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对中医教育启示
中医药教学实践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前言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中医药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作为一名中医药教师,我有幸参与到中医药教学实践中,深感责任重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在中医药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二、教学理念1. 坚持以人为本中医药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医药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中医药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临床实习、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中医药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我们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教学实践1. 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要充分考虑中医药专业的特点,合理规划课程体系。
首先,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如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等;其次,注重临床课程的教学,如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等;最后,拓宽选修课程,如中医养生、中医护理等。
2.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在课堂讲授中,我们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2)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临床实习:在临床实习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熟悉临床诊疗流程,提高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
通过跟师学习、病例讨论、查房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中医药知识。
3. 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2)结果评价:在期末考试、临床技能考核等方面,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中医学生实践心得体会3000字5篇
中医学生实践心得体会3000字5篇中医学生实践心得3000字1孔子说“教学相长”,可以说,老师既是教授者,也是学习者。
这次利用暑期去三下乡,可以说是我们这些准老师给那里的农村学生带去了外面的世界,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一)备课与上课几千年前有个哲人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代也有人说“成功倾向于有准备的大脑”,我想,这确实是不无道理的。
以前作为一名学生听课,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课堂上,自己的总体感觉是许多老师上课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
但是没有想到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老师也是很认真地做好备课工作的。
一趟三下乡之行,当自己作为一名准教师踏上讲台,我明显地感到了自己备课的不足,这不足来自于备课时间的不充分,也来自于本身知识储备的不充实。
而且,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水平,这才利于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点说起来似乎挺容易,但要真正做到,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和了解学生的心理。
我一直在想,怎么老师在上了一节课或几节课后基本上能够摸清学生的基本性格呢?三下乡以来,通过跟队友交流经验和去听他们上课,我发现,学生普遍反映上的好的课,老师的内容和问题的设计都很巧妙,而老师本人也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思考。
而老师则在课堂对学生的问答中对于他们的水平和性格有所了解。
这又印证了教学设计和备课内容等方面课前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
了解学生,但怎么样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学则又是一件很值得考究的事情了。
(二)学生与老师有种看法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两者之间最理想的关系是朋友般的。
三下乡跟同学们十天的相处,我觉得师生之间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确实能够建立友好的情谊。
学生们可爱、好学,同时支教队友间也会彼此交流学生的情况,因此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相应作出改变,比如增加第二课堂的课时(如音乐欣赏课、心理测试课等等),努力使上课的内容做到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结合。
我在中医学习中的收获和感悟
我在中医学习中的收获和感悟作为一名中医的学生,我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中医是一门古老而深奥的学问,它不仅涉及到人体的结构和功能,还包含了丰富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体系。
在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几点收获和感悟。
首先,中医强调整体观念。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被看作一个整体,各个器官和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这与西医的部位观念有所不同。
通过中医,我逐渐理解了人体的各个方面是如何相互联系的,这有助于我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其次,中医注重辨证施治。
中医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每个人的病情都有所不同,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辨证施治。
通过中医,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舌脉等来进行辨证,然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这种辨证施治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非常实用,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第三,中医注重预防和调理。
中医强调疾病的预防和调理,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还注重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通过中医,我了解到了很多保健养生的方法和原理,例如中药调理、针灸、按摩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身体状况,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最后,中医教会了我如何谦虚和尊重自然。
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人体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与自然保持和谐才能保持健康。
通过中医,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的伟大和强大,学会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这种态度也影响了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总的来说,我在中医中获得了很多收获和感悟。
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实用性强。
通过中医,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一种全面、个体化的思维方式。
我相信这些收获和感悟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基于中药学长学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药药理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基于中药学长学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药药理学课程改革与实践作者:蒋宝平,韩婧,纪蕾蕾,等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22期蒋宝平,韩婧,纪蕾蕾,喻斌,卢金福,朱华旭,周玲玲(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摘要:中医药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综合素质强的专业化人才。
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18年设立了中药学专业长学制(本硕博)的中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旨在为中医药学科的高效、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为积极适应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我校中药药理学教学团队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对课程进行改革,在教学中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力求为中药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药药理学;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 2019 )22-0049-03随着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中医药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综合素质强的专业化人才。
南京中医药大学经历60多年的办学实践,坚持“学贯中西,至精至诚”的办学理念,继承与创新并举,医学与人文融通,研究与应用结合,形成了鲜明特色。
2017年我校中药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行列,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服务健康江苏和健康中国建设为导向,系统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中医药优秀人才。
为此,2018年我校启动中药学专业长学制(本硕博)的中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中药药理学是我校中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于中药学专业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中药药理学学科也是我校最早形成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的学科,在药学院的中药学类、药学类、制药工程等人才培养过程中,中药药理学教学团队不断探索围绕学生基本素养、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
中医课程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到中医这门古老的学科以来,我便深深地被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吸引。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中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我对中医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理论体系独具特色,涵盖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
1. 阴阳五行:中医理论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五行组成,阴阳代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五行则代表着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通过对阴阳五行的学习,我明白了人体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运用阴阳五行的理论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2. 脏腑经络: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脏腑经络相互联系,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通过学习脏腑经络,我明白了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脏腑经络来治疗疾病。
3. 气血津液: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通过对气血津液的学习,我了解了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气血津液来治疗疾病。
二、中医诊断的精准独到中医诊断方法独特,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论治。
在学习中医诊断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诊断的精准独到。
1. 四诊合参: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全面了解,结合四诊合参,可以准确判断病情。
我认识到,中医诊断不仅关注疾病本身,更关注患者的整体状况,这种全面的诊断方法使得中医在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2. 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使得中医在治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三、中医治疗的独特疗效中医治疗方法丰富多样,包括中药、针灸、推拿、食疗等,这些方法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
1. 中药: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优点。
通过学习中药,我了解了中药的药性、功效以及配伍原则,为今后运用中药治疗疾病打下了基础。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的心得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的心得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的宝贵文化遗产,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与传承,秉承着中华民族智慧与经验总结,为人类提供了独特的医疗和保健方式。
作为一名学习中医药的学生,我深切体会到了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中医药传承与发展需要保持持之以恒的态度。
中医药的传承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与研究。
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包含广泛而深厚的知识,掌握这些知识需要时间和耐心。
同时,传承中医药还需要学习者通过实践理论,运用中医药的方法和技能,不断积累经验。
只有保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才能真正将中医药传承下去。
其次,中医药传承需要坚持创新与发展。
传承并不意味着固守传统,而是在传承中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发展。
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和治疗方法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科学知识,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进行创新和完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让中医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再次,中医药传承需要注重科学研究。
中医药作为一门学问,也需要有科学研究的支撑。
通过科学研究,可以对中医药的理论进行验证和修正,提高中医药的临床效果和科学性。
同时,科学研究还能够发掘中药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机制,为中医药的应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因此,加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是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另外,中医药传承需要注重教育和培训。
传承中医药必须从嫩苗培养开始,需要有专业的教育和培训机构,给人们提供系统、科学、规范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
只有有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的培训,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同时,还需要加强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医疗经验,丰富中医药的国际视野。
总的来说,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从多个方面的努力。
保持持之以恒的态度,坚持创新与发展,注重科学研究和教育培训,是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所必须要做的。
中国本科中医学教育标准
中国本科中医学教育标准(教指委委员第二次修订第四稿)前言现代中医学高等教育始于20 世纪50 年代中期。
半个世纪以来,中医高等教育不断发展。
目前,独立法人建制的中医药院校有23 所,开设中医学(含民族医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有73 所,中医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中医高等教育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抢抓发展机遇,注重办学特色,使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与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为国家医学人才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高等教育50 年来,各办学主体积极探索中医高等教育规律,已经形成并初步建立了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具有中医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医高等教育的要求,为了促进中医学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必要建立一个符合时代需要、促进未来中医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科教育标准。
因此,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受教育部委托,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与支持下,负责起草并拟定了《中国本科中医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制定本《标准》的指导思想是:在遵循高等教育和医学教育规律尤其是中医学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学高等教育特点,突出中医学办学特色,为国家开展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提供依据,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开办中医学本科教育提供参考。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其它相关的法规和文件并参照《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高等教育本科中医学专业设置基本要求》、《中医学专业(本科)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等制定。
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研究对中医教育的启示
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研究对中医教育的启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研究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对于培养优质的中医药卫生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从胜任特征的角度出发,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胜任特征的起源、概念及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
并从明确培养目标,促进制度化建设,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学改革,完善考评模式,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等方面,详细评析了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研究对于中医教育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胜任特征;胜任特征模型;长学制中医学生;中医教育中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中医药卫生专业人才。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中医学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教育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医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医教育面临着更多的问题与挑战。
作为中医院校主要的培养对象,长学制中医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成绩优秀的学生与成绩一般的学生之间的素质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同年级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差异如何?这些不仅成为学生制定自我发展及学习计划的基准,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培养和指导学生需要考虑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对处于某一工作岗位或完成某项任务的人进行能力或素质方面的研究,多采用胜任特征研究。
胜任特征能够从本质上反应出人才的核心能力及潜在特质,对于人才培养、测评和选拔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对于长学制中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与评估,尝试引入胜任特征的概念与测评工具,是对现有长学制中医学生培养与评价体系的有益补充。
1.胜任特征的概念与发展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对科学管理的研究,后来被称为管理胜任特征运动[1]。
他应用时间动作分析的研究方法,界定哪些因素导致了优秀工人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过程和结果。
胜任特征的概念基于对美国新闻署(USIA)官员的调查研究,David McClelland 在1973 年发表的《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一文中将胜任特征定义为绩优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2]。
中医七年制学生中医复杂性辨证思维培养的思考
辨》等经典的 学习,开展 原创思维研 究,建 立中医临床 复杂性辨证 思维体 系,建立起 苻合 中医药特 点的中医人 才培养模 式,推 动 中医
药的创新与发展 。
关键 词 :中医学教 育;中 医复杂性辨证 思维;理论探 讨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1 3 . 0 6 9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一 1 3 — 0 0 9 %0 2
中医临床知识 与技 能 ,同时也 具有 丰富 的中药炮制 知识
[ 2 ] 李凯. P B L教学法在 中药炮制学教 学 中的尝试 与探讨 E J ] . 中国中 医药现代 远
程教育 , 2 0 1 2 , 1 0 ( 2 3 ) : 7 7 .
和技能的高级 中医药全 面人才 ,充 实 中医临床 队伍 ,不
第 1 1 卷第 1 3期 ・ 总第 1 6 5期 2 0 1 3年 7月 ・上 半 月 刊
◎
以上是笔者关于 中医专业 开设 《 临床 中药炮制 学 》的不 成熟考虑 ,还望与同道共 同探讨 。
参 考文 献
[ 1 ] 张振凌. 中医专业 应 当开设《 临床 中药炮制 学 》 L J ] . 中 医药学 刊 , 2 0 0 6 , 2 4 ( 2 ) :
34 6 _ 3 47 .
做到 了因材施教 的效果 ,即发挥 了 中医临床专业 学生 的 中医思 维优 势 ,又 提 高 了学 生 学 习 《 临床 中药炮 制 学 》 的兴趣 ,做到 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 。
综上所述 ,《 临床中药炮制 学》应 当是 中医临床各专
学习中医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心得体会学习中医心得体会(通用14篇)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学习中医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中医心得体会篇1在炎炎的烈日下,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暑假。
每一年的暑假都是令我们兴奋而又期待的时候,以前我们总是早早就计划着暑假该去哪里玩,而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将近两个月的暑假不能只顾着玩,要好好利用。
于是我决定找一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一来可以增加社会经验,拓宽知识面;二来可以锻炼自己与人的交际能力。
暑假回到家之后,和爸妈商量了一下,选择了一家离家比较近的小型药店。
在去药店之前,心里很忐忑,毕竟自己的专业知识很少,害怕会被拒绝。
见到药店老板后,我向老板表明了我来这工作主要是为了积累经验,工资多少不重要。
老板很爽快的答应了,安排我第二天来上班。
第二天我早早就来到了店里,开始了我的社会实践。
我先熟悉了一下药店的环境,虽然这是一家不大的药店,但药品的种类还是挺齐全的。
由于我还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专业知识甚少,还没有资格出售药品,所以在药店里我只做一些简单地工作。
经过两三天的摸索,药柜上的药品我已经差不多都认识了,对每种摇所对应的疗效也有了一些了解。
药品大致分为Rx(非处方药)、OTC(处方药)、保健品、特殊管理药品。
而常被购买的药品,如感冒药、消炎药、胃药等则放在方便拿取且显眼的位置上,所有药品都是标明价码,按区域内商品摆放及分区分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药店的流程已经滚瓜烂熟了。
每当店里的销售员忙不过来时,我也可以上前向顾客推荐介绍一些顾客想要的药。
每次我都是很小心翼翼的,深怕出一丝纰漏,每当我拿不准主意的时候,我都会问问店长,以确保万无一失。
虽然每天回到家全身都像散架似的,很累很累,但是我的勤奋得到了店里各位阿姨的赞赏和老板的肯定,我的心里是充实又快乐的。
长学制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免疫学教学改革
长学制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免疫学教学改革张薇;高雅楠;刘劲峰;沈秋红;李丹;包凯帆;张军峰;史丽云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23(21)1
【摘要】免疫学是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为了培养具备临床-科研综合能力的长学制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我们进行了合理的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建议:(1)横向拓宽教学范畴、纵向加深课程难度;(2)突出中医药免疫的特色,注重中医药免疫学应用;(3)综合运用混合教学模式,增强课程教学的灵活性;(4)聚焦免疫学前沿热点问题,关注免疫学最新科研进展;(5)开设多种不同类型的免疫学实验,启发学生科研思维。
通过教学改革,能够加深学生对免疫学的理解,锻炼中西医结合思维和实践能力,拓展科研视野,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素养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
【总页数】3页(P157-159)
【作者】张薇;高雅楠;刘劲峰;沈秋红;李丹;包凯帆;张军峰;史丽云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整合医学学院免疫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优势学科建设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在\"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的应用探讨4.云南中医药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5.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双课堂”整合式实验教学模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药教学中的学生能力培养与发展
中医药教学中的学生能力培养与发展中医药教学作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教学特点和目标。
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过程中,中医药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行合一,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教学中的学生能力培养与发展,并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中医药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融合,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医院、药店等合作,开展实践性教学,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临床环境,提升他们的实践水平。
二、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中医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或学术研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三、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中医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分享、协调和倾听。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团队项目中,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小组讨论、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四、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中医药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专门的跨学科课程,让学生接触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能力。
总之,中医药教学中的学生能力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过程。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沟通和跨学科能力,才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中医药的核心理论和技能,为社会健康服务作出贡献。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9篇)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9篇)我是__y医院中医科医生,这次参加了中医培训,感悟非常多,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中医学由于在形成的初期引入了当时最先进的哲学思想——朴素唯物主义,并沿用至今,形成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气机升降为主体,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为外壳的理论体系,具有灵活多变的思辨性和高度的整体概括能力。
另外,许多人有这样的印象,患者和中医大夫之间的关系往往好于与西医大夫之间的关系,甚至亦医亦友。
许多研究也证实,中医传统的诊疗模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传统中医具有许多区别于西方医学的特色,其理论形式反映出独特的人文属性。
中医学以其强烈的人文属性成为最能反映医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中医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识中医、了解中医、学习中医,必须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儒家、道家、佛家文化,特别是道家思想,因为中医学“天人合一”的基本思维方法更接近道家祟尚自然的思想。
中医学认为“形气相感,形神合一”,人的意识形态、意念活动对自身及周围事物产生影响。
学习传统文化,体悟自然之道,正是为了修养心性,静心体悟自然之道、中医之理,以平静纯净心行医,方可能成为医德医术均上的好中医。
中医理论源于生活实践,在临床教学中要多联系生活,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
在病因病机教学中,可采取“取类比象”、“形象思维”的方法,结合日常生活,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风、寒、暑、湿、燥、火的致病特点。
如风邪致病特点,风的性质“动”→风邪致病特点(阳邪、善行、数变、百病之先导)→临床表现(动摇不定、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震颤、拘挛、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
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举一反三。
总之,与西医学相比,中医学因其完整的理、法、方、药系统而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
教学中应让学生们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构建整体与辨证思维模式,强调理论联系实践,课堂上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发散的、联系的、触类旁通的学习和思维方法,是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的最现实可行的思路,其中具体的、可行的教学方法还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学中医心得体会及收获总结(实用12篇)
学中医心得体会及收获总结(实用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学中医心得体会及收获总结(实用12篇)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他人,增强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中医临床经典思维教学
对中医学七年制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
善 于 观察 、 于模 仿 , 价 值 观 具 有 多 元 性 、 善 其 务实 性 和 可 塑 性 等 特 点 , 据 其 特 点 , 生 管 理 工 作 者 需 要 具 有 人 性 化 色彩 , 根 学 坚持 育人 为 本 、 育 为先 的 原 则 , 要 坚 持 传 统 文 化 . 学 生 德 既 使 树 立 正 确 反 映 中 医学 教育 本 质 的特 征 , 又要 兼 顾 与 时 代 发 展 相结 合 ,用 新 的 思路 加 以改 革 与 引 导 ,创 新 学 生 T作 管 理 体 制, 促进 传 统 中医 学 教 育事 业 健 康 发 展 。
对 中 医 学 七 年 制 专 业 学 生 管 理 工 作 的 探 析
毛 婷 婷
( 天津 中医 药 大 学 中医 学 院 , 津 天 摘 要 :中 医学 七 年 制 是 为适 应我 国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需 要 而 设 置 的 长 学 制 医学 教 育 模 式 . 实行 的是 “ 年 一 贯 . 硕 七 本 融通 ” 的教 育方 式 。 养 的是 一 批 较 本 科 层 次 高级 的 集 临 对 中 医 院 校 的 思 想政 治 工 作 者 这 提 出 了新 的挑 战 。 着招 生人 数 的 增 加 , 之 相 适应 的 学 生管 随 与
( ) 思 想政 治教 育 为 根 基 一 以 现 今 的 中 医学 七 年 制 学 生 处 于 更 加 开 放 多 样 自主 的社 会 中, 加之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理论 课 存 在 实 效 差 的 弱 点 . 在 教 学 方 其 法 上 的 得失 往往 直 接 影 响 到 教学 效 果 。 因此 , 校思 想 政 治 理 高 论 课 不 能成 为大 学 生 思 想 教 育 的唯 一 手 段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必 须 针 对他 们 的需 求 、 性 与 发 展 的实 际开 展 教 育 , 之 接 受 与 个 使 信 服 , 终 达 到 教育 的 目的 。 最 辅 导员 应 注 重 学 生 的 全 面 发 展 ,帮 助 和 引 导 学 生 塑 造 独 立 健全 的人 格 。 以理 想信 念教 育 为核 心 , 要 以爱 国主 义 教 育 为 重 点 , 和谐 心理 教 育 为 基 本 点 , 以 以大 学 生 全 面 发 展 为 目标 , 深 入进 行 素 质 教 育 , 进 大 学 生 思 想 道 德 素 质 、 学 文 化 素 质 促 科 和健 康 素 质 协 调 发展 , 大学 生成 为全 面 发 展 的 人 使 ( ) 以情 感人 理 念 贯 穿学 生 管理 工作 的各 个 层 面 二 将 天 津 中 医药 大学 经 过 多年 探 索 ,在 学 习 实践 科 学 发展 观 活动 中 , 出 了寓 情 于 教 、 理 于情 的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新 提 寓 理 念 ,为破 解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实 际 效 果 不 显 著 的难 题 提 供 了新 思路 、 方 法 , 而 充 分 发 挥 了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在 培 养 综 新 从 合 素 质 高 、 业 能 力强 人 才 中 的导 向 作 用 。 情感 人 的 大学 生 专 思 想 政 治教 育 体 系 ,在 情 与 理 的有 机 结 合 中实 现 了思 想 政 治 教 育 “ 物 细 无 声 ” 吸 引 力 和 感 染 力 , 化 了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润 的 强 的 针对 性 、 向性 和 实 效 性 , 思想 政 治 教 育 人 脑 、 心 、 行 导 为 人 入 提 供 了理 念 和 方 法 ,发 挥 了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在 培 养 社 会 主 义 事 业 的建 设 者 和 接 班人 中 的 主导 作 用
长学制中医学专业分流淘汰机制的调查与研究论文
长学制中医学专业分流淘汰机制的调查与研究论文长学制中医学专业分流淘汰机制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实施了长学制中医学专业分流淘汰机制的相关中醫药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导师、辅导员以及长学制毕业生和在校生进行了调查,从中医学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评价以往长学制中医学专业分流淘汰的标准,并对今后的长学制中医学专业(包括九年制和“5+3”一体化专业)的分流淘汰机制进行了研究和设计。
关键词:长学制中医学;分流;淘汰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6-0072-03一、背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教育部批准,部分中医院校开始举办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实施“七年一贯,本硕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随后长学制中医教育逐步扩大,至今已有北京、广州、上海、南京、成都、天津、湖北、浙江、辽宁、湖南、山东、黑龙江、福建等十多所院校招收七年制学生。
七年制的中医教育模式以培养高层次中医专业人才为目标,强调“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注重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实行文、理、医的有机结合,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其目标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2012年开始,我国推出了“卓越医生培养计划”,教育部和卫生部旨在通过这一改革,将大众化的医学教育回归到精英教育的轨道,培养适应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2015年开始,多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始举办“5+3”一体化中医学专业和九年制中医学专业。
二、问卷调查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本硕融通的七年制教育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门人才。
通过前期各高校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总结,发现各高校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的培养过程中,均实施了分流淘汰机制,对外语、综合考试和毕业论文等有一定的要求。
那么,七年制中医学专业的分流淘汰机制在以往的人才培养当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还存在哪些不足,对近年开始的“5+3”一体化中医学专业和九年制中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又有怎样的参考呢?我们通过发放网络问卷的形式,对实施了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分流淘汰机制的.相关中医药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导师、辅导员以及长学制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中医教学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中医教师,我有幸见证了中医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也在教学过程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中医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为同行们提供一些借鉴。
一、传承中医经典,弘扬民族瑰宝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传承中医经典为主线,弘扬民族瑰宝。
1. 深入研究中医经典著作,把握中医理论精髓。
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的基石,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著作,我深刻领悟到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之处,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通过临床实习、病例分析、技能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中医诊断、治疗、预防等技能。
3. 弘扬中医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教学中应注重弘扬中医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医的历史、发展、特色,增强民族自信心。
通过组织中医文化讲座、参观中医博物馆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
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中医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小组讨论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某一中医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中医知识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网络教学平台。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课程、在线讨论等活动,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中医知识。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中医教学对象多样,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注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1. 了解学生需求。
中医师承教育学习经典心得
中医师承教育学习经典心得中医师承教育学习经典心得(精选9篇)学习心得是对于学习过程、心理和成果的自我总结和反思,旨在提高个人学习效果和方法。
需要立足于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和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并反思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中医师承教育学习经典心得,希望你喜欢。
中医师承教育学习经典心得篇1在上个星期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了中医的神奇与奥秘。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跌宕起伏,保有顽强的生命力,直到现在仍然作为中医的理论基础指导防治疾病。
中医是世界上唯一存续数千年而又拥有系统理论的医学,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它建立在“阴阳”“五行”“经络”“气相”“血相”等学说之上。
其中,“阴阳”与“五行”纯属中国哲学的范畴;“经络”、“穴位”、“气相”、“血相”又是观察不见到的,因而显得有些“神秘”。
至于中药,往往是原材入药,又常常是多药配伍,因而其药理是一种综合效应。
中医不像西医的直观、线性的思维方式,它我一种抽象的、综合的思维方式。
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气相”、“血相”都是抽象的,需要靠灵性去领悟,需要靠想象去意会,需要靠感觉(即望、闻、问、切)去判断,中医尽管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纳入“五行”之中,但绝不将它们割裂开来,而恰恰是将它们作为一个相互制衡的有机系统,完整地统一看待。
中医尽管将人体的前后、表里、虚实、寒燥等分别划归“阴”、“阳”两大范畴,但不仅不将其割裂,反而特别强调“阴阳调和”。
中医不是针对疾病的直接原因采取对抗性措施,而是强调“扶正祛邪”,即扶持和维护人体自身所具有的正常功能以排除各种不正常的干扰。
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绝不是浅尝辄止就能领悟得到,需要长久的积累和接触,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中医师承教育学习经典心得篇2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几千年唯一的医学,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医,中医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几千年来的保健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代名医学医经历对当代中医教育的启示
《古代名医学医经历对当代中医教育的启示》2023-10-27CATALOGUE 目录•古代名医学医经历介绍•古代名医学医方法解析•古代名医学医精神探讨•古代名医学医传承与现代中医教育对比研究•古代名医学医智慧在当代中医教育中的运用建议01古代名医学医经历介绍孙思邈的学医经历博采群经,兼收并蓄,历经数年,终成一代名医。
早年失恃,感怀身世,遂立志学医,以济苍生。
著书立说,传世之作《千金方》流传至今。
李时珍的学医经历幼年聪颖,自学成才,展现出对医学的浓厚兴趣。
遍访名医,虚心请教,历经数十载,终成一代巨匠。
编纂《本草纲目》,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02古代名医学医方法解析1孙思邈的读书方法23孙思邈提倡要广泛阅读医学经典,汲取各种流派的医学思想,以开阔视野和拓宽知识面。
广泛阅读孙思邈认为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精读重要的医学著作,深入思考和理解其中的道理,以提升医术水平。
精读细悟孙思邈强调读书的同时,要进行实践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治疗中,以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
理论实践相结合李时珍的临床实践方法细心观察批判性思维注重实践古代名医学医方法对当代中医教育的启示强调综合素质01注重实践操作02倡导创新思维0303古代名医学医精神探讨孙思邈的医者仁心精神慈悲为怀,救死扶伤孙思邈强调医者应以慈悲为怀,尽力救治病人,不计较个人得失。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孙思邈认为生命是最宝贵的,医者应尽一切可能拯救病人的生命,不计个人名利。
淡泊名利,博施济众孙思邈提倡淡泊名利,以博施济众为己任,为病人谋福利。
03传承创新,推进科学李时珍的严谨治学精神01实事求是,勇于探索02勤奋努力,广泛学习古代名医学医精神对当代中医教育的启示以人为本,注重医德中医教育应注重培养医者的仁爱之心和良好的医德,将病人利益放在首位。
勤奋学习,追求卓越中医教育应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提高学术水平,追求卓越。
传承创新,推动发展中医教育应在传承古代医学精华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推动中医科学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研究对中医教育的启示摘要:研究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对于培养优质的中医药卫生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从胜任特征的角度出发,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胜任特征的起源、概念及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
并从明确培养目标,促进制度化建设,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学改革,完善考评模式,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等方面,详细评析了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研究对于中医教育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胜任特征;胜任特征模型;长学制中医学生;中医教育中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中医药卫生专业人才。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中医学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教育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医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医教育面临着更多的问题与挑战。
作为中医院校主要的培养对象,长学制中医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成绩优秀的学生与成绩一般的学生之间的素质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同年级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差异如何?这些不仅成为学生制定自我发展及学习计划的基准,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培养和指导学生需要考虑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对处于某一工作岗位或完成某项任务的人进行能力或素质方面的研究,多采用“胜任特征研究”。
胜任特征能够从本质上反应出人才的核心能力及潜在特质,对于人才培养、测评和选拔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对于长学制中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与评估,尝试引入胜任特征的概念与测评工具,是对现有长学制中医学生培养与评价体系的有益补充。
1.胜任特征的概念与发展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对科学管理的研究,后来被称为“管理胜任特征运动” [1]。
他应用“时间——动作分析”的研究方法,界定哪些因素导致了优秀工人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过程和结果。
1.1 胜任特征的概念基于对美国新闻署(usia)官员的调查研究,davidmcclelland 在1973 年发表的《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一文中将胜任特征定义为绩优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2]。
spencer夫妇在1993 年提出,胜任特征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 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3]。
胜任特征自上而下包括以下几个层面:①知识:岗位任职者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信息;②技能: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③社会角色:个体对社会规范的认知和理解;④自我认知:个体如何看待与认识自己;⑤个性特质:个人所具有的生理、认识与心理特点;⑥动机:人们内心深处反复出现的一种牵挂,它驱动、指导并选择行为。
1.2胜任特征模型的概念胜任特征模型是指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最终确立起来的与绩效高度相关的胜任特征结构模式[4],它是做好某一特定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力要素的总和。
mccleiland于1973年提出了冰山模型,把一个人的特质比喻成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通常所看到的特质,是整个冰山浮于水面上的部分,包括知识和技能;而对个人职业生涯、工作绩效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层次胜任特征,是潜伏于水下的部分,较难一眼观察到,即社会角色、自我概念、自身特质和动机。
1.3胜任特征在医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加拿大皇家医师协会在90年代初期即制定了相关的胜任特征框架,用于评价医生的关键知识和技能,描述了医生提供好的医疗服务应扮演的7大角色,即医学专家、交流者、协作者、管理者、健康支持者、学者和专业主义者 [5]。
patterson等人于2000年通过3个独立试验对全科医生的胜任特征模型进行三个不同角度的分析研究,发现除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包括替代体验及敏感性、沟通能力、概念式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个性特征[6]。
ronald m. epstein&edward m. hundert认为胜任特征建立在基本临床技能、科学知识及道德发展之上,包括认知功能、整合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情感/道德要求、临床技能、习惯性思维、背景分析七个维度[7]。
董海瑛等人通过研究医学生对各胜任特征要素的态度评价,利用因子分析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职业发展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个人特质、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辅助知识及成就导向和行动六个群的医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8]。
2.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研究对中医教育的启示作用长学制本硕连读培养模式是中医院校的重要教育模式之一。
因为学制长、专业课程学习难度大、专业性强,中医学长学制学生早期树立专业取向与信念、培养专业学习胜任素质尤为重要。
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到中医学生的培养、考核与评价体系中,其对于中医教育领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明确培养目标,促进教育机构制度化建设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的研究为教育机构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理论基础。
以往的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侧重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对于影响中医学生专业技能掌握及发展的综合素质要求较宽泛。
从中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明确人才素质需求、细化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方案,成为教育机构应逐步加以完善的重要方面。
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的研究是对中医教育标准的完善和补充,促进了教育机构自我反馈与修正的制度化建设。
同时,也为教育机构职能发展由原先单纯的知识传授提出培养社会型、职业化、高素质中医人才的更高要求。
2.2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教学法研究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研究为中医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价值理念。
中医院校可以通过建设校园环境、完善规章制度和树立良好教风学风以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对中医学生施加责任心、事业心、同理心、成就导向等方面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的个人特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更好的达成中医教育的目标期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同时,也应加强培养方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
尽管目前的中医教育教学改革已经逐渐在消除以往单纯强调知识传授的弊端,越来越重视中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对于中医学生个人特质和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仍然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体现在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中。
在现有的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中,借鉴胜任特征的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者对现有课程难以培养的其他潜在胜任要素,开发新的课程,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同时加强教学法研究,为突破现有教学瓶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可以利用数字图书馆及临床教学基地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早临床、多临床,树立扎实的专业思想。
2.3创新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模式在考核评价模式的研究中,米勒金字塔是一个非常好的用于分析评估的理论框架。
米勒设计了包括4个水平的金字塔模型,用于评价医学教育的结果,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为评价长学制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的理论模型。
这4个水平分别为知识(knowledge)、能力(competence)、表现(performance)和行为(action)。
目前对于长学制中医学生的考核评价模式主要包括课程考核、理念综合考核、临床技能考核几个部分。
这些考核都分布在米勒金字塔的最底层,即知识、能力维度。
对于高层的表现和行为,包括自我管理、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主动性、在实际医疗环境(病房或急诊室)中的表现等等,在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则没有涉及。
因此,中医学生胜任特征的研究,为中医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标准。
一方面,考核方法需要更新;另一方面,考核内容需要完善。
2.4完善学生自我评价体系,促进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长学制中医学胜任特征的研究为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中医学生综合能力考核体系提供依据,为医学教育质量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和中医人才选拔提供新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思路,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与自我修正的习惯,为处于不同阶段的中医学生建立胜任特征标准参考,帮助学生为自己设定更高水平的学习目标,促进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中医学专业学生应认识到胜任特征的两个层次中,冰山水下部分的潜在特征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学习中重视知识技能提高的同时,更要注意提高个人修养、追求成功的愿望和不断超越自我的品质,逐步塑造人格要素中对于成功起着关键作用的心理特征。
3.小结中医教育应该重视不同胜任特征的培养,明确哪些胜任特征是优秀中医师所必需的,根据这些需要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测什么及如何测。
中医教育不是简单的培训,不能只强调传授知识,为适应医疗保健基础科学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特点,应将重点转移到如何处理知识上来,应进一步更新与明确教育目标,并使考核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相一致。
参考文献:[1] sandberg j,under standing human competenc at work:an interpretative approa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9-25.[2] mcclelland,david c.testing for competenc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14.[3] spencer lm,spencer sm 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john wiley&sons,ine,1993:222-226.[4] barry smyth,elizabeth mckenna.competence models and the maintenance problem.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2001;17(2):235-249.[5]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of canada. canmeds 2005 framework[eb/ol].[2011-10-3]/canmeds/bestpractices/framework_e.pdf[6] 董海瑛、万学红、吴敏.医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5):348-354作者简介:苏丹(1981年-),女,汉族,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办公室,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