维等。
西方田园诗歌
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以描绘自然风光、农村景象和田园生活为主题,表现诗 人对简朴、自然、和谐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代表诗人有荷马、维吉尔等。
相关资源推荐
推荐一些与陶渊明和《归园田居》 相关的研究资料、网站和多媒体
资源。
课外阅读建议
提供一些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陶 渊明作品和其他相关诗歌,以帮 助学生深入了解陶渊明及其诗歌
风格。
拓展学习方向
建议学生可以从文学史、艺术鉴 赏、文学创作等角度进一步拓展 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
美能力。
2024/1/26
2024/1/26
9
逐句解读,深入理解诗意
2024/1/26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01
描述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开荒种地,守拙归真。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02
具体描绘诗人的田园生活环境,简朴而宁静。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03
运用对仗和拟人手法,描绘出田园风光的优美和生机。
归园田居教案一等奖
归园田居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朴素平淡的语言表达情怀的能力。
3、培养学生能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的内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在诵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
2、掌握诗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学习他那种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
2、学会辩证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二、教学重点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四、教学方法1、运用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运用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3、运用讨论法,让学生自己品味诗中运用的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
4、探究阅读法,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有新意。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语:由陶诗《饮酒》、《桃花源记》导入。
一提到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我们就会想到他的名句。
你能说出名句吗?《桃花源记》里,诗人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体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纯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一》,体会他超凡脱俗的品质和归隐田园后闲适愉悦的心境。
(二)简介陶渊明,并解题《归园田居》是一组诗,共五首,歌咏田园生活之乐。
写于辞官归隐的次年。
此诗为第一首,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叙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轻松喜悦之情,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三)诵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1、要求大声朗读,并读准字音、节奏。
老师巡视。
2、指名朗读,师正音:羁、拙、荫、暧暧、樊3、老师指导朗读断句。
大家知道四言诗的朗读节奏是二二式,那么五言诗的朗读节奏通常是二一二式或二二一式。
例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那么“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怎么读呢?大家试一试来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一等奖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一等奖《《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五首诗歌2、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法学法设计:1、诵读品味2、想象联想3、扩写诗歌课前活动设计:课前任选一名诗人,每人准备一首古诗,感情朗读,注意体会诗歌意境教学过程:饮酒陶渊明一、导言: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
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回顾作者简介,背诵有关作品,体会诗人的心境及生活态度1、《桃花源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2、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思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三、整体感知:1、反复朗读诗歌,明确:庐喧篱的读音2、体会诗人的感情,小组比赛朗读。
3、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四、赏析诗歌:[想象情景,体会意境与感情]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叙述、议论]思考: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为何生活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宁?写诗人身居人世,并非无俗事纷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
因而心远地自偏[平和的心态必然拥有平和的生活]后六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神来之笔:写景]描写自己采菊东篱时无意偶见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胜景与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交感融合,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
2《归园田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归园田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归园田居》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在反复吟咏中体味诗人情感,在探究中体会诗人的归田之因。
2、通过鉴赏田园风光,了解归隐类田园山水诗描写景物的一般写法。
3、对比中国古代不同文人的生命选择,明确选择人生道路的标准:遵循自己的内心。
【教学内容】1.熟知课文字词读音和释义。
2.了解陶渊明生平经历。
3.梳理诗歌线索,体会诗歌情感。
4.概括诗歌主旨,理解诗歌表现出的思想价值。
【重难点分析】1. 重点:归隐类田园山水诗描写景物的一般写法。
2. 难点:理解诗歌内在的思想价值,明确选择人生道路的标准:遵循自己的内心。
【教学方法】1.讲授法2.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李子柒乡村题材视频。
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其中有舒适安宁、悠闲自在,也有琐碎繁重的农事劳作。
作为分析陶渊明人生选择的基础。
2.提问回顾: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现江西省九江市)人,我国东晋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志济于苍生"的志向。
二、诵读诗歌,品味情感1、齐读诗歌,大致了解内容。
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个人朗读,概括出诗歌的情感:厌恶官场,眷恋田园。
三、深入文本1、如何可以看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字词,分析一下。
误:失误、错误,“误”字写出了诗人的心路历程,多年以后才发现官场的生活与自己的本性相违背,人生竟然已经在这个完全不适合自己的地方浪费了这么多年,“误落尘网中"呈现出诗人对前半生仕途生活的悔恨和自责。
去:离开,离开田园,诗人言下之意,田园才是真正的归属。
羁鸟、池鱼:将自己比喻成笼中之鸟和池中之鱼,强调了不自由的感觉,极言在官场中自己那种被束缚、被压抑的痛苦,以及对田园的思念。
守拙:拙,愚拙的本心,重点不在愚拙,而在于本心本性,诗人想要守住自己的本心。
总结:第一层诗人表达了官场带给他的束缚和压抑,他说:我不适合官场,不愿做一个城府深沉、满心机巧以谋求私利的人,不愿浪费生命去追求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我要回到让自己安心踏实的家中去。
归园田居优质教案《归园田居》其一一等奖优质教案
归园田居优质教案《归园田居》其一一等奖优质教案《归园田居》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诗歌整体理解,分析诗歌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掌握古典诗歌鉴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归园田居》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向往和赞美。
2. 掌握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意象分析,艺术特色把握。
2. 教学重点:诗歌整体理解,鉴赏方法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田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田园生活宁静与美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韵律美。
3. 知人论世:介绍诗人陶渊明生平,帮助学生解诗歌背景。
4. 整体理解:分析诗歌题目、结构,概括诗歌内容。
5. 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意象,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向往和赞美。
6. 艺术特色:讲解诗歌艺术特色,如对仗、韵律等。
7.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类似诗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分析。
8.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鉴赏方法,分析另一首田园诗歌。
六、板书设计1. 诗歌题目:《归园田居》其一2. 诗人:陶渊明3. 诗歌内容概括4. 意象分析5. 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归园田居》其二,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描绘,运用鉴赏方法进行赏析。
2. 答案:《归园田居》其二诗人:陶渊明内容概括:诗人描绘田园生活宁静、和谐,表达对田园生活热爱。
意象分析:诗句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描绘优美田园风光。
艺术特色:本诗运用对仗、韵律等手法,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向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田园风光图片、讲解诗人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但在引导学生分析意象和艺术特色方面,还需加强引导,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归园田居》江苏省教学比武一等奖教案
《归园田居》江苏省教学比武一等奖教案第一篇:《归园田居》江苏省教学比武一等奖教案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诗歌有关诗人归隐田园的基本内容。
2.让学生通过品景明情,体悟诗歌营造的恬静、淡雅、和谐的意境,合作探究诗人“归隐”的内涵与价值。
3.引导学生学习诗人热爱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和追求自由独立人格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紧抓诗眼“归”深入探究诗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者回归田园的心境和思想。
教学过程:一、以岳阳楼对联中相关内容导入新课(幻灯1)对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泪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到崖疆。
潴(zhū)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过程:师表演朗诵对联,借助下联中的尾句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本土人文资源,让学生亲近作者,走进课堂。
同时,借助句子中的“真意”一词构建课堂。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初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情况,落实字音、节奏。
形式:指定一学生试读,师生点评,学生齐读。
2.生听录音,再次感知诗歌内容。
(播放视频资料)师提出听读要求:试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基本内容。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名家朗读技巧,感知诗歌内容。
生就听读要求作回答。
明确:诗歌主要叙写了诗人从官场到田园的回归。
三、抓住诗眼,解读文本内涵。
1.师设问过渡。
设计意图:引出对诗歌内容的深入解读。
问题:本诗的诗眼是什么?(明确:归)(幻灯显示“归”)围绕“归”字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归因、归处、归后)2.品味词句,分析“归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紧扣文本品味词句的能力,为后面生进一步理解诗人回归田园的价值取向打下基础。
①生据课文内容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就近与同学进行交流。
归园田居教案一等奖归园田居教案(通用
归园田居教案一等奖归园田居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诗歌散文》单元,具体内容为《归园田居》。
本课包括课文鉴赏、创作背景介绍、重点词汇解析、课文朗读与解析等,重点章节为第一、二两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陶渊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古典诗词的品鉴水平。
3.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陶渊明归隐思想的理解,以及对古诗词的鉴赏。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与解析,重点词汇的讲解,陶渊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古诗词鉴赏资料、词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描绘田园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课文解析: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陶渊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身处陶渊明的时代,面对归隐与入世的抉择,展开小组讨论。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与《归园田居》主题相近的古诗词,讲解鉴赏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另一首古诗词。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归园田居2. 重点词汇:归隐、田园、自给自足、安贫乐道3. 陶渊明人生观:追求自然、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归园田居》与《桃花源记》的异同。
2. 答案:从主题、手法、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两者的异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在课文解析和鉴赏方法的教授上是否到位,学生是否能理解陶渊明的归隐思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人其文。
同时,推荐一些关于古诗词鉴赏的书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课文解析中陶渊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讲解;2. 实践情景引入的小组讨论;3. 例题讲解中古诗词鉴赏方法的传授;4. 作业设计中比较《归园田居》与《桃花源记》的异同;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指导。
归园田居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归园田居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归园田居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归园田居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3. 培养学生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归园田居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 归园田居的特点和表现形式;3. 归园田居与乡村发展的关系;4. 归园田居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复述法:通过复述归园田居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精神需求;2. 反思法:引发学生对于归园田居的思考,让他们思考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乡村生活;3. 图片分析法:通过展示一些归园田居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描述其中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1. 导入(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归园田居的概念和背景,并引发学生对于乡村生活的讨论。
2. 学习(20分钟):(1)复述归园田居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讨论现代人对于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分析(25分钟):(1)展示归园田居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描述其中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讨论归园田居与乡村发展的关系。
4. 总结(10分钟):老师总结归园田居的特点和意义,并鼓励学生对乡村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教学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通过讨论和图片分析得以考察和评估。
此外,老师还可以布置小组报告或者个人写作任务,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归园田居的理解和对于乡村生活的思考。
1. 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亲身体验乡村生活,了解和感受归园田居的实际情况;2. 借助社区资源,组织学生参与乡村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志愿活动;3.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调研,撰写乡村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小论文或研究报告。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归园田居的了解和认识得到了提升。
同时,学生对于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和加强。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采用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归园田居的实际情况和其对于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归园田居教案一等奖归园田居教案(通用
归园田居教案一等奖归园田居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归园田居》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对陶渊明及其时代背景的介绍,对归园田居诗词的解析,以及对诗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入剖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陶渊明的生活背景和归园田居的主题。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感受诗词中的意境和韵律美。
3. 引导学生从诗词中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诗词的鉴赏和分析。
难点:对陶渊明归园田居思想的深入理解,诗词中意境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田园风光图片,引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想象,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介绍陶渊明及其时代背景,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诗词进行详细解析,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关键词、意象,深入理解诗词意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其他诗词进行鉴赏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归园田居》2. 内容:a. 作者:陶渊明b. 时代背景:东晋时期c. 诗词主题:向往田园生活d. 鉴赏方法:关注关键词、意象,把握意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从《归园田居》中选取一首你最喜欢的诗词,进行鉴赏分析。
2. 答案要求:分析诗词的意境、表达技巧,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自然、体验田园生活,培养生活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词的鉴赏分析2. 作者陶渊明的生活背景和思想感情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中的鉴赏分析要求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词的鉴赏分析1. 关键词: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关键词,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采菊”、“悠然”等,通过分析关键词,帮助学生把握诗词的意境。
《归园田居(其一)》赛课一等奖
古典诗歌传承与发扬思考
传承古典诗歌精神
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 们应该传承其精神内涵,学习其
艺术手法,发扬其文化价值。
融合现代审美理念
在传承古典诗歌的基础上,我们应 该融合现代审美理念,创新诗歌形 式和内容,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 审美需求。
推广古典诗歌教育
通过推广古典诗歌教育,让更多的 人了解和欣赏古典诗歌的魅力,提 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学术交流与研究
开展跨文化的学术交流和 研究活动,深入探讨东西 方田园诗意象的异同点及 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06 教育应用推广及实践案例 分享
中学语文课程中《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归园田居(其一)》的学习, 让学生理解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 容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 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课外拓展活动:陶渊明诗歌朗诵会
1 2
活动目的
通过朗诵陶渊明的诗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 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和艺术修养。
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自选陶渊明的诗歌进行朗诵,配以适当 的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3
活动形式
可以采用班级、年级或学校等不同规模的组织形 式,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和点评,提高学生的 参与度和活动效果。
诗中描绘的田园景象, 体现了诗人远离尘世 喧嚣、追求宁静生活 的愿望。
追求自由、忘却名利价值观体现
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心灵 的自由,摆脱了世俗的束缚。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 和超脱,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 足。
通过田园生活的描绘,诗人传 达了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独立 自主的生活态度。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教育创新实践:将古典诗歌融入现代生活
《归园田居》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教学目标 03 教学内容 04 教学方法 05 教学过程
06 教学评价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教学目标
第二章
知识与技能
● 知识与技能:了解《归园田居》的背景和作者,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手法 ●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以下是根据用
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诗歌主题:田 园生活与自然
风光
诗歌结构:分 为五个部分, 分别描述了田 园生活的不同
方面
教学内容:引 导学生理解诗 歌的主题和结 构,掌握诗歌
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讲 解、讨论、小
组合作等
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描绘自然景物,寄托情感和 思想
田园风光与隐逸情怀的融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改进措施与建议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 写作能力
增加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 率
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 文素养
教学内容
第三章
《归园田居》的作者及背景
作者介绍:陶渊明,东晋末至 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 家。
创作背景:陶渊明因无法忍受 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 决地辞官归隐,脱离了樊笼的 束缚,重返自然,终其余生, 过着世外桃源般清静闲适的生 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意境:通过意象营造出的氛围和境 界
《归园田居》全程优质公开课赛教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全程优质公开课赛教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归园田居》全程教案《归园田居》教案教学目标:1、解读田园风光构成的意境。
2、解读诗人归田园前的心境,解读诗人形像。
3、简单了解陶诗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做一道选择题:如果大家走入社会,有两条道路给你们选择——1、做大官,有名有利。
2、做农民,平平淡淡。
同学们选择哪条路呢?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
舍和得充满烦琐的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
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
而且,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
《归园田居》写于归隐后一年。
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三、析题:文章和诗歌的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
那么,“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是“归”还是“居”?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请同学们看屏幕,我们这节课就要了解的几个问题: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请大家将书翻到103页。
归园田居优秀获奖教案
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让我们欢迎前来听课的老师们。
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授课从前,让我们来想一想,假定你们此刻有能力有条件选择或许设计自己的房屋,那么你们会怎么选择呢?(畅所欲言)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本质上也是一种人生的价值取向。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人对名利趋附者众,有人却自甘平庸,淡泊名利。
自然,不一样的选择有不一样的原因。
东晋有名的文学家陶渊明也做过这样的选择题,他的答案是什么呢?我们从前学过他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大家还记得在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吗?(友善的,同等的,快乐的)。
的确,在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里,没有压迫,没有官僚,人人同等,明主而自由,他们过着一种与世隔断自给自足的生活。
我们都知道这个充满人情暖和的桃花源是陶渊明心中理想国家,也是他心中的精神净土,灵魂归宿。
但是,在美好的理想中得桃花源在现实中有没有呢?既然没有,那在现实中,陶渊明所神往的住所是什么样呢?是否是和大家的选择是同样的呢?此刻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走进陶渊明。
陶渊明,别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后代称之为“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我们在初中以前学过《五柳先生传》,后代广泛以为这是陶渊明的自传,故曰自称“五柳先生”。
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创始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新的境地。
陶渊明的一世算得上是起起伏伏的,他的曾祖父以前做过大司马,大司马是什么职位呢?掌管一个国家军权的职位,堪称是十分显赫的出身,他得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但是当他少年时,家道便逐渐地衰败了,家境也逐渐贫穷起来。
固然说在青年时代,陶渊明也有过立功立业为国效忠的弘愿,但是他并无获得朝廷的重用,到头来只担当过几任没关痛痒的小官。
直到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利,正如每个朝代到末期同样,当时政府腐败,钩心斗角,政界黑暗,尔虞我诈。
这样的现实让满怀一腔热血的陶渊明非常绝望,假如陶渊明会唱歌,那他一定会低吟一曲“我的心真的受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