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地图
中国历史地图集 元时期图
元时期图《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1)——元时期图组元时期图组编例一、本图组包括全图二幅,分幅图十八幅,插图六幅。
二、全图二幅,分别反映前后期疆域政区概貌。
前期全图以1280年(至元十七年)为准,画出中书省和陕西四川、云南、江淮、福建、江西、湖广六行中书省的治所、省界,部分直隶于省的路府州,以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部分土司。
其时西南地区有一些洞寨尚未归附,因图上无法钩勒其范围,概作省界内处理。
有些地方当时建置不明,图中只标地名,不标路府州县。
东北标出成吉思汗诸弟封地大致范围。
吐蕃地区领以撟苤圃簲,下设宣慰司、元帅府、招讨司等,具体建置罕见记载,图从从阙。
西北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联兵抗元,二汗辖境难以分清,且察合台汗笃哇实受制于窝阔台汗海都,故作一区处理,标出二汗国大致范围;窝阔台汗的注记字体略大于察合台汗,籍以表示前者为主宰,后者为从属。
二汗常同驻的塔剌思,以首府符号表示。
后期全图以1330年(至顺元年)为准,画出中书省和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十行中书省的治所、省界、部分路府州以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宣抚、安抚等司,和甘肃行省以西的哈密力、别失八里、哈剌火州三区,吐蕃地区由总制院改称的宣政院及其所辖三个宣慰司的大致范围。
窝阔台汗国已不复存在;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二部,界域不明,故仅标“东部”、“西部”于相应地区,不画界线。
二部首府用同一符号表示。
其时又设征东行省于高丽国,行省最高长官“丞相”即由高丽国王兼任,“从其国俗”、“自奏选属官”,行省仅有空名,故只标出省名,仍作邻国处理。
三、分幅图以1330年(至顺元年)为准。
元十七幅:中书省、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十行中书省、宣政院辖地各一幅;中书省及云南、江浙、湖广三行省部分地区建置太密,难以画全,各加一分幅,扩大比例尺,画出全部建置;西北直隶元廷的哈密力、别失八里、哈剌火州三区合一幅。
中国元朝1330年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元朝1330年地图及其说明张书林编辑元时期1330年图说本图以《元史地理志》所载文宗至顺元年(1330)版籍为准。
其时“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
”中书省甘肃、辽阳、河南、岭北等处相继建立行省后,中书省辖境遂限于河北、漠南、山东、山西。
岭北行省大德十一年(13 0 7)置和林行省,治和林(蒙古后杭爱省厄尔得尼召北,1235年后辖东起哈刺温山(大兴安岭),西至也儿的石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内蒙古新疆部分、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辽阳行省至元初曾置东京行省,旋罢。
二十三年再立,同年罢。
二十四年(12 8 7)复置,改称辽阳,治辽阳路(今辽阳市)。
辖境相当金东京、咸平、上京三路和北京路的大部分,西北起大兴安岭外兴安岭,东南抵海,接高丽境。
河南江北行省至元二十八年(1291)割中书省之河南、江淮、湖广二行省之江北立,治汴梁路(今开封市)。
辖境有今河南省河南部分和湖北、安徽、江苏三省的江北部分。
见1280年图说。
陕西行省四川行省至元十八年(1281)分陕西四川行省为陕西、四川二省,其后一度再合为一,二十三年又分为二。
陕西行省治安西路后改奉元路(今西安市),辖境相当金陕西五路及南宋利州路部分地,东起山陕间黄河,西包河挑,南起大巴山,北包鄂尔多斯草原。
四川行省治成都路,相当宋成都、潼川、夔州三路及利州路一部分,今四川省的大部分。
见1280年图说。
甘肃行省景定二年(12 61)立西夏中兴行省于西夏故地,治中兴府。
其后屡罢屡置,至元十三年(12 8 6)徙省治于甘州路(今张掖),改称甘肃行省。
辖境有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河西地区和内蒙古西部。
云南行省因旧。
辖境在今缅、泰境内有所扩展。
见1280年图说。
江浙行省至元二十一年改江淮行省为江浙行省,徙治杭州。
二十三年还治扬州,复称江淮行省。
二十六年再徙杭州,二十八年(1291)割江北州郡隶河南行省,改称江浙。
中国历史地图之十五:元末明初
中国历史地图之十五:元末明初333-1350:元惠宗晚期中国历史地图-元(1281-1368)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元宁宗去世后,元明宗的长子妥懽贴睦尔被文宗皇后卜答失里从静江(广西桂林)召回并立为帝,是为元惠宗,又称元顺。
元惠宗在位之初,1335年燕帖木儿的儿子唐其势阴谋推翻,另立元文宗义子答剌海。
幸右丞相伯颜粉碎叛乱,但属于保守派的他掌握朝政,权力盛大。
他禁止汉人参政并取消科举,这些都与元惠宗发生冲突。
中国历史地图-元(1281-1368)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中国历史地图-元(1281-1368)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1340年元惠在伯颜之侄脱脱的帮助下,终于废黜伯颜。
脱脱为相与元惠宗亲政前期时,元廷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颁行《至正条格》法规,使得革新政治,社会矛盾缓和,史称至正新政。
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由右丞相脱脱(后改由阿鲁图)主持,两年后修成。
元朝后期,特别是1340年代中后期至1350年代期间,干旱、瘟疫与水灾时常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
与此同时,元廷不断收取各种赋税,使百姓的生活更加艰苦,使得白莲教逐渐流行,并成为对抗元廷的势力。
早在1325年就发生过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武装起事。
1338年江西袁州(今江西宜春)彭和尚、周子旺等白莲教徒起义失败,彭和尚逃至淮西。
1350年元廷下令变更钞法,铸造“至正通宝”钱,并大量发行新“中统元宝交钞”,导致物价迅速上涨。
1351-1366:元末民变中国历史地图-元(1281-1368)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石人一出天下反】“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是至正十年(1350年)普遍流行于黄河灾区的一个民谣。
到1351年,果然因为挑动黄河,天下反了。
这一年,元朝政府命工部尚书贾鲁发汴梁、大名等十三路农民共十五万人修治黄河,同时又派兵沿黄河镇压。
就是这些黄河工地上服役的农民,点燃了红巾军起义的导火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件(共16张PPT)
西藏从此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 个地方行政区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件(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件(共16张PPT)
元朝四等人制
• 元朝统治者为维护队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 将全国居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 个等级。蒙古人为第一等级,享有各种特权。色 目人是指党项人、畏兀儿人以及以西诸族出身的 人们。汉人是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各族人民, 以及四川、云南两省的人,除汉族外,还有女真 人、契丹人。南人大体是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 人。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不平等的。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根 据各地区的情况,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区 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 的控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件(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件(共16张PPT)
1.澎湖巡检司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一、元朝的疆域
•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 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一、元朝的疆域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二、行省制度
• 1.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 2.行省制度
1.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 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1.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制度, 下设六部
(2)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 全国的军队
(3)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枢密院
吏部
皇 帝 中书省
户部 礼部 兵部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元朝1330年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元朝1330年地图及其说明张书林编辑元时期1330年图说本图以《元史地理志》所载文宗至顺元年(1330)版籍为准。
其时“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
”中书省甘肃、辽阳、河南、岭北等处相继建立行省后,中书省辖境遂限于河北、漠南、山东、山西。
岭北行省大德十一年(13 0 7)置和林行省,治和林(蒙古后杭爱省厄尔得尼召北,1235年后辖东起哈刺温山(大兴安岭),西至也儿的石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内蒙古新疆部分、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辽阳行省至元初曾置东京行省,旋罢。
二十三年再立,同年罢。
二十四年(12 8 7)复置,改称辽阳,治辽阳路(今辽阳市)。
辖境相当金东京、咸平、上京三路和北京路的大部分,西北起大兴安岭外兴安岭,东南抵海,接高丽境。
河南江北行省至元二十八年(1291)割中书省之河南、江淮、湖广二行省之江北立,治汴梁路(今开封市)。
辖境有今河南省河南部分和湖北、安徽、江苏三省的江北部分。
见1280年图说。
陕西行省四川行省至元十八年(1281)分陕西四川行省为陕西、四川二省,其后一度再合为一,二十三年又分为二。
陕西行省治安西路后改奉元路(今西安市),辖境相当金陕西五路及南宋利州路部分地,东起山陕间黄河,西包河挑,南起大巴山,北包鄂尔多斯草原。
四川行省治成都路,相当宋成都、潼川、夔州三路及利州路一部分,今四川省的大部分。
见1280年图说。
甘肃行省景定二年(12 61)立西夏中兴行省于西夏故地,治中兴府。
其后屡罢屡置,至元十三年(12 8 6)徙省治于甘州路(今张掖),改称甘肃行省。
辖境有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河西地区和内蒙古西部。
云南行省因旧。
辖境在今缅、泰境内有所扩展。
见1280年图说。
江浙行省至元二十一年改江淮行省为江浙行省,徙治杭州。
二十三年还治扬州,复称江淮行省。
二十六年再徙杭州,二十八年(1291)割江北州郡隶河南行省,改称江浙。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共26张PPT)
元代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明 灭元后,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行省,一般 简称省。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到现代。 元代中书省是中央的宰相府,蒙元为了控制汉人,不使地方 掌权起事,中书省便往各个区域分派中央官员,称为行中书 省(简称行省),由此,中央直接控制地方。
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
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C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军机处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
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B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是在元朝。
这一行政机构是( C)
事也不要去想,因为你无法决定将来。我们所能做的是享受当下,人必须全然地活在此时此刻,其余的都是妄念。二十四、每个人都会幻想各种美好的未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为之付诸行动,这大概就是你与这些人的不同!一、身为一个人,水倒七
分满,话留三分软。不清楚我的路子,就别打听我的底线。二、喜欢一个人并不是回复他所有的动态,而是研究下面的可疑评论。三、车子有油、手机有电、卡里有钱!这就是安全感!指望别人都是扯淡!再牛的副驾驶,都不如自己紧握方向盘。四、 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讨厌我,我也未必喜欢你,何必咄咄逼人费了口舌也讨人嫌,你闲得慌但是我没空陪你。
腹里:元对中书省直辖地区的通称。元朝把黄河以北, 太行山以东及以西的这片地区叫做“腹里”,就是现 在的河北、山西和河南、山东以及内蒙的一部分。
相关史实 中书省是中央的中枢机构,地方上遇有重大事务,就
派高级官员到地方处理,这些官员带有“行中书省事”头 衔,简称“行省”。到忽必烈在位的后期,这些行省不在 带有中书省的官衔,行省逐渐由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转 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元朝地图元朝疆域地图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即元世祖于1271年所建;1279年灭南宋;定都于大都现北京市..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除了蒙古人其它民族都是最低等;特别是汉人的命相当与一头牛.钱穆等国学大师对把蒙古的黑暗统治叫做没有制度的法术.章太炎认为蒙古统治时期应该为蛮夷史.1.因为忽必烈汗本身尊崇汉族文化致使四大汗国与元朝本身脱离宗主国关系请看:1252年;蒙哥命旭烈兀西征波斯等地..忽必烈即位后;命旭烈兀统领阿母河以西直至密昔儿埃及之境;建立汗国..其领土东起阿母河和印度河;西面包括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南抵波斯湾;北至高加索山..旭烈兀以蔑剌哈今伊朗阿塞拜疆马腊格为都城;设宰相掌管全国政务;任命了各省长官..1265年;旭烈兀子阿八哈继立;元朝赐他"辅国安民之宝"方印..阿八哈即位后;始定都于桃里寺今伊朗阿塞拜疆大不里土;以蔑剌哈为陪都..1284年;忽必烈遣孛罗丞相等出使伊利汗国;阿鲁浑汗将他留在汗庭参议政事..第七代伊利汗合赞统治时期;改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国势颇盛..1298年;合赞遣使入元朝;贡珠宝等物.." 权争影响显然亦未波及伊儿汗国. 更徨论因为忽必烈汗本身尊崇汉族文化致使其与元朝本身脱离宗主国关系2.元朝为什么定名为"元" 为什么要以易经中「大哉乾元」的文义命国; 为什么要取名自易经直书的文字格式、授时历;;在显示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其中一个朝代;元朝失败的地方是统治手法的低劣;不及满族精明..3.等级制度大体是根据归附蒙古征服者的时间先后建立的;先归附者其政治、法律地位较高;后归附者则较低..第3等级的汉人是指蒙古灭金以后获得的人口;包括生活在这一区域里的汉人和普通的契丹与女真等人;第4等级的南人;主要指南宋灭亡以后生活在原南宋疆域内的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民..事实上;4个等级中是存在着不同的集团的..例如;汉人地主同蒙古统治者的根本阶级利益是一致的;而普通汉人同蒙古平民则共同处于同被统治的境地..蒙古统治阶级出身于游牧民族;自身对于中原的农耕文化;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并非在行..这就决定了蒙古统治阶级在发展国家经济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必须要完全依靠其它民族的智慧与劳动;而等级制度毫无疑问是与之不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按今天的话说就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等级制度在元朝末期激起普通中国人的极大反抗..也许这是元朝最终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仁宗的"汉法"政治武宗海山即位不满四年;即在至大四年1311正月病死..三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即皇帝位;是为仁宗;蒙古号普颜笃汗..仁宗曾随李孟学习儒学;倚重汉人文臣..即位后;革除武宗旧政;力行"汉法"..武宗死后;仁宗不待正式即位;即在正月间废尚书省;并以"变乱旧章;流毒百姓"的罪名;拘捕脱虎脱、三宝奴、乐实等处死..各地行尚仁宗即位不久;即下诏罢废至大银钞及铜钱..民间行使者至行用库倒换..依旧印造中统钞及至元钞..凡官司出纳;一准中统钞数..同时派官焚毁至大钞.. 仁宗通过对孔孟的崇奉;表明以儒家的纲常之道作为统治思想..汉人儒士被任用;儒学在元朝得到重视..1313年皇庆二年下诏正式实行科举..自1314年八月;各州县推举年在二十五岁以上的举人参加考试的文士经乡试后;次年二月在礼部会试;然后御试..以后;科场每三年开试一次..蒙古、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分别考试出榜..科举实行后;在政治上多少满足汉人地主要求广开仕途的愿望;也使汉文化在蒙古、色目人中进一步传播..二..基因论从遗传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汉族、蒙古族、藏族;甚至包括北美印第安人;他们的祖先都是一个;蒙古利亚人这个蒙古利亚人的名词是西方人类学上的专业术语;它并不就是现先在的蒙古人..这个蒙古利亚人的祖先到底是北京的周口店猿人还是远在西伯利亚的还未发现的蒙古猿人;目前无从考证..三..血统论汉代;华夏族与南蛮融合成汉族;汉族形成..如果汉族人是以此为标准;那么后来的隋朝;唐朝;明朝回回族创立;清朝都是异族显然不是的..实际上是汉族不断有新鲜的血液加入..隋朝时;鲜卑族融入了汉族;形成新汉族..新汉族与汉代汉族文化上、血缘上一脉相承;没有太大差别;但差别还是有的;你可以看一下汉赋与唐诗的差别..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种的民族;只有相对纯种的民族..相对纯种的民族有汉族、藏族、大和族、满族、族、法兰西族、鞑靼族、土耳其族、保加利亚族等..四..地域论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如果以哪个时候的地域为标准;中国除了被元朝灭亡外;还被秦;隋;唐等等灭亡很多次了..这样的结论显然是错的..“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五..道德论首先纠正一个概念;元朝是包括蒙古和中原;面积约1200 ;少于清朝的最大面积1300-1400. 元朝不同于蒙古帝国;蒙古帝国有四大汉;元朝是其中之一;四大汉相互战争;激烈而残酷的内斗是元朝短命~100年的主要原因.元朝属于中国的一个朝代;中国人当然可以自豪. 战争没有正义和道德这一说;如今的美国的伊拉克战争是正义的中国不允许英国贩卖鸦片搞慢性种族灭绝;导致鸦片战争;这么无耻的战争;你见过英国人忏悔了么香港回归的时候;英国人是心甘情愿的么战争就是战争;把道德这类因素参和在里面;是不适当的..六..首都论:元朝为什么用中国的地方做首都大可继续在和林;撒马尔罕在地理大都现在的北京所以元朝是中国的元朝;因为看朝代的主要标志是其首都的位置;而不是民族;再说;蒙古族也是我国的一个民族之一;所以元朝是我国的元朝.美国如果按民族来说那它应该的算是英;法;西班牙等国的一部分了;因为美利坚民族的主要的统治者是那些国家的移民;而不是本土的印地安人;但因为其首都在北美的美国土地上;所以才称为独立的美国.下面看看当时的明朝官方和中原汉族知识界的主流对元朝和元朝帝王看法;元朝是前代正统王朝;元朝帝王是前代正统帝王真命天子;而不是侵略殖民;特别请注意“太祖本纪”末尾称成吉思汗“灭国四十”;从行文口气看;根本没有把“灭国”行为作为严重侵略罪行加以指责的意思;反倒赞赏..这反映了当时人的观念;研究历史不能拿现代人的观念生搬硬套..此外;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王献之鸭头贴末尾有明朝着名官僚书画家董其昌题跋..其中对元朝帝王的称呼完全是按照中国传统的对前朝正统帝王的规格;称“元文宗”..中国民族史这样评价说首先;蒙古族、发展、进步及其壮大在这个时代;是一种新兴力量的代表..他们后来壮大到其力量不仅可以征服全国;而且其能力可以治理全国长达近100年或近300年之久..长期以来;传统观点总是强调蒙古的军事力量极其强大的超凡作用;其实;正如古人所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军事力量可以夺取战争的暂时胜利;但要治理一个国家却要靠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及其统治者的治理能力..蒙古族原来处于分散部落状态;大约公元7世纪至10世纪;开始逐步出现了阶级分化..部;于公元1206年建立起蒙古汗国时;它已经是一个封建制国家..但其经济结构中领主经济是经济的主要形态..到1279年蒙古统一中国以后;它迅速吸收了先进的汉族文化;同时也吸收了其它许多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溶于治理国家的政制之中..蒙古族作为统治民族;它不仅本身的畜牧业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和繁荣;而且全国尤其是华北、西北地区的畜牧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在北方;“数什年来……羊牛马驼之属;射猎贸易之利;自金山;称海沿边诸塞;蒙被涵煦;咸安乐富庶”..西北地区的牲畜“昌盛逾前”;他的农业生产亦得到很大发展;南粮北运;东南地区每年向北方运去大量粮食;公元1283年运会只有4万石;1329年增加到350多万石;1293年京师粮仓皆满;粮食无处储存;1294年“以京哉所储充足;诏止运三十万石”;可见其粮食之丰足..手工业也有很大发展;纺织品大量外销印度等国..他们创立了蒙古文字;撰写了元朝秘史和脱脱等编纂的宋、辽、金三史等巨着;这些事实说明;蒙古族为主的元王朝把社会生产力往前推进了一大步;经济、文化部达到相当繁荣的程度;所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名着游记中对元朝时的中国大加赞许和高度评价..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虏5岁的宋恭帝及谢太後..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了南宋最后的兵力;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投海而死;南宋灭亡..元朝遂占领全中国..之後;元军曾入侵周边一些地区;如越南和日本等;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战争最为着名;通常认为台风日本人称之为“神风”是造成失败的最大原因..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对孔子的家族、弟子等加封了种种称号..延佑二年1315年;元仁宗下令恢复科举制度;将儒家学说中的程朱理学定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元朝以及其後的朝代的官方思想..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下令编成并颁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条..至正三年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元朝灭亡元朝後期;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赋税;人民被压迫更为严重;民族矛盾的极端激化终于引发了汉族和各被征服民族的反抗..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发生了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发生的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揭开了元朝灭亡的序幕..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统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协助下;于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的统治结束..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以後;在漠北的元君臣仍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北元于1388年天光帝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尔袭杀後一说1402年鬼力赤即位後去国号..元朝疆域元朝统一全国後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积约1200万平方千米..全国划分为中书省和11个行中书省;以及总制院1288年更名为宣政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中央机构中书省;领六部;主持全国政务..枢密院;执掌军事..御史台;负责督察..地方行政机构行省;行省是朝廷委派重臣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的简称军事机构宿卫军队;由皇帝或亲信大臣直接节制..担任京城大都和上都防卫的军队是侍卫亲军..三十馀卫;卫设都指挥使或率使;隶属于枢密院..镇戍军;负责镇守全国各地..军队有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等..帝王年表大蒙古国庙号谥号汗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1206年-1227年无睿宗元世祖追尊监国景襄皇帝也可那颜孛儿只斤拖雷摄政1227年-1229年无太宗英文皇帝窝阔台汗孛儿只斤窝阔台 1229年-1241年无称制乃马真脱列哥那摄政 1241年-1246年无定宗简平皇帝贵由汗孛儿只斤贵由 1246年-1248年无称制钦淑皇後斡兀立海迷失摄政 1248年-1251年无宪宗桓肃皇帝蒙哥汗孛儿只斤蒙哥 1251年-1259年无元朝 1271年-1368年庙号谥号汗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薛禅汗孛儿只斤忽必烈 1260年-1294年中统1260年-1264年至元1264年-1294年成宗钦明广孝皇帝完泽笃汗孛儿只斤铁穆耳 1295年-1307年元贞1295年-1297年大德1297年-1307年武宗仁惠宣孝皇帝曲律汗孛儿只斤海山 1308年-1311年至大1308年-1311年仁宗圣文钦孝皇帝普颜笃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20年皇庆1312年-1313年延佑1314年-1320年英宗睿圣文孝皇帝格坚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1321年-1323年至治1321年-1323年无泰定帝叶顺铁木耳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1324年-1328年泰定1324年-1328年致和1328年无天顺帝阿里加巴孛儿只斤阿刺吉八 1328年天顺1328年文宗圣明元孝皇帝札牙笃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1328年-1329年1329年-1332年天历1328年-1330年至顺1330年-1332年宁宗冲圣嗣孝皇帝宜林奇葆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1332年至顺1332年惠宗顺帝图干铁木耳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 1333年-1368年至顺1333年元统1333年-1335年至元1335年-1340年至正1341年-1370年北元1368年元朝灭亡後1368年-14世纪末或15世纪初庙号谥号汗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惠宗顺帝图干铁木耳孛儿只斤妥欢铁木儿1368年-1370年至正 1341年-1370年昭宗和孝皇帝闭里可图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1370年-1378年宣光 1371年-1378年平宗宁孝皇帝乌萨哈汗孛儿只斤脱古思铁木儿1378年-1388年天光 1378年-1388年注:以下孛儿只斤族只继承了五代汗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共25张PPT)
行省
地方
路府州县
河 北 山 西 山东
请根据材料,归纳元朝实行行省制 度有什么作用?
材料一: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物必须呈报 “中 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 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征收制 材料二: 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 帝述职”,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 ;中央 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 和奉旨宣抚的方法 ——《中国政治制度史》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 地方行政区域!
藏传佛 教寺院
统领宗教 事务管辖 西藏地区
白塔寺
元宣政院印
措 施
1.蒙古统治者进攻南宋时,对用兵、招降,吐蕃各 部归附蒙古; 2.蒙古统治者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 3.元朝建立后,将西藏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 由宣政院直接统辖;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 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有效的管理。
想一想: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 在中国的国家发展和民族发展史上有什 么重要意义?
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 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促进了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由以上史实可知,台湾和西藏自 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领土的行 径都是不能得逞的,必将遭到失败。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确立 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行省制度合理的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材料四:元朝政治制度……行省制的设立……宗 教事务机构设置,等等,大都为后世所继 承……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历史学家杨宁一曾说:“元代以前 各朝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无论是两级制还是 三级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 政区之间空隙过大的缺陷。而元代行省既是 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本身又具有中央派出机 构的特点……使全国的行政体制基本上做到 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共24张PPT)
一.元朝的疆域 二.行省制度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一、元朝的疆域
• 元朝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 个由少数民 族贵族为主 建立的全国 性的统一王 朝。
西及流沙
北逾阴山 南越海表
东尽辽左
阅读下列疆域图,想一想,与汉唐时期的 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550多万平方千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00多万平方千米
中书省直辖 行中书省
腹里
(山东、山西和河北)
全国其他地区
(除吐蕃、畏兀儿外)
影响:(1)是对秦朝以来郡县 制的一大发展,在以后的明清时 期继续沿用,奠定了我国省级行 政区划的基础。(2)加强了元 朝的中央集权的统治,巩固了多 民族国家的统一。在一些边远地 区设立行省,加强了对边远地区 的管理,客观上促进了各族人民 在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行省制度的 建立对后世有 什么影响?
三、元朝对边疆的管辖
找到台湾和西藏的 位置
回顾元朝之前与台 湾及汉藏两族交往 的史实
(一)对台湾的管辖
元朝之前与台湾有关的史实?
1、230年,三国时期,孙权
台 湾
派卫温等去过夷洲。
阿
2、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里 山
台湾地图
• 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了
,负责管理
,
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 在台湾
讨论:你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企图分裂祖国的 势力及行径?
•
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圣神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国家领土的 行径都是不能得逞的,必将遭到失败。
小结
版图历史最大 中央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 枢密院(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元
朝
元朝疆域:元朝地图
元朝疆域:元朝地图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疆域范围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
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
元朝地图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
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
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即河北、山东、山西及漠南部分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
藩属元朝的藩属国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及四大汗国。
其中有两个直属的藩属国,即高丽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分置特别行政区征东行省与缅中行省。
中国元朝1280年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元朝1280年地图及其说明张书林编辑元时期图说(1280年)1271年(至元八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元世祖)改国号为大元,创建了中国史上的元朝。
1276年纳宋帝之降,兵入临安,灭南宋。
1279年消灭宋残余势力于崖山。
蒙古国初起时各据一方的金、夏、西辽、宋、大理、吐蕃等政权,经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蒙哥汗以来七十年征讨兼并,至是全被消灭,完成了旷古未有的大一统。
本图即以完成大一统的次年至元十七年(1280年)为准。
这时元朝的都城已从至元九年起定在新建于金中都城东北的大都城(今北京城),忽必烈初即位时的都城上都(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则作为每年四月至八、九月间避暑的夏都。
地方行政机构已将蒙古初年沿用金后期的行省制度推行于全国,并从原来的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演变成为常设的最高地方政府。
全境除部分地区直隶于中央的中书省外,分设若干行中书省。
中书省又称都省,号为腹里。
行中书省的全称是XX等处行中书省,简称XX行省,或只称XX省。
至元年间省区的分置罢并极为频繁,十七年时直隶于中书省的是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漠南、漠北、辽东和西夏故地等广大地域,行中书省有六:陕西四川行省辖有今陕西五路、南宋四川路故地,治安西路(今西安市)。
云南行省辖大理国故地,治中庆路(今昆明市)。
江淮行省辖南来两淮、两浙路故地,治扬州路(今扬州市)。
江西行省辖南宋江西、广东路故地,治隆兴路(今南昌市)。
福建行省辖南宋福建路故地,治泉州路(今泉州市)。
湖广行省辖南宋湖南、湖北、京西南、广西四路故地,治潭州路(今长沙市)。
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县四级,西南又有宣抚司、安抚司和军。
唐宋时较大的州,多数已升为路。
府或隶路,或隶省。
州或隶府,或隶路、省。
府州或不领县。
图中画出其一部分。
又有宣慰司作为省的派出机构用以统辖远离省会地区的路府州县,辖区称道。
至元十七年所设宣慰司道不可悉考,不上图。
和各行省所辖路府州县外,黑龙江上游有所谓东道诸王即成吉思汗诸弟的封地,迤东有置于女真部族的若干万户府;极北还有一些部族和断事官等特殊建置。
元朝时期中国版图,元朝时期的中国地图
元朝时期中国版图,元朝时期的中国地图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
1279年统一全国。
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灭亡。
元朝疆域
蒙元统一后的疆域是:北到北冰洋沿岸(包括西伯利亚大部),南到南海诸岛,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中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包括库页岛)、鄂霍次克海,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接管辖的首都附近的腹里地区(即今河北、山东、山西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今西藏),以及10个行中书省(分别为陕西、辽阳、甘肃、河南、四川、云南、湖广、江浙、
江西、岭北行中书省),领土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