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巧用“奇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发现,在数量关系的考查中,“奇偶性”成为近几年各地考试的冷门题型,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往往会忽略。那么究竟什么是“奇偶性”,“奇偶性”又是如何运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
数的奇偶性,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排除错误答案,锁定正确答案,考生们重点要掌握的是数的奇偶性的性质:
性质1: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和差同奇偶)
性质2: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有偶则为偶)
下面通过几道例题来感受一下如何使用奇偶性来巧解题。
【例1】一个人到书店买了一本书和一本杂志,在付钱时,他把书的定价中的个位数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看反了,准备付21元取货。售货员说:“您应该付39元才对。”请问书比杂志贵多少元钱?
A.20
B.21
C.23
D.24
【答案】 C。
【中公解析】我们可以设书的价钱是X,杂志的价钱为Y,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方程X+Y=39(1),现在求X-Y的数值,我们根据加减运算中数的奇偶性可知,X、Y必然是一奇一偶,并且和差同奇偶,我们知道X-Y的结果必然也是奇数,这时我们可以排除选项A、D,只剩下了B、C选项,我们可以代入选项B,即X-Y=21(2),有(1)和(2)两式联立可以解得X=30,Y=9,同时题中告诉我们书的定价中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上的看反了,即30看成了03,并且与杂志的定价为21元,显然这组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只剩下了选项C为正确答案。
这道题是典型的已知两数之和,求两数之差的问题,方程很容易列出,但并不容易求解,这时我们借助数的奇偶性,快速解出答案。
【例2】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
B.10
C.12
D.15
【答案】D。
【中公解析】我们可以设甲教室举办X次,乙教室举办Y次,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二元一次方程50X+45Y=1290(1),X+Y=27(2),同样根据数的奇偶性,在(1)式中50X 为偶数,1290也为偶数,那么45Y也必须为偶数,则Y必然为偶数,再根据(2)式我们知道X必然为奇数,则直接选择答案D。
这道例题是数的奇偶性在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体现,它能够减少计算量,帮助考生快速地锁定答案。
【例3】某班部分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每张试卷有50道试题。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道给3分,不答的题,每道给1分,答错一道扣1分。试问:这部分学生得分的总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A.奇数
B.偶数
C.都有可能
D.无法判断
【答案】 B。
【中公解析】本题要求出这部分学生的总成绩是不可能的,所以应从每个人得分的情况入手分析。因为每道题无论答对.不答或答错,得分或扣分都是奇数,共有50道题,50个奇数相加减,结果是偶数,所以每个人的得分都是偶数。因为任意个偶数之和是偶数,所以这部分学生的总分必是偶数。
希望通过对以上例子的解析,大家能够掌握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中题目数的奇偶性,学会灵活运用数的奇偶性,并与其他的思想结合起来,帮助考生快速解题,真正做
到秒杀选项,致胜公考。
关注中公网校微信eduoffcncom,政策问题实时答,考试信息不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