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一讲社会学概论-664
社会学概论
1.社会学总的来说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一门基础性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双向运动的机制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社会是人类共同活动的空间和复杂社会组织的形式。
社会因此有如下涵义:第一、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即是由人群组成的,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主体是人。
第二,社会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纽带的,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一个互动的体系,第三,社会是相关的社会关系的积累,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合,第四,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第五,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第六,社会系统是一个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相互关联人群所组成的共同体”。
在这里,共同体是指具有共同价值规范和一致追求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
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之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业生产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文化: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开发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
包括器物性文化,制度性文化,观念性文化等。
现代化实际上包含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
其组成部分至少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专业化、高水平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科层化、参政范围的扩大、文化的世俗化,行为的理性化等等,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普遍发生的社会变迁过程。
制度化:表示个人或组织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程度以及与之相符合的过程。
制度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社会是否建立了一整套的、完善的社会制度体系;二是社会规范在多大程度上和在什么时候被社会成员所接受,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要求和行为准则。
因此,制度化的过程,一方面是社会规范系统化、条理化、正规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社会规范内在化、被社会成员所接受的过程。
城市化: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重点整理第⼀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常识)社会思想古已有之,但是作为学科的社会学迄今为⽌却只有170多年的历史。
“社会学”⼀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Comte)在1838年10⽉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Inkeles)指出了给社会学下定义的三条途径:1,历史的途径(创始⼈说了什么)2,经验的途径(当代社会学家在做什么)3,分析的途径(理性指⽰什么)社会学家们:孔德开始的西⽅社会学传统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特别是圣西门的思想创始者们:孔德、斯宾塞(Spencer)实际奠基者们:涂尔⼲(Durkheim,⼜译迪尔凯姆、杜尔克姆)、韦伯(Webber)新中国成⽴以来社会运⾏状况:(社会的良性运⾏,中性运⾏,恶性运⾏)1966-1976年,全⾯恶性,原因⽂⾰。
1976-1978年,转向中性摆脱恶性,转折点,⼗⼀届三中全会。
1978- ,中性运⾏,后重建。
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江村经济》《乡⼟中国》第⼆章社会运⾏的物质基础两种⽣产:即⼈⼝⾃⾝的⽣产和物质资料的⽣产。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阐述,可概括出物质⽣产⽅式的三⼤基本特征: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
思考题:1,试析⼈⼝⽼龄化对社会运⾏和发展的冲击。
答:⼈⼝⽼龄化对社会运⾏和发展的冲击是⼴泛⽽深远的。
就其最基本的⽅⾯⽽⾔,⾸先,意味着⽼年抚养系数提⾼,越来越少的年轻⼈要养活越来越多的⽼年⼈⼝,由此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其次,由于⽼年⼈⼝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年⼈本⾝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不⾜、创新不⾜;最后,⽇益严重的⽼龄化最终必然导致⼈⼝再⽣产转向静⽌型甚⾄是减缩型,由此带来⼈⼝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
6,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王思斌W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王思斌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4学时)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社会学的产生:标志、条件二、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韦伯等对学科建设的贡献;发展-从欧洲到美洲,主要理论流派-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冲突论、符号互动论等;当代-美国与欧洲的发展(社会理论);社会学研究范式-实证、理解、批判三、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大同社会“思想,出现和传入-康有为、严复译《群学肄言》、章太炎译《社会学》;20世纪前半叶-学院派、实践派社会学、成就;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中国社会学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看法: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社会过程与社会行为;社会制度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解释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与基本问题:普遍性与“剩余性”,领域及其发展,基本问题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功能一、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学科体系二、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经济学、法学;历史学、人类学;历史唯物主义三、社会学的功能:功能-经世致用(严复),社会规划、社会管理,文明生活方式、指导社会生活;学术与政治;学习方法:对社会的兴趣与敏感、较广的知识、深入社会、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
阅读书目编写组,社会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北大社会学系,社会学教程,北大,1987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赫伯特.斯宾塞,社会学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韩明谟,中国社会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杨雅彬,近代中国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袁方,社会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中国社会学史,人大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孙本文,社会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3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人大,2003郑杭生、刘少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高教社,2006波谱诺,社会学,人大,1999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2001刘易斯.A.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大,20033布赖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阎明,社会学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4学时)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一、社会的涵义:我国典籍中的“社会”,马克思的社会观,社会学中的社会二、社会的类型:作为经济和政治形态的社会,具体的社会形式,国家与社会三、社会的特点:唯名论与唯实论的观点第二节社会的构成要素一、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人是社会行动者二、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三、具体社会的存在条件:经济与社会活动,社会制度,环境(自然与社会的)第四节文化一、文化的涵义与结构:文化的涵义、类型、结构二、文化的功能三、文化的多样化与文化变迁:主文化与亚文化;我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文化敏感性四、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阅读书目杨心恒,社会学概论,知识出版社,1997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横山宁夫,社会学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孙本文,社会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35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顾宝昌,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1992C.恩伯等,文化的差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88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第三章人的社会化(4学时)第一节人的社会化的涵义与内容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的概念;对社会化的多层面理解二、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个体与社会的意义三、社会化的内容:艾利克森的人类发展理论;内容:生存、谋生、规范(政治)、价值第二节社会化的机构与过程一、社会化的机制与实施机构:机制-弗洛伊德、皮亚杰、相互作用论,实施机构二、基本社会化:概念:青年社会化的问题:社会性断乳、代沟问题、网络迷恋三、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概念、社会变迁与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第三节社会化与个性发展一、个性及其形成:个性的概念、气质的类型、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二、社会化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过度社会化、雷同性格、不同文化和体制下的社会化,重大事件对人的性格的影响-生命历程三、个性与民族性:社会性格、民族性(国民性格)、中国国民性阅读书目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在美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杨国枢,中国人的性格,(台)桂冠图书公司,1988玛格丽德.米德,代沟,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伊恩.罗伯逊,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90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刘豪兴、朱少华,人的社会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日)依田新,青年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81周雪光、侯立仁,“文革”中的孩子们-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生命历程,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四章社会互动(6学时)第一节社会互动的类型及意义一、社会互动的涵义:社会行动-韦伯的社会行动类型;社会互动的涵义二、社会互动的类型:按性质分,按方式分,集体行为三、社会互动的意义:需要的满足、形成关系与结构(马克思)、镜中自我第二节社会互动的理论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论:生产交往论,交往的意义二、符号互动论:米德的贡献;情景定义:布鲁默的总结;戈夫曼的拟剧论三、常人方法学与反思社会学四、人际互动第三节社会角色一、社会角色及其类型:社会角色的涵义;社会地位;角色的类型二、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三、结构论与建构论的角色观:结构论观点、建构论观点,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四、中国人的社会交往:差序格局,人情与面子阅读书目韦伯,经济与社会,“社会行动”部分,商务印书馆,1997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人大,2000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大,1998翟学伟等,《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黄光国等,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人大,2004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72方文,社会行动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布赖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4学时)第一节社会群体及其类型一、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特征:群体、社会群体、特征二、社会群体的类型三、人类结群的原因:一般解释,荀子的“群论”、结群试验、群体过程、小群体研究第二节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与功能一、概念与特征:库利提出的概念及角度、初级群体的特征二、类型与维持:类型,维持-规模、互动、持续性三、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儿童社会化、满足成员需要、进入社会的桥梁、社会控制第三节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家庭一、家庭的涵义与类型:家庭的本质,家庭的类型(亲密关系?)二、家庭的功能:生物的、经济的、抚育与赡养、精神的三、家庭的变迁:生命周期,宏观变迁(古德),现代化与家庭,变迁中的家庭及问题四、家庭与邻里:家庭及其功能、邻里及其功能,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与邻里阅读书目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1989刘易斯. A.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西奥多.M.米尔斯,小群体社会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Rupert Brown:群体过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古德,家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米特罗尔,欧洲家庭史,华夏出版社,1987雷洁琼,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北大,1994杨善华,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潘允康,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大,1998史凤仪,中国古代的家庭与身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六章社会组织(6学时)第一节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结构一、定义与特征:定义、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特征二、类型与构成要素:分类-帕森斯、布劳、艾兹奥尼;构成要素三、社会组织的结构:职位结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组织的扁平化、网络组织第二节组织目标与组织运行一、组织的目标:目标的意义,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目标体系二、组织的运行:敏兹伯格,巴纳德的组织平衡论三、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的涵义,帕森斯的社会系统观,组织间的关系:组织的资源依赖理论、种群生态学、新制度主义第三节社会组织的管理一、家长制:涵义、特征、产生的原因:家族资本主义二、古典管理理论:泰罗制-经济人假设;韦伯的科层制-涵义、内容、效果、批评:反功能、组织中的非理性因素(后科层制)三、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行为科学,霍桑试验的发现:社会人假设、非正式群体四、组织文化与组织信任:科尔曼与福山-信任与社会资本第四节中国的单位组织一、单位组织:特点,单位与国家的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二、单位制:中国单位制的形成,单位制的功能,华尔德的研究,当今的单位组织三、单位制改革:中国历史上官僚制,“官本位”、帕金森定律、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四、中国的民间组织:现状、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政策与发展阅读书目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运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彼得.布劳,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学林出版社,2001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克罗戴特.拉法耶,组织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帕金森,帕金森定律,北京三联书店,1982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弗里蒙特.E卡斯特,组织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七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5学时)第一节社会分化与分层一、社会分化:分化的概念(斯宾塞)、分化与整合,不平等与异质性,社会分化与分层二、社会分层:概念的来源,等级与身份,阶级与阶层,社会分层的多种原因三、社会分层的功能:功能论、冲突论(安全阀),社会平等问题第二节社会阶级与社会分层的理论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阶级划分的依据,阶级意识阶级冲突;新中间阶级问题二、韦伯的社会阶级理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三、社会分层的标准:赖特的分层标准,社会经济地位与职业分层四、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中国社会的阶级问题,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职业分层研究,社会分层与利益表达,社会分层与社会秩序,地位一致与地位相悖,中产阶级问题第三节社会流动一、社会流动的涵义与类型:涵义、类型二、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先赋地位、教育(布劳-邓肯模型);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米尔斯的精英理论,帕雷托的精英循环理论三、中国的社会流动:传统中国的社会流动,革命与社会流动,当前的社会流动,我国的精英循环与精英再生产,农民工的流动阅读书目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丹尼斯.吉尔伯特等,美国阶级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4李强,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流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李培林,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三联书店,2002维尔弗雷多.帕雷托,精英的兴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戴维.格伦斯基,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6第八章社区(5学时)第一节社区概述一、区的概念与构成:概念的来源与演变:从滕尼斯到费孝通、涵义,构成要素二、社区的类型:依功能分、依城乡分三、社区研究:芝加哥学派、中国的社区研究,人文区位学,社区规划第二节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一、农村社区:特征、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现代化对农村的影响、农村社区发展,中国农村的制度变迁,“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二、城市社区:涵义、城市社区、城市、城市体系,社区建设、从单位制到社区制三、中国的城乡关系:城乡关系史,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城乡关系,城乡差别(剪刀差)、城乡二元结构,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乡关系第三节城市化一、城市化的涵义与动力:涵义-现象与本质,城市化水平,动力-工业化(推拉理论)、社会管理、城市中心、城乡差别、社会方式的吸引二、城市化的进程:发达国家-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双重城市,城市的贫民窟三、中国的农村城市化:特点,户籍制,中国城市化的滞后,城市发展的方针,争论-对乡镇企业的看法;农村城镇化道路的选择-自然城市化与行政性城市化,农村城镇化的名与实,农村城式化;当前中国城市化中的问题-失地农民,农民工在城市。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社会与文化第三章:人的社会化第四章: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第五章:社会群体第六章:社会组织第七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八章:社会制度第九章:社区第十章:社会变迁、社会发展与社会转型第十一章: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第十二章:全球化与全球社会第十三章: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社会学的视野一:社会学观察问题的新角度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 Giddens)认为,社会学的概念和发现与“现代性(modernity)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紧密相关,社会学随现代性而来,是为解释现代现象而兴起的知识体系,它以普遍而精微的方式对现代性进行了跟踪式观察,对现代社会类型及其结构制度、社会行动主体以及社会问题现象等等,给予了辨析、诊断和解释性理解。
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注,社会学与其他科学显然有着不同的观察角度和视野。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亲密关系的变革》《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气候变化的政治》二:社会学的现象力美国社会学家怀特·米尔斯(W. Mills)在其经典性论文《社会学的想象力》(1959)中认为,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特有的心智品质,它思考人们所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什么,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以清醒地总结世界上正在进行和将要发生的事情。
《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认为社会学想象力能够使人们关注有限的个人经验和更广阔的社会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它的首要成果是这样一种思想,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人们只有了解所有和他相关的人、文化和社会,才能认识他自己所处的文化。
社会学想象力可以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二者在社会中相互之间的联系。
这便是社会学的使命和前景。
三.社会学知识与常识社会学的科学性社会生活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学家能够使用与其他科学相同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一)2024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引言概述社会学概论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研究范围主要涵盖了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人类行为等方面。
本文将给出社会学概论的复习资料,帮助读者回顾和理解这门学科的关键概念和理论。
正文内容1. 社会学的定义与范围- 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群体、群体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学科,旨在揭示社会的结构、功能和变迁规律。
-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等,涉及个人、小组、社会以及全球范围。
2. 社会学的理论框架-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用于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 符号互动主义理论:注重个体与社会交互中的符号使用和意义构建,强调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社会冲突理论:聚焦于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冲突的产生和影响,关注阶级、种族、性别等方面的社会不公正。
- 结构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结构的决定性作用,认为社会行为受到社会结构的限制和约束。
- 解构主义理论:质疑社会的固化观念和主流知识,关注权力和话语的运作。
3. 社会学中的核心概念- 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中通过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与价值观来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
- 社会结构:指社会中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的总和,包括家庭、教育机构、经济系统等。
- 社会群体:指由个体组成的具有一定共同性和互动性的集合体,如家庭、团体、社区等。
- 社会变迁:指社会中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演变和改变。
- 社会问题:指对社会成员生活和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和情况,如贫富差距、失业问题等。
4. 社会学研究方法与技巧- 问卷调查:通过编制问卷,采集人们对某一问题的意见和态度,以量化的方式获取数据。
- 深度访谈:借助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深入了解被研究对象的思想、感受和经验。
- 实地观察:研究者亲自参与或观察研究对象所在的环境和行为,了解其真实情况。
-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和概括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综合总结。
社会学概论
第一讲社会学的功能(描述性功能、解释性功能、预测性功能)一、理论意义对社会现象进行合理客观的描述,很多人会用自己的利益或感情区评判社会现象,有失公正,社会学家在价值中立原则的指导下会更加客观的去描述社会现象,给社会一个参照。
第一,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解释。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是不断出现的,社会学理论可科学的正确的认识评价这些社会现象第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社会学能够对当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系统的了解和研究,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状况。
第三,对不同的观点划清理论界限。
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存在着不同的理论,有的符合实际,有的不合实际,故要获得正确的理论知识,必须对各种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将错误的观点出去,划清理论观点界限。
第四,加强自身理论建设。
中国社会学起步比较晚,学科体系的构建还不够完善,这需要我们借鉴国外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些价值理念。
二、实践意义第一,为正确的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第二,有助于社会的秩序与稳定第三,有助于社会问题的科学正确的解决第四,为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提供必须的社会学知识第五,为每个人提供一个人是和了解社会的新视角第二讲什么是主文化,亚文化,文化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滞后?主文化: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亚文化:社会上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的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从发展的角度看,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
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对于主文化或亚文化的性质或是非曲直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兴的、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文化,在开始时常常不是主文化,而仅是一种亚文化,但由于它有发展前途,往往最终上升为主文化。
因此,仅凭主文化、亚文化的地位并不能判断其性质,只能根据它们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对它们作出判断。
文化中心主义:亦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模式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文化相对主义: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没有优劣之分在研究文化变迁的特性时,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了“文化堕距”的理论,亦即文化滞后。
自考社会学概论第1-4章(自考必备资料)
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代表人物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1)社会变革的需要(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孔德:第一个提出“社会学”、社会学之父:科学的分类、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社会进化论3、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础理论。
《资本论》涂尔干:社会学代表代是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社会学的研究对旬是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人。
*个人应服从社会,社会必须制约个人的需求,社会才得以稳定,否则社会失范*创建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
对社会现象进行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理解社会学*社会行动类型:目的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或情绪的行动、传统的行动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理想类型:韦伯理解社会学的概念工具:”科层制、权威等都发球理想类型*科层制: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
科层制是法理型权威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社会学的发展一、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到美国: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
3、创建符号互动腐化。
二、战后欧洲社会学的发展特点四、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传入、成长、建设、恢复重建时期。
(用表格形式)谭嗣同、严复、章太炎余天休、陈达许仕谦、张鸿钧、晏阳初、李景汉、费邦通、毛泽东第三节社会学本土化一、本土化:是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壮大二、社会学本土化:是指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一、社会学的定义:(P2)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和人。
社会指的是社会系统、结构、即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人就是社会中的主体,可以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社会的人。
三、中国社会学界的主要社会学家及其主要观点(P8)中国社会学界90多年来大体有如下几种观点:(一)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代表性观点有:1.严复在1903年出版的《群学肄言》的序言中,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
郑杭生在一系列论著中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如下定义:社会学是研究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特别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科学3.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代表人物:李大钊、瞿秋白、李达、许德珩、陈瀚笙等4.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由费孝通主持和指导的《社会学概论》(试讲本)这样定义: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台湾的一些学者也有类似观点(如杨懋春)(二)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1.认为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代表人物:孙本文2.认为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代表人物:龙冠海3.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代表人物:杨心恒等认为“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形式”,代表人物:庞树奇(三)第三种类型的观点,其代表性意见为:1.剩余说2.学群说3.调查说4.问题说5.未定说四、社会学的功能(P15)社会学具有认识和改造社会、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一)认识和改造社会(科学功能)1.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1)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2)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2.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1)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2)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意义,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二)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1.“增促社会进步”,就是增加和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2.“减缩社会代价”,就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弱者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要千方百计地让他们共享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结果;另一层的意思就是指尽管社会代价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们可以研究如何把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缩小到最小范围的途径和办法。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社会学概论》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社会科学,它主要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活动、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社会学会使人们更清楚的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之中更为人们所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因此社会学可以说是研究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为己任,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范畴都离不开社会的范畴。
由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互相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性,(例如,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心里学文化人类学,社会调查方法等多学科)因此,通过对社会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较广泛的视野以及较深刻的洞察能力与分析能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以及社会问题,能够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完善自我。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介绍社会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有,社会学导论、社会学简史、个体的社会化、文化与社会运行、社会角色、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社会互动、社区、婚姻与家庭、社会变迁等。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是书熟练地掌握有关社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考察社会的基本角度,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并用于改造社会更加的完善自我。
三、教材使用郑杭生/北京/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四、考核,评分标准采用平时4次作业占20%,期末考试占80%的成绩综合评定的办法。
五、课时分配根据教学计划68学时,每周4学时。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言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经典研究或论著作有概括的理解,介绍一些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以使学生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社会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目的。
重点和难点:1.熟练掌握:社会学的定义,特点,研究领域,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社会学的实践作用。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课件第一章
二、关于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 内容
• 这方面的内容大体有:社会问题、社会越轨、社会控制、社会工作与社会保 障等。
• 为什么要控制犯罪、违法、违警、不道德等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 呢?是为 了从另一个方面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行。在控制越轨行为时,不仅要动用 国家、 法律、纪律等硬控制手段,而且要使用风俗、道德、信仰和信念等软控制手段。
二、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 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
• (一)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 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
活四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 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 (二)从社会学的层次结构看社会学研究对象及其与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联系 • 社会学学科的层次结构大体由下述三个层次组成:第一,社会学基本问题层次,
即学科的“元问题”层次,也即作为社会学与哲学联结点的社会哲学层次; 第 二,社会学研究对象问题层次,即学科的“本问题”中的总问题层次,也即作 为综合性具体科学的社会学层次;第三,社会学范畴问题层次,即学科的“本 问题”中的分问题层次,也即作为社会学历史地形成的概念内容的层次。
三、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 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
• 上述社会学定义,也即社会运行论的中国特色,首先表现在它跟中国历史上 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在《墨子》中,就有对夏桀乱、商汤治,纣王乱、武王 治的评价。而在《墨子》中,则有对治乱原因和达到治的方法的探讨:“若使 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 若此则天下治。”此外,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尽人皆知;老庄 的“无为而治”,无人不晓。
社会学概论精品课课件全套
众多定义概括起来,主要分属于三大类型: 第一类侧重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这类观点
的主要代表是孔德、斯宾塞、É.迪尔凯姆等人。 这种观点形成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 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这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M.韦伯等人,形成社会 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 至于不属于这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可以看 作是第三大类,其中有些观点影响不小,但都 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
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有两个人不能不 提到,那就陈独秀和李大钊,和章氏和 严氏不同的是,他们所传播的西方社会 学思想侧重于社会意识形态,即后来成 为中国主导意识的马克思主义,俄国十 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送来 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1912年厦门大学建立历史社会学系,由 徐声金任系主任。继此以后燕京、复旦 大学、清华大学都相继开设了社会学系, 据孙本文先生统计,至1930年中国社会 学社成立,各大学设立有独立的社会学 系有11所,与历史学系合设者2所,与政 治学系合设者2所,与人类学系合设者一 所,共16所。
这涉及到如何看待基础理论和基本功的 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 “术”固然重要,“经”也不可不读。
社会学概论(完整)
2008-3-4
1
本书对“社会”的定义:
所谓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 是人们按照自己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 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一、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按其知识 结构,社会学 学科内容分为
理论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 经验社会学
二、社会学与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2008-3-4
4
本章重要术语
◆孔德 ◆严复 ◆康有为 ◆《群学肄言》 ◆恩格斯的人的双重生产理论 ◆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注意点:
人怎样才能进行生产呢?生命的生产——无论自己生命的生产 (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 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2008-3-4
2
第二节 什么是社会学
一、社会思想与社会学
◆ 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礼记·礼运》 ◆ 孙中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 康有为:《大同书》
2008-3-4
5
第二章 人的社会需要
导入
人的行动的最初动力——人的社会需要
第一节 人的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一、社会需要的涵义 所谓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
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力。 其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00034社会学概论 复习资料(全)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一).社会变革的需要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三).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四).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二).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二..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一).奥古斯特·孔德孔德是实证主义的权威代表. 法国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社会学之父”孔德的把握: 1.科学的分类. 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 是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是对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 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前者是研究社会协调问题;后者是人类,是进步.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3.研究方法. ,是两大主题.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B.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C.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D. 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E.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实证一词的涵义: A.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二)..卡尔·马克思1.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 是社会学发展的思想宝库.2. 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3. .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三).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主要代表: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1. 社会有机体论.2. 社会进化论. 主要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展开.三.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法国社会学家. 是欧洲,(一). 埃米尔·涂尔干. 法国第一个在大学里讲授社会学的人代表作有三论: 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是社会事实.2. 社会团结理论. 团结分为机械团结(相同性与相似性) 和有机团结(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3. 失范理论. 失范理论是涂尔干提出的. 失范是指: 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失范的原因: A.个人欲望的急剧滋长. B.现代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 C.社会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约束,出现动乱危机. 主要是”经济危机”4. 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A.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B.放弃抽象以具体的社会内容为研究对象. C.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的途径. D.注意正常现象与病理现象的区分. E.比较方法是社会学最根本的方法.5. 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二). 马克斯·韦伯. 德国1. 理解社会学. 认为研究对象就是社会行动. 对社会行动的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理解.2.社会行动类型. 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3.理想类型.4. 科层制理论.. 四种类型: A.目的—手段合理性行动. B.价值合理性行动. C.情感性行动. D.传统性行动.第二节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一.芝加哥学派. 社会学起源二欧洲,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美国成立的. 斯莫尔1892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创办了社会学系. .学术成就有: 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2.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芝加哥师生为主形成的社会学流派. 4.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3.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二.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 关注的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结构功能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若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一般条件: 1.适应。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1 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只需要回答要点。
2 简答题(5题,每题8分):只需要回答要点。
3 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尽可能详细地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说明和解释(10分),并尽可能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论证,着重考察描述与分析的逻辑性、条理性与准确性(10分)。
第一讲:社会学导论●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条件时代背景:1.从封建社会(农业的、宗法的、慢节奏的)向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转型。
2.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暴露的社会问题与矛盾:经济危机、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对立、贫困化以及犯罪率上升等社会危机出现。
3.经历长期无序和失范后对社会秩序的渴望:社会学的产生是工业革命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与长期无序、失范的社会常态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思想理论领域的反应。
思想条件:历代社会思想:哲学、政治以及伦理中的社会思想的发展,观念与价值的变迁:神权——君权——人权。
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经验研究方法被用于解释社会变迁。
社会调查资料的积累:17世纪源于英国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以及各种类型的民族志、环球旅行笔记等经验材料的积累。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具有科学性。
即不能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依靠洞察力、无确凿根据的信念或道听途说的基础之上。
而只能依赖科学的证据,而这些证据是通过对人类生活的系统研究获得的。
具有客观性。
尽可能运用类似自然科学的技术。
在提出问题、得到结论时努力做到不受感情、偏好的影响。
其最终目标是发展出一套完善的科学知识体系,以解释并在某些情况下预测社会事件。
不可避免的主观性。
社会学者感情及其道德因素的介入限制了他们研究什么和怎样进行研究。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描述社会、解释社会、预测社会●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的想像力使我们能够抓住历史与我们的经历,以及在社会中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是它的任务,是它的承诺……这种想像力的第一个果实:即仅仅通过将其自身置于他所在的历史时期中,一个人就可以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就可以估计自己的命运;仅仅通过他身边的所有的人,一个人就可以知道他自己的生活机会第二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经典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主张(孔德,斯宾塞,马克思,韦伯,迪尔凯姆)孔德:科学的目的:认识为了预测,预测为了控制社会学的目的:发现社会秩序的法则,以保持稳定和建立新秩序。
社会学概论(含答案)
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集生活的家庭,被称为(主干家庭)
“组织平衡理论”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即(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
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互动理论是(拟剧论)
根据群体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可以将群体划分为(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
)。
自然界中的空气属于(环境资源)
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合理性
)
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是社会学的(描述性功能
)
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
)
法律的特征表现在公正性和(强制性
)(真题)
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而引起的角色矛盾,被称为(角色不清
在老师指导下的大学生实地研究属于(指导性合作)(真题)
美国学者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了(搭便车理论)
炫耀性消费理论是由(凡勃伦)提出的.
揭示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政治效果和生产的政治规范工具共同构成了一个工厂独特的生产政体,这是(生产政体论)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区分标准是(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
.1
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被称为(文化震惊)
1982年明确提出建立“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学”的学者是(费孝通)
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社会变革的需要)
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的思想家是(孔德)
组织平衡论的提出者是(巴纳德)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人口、环境、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文化)第一节人口(定义: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一、人口规模(数量)与人口结构1、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2、人口性别结构性别比:表示人口中的男性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是女性人口中男性人口数的百分比(人口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人口性别比根据统计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出生人口性别比、婴儿性别比、结婚年龄性别比男女两性的平衡发展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二、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世界人口分布受到三条气候线的决定性影响,即寒冷线、干燥线和湿热线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2、人口迁移(动态的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理论主要研究:迁移者、迁移动机、迁移过程和迁移结果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环境容量;人口经济容量“迁移利益差异比较选择原理”:从迁移中获得的利益是否会大于将损失的利益三、人口转变与老龄化1、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论/人口转变)是关于人口发展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之过程的一种理论2、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1)、老年抚养系数提高,影响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2)、由此影想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3)、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4)、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由此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倡导健康老龄化,挖掘人力资本潜力四、人口健康1、人口预期寿命:是综合反应人口健康水平的平均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2、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联合国在1990年提出了健康老龄化:(1)、老年人个体健康,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2)、老年人口群体的整体健康,健康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与社会整体相协调(3)、人文环境健康,营造老年友好的社会环境积极老龄化: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是指老年人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第二节环境一、环境及其社会功能1、环境的定义: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2、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曾经试图用模型呈现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运行何发展的功能,他认为:环境服务于人类的功能包括:供应站、居住地、废物库ps: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二、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1、关于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理论:邓肯POET(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模型(生态复合体)该模型中:(1)、每个要素都与其他三个要素相互关联(2)、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三个要素产生影响人口(P)的增加可以创造技术(T)变迁的压力以及扩大城市化(O)的需要,由此导致更多污染(E)的产生从人口、技术、文化、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及相互作用角度来分析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开启了环境社会学中的人类生态学派2、关于人类社会对环境系统的影响的理论:IPAT(环境影响-人口-富裕程度-技术)模型I=PAT该模型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增长或资源消费增加,制造污染的技术使用增加,都将导致环境影响和破坏的扩大同时表明,富裕的生活方式比不富裕的生活方式消费了更多的资源,制造了更多的污染。
李毅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互动和结构,力图理解社会的发展、变迁和模式。
以下是社会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主题: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组织、结构和行为的学科,致力于理解社会中的模式、规律和互动。
社会学的目标: 社会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同时提供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调查、实地研究、历史研究、文献研究等,以获取关于社会现象的信息。
社会结构:社会学关注社会结构,即社会中各种组织、机构、群体和角色的排列和相互关系。
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学习和内化文化、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社会中的重要组织形式,如家庭、教育、政府和经济系统。
社会变迁:社会学关注社会的演变和变迁,研究社会结构和文化如何随时间而改变。
社会不平等:社会学研究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包括阶级、种族、性别等方面的不平等。
社会问题: 社会学致力于分析和解决社会面临的问题,如贫困、犯罪、教育不平等等。
理论框架:社会学有多种理论框架,包括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等,用于解释社会现象。
总体而言,社会学通过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和相互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这一学科涵盖广泛的主题,从个体行为到整个社会结构,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都有深入的研究。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一)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一)社会学概念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的三种类型(一)良性运行所谓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的体现,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理想模式。
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可以因程度不同而表现出多样性。
(二)中性运行所谓社会的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是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们还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
因此,社会的中性运行也可称为有障碍的常态运行。
这是一种良性运行和恶性运行之间、协调发展和畸形发展之间的中间状态,是一种不稳定状况;它有可能向前者进化,也有可能向后者退化。
我国1957- 1959年期间、1962- 1966 年“文化大革命”之前的时期,总的说来,就处在这样的状况之中。
反右斗争扩大化、反右倾运动、片面强调阶级斗争,是政治上的障碍和不协调因素;超越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阶段,片面地、频繁地进行生产关系方面的调整和革命,如公社化、割“资本主义尾巴”“提前进入共产主义”以及“大跃进”之类,是经济上的障碍和不协调因素。
(三)恶性运行所谓社会的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是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
1959- 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这种恶性运行;“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更全面而广泛地感受到了它,如党组织瘫痪、公检法被砸、工厂停工、学校停课、交通运输混乱、武斗升级、无政府状态泛滥、人际关系紧张等。
社会学的学科价值1.认识和改造社会。
2.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
3.构建和谐社会。
西方社会学的创立孔德奥古斯特.孔德(A. Comte, 1798 1857年),法国社会学家,被称为“社会学之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整合
社会变迁
三、 社会学的特点
整体性
综合性
现实性
实证性
社会学与其他学科
联系与区别
经济学
政治学
历史学
社会学
人类学
心理学
社会学的独有思维方式: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特有的心智 品质,它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 的生活历程以及二者在社会中相 互之间的联系。因为,“个人只 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中,才 能理解他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 的命运;人们只有了解所有和他 相关的人、文化和社会,才能认 识他自己所处的文化”。
3、喝了一杯咖啡,你就卷入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与经 济关系,咖啡是把地球上最富裕和最贫穷国家联系起来 的产品,咖啡豆主要在贫穷国家生产,消费却主要在富 裕国家,咖啡是国际贸易中仅次于石油的高价值产品, 是很多国家最大的外汇来源,这种全球性的贸易直接影 响到很多人的生活甚至是生存状态。
星巴克咖啡作为西方文化的产物,还承载着文化上的象征意 义,2001年进入故宫营业点经营的星巴克在2007年因为央视 主持芮成钢的文章《请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而引起文化上
例如:喝一杯咖啡这样简单的行为,能够从其中解 读出什么?
1、咖啡不只是一种提 神的饮品,还具有符号 价值,喝咖啡可以是 进 行社会交往的手段
18世纪大量出现的咖 啡馆对于英国及欧洲 大陆的精英们来说, 是谣言传闻和政治阴 谋的传播中心,出入 于咖啡馆是参与社会 政治的一种仪式性的 行为,这也培养出了 公共舆论,形成欧洲 国家早期的公共领域。
简要生平—— 帕森斯最初从事的是经济 学方面的教研工作,1931年才 转入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后来 又担任了该系系主任。他于 1945年首先正式提出“结构功 能主义”概念,是该学派的创 始人。 代表作——帕森斯是一位多 产的学者,发表的著述达 270 部(篇),其中最著名、最重 要的是《社会行动的结构》。
星巴克咖啡馆作为一 种咖啡馆品牌,在西 方社会是路边小店的 水平,在进入中国市 场之后却包装成了高 端休闲品牌,究其原 因,咖啡在这里扮演 了西方生活方式的象 征,喝咖啡成了高品 质生活的标志,不论 这种包装是否合理, 确实在相当多的消费 者心里形成了相应的 影响。
2、咖啡是一种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对大脑有刺激作用, 也有成瘾的后果,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把喝咖啡的人视 为吸毒者,就像酒精一样,咖啡被看作是社会能接受 的毒品,但在17世纪,基督教会却试图禁止喝咖啡, 为什么在不同时代会有如此差异?
整体性的考察并不等于在研究路径上全盘铺开,而是有所 侧重,不同的研究路径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例 如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等。
社会学是对社会进行的双重考察——微观和宏观,两者不 可分开
社会学对社会的考察不同于自然科学对自然界的考察, 两者的价值观、方法论和基本手段是完全不同的
的辩论,星巴克被看作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商业化入侵, 破坏故宫的文化氛围,并最终停业,迁出故宫
4、咖啡是18世纪晚期才开始大规模消费,其起源地在 中东,随着西方殖民扩张而成为大众消费品,今天我们 喝的几乎所有咖啡都产自曾经的西方殖民地,这种并非 西方原厂的饮品的流行反映了殖民时代留下的遗产对全 球贸易和消费的影响。
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了6项类比, 得出了3个结论:①社会是一个体系, 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构成的紧 密整体。②这个体系只能从其结构运 转的意义上去理解。③体系要存在下 去,它的需求就必须得到满足。这些 观点开启了结构功能理论的先河。
2、社会学形成时期
迪尔凯姆(又译为涂尔干)
为社会学确定了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他 的社会事实论及其一系列社会学理论概念,充实了 由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构想,使社会学方 法论具有实质性的内容。
从经典社会学家和社会学著作来看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的科学; 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科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群体和群体生活的科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制度、社会过程和社会组织的科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
社会学研究题材
人类文化和社会
一
社会学分析
社会学的前景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个人的人格
人群或群体(含民族和阶级)
社会生活的基本 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
二
单位
社区
社团和组织
人口
家庭和亲属
经济制度
政治和法律制度
三
基本社会制度 宗教制度
教育制度和科学制度
娱乐制度和福利制度
美学和表现方面的制度
分化和分层
合作、调解、同化
社会冲突(包括革命和着战争)
联络(包括意见的形成、表达和
变化)
四
基本社会过程 社会化和教育
社会评价
社会过失
罗伯特·默顿在批判帕森斯的理论过程中 建立起经验功能主义;
中层理论在理论框架与经验研究之间、认 识意义与实践意义之间架起了桥梁,并把 以前认为是毫无联系的一些实际研究方向 沟通起来,为社会学各种理论方法派别提 供了一个相互汇合的基础;
科学社会学思想为该分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奠定了基础;
默顿,美国社会学 家,结构功能主 义的代表人物
社会学是一门试图深入理解社会行动以便对其过程及 影响作出因果解释的科学。
社会学是对人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总体性研究的一门 具体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就是有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科学, 主要研究社会关系对人们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 是如何建构与变迁的。
社会学定义中包含的要素:
社会学对社会的考察是整体性的,而不是局部的。这是社 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差别。
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不能用传统自然科学的方式分 析研究社会性为,必须运用适当的“理解”。
对科层制(或官僚制)的考察体现了丰厚的思想内蕴, 它是其政治社会学的重要内容,其中的许多概念、范 畴和分析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来源之一。
卡尔·马克思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度揭示与批判; 对社会阶层与利益分化的关注与分析; 强调可以影响一个人社会位置的群体归属与结合,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解释了社会变迁的走向
简要生平—— 达伦多夫出生于汉堡,15、 16岁时曾被囚禁于纳粹集中营, 23 岁到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社 会学, 4 年后获得博士学位, 之 后先后到德国 4 所大学执教, 1974 年回到母校伦敦经济学院担 任院长。 代表作——《工业社会中的阶级 和阶级冲突》
⑶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二: 美国社会学家科瑟尔(1913~)
会的冲突以及冲突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这是错误的;
第二,冲突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的、持续的存在,是 不可避免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任何一种社会资源都是 有限的。
第三,冲突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开的暴力,它还包括紧张、敌意、 竞争和在目标与价值观等问 题上的分歧。
⑵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1929~)
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 ,用人类学资料对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宗教研究,是社脱节的状况,对社会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斯·韦伯
社会行动理论的首倡者:社会行为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 象,韦伯将其分类为传统行为、感情行为、目的理性行 为、价值理性行为。
社会学概论
第一讲 绪论
词源解释:sociology由拉丁文的societas或 socius与logos组成,意为关于社会的学问,也 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问。
社会学概论是一门基础性的大学课程,适合于各个 专业的学生,它告诉你关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基本知 识,并为有志于研究社会的学生提供入门知识。
人们为什么要研究社会? 社会学在研究社会之中的独特价值何在? 为什么研究社会并不是一件未经专业训练的普 通人就能操作的事情?
但社会学并不是一门拥有一套大家都认可的 观念体系 的学科,社会学家经常互相争论如何研究社会,如何 解释研究结果,难以达成共识,这正是社会学复杂性 的体现,也是人类社会复杂性的体现。
几种有代表性的界定
社会学是从变动的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的组成部分 及其相互关系,以揭示社会的形成、发展过程及规律的 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
简要生平 科瑟尔(又译科塞尔、科塞)出生于 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1933年 纳粹掌权后被流放到法国,同年进入巴 黎大学学习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被关进集中营。1941 年移居美国。1945 年(32岁)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社会学。 后在芝加哥等 3 所大学讲授社会学。 1975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88年 曾应邀来华访问、讲学。 代表作——《社会冲突的功能》等
3、社会学当代的发展
❖ 查尔斯·霍顿·库利
对于自我的观念有重要的贡献—— “镜中我”;
偏好对较小社会单元——群体的研
究,他对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的区
库利,美国社会学 家和社会心理学 家,美国传播
学研究的先驱。
分和探讨至今仍具影响力。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 特 ·帕森斯(1902~1979)
一、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认为:从社会的角度思考问题, 认识社会,是一种想象力的培养,社会学家要能跳出 个人所处环境的直观性,将事情置于一个广泛的背景 下,这也就是米尔斯所说的“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要求我们脱离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 立场、惯例和思维定势,从全新的角度——即社会的 角度来看待社会现象,由此能够从表面上司空见惯、 枯燥无味的事情解读出大量的 社会信息。
孔德按照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 学和社会静力学。
社会动力学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 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 社会静力学则研究社会不同部分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 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
孔德开启了社会学实证主义传统的先河,他的一些思想 为后人从不同方面加以继承和发展 ,成为 100多年来西 方社会学发展中的主流 ,也使社会学成为现代科学知识 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