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一章习题解答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将广泛分布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使其能够互相传送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哪些?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规模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根据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和网状型等;根据传输介质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3. 计算机网络的优缺点是什么?计算机网络的优点包括提高工作效率、资源共享、信息传递迅速等;缺点包括网络安全隐患、传输速度受限、依赖性较强等。
4. OSI七层模型是什么?OSI七层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按照功能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 TCP/IP四层模型是什么?TCP/IP四层模型是互联网上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按照功能从下到上依次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第二章:物理层1. 物理层的作用是什么?物理层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通过物理介质将比特流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2.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有什么区别?串行传输是指按照位的顺序将比特一个接一个地传输,而并行传输是指同时传输多个比特。
3. 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有哪些?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电波等。
4. 什么是调制和解调?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5. 什么是编码和解码?编码是指将比特流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解码是指将电信号转换为比特流的过程。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什么?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数据报传输到相邻节点,以及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
2. 什么是帧?帧是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传输单位,包括字段和控制信息。
3. 什么是差错检测?差错检测是指在传输过程中检测到传输错误的方法,常见的差错检测方法包括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检验(CRC)等。
计算机网络-习题与解答
第1单元计算机网络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1-03 试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1-05 试讨论在广播式网络中对网络层的处理方法。
讨论是否需要这一层?1-06 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1-07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C(bit/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1-08 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 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
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
链路的数据率为b(bit/s),但转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
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1-09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链路的带宽?带宽的单位是什么?什么是数据的发送时延、传播时延、排队时延和往返时延(RTT)?1-10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it/s,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it/s,传输距离和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同上。
1-11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1-12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1-13 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
1-14 试述具有五层协议的原理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各习题以及详解
Base是Baseband的缩写,表示使用基带传输,没有进行调制和
频分复用。
SX,短波长
LX,长波长】
11.某网络连接拓扑图如下图所示,PC0的MAC地址为M1,PC1的 MAC地址为M2,路由器Fa0/0的MAC地址为M3,路由器Fa0/1的MAC 地址为M4,请回答下面问题。
(1)假设交换机Switch0收到所有连接端口的数据帧并建立了MAC地 址转发表,如果这个表的格式为:MAC地址,端口号。请列出这个 MAC地址转发表。 (2)假设交换机Switch0已经建立了所有连接端口的MAC地址转发 表,如果收到一个以太网数据帧,该帧首部的目的地址为M3,源地址 为M2,请问交换机Switch0将该帧转发到哪个端口? 答案【(1) M1 Fa0/5
送到目的地做路由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 分组被接收,短时
间存储,然后传递给. bit/s D. Hz
答案【C】
13. 假定某通信链路为一条完整的电缆,长度为1000km,信号在链路 中的传播速度为200,000 km/s。如果带宽为100 Mb/s,传输1 Gbit数 据,请计算(1)转发时延。(2)传播时延。 答案【转发时延=数据帧长度/发送速率
第一章 概述
1.用户接入internet通过
A. ASP B. JSP C. ISP D. P2P 答案【C】
2.在因特网标准化工作的四个阶段中,不是RFC文档阶段的是
A. 草案 B. 建议标准 C. 草案标准 D. 正式标准 答案【A】
3.因特网的边缘部分是 A. 主机 B. 路由器 C. 电信网络 D. 以上全部
10M以太网即10Mb/s,也就是10000000b/1000000us,那么发送 1bit需要的时间是0.1us 10M以太网的slot time = 512×0.1 = 51.2us 同理,100M以太网发送1bit所需时间0.01us 100M以太网的slot time = 512×0.01 = 5.12us】
计算机网络第1章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2.3. TCP/IP4. OSI参考模型共分7、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 按照OSI参考模型,网络中每一个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不同结点的对等层使用6. 能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一个洲的计算机网络称为___广域网____,同一建筑或覆盖几公里内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称为____局域网_____。
7. 在TCP/IP议,它不能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8. 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其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_____TCP/IP_____,由它组成了Internet的一整套协议。
在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和技术的互相结合,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9.___,其中,Internet10. Internet 的形成奠定了理论技术基础。
11. Internet互相联接而形成的全球性互联网。
12. 。
在点对点式个结点共享一个通信信道,一个结点广播信息,其他结点必须接收信息。
13. 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介质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物理路径,可以分为14. 利用各种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达到相互通信二、选择题1. 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A.InternetB.IntranetC.局域网D.ARPANET2. 广域网中广泛采用的拓扑结构是()A.树状B.网状C.星状D.环状3. 在一座大楼内组建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 WANB. LANC. MAND. PAN4.()层是距离传输介质最近的层A.物理B.数据链路C.网络D.传输5. 当数据包从低层向高层传送时,报文首部会()A.加入B.减去C.重安排D.修改6. 当数据包从高层向低层传送时,报文首部会()A.加入B.减去C.重安排D.修改7.()层将比特转化为电信号A.物理层B.数据链路C.传输D.表示8. 关于OSI模型,正确的是()A.七个层次功能独立,互不关联B.扩充某个层次的功能或协议,会影响整个体系结构C.服务是垂直的,协议是水平的D.物理层不但能传输比特流,还能进行流量控制9.()层的主要目的是把分组送到目的地A.运输层B.网络层C.会话层D.物理层10. TCP/IP体系中IP协议实现的是()的功能A.运输层B.网络层C.会话层D.物理层11. TCP/IP体系中,无连接的运输层协议是()A.IPB.TCPC.UDPD.HTTP12. 计算机网络中可共享的资源包括()A.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信道B.主机、外设和通信信道C.硬件、软件和数据 D.主机、外设、数据和通信信道13. 网络层传输的是()A.分组B.比特C.帧D.信元14. 下面那一项可以描述网络拓扑结构?()A.仅仅是网络的物理设计B.仅仅是网络的逻辑设计C. 仅仅是对网络形式上的设计D.网络的物理设计和逻辑设计15. 下列不属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A.帧同步B.电路管理C.差错控制D.流量控制16. 人们将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定义为网络的()A.拓扑结构B.开放系统互联模型C.体系结构D.协议集17. 关于网络体系结构,以下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A.物理层完成比特流的传输B.数据链路层用于保证端到端数据的正确传输C.网络层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合的传输路径D.应用层处于参考模型的最高层18. 实现数据压缩与OSI模型中()层密切相关A.表示层B.数据链路层C.物理层D.运输层19. 在TCP/IP体系结构中,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层次分别为()A.应用层和运输层B.运输层和网络层C.网络层和链路层D.链路层和物理层20. 网络中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
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冯博琴)
4. 为什么要研究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标准化问题?
答:为了保证计算机间及网络间方便、快捷的互连互通。
5.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应包含哪些内容?
答:
1)
2)
3) 物理结构:通过通信线路、通信设备将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连成一个整体 逻辑结构:在网络协议控制下进行信息传输 主要目的:资源共享
6. 说明在公用网络以及私用网络中计算机网络主要有哪些功能?
答:
服务于企业的网络
? 资源共享
? 提高可靠性
? 节约经费
? 通信手段
服务于公众的网络
? 访问远程信息
? 个人间通信
? 交互式娱乐
7. 什么叫耦合度?按耦合度的不同如何区分计算机网络和其它计算机系统?
2. 说明为什么在网络中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CCP?
答:在网络中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CCP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通信功能从主机中分离出来,以减轻主机的负荷。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网络上各主机间的通信控制和通信处理,它们组成的通信子网是网络的内层,为资源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
3. 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什么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试述这种层次结构观的特点以及各层的作用是什么?琴)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主要分为一下四个阶段:
1)
2)
3)
4) 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 Internet时代
各个阶段特点参加课本。
答:通信控制处理机构成的通信子网是网络的内层,或骨架层,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主机负责数据处理,是计算机网络资源的拥有者,它们组成了网络的资源子网,是网络的外层,通信子网为资源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资源子网上用户间的通信是建立在通信子网的基础上。没有通信子网,网络不能工作,而没有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传输也失去了意义,两者合起来组成了统一的资源共享的两层网络。将通信子络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使之变成社会公有的数据通信网,
计算机网络习题和答案解析
计算机⽹络习题和答案解析计算机⽹习题及参考答案第⼀章1.1写出计算机⽹络的定义,指明涉及到的知识点。
答:计算机⽹络是通过传输介质、通信设施和⽹络通信协议,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涉及到的知识点:1)传输介质;2)通信协议;3)不同地点.;4)计算机设备;5)资源共享;6)数据传输;7)系统。
1.6计算机⽹络提供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答:1)数据通信。
计算机⽹络中的计算机设备,终端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通信,数据传输,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收集和交换。
2)资源共享。
⽤户通过计算机⽹络可以共享系统内的硬件、软件、数据、⽂档信息,以及通过信息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
3)给⽹络⽤户提供最好的性价⽐服务,减少重复投资。
4)提供⼤容量⽹络存储,不断增加新的多媒体应⽤。
5)提供分布式处理,使得协同操作为可能;平衡不同地点计算机系统的负荷,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充分利⽤计算机⽹络系统内的资源,使得⽹格计算成为可能,提⾼计算机⽹络系统的效率。
6)对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系统进⾏集中控制,实现对⽹络资源集中管理和分配。
7)提供⾼可靠性的系统,借助在不同信息处理位置和数据存储地点的备份,通过传输线路和信息处理设备的冗余实现⾼可靠性。
1.13计算机⽹络的协议体系结构什么特征?答:计算机⽹络中计算机进⾏通信、数据交换时需要制定算双⽅都要遵守的通信规则和约定就是协议。
协议是按层次节后世界的,协议层次的集合构成了协议体系结构。
⽹络协议层次结构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络实现的功能分解到若⼲层次,每个功能⽤同等层协议或对等层协议实现,不同系统中的对等层要遵循对等层协议,通过对等层协议理解和完成该层的功能。
2、相邻层次之间通过接⼝交互必要的信息,构成下层为上次提供服务的关系,也成为接⼝关系。
⽹络服务靠服务原语进⾏描述,⽹络协议软件根据⽹络协议结构进⾏设计和开发。
1.19 A1.26通信1.27局域⽹、城域⽹、⼴域⽹第⼆章2.7写出⽹络协议的三个要素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一问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答: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那时,人们开始将彼此独立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完成了数据通信技术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研究,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做好了准备,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应该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谈起。
ARPANET 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它的研究成果对促进网络技术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为Internet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可以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谈起。
70年代中期,广域网、局域网与公用分组交换网发展迅速,各计算机厂商纷纷发展自己的计算机网络,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标准化问题。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推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与网络协议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计算机网络理论体系的形成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它同时也面临着TCP/IP的严峻挑战。
第四阶段要从20世纪90年代谈起。
这个阶段的典型技术是Internet与异步传输模式。
Internet作为世界性的信息网络,在当今经济、文化、科研、教育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A TM技术为代表的高速网络技术发展,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准备。
2.什么是公用数字网PDN?为什么要发展公用数字网?答: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上开始出现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组建和管理的公用分组交换网,即公用数据网PDN。
公用分组交换网为计算机网络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通信条件,它可以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
3.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答:(1)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2)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
(3)联网激素啊你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
4.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答:从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角度看,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
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在计算机网络中,LAN代表的是局域网,WAN代表的是广域网。
2、通常在我国所说的教育网就是Cernet 。
3、E-MAIL的中文意思是电子函件,E-COMMERCE的中文意思是电子商务。
4、按照网络中计算机所处的地位,计算机网络可以划分为对等网络和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5、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其中通信子网的功能是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及通讯控制,资源子网的功能是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二、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网络的拓扑结构来划分,以下()项不是按此标准划分的。
A、星状网B、环状网C、局域网D、总线结构2、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点是()A、精度高B、内存容量大C、共享资源D、运算速度快3、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缩写为()A、NIIB、GIIC、AIID、WWW4、互联网的基本含义是()A、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B、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互连C、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互连D、国内计算机与国际计算机互连5、网络服务器与一般微机的一个重要区别是()A、计算速度快B、硬盘容量大C、外设丰富D、体积大6、计算机网络的3个组成部分是:()A、若干数据库、一个通信子网、一组通信协议B、若干主机、一个通信子网、大量终端C、若干主机、电话网、一组通信协议D、若干主机、一个通信子网,一组通信协议7、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组成的系统A、计算机-通信线路-计算机B、PC机-通信线路-PC机C、终端-通信线路-终端D、计算机-通信线路-终端8、计算机网络了分为局域网、()广域网。
A、校园网B、城域网C、宽带网D、窄带网9、客户机/服务器机制的英文名称是:( )A、Client/ServerB、Guest/ServerC、Guest/AdministratorD、Slave/Master 三、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网络产生的基础是什么?P12、计算机网络由那些功能?列举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实例。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的网络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年12月,Internet的前身________的投入运行,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3.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简称____)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使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实现了标准化。
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5.计算机网络是________技术与________技术结合的产物。
的应用有________、信息发布、电子商务、远程音频、视频应用。
7.计算机网络是由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系统构成的;从逻辑功能上看,则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从拓扑结构看是由一些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又称网络单元,一般可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是指两个网络节点之间承载信息和数据的线路,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__________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
11.网络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包括各种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网络软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是计算机网络的主体,按其在网络中的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是网络中用户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又称______;____________是通过网络操作系统为网上工作站提供服务及共享资源的计算机设备。
是实现网络协议规则和功能的软件,它运行在网络计算机和设备中,计算机通过其访问网络。
就是网络节点在物理分布和互联关系上的几何构型。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_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_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什么是互联网?2. 计算机网络的最重要功能是什么?3. 按照网络覆盖范围的大小可以将网络划分哪几类?每一类各有什么特点?4. 无线网可以分为哪几种?每一种的特点是什么?5. 简述ISO/OSI参考模型中每一层的名称和功能。
6. 简述TCP/IP参考模型中每一层的名称和功能。
7. 比较ISO/OSI和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1.什么是数据、信号和传输?2.数字传输有什么优点?3.什么是异步传输方式?什么是同步传输方式?4.什么是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方式?5.什么是信号的频谱与带宽?6.什么是信道的截止频率和带宽?7.简述信号带宽与数据率的关系。
8.有线电视公司通过CATV电缆为每个用户提供数字通信服务。
假设每个用户占用一路电视信号带宽(6MHz),使用64QAM技术,那么每个用户的速率是多少?答:根据香农定理C = 2*W*log2M由于采用64-QAM技术,所以其M为64,W为6MHz,代入香农定理计算得出C = 2*W*log2M = 2*6*5 = 60Mbps9.要在带宽为4kHz的信道上用4秒钟发送完20KB的数据块,按照香农公式,信道的信噪比应为多少分贝(取整数值)?答:(1)根据计算信道容量的香农定理C=W*log2(1+S/N)(2)按题意C=20K×8÷4=40Kbps;而W=4KHz(3)故得解:log2(1+ S/N)=10;其中S/Pn=210-1=1023(4)dB=10log10(S/N)=10log10(1023)≈30,所以该信道的信噪比应为30分贝。
10.对于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的电话线路,如果采用二进制信号传输,该电话线路的最大数据率是多少?答:此题用香农定理来解答。
信道的带宽B=3000Hz,信/噪比S/N=30dB,则10lg(S/N)= 30dB,∴S/N = 1000。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一、选择题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2、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A.网络接口层B.互连层C.传输层D.应用层3、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网络接口层B.互联层C.传输层D.应用层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B.主机、外设、软件C.硬件、程序、数据D.主机、程序、数据6、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定时关系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关系二、填空题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Internet采用_______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3、ISO/OSI中OSI的含义是________。
4、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和________ 和________。
5、TCP/IP协议从上向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层。
6、为了实现对等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到另一个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加入____________,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7、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划分应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8、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低到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七层。
9、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
第一章概述(P33)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1)连通性,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好像这些用户的计算机彼此直接连通一样。
(2)资源共享,包括软件、硬件、数据资源的共享。
2、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采用存储--转发技术,信道可以为多对会话动态复用,比电路交换资源利用率高。
(2)限制通过网络的数据分组的大小,如果发送报文超出限制,则发送方将报文分割成一个个小分组,每个分组以存储--转发方式独立传输。
当所有分组到达接收方后,接收方将它们重新拼接成报文。
(3)传输特点:延迟较小,且相对稳定,适合计算机应用。
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概述-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习题与答案一、判断题1.(√)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构成的。
2.(×)交换机属于计算机网络中网络节点的访问节点。
3.(×)主机属于计算机网络中网络节点的转接节点。
4.(√)一般情况下,网络节点具用双重性,既可以作为访问节点又可以作为转接节点。
5.(√)通信链路是指两个节点之间传输信息和数据的线路。
6.(×)逻辑链路是物理链路形成的基础。
7.(√)物理链路不具备数据传输控制能力。
/8.(√)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硬件资源和网络服务。
9.(×)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子网是由网络节点和通信线路组成。
10.(√)服务器是通过网络操作系统为网上工作站提供服务及共享资源的计算机设备。
11.(√)工作站是网络中用户使用的计算机设备,本身具有独立功能和本地处理能力。
12.(×)终端具备本地处理能力,可直接连接到网络上发挥作用。
13.(√)在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14.(×)集线器是提供传输介质与网络主机的接口设备,实现数据缓冲器的作用。
15.(×)网卡主要功能是放大和中转信号的作用。
16.(√)交换机是用来提高网络性能的数据链路层设备,是一个由许多高速端口组成的用于连接局域网网段或连接基于端到端的独立设备。
17.(√)路由器是网络层的互联设备,可以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是大型网络提高效率、增加灵活性的关键设备。
'18.(√)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可以是硬件的或软件的,也可以是政策法规。
19.(√)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网络节点在物理分布和互联关系上的几何图形。
二、填空题1.网络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
年12月,(ARPA NET )的投入运行,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3.(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4.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作业:计算机网络第一章1-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连通性:用户在计算机网络上可以相互间交换信息,就好像彼此计算机直接连通一样。
共享:信息共享、软件共享、硬件共享等资源共享。
1-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1-3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 P1第二段,三种网络各自提供的服务及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习题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技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将完整的报文分割成较小的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首部后,就构成了分组。
分组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发送分组,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后进行重组,这就是分组交换技术。
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电路交换的优点:适用于连续传送大量数据;缺点:电路建立连接时间长,线路利用率低。
信息传输延迟小,就给定的连续路由来说,传输延迟是固定不变的。
信息编码方法、信息格式以及传输控制程序来都不受限制,即可向用户提供透明的通路。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采用了存储转发技术,线路使用率高;缺点:是延迟长。
分组交换的优点:分组动态分配带宽,且对网络逐段占用,提高通信线路使用效率。
分组独立选择路由,使结点之间数据交换比较灵活。
分组大大压缩结点所需的存储容量,也缩短了网络延时。
较短的报文分组比较长的报文可大大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传输可靠性。
缺点: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较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当网络通信量大时,这种时延也可能会很大。
同时,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习题1-04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因特网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方式,使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习题1-05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能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答:P3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习题1-06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吴功宜 计算机网络1-3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研究结合,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作好技术准备,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开始,为Internet的形成奠定基础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起)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标准化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起)Internet的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发展2.什么是公用数据网PDN?为什么要发展公用数据网?是指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和管理的公用分组交换网组建公用数据网为计算机网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通信条件,它可以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3.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资源共享的观点: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主要特征:1)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2)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3)互联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4.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5.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局域网:1)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2)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0Mb/s~10Gb/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3)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与扩展4)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局域网可分为共享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城域网:1)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2)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广域网(也称远程网):1)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2)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6.根据系统的互联方式,网络多媒体应用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种基本的结构方式?请列举每一种结构的一种典型的应用实例四种基本的结构方式及应用实例:1)一对一系统:二个终端之间的单独通信实例:视频电话系统2)一对多系统:由一个发送端和多个接受端构成的系统实例:多方接受的网页3)多对一系统:多个发送端通过单播或者多播向多个接受端发送信息实例:投票4)多对多系统:一个组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发送信息实例:多媒体会议系统7.网络多媒体的传输有哪几个主要的基本特征?请列举传输连续的音频、视频流所需求的通信带宽数据主要特征:1)高传输带宽要求2)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传输的要求不同3)传输的连续性与实时性要求4)传输的低时延要求5)传输的同步要求6)网络中的多媒体的多方参与通信的特点?8.你是如何理解“网络计算”概念的?请举出移动计算网络、多媒体网络、网络并行计算、网格计算、存储区域网络与网络分布式对象计算等方面的几个应用实例“网络计算”概念:网络被视为最强有力的超级计算环境,它包含了丰富的计算、数据、存储、传输等各类资源,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登录,处理以前不能完成的问题移动计算网络:无线局域网、远程事务处理多媒体网络:视频点播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网络并行计算:破译密码、发现素数网格计算:桌面超级计算、智能设备存储区域网络:SSP提供的Internet存储服务网络分布式对象计算:??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并举例说明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与“时序”的含义与关系协议是一种通信规则例:信件所用的语言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协议,因为写信前要确定使用中文还是其他语言,否则收信者可能因语言不同而无法阅读三要素: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顺序语义: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含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作出的响应时序:对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例:??2.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2)灵活性好3)各层都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3.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1)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4)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5)每个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4.如何理解OSI参考模型中的“OSI环境”的概念?“O SI环境”即OSI参考模型所描述的范围,包括联网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层到物理层的7层与通信子网,连接结点的物理传输介质不包括在内5.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1)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加上应用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2)表示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习题课1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A )。
A. ARPANETB. ChinaNetC.InternetD.CERNET2. 计算机互联的主要目的是( D )。
A. 制定网络协议B. 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C. 集中计算D. 资源共享3. 局部地区通信网络简称局域网,英文缩写为( B )。
A. WANB. LANC. SAND.MAN4. Internet的核心协议是(B)。
A. X.25B. TCP/IPC. ICMPD. UDP5. 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送的数据单位分别为( A )。
A.比特、帧、分组B.比特、分组、帧C.帧、分组、比特D.分组、比特、帧6. Internet服务提供者的英文简写是( D )。
A. DSSB. NIIC. IISD. ISP7. CSMA/CD总线网适用的标准( A )。
A. IEEE802.3B. IEEE802.5C. IEEE802.6D. IEEE802.118. 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B )。
A. PANB. LANC. MAND. WAN9. 以下( B )不是一个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之一。
A.语法B.体系结构C.同步D.语义10. 在协议分层实现中,当数据分组从设备A传输到设备B时,在设备A的第3层加上首部分会在设备B的( B )层被读出。
A.2B.3C.4D.511.下列交换方式中实时性最好的是( C )A.数据报方式B.虚电路方式C.电路交换方式D.各种方法都一样12.计算机网络中为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称为( C )A.体系结构B.协议要素C.网络协议D.功能规范二、填空题1. 网络协议通常采用分层思想进行设计,OSI 开放系统体系结构中将协议分为7层,而TCP/IP系结构中将协议分为4层。
2. 因特网按工作方式可划分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主机位于网络的边缘部分,起作用是进行信息处理。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答案
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23 为什么一个网络协议必须把各种不利的情况都考虑到?
答:因为网络协议如果不全面考虑不利情况,当情况发生变化时,协议就会保持理想状况,一直等下去!就如同两个朋友在电话中约会好,下午3点在公园见面,并且约定不见不散。这个协议就是很不科学的,因为任何一方如果有耽搁了而来不了,就无法通知对方,而另一方就必须一直等下去!所以看一个计算机网络是否正确,不能只看在正常情况下是否正确,而且还必须非常仔细的检查协议能否应付各种异常情况。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技术,实质上是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的一种策略。
它的工作机理是:首先将待发的数据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大小有限的短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诸如数据收发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块的序号等,形成一个个分组,然后各分组在交换网内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将数据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到达目的端后再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组装成一个数据块。
分组交换网是由若干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每一结点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
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通信,其通信过程需要定义严格的协议。
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1、高效。
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
2、灵活。
每个结点均有智能,可根据情况决定路由和对数据做必要的处理。
3、迅速。
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在每个结点存储转发,网络使用高速链路。
4、可靠。
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
电路交换相比,分组交换的不足之处是:①每一分组在经过每一交换节点时都会产生一定的传输延时,考虑到节点处理分组的能力和分组排队等候处理的时间,以及每一分组经过的路由可能不等同,使得每一分组的传输延时长短不一。
因此,它不适用于一些实时、连续的应用场合,如电话话音、视频图像等数据的传输;②由于每一分组都额外附加一个头信息,从而降低了携带用户数据的通信容量;③分组交换网中的每一节点需要更多地参与对信息转换的处理,如在发送端需要将长报文划分为若干段分组,在接收端必须按序将每个分组组装起来,恢复出原报文数据等,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教材11—15)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1)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2)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3)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协议无特指。
(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
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参考资料11)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的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
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参考资料17)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1 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 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
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
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
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2的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的时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参考资料17)答: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k-1)*(p+h)/bD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答:前者严格区分服务和被服务者,后者无此区别。
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答: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信道利用率1-15 假定网络利用率达到了90%。
试估计一下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多少倍?解:设网络利用率为U。
,网络时延为D,网络时延最小值为D0 U=90%;D=D0/(1-U)---->D/ D0=10现在的网络时延是最小值的10倍1-16 计算机通信网有哪些非性能特征?非性能特征与性能特征有什么区别?答:非性能特征:费用,质量,标准化,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易于管理和维护。
非性能特征:宏观整体评价网络的外在表现。
性能指标:具体定量描述网络的技术性能。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106米),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105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109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2)发送时延ts =103/109=1µ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1)10cm(网络接口卡)(2)100m(局域网)(3)100km(城域网)(4)5000km(广域网)试计算出当数据率分别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解:(1)1Mb/s:传播时延=0.1/(2×108)=5×10-10比特数=5×10-10×1×106=5×10-41Gb/s: 比特数=5×10-10×1×109=5×10-1(2)1Mb/s: 传播时延=100/(2×108)=5×10-7比特数=5×10-7×1×106=5×10-11Gb/s: 比特数=5×10-7×1×109=5×102(3) 1Mb/s: 传播时延=100000/(2×108)=5×10-4比特数=5×10-4×1×106=5×1021Gb/s: 比特数=5×10-4×1×109=5×105(4)1Mb/s: 传播时延=5000000/(2×108)=2.5×10-2比特数=2.5×10-2×1×106=5×1041Gb/s: 比特数=2.5×10-2×1×109=5×107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
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
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解:(1)100/(100+20+20+18)=63.3%(2)1000/(1000+20+20+18)=94.5%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
答:分层的好处: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
②灵活性好。
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③结构上可分割开。
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④易于实现和维护。
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
1-21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
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