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唐雎不辱使命》精美课件(1)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先王受地; 从先王那里
这样 接受土地;
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希望; 守卫 它 不 交换 语序
秦王不悦。
高兴
安陵君 因 使唐雎使 于秦。
于是;因此 派, 出使;到;
参考译文:
秦始皇派人对安陵君说:“我 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 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 很好;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 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卫它, 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 因此派唐雎到秦国出使。
• 5、体会唐雎的说话技巧,并从中获得启 示。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谋略和言论的 汇编,又名《国策》、《国事》,是西汉末年刘 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东周、 西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 中山十二策,其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六 国灭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政治、外交、军事等 方面的状况和社会面貌。
色挠 náo 以头抢地 qiāng
寡人谕矣 yù 休祲 jìn
听读并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把握节奏。
第一段
秦王 使人 谓 安陵君曰:“寡
派 对…说
人欲 以 五百里之地 易 安陵,
想要 用
的 交换
安陵君 其 许寡人!”
助词,加重语气 ,译 为“一定”“可要”
答应
文言词语“其”
一、作代词 1.代人、代物、代事。 作第三人称代词,在翻译句子时,可译作 “他(她)”“他(她)的”“他们” “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自己(的)”。在单独解释“其”时, 要指明具体代指的内容。
以 头 抢 qiāng 地 耳。”


罢了
秦王盛怒,对唐雎说:您也曾 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 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 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上百万, 流出的鲜血上千里。唐雎说: 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 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 摘掉帽子赤着脚,把头撞地罢 了。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
它们 指两只狼
不能指其一端。其中 其一犬坐于前 其中 复前行,欲穷其林 这片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前一个“其”表反问,可译作“难道”,后一 个“其”表猜测,可译为“恐怕”。
安陵君其许寡人! 表愿望,可译为“可要”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
给予恩惠 加,施加

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
交换
很好 即使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 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采取 “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 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
“出小饵而钓大鱼”是秦国国君的老伎俩。秦惠文王 (许商於六百里地给楚怀王以促齐楚断交)、秦昭襄王 (十五城请易赵惠文王和氏璧)都曾使用过。
第二段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
对…说;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的 交换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听从; 为什么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
况且
使...... 灭亡
然而, 凭; 但是
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
把 当作 忠厚有德 行的人
故不错意也。错,通“措”,
所以
施行。
今吾以十倍之地,

的 介词,引进动作
行为直接涉及的
请 广 于君, 对象。可译为
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相继吞并 各诸侯国,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在它 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 独立的地位。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 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 一场外交斗争。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 秦国谈判。
地图
唐雎 jū
怫然 fú
韩傀 guī
免冠徒跣 xiăn
缟素 găo 庸夫 yōng
2、秦王对唐雎说“秦灭韩亡魏”之 事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安陵君如果违抗我的意愿,将会遭到 韩国和魏国的下场。
3、唐雎回答秦王与安陵君回答秦王 使者的话在内容和语气有何异同?
两人拒绝秦王的理由是一样的,只是 安陵君拒绝的口吻没有唐雎那样坚决。 安陵君只是“愿终守之,弗敢易”,比 较委婉;而唐雎口气强硬,用“虽千里不 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的反问句, 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
2.表示特指若干中的一个,译为“其中” 的意思。
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这)”“那(这)个”
“那(这)些”“那(这)里”等。
二、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 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使用,可译 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 “难道”等,或不译。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第三段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盛怒的样子;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曾经 听说 不译,主谓间取独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
也。”回答
不曾 听说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不译。 使 ……倒下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平民。 不译。
xiăn ,脚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摘掉帽子,光着脚;
《唐雎不辱使命》精美课件(1)




不 辱 使
辱辜 没负
完 成 了 出 使

的 任

学习目标:
• 1、识记作者及《战国策》的常识,掌握 生字。
• 2、了解“士”这种社会阶层。 • 3、积累文言词汇,翻译课文。 • 4、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分析唐雎、秦
王的人物形象,感受古人的智慧、勇气和 节操。
“给”“让”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扩充;
而君 逆 寡人者,
但是 违背; ……的原因
轻 寡人 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气助词,
轻视,看轻;
相当于“吗”。
唐雎对曰:“否,非若 是也。
回答

表判断语气, 这样,如此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 而守之,
从先王那里接受的土地 表承接
虽千里不敢易也,
即使;
岂 直五百里哉?”
何况 只,仅仅 呢 难道
平庸无能的人;
非士之怒也。夫 专诸之
指有才能
发语词
有胆识的人;
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扫过
聂政之刺韩傀 guī 也,
不译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
一道白光 冲
不译。
刘向(约前77~前6),字 子政,汉室皇族。西汉经学 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 士,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份地 位的特定社会阶层 ,春秋战国时期, 士是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之人的称呼。 士倾尽平生所学只为一展抱负,他们 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气概。他们的活动 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者的地 位.
• 士分为“学士”:孔子、荀子等; “策士”:苏秦、张仪、邹忌、唐雎、 触龙等;“术士”:荆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