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织物的舒适性
纺织品的舒适性设计与评估
纺织品的舒适性设计与评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贴身的内衣到外穿的服装,从家居的床上用品到装饰的窗帘地毯。
而在选择纺织品时,舒适性往往是一个关键的考量因素。
那么,什么是纺织品的舒适性?如何进行舒适性的设计?又怎样去评估其是否达到了舒适的标准呢?纺织品的舒适性,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使用纺织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愉悦和无不适感的状态。
这包括了多个方面,比如触觉上的柔软、光滑,温度调节上的保暖或透气,以及对皮肤的友好程度等。
要实现纺织品的舒适性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纤维材料的选择。
不同的纤维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棉花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让人感觉柔软舒适;羊毛则以出色的保暖性能著称;而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具有耐磨、易打理的优点。
设计师需要根据纺织品的用途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纤维材料或者将不同的纤维进行混纺,以达到理想的舒适效果。
除了纤维材料,织物的组织结构也对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
紧密的织物结构可能更防风、耐磨,但透气性会相对较差;而疏松的织物结构则透气性好,但在强度和防风性能上可能有所不足。
对于内衣等贴身衣物,通常会选择较为细腻、柔软的织物结构,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而对于户外运动服装,则需要兼顾透气、防风和耐磨等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的因素。
纺织品与人体的贴合度、活动的自由度以及压力分布等都会影响舒适感。
比如,弹性好的纺织品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体的动作,减少束缚感;而在一些关键部位,如肩部、肘部和膝盖处,采用特殊的剪裁和缝制方式,可以提高活动的舒适性。
接下来谈谈对纺织品舒适性的评估。
评估方法可以分为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两种。
主观评估主要依赖于人们的直接感受和反馈。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穿着试验等方式,让参与者对纺织品的舒适程度进行评价,包括触感、温度感、湿度感、压力感等方面。
这种方法能够直接反映人们的真实感受,但可能会受到个人偏好、心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结果的主观性较强。
织物的舒适性
涉及织物的透通性、热湿舒适性、刺痒作用、静电及湿冷刺激 等具体内容。 前两项一般属热湿舒适性范畴;后两项属接触 舒适性。
. *
织物的透通性
Part
22
.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织物的通透性
厚度变化
透通性:气体、液体、光子、电子以及其
它微小质点通过织物的性能。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织物的静电与湿冷刺激
刺痒感的消除方法 :
1、去除或减少毛羽,如烧毛、剪毛处理;或反之,增长毛羽并使毛羽 倒伏,如拉毛、梳毛和压烫等处理。 2、纤维的柔软化,如碱液、氨处理、砂洗和酶处理,使纤维柔软、变 细或原纤化,也可以改变纤维聚集态结构,尤其是结晶度,或降低纤 维的粗细和头端效应。 3、纤维变细,选择较细的纤维进行纺织加工或纤维的细化。
. *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织物的刺痒作用
二、影响织物刺痒性的因素
1.纤维性状
➢ 直径 ➢ 毛羽长度 ➢ 抗弯刚度
2. 毛羽数量与形态
3.织物和纱线结构
➢织物的排列密度、紧度、组织
1 2 3 ➢纱线的加捻和加工方式
4
. *
织物表面毛羽形态图
SUGGESTION
. *
织物的热湿舒 适性
Part
32
.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织物热湿舒适性:
是指织物在人体与环境的热湿传递间维 持和调节人体体温稳定,微环境湿度适 宜的性能。
织物的舒适性
2.织物透气性表征方法 指标:透气率,指织物两边维持一定压力差P 指标:透气率,指织物两边维持一定压力差P条件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量: 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量:
V BP = AF t
织物 (腔 I) 气孔 (腔 II) 风扇 压差计 2
p 压差计 1
h
19图19-2 织物透气仪原理图
一、织物刺痒性及产生机制 1.基本定义 刺痒感是指织物表面毛羽对皮肤的刺扎疼痛和轻 刮拉、摩擦等,使人产生“刺痒”之综合感觉。 扎、刮拉、摩擦等,使人产生“刺痒”之综合感觉。
天然麻类和毛类织物 碳纤维、玻璃纤维、 碳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等刚性纤维
2.刺痒产生机制
织物 纤维针
痛觉游离 神经末梢
表皮层
位置变化 微气候
19图19-1 人体 涵义 定义:气体分子通过织物的性能, (1)定义:气体分子通过织物的性能,是织物透 通性中最基本的性能。 通性中最基本的性能。 机理:当织物两边的空气存在一定压力时, (2)机理:当织物两边的空气存在一定压力时,空 气从压力较高的一边通过织物流向压力较低的一边。 气从压力较高的一边通过织物流向压力较低的一边。 与服装舒适性的关系:夏季服装用织物, (3)与服装舒适性的关系:夏季服装用织物,透气 性好,则服装穿着具有凉爽适意感; 性好,则服装穿着具有凉爽适意感; 冬季外衣用织物,透气性小, 冬季外衣用织物,透气性小,则服装 中具有较多的静止空气,具有防风保暖效果。 中具有较多的静止空气,具有防风保暖效果。 与织物使用性能的关系: (4)与织物使用性能的关系:密闭与透气的有效性
真皮层 神经
19图19-6 织物表面毛羽刺扎皮肤示意图
二、影响织物刺痒性的因素 1.纤维性状
纺织面料舒适性检测—织物透湿性能检测
3
两面不同的织物,无特别说明,应分别计算两面的数据。
仪器设备
试样透湿量(透湿率)
WVT 24 m S t
公式中 : WVT--每平方米每天(24h)的透湿量,g/(m2 ·d); △m--同一试验组合体两次称量之差,g; S--试样试验面积,m2 ; t--试验时间,h。
样品透湿量为三个试样透湿量的算术平均值[修约到10g/(m2 ·d)]。
热传递性能
辐射
湿热
湿蒸汽传递
湿传递性能
液态水传递
冷暖感
皮肤接触舒适性
刺痒感
1
透湿性概念及 影响因素
2
织物透气性测试 方法及操作步骤
3
检测数据处理 及检测分析
4
试验报告
5
影响织物透湿 性的因素
任务导入
本任务介绍了用透湿杯法测定织物透湿量的方法。具体分两种方法:方法A吸湿法和方法 B蒸发法。仲裁时使用方法A。国标GB/T 12704-1991规定,此测定方法适用于各类织物,包 括透湿型涂层织物。
测试步骤 装填干燥剂→放试样、做组合体→平衡1h→再平衡30min,称量→再次放入,再称量→结果计算 ①装填干燥剂。清洁、干燥的透湿杯中加规定的干燥剂(无水氯化钙)约35g , 振荡均匀,装填高度 距 试样下表面4mm左右。 ②放试样、做组合体。试样测试面朝上置于透湿杯中,装上垫圈、压环,旋紧螺帽,用乙烯胶粘带 封住,组成实验组合体。 ③平衡1h。将组合体放置于规定条件试验箱内。 ④再平衡30min,称量。迅速盖上对应杯盖,在20℃的硅胶干燥器中平衡30min ,逐一 称量(单个 时间不超30s ) ⑤再次放入,再次称量。称量后, 轻微振荡,混合干燥剂并避免与试样接触,除去杯盖,迅速将组合体 置于试验箱内,1h后取出再称量。 ⑥结果计算。计算透湿率、透湿度和透湿系数
《织物的舒适性》课件
优化材料选择
选择具有良好舒适性特性的纤 维材料,如天然纤维和特殊纺 织材料。
改善纺织工艺
应用新的纺织工艺和技术,提 高织物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研发新的纺织技术
不断创新和研发新的纺织技术, 使织物具有更好的舒适性。
结论和展望
织物的舒适性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未来,我们应继续研究和改进织物舒适性,以提供 更好的舒适体验。
《织物的舒适性》
介绍织物的舒适性,包括定义和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评价指标。探讨提高 织物舒适性的方法。
舒适性的定义和重要性
舒适性是指织物在使用过程中给人带来的舒适感受。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至 关重要,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幸福。
影响织物舒适性的因素
纤维材料
不同的纤维材料具有不同的 舒适性特点,如棉、羊毛和 丝绸。
1 透气性测试
通过测量织物的透气性能来评价其舒适性, 如气体渗透性和湿气透过性。
2 湿度调节性测试
测试织物对湿度的调节能力,包括吸湿性和 释湿性。
3 空气对流测试
评估织物中的空气流通性,对舒适性有很大 的影响。
4 热舒适性测试
测试织物在热环境下的舒适性特性,如热传 导和热阻抗。
提高织物舒适性的方法
结构与纺织工艺
织物的结构和纺织工艺会影 响其舒适性,如密度、质地 和纺织技术。
空气透气性
织物的空气透气性决定了水 分和热量的透过程度,直接 影响舒适感。
温湿度调节性
织物的温湿度调节性能够帮助人体保持舒适的 体感,避免过热或过冷。
弹性与柔软性
织物的弹性和柔软会影响服装的舒适性和穿 戴感受。
评价织物舒适性的指标
织物的舒适性
织物的舒适性舒适性:是人体对织物的生理感觉,往往以人体对织物的不适感为评价。
涉及织物的透通性、热舒适性(热湿舒适性范畴);刺痒作用、静电及湿冷刺激(接触舒适性范畴)等具体内容。
透通性:主要涉及透气性、透湿汽性、透水性和直通的透光性等一、织物的透气性定义:气体分子通过织物的性能,是织物透通性中最基本的性能。
机理:当织物两边的空气存在一定压力时,空气从压力较高的一边通过织物流向压力较低的一边。
与服装舒适性的关系:夏季服装用织物,透气性好,则服装穿着具有凉爽适意感;冬季外衣用织物,透气性小,则服装中具有较多的静止空气,具有防风保暖效果。
指标:透气率,指织物两边维持一定压力差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量影响透气性的因素:(1)织物结构如:平纹<斜纹<缎纹<多孔组织经纱线排列密度、织物紧度、织物组织、织物经后整理,一般透气性降低(2)纤维性质和纱线结构纤维的回潮率对透气性有明显影响。
如毛织物随回潮率的增加,透气性显著下降。
大多数异性纤维织物比圆形截面纤维织物具有较好的透气性。
纤维表面形状和截面形态,会因形态的阻挡物和比表面积的增加,导致气流流动的阻力的增大。
故纤维越短,刚性越大,产生毛羽的概率越大,形成的阻挡和通道变化越多,故透气性越小。
(3)环境条件当温度一定时织物的透气量随空气湿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相对湿度一定时,织物透气量随环境温度升高而下降。
当温度和相对湿度不变时,织物两面的气压差的变化,会影响实测的流量,而且是非线性的。
二织物的透湿气性:定义:湿气透过织物的能力,又称透水汽性,简称透湿性或透汽性。
透湿机理:织物透湿的实质是水的气相传递,当织物两边存在一定的相对湿度差时,水汽从相对湿度高的一侧传递到相对湿度低的一侧。
测量及指标:使用吸湿法或蒸发法测试,使用透视率或透湿量来衡量影响透湿汽性的因素:(1)织物结构与组成的影响水汽通过织物传递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水汽通过织物中微孔的扩散,二是纤维自身吸湿,并在水汽压较低的一侧逸出,三是大量的水汽分子会产生凝露,而通过毛细管作用扩展并在水汽压低的产生较多的蒸发。
织物的舒适性能
第15页,共44页。
〔2〕透湿性的评价指标 ①透湿率Aa(绝对透汽率〕 :是指从覆盖有织物试样的盛水容器中,单 位时间内透过单位面积试样排放出来的水汽量。
Aa
A TF
Aa——透湿率〔g/m2.d〕
A——经过T时间后,从覆盖试样的容器
内蒸发出去的水分量〔g〕。
F ——覆盖试样的容器可供蒸发水的面积 〔m2〕
②纤维构造
增加纤维内外表积〔如:中空纤维〕可提高衣料的透 水汽能力。
第18页,共44页。
③纱线构造 呈松式构造或把吸湿性好的纤维安排在外层的纱线,其衣料的透汽性会好些。 ④织物构造 织物构造越严密,透汽性越差。 ⑤后整理加工
如树脂整理一般会使织物透汽性下降,但假设在整理剂中增添高吸湿材 料那么可以有改善。
〔2〕透气性与透湿性的关系
假设织物透气性好,那么透湿性也好。
第21页,共44页。
4、影响织物透气性的主要因素
〔1〕织物密度的影响
①细度不变而经密或纬密增加时,织物的透气性降低。 ②当保持织物的紧度不变,而采用不同的纱线线密度和 密度相配合时,织物的透气性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2〕经纬纱细度的影响 当织物密度不变而经纬纱细度变细,织物的透气性增
第34页,共44页。
③应柔软
内衣不易选择粗纤维含量高的织物否那么有刺痒感。 应选择柔软的面料。
如:秋冬穿纯棉内衣轻柔保暖。莫代尔〔Modal〕有 超呼想象的柔软、爽滑。牛奶纤维柔软亲肤,透气导湿, 具有独特的润肌养肤的成效。
④应有一定的弹性
如针织面料。含氨纶面料。
第35页,共44页。
⑤透气性好 尤其夏季服装应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可使人穿着服 装不感到闷热。
纺织品的柔软性与舒适度的研究
纺织品的柔软性与舒适度的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我们贴身穿着的衣物到家居装饰的各类布料,其品质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体验。
其中,纺织品的柔软性与舒适度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特性,它们不仅决定了我们使用这些纺织品时的感受,还对我们的健康和心情有着潜在的影响。
一、柔软性的定义与重要性柔软性,简单来说,是指纺织品在触摸时给人的一种柔和、顺滑的感觉。
这种感觉主要源于纺织品的纤维材质、纺织工艺以及后续的处理方式。
柔软的纺织品能够极大地提升我们的使用感受。
当我们穿上一件柔软的衬衫或睡在柔软的床单上时,身体与纺织品的接触不再是生硬和摩擦的,而是一种轻柔的呵护,让我们感到放松和舒适。
对于肌肤较为敏感的人群来说,柔软的纺织品更是至关重要,它可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降低过敏和红肿等问题的发生几率。
从心理层面来看,柔软的纺织品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馨、舒适的心理暗示。
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回到家中换上柔软的睡衣,躺在柔软的枕头上,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能被瞬间驱散。
二、影响纺织品柔软性的因素1、纤维材质不同的纤维具有不同的特性,这直接影响了纺织品的柔软程度。
天然纤维如棉、羊毛和丝绸通常具有较好的柔软性。
棉花因其柔软、透气和吸湿性好而被广泛用于各类衣物和床上用品;羊毛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柔软的手感,常用于冬季服装;丝绸则以其光滑、柔软和细腻的质感而备受青睐,常用于高档服装和床上用品。
相比之下,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等在柔软性方面可能相对较差,但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添加柔软剂等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柔软程度。
2、纺织工艺纺织工艺对纺织品的柔软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高支数的纱线通常比低支数的纱线织成的织物更加柔软。
在织布过程中,采用紧密的织法可能会使织物更加结实,但柔软性会有所降低;而较为疏松的织法则有助于提高柔软性。
3、后整理工艺后整理工艺是提升纺织品柔软性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后整理方法包括化学柔软处理、机械柔软处理和生物酶处理等。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织物生理舒适性热阻和湿阻测试
情境5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生理舒适性 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
测试仪器
测试织物热阻、湿阻的仪器主要有:
B型,YG606LF
B型,YG(B)606N
莱
A型,YG606RS
州
大
原
温
A型,YG(B)606G
州
大
荣
A型,M259B SDLATLAS
情境5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生理舒适性 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
测试步骤(A型仪器)
试样平置于实验板上
接触人体皮肤一面朝向试验板
调节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 测得热阻或湿阻
试验板表面温度35℃、空气温度35℃ 相对湿度65%(测热阻)或40%(测湿阻) 空气流速1m/s
根据热阻和湿阻求出透湿指数、透湿率、克 罗值及热导率
情境5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生理舒适性 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
(4)透湿率Wd:由材料湿阻和温度所决定,以克每平方米小时帕斯卡[g/(m²·h·Pa)] 为单位。
(5)克罗值clo:热阻的一个表示单位,指21℃、气流不超过0.1m/s的环境条件下, 静坐者感觉舒适时,其所穿服装的隔热值为1clo。
情境5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生理舒适性 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 ➢ 标准解读:
GB/T11048-2008 纺织品 生理舒适性 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
几个重要概念
(1)热阻Rct:是指试样两面的温差与垂直通过试样的单位面积热流量之比,以 平方米开尔文每瓦(m²·k/w)为单位。
(2)湿阻Ret:是指试样两面的水蒸气压力差与垂直通过试样的单位面积蒸发热 流量之比,以平方米帕斯卡每瓦(m²·pa/w)为单位。 (3)透湿指数imt:热阻与湿阻的比值, imt为0表明材料完全不透湿,有极大的湿 阻;为1则表明与同样厚度的空气层具有相同的热阻和湿阻。
织物的舒适性
液相传递:凝露-毛细扩展-蒸发方式
(1)织物表面润湿,不舒适——闷
(2)水分充塞空隙,影响热交换——热或冷
2.2
(1)吸湿法
(2)蒸发法
正杯法倒杯法
2.3
织物透湿的气相传递的影响因素,(前面透气性)
主要为织物的厚度和组织紧密度。
此外,影响织物透湿性的因素主要与第3种传递方式有关:
织物透水有三种途径:
a)纤维内导水——次要
b)表面润湿及毛细传递——主要
c)织物中的孔隙——水压
3.1
(1)水压试验
静压法是在织物的一侧施加静水压,测量在此静压下的出水量、或出水点时间;或在一定出水量时的静水压值。
动压法则是在试样的一面施以等速增加的水压p = p(t),直到另一面被水渗透而显出一定数量水珠。
第
舒适性是人体对织物的生理感觉,往往以人体对织物的不适感为评价。
涉及织物的透通性、热湿舒适性、刺痒作用、静电及湿冷刺激等具体内容。
前两项一般属热湿舒适性范畴;后两项属接触舒适性。
第
织物的透通性是反映织物对“粒子”导通传递的性能,粒子包括气体、湿汽、液体、甚至光子、电子等。因为人体对环境的舒适感取决于气、热、湿能量、质量的交换及其平衡状态。
理想的织物是既能防止外部水进入,又能保证人体的湿气能及时排出,即具有防水透湿效果。
3.3
机理:水滴的直径(100-3000μm)远远大于水汽直径(0.0004μm),通过一定的加工使织物表面的微孔只让汽滴通过而不让水滴通过。
实现的途径有:
带微孔树脂薄层的层压织物
超细纤维制成超高密度织物
4.
窗帘织物
抗紫外织物
纤维长度:越短,刚性越大,产品毛羽的概率越大,形成的阻挡和通道变化越多,故透气性越小。
第2节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第2节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织物的热湿舒适性是指织物在人体与环境的热湿传递间维持和调节人体体温稳定,微环境湿度适宜的性能(1)决定因素人体—织物—环境三者间所形成的微气候(2)环境条件温度32±l℃,相对湿度50%±10%,气流速度25±l5 cm/s织物进行热湿传递、调节。
1.物理指标评价法1.1 热舒适性物理指标(1)绝热率:热体被织物包覆前后散热量(Q0、Q1)之差对无包覆时热体散热量Q0之比的百分率。
(2)热阻:温差为1 ℃时,热能以1W/m2的速率通过,为一个热阻单位。
(m2·℃/W )习惯称为热欧姆,T-Ω导热系数:织物表面温差为1℃时,通过单位面积织物的热流量。
与热阻含义相反(3)克罗:在室温21℃,相对湿度小于50%,气流为10cm/s(无风)的条件下,一个人静坐不动,能保持舒适状态,此时所穿衣服的热阻为1克罗值。
clo越大,则隔热保暖性越好。
测定方法:恒温法、冷却速率法、热流计法静坐时人体新陈代谢209.14J/m2·h24%无感排汗散失1clo=0.155 ℃·m2·h/W=0.155T-Ω估算:1cm=1.6clo=0.25T-Ω1.2 湿舒适性物理指标放湿干燥率保水率毛细高度湿阻1.3 热湿综合评价指标单纯性热传递和湿传递的指标的缺陷:温差、湿差同时存在透湿指数-透湿和传热联合起来分析im:0-1,无量纲0——完全不透湿1——完全透湿2.微气候参数评价微环境:环境-衣服-人体参数:微气候区内外空气层的温度场和湿度场,织物的热阻和湿阻特点:接近于人体的生理感觉3.暖体假人法模拟真人与环境间热湿交换的过程1964年发明测量参数:散热量、假人皮温、环境温度等特点:接近穿着实际情况,不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4.生理学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核温度、皮肤温度、代谢热量、热损失、出汗量、心率和学压等问题:结果离散、无法解释5.心理学评价方法——主观感觉评分法问卷调查表6. 服装面料的选择1.夏季服装面料的选择2.冬季面料的选择。
纺织材料学习题库
纺织材料学习题库绪论1、名词解释:纺织材料、纺织材料学、纤维、纺织纤维、单基、聚合度、结晶度、取向度、两相结构、特克斯、旦尼尔、公制支数、产业用纺织品2、纺织材料学是研究内容是什么?3、纺织工业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4、列表对纺织纤维做一简要分类。
5、纺织纤维应具备什么条件?6、构成纺织纤维的大分子一般具有什么条件?7、结晶度与纤维结构及性能有何关系?8、取向度与纤维结构及性能有何关系?9、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的形态结构分别由什么因素决定的?10、说出纤维的六级微观结构的名称。
第一章天然纤维素纤维1.名词解释:原棉、细绒棉、长绒棉、锯齿棉、皮辊棉、白棉、黄棉、灰棉、成熟度、成熟度系数、天然转曲、双边结构、手扯长度、主体长度、品质长度、短绒率、基数、长度均匀度、跨距长度、马克隆值、精干麻、工艺纤维2、试述棉纤维的品种、初加工方式、生长发育特点及形态特征。
3、试述细绒棉与长绒棉、锯齿棉与皮辊棉的特点。
4、为什么成熟度是棉纤维的特征性质?5、试述棉纤维的结构层次和各层次的结构特点。
6、棉纤维的组成是什么?具有何化学特性?7、何谓丝光处理?丝光处理后棉纤维的结构与性能有何变化?8、试述纤维长度与纺纱加工及成纱质量的关系。
9、常用的测定纤维长度的方法有哪些?各适合于测哪些纤维?10、试述纤维细度与纺纱加工及成纱质量的关系。
11、常用的测定纤维细度的方法有哪些?各适合于测哪些纤维?12、原棉检验通常有哪些方法和项目?13、何谓棉纤维成熟度,其与纺纱加工及成纱质量有何关系?14、作出棉纤维的自然排列图、长度-重量分布曲线、照影仪曲线,说明它们的关系。
15、试述原棉标志的含义。
16、简述常用麻纤维的基本品质特征、形态特征。
17、何谓工艺纤维?为什么苎麻可用单纤维纺纱,而亚麻、黄麻等却不可以?18、试介绍不同类别麻纤维的应用。
19、列表比较棉与苎麻的结构与性能异同点。
20、亚麻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有何应用?第二章天然蛋白质纤维1、名词解释:同质毛、异质毛、支数毛、级数毛、两型毛、卷曲、品质支数、摩擦效应、鳞片度、茧丝、丝素、生丝、精炼丝、丝鸣1.单根羊毛的宏观形态特征是怎样的?羊毛纤维从外向里由哪几层组成?2.概述羊毛的细度特点及指标。
织物的舒适性.
完
表面粗糙度大的织物隔热性能较好。
(3) 厚度:织物的厚度与其隔热性成正 比。
1.2. 2 织物的含水量
由于水的导热系数远大于纤维本身 ,因此随着织物中水分含量的增加,织 物的热传输性能将提高,隔热性下降。
1.2. 3织物的脏污程度
污垢一般都是固体物质,它们的导 热性比空气大,因此衣服一旦脏污,隔 热值一般都要减小(导热性提高)。
(3)由于水压强迫水分子通过织物的孔隙
,使水分子渗透到织物的另一面。
4、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 穿着舒适性是一个与舒适感相联系的
概念。在服装内气候为:(32土l )℃ 、 相对湿度:(50 士10 ) %、 气流速率范围:(25±15 ) cm/s 时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可用最小的能耗保 持生理热平衡,维持37 ℃ 的恒定体温, 这时人就会产生一种舒适感。
舒适感是指人着装时在冷暖感、干湿感、 束缚感和触感上都处于舒适状态的总称,包括热 湿感舒适、压感舒适、触感舒适等多个方面,其 中,热湿感舒适性能是舒适感的主要内容。
热湿感舒适是指服装与人体之间小环境 (服装内气候)的温湿度及气流条件能使穿着者 感到冷暖适宜、干湿适度。因此,织物的热湿传 输能力以及空气和水蒸气在织物中的通透能力, 是热湿感舒适的决定性因素。
2.2 影响湿传输能力的因素
2.2.1 纤维的吸湿能力 吸湿能力好的纤维制成的织物必然具有较
好的湿传输能力。
2.2.2 纤维结构 纤维内含有的缝隙和孔洞会影响织物的湿传输性
能。如中空纤维和多孔纤维以及具有原纤化结构的纤维 ,缝隙和孔洞都将成为传输液态水的毛细管。 2.2.3 纱线结构 2.2.4 织物结构
1、织物的热传输性能
热传输性能是指在织物两边存在 温差的情况下,热量由高温向低温传 递的性能;相反,织物抵抗热量传输 的性能,称为保温性、保暖性或绝热 性。
纺织品的舒适性与设计因素探讨
纺织品的舒适性与设计因素探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贴身的衣物到家居装饰,它们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基本需求,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
而纺织品的舒适性,无疑是我们在选择和使用时最为关注的一个重要特性。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纺织品的舒适性?设计在其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纺织品的舒适性。
简单来说,舒适性就是指纺织品在与人体接触和使用过程中,给人带来的一种愉悦、无不适的感受。
这种感受包括了生理上的舒适,如皮肤的触感、温度的调节、湿度的控制等,也包括了心理上的舒适,如视觉上的美观、情感上的满足等。
影响纺织品舒适性的因素众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纤维材料。
不同的纤维具有不同的性能,比如棉纤维柔软、吸湿透气性好,穿着起来感觉舒适;羊毛纤维保暖性强,适合在寒冷的季节使用;真丝纤维光滑细腻,给人一种奢华的触感。
此外,新型的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氨纶等,也在不断改进性能,以提供更好的舒适性。
纤维的细度、长度、卷曲度等也会影响其舒适性。
较细的纤维通常能够提供更柔软的手感,而适当的卷曲度可以增加纤维之间的空隙,提高透气性和保暖性。
除了纤维材料,织物的组织结构也是影响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织物组织有平纹、斜纹和缎纹等。
平纹织物结构紧密,结实耐用,但透气性相对较差;斜纹织物则具有较好的光泽和柔软度;缎纹织物表面光滑,手感柔软,但耐磨性略逊一筹。
此外,织物的密度也会影响舒适性。
密度过高会导致织物透气性和吸湿性下降,穿着时容易感到闷热;密度过低则可能影响织物的强度和耐用性。
在设计方面,款式和尺寸的合理性对于纺织品的舒适性至关重要。
以服装为例,合身的裁剪能够避免衣物对身体的束缚和摩擦,让人体能够自由活动。
例如,运动服装通常采用宽松的版型和弹性面料,以满足运动时身体大幅度动作的需求;而内衣则需要更加贴合身体曲线,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度。
同时,领口、袖口、裤腰等部位的设计也需要考虑人体的生理结构和活动特点,避免造成压迫感或不适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阻
导热系数
热舒适性物理评价指标
克罗
在室温21℃,相对湿度小于50%,气流为10cm/s (无风)的条件下,一个人静坐不动,能保持舒适 状态,此时所穿衣服的热阻为1克罗值。
clo越大,则隔热保暖性越好。 测定方法:恒温法、冷却速率法、热流计法
静坐时人体新陈代谢209.14J/m2· h 24%无感排汗散失 1clo=0.155 ℃· m2· h/W=0.155T-Ω 估算:1cm=1.6clo=0.25T-Ω
4.生理学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核 温度、皮肤温度、 代谢热量、热损 100 失、出汗量、心 80 率和学压等 60 问题:结果离散、 40 无法解释 20
Ws(%)
0
闷热
(%)
冷区 26 TS 29 /℃ 32
舒适区 35
5.心理学评价方法
——主观感觉评分法 问卷调查表
第2节 织物的透通性
2. 织物透湿(汽)性
水汽通过织物的能力 主要是水的气相传递,当织物两边存在一定相对湿度差 时,水汽从相对湿度高的一侧传递到相对湿度低的一侧。 织物传递水汽的途径有: 气相 气-气:水汽直接通过织物空隙传递 气-液-气:纤维自身吸湿,纤维表面及内部孔洞 凝结,芯吸效应,织物外表面蒸发; 液相(凝露,水汽分压超过饱和水汽压) (气-液)-液-气 液态水分接触,芯吸作用传递到织物外表面后蒸发
浸润——相关概念
表达单纤维或纤维集合体表面(或表观) 与水的相互作用。 接触角θ:气-液切面与固-液界面间含 液体的夹角
y
LV
θ SL 液体 a x
SV SL cos LV
SV
气体 b 固体
接触角与浸润状态——相关概念
θ 可否浸润 cosθ 状态
θ=0° 0<θ<90 θ=90 90θ180 θ=180
水珠 (防水织物)
( a)
(2) 喷淋法 (3) 浸液法 (4) 接触角法
影响因素
(1)纤维表面的浸润性:接触角
θ< 90°,表面粗糙易浸润 θ> 90°,表面粗糙不易浸润
(2)织物的涂层 (3)环境条件 温度:↑,孔隙减少 湿度:↑,毛细作用加强
与舒适性关系
(1)防水——织物应该阻止来自外界的水到达, 如雨水等 (2)导水(湿)——人体所散发的水汽或汗液 通过织物排出。 理想的织物是既能防止外部水进入,又能保证 人体的湿气能及时排出,即具有防水透湿效果。
透汽性影响因素
(2)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升高 环境湿度增加 风速
透湿性提高 透湿性下降
3. 织物的透水性
液态水从织物一面渗透到织物另一面的性能。 织物透水的实质是水的液相传递,即织物两边 存在水压差是,水从压力高的一面向压力低的 一面传递的过程。 织物透水有三种途径: a)纤维内导水——次要 b)表面润湿及毛细传递——主要 c)织物中的孔隙——水压
织物的透通性是反映织物对“粒子”导通传递 的性能,粒子包括气体、湿汽、液体、甚至光 子、电子等。因为人体对环境的舒适感取决于 气、热、湿能量、质量的交换及其平衡状态。
织物孔隙与织物透通性的关系
孔洞是否直通织物的两面
直通孔洞和非直通孔洞 纤维内的空腔(横向尺寸0.05~0.6μm )和原纤间 的缝隙(横向尺寸1~100μm ) 纱线内纤维间的缝隙孔洞(0.2~200μm,大部分在 1~60μm ) 纱线间的缝隙孔洞 (横向尺寸一般在20~1000μm )
织物透气性的表征
透气率——即织物两侧在规定的压差下,单位 时间内流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体积 织物透气量与织物两面间的气压差呈正相关; 压差不同,织物透气量也不同
织物透气性测量
织物 (腔 I) 气孔 (腔 II) 风扇 压差计 2
p 压差计 1
h
通过织物试样的流体流量与气孔直径的平方呈正比
空气相对湿度(RH):纤维吸湿
RH为50%~80%
羊毛织物透气量降幅为2%~3% 棉织物透气量降幅可达4%~5%。
不吸湿的纯化纤织物;在相对湿度为50% ~70% 时,透气量降幅小于0.66%;而相对湿度在70% 以上,毛细水,透气量下降速度增快。 温度: 气压差p:影响实测的流量,而且是非线性的。
透气性测量数据(2)
经纬纱中 纤维截面 形态
透气量(L/(m2· s)) 最大 最小 平均
经纬纱 中的纤 维根数
透气量(L/(m2· s)) 最大 最小 平均
三叶形
圆形
70
53
64
35
66.2
40.2
30
48
845
710
785
600
813
650
织物名称
精梳 毛织物 粗疏 毛织物 薄型哔叽 厚型哔叽 法兰绒 麦尔登
织物进行热湿传递、调节。
人体舒适性条件
温度:32±2℃ 湿度:50±10% 速度:25±15cm/s CO2的浓度<=0.08%
皮肤
厚度变化 织物
内 气流 人体 (热源 湿源) 境 外环境 环 热冷 辐射
位置变化 微气候
人体——织物——环境热湿交换的复杂因素
体温调节机理
湿传导通道
汗孔
皮肤表面 扩散
汗液传递途径
无汗和出汗出汗量
静止时,无感出汗量约为15g/m2· h 热或剧烈运动,100g/m2· h 无感出汗:(1)为主、(2) 有感出汗:(3)为主、(2) (1)织物表面润湿,不舒适——闷 (2)水分充塞空隙,影响热交换——热或冷
传递途径
液相传递:凝露-毛细扩展-蒸发方式
(1)通过织物的传导散热; (2)通过人-织物-环境间的对流、辐射散热; (3)强迫对流散热——热对流(冷热不匀形成) 和外力作用 (4)汗液由水变为水汽的蒸发散热。 纤维材料导热系数、回潮率及含水性、透气性 织物的厚度和体积重量、织物表面的粗糙度、织物 层数和层次等。
影响因素
影响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因素
防水透气织物——应用示例(1)
机理
水滴的直径(100-3000μm)远远大于水汽直径 (0.0004μm),通过一定的加工使织物表面的微孔 只让汽滴通过而不让水滴通过。 带微孔树脂薄层的层压织物 超细纤维制成超高密度织物 透湿性薄膜
实现的途径有
吸湿/快干织物——应用示例(2)
液态汗液传递四个环节 (1)织物润湿、吸收:决定汗液吸收 (2)输送:芯吸 (3)贮存:保水 (4)蒸发散湿:织物的干燥 单一结构无法满足要求,需要多层结构, 至少为两层
测量
(1) 水压试验 静压法是在织物的一侧施加 静水压,测量在此静压下的 出水量、或出水点时间;或 在一定出水量时的静水压值。 动压法则是在试样的一面施 以等速增加的水压p = p(t), 滴落 液体 直到另一面被水渗透而显出 (滤布) 一定数量水珠。
加压 p = 常数、静压法 p = p(t)、动压法 p 织物
织物密度 经 纬 339 291 300 257 269 224 透气性 (mL/cm2· s) 7.1 13.8 40.6 组织 平纹 透气量(L/(m2· s)) 最大 最小 264 256 平均 258
2/2斜纹
712
678
960
700
990
八枚缎纹 1032
织物状况 坯布 精炼后 碱减量后
透气量L/(m2· s)) 最大 400 248 369 最小 294 158 314 平均 355 225 342
第14章 织物的舒适性
织物舒适性
舒适性是人体对织物的生理感觉,往往以 人体对织物的不适感为评价。
热湿舒适性:织物的暖、传热散热)、透湿透气性 接触舒适性:热、静电刺激、触觉、服 装压等。
舒适性的主观感觉流程图
第1节 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指织物在人体与环境的热湿传递间维 持和调节人体体温稳定,使微环境湿度适 宜的性能 微环境:人体 — 织物 — 外界环境
测量
(1)吸湿法 (2)蒸发法
织物 支承板 锥形实验杯 橡胶圈
l
织物 试样
硅酮粘合剂 底板
G0→G
透汽性影响因素
织物透湿的气相传递的影响因素,(前面透气性) 主要为织物的厚度和组织紧密度。 此外,影响织物透湿性的因素主要与第3种传递方式有关: ——润湿、传递、蒸发、保水 (1)纤维的性能: 苎麻纤维吸湿好,且放湿快,透湿性优良,是理想的夏季 衣料 合成纤维吸湿差,透湿性差,作为夏季衣料穿着闷热 丙纶纤维吸湿差,但具有很强的芯吸效应,透湿性好,可 作夏季衣料 中空合成纤维,透湿性改善 纤维改性
人体水分传播途径
(1)织物的透气作用 水蒸汽能透过纤维材料间的空隙进行散播 (2)织物的吸湿放湿性 纺织纤维吸附水汽后,通过毛细传递,向周围环 境放湿 (3)空气对流 在人体运动或强体力劳动时,对流去湿更加明显。 织物的透气性、织物的吸放湿性能、织物的体积重 量和厚度等
影响因素
1.舒适性物理评价指标
1.1 热舒适性物理指标
绝热率
热体被织物包覆前后散热量(Q0、Q1)之差对无包覆 时热体散热量Q0之比的百分率。 温差为1 ℃时,热能以1W/m2的速率通过,为一个热阻 单位。( m2· ℃/W ) 习惯称为热欧姆,T-Ω 织物表面温差为1℃时,通过单位面积织物的热流量。 与热阻含义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